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北京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北京版学校二班级数学上册教案最新范文1
教学目标:
1、结合调查班里同学的生日在什么季节,经受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进一步获得统计活动的阅历。
2、依据统计图回答简约的问题,并对不确定现象进行简约的推想。
3、培育同学擅长提出问题以及分析、比较和推理的`技能。在统计过程中渗透概率的思想。
教学重点:
让同学体验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
教学难点:
1、能依据统计图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约的问题,能和同伴交换自己的想法。
2、体验调查方法的多样化。
教学预备:小黑板、学具卡片
教学理念:
统计与概率以同学的生活实际阅历为主,从同学感爱好的主题出发,培育同学的统计意识和统计素养。了解并能表达所呈现的数字与图表的意义,也能运用统计表能够相互沟通和沟通。我从引导同学经受统计过程到自主参加统计,用自己的方法进行数据调查,体验调查方法的多样化,从中获得统计数据的阅历,并能依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回答下列问题和做出猜想,进一步体会统计的意义和须要性。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播放《生日歌》。
师:同学们这是一首什么歌曲呀?
生:这是《生日歌》。
师:这是我们在过生日的时候最喜爱听的一首歌。那同学们还记得你的生日吗?快来说说。
生自由发言,师追问最末一名同学:“那你知道你的生日在哪个季节么?(8月6日)”
生:我的生日在秋季。
师:他说他的生日在秋季?看起来同学们对一年四季月份的划分还不是很清晰,为了帮大家区分四季,老师为大家预备了一首儿歌:出示儿歌
二、四、五月春天来,燕子含泥柳条摆。
六、七、八月夏天到,绿树成荫叶儿茂。
九、十、十一秋天来,农民丰收乐开怀。
十二、一、二冬天到,树儿树儿戴雪帽。
师:边齐读儿歌,看谁能又快又准地记住哪几个月是春、夏、秋、冬季。
师:通过刚才读儿歌,你知道了什么?
生:我知道了二、四、五月是春季;六、七、八月是夏季;九、十、十一月是秋季;十二、一、二月是冬季。
师:同学们真是擅长思索,刚才发言的同学现在知道自己的生日在哪个季节了吧!那其他同学知道自己生日的月份在哪个季节了么?
生:知道了。
师:可是老师现在想知道我们班的同学哪个季节过生日的人数最多?我该怎么办呢?快来帮老师想想方法?
(这一问题情境的创设调动了同学的内在知识冲突,诱发了同学探究知识的热忱,使同学体会统计的须要性。)
生:老师我建议你来数一数。
生:我建议老师去调查调查。
师:你们的主意真不错,这节课我们就一同来调查一下全班同同学日的季节状况。板书课题:生日
二、调查统计
师:现在请同学们拿出第一张学具卡片,上面有四个季节,请你把自己生日的季节用圆圈圈出来,然后交给你前面的同学。
生收学具卡片。
师:这是我们调查的结果,现在我们要把这些结果记录在黑板上,想一想以前我们都学习了哪些记录符号呢?
生:有圆圈。
生:有三角。
生:有打对号和写正字的方法。
师:那哪种方法最简约、快捷、又清晰呢?
生:用写正字的方法最简约、快捷又清晰。
师:那我们现在就用写正字的方法来记录这些数据。
师:老师和四名记录员分别记录四个季节的数据,再找一名唱票员来唱票,留意语速要慢,还要找两名监票员,一名收集唱票员读完的数据,另一名同学看他读的是否精确。其他同学和老师的任务是一样的,就是认真观测和仔细倾听,看四名记录员记录的是否精确无误。下面我们就开始记录:
师:记录完成了,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记录的结果是否正确。
师:现在我们能不能算一算我们一共调查了多少名同学?
生:我们一共调查了52名同学。
师:我们班的同学一共有52名正好和我们调查的结果想吻合,说明同学们在调查的过程中特别仔细,没有多余的,也没有遗漏的。现在,请同学们依据刚才记录的结果,快速打开书90页,完成中间部分的涂一涂。完成后,同桌仔细检查。
生:完成统计图。
三、绘制并分析统计图。
师:哪位同学情愿把你绘制的统计图拿到前面来让大家观赏观赏?(找一名同学)
师:对比自己的统计图,看一看这名同学绘制的精确吗?涂得怎么样?
生:他涂得很精确,而且很美观。
师:那同学们把自己的数学书合上,一同来看前面的统计图。看了统计图你们能不能帮老师解决开始老师提出的哪个季节过生日的人数多的问题呢?
生:老师我能解决,春季过生日的人数最多。
师:感谢你,帮老师解决了问题,那你们还能通过统计图发觉其他的问题么?
(此环节主要是鼓舞求异思维,大胆创新精神,培育人人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技能。)
生依据统计图自由发言。
师:同学们表现的真不错,能通过统计图发觉这么多问题,那么假如我们班新来一名同学你能猜到他有可能在哪个季节过生日吗?
生1:我猜他可能在夏季过生日。
生2:我猜他可能在冬季过生日。
生3:我猜他可能在春季过生日。
师:新来的同学加入到我们的集体当中,也是咱们大家庭中的一员,那你能不能依据我们统计的数据猜一猜他最有可能在哪个季节过生日吗?
(此环节教学进行可能性的渗透,培育同学数学猜想意识)
生:我猜新来的同学最有可能在春季过生日。
师:还有不同看法吗?
生:我猜他最有可能在夏季过生日。
师:有没有同学和他的想法一样?没有人举手,看起来你现在是势单力薄了。
师:现在有两个不同观点,那请猜新来同学夏季过生日的同学你来说说你为什么这样猜?
生:我猜他在夏季过生日,没有什么理由,只是觉得夏季很美!
师:猜新来同学春季过生日的同学你能用你的理由劝服刚才的这名同学么?
生:我猜新来同学春季过生日是由于他也是我们集体中的一员依据我们班调查的结果春季过生日的人数最多,所以我猜他过生日的季节最有可能在春季。
师:他说得有道理吗?(有)他由人数最多这个信息,做出了合理的推想,看来你真是个擅长思索的同学,将来肯定能成为一个小小的数学家。请留意他说的时候有个词用得特别科学,你发觉了吗?
生:“可能”
师:你很擅长抓住学习的重点,“可能”这个词很值得讨论。在哪个季节过生日都有可能,但春季过生日的人数最多,所以在这个季节过生日的可能性就较大,可能性较大并不意味着肯定在这个季节,刚才有位同学说人少的季节过也是有可能的。看来数学真的值得我们去专研。
四、体验调查方法的多样化。
师:同学们我们刚才用写纸条的方法调查了全班同学过生日的季节,那除了写纸条的方法你还有其他不同的方法吗?
生:老师我们可以用举手的方法。
生:我们可以用站排的方法。
北京版学校二班级数学上册教案最新范文2
【学习目标】
1.在实际测量与沟通中,了解测量方法的多样性,初步体会统一测量单位的须要性及厘米的实际意义,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2.培育同学初步的观测、操作技能及估测的意识。
3.在合作、争论中去发掘知识,掌控知识,培育同学科学的测量精神,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好伙伴,每天陪着我们一起学习,它就是我们的课桌。今日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了解桌子有多长。(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提问:你能用什么方法知道课桌有多长呢?
1.估量:让同学试着估量一下自己的桌子长度,可以用眼睛看,也可用手比划着估,估好后,举手沟通结果。
(设计意图:让同学对一个物体的长度提前有一个不详细的感官认识,同时培育同学初步的估测技能。)
2.测量:你能想出什么方法来量桌子的长度呢?请同桌两人先商量一下用什么方法量,然后共同量一量你的课桌有多长。
同学沟通汇报,依据同学的回答,老师实时总结。
(设计意图:引导同学自己去发觉问题,鼓舞他们通过自己的观测、思索、合作探究来解决问题。培育他们在学习中的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以及学会学习的技能。结合同学的动手操作,充分调动起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使每个同学都融入其中,体验到动脑的乐趣。)
质疑:为什么测出的桌子长度的说法都不一样呢?同样的桌子真的都不一样长吗?让同学充分发表看法。
小结:运用的工具不同,结果就会不一样,只有当工具一样时,结果才会相同。看来,统一测量的工具特别重要,你知道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一般用什么工具测量物体的长短吗?
(设计意图:使同学感受生活中测量方法的多样性,同时体会统一度量单位的须要性。)
3.认识尺子。
(1)师:尺子有许多种,不止是你们手中用的这种,还有这些。(出示各类尺子,拓宽知识面,让同学多认识一些尺子。)而在我们的学习中,大家常用的就是同学尺。(在黑板上贴出放大的直尺图。)
(2)观测、探究:同学尺上有些什么?
(设计意图:结合同学的动手操作,充分调动起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使每个同学都融入其中,体验到动脑的乐趣。)
结合同学的发觉,讲解刻度线、字母cm及其含义、认识长度单位厘米。
(板书:长度单位——厘米(cm)。)
(3)师:在尺子上找到“0”了吗?它在什么位置上,谁知道表示什么意思?
尺子上还有些数字是什么意思?请找到尺子上从“0~1”这一段,从0~1是几厘米?
(4)在认识厘米的基础上,让同学用手比划感受一下“1厘米有多长”,再让同学说一说生活中你见到过什么东西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
(设计意图:联系生活中常见物体理解厘米的实际意义,使抽象的单位变得可以体验。)
(5)认识几厘米
①数一数:从0刻度到2刻度之间有几个1厘米,是几厘米?从3刻度到7刻度是几厘米?
②猜一猜,5~6.9~10、0~2.0~6之间分别是几厘米。
(设计意图:从同学的阅历和认识出发,加入“猜想”这一催化剂,促进同学多角度思维,从而抓住事物的本质,得出结论。诱发同学的跳跃思维,加快1厘米的认识过程。)
③打手势:4厘米大约有多长?7厘米大约有多长?10厘米大约有多长?
(同桌互评。)
4.量物。
(1)要求同学取出统一物体(学具中的等腰三角形),找到长边(正好整数),小组争论试着量,再汇报。面对结果不统一时,大家争论缘由。让同学充分发表看法。找一人上台演示,得出阅历:量物体时,先把一端对准0刻度线,再看另一端对着刻度几,就是几厘米。
(2)再量这个三角形的一条短边,不够整数,全班沟通该读作多少。
争论:离哪个刻度线比较近,大约是几厘米。
(设计意图:让同学从用不同的工具测量课桌,到用相同的工具测量物体,在操作中比较、分析、综合、抽象出事物的本质,得出结论,找出用尺子量物体的方法,在自主的探究中去发觉与创新。)
三、巩固练习。
1.估量大约是几厘米?(如:书的厚度,小棒、铅笔的长度等。)
2.请几名同学分别量出这几种物体的长度或厚度并留意测量的方法。
3.小组活动,完成第15页第1--3题,先估量,再测量。
四、总结评价。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你觉得你表现得怎样?
北京版学校二班级数学上册教案最新范文3
在本次活动中,同学将综合应用图形、乘除法、方程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使同学在探究实践中体会数学的价值与应用,是培育同学初步数学意识的好教材。能培育同学多动脑、勤思索的习惯,加强同学学数学、爱数学、爱数学的意识。
教学目标:
1.通过详细情境和实际操作,培育同学综合应用图形面积、乘除法、方程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了解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2.培育同学观测、思索以及与同伴沟通的良好习惯。
3.在实践活动中对同学进行美育教育,培育同学的审美意识。
教学重点:
同学能够综合应用图形面积、乘除法、方程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同学解决实际问题技能的培育。
教具预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屏幕显示:小明家搬新家,妈妈让小明自己设计自己的卧房。星期天,小明要和妈妈去买地砖,去之前小明要做些什么预备呢?
生:应当知道小明的房间有多大?
生:从屏幕上看小明的房间是长方形的,那小明应当量一量房间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米?
师屏幕显示:小明的新居间的长和宽分别是4m和3m。
师:同学们,你们能帮小明算算他的房间有多大吗?
生:34=12(平方米)(师板书)
师:买多少地砖?怎样铺呢?现在就让我们和小明一起来争论铺地砖的问题。(板书课题)
【利用课件显示小明卧房要铺地砖的情景,让同学深切体会到生活中到处有数学,学好数学能更好地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由同学自己争论买地砖前应做的预备工作,培育同学解决问题的技能。】
二、自主探究,合作沟通
(一)提出问题
师:小明一家来到装饰城,小明逛了一圈,看到了许多美丽的地砖,小明经过仔细的选择,再三权衡,最末剩下两种地砖(课件出示两种地砖)
师:现在小明无法取舍,同学们,你们能帮小明拿拿主意吗?
生争论后汇报出:先分别算算用两种地砖铺满整个地面,至少需要多少块这样的地砖,需要多少钱?选择廉价的一种。
(二)解决问题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帮小明选廉价的地砖铺卧房
生分组争论
1.所需40厘米40厘米地砖的数量及所需钱数
2.所需30厘米30厘米地砖的数量及所需钱数
3.比较选哪种廉价
生汇报沟通
问题一:用边长为40cm的正方形地砖铺满整个地面,至少需要多少块这样的地砖?需要多少元?
方法一
43=12(平方米)=120000(平方厘米)
4040=1600(平方厘米)
1200001600=75(块)
875=600(元)
方法二
4040=1600(平方厘米)=0.16(平方米)
10.16=6.25块
43=12(平方米)
6.2512=75(块)
875=600(元)
方法三
解:设至少需要边长为40厘米的地砖*块。
4040*=4310000
*=75
875=600(元)
问题二:假如要用边长为30cm的正方形地砖,那么铺满整个房间至少需要多少块这样的地砖?需要多少元?
(用同样的方法求出至少需要边长为30厘米的地砖的数量以及钱数)
问题三:用哪一种地砖铺地面廉价些?廉价多少元?
生会很快答出用边长为30厘米的地砖廉价,廉价了70元。
【创设出买地砖时涌现的取舍问题,引发同学思索,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很自然地引出了本课需要解决的问题。再由同学自主探究,合作沟通,最终解决问题。同学的主体性得以充分发挥。】
三、巩固新知,练习反馈
1.小明爸爸、妈妈的房间面积约为18平方米,用边长为40厘米的正方形地砖铺地面,至少需要多少块这样的地砖?需要多少钱?你能帮小明算算吗?
(生独立完成后汇报)
2.有一块长方形田地,长100米,宽80米,在中间筑两条如下图(图见课件)的路,路宽3米,那么剩下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生汇报后,课件验证)
3.李伯伯去年修建了一块1公顷的正方形花圃,今年要扩大规模,把花圃的边长再增加50米,每平方米需要栽花木幼苗5棵。今年比去年多栽花木多少棵?
(独立完成后,同桌沟通,再汇报)
【在同学独立完成练习后,进行沟通,给全部同学都留有足够的思索的空间,能达到较好的练习效果。】
四、总结与评价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觉得这节课上自己表现的怎么样?你认为谁表现的最好?
师:孩子们,这节课,你们积极动脑,解决了生活中遇到的数学问题,老师还相信只要你们擅长观测、勤于动脑,肯定会解决更多的数学问题!
【总结全课时,同学从知识、技能、情感三个方面谈收获,使他们获得胜利的体验。同时让同学评自己、评他人,以培育同学评价技能,加强竞争意识。】
北京版学校二班级数学上册教案最新范文4
教学目标:
1.使同学经受探究8+7等于几的计算方法的过程,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使同学在观测、操作中逐步培育探究、思索的意识和习惯。通过算法多样化,培育同学的创新意识。
3.使同学能运用知识解决生活里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的作用,初步培育数学的应用意识。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激发爱好
谈话:小伙伴,你们喜爱做游戏吗?现在我们来玩一玩,好不好?
师一边拍手一边有节奏地说:小伙伴,我问你,9和几凑满十?
同学:邵老师,告知你,9和1凑满十……
[评析:轻松开心的课堂气氛为新课的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对口令游戏不但复习了10的组成,也为同学探究8、7加几的算法提供了依据。]
二、操作探究,学习新知
1.教学小号图。
(1)提问:这是一幅小号图,谁能说说这幅图的意思?
你能提出一个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吗?怎样列式?
[评析:让同学先说一说图意,再提出问题,旨在培育同学搜集信息、提出问题的技能。]
(2)提问:8+7等于几?你能从图上看出来吗?在小组里说一说。
(3)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同学沟通,可能会有下面的想法:
①一个一个数出来的。
②左边8个加2个是10个,10个加5个是15。
③右边7个加3个是10个,10个加5个是15个。
④两个盒子一共20格,现在空掉5格,就是15个。
⑤8+7=8+2+5=15。
⑥8+7=7+3+5=15。
同学在沟通第②、③种方法时电脑动画演示小号移动的过程。
[评析:老师充分利用主题图的作用,让同学自主探究8+7的计算策略。以上不同的算法反映了同学的三种认知水平:第①种算法表现出动作把握倾向,认知水平有待提高;第②③④种算法表现出图形把握倾向,这些同学对图形有较强的观测力和想像力;第⑤⑥种算法表现出符号把握倾向,这些同学具有抽象思维技能,认知水平较高。]
2.教学小棒图。
(1)小伙伴想出了许多方法计算8+7=15,那你们想不想知道小青椒和小蘑菇是怎样想的?
小青椒是用摆小棒的方法计算的,请你们在小组里说一说,它是怎样想的?指名说一说。
动画演示,同学填出方框里的数。
(2)小蘑菇的想法和小青椒有点不一样,请你们在小组里说一说它又是怎样想的?指名沟通。
[评析:设置一个援助小青椒和小蘑菇的情境,让同学填出方框里的数,有利于培育同学助人为乐的美德,同时使同学的认知水平在原有基础上得到进展。]
(3)这两种方法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有什么一样的地方?小结:这两种方法都是凑十法。
3.(1)教学想想做做第1题。
请小伙伴先用学具摆一摆,再计算。同学完成后沟通。
(2)(电脑出示想想做做第2题)下面我们来做个圈十游戏。先圈出10个,再计算。
(3)教学想一想。提问:不看图、不摆小棒,你们会这样想吗?请你在书上填一填。
提问:计算8+9还可以想哪些有联系的算式?
谁来说一说。同学可能想到:
①由于9+8=17,所以8+9=17。
②由于9+9=18,所以8+9=17。
③由于8+10=18,所以8+9=17。
④由于17-9=8,所以8+9=17。
[评析:让不同的同学表现不同的思维过程,使他们获得积极的学习体验,感受胜利的欢乐,同时使他们的制造性思维得到进一步进展。]
(4)小结:我们计算8+9的时候可以想以前学过的算式,这个方法真不错。(电脑出示想想做做第4题)你能很快算出这些题的得数吗?
同学口答。
[评析:通过题组对比,使同学认识到较小数加较大数,可以利用学过的算式径直算出得数,同时体会两个数相加,交换位置,和不变。]
三、查找规律,巩固新知
1.电脑出示8加几的题目,同学口答,引导同学发觉,只要把加上的数分成2和几,就知道得数是十几。小结:发觉了这个规律,就会算得又对又快。
[评析:给同学提供丰富的学习素材,让他们去观测、比较,从而发觉8加几得数的规律,不但可以提高同学的口算速度,同时也培育了同学探究、思索的习惯。]
2.电脑出示7加几的题目。提问:那么7加几有这样的规律吗?谁能很快算出这些题目的得数?
3.组织口算竞赛男女生各派一名代表,其余打手势。
四、联系生活,解决问题
提问:光会计算还不够,我们还得学会开动脑筋,用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你们看,面包房里有3袋面包,第一袋装了9个,第二袋装了8个,第三袋装了6个。幼儿园王阿姨要为班上15个小伙伴预备点心,你觉得买哪两盒比较合适?在独立思索的基础上组织同学沟通。
小结:运用数学知识可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而且,只要肯动脑筋,解决问题的方法往往不止一种。
总结
[评析:老师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了一个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同学需要在详细的情境中,作出分析、估量和判断。问题解决的过程使同学获得胜利的喜悦,同时也加强了学习数学的信心,进展了求异思维,培育了实事求是的立场和创新精神。]
总评:本课的教学,没有严谨的计算方法的讲解和反复的、规范化的算理语言的训练。老师允许同学用适合自己思维特点的形式思索,探究计算方法,形成解决问题的一般策略。同学在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在情感、立场等方面都得到了充分的进展。同学的学习活动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宠物医院宠物医院宠物健康数据管理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版铝合金散热器研发与生产合同样本2篇
- 引进创新创业团队2025年度协议3篇
- 2025年度个人商铺租赁合同装修工程监督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地质灾害风险评估与防治合同3篇
- 2025年度个人闲置土地承包权置换合同范本4篇
- 2025年度大型活动策划与执行服务合同模板4篇
- 二零二五年度建筑废弃物处理项目担保合同范本3篇
- 二婚家庭专用2024离婚协议范本样本版B版
- 2025年度赶工环保设备赶工销售合作协议书
- 高考语文复习【知识精研】《千里江山图》高考真题说题课件
- 河北省承德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
- 高中物理斜面模型大全(80个)
- 012主要研究者(PI)职责药物临床试验机构GCP SOP
- 农耕研学活动方案种小麦
- 2024年佛山市劳动合同条例
- 污水管网规划建设方案
- 城镇智慧排水系统技术标准
- 采购管理制度及流程采购管理制度及流程
- 五年级美术下册第9课《写意蔬果》-优秀课件4人教版
- 节能降耗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