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吉林省吉林市2024届中考化学对点突破模拟试卷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
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o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
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
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
1.含磷的洗涤剂因含有Na5P30K)易造成水生植物大量繁殖而污染环境,因此提倡使用无磷洗涤剂。下列化合价在
Na5P3。10中没有出现的是
A.-2B.+1C.+5D.+4
2.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错侯的是(
A.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B.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
C.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D.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
3.某同学为了探究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之间能否发生反应,将它们混合在一密闭容器中加热。一段时间后,记录
数据如下表。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物质甲乙丙T
反应前质量/g23063
反应后质量/g122X3
A.x=24B.丁可能是催化剂
C.反应中甲和丙的质量比是1:2D.容器内发生的是分解反应
4.通过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不能得出相应结论的是
实验操作现象结论
C02不能燃烧,不能支
A向燃着的蜡烛的烧杯中倒入C02气体燃着的蜡烛熄灭持燃烧,密度不空气
大
往久置于空气中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加
B有气泡氢氧化钠已变质
稀盐酸
通入氧气前白磷不
将白磷浸没在热水中,再向热水中的白氧气是燃烧需要的
C燃烧,通氧气后白磷
磷通入氧气条件之一
燃烧
点燃从导管放出的某气体,在火焰上方烧杯内有无色液滴
D该气体是CH4
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产生.
A.AB.BC.CD.D
5.下列归类正确的是()
选项归类内容
A清洁能源风能、煤炭、太阳能
B营养物质糖类、油脂、蛋白质
C常见的盐小苏打、苛性钠、纯碱
D金属材料玻璃钢、硬铝、黄铜
A.AB.BC.CD.D
6.下列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
A.1个铁离子:Fe?+
B.2个碳酸根离子:2CO3
C.3个水分子:3氏0
D.4个氢原子:2周
7.某药剂瓶上标识:每片含钙600毫克。这里的“钙”是指
A.原子B.分子C.元素D.单质
8.2017年5月9日,中国科学院发布了113号、115号、117号及118号四种元素的中文名称,其中一种元素在元素
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元素说法错误的是
A.相对原子质量为288B.核内有U5个质子
C.是非金属元素D.核内有173个中子
9.电影《流浪地球》中提到了氢气。氢气在物质分类中属于()
A.单质B.化合物C.氧化物D.混合物
10.甲和乙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丙和丁。结合微观示意图分析,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O氢原子
崂》002O先⑤碳原子
甲乙丙丁•氧原子
A.该反应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B.反应前后原子种类相同原子数目不相同
C.生成的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2:1
D.丙中C、H、O元素的质量比为3:1:4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
11.水和溶液在生产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直饮水机”可将自来水净化为饮用水,其内部使用的活性炭主要起
作用。实验室常用方法降低水的硬度。C1O2是饮用水常用的消毒剂。制取C1O2的反应如下:
Cl2+2NaClO2=2ClO2+2X,则X的化学式为。食盐水能导电是由于食盐溶于水形成。如图是甲、乙两种
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0hh温度,七
①ti℃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go
②t2℃时,若从甲和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析出等质量的固体,须蒸发掉较多水的是(填“甲”或“乙”)物质的
饱和溶液。
③t2℃时,将一瓶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乙溶液,蒸发掉60g水后,溶质质量分数变为20%,则原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为_____go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
12.某兴趣小组对石灰石样品进行如下实验分析:取12g样品放入烧杯中,将100g稀盐酸分4次加入到烧杯中,充分
反应后(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酸反应),测得剩余固体的质量记录如下。请计算:
次数1234
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25252525
剩余固体的质量/g8422
求:
(1)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为g:
(2)第4次加入稀盐酸后所得溶液中CaCk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最终结果保留0.设)。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
13.从微观角度说明为什么在溶液中进行的化学反应比较快?并举例说明这一道理在实验室或日常生活中的应
用.•
14.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锌与稀硫酸反应:;磷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
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
15.为研究氢氧化钠、氢氧化钙两种溶液的化学性质,进行如下实验。
⑴固液混合物中沉淀的化学式是o
⑵将溶液B、C、D以及固液混合物E充分混合得到无色溶液F,其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可能含有的溶质是一;
为了判断可能存在的物质,以下可以选用的是__。
ACuOBNa2cO3CCuDpH试纸
16.小明在实验室发现一瓶未密封的KOH固体,对其成分进行实验探究。
[查阅资料]①KOH与NaOH的化学性质相似。请用化学方程式解释KOH变质的原因是。
②K2cth溶液呈碱性,CaCL溶液、KC1溶液量中性。
[猜想假设]假设I:只含KOH;假设H:含KOH和K2cO3;假设用:只含K2co3。
[进行实验]
实验操作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1)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假设_____不正确
(2)另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水溶解,加入过量的CaCb溶液,振荡,
_____________O
静置假设n正确
(3)取(2)中上层清液,滴加无色酚酸溶液_____________O
[拓展应用](1)完全变质的KOH也有利用价值,从K2cCh的组成性质看,K2cCh在农业上的用途是(填一种
即可)。
(2)通过上述实验探究,同学们向实验员提出了保存、使用易变质溶液的下列建议,其中合理的是(填序号)。
A使用前临时配制
B禁止使用
C密封保存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
1、D
【解题分析】
钠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磷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
(+1)x5+3x+(-2)xl0=0,则x=+5。故选D。
点睛: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
2、A
【解题分析】
A、溶液可以有颜色,例如硫酸铜溶液是蓝色,选项错误,故符合题意;
B、溶液由溶质和溶剂组成,选项正确,故不符合题意;
C、溶液的基本特征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选项正确,故不符合题意;
D、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气体,选项正确,故不符合题意;故选A。
3^C
【解题分析】
A、因为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所以2+30+6+3=12+2+x+3,x=24,故选项说法正确;
B、丁的质量在反应前后没有改变,所以丁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故选项说法正确;
C、由题意和质量守恒定律,结合表格信息可知:反应后甲物质的质量增加了:12g-2g=10g,所以甲是生成物,生成
的甲的质量为10g;丙的质量增加了,是生成物,生成丙的质量为:24g-6g=18g,因此反应中甲和丙的质量比是10g:
18g=5:9,故选项说法错误;
D、该反应可表示为:乙一甲+丙,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o
【题目点拨】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反应后质量增
加的是生成物,减少的是反应物.质量不变的可能是催化剂。
4、D
【解题分析】
A、B、C操作、现象、结论都对应正确,不符合题意;D、点燃从导管放出的某气体,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
烧杯,烧杯内壁有无色液滴产生,说明物质含有氢元素,但是不一定是甲烷,可能是氢气等含氢元素的可燃物,结论
不正确,符合题意。故选D。
5、B
【解题分析】
A、煤炭属于化石燃料,燃烧后会产生大量的污染物,不属于清洁能源,故错误;
B、糖类、油脂、维生素、蛋白质、无机盐和水是人体必需的六大营养素,故正确;
C、苛性钠是氢氧化钠的俗名,属于碱,故错误;
D、玻璃钢是复合材料,不是金属材料,故错误。
故选B。
6、C
【解题分析】
A、1个铁离子写为Fe3+,选项A错误;
B、2个碳酸根离子写为2c03",选项B错误;
C、3个水分子写为3H20,选项C正确;
D、4个氢原子写为4H,选项D错误。故选C。
7、C
【解题分析】
试题分析:在日常生活常接触到物品上的氟”、“钙”等指的均是元素
考点:常见粒子的判断
8、C
【解题分析】
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8,故选项说法正
确。
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该元素的名称是镁,带“车”字旁,属于金属元素,故
选项说法错误。
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115,表示原子序数为115;根据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
外电子数,则核内有115个质子,故选项说法正确。
D、镁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8,核内有115个质子,则中子数为288-115=173,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9、A
【解题分析】
A、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氢气是由氢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符合题意;
B、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氢气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单质。不符合题意;
C、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氢气是一种元素组成,且不含氧元素。不符合
题意;
D、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氢气是一种物质组成的纯净物。不符合题意。故选A。
【题目点拨】
本考点考查了物质的分类,要加强记忆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等基本概念,并能够区分应用。本考
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10、D
【解题分析】
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二氧化碳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了甲醇和水,反应的方程式是:
一定条件
CO2+3H2八CH3OH+H2Oo
【题目详解】
A、该反应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故A错误;
B、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都不变。故B错误;
C、由上述方程式可知,生成的丙和丁分子个数比为1:1,故C错误;
D、丙为CH3OH,其中C、H、O元素的质量比=12:(1x4):16=3:1:4,故D正确。故选D。
【题目点拨】
解答本题比较简便的方法是根据微观示意图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根据方程式的意义分析解答。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
11、吸附蒸储NaCI自由移动的离子40乙12
【解题分析】
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硬水软化的方法是煮沸,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个数相
同,原子种类不变。
【题目详解】
(1)“直饮水机”可将自来水净化为饮用水,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故其内部使用的活性炭
主要起吸附作用。实验室常用蒸储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2)C1O2是饮用水常用的消毒剂。制取CKh的反应如下:C12+2NaClO2=2ClO2+2X,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左边有
4个氯原子,2个钠原子,4个氧原子,右边有2个氯原子,4个氧原子,故X的化学式为NaCh
(3)溶液能导电是因为溶液中含有自由移动的离子,故食盐水能导电是由于食盐溶于水形成自由移动的离子。
(4)①t/C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40g。
②t2℃时,若从甲和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析出等质量的固体,由于甲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比乙快,故蒸发掉较多
水的是乙物质的饱和溶液。
xx
③设原溶质的质量为X,溶液的质量为y,则一X1OO%=1O%,——=y,蒸发掉60g水后,溶质质量分数变为20%,
y0.1
xx
—=y—rx100%=20%,则x=12g,故原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12g。
0.1y-60
【题目点拨】
溶液在稀释的过程中溶质质量不变。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
12、10:10.5%o
【解题分析】
根据加入相同质量、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后,前两次都是固体减少4g,而第三次只减少2g,说明此时已经完全无反
应,说明剩余的固体为杂质,碳酸钙的质量为12g-2g=10g。
设生成的氯化钙的质量为x,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y
CaCO3+2HCl=CaCl2+H2O+CO2T
10011144
10gy
:00=111=44
10gxy
x=ll.lg
y=4.4g
11Io
第4次加入稀盐酸后所得溶液中CaCl的质量分数为丁一“xl00%M05%
210g+25gX4-4.4g
答:(1)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为10g:
(2)第4次加入稀盐酸后所得溶液中CaCL的质量分数10.5%o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
13、溶质溶解实质上是溶质的分子或离子扩散到水中,均一地分散到水分子中间,由于分子或离子均匀分散到溶液中,
因此化学反应时,两种物质分子接触比较充分,因此反应比较快。如泡沫灭火剂中用酸溶液与碳酸钠溶液反应
【解题分析】
试题分析:溶液中的溶质往往是以离子的状态均匀存在于溶剂中,在溶液中反应时,离子相互接触的很充分,反应速
度就变快。
考点:本题考查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探究
点评:解题的关键是要理解溶液能加快反应速度的原因,并学会联系日常生活的实例进行知识的强化。
14、Zn+H2SO4==ZnSO4+H2f4P+5O2^^2P,O5HCl+NaOH=NaCl+H2O
【解题分析】
(1)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其化学方程式为:Zn+H2SO4==ZnSO4+H2T
;故填:Zn+H2SO4==ZnSO4+H2f
点燃点燃
(2)磷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其化学方程式为:4P+5O2===2P2O5;故填:4P+5O2===2P2O5
(3)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其化学方程式为:NaOH+HCl==NaCl+H2O;故填:
NaOH+HCl==NaCI+H2O
【题目点拨】
锌与稀硫酸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磷在氧气中发生化合反应充分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氢氧化钠与稀盐酸
混合,发生中和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
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
15、CaCO3NaCl、CaCl2>KC1HC1ABD
【解题分析】
⑴氢氧化钙与碳酸钾反应产生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钾溶液,固液混合物中沉淀的化学式是:CaCO3»
⑵氢氧化钠与过量的稀盐酸反应产生氯化钠溶液,则溶液B中一定含有氯化钠和稀盐酸;
氢氧化钠与碳酸钾不反应,则溶液C中一定含有氢氧化钠和碳酸钾;
氢氧化钙与过量的稀盐酸反应产生氯化钙溶液,则D溶液中一定有氯化钙和稀盐酸;
固液混合物E中含有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钾溶液,全部充分混合得到无色溶液F,说明碳酸钙沉淀溶解,盐酸可能过
量,盐酸与碳酸钙反应产生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同时盐酸与氢氧化钾、碳酸钾反应都产生氯化钾;
其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氯化钠、氯化钙和氯化钾;盐酸可能过量,则可能含有的溶质是氯化氢;
为了判断盐酸是否存在,以下可以选用的是:
A、.氧化铜与盐酸反应产生氯化铜,溶液先蓝色,当氧化铜加入试剂后,溶液变为蓝色,说明有盐酸,反之则没有;
故选项正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内蒙古包头市百灵庙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月考二英语试题含解析
- 山东省海阳市美宝校2025届初三下第二次测试(化学试题文)试题含解析
- 咸阳师范学院《自然资源管理》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江苏省宜兴市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中考数学试题一轮复习模拟试题含解析
- 山西省朔州市右玉二中学、三中学联考2025年初三下学期五调考试生物试题含解析
- 江西管理职业学院《电子政务导论》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室内空间色彩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新疆科信职业技术学院《信号分析与处理基础》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山东省临朐县重点名校2024-2025学年初三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化学试题试卷含解析
- 二零二五评估合作协议
- GB/T 5530-2005动植物油脂酸值和酸度测定
- 《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职业健康防护知识培训
- 二次消防改造工程合同协议书范本
- 某智慧城市政务云平台项目建设方案
- 德勤业务管理流程优化咨询报告课件
- 深静脉导管维护流程
- 班级管理(第3版)教学课件汇总全套电子教案(完整版)
- TCVN-2622-越南建筑防火规范(中文版)
- 不负韶华只争朝夕-一模考试反思 课件-2021-2022学年高中主题班会(共17张PPT)
- DB13(J)∕T 256-2018 农村气代煤工程技术规程
- 金属非金属矿山从业人员安全生产培训教材课件(PPT 75页)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