四川省德阳市第五中学2023-2024学年化学高一下期末达标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1页
四川省德阳市第五中学2023-2024学年化学高一下期末达标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2页
四川省德阳市第五中学2023-2024学年化学高一下期末达标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3页
四川省德阳市第五中学2023-2024学年化学高一下期末达标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4页
四川省德阳市第五中学2023-2024学年化学高一下期末达标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川省德阳市第五中学2023-2024学年化学高一下期末达标检测试题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23gNa与氧气充分燃烧,生成Na2O和Na2O2的混合物,转移的电子数为大于NA小于2NAB.1mol甲醇中含有的共价键数为5NAC.标准状况下22.4LC6H6充分燃烧消耗氧气7.5NAD.0.2mol/L的Na2SO4溶液中含Na+数为0.4NA2、在一定条件下的密闭容器中,加入2molSO2和1molO2,充分反应后能证明反应:2SO2(g)+O2(g)2SO3(g)是可逆反应的事实是A.O2仍为1mol B.SO2仍为2molC.SO2完全转化为SO3 D.SO2、O2、SO3同时存在3、反应A(g)+3B(g)2C(g)+2D(g),在四种不同情况下用不同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分别如下,其中反应速率最大的是A.v(C)=0.04mol·(L·s)-1B.v(B)=0.06mol·(L·min)-1C.v(A)=0.15mol·(L·min)-1D.v(D)=0.01mol·(L·s)-14、布洛芬片常用来减轻感冒症状,其结构如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布洛芬的分子式为C13H18O2B.布洛芬与苯乙酸是同系物C.1mol布洛芬最多能与3mol氢气发生加成反应D.布洛芬在苯环上发生取代反应,其一氯代物有4种5、16O和18O是氧元素的两种核素,N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6O2与18O2互为同素异形体B.16O与18O核外电子排布方式不同C.通过化学变化可以实现16O与18O间的相互转化D.标准状况下,1.12L16O2和1.12L18O2均含有0.1NA个氧原子6、属于短周期的一组元素是A.Al、Si、SB.Li、Mg、FrC.H、O、KD.Na、S、Br7、在理论上可设计成原电池的化学反应是()A.C(s)+H2O(g)=CO(g)+H2(g)ΔH>0B.Ba(OH)2·8H2O(s)+2NH4Cl(s)=BaCl2(aq)+2NH3+10H2O(l)ΔH>0C.CH4(g)+2O2(g)→CO2(g)+2H2O(l)ΔH<0D.Mg3N2(s)+6H2O(l)=3Mg(OH)2(s)+2NH3(g)ΔH<08、如图为实验室制取少量乙酸乙酯的装置图。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向a试管中先加入浓硫酸,然后边摇动试管边慢慢加入乙醇,再加乙酸B.试管b中导气管下端管口不能浸入液面下的目的是防止实验过程中产生倒吸现象C.在试管a中应加几块碎瓷片以防止试管a中的液体在加热时发生暴沸D.反应结束后振荡试管b,b中液体分为两层,上层为有香味的无色油状液体9、难溶于水且密度比水小的含氧有机物是()①硝基苯②苯③溴苯④植物油⑤乙醇⑥乙酸乙酯⑦乙酸A.①②③ B.①②③④⑤ C.④⑥ D.②④⑥10、某同学用下列装置制备并检验Cl2的性质,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如果MnO2过量,浓盐酸就可全部被消耗B.量筒中发生了取代反应C.生成蓝色的烟D.湿润的有色布条褪色说明了Cl2具有漂白性11、如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反应速率与时间的关系示意图。在t1A.2SO2g+B.4NH3(g)+5O2C.H2g+ID.2Ag+Bg2Cg12、在含有大量H+、SO42−、Cl−的溶液中,还可能大量共存的离子是A.Ag+ B.Al3+ C.Ba2+ D.CO32−13、实验室用乙酸和乙醇在浓硫酸作用下制取乙酸乙酯的装置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向甲试管中先加浓硫酸,再加乙醇和乙酸B.乙试管中导管不伸入液面下,是为了防止倒吸C.加入过量乙酸,可使乙醇完全转化为乙酸乙酯D.实验完毕,可将乙酸乙酯从混合物中过滤出来14、下列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A.Al3+的结构示意图:B.Na2O2的电子式:C.淀粉的分子式:(C6Hl2O6)nD.质量数为37的氯原子:173715、在铁片与100mL0.1mol/L的稀盐酸反应中,为了减慢此反应速率而不改变H2的产量,下列方法错误的是①加KN03溶液②加入少量醋酸钠固体③加NaCl溶液④滴入几滴硫酸铜溶液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16、下列有关物质检验的实验结论正确的是序号实验操作现象实验结论A向某溶液中加硝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生成白色沉淀溶液中一定有SO42―B将某气体通入紫色石蕊中溶液变红该气体一定是CO2C将某气体通过无水硫酸铜固体由白色变蓝色该气体一定含有水D将某气体点燃产生淡蓝色火焰该气体一定是H2SA.A B.B C.C D.D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17、F可用作丙烯酸酯橡胶的基材。以煤为原料制取F的一种合成路线如下:(1)①的加工手段称为煤的_______(填“气化”“液化”或“干馏”)。(2)②、④反应类型依次是______、______。(3)E中所含官能团名称是_______和_______。(4)C与A互为同系物,C的化学名称是_______;F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5)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18、X、Y、Z、W、T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五种短周期元素,且X、Y、Z、W的原子序数之和为32。其中X是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Y、Z左右相邻,Z、W位于同一主族。T的单质常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W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____________。(2)由X、Y、Z、W四种元素中的三种组成一种强酸,该强酸的浓溶液只有在加热条件下能与金属铜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3)Y元素的气态氢化物与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可以相互反应,写出其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4)Y和T两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为Y_________T(填“>”“<”或者“=”)。可以验证该结论的方法是____________。A.比较这两种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的沸点B.比较这两种元素所形成含氧酸的酸性C.比较这两种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D.比较这两种元素与氢气化合的难易程度E.比较这两种元素气态氢化物的还原性(5)某化学兴趣小组欲通过实验探究元素N、C、Si非金属性强弱。实验装置如图:①溶液a为_____________溶液、溶液b为___________溶液(均写化学式)。②溶液C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③经验证,N、C、Si的非金属性由强到弱为____________________。19、硫酸亚铁铵[(NH4)2SO4·FeSO4·6H2O]为浅绿色晶体,实验室中常以废铁屑为原料来制备,其步骤如下:步骤1将废铁屑放入碳酸钠溶液中煮沸除油污,分离出液体,用水洗净铁屑。步骤2向处理过的铁屑中加入过量的3mol·L-1H2SO4溶液,在60℃左右使其反应到不再产生气体,趁热过滤,得FeSO4溶液。步骤3向所得FeSO4溶液中加入饱和(NH4)2SO4溶液,经过“一系列操作”后得到硫酸亚铁铵晶体。请回答下列问题:(1)在步骤1的操作中,下列仪器中不必用到的有__________(填仪器编号)①铁架台②燃烧匙③锥形瓶④广口瓶⑤研体⑥玻璃棒⑦酒精灯(2)在步骤1中所加的碳酸钠溶液中需要煮沸,其目的是_______;(3)在步骤3中,“一系列操作”依次为______、_______和过滤;(4)本实验制得的硫酸亚铁铵晶体常含有Fe3+杂质。检验Fe3+常用的操作方法是_____。20、某课外兴趣小组用下图装置探究条件对Na2S2O3溶液与稀H2SO4反应速率的影响。请回答有关问题。(1)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连接好仪器后,开始实验前还需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现探究浓度对该反应速率(单位mL/min)的影响。①应测定的实验数据为_____________。②该实验实施过程中测定的气体体积比实际值偏小的一个重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4)若该小组同学设计了如下四组实验,实验反应温度/℃Na2S2O3溶液稀H2SO4H2OV/mLc/(mol/L)V/mLc/(mol/L)V/mLA2550.1100.15B2550.250.210C3550.1100.15D3550.250.210①实验数据体现了反应物__________(填化学式)的浓度及__________条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②预测反应速率最快的一组实验序号为____________。21、一定温度下,将1molN2O4充入容积固定为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N2O42NO2(g)。经2s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此时测得容器中c(NO2)=0.2mol/L。(1)下列说法中,一定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填序号)。A.正、逆反应均已停止B.v(NO2)=2v(N2O4)C.容器中c(NO2):c(N2O4)=2∶1D.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E.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变F.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变(2)0~2s内反应的平均速率v(NO2)=___________________。(3)达到平衡时容器中c(N2O4)=______________________。(4)达到平衡时,N2O4转化率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B【解析】

A项、Na2O和Na2O2中都含有钠离子,23gNa物质的量为1mol,与O2完全反应,生成Na2O和Na2O2的混合物,共生成1mol钠离子,转移的电子数为NA,故A错误;B项、甲醇的结构简式为CH3OH,含有5个共价键,则1mol甲醇中含有的共价键数为5NA,故B正确;C项、标准状况下C6H6为液态,无法计算标准状况下22.4LC6H6的物质的量,故C错误;D项、溶液体积不明确,故溶液中的离子的个数无法计算,故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阿伏伽德罗常数,注意掌握有关物质的量与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阿伏伽德罗常数等之间的转化关系是解答关键。2、D【解析】

可逆反应中反应物的转化率不可能是100%的,据此可知,只要容器内SO2、O2、SO3同时存在,即可证明该反应是可逆反应,答案选D。【点睛】该题主要是考查学生对可逆反应特点以及判断依据的了解掌握情况,旨在巩固学生的基础,提高学生分析、归纳、总结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3、A【解析】

以A为基础,根据反应速率之比是化学计量数之比可知A、v(A)=v(C)/2=0.02mol/(L·s);B、v(A)=v(B)/3=0.06/(60×3)mol/(L·s)=0.001/3mol/(L·s);C、v(A)=0.15/60mol/(L·s)=0.0025mol/(L·s);D、v(A)=v(D)/2=0.005mol/(L·s);即反应速率最快的是选项A,故选项A正确。4、D【解析】A.根据结构简式确定分子式为C13H18O2,故A正确;B.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n个-CH2原子团的有机物互称同系物,二者结构相似且在分子组成上相差5个-CH2原子团,所以互为同系物,故B正确;C.布洛芬含有的苯环结构可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且1mol布洛芬最多能与3mol氢气发生加成反应,故C正确;D.布洛芬苯环上的氢原子只有两种等效氢,则布洛芬在苯环上发生取代反应,其一氯代物有2种,故D错误;故选D。5、D【解析】试题分析:同素异形体是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16O2与18O2是相同的单质,不是同素异形体,A错;16O与18O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所以核外电子排布方式相同,B错;16O与18O的电子数相同,实现转化时发生的是物理变化不是化学变化,C错;标准状况下,1.12L16O2和1.12L18O2的物质的量相等,均为0.05mol,氧原子都为0.1NA个,D对。考点:同素异形体概念的理解、阿伏伽德罗常数的运用。6、A【解析】

A.Al、Si、S均为第三周期元素,属于短周期元素,选项A正确;B.Li、Mg分别为第二、第三周期元素属于短周期元素,Fr为七周期元素,属于长周期元素,选项B错误;C.H、O分别属于第一、第二周期元素属于短周期元素,K为第四周期元素属于长周期元素,选项C错误;D.Na、S均属于第三周期元素属于短周期元素,Br为第四周期元素属于长周期元素,选项D错误;答案选A。7、C【解析】

根据可设计成原电池的化学反应是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进行分析。【详解】A.C(s)+H2O(g)=CO(g)+H2(g)ΔH>0不能自发进行,所以不能设计成原电池的反应,故A不符合题意;B.Ba(OH)2·8H2O(s)+2NH4Cl(s)=BaCl2(aq)+2NH3+10H2O(l)ΔH>0是非氧化还原,所以不能设计成原电池的反应,故B不符合题意;C.CH4(g)+2O2(g)→CO2(g)+2H2O(l)ΔH<0可以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可以设计成原电池反应;故C正确;D.Mg3N2(s)+6H2O(l)=3Mg(OH)2(s)+2NH3(g)ΔH<0是非氧化还原,所以不能设计成原电池的反应,故D不符合题意;所以本题答案:C。【点睛】依据原电池构成原理进行判断。构成原电池的原理是能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8、A【解析】

A.由于浓硫酸的密度较大,且与乙醇和乙酸混合时会放出大量的热,为防止酸液飞溅,应先加入乙醇再加入浓硫酸和乙酸,A错误;B.由于生成的产物中含有乙醇和乙酸,易溶于水,故实验时试管b中的导气管不能插入液面下,B正确;C.为防止液体暴沸,应加入碎瓷片,C正确;D.乙酸乙酯无色、具有香味,且密度比水小,难溶于水,故振荡后上层为有香味的无色油状液体,D正确;故选A。【点睛】在乙酸与乙醇发生的酯化反应中,浓硫酸的作用是催化剂和吸水剂,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作用是去除乙酸、溶解乙醇、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9、C【解析】

根据有机物分子中必须含有氧元素将甲苯、溴苯排除掉;根据密度与水的密度关系:硝基苯、溴苯密度比水大,而苯、植物油、乙醇、乙酸乙酯、乙酸密度都比水小,就可以将硝基苯、溴苯排除掉,最后根据水溶性得出正确结论。【详解】甲苯、苯和溴苯不含有氧元素,不符合题意——含氧有机物的要求,排除掉,硝基苯、溴苯密度比水大,不满足比水轻的要求,应该排除掉,剩余的有机物含有:④植物油、⑤乙醇、⑥乙酸乙酯、⑦乙酸,由于⑤乙醇、⑦乙酸能够溶于水,不满足难溶于水的要求,应该排除掉,故答案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常见有机物的组成、密度、水溶性等知识,题目难度中等,注意将有机物密度与水的密度大小作比较归纳,硝基苯、溴苯密度比水大,烷烃、烯烃、炔烃及芳香烃、植物油、乙醇、乙酸乙酯、乙酸密度比水小;有机物的溶解性比较:烃、卤代烃、高级脂肪烃等难溶于水,低级醇、醛、羧酸等易溶于水。10、B【解析】

A、稀盐酸与二氧化锰不反应;B、氯气和甲烷在光照下发生取代反应;C、铜丝在氯气燃烧生成棕黄色的烟;D、Cl2不具有漂白性。【详解】A项、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在加热条件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氯气,但稀盐酸与二氧化锰不反应,当盐酸浓度降低时,反应停止,则盐酸不能完全消耗,故A错误;B项、氯气和甲烷在光照下发生取代反应,故B正确;C项、铜丝在氯气燃烧生成棕黄色的烟,加水溶液呈蓝色,故C错误;D项、氯气与水反应生成具有漂白性的HClO,湿润的有色布条褪色说明次氯酸具有漂白性,故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氯气的制备与性质,明确氯气制备的反应原理,明确氯气的性质、化学反应的实质是解题关键。11、B【解析】分析:由图像可知,在t1时刻升高温度或增大压强,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且逆反应速率大于正反应速率,说明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结合温度、压强对平衡移动的影响解答该题。详解:在t1时刻升高温度或增大压强,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且逆反应速率大于正反应速率,说明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如是升高温度,正反应应为放热反应,如是增大压强,则反应物气体的计量数之和小于生成物气体的计量数之和,只有B符合,故选B。12、B【解析】

A.由题意,某溶液中存在大量的H+、SO42-、Cl-。C、Cl-、Ag+两种离子能结合成氯化银沉淀,不能大量共存,选项A错误;B.Al3+与H+、SO42-、Cl-离子间不能结合成沉淀、气体或水,能大量共存,选项B正确;C.Ba2+、SO42-两种离子能结合成硫酸钡沉淀,不能大量共存,选项C错误;D.H+、CO32-两种离子能结合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不能大量共存,选项D错误;

答案选B。13、B【解析】

A.向甲试管中先加乙醇,再加浓硫酸,待溶液冷却后在加入乙酸,A错误;B.乙试管中导管不伸入液面下,这既可以防止倒吸现象的发生,又可以溶解乙醇、反应消耗乙酸,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B正确;C.加入过量乙酸,可提高乙醇的溶解度,但由于该反应是可逆反应,因此不能使乙醇完全转化为乙酸乙酯,C错误;D.乙酸乙酯是不溶液水的液体物质,因此实验完毕,可将乙酸乙酯从混合物中通过分液分离出来,D错误;故合理选项是B。14、D【解析】A.铝离子的核电荷数为13,最外层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是铝原子的结构示意图,故A错误;B.Na2O2属于离子化合物,电子式为,故B错误;C、淀粉受由很多葡萄糖结构单元形成的高分子化合物,分子式为(C6H10O5)n,故C错误;D.氯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7,质量数为37的氯原子为:3717Cl,故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电子式、原子结构示意图、核外电子排布式、元素符号的书写判断,注意掌握常见化学用语的概念及书写方法,选项B为易错点,注意过氧根离子的电子式的书写。15、D【解析】分析:为加快铁与盐酸的反应速率,可增大浓度,升高温度,形成原电池反应或增大固体的表面积,不改变生成氢气的总量,则盐酸的物质的量应不变,以此解答。详解:①加硝酸钾溶液相当于加入硝酸,不会生成氢气,错误;②加入少量醋酸钠固体,醋酸根结合氢离子生成弱酸醋酸,氢离子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小,但最终生成的氢气体积不变,正确;③加氯化钠溶液,相当于稀释盐酸浓度,反应速率变慢,生成氢气的总量不变,正确;④滴入几滴硫酸铜溶液,铁把铜置换出来,形成原电池,反应速率加快,错误;答案选D。点睛:本题考查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为高频考点,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基本理论知识的综合理解和运用的考查,注意把握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题目难度不大。①是易错点,注意硝酸根离子在酸性溶液中相当于是硝酸。16、C【解析】

A.溶液中也可能存在Ag+,不一定是SO42˗,A项错误;B.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气体是酸性气体,但该酸性气体不一定是CO2,其他酸性气体如SO2也可以,B项错误;C.无水硫酸铜为白色粉末,遇水生成蓝色的五水硫酸铜,可用于检验水的存在,C项正确;D.气体点燃产生淡蓝色火焰,可能是H2、CO、CH4、H2S等,不一定确定是H2S,D项错误;答案选C。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17、气化加成反应取代反应(或酯化反应)碳碳双键酯基丙烯CH2=CHCOOH+C2H5OHCH2=CHCOOC2H5+H2O【解析】

(1)①的加工手段是将煤在高温条件下与水反应生成水煤气,称为煤的气化;(2)反应②是乙烯与水催化水化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乙醇,反应类型为加成反应;反应④是乙醇与丙烯酸在浓硫酸催化下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丙烯酸酸乙酯,反应类型取代反应(或酯化反应);(3)E为丙烯酸,所含官能团名称是碳碳双键和酯基;(4)A为乙烯,C与A互为同系物,故C的化学名称是丙烯;E通过加聚反应生成F,F为聚丙烯酸乙酯,故F的结构简式为;(5)反应④是乙醇与丙烯酸在浓硫酸催化下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丙烯酸乙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2=CHCOOH+C2H5OHCH2=CHCOOC2H5+H2O。【点睛】本题考查有机物的推断和合成,物质的推断是关键,易错点为丙烯酸的推导,注意根据碳原子个数及前后物质的类型及官能团进行分析。18、第三周期第VIA族Cu+2H2SO4(浓)CuSO4+SO2↑+2H2ONH3+H+==NH4+<CDEHNO3NaHCO3CO2+H2O+SiO32﹣==CO32﹣+H2SiO3↓N>C>Si【解析】分析:X、Y、Z、W、T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五种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X是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则X为H元素;Z、W位于同主族,设Z的原子序数为x,则W的原子序数为x+8,Y、Z左右相邻,Y的原子序数为x-1,由四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为32,则1+(x-1)+x+(x+8)=32,解得x=8,即Y为N元素,Z为O元素,W为S元素,T的单质常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则T为Cl元素。详解:根据上述分析可知,X为H元素,Y为N元素,Z为O元素,W为S元素,T为Cl元素。(1)W为S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三周期第VIA族,故答案为:第三周期第VIA族;(2)由X、Y、Z、W四种元素中的三种组成的一种强酸,该强酸的浓溶液只有在加热条件下能与铜反应,则该酸为硫酸,浓硫酸与Cu反应生成硫酸铜、二氧化硫与水,反应化学方程式为2H2SO4(浓)+CuCuSO4+2H2O+SO2↑,故答案为:2H2SO4(浓)+CuCuSO4+2H2O+SO2↑;(3)Y元素的气态氢化物为氨气,与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硝酸可以相互反应,生成硝酸铵和水,其离子方程式为NH3+H+=NH4+;故答案为:NH3+H+=NH4+;(4)Y为N元素,T为Cl元素,N的非金属性小于Cl;A.氢化物的沸点是物理性质,不能通过沸点的高低来比较这两种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故A不选;B.元素所形成的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越强,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不是最高价含氧酸,不能判断非金属性强弱,故B不选;C.元素的气态氢化物越稳定,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所以比较这两种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能判断非金属性强弱,故C选;D.元素单质与氢气化合越容易,则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故D选;E.元素气态氢化物的还原性越强,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弱,所以比较这两种元素气态氢化物的还原性,能判断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故E选;故答案为:<;CDE;(5)探究元素N、C、Si非金属性强弱,通过比较硝酸、碳酸和硅酸的酸性强弱即可;①溶液a与碳酸盐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然后通过饱和的碳酸氢钠溶液洗气,溶液a、b分别为HNO3溶液、NaHCO3溶液,故答案为:HNO3;NaHCO3;②溶液C中,二氧化碳与硅酸钠溶液反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O2+H2O+SiO32-=CO32-+H2SiO3↓;故答案为:CO2+H2O+SiO32-=CO32-+H2SiO3↓;③经验证,酸性:硝酸>碳酸>硅酸,所以N、C、Si的非金属性由强到弱:N>C>Si,故答案为:N>C>Si。点睛:本题考查了位置、结构和性质的关系,明确元素的推断、元素化合物的性质和非金属性强弱比较方法为解答该题的关键。本题的易错点为(4)中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要注意掌握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方法的理解和归纳。19、②④⑤除去水中溶解氧防止得到Fe2+被氧化而引入杂质蒸发浓缩冷却结晶取样,加入几滴KSCN溶液,若溶液呈现血红色,则溶液中含有Fe3+【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化学实验基本操作。(1)煮沸和过滤操作常用到的仪器。由溶液制晶体时,要经过加热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等步骤;实验室一般用KSCN溶液检验Fe3+,若加入KSCN后,溶液显血红色,说明Fe3+存在。详解:(1)溶液加热和过滤过程中用到的仪器有:铁架台、烧杯、玻璃棒、酒精灯、锥形瓶、滤纸等,因此本题答案为②④⑤。(2)在步骤1中所加的碳酸钠溶液中需要煮沸,其目的是除去水中溶解氧气防止得到Fe2+被氧化而引入杂质。(3)(NH4)2SO4溶液显酸性,向所得FeSO4溶液中加入饱和(NH4)2SO4溶液,抑制Fe2+的水解。由溶液制晶体时,要经过加热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等步骤;本题答案:加热浓缩、冷却结晶和过滤。(4)检验Fe3+的方法是取待测液少许放入试管中,向试管中加入KSCN溶液,若加入KSCN后,溶液显血红色,说明Fe3+存在;反之没有Fe3+。点睛:本题以制备硫酸亚铁铵载体,考查学生综合分析处理实验问题的能力。例如检验Fe3+的存在问题。掌握Fe3+的鉴别方法是待测液少许放入试管中,向试管中加入KSCN溶液,若加入KSCN后,溶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