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教案和课堂教学实录(附导学案)_第1页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教案和课堂教学实录(附导学案)_第2页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教案和课堂教学实录(附导学案)_第3页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教案和课堂教学实录(附导学案)_第4页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教案和课堂教学实录(附导学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1-《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教案❶教学分析【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掌握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发生和《天津条约》《北京条约》内容;掌握沙俄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的史实。培养学生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过程与方法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并透过现象看本质。通过小组讨论、师生共同探究,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列强的侵略扩张是人类文明遭到破坏的原因;中国人民从来就有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反抗侵略,维护统一是每一个中国人都要继承的爱国传统。【重点难点】重点: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罪行难点:如何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❷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教师展示:《断壁残垣圆明园》提问:你到北京去过圆明园吗?你知道它昔日的豪华壮观与今日的断壁残垣是怎样造成的吗?你知道有关它的一些什么故事呢?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英法再次发动侵华战争教师要求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为什么叫第二次鸦片战争?(学生思考后回答)教师归纳:鸦片战争后签订的《南京条约》,并没有满足西方侵略者的贪婪的欲望,西方列强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这一目的同鸦片战争是一脉相承的。因此,此次战争在历史上称为第二次鸦片战争。教师提问:为了掩盖战争的侵略性,英法两国为战争寻找了什么借口?(“亚罗号事件”、“马神甫事件”)请同学们阅读教材,说一说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经过和结果?学生回答:1856年10月,英军炮轰广州城,挑起战争;1857年,英法联军,攻陷广州;1858年,英法联军北上,逼近天津。清政府被迫签订《天津条约》。教师讲述:请同学们简单识记《天津条约》的具体内容,有关《天津条约》的影响将在后面部分进行重点分析。目标导学二:火烧圆明园与《北京条约》的签订教师讲述:《天津条约》的签订,并没有使侵略者满足。1860年,英法联军占领北京,对北京西郊著名的皇家园林——圆明园进行了大肆抢劫,之后又放火烧毁。教师展示:《焚烧过后的圆明园》(有条件可以放映视频《火烧圆明园》片断)3.教师提问:火烧圆明园是中国近代史上惨痛和耻辱的一页,这一历史事件的发生,说明了什么?学生回答:清政府的腐败无能4.教师提问:正是由于清政府府腐败无能,在火烧圆明园之后,清政府控制北京城,迫使清政府签订《北京条约》。请同学们简要归纳《北京条约》的内容?学生归纳:清政府承认《天津条约》继续有效;增开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赔款额大幅度增加。5.教师过渡: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获利最多的是沙俄,侵占我国北方大片领土。目标导学三:沙俄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教师讲解:从19世纪40年代起,沙俄利用中英鸦片战争世纪,大肆入侵中国东北地区。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沙俄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教师展示《沙俄侵占中国北方领土示意图》,请观察地图,沙俄迫使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中,哪一条约割占的土地最多?学生回答:1858年中俄《瑷珲条约》3.教师总结:沙俄在中国近代史上所割占领土面积,相当于欧洲德法两国面积的总和,外加一条与多瑙河一样长的黑龙江,是19世纪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4.教师设问: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有哪些国家侵占了中国哪些土地?学生回答:英国割占九龙司地方一区,沙俄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地区150多万平方千米。5.教师展示《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内容,《天津条约》《北京条约》外国公使进驻北京清政府承认《天津条约》继续有效;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增开天津为商埠;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等特权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赔款额大幅度增加。并问:根据表格内容,谈谈你对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的理解?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总结: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丧失更多主权,英国、法国等西方侵略实力由东南沿海一带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沙俄占领了中国北方大片领土。中国主权的侵害,割地等方面都比鸦片战争中侵害更大了,因此,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的半殖民化程度进一步加深。三、课堂总结第二次鸦片战争,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进入中国内地,并日益扩展,外国公使驻京加强了对清政府的影响和控制,中国社会进一步半殖民地化。第二次鸦片战争❸板书设计➷第二次鸦片战争起因: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时间:1856—1860年经过:1856年占领广州;1858年逼近天津;1860年火烧圆明园结果:失败,签订《天津条约》《北京条约》;沙俄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影响: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❹教学反思➷第二次鸦片战争是承接第一课鸦片战争所授课程。在本课中我始终重点围绕“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的半殖民化程度进一步加深”,进行前因后果、来龙去脉的讲解。通过引导学习、分组讨论、图片史料等各种方法和辅助材料,让学生在快乐中掌握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关知识点,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培养了学生分析史料、解读史料的能力。当然,在教学过程中,还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知识点的衔接要更自然、流畅,要增加逻辑性,在以后的教学中进一步完善,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课堂实录简述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的侵略史实。1.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发生的根本原因、借口、时间、战争的性质;《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的内容及影响;俄国侵占我国北方大片领土;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2.通过两次鸦片战争的原因、手段及其战争影响的比较教学,说明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从而培养历史学习的比较思维能力。3.通过第二次鸦片战争影响的教学,增强学生维护国家民族利益的历史责任感。联系香港地区的割失和回归,让学生明白,祖国的富强是维护国家统一的前提,我们必须珍惜来之不易的胜利。重点《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对中国的危害;沙俄割占我国北方大片领土。难点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地程度进一步加深。第一幅是圆明园兴盛时局部图,第二幅是英法联军焚毁后的圆明园远瀛观残迹。圆明园在北京西郊,清朝几代帝王调集全国的能工巧匠,历经150余年,在这里建起这座中西结合、豪华壮观的皇家园林。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洗劫了圆明园,为掩人耳目,又放火焚烧。如今的圆明园,只有远瀛观的几根石柱还屹立在那里。它像一座纪念碑,记录着英法联军摧残中华文明的滔天罪行。那么,英法联军为什么要火烧圆明园?第二次鸦片战争又是怎么回事?一、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起因教师:(展示材料,提出问题)材料一英国输华货物(正当贸易商品)统计表材料二只要中国人每年需用一个棉织睡帽,不必更多,那英格兰现有的工厂就已经供应不上了。材料三中国人不能同时购买商品,又购买毒品。——马克思《鸦片贸易史》(1)鸦片战争后,英国对华贸易呈现出什么状况?(2)你认为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什么?(3)英国怎样认为呢?为此英国提出了什么要求?学生:(讨论)教师:(总结)19世纪四五十年代是世界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时代,欧美资本主义国家扩大市场的需求更加迫切。鸦片战争后,英国资产阶级为开辟了一个拥有4亿人口的广阔市场兴奋得发狂,以为能大量销售其产品,获得高额利润。但通过上表我们知道,鸦片战争后英国棉纺织品和其他工业品在中国销售量有限。原因有三:一是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依旧占统治地位,对外国商品具有天然抵制性,这是根本原因;二是英国输华商品有不少根本不适应中国人的习惯和需求;三是英国等国大量输入鸦片,使中国出口收入大半被抵消,无力购买英国的工业品。英国资产阶级把他们的商品在中国滞销的原因归罪于中国开放的口岸太少,享受的特权有限。于是,英国以“亚罗号事件”、法国以“马神甫事件”为借口再次发动了侵华战争。教师:显然,英、法成为主要侵略者。还有两个帮凶,他们是谁?学生:美国和俄国。教师:(结合世界历史指出)美国因为处于南北战争的前夕,国内政局不稳,所以没有直接出兵,而是带着坐收渔人之利的心理加入英、法联合战线,积极出谋划策。俄国虽然刚在克里米亚战争中败于英、法,但怀着早已明确的向中国扩张领土的野心,也加入了这一阵线。于是四国形成侵略中国的联合阵线。二、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经过教师:(展示《第二次鸦片战争形势示意图》)请大家说一说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经过。需要注意其开始的标志、参与国、重大事件,并结合示意图说明侵略者的进军路线。学生:(阅读教材,观察图片,归纳)教师:(分别讲评)1.战争爆发:1856年10月,英军炮轰广州城。2.1857年,英法攻陷广州。3.1858年,英法攻陷大沽炮台,逼近天津。4.签订《天津条约》。教师:结合地图和所学知识分析下列问题。(1)《天津条约》与第一批不平等条约是否有相似的内容?(2)与第一批不平等条约对比分析,《天津条约》有哪些新增加的内容?(3)外国军舰和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的危害是什么?(4)指出外国公使进驻北京的影响。学生:(讨论、分析)(1)相似点都有开放通商口岸和赔款的内容。(2)(仔细读图,对比归纳)新增加的口岸特点:多、广、深。“多”是指开放的通商口岸多达10个;“广”是指口岸从东南沿海扩展到整个沿海地区;而“深”则是指南京、汉口的开放,使侵略势力深入到长江中游、中国腹地。这标志着资本主义列强侵略势力的深入,为列强扩大侵略提供了有利条件,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3)外国军舰和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长江是中国的内河,此规定表明中国的内河航运权开始丧失,也便利了外国商品向中国内地倾销。(4)外国公使进驻北京的实质:一国的公使驻于另一国的都城并不意味着不平等,但是侵略者的意图是准备通过这个步骤影响和操纵清朝统治核心,以干涉中国的内政和外交。因此,《天津条约》中规定的公使进驻北京带有明显的侵略性。5.英法联军占领天津、北京、火烧圆明园和《北京条约》的签订。教师:1860年,英法利用去北京换约之机,又挑起战争。侵略军占领天津后,进逼北京。咸丰帝自己逃往承德避暑山庄,留下他的弟弟奕担任议和大臣向侵略军求和。10月侵略军火烧圆明园,随后控制北京城。留守北京的奕在侵略者的武力威胁下,签订了屈辱的中英、中法《北京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学生:(观看英法联军攻陷北京、英法联军在北京街头的图片、观看焚毁前的圆明园录像资料和焚毁后的遗迹,从而激发对西方列强野蛮行径的愤慨)教师:(讲评《北京条约》)天津是北京的门户,增开为通商口岸,使侵略势力渗透到统治中心附近,严重威胁着北京的安全,使天津成为外国侵略者在北方侵略的主要活动基地。6.沙俄侵占我国北方大片领土。教师:(展示《沙俄侵占中国北方领土示意图》)学生:(结合《沙俄侵占中国北方领土示意图》复述各条约所割出的领土范围和面积)三、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教师:中英鸦片战争对中国的主要危害是什么?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又遭受哪些更大的损害呢?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归纳,引出两次鸦片战争结果的比较,得出结论,即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能力与学史方法)①丧失领土、主权的增多: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英国割占香港岛,使中国领土主权遭到破坏,而且关税、司法、领海等主权也遭到践踏。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英国进而割占了九龙司地方一区,而沙俄则通过《瑗珲条约》《北京条约》等条约割占中国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使中国领土完整进一步丧失。关于外国公使进驻北京的规定,更为外国侵略者直接控制清政府准备了便利条件。②外国侵略势力的深入及扩展: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开放5个通商口岸,为外国资本主义侵略中国打开了国门,但其侵略势力基本在东南沿海地区。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因《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的规定,中国又增开了天津在内的11处通商口岸,使列强侵略势力从东南沿海扩展至整个沿海,从大陆漫延至岛屿,从沿海深入到沿江内地。另外有关外国人、外国船的特殊规定,使他们的侵略活动更加有恃无恐。③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的加深:第一次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而第二次鸦片战争则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硝烟早已散去,但圆明园的残垣断壁却时刻警示着我们每一位中华儿女要勿忘国耻,要振兴中华。历史证明,我们要救民族之危亡,就必拒外寇于国门之外,要救文明之衰微,就必须打开国门发展自己。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一、起因1.根本原因: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2.借口:“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二、经过1.开始:1856年,英军炮轰广州2.1858年,签订《天津条约》3.1860年10月,火烧圆明园4.签订《北京条约》5.沙俄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三、影响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导学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的罪恶行径,清朝统治者的腐败无能,使中国主权进一步丧失,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的侵略史实。2.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知道它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培养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运用历史地图学习历史发展过程,掌握时空结合的历史学习方法。2.培养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并透过现象看本质。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揭露资本主义列强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在中国所犯的种种罪行,教育学生不忘国耻。2.认识一个民族的强与弱,国家的先进与落后与他们的命运息息相关,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绪,为民族的振兴、国家的强大发愤学习,努力奋斗,进而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目标。【教学重点】《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对中国的危害;俄国侵占我国北方大片领土。【教学难点】正确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大大加深。【导学过程】情景导入生成问题第一幅是圆明园兴盛时局部图,第二幅是英法联军焚毁后的圆明园远瀛观残迹。圆明园在北京西郊,清朝几代帝王调集全国的能工巧匠,历经150年时间,在这里建起这座中西结合,豪华壮观的皇家园林。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洗劫了圆明园,为掩人耳目,又放火焚烧。如今的圆明园,只有远瀛观的几根石柱还屹立在那里。它像一座纪念碑,记录着英法联军摧残中华文明的滔天罪行。那么,英法联军为什么要火烧圆明园?第二次鸦片战争又是怎么回事?自主学习梳理知识一、英法再次发动侵华战争1.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英国借口,法国借口,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2.年10月,英军炮轰广州,挑起战争。次年,英国和联合出兵,攻陷广州。3.清政府被迫与俄、美、英、法四国分别签订了《天津条约》。西方列强获得了4.清政府在与英、法、美签订的《通商章程善后条约》中,被迫承认。二、火烧圆明园与《北京条约》的签订1.1860年,英、法两国借口换约受阻,再次出兵占领天津,进逼北京,咸丰帝让他的弟弟奕担任议和大臣留守北京,自己逃往。10月初,英法联军对大肆抢劫,之后放火烧毁。2.1860年,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中英、中法,在条约中,清政府除承认《天津条约》继续有效外,又增开为商埠,割给英国,赔偿额也大幅增加。三、沙俄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1.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沙俄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平方千米领土。2.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丧失更多主权,英法美等西方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一带深入到,沙俄占领中国北方大片领土。中国的程度进一步加深。合作探究生成能力【探究】为什么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培养“论从史出”能力与学史方法)总结归纳提升能力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再次发动侵华战争借口、时间、经过《天津条约》的签订火烧圆明园与《北京条约》的签订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签订《北京条约》沙俄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150多万平方千米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达标测评巩固新知1.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1856年,以哪两国联军为主凶,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A.英美联军B.美俄联军C.俄法联军D.英法联军2.“数日后,一匹快马向热河方向飞驰,恭亲王向咸丰帝报告了‘花园’被烧的消息……”该历史情景应出现在()A.林则徐广东禁烟期间B.鸦片战争期间C.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D.甲午中日战争期间3.法国大文豪雨果有这样的评价:“只要想象出一种无法描绘的建筑物,一种如同月宫似的仙境,那就是圆明园……”无与伦比的圆明园被毁于()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4.成语“趁火打劫”用来比喻乘人之危牟取私利。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干此勾当,强占中国大片领土的国家是()A.英国B.法国C.日本D.俄国5.法国上尉巴特雷写信给雨果,要雨果歌颂他们。他认为,“这次远征行动干得体面而漂亮,是法兰西和英格兰共享之荣耀。”可雨果却严厉地谴责了他们的行径。“他们的行径”是()A.发动鸦片战争B.火烧圆明园C.割占中国大片领土D.对华倾销商品参考答案【导学过程】情景导入生成问题第一幅是圆明园兴盛时局部图,第二幅是英法联军焚毁后的圆明园远瀛观残迹。圆明园在北京西郊,清朝几代帝王调集全国的能工巧匠,历经150年时间,在这里建起这座中西结合,豪华壮观的皇家园林。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洗劫了圆明园,为掩人耳目,又放火焚烧。如今的圆明园,只有远瀛观的几根石柱还屹立在那里。它像一座纪念碑,记录着英法联军摧残中华文明的滔天罪行。那么,英法联军为什么要火烧圆明园?第二次鸦片战争又是怎么回事?自主学习梳理知识一、英法再次发动侵华战争1.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英国借口亚罗号事件,法国借口马神甫事件,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2.1856年10月,英军炮轰广州,挑起战争。次年,英国和法国联合出兵,攻陷广州。3.清政府被迫与俄、美、英、法四国分别签订了《天津条约》。西方列强获得了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等特权。4.清政府在与英、法、美签订的《通商章程善后条约》中,被迫承认鸦片贸易的合法化。二、火烧圆明园与《北京条约》的签订1.1860年,英、法两国借口换约受阻,再次出兵占领天津,进逼北京,咸丰帝让他的弟弟奕担任议和大臣留守北京,自己逃往承德避暑山庄。10月初,英法联军对圆明园大肆抢劫,之后放火烧毁。2.1860年,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中英、中法《北京条约》,在条约中,清政府除承认《天津条约》继续有效外,又增开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赔偿额也大幅增加。三、沙俄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1.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沙俄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2.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丧失更多主权,英法美等西方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一带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沙俄占领中国北方大片领土。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合作探究生成能力【探究】为什么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培养“论从史出”能力与学史方法)继续:(1)根本原因和根本目的一脉相承:都是为了打开中国市场,变中国为英国等国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2)战争的性质一脉相承:都是侵略性的非正义的殖民掠夺战争。(3)战争的影响一脉相承: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第二次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