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上海市上海中学高一年级下册期末考考试化学试卷含详解_第1页
2022-2023学年上海市上海中学高一年级下册期末考考试化学试卷含详解_第2页
2022-2023学年上海市上海中学高一年级下册期末考考试化学试卷含详解_第3页
2022-2023学年上海市上海中学高一年级下册期末考考试化学试卷含详解_第4页
2022-2023学年上海市上海中学高一年级下册期末考考试化学试卷含详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上海中学2022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化学试卷

原子量:C-12,N-14,0-16,P-31,S-32,Fe-56,Cu-64,Zn-65,Ag-108

一、(本题共14分)

化学反应的本质是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化学反应通常伴随着热效应。

1.下列关于燃料充分燃烧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空气量越多,燃烧效果越好B.应通入充足且适量的空气

C.固体燃料燃烧前要粉碎D.液体燃料燃烧时可以以雾状喷出

2.^(H2NNH2,各原子间均以单键相连)是一种高能燃料.,有关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已知键能:

0=0500kJ-moP'.N—N154kJ-mo「,则N—H键的键能为

能量

2N(g)+4H(g)+2O(g)

假想中间

物质的总

能量

△〃2=-2752kJ/mol

反应物的

总能量

N2H4(g)+O2(g):

A//1=-534kJ/mol

生成物的

总能量

N2(g)+2H2O(g)

A.194kJmor'B.391kJ•mol'1

C.516kJmor1D.658kJmor'

3.已知反应:①lOlkPa时,2CXs)+O2(g)=2CO(g)AH=-221kJ-moP1

②稀溶液中,H+(aq)+0H「(aq)=H2。⑴AH=-57.3kJ-mo「

③H2(g)+;C)2(g)=H2O(g)AH=-241.8kJmol1

1

@H2O(g)=H2O(l)AH=-44.0kJ-mol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碳的燃烧热大于110.5kJ.mor1

B.浓硫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生成1mol水,放出57.3kJ热量

C.氢气的燃烧热为241.8kJ-mol।

D.2H2(g)+O2(g)=2H2O⑴的反应热为411=571.61<117101一1

4.白磷、红磷是磷的两种同素异形体,在空气中燃烧得到磷的氧化物,空气不足时生成P4O6,空气充足时生成

P4O.0«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298K时,白磷、红磷完全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P«白磷,s)+502(g)=P40io(s)AHi=-2983.2kJ«mor'

P(红磷,s)+-0(g)=-P40io(s)△H=-738.5kJ«mol1

4242

则该温度下,白磷转化为红磷的热化学方程式为一•

(2)已知298K时白磷不完全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P“白磷,s)+3O2(g)=P4O6⑸△H=-1638kJ・molL在某密闭

容器中加入62g白磷和50.4L氧气(标准状况),控制条件使之恰好完全反应。贝IJ所得到的PQo与PQ6的物质的量

之比为一,反应过程中放出的热量为—kJ(保留2位小数)。

5.用H2。?和H2so&的混合溶液可溶出印刷电路板金属粉末中的铜。已知:

1

①Cu(s)+2H+(aq)=Cu2+(aq)+H式g)AHt=+64.39kJ-mof

1

②2H2O2⑴=2也0⑴+C)2(g)AH2=-196.46kJmoE

③H2(g)+go2(g)=H2(Xl)=-285.84kJmo『

在H2so4溶液中,Cu与H2O2反应生成Cl?+和H2。热化学方程式为。

二、(本题共17分)

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是能量转化的重要形式之一、电能是现代社会中应用广泛、使用方便的一种能源。金属的腐

蚀常常与形成原电池有关,因此研究金属腐蚀的成因,建立金属的防护措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6.结合如图装置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若X为NaCl,K与M相连时,石墨电极反应为2CT-2e-=C12T

B.若X为硫酸,K与M相连时,Fe作负极受到保护

C.若X为硫酸,K与N相连时,溶液中H+向Fe电极移动

D.若X为NaCl,K与N相连时,Fe电极上会有灰绿色沉淀生成,最终变为红褐色

7.铜锌原电池(如图)工作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盐桥(装有琼脂

A.负极反应:Zn—2e~=Zn2+

B.电池总反应为:Zn+Cu2+=Znr+Cu

C.在外电路中,电子从负极流向正极

D.盐桥中的K+移向ZnSO4溶液

8.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若电极材料选铜和铁,电解质溶液选氯化铜溶液,外加导线,构成原电池。

请写出电极反应式:负极,正极o

+2+

(2)若某电化学装置总反应为:CU+2H=CU+H2,则该电池属于原电池还是电解池?。理由是:

9.钢铁在自然界中的腐蚀比较普遍。

(1)远洋轮船的钢铁船体在海水中易发生电化学腐蚀中的腐蚀。为防止这种腐蚀,通常把船体与浸在海水

里的Zn块相连,或与直流电源的(填“正”或“负”)极相连。

(2)利用如图装置,可以模拟铁的电化学防护。若X为碳棒,为减缓铁的腐蚀,开关K应置于处。若X为

锌,开关K置于M处,该电化学防护法称为o

M

(3)在实际生产中,可在铁件的表面镀铜防止铁被腐蚀。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

内1

CuSC>4溶液4I3J

①应将铁件置于极(填A或B),另一电极材料应为o

②若电镀前铁、铜两片金属的质量相同,电镀完成后将它们取出洗净、烘干、称量,二者的质量差为5.12g,则电

镀时电路中通过的电子为mol。

三、(本题共16分)

在人类生产、生活中,有些物质常常需要通过电解反应实现电能转化为化学能。利用电解原理,人们生产了许多

有用的化学品。

10.如图为直流电源电解Na2s04水溶液的装置。通电后在石墨电极a和b附近分别滴加一滴石蕊试液。下列实验

现象中正确的是

A.逸出气体的体积,a电极的小于b电极的

B.一电极逸出无味气体,另一电极逸出刺激性气味气体

C.a电极附近呈红色,b电极附近呈蓝色

D.a电极附近呈蓝色,b电极附近呈红色

11.能够使总反应Fe+2HpO=Fe(OH)2+H2T发生的是

A.铁片作原电池的负极,碳棒作原电池的正极,氯化钠作电解质溶液

B.铁锌合金在潮湿空气中发生电化学腐蚀

C.用铁片作阴、阳电极,电解氢氧化钠浴液

D.用铁片作阴、阳电极,电解硫酸铜溶液

12.电解精炼铜装置中,以硫酸铜溶液为电解液,则粗铜应该连接直流电源极。如果粗铜中含有锌、银等杂

质,装置中反应一段时间,硫酸铜溶液浓度将(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下格同),两个电极的总

质量将o

13.电解是海水资源综合利用的重要手段。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原理如图所示。

(2)电极a接电源的(填“正”或“负”)极。

(3)离子交换膜主要允许离子(填化学式)通过。

14.一种将电解池与燃料电池相组合的新工艺可使氯碱工业节能30%以上。社这种工艺设计中,相关物料的传输与

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的电极未标出,所用的离子膜都只允许正离子通过。

A(电解池)B(燃料电池)

(1)图中X、Y分别是、(填气体化学式),图示中ab(填“>”、或“=”)。

(2)请写出燃料电池B中负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方程式:o

(3)这样设计的主要节能之处在于(任写一点)。

四、(本题共18分)

从理论上找到一个化学反应发生方向的判据,人们就可以更科学地设计化学反应路线,避免盲目实验所造成的浪

费,这对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5.在下面的自发过程中,你认为其中能用燃判据解释的是

A.水由高处流向低处B.2H2(g)+O2(g)=2H2O(l)AH=-483.6kJ/mol

c.墨水滴在水中会扩散到整个水体D.一i(rc的液态水自动结冰成为固态

11

16.闪电时空气中的N2和02会发生反应:N2(g)+2O2(g)=2NO2(g)AH=+180.50kJ-mol-,AS=247.3J-mol-'-K,若

不考虑温度对该反应焰变的影响,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1000°C时,此反应能自发进行

B.在1000℃时:此反应不能自发进行

C.该反应能自发进行的最低温度约为730℃

D.该反应能自发进行的最高温度约为730K

1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其他外界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压强,不能增大活化分子的百分数

B.NH4HCO3(S)=NH3(g)+H2O(g)+CO2(g)AH=+185.57kJ.moL能自发进行,原因是体系有自发地

向混乱度增加的方向转变的倾向

C.熔变和嫡变都与反应的自发性有关,因此熔变或病变均可以单独作为反应自发性的判据

D.AH<0、AS>0的反应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自发进行

18.已知298K时有下列数据:

物质Na2SO410H2O(s)Na2so4(s)H2O(g)

H/kJ-mol-1-4324.08-1384.49-241.83

11

Na2SO4-10H2O(s)=Na2SO4(s)+10H2O(g)AS=+1443.8J.moP.K-

(1)上述反应在298K时能否自发进行?o

(2)该反应能自发进行的温度范围是。

19.甲醇(CH-OH)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具有广泛的开发和应用前景。

工业上一般采用下列反应合成甲醇:

反应I:CO(g)+2H2(g)海?CH3OH(g)AH

(1)下表所列数据是反应I在不同温度下的化学平衡常数(K)。

温度250℃300℃350℃

K2.0410.2700.012

由表中数据判断,AH0(填“>”、"=”或

(2)某温度下,将2moic。和6mO1H2充入2L的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达到平衡后,测得

[CO]=0.2molL-',则CO的平衡转化率为,此时的温度为℃(从上表中选择)。

20.一定条件下,在体积为3L的密闭容器中,一氧化碳与氢气反应生成甲醇(催化剂为Cu?O/ZnO):

CO(g)+2H2(g)<?>CH30H(g)

根据题意完成下列问题:

(1)反应达到平衡时,平衡常数表达式K=升高温度,K值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在500℃,从反应开始到平衡,氢气的平均反应速率V(H2)=。

(3)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将处于E点的体系体积压缩到原来的下列有关该体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氢气的浓度减少B.正反应速率加快,逆反应速率也加快

D重新平衡时道向增大

C.甲醇的物质的量增加

(4)据研究,反应过程中起催化作用的为C%O,反应物CO的还原性会造成催化剂损耗,而反应体系中提高

CO2浓度有利于维持催化剂Cu?。的量不变,请结合相关的方程式从平衡移动的角度分析原因_____。

五、(本题共18分)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综合调控对生产、生活和科研有着重要的作用。

2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因素只有浓度、压强、温度和催化剂

B.在合成氨反应中使用催化剂能大大提高反应速率,从而提高原料的平衡转化率

C.任何化学反应在一定条件下都存在一定程度的可逆性

D.凡是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都可以使化学平衡发生移动

22.少量铁片与100mL0.01mol/L的稀盐酸反应,反应速率太慢。为了加快此反应速率而不改变H2的产量,可以

使用如下方法中的

①加H2O②加KNO3溶液③滴入几滴浓盐酸④加少量铁粉⑤加NaCl溶液⑥滴入几滴硫酸铜溶液⑦升高温度(不考

虑盐酸挥发)⑧改用100mL0.1mo1/L盐酸。

A.①⑥⑦B.③⑤⑧C.③⑦⑧D.③④⑥⑦⑧

23.某温度下,恒容密闭容器中反应:H2(g)+CC)2(g).H2O(g)+CO(g)AH>0。已知H2和CO2初始

浓度均为0」mol-匚1,平衡时测得H2浓度为0.04mol•LT,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过程中压强始终保持不变

B.v正(CC)2)=%(CO)可作为该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

C,若达到平衡后移去部分cc>2,则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D.若H2(g)、CO2(g),H2O(g),CO(g)初始浓度均为O.lmoLLT,则反应逆向进行

24.在恒容条件下,能使NO2(g)+CO(g).,CO2(g)+NO(g)正反应速率增大且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也增大的措施是:

A.增大NO2或CO的浓度

B.减小CO2或NO的浓度

C.通入Ne使气体的压强增大

D.升高反应温度

25.默基硫(COS)可作为一种粮食熏蒸剂。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将CO和H2s混合加热并达到下列平衡:

CO(g)+H2S(g).COS(g)+H2(g)K=0.K反应前CO的物质的量为lOmol,平衡后CO物质的量为

8mo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升高温度,H2s浓度增加,表明该反应是吸热反应

B.通入CO后,正反应速率瞬间增大随后逐渐减小,逆反应速率逐渐增大

C.反应前H2s物质的量为7moi

D.CO的平衡转化率为80%

26.把在空气中久置的铝片5.0g投入盛有500mL0.5mol-L।的硫酸溶液的烧杯中,该铝片与硫酸反应产生氢气

的速率与反应时间可用如图的坐标曲线来表示,回答下列问题:

(1)曲线由O-a段不产生氢气的原因是;

(2)曲线由a-c段,产生氢气的速率增加较快的主要原因是;

(3)曲线由c以后,产生氢气的速率逐渐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27.工业上除去SO?尾气有多种方法。

常见的烟道气中除去SO?的方法之一:2CO(g)+SO2(g),2CO2(g)+S(l)(AH<0)

(1)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若保持其他条件不变,缩小反应容器的体积,平衡常数将会(选填

“变大”、“变小”或“不变”)。

(2)如图是平衡时SO?的质量在不同温度下随压强的变化曲线,判断:7;(选填或“=”)。

(3)若在2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上述反应,经测定在5min内气体的质量减小了1.6g,则0〜5min的平均反应速率

v(CO2)=<,

六、(本题共17分)

研究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除了能加深对化学反应的认识外,其目的还在于在化工生产、日常生活和科学研

究中调控化学反应,使一些需要发生的反应进行得更快、更彻底。

28.硫酸工业生产时,将硫铁矿磨成粉末的目的是,二氧化硫的催化氧化使用作为催化剂,采用常压还

是高压条件?o为什么使用该压强?O

29.氨的合成是最重要的化工生产之一、合成领实际生产中,常用Fe作催化剂,控制温度773K,压强

3.0xl05Pa,原料中2和H2物质的量之比约为1:3.

(1)合成氨使用该温度的原因是,必须使用高压的原因是。

(2)该条件下,原料气的平衡转化率低于30%,工业生产时提高原料气总转化率的方法是。

30.A是由导热材料制成的密闭容器,B是一耐化学腐蚀且易于传热的气球。关闭K2,将等量且少量的NO?通过

Ki、K3分别充入A、B中,反应起始时,A、B的体积相同。(己知:2NC>2(g)胃一N2O4(g)AH<0)

(1)一段时间后,反应达到平衡,此时A、B中生成N2CU的速率是VAVB(填“>”、"V”或“=”);

若打开活塞心,气球B将(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关闭活塞K2,若在A、B中再充入与初始量相等的NCh,则达到平衡时,NO2的转化率OCA将(填

“增大”、“减小”或“不变”);若分别通入等量的气气,则达到平衡时,A中NO2的转化率将,B中

Nth的转化率将(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室温下,若A、B都保持体积不变,将A套上一个绝热层,B与外界可以进行热传递,则达到平衡时,

中的颜色较深。

(4)若在容器A中充入4.6g的NO2,达到平衡后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57.5,则平衡时N2O4

的物质的量为o

上海中学2022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化学试卷

原子量:C-12,N-14,0-16,P-31,S-32,Fe-56,Cu-64,Zn-65,Ag-108

一、(本题共14分)

化学反应的本质是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化学反应通常伴随着热效应。

1.下列关于燃料充分燃烧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空气量越多,燃烧效果越好B.应通入充足且适量的空气

C.固体燃料燃烧前要粉碎D.液体燃料燃烧时可以以雾状喷出

【答案】A

【详解】A.通入空气的量过大、空气的量过多会带走热量,所以一般是通入适当过量的空气,故A错误;

B.通入适量的空气使燃烧充分,故B正确;

C.因固体燃料粉碎,燃烧会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有利用充分燃烧,故C正确;

D.液体燃料雾化,燃烧会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有利用充分燃烧,故D正确。

故选:Ao

2.®t(H2NNH2,各原子间均以单键相连)是一种高能燃料,有关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已知键能:

0=0500kJmor'«N-N154kJ-mo「,则N—H键的键能为

能量

2N(g)+4H(g)+2O(g)

假想中间

物质的总

能量

A%!

;△,2=-2752kJ/mol

反应物的

总能量

N2H4(g)+O2(g):

-534kJ/mol

生成物的

总能量

N2(g)+2H2O(g)

A.194kJmor'B.391kJ-mol"1

c.516kJmor'D.658kJmor'

【答案】B

【详解】由能量图可知:AH3=-(AH2-AH,)=-[-2752-(-534)1kJ/mol=2218kJ/mol,根据图示△出为断裂ImolN-N键、

4moiN-H键、1mol0=0所消耗的能量,列计算式可得4%=(154+4£间+500)口/01。1=2218口/01。1,则EN*391

kJ/mol,故答案选B。

3.已知反应:①lOlkPa时,2c(s)+O2(g)=2CO(g)AH=-221kJmor'

②稀溶液中,H+(aq)+OH-(叫)=H?O⑴AH=-57.3kJ-mo「

③H?(g)+;O2(g)=H2O(g)AH=-241.8kJ-molr

©H2O(g)=H2O(l)AH=-44.0kJ-mol'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碳的燃烧热大于110.5kJ.moir

B.浓硫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生成Imol水,放出57.3kJ热量

C.氢气的燃烧热为241.8kJmo「

D.2H2(g)+O2(g)=2H2O⑴的反应热为411=571.61<1171011

【答案】A

【分析】A.CO继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还会放出热量;

B.浓硫酸稀释放出大量的热;

C.燃烧热是指I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释放的热量;

D.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是放热反应。

【详解】A.由反应①可知,Imol碳燃烧生成CO放出的热量为110.5kJ,CO燃烧生成CO2继续放出热量,故

Imol碳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大于

110.5kJ,所以碳的燃烧热大于110.5kJ/mol,A正确;

B.浓硫酸的稀释要放出大量的热量,所以放出的热量大于57.3kJ,所以浓硫酸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Imol水,

放出热量大于57.3kJ,B错误;

C.燃烧热是指I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释放的热量,根据热化学反应方程式③和④可计算出氢

气的燃烧热为:H2(g)+1o2(g)=H2O(1),H=-285.8kJ/mol,C错误;

D.根据热化学反应方程式③和④得出:H2(g)+1o2(g)=H2O(1)」H=-285.8kJ/mol由此可以得到:

2H2(g)+O2(g)=2H2O(1)H=-571.6kJ/mol,D错误。

【点睛】

燃烧热中和热

能量变化放热反应

相同点

_H<0常用单位:kJ/mol

反应物的量Imol不限量

生成物的量不限量ImolH20(1)

不同点

赛101kPa时,1mol纯物质强酸强碱的稀溶液完全中和

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生成ImolH,0(1)时所释放

反应热的定义

时所释放的热量的能量

4,白磷、红磷是磷的两种同素异形体,在空气中燃烧得到磷的氧化物,空气不足时生成P&06,空气充足时生成

P4O10o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298K时,白磷、红磷完全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P"白磷,s)+5O2(g)=P4Ol0(s)△Hi=-2983.2kJ,mol"

P(红磷,s)+-0(g)=-P40io(s)△H2=-738.5kJ・moH

424

则该温度下,白磷转化为红磷的热化学方程式为—o

(2)已知298K时白磷不完全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P“白磷,s)+3Ch(g)=P4O6(s)△H=-1638kJ・moH。在某密闭

容器中加入62g白磷和50.4L氧气(标准状况),控制条件使之恰好完全反应。则所得到的PQo与PG的物质的量

之比为一,反应过程中放出的热量为—kJ(保留2位小数)。

【答案】(1)P4(白磷,s)=4P(红磷,s)△H=-29.2kJ・moH

(2)①.3:1②.1323.45

【小问1详解】

1

①PK白磷,s)+5O2(g)=P4Ol0(s)△Hi=-2983.2kJ«mol-

②P(红磷,s)+-0(g>-P40io(s)AH2--738.5kJ.mor1

424

根据盖斯定律可知,①-②x4可得:P"白磷,s尸4P(红磷,s)△H=-2983.2kJ・moE+4*738.5kJ・moH=-29.2kJ・moH;

【小问2详解】

在某密闭容器中加入62g白磷和50.4L氧气(标准状况),白磷中磷原子的物质的量为°,2g,=2mol原子,氧气

31g/mol

的物质的量为一584L—=2.25mol,含有4.5molO;依据原子守恒列式计算:设PQ”)物质的量为x,PQ6物质

22AL/mol

的量为y,4x+y=2,10x+6y=4.5,计算出x=0.375moLy=0.125mol;最后生成0.375molP4O10,0.125molP4O6,

PQio与PQ6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1;P4(白磷,s)+3O2(g)=P4O6(s)△H=-1638kJ・moH;②4P(红磷,s)+5Ch(g)=

P4Oio(s)AH2--2983.2kJ.mol-';放出的热量=0.375molx2983.2kJ・moH+0.125moix1638kJ«mol'=l323.45kJ。

5.用H?。?和H2sO4的混合溶液可溶出印刷电路板金属粉末中的铜。已知:

①Cu(s)+2H+(aq)=Ci?+(aq)+H2(g)A//,=+64.39kJ-mol-1

-

②2H2。2。)=2凡。⑴+02(g)A//2=-196.46kJ-mol'

1

③H2(g)+;C)2(g)=H2CKl)AW3=-285.84kJ-mor

在H2sO,溶液中,Cu与H?。?反应生成Ci?+和H?。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答案】凡。2⑴+Cu⑸+2H+(aq)=Cu2+(aq)+2H2(Xl)M=-319.68kJn才

【详解】已知:

①Cu(s)+2H+(aq)=Cu2+(aq)+H?(g)A/7,=+64.39kJ-mol-1

1

②2H2。2。)=2凡0⑴+C)2(g)AW2=-196.46kJmoE

③H2(g)+go2(g)=H2(Xl)AH,=-285.84kJmoP1

依据盖斯定律①+②X③即得到在H2s。4溶液中,Cu与H2。?反应生成Cu2+和H2。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

H2O2(1)+Cu(s)+2H(aq)=Cu(aq)+2H2O(1)AH=-319.68kJ-mo「。

二、(本题共17分)

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是能量转化的重要形式之一、电能是现代社会中应用广泛、使用方便的一种能源。金属的腐

蚀常常与形成原电池有关,因此研究金属腐蚀的成因,建立金属的防护措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6.结合如图装置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若X为NaCl,K与M相连H寸,石墨电极反应为2CV■-2e.=C、T

B.若X为硫酸,K与M相连时,Fe作负极受到保护

C.若X为硫酸,K与N相连时,溶液中H*向Fe电极移动

D.若X为NaCl,K与N相连时,Fe电极上会有灰绿色沉淀生成,最终变为红褐色

【答案】C

【详解】A.若X为NaCl,K与M相连时,铁为负极,石墨为正极,发生吸氧腐蚀,石墨电极反应为

O2+2H2O+4e-=4OH,故A错误;

B.若X为硫酸,K与M相连时,铁为负极,石墨为正极,铁发生氧化反应,被腐蚀,故B错误;

C.若X为硫酸,K与N相连时,锌为负极,铁为正极,溶液中H+向Fe电极移动,故C正确;

D.若X为NaCLK与N相连时,锌发生失电子反应、作负极,铁为正极,溶液没中有Fe?+生成,最终不会生成

红褐色氢氧化铁,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7.铜锌原电池(如图)工作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负极反应为:Zn—2e"=Zn2+

B.电池总反应为:Zn+Cu2+=Znr+Cu

C.在外电路中,电子从负极流向正极

D.盐桥中的K+移向ZnSC)4溶液

【答案】D

【详解】A.金属性锌强于铜,锌是负极,负极反应为:Zn-2e-=Zn2+.A正确;

B.铜是正极,铜离子得到电子,电池总反应为:Zn+Cu2+=Zn2*+Cu-B正确;

C.负极失去电子,在外电路中,电子从负极流向正极,C正确;

D.原电池中阳离子移向正极,所以盐桥中的K+移向C11SO4溶液,D错误;

答案选D。

8.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若电极材料选铜和铁,电解质溶液选氯化铜溶液,外加导线,构成原电池。

请写出电极反应式:负极,正极。

+2+

(2)若某电化学装置总反应为:CU+2H=CU+H2,则该电池属于原电池还是电解池?«理由是:

【答案】(1)®.Fe-2e^=Fe2+②.Cu2++2e-=Cu

(2)①.电解池②.反应不能自发进行

【小问1详解】

金属性铁强于铜,因此铁是负极,铜是正极,负极反应式为Fe—2e「=Fe2+,正极反应式为Cu2++2e.=Cu。

【小问2详解】

+2+

某电化学装置总反应为:CU+2H=CU+H2,由于该反应不能自发进行,因此不能构成原电池,所以该电池

属于电解池。

9.钢铁在自然界中的腐蚀比较普遍。

(1)远洋轮船的钢铁船体在海水中易发生电化学腐蚀中的腐蚀。为防止这种腐蚀,通常把船体与浸在海水

里的Zn块相连,或与直流电源的(填“正”或“负”)极相连。

(2)利用如图装置,可以模拟铁的电化学防护。若X为碳棒,为减缓铁的腐蚀,开关K应置于处。若X为

锌,开关K置于M处,该电化学防护法称为«

M

(3)在实际生产中,可在铁件的表面镀铜防止铁被腐蚀。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

1也

cus()4溶液41s

①应将铁件置于极(填A或B),另一电极材料应为o

②若电镀前铁、铜两片金属的质量相同,电镀完成后将它们取出洗净、烘干、称量,二者的质量差为5.12g,则电

镀时电路中通过的电子为mol。

【答案】⑴①.吸氧②.负

(2)①.N②.牺牲阳极法

(3)①.B②.Cu③.0.04

【小问1详解】

钢铁船体在海水中易发生电化学腐蚀中的吸氧腐蚀,在电解池中,阴极是被保护的电极,可以把船体与浸在海水

里的Zn块相连,电解池中和阴极被保护,所以并与电源的负极相连,故答案为:吸氧;负;

【小问2详解】

若X为碳棒,为减缓铁的腐蚀,铁应作阴极,则开关K应置于N处,通过外加电流法缓解铁的腐蚀;若X为锌,

开关K应置于M处构成原电池,铁作正极被保护,该电化学防护法称为牺牲阳极法,故答案为:N;牺牲阳极

法;

【小问3详解】

①在铁件的表面镀铜时,金属铜必须是阳极材料,金属铁为阴极,硫酸铜溶液作电解质溶液,所以图中A电极为

Cu,B电极为Fe;

②阳极反应式为Cu-2e-=Cu2+,阴极反应式为Cu2++2e-=Cu,设电路中转移电子xmol,则64x+64x=5.12,解得

x=0.04o

故答案为:B;Cu;0.04o

三、(本题共16分)

在人类生产、生活中,有些物质常常需要通过电解反应实现电能转化为化学能。利用电解原理,人们生产了许多

有用的化学品。

10.如图为直流电源电解Na2s04水溶液的装置。通电后在石墨电极a和b附近分别滴加一滴石蕊试液。下列实验

现象中正确的是

A.逸出气体的体积,a电极的小于b电极的

B.一电极逸出无味气体,另一电极逸出刺激性气味气体

C.a电极附近呈红色,b电极附近呈蓝色

D.a电极附近呈蓝色,b电极附近呈红色

【答案】D

【分析】根据图示可知,a是阴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4H++4片=2比丁;b是阳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40H一一4e「

电解

=(M+2H20,总反应为2H2。=2凡1+。2,,据此解答。

【详解】A.根据电子得失守恒有2H2~4e-~Ch,因此逸出气体的体积,a电极(H?)的大于b电极(。2)的,A错

误;

B.两电极逸出的都是无色无味气体,B错误;

C.a电极附近水电离的氢离子被消耗,显碱性,石蕊遇碱变蓝,呈蓝色,b电极附近水电离的氢氧根离子被消

耗,显酸性,石蕊遇酸变红,呈红色,C错误;

D.a电极附近水电离的氢离子被消耗,显碱性,石蕊遇碱变蓝,呈蓝色,b电极附近水电离的氢氧根离子被消

耗,显酸性,石蕊遇酸变红,呈红色,D正确。

答案选D。

11.能够使总反应Fe+2H2O=Fe(OH)2+H2f发生的是

A.铁片作原电池的负极,碳棒作原电池的正极,氯化钠作电解质溶液

B.铁锌合金在潮湿空气中发生电化学腐蚀

C.用铁片作阴、阳电极,电解氢氧化钠浴液

D.用铁片作阴、阳电极,电解硫酸铜溶液

【答案】C

【详解】A.铁片作原电池的负极,碳棒作原电池的正极,氯化钠作电解质溶液时,负极反应为Fe-2e=Fe2+,正极

反应为O2+4e+2H2O=4OH,总反应为2Fe+O2+2H2O=2Fe(OH)2,A项不符合题意;

B.铁锌合金在潮湿空气中发生电化学腐蚀时,Zn比Fe活泼,Zn作负极被腐蚀,Fe作正极被保护,总反应一般

为2Zn+O2+2H2O=2Zn(OH)2,B项不符合题意;

C.用铁片作阴、阳电极,电解NaOH溶液,阳极电极反应为Fe-2e-+2OH=Fe(OH)2,阴极电极反应为2H2O+2e-

电解

=H2t+20H-,电解总反应为Fe+2H2O^Fe(OH)2+H2t,C项符合题意;

D.用铁片作阴、阳电极,电解CuS04溶液,阳极电极反应为Fe-2e-=Fe2+,阴极电极反应为Cu2++2e=Cu,电解总

电解

反应为Fe+Cu2+^Fe2++Cu,D项不符合题意;

答案选C。

12.电解精炼铜装置中,以硫酸铜溶液为电解液,则粗铜应该连接直流电源极。如果粗铜中含有锌、银等杂

质,装置中反应一段时间,硫酸铜溶液浓度将(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下格同),两个电极的总

质量将o

【答案】①.正②.减小③.减小

【详解】电解精炼铜装置中,以硫酸铜溶液为电解液,则粗铜应该连接直流电源正极,作阳极。如果粗铜中含有

锌、银等杂质,锌先失去电子,银不放电,而阴极是铜离子放电,所以装置中反应一段时间,硫酸铜溶液浓度减

小,两个电极的总质量将减小。

13.电解是海水资源综合利用的重要手段。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原理如图所示。

(2)电极a接电源的(填“正”或“负”)极。

(3)离子交换膜主要允许离子(填化学式)通过。

【答案】(1)2H2O+2e-=H2t+20FT或2H++2e=H2t

(2)正(3)Na'

【小问1详解】

电解饱和食盐水时,水电离出的氢离子在阴极放电生成氢气,则产生氢气的电极反应方程式是2H2。+2b=

H2t+20H或2H++2e=H2t«

【小问2详解】

电极a产生氯气,氯离子放电,说明是阳极,所以接电源的正极。

【小问3详解】

为防止氯气和氢氧根反应,离子交换膜是阳离子交换膜,主要允许阳离子,即Na+离子通过。

14.--种将电解池与燃料电池相组合的新工艺可使氯碱工业节能30%以上。社这种工艺设计中,相关物料的传输与

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的电极未标出,所用的离子膜都只允许正离子通过。

精制饱和NaCl溶液a%NaOH溶液

稀NaCl溶液NaOH溶液b%NaOH溶液

A(电解池)B(燃料电池)

(1)图中X、Y分别是、(填气体化学式),图示中ab(填“>”、或“=”)。

(2)请写出燃料电池B中负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方程式:o

(3)这样设计的主要节能之处在于(任写一点)。

①.02(2).

【答案】⑴H2<

(2)H2-2e-+2OH=2H2O

(3)燃料电池可以补充电解池消耗的电能;提高产出碱液的浓度(降低能耗)

【小问1详解】

在燃料电池中,氧气作正极,所以通入空气的极是正极,通入燃料的极是负极,即产生Y的极是阴极,所产生的

是氢气,在X处产生的是氯气,氢氧燃料的正极氧气得到电子转化为氢氧根,碱性增强,所以a%小于b%,故答

案为:Ch;H2;<;

【小问2详解】

H2—

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负极是燃料氢气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即2e-+2OH-=2比0,故答案为:H2-2e-

+2OH=2H2O;

【小问3详解】

燃料电池能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所以燃料电池可以补充电解池消耗的电能,此外还可以提高产出碱液的浓度,

降低能耗,故答案为:燃料电池可以补充电解池消耗的电能;提高产出碱液的浓度(降低能耗)。

四、(本题共18分)

从理论上找到一个化学反应发生方向的判据,人们就可以更科学地设计化学反应路线,避免盲目实验所造成的浪

费,这对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5.在下面的自发过程中,你认为其中能用嫡判据解释的是

A.水由高处流向低处B.2H2(g)+O2(g)=2H2O(l)AH=-483.6kJ/mol

C.墨水滴在水中会扩散到整个水体D.-10℃的液态水自动结冰成为固态

【答案】C

【详解】烯表示物质的混乱度,在相同条件下,同一种物质在气态时燧值最大,液态其次,固态时燧值最小,所以

选项C可以用燧判据解释。而选项A、B、D都应该用焙变来解释,即都是能量减少的过程,所以答案选C。

11

16.闪电时空气中的N2和02会发生反应:N2(g)+2O2(g)=2NO2(g)AH=+180.50kJ-mol,AS=247.3Jmol'K,若

不考虑温度对该反应婚变的影响,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1000°C时,此反应能自发进行

B.在1000°C时,此反应不能自发进行

C.该反应能自发进行的最低温度约为730℃

D.该反应能自发进行的最高温度约为730K

【答案】A

【分析】

1侬。

【详解】A.AH=+180.50kJ-mol',AS=247.3J-mol'-K-',当AH-TAS=0时,T=­——7M30K,

0.2473J-moF1.K-1

即温度高于730K时,即温度高于457℃,AH-TAS<0,反应能够自发进行;故A正确;

B.根据A选项分析,1000C时,反应能够自发进行,故B错误;

C.根据A选项分析该反应能自发进行的最低温度约为457℃,故C错误;

D.该反应能自发进行的最低温度约为730K,故D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A。

1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其他外界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压强,不能增大活化分子的百分数

B.NH4HCO3(S)=NH,(g)+H2O(g)+CO2(g)AH=+185.57kJ•mo『能自发进行,原因是体系有自发地

向混乱度增加的方向转变的倾向

C.焙变和燧变都与反应的自发性有关,因此焙变或炳变均可以单独作为反应自发性的判据

D.AH<0、AS>0的反应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自发进行

【答案】C

【详解】A.在其他外界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压强,增大活化分子数目,但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不变,即不能增

大活化分子的百分数,故A正确;

B.反应焙变大于0,燧变大于0,反应向尴变增大的方向进行,NH4HCO,(s)=NH,(g)+H2O(g)+CO2(g)

△H=+185.57kJ能自发进行,原因是体系有自发地向混乱度增加的方向转变的倾向,故B正确;

C.反应能否自发进行,取决于婚变和病变的综合判据,反应自发进行需要焙变、端变和温度共同决定,所以焰变

或嫡变单独作为反应自发性的判据有一定局限性,故c错误:

D.AH<0,AS>0,在任何温度下均满足AG=AH-T・AS<0,所以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自发进行,故D正确;

故选C。

18.已知298K时有下列数据:

物质Na2SO410H2O(s)Na2so4(s)H2O(g)

H/kJmor'-4324.08-1384.49-241.83

-1

Na2SO410H2O(s)=Na2SO4(s)+10H2O(g)AS=+1443.8J.moE'K

(1)上述反应在298K时能否自发进行?o

(2)该反应能自发进行的温度范围是o

【答案】(1)不能自发

(2)反应可以自发进行需要T>361.05K

【小问1详解】

反应的熔变等于生成物的焰变减去反应物的焰变,

Na2SO4-10H2O(S)=Na2SO4(s)+10H2O(g)

AH=(-1384.49-10x241.83)kJmo「-(-4324.08)kJ-mo『=+521.29kJmo『,

AH-TAS=(+521.29kJ-moP1)-298Kx(+1443.8J-moP1-K_1)=91.04kJ-moP1>0,则上述反应在298K时

不能自发进行;

【小问2详解】

-1

AH-TAS=(+521.29kJ-mol)一Tx(+1443.8J•moL•K7)<0,反应可以自发进行,则T>361.05Ko

19.甲醇(CHaOH)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具有广泛的开发和应用前景。

工业上一般采用下列反应合成甲醇:

反应I:CO(g)+2H2(g)I麻珍CH3OH(g)AH

(1)下表所列数据是反应I在不同温度下的化学平衡常数(K)。

温度250℃300℃350℃

K2.0410.2700.012

由表中数据判断,AH0(填,>“、"=”或

(2)某温度下,将2moicO和6molH2充入2L的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达到平衡后,测得

[CO]=0.2mol-L1,则CO的平衡转化率为,此时的温度为℃(从上表中选择)。

【答案】(1)<(2)①.80%②.250

【小问1详解】

由表中数据判断,温度升高,平衡常数减小,说明平衡逆向移动,逆向是吸热反应,则正向是放热反应即

0;故答案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