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安阳市安阳一中学2023-2024学年物理八年级上册期末达标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1页
河南省安阳市安阳一中学2023-2024学年物理八年级上册期末达标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2页
河南省安阳市安阳一中学2023-2024学年物理八年级上册期末达标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3页
河南省安阳市安阳一中学2023-2024学年物理八年级上册期末达标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4页
河南省安阳市安阳一中学2023-2024学年物理八年级上册期末达标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南省安阳市安阳一中学2023-2024学年物理八上期末达标检测试题

考生请注意:

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

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

位置上。

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

1.下列实例中,为了加快蒸发的是()

A.给盛有水的杯子加盖B.把新鲜的蔬菜装人塑料袋中

C.把湿衣服晾在通风的地方D.给播种后的农田覆盖地膜

2.如图是相向而行的甲、乙两物体的s—,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0-30s内甲、乙均做匀速直线运动

C.甲的运动速度为10m/s

D.甲、乙是同时出发的

薄雾缥缈

4.简易幻灯机由灯泡、胶片、凸透镜组成,要使幻灯机屏幕上的清晰像更大一些,则应()

A.将幻灯机远离屏幕,同时镜头略远离胶片

将幻灯机远离屏幕,同时镜头略靠近胶片

C.将幻灯机靠近屏幕,同时镜头略远离胶片

D.将幻灯机靠近屏幕,同时镜头略靠近胶片

5.测量是物理实验的基本技能。图中测量工具的使用,操作方法正确的是()

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的重力

温度计测液体的温度

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

6.小明利用最小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三次测量的数据分别为12.45cm、12.46cm、12.46cm,

则测量结果应记为

A.12.46cmB.12.457cmC.12.45cmD.12.5cm

7.二氧化碳气体被压缩、降温到一定程度,就会形成白色的、像雪一样的固体,俗称干冰.干冰被抛到空中,会迅速

变为气体,促使其周围水蒸气凝结成水滴或小冰晶,实现人工降雨.下列关于上述描述中包含的物态变化的说法,正

确的是

A.二氧化碳气体变成干冰,是凝华B.水蒸气凝结成水,是凝固

C.干冰变成二氧化碳气体,放出热量D.水蒸气凝结成小冰晶,吸收热量

8.如图所示是某物体做直线运动时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s/m

A.5s时,物体通过的路程为2.5m

B.整个20s时间内,物体的平均速度为0.2m/s

C.物体在20s内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D.物体在。〜5s时间内的速度比10~20s内的速度大

9.关于光的反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漫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B.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为20°时,反射角为20°

C.入射光线靠近法线时,反射光线远离法线

D.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

10.“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人们能闻到梅花香味是因为

A.分子间有间隙

分子间存在引力

分子间存在斥力

D.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11.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甲物质的质量大于乙物质的质量B.甲物质的密度大于乙物质的密度

甲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关系D.乙物质的密度为OBxKpKg/n?

12.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小孔成像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黑板右端反光是由于光的漫反射形成的

照相机形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虚像

“海市蜃楼”是由于光的反射而形成的

二、填空题

13.四冲程内燃机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是冲程,若飞轮转速为1200r/min,该内燃机每秒钟对外做功次

数为次。

14.如图所示,这是甲、乙两种固体熔化时的温度一时间图像,由图像可知,(选填“甲”或“乙”)是晶体,

其熔点是℃o

024681012

15.在课堂上,教室里各个位置的同学都能看到黑板上的字,这是因为光在黑板上发生____(选填“漫”或“镜面”)

反射;黑板因“反光”而使某个角度的同学看不清黑板上的字,这是现象。

16.发生火灾时,要使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这种灭火渊在常温下用的办法使二氧化碳气体液化装入钢瓶

里的.使用时需要注意手先放到钢瓶的木柄上,然后再打开螺帽,否则会因液态二氧化碳时要吸收大量的热

而对使用者造成伤害.

三、实验题

17.(8分)在学习吉他演奏的过程中,小华发现琴弦振动频率受一些因素影响。表2列出实验用的9种不同规格的琴

弦,并借来一个专门测量振动频率的仪器,他和同学们利用这些器材,计划探究“琴弦振动频率跟琴弦的横截面积的

关系”;

(1)小华和他的同学们计划探究的自变量是,应该控制的变量是O

(2汝口果小华选择了琴弦E、G、H进行实验。根据所选的琴弦,小华和他的同学们实际探究琴弦振动频率跟琴弦的

的关系。

⑶小华他们为了完成计划探究的实验,应选择琴弦(填写琴弦的编号)。

表2

编号材料长度(cm)横截面积(mn?)

A铜600.76

B铜600.89

C铜601.02

D铜800.76

E铜801.02

F铜1001.02

G钢801.02

H尼龙801.02

I尼龙10()1.02

18.(8分)某同学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ihv]iiiiph|iiii|iiii|iih|Hii|nii|iin[rni|nri|iiii|hn|nnpinpihin中叫u

0102030405060708090cm

⑴请完成图甲中经凸透镜折射后的光线;

()

⑵实验装置如图乙,要使烛焰的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蜡烛向(选填"上”或"下”)调节;

(3)实验过程中,当烛焰距凸透镜30cm时,移动光屏至某一位置,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等大清晰的像,则该凸透镜的

焦距是cm;

(4)保持蜡烛与凸透镜位置不变,换用一个不同焦距的凸透镜,将光屏向右移动才能重新得到清晰的像,此时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换用的凸透镜焦距可能为

(①10.0cm②20.0cm③30.0cm④35.0cm)。(选填序号)生活中的(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

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工作的。

19.(8分)探究水的沸腾实验:

(1)甲图是实验中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读数为一℃

(2)实验时,当水中有大量的气泡产生,且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直至水面破裂.水开始沸腾.

(3)当水温上升到80℃时.每隔0.5min记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至沸腾一段时间,绘制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

乙).根据图像可知水的沸点为.沸腾前,水温变化快慢的特点是,形成这种特点的主要原因

(4)小明、小华与小红在同一小组做实验,小明与小华分工合作,小明计时,小华读出温度并记录数据,而小红独自计

时,读取温度并记录数据.他们同时按下秒表且每隔0.5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小红每次读数都比小华迟6s.在同

一坐标标系中,将小红和小华所测数据绘制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可以发现,小红的图像在小华的(左

/右)边.

四、作图题

20.(8分)请利用平面镜成像规律画出人眼在B点通过平面镜看到A点的光路图.

()

■B

21.(8分)完成图中的光路,并在图中标明反射角的大小。

22.(10分)一个瓶子质量是200g,装满水时700g,把水倒掉,在瓶内装满另种液体时,总质量是600g,那么空瓶的

容积多大?这种液体的密度是多少?

23.(12分)一个铜球的质量是178克,体积是30cm3。请你通过计算判断这个铜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如果是空心,

则空心部分体积多大?(p审=8.9g/cm3)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分析】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三个: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和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情况;要想加快蒸发,可以

提高液体的温度、增大液体的表面积同时加快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情况。

【详解】A.给盛有饮料的瓶子加盖,是控制了蒸发面积,减慢了液体表面空气流动,故减慢了蒸发,则A不合题意;

B.把新鲜的蔬菜装入塑料袋,是控制了蒸发面积,减慢了液面上方的空气流动,故减慢了蒸发,则B不合题意;

C.将湿衣服晾在通风向阳处,提高了温度,加快了表面空气的流动,可加快蒸发,则C符合题意;

D.用地膜覆盖农田,是控制了蒸发面积,减慢了液面上方的空气流动,故减慢了蒸发,则D不合题意。

2、C

【详解】A.在路程时间图像中,图像的交点代表相遇,所以由图可知在30s时相遇,所以相遇时乙的路程为100m,

甲的路程为

5||,=400m-100m=300m

故A错误;

B.由图可知()到10s内乙路程为零,说明乙静止,故B错误;

C.甲的速度为

£甲300m,八,

=---=lOm/s

P而30s

故C正确

D.由图可知。到10s内乙静止,从第10s开始以才运动,而甲从第0s开始运动,故D错误。

故选C。

3、B

【详解】

A.冰雪消融,冰雪吸热由固态变成液态,是熔化过程,故A不符合题意;

B.雾淞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小冰晶,故B符合题意;

C.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C不符合题意;

D.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B

【详解】放映幻灯时,要想在屏幕上得到更大的清晰的像,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知,像变大,则像距变大,物距变

小,应增大屏幕到镜头的距离,同时减小幻灯片与镜头的距离;即应该将幻灯机远离屏幕,同时镜头略靠近胶片;故

选Bo

5、C

【详解】A.天平在测量物体质量过程中不允许调节平衡螺母,故A不正确;

B.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重力时,要在竖直方向使用,故B不正确;

C.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液泡要完全浸入液体内部,并不与杯壁和杯底接触,故C正确;

D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要与物体对齐,故D不正确。

故选C。

6^A

【详解】为了减小误差,利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求出物体的长度,但是计算结果的小数点后有几位数字应该和

给出数据的小数点后有几位数字相同;所以根据题意,需要求三次测量的平均值,所以物体的长度应

是:L=12.45cm+l2.46cm+l2.46cm/3~l2.46cm,故A正确,故选A.

7,A

【详解】选项A二氧化碳气体变成干冰是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属于凝华现象,此过程为放热过程,正确;

选项B水蒸气凝结成水,是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属于液化现象,错误;

选项C干冰变成二氧化碳气体,物质由固态变为气态属于升华,升华是吸热过程,错误;

选项D水蒸气凝结成小冰晶是气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属于凝华现象,是放热过程,错误;故答案选A.

8、C

【解析】A、由图象知,5s时,物体通过的路程为2.5m,故A正确;B、整个20s时间内,物体通过的路程为4m,则

物体的平均速度为V=—=——=0.2m/s,故B正确;CD、前5s内物体通过的路程为2.5m,则速度为:

t20s

g2

r

v1=-=^=0.5m/s,物体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5〜10s内物体通过的路程不变,即物体处于静止状态;而10〜20s

t15s

Sc4/77—25/77

物体也是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V2=/=一<;=0.15m/s.所以,物体在20s内不是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10s

物体在()〜5s时间内的速度比10〜20s内的速度大;故C错误,D正确.故选C.

点睛:(1)根据图象解答;(2)从图象中找出20s时间内物体通过的路程,利用速度公式计算;(3)在路程--时间

图象中,水平直线表示物体静止,而倾斜的直线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图象分别求出物体在0〜5s时间内的

速度和10〜20s内的速度,然后比较即可.

9、D

【分析】(1)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可归纳为:”三线共面,两线分居,两角相等”;

(2)入射角是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反射角是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⑶漫反射时,虽然反射光线不平行,但仍要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详解】A.漫反射的每条光线都要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故A项错误;

B.当入射光线与反射面的夹角为20。时,则入射角为90°-20。=70。,所以反射角也为70。,故B项错误;

C.入射光线靠近法线时,入射角减小,所以反射角也减小,反射光线靠近法线,故C项错误;

D.由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故D

项正确。

故选D。

10、D

【详解】不同的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现象.由于分子的体积很小,分子的运动无法用肉眼

直接看到,但可以通过气味、颜色的变化来体现.能闻到梅花香味,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所以D正确。

11,A

ID甲40gIT>710g

【详解】由图示图象可知:「甲==-----7=4g/cm3=4x103kg/m3,p乙=――=-----7=0.5g/cm3=0.5x103kg/m3,

V甲lOcm,V乙20cm,

A.不知道物质的体积关系,无法判断质量关系,故A错误;

B.甲的密度大于乙的密度,故B正确;

C.由图象可知,甲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故C正确;

D.乙物质的密度为0.5xl03kg/m3,故D正确;

本题选错误的,故选A.

12、A

【详解】A.小孔成像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成的是倒立的实像,故A正确;

B.黑板右端反光是由于黑板表面太光滑,光在黑板表面发生的镜面反射的原因,故B错误;

C.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物体在照相机底片上形成的是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故C错误;

D.“海市蜃楼”是由于大气不均匀,光在其中传播时发生折射而形成的,故D错误。

故选A。

二、填空题

13、压缩10

【详解】[1]在四冲程内燃机工作的四个冲程中,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是压缩冲程。

⑵飞轮转速为

1200r/min=20r/s

因为飞轮转动两圈完成四个冲程,做一次功;故内燃机每秒钟做功10次。

14、甲48

【详解】口][2]晶体与非晶体的区别在于晶体有固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所以晶体熔化时,其图像有平行于时间轴的

一段,如甲图所示,此时对应的温度就是该晶体的熔点,故甲是晶体,熔点为48℃。

15、漫镜面反射

【详解】⑴黑板表面能将照射到黑板上的光向各个方向反射,所以坐在各个位置的同学都能看到黑板上的字,这是漫

反射现象。

⑵在特定的角度,黑板将大部分的光反射向这个角度,导致进入同学眼睛的光比较多,所以感觉“反光”而看不清黑

板上的字,这是发生了镜面反射。

16、压缩体积;汽化

【分析】解答此题从以下知识点入手:

①气体液化有两种方式:一是压缩体积;二是降低温度.

②液化要放热,汽化要吸热.

【详解】灭火器是在常温下用压缩体积的办法使二氧化碳气体液化装入钢瓶里的.

液态二氧化碳在常温下会迅速汽化,因此使用时需要注意手先放到钢瓶的木柄上,然后再打开螺帽,否则会因液态二

氧化碳汽化时要吸收大量的热而对使用者造成伤害.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了汽化和液化的知识.灭火器是生活中常见的东西,我们要学会使用,还要知道其原理.

三、实验题

17、横截面积材料和长度材料A、B、C(选2根也可以,还可以选D、E)

【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应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实验探究的具体操作。

【详解】(1)口][2]小华和他的同学们计划探究的实验是多因素问题,所以要采用控制变量法进行探究,他们计划探究的

自变量是横截面积,应该控制的变量是材料和长度。

⑵[3]对比表中琴弦E、G、H的信息可知,它们的长度和横截面积都相同,但材料不同,所以根据所选的琴弦,小华

和他的同学们实际探究琴弦振动频率跟琴弦的材料的关系。

(3)⑷为了完成计划探究“琴弦振动频率跟琴弦的横截面积的关系”的实验,所选择的琴弦应满足材料和长度相同,而横

截面积不同,表中符合要求的琴弦是A、B、C(选2根也可以,还可以选D、E)o

18、见解析上15变大②投影仪

【详解】通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过焦点,如图

所示:

(2)[2]为使像能够成在光屏的中央,应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处,由图知,蜡烛位置偏低,应

向上调节;

⑶网当烛焰放在距凸透镜30cm处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等大清晰的像,

30cm=4

/=15cm

(4)⑷⑸⑹保持蜡烛与凸透镜位置不变,换用不同焦距的凸透镜,将光屏向右移动重新得到清晰的像,这时像距大于

物距,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此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物距和焦距的关系为

/<w=30cm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