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表演》教案(2013—2014第一学期)大连大学音乐学院授课教师:宁昭宇序言表演课是一门训练演员如何在舞台上、银幕、屏幕上塑造真实、生动、鲜明的人物形象的学科。表演艺术与其他艺术不同,具有“三位一体”的创作特性,即创作者(演员),创作工具与材料(躯体、五官、声音、语言和一切对事、对物,对情的感知以及所有物质的精神材料),创作结果(角色)三位集于一体。“三位一体”的创作特性形成了存在两个自我的创作状态。演员在创作角色时,第一自我是作为创作者的演员,第二自我所扮演的角色,它们同时存在于演员的躯体与灵魂中。演员既要体验、生活于角色的世界里(第二自我),又要不断地审视,检验表演的正误与分寸。正如意大利的一位著名悲剧演员所说:“表演时,我过着双重生活,我哭着、笑着,但同时又在分析着自己的眼泪和笑声……”。这就叫演员与角色的化身合一。演员应具备怎样的素质,条件与能力?条件——健全,正常的躯体和健康、正常的发声器官。素质——深刻的理解力(理解生活与人)丰富的想象力(生活在想象中的虚构世界)艺术的表现力(用声音、语言、五官、眼神乃至整个躯体表现人的情感,揭示人的灵魂。)能力——具有深厚扎实的表演基本功;具有科学完整的塑造人物的方法;具有正确的创作思维与观念。表演教学的任务与内容任务:培养与强化演员必备的素质和能力是表演课的基本任务。内容:主要遵循前苏联戏剧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积自我与前人的演剧经验而总结出来的一整套系统、科学、并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和表演创作方法进行表演教学。全程教学由三部份组成:(1)表演基本元素训练(注意力集中,肌肉控制),真实感与信念,情绪记忆、想像、交流与适应,节奏感)(2)表演核心元素训练(行动)(3)人物形象创造(演员与角色统一,艺术与生活统一,体验与体现统一)以上教学内容在三年中完成课程安排如下:第一学期:表演基本元素与表演核心元素训练——初步掌握表演心理技巧,进入正确的创作状态。第二学期:动物模仿,观察人物练习,人物小品——深入掌握表演心理技巧并初试人物形象。第三学期:话剧片断——如何塑造人物。第四学期:独幕剧,话剧小品(不同风格体裁)——完整塑造人物形象。第五、六学期:大型话剧,电视短剧。行课方式:因人备案、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循环深入。(1)分单元安排教学内容,并制定单元目标与要求,每单元以随堂考试的方式进行总结。(2)每次课后布置回课作业。老师对每一个回课练习或文字作业进行逐个点评和指导。(3)在行课过程中,以实际练习为主,强调在充分的“做”中去体味,去感悟,强调发掘和诱发学生自身的想像力与创造性。纪律要求(1)课堂应保持洁净,严肃,创造一个神圣而美好的艺术学习空间;(2)不迟到,不早退,不随意请假,不无故旷课;(3)积极主动参与课堂练习,争取多实践。(4)认真回课,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5)必须参加每天的晨练与晚自习,做到勤学、苦练、深悟。请老师与同学一道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建立一个平等友好的朋友关系;树立一个勤学苦练的学习态度,获得优秀的学习成绩。培养德艺双馨的表演人才表演艺术的特性,决定了要做一个优秀的演员,首先要做一个优秀的人。希望同学们都具有真诚、善良有爱心、大度、宽容、尊重人。谦虚好学,美人之美的优秀人品。希望同学们既有高超的技艺。又要有崇高的艺德。要爱业、敬业。把艺术专业当作崇高的专业,为其献身的事业。树立“戏比天大”的情操,像斯坦尼教导的“爱自己心中的艺术,而不是爱艺术中的自己。”请同学们记住斯坦尼以下的论述:“任何破坏创作生活的行为都是犯罪。……违反排练、课堂纪律、争角色、争名利,勾心斗角,嫉妒等各种肮脏行为,要像清除垃圾活物一样从剧场、舞台这艺术的圣殿中驱逐出去。”“在我们这门事业中,诱人的东西太多了……经常处在大庭广众中间表现自己。使自己显得好看,接受掌声,接受夸赞,阅读赞美的评论文章等习惯——这一切都是大诱惑物,它会使我们习惯于受人崇拜,会把我们宠坏。……会使肤浅的人沦为奴隶,腐化以至于毁灭。”表演艺术的快乐与魅力在奋斗的过程中,也在奋斗了之后,切勿将赌注压在一夜成名的美梦上,艰辛的努力才是成功的基础。德艺双馨才能创建辉煌。表演基本元素训练第1周(4课时)集体游戏(老鹰抓小鸡、红灯绿灯行、打手应变等)、“过家家”。(2课时)同学们在做集体游戏时,完全是放松的情况下,为自己的兴趣玩,为自己的意愿玩,纵情的玩,放肆的玩。没有限制,没有顾忌,也没有注意旁人的目光,因此,大家一个个都会表情自然,肢体松弛协调,形态生动而美好。这种游戏状态正是我们在表演中所应有的状态。“过家家“——儿童对以他们的眼光观察到的成人生活进行模仿。(2课时)“过家家“是每个孩子都玩过的游戏,在游戏中,他们模仿他能看到的,能感受到的成人们的生活,这个时候他们全神贯注,旁若无人,并且有着强烈的信念感相信自己手中所有的用品,相信一切假设的人物关系,(纸板当粘板,瓶盖当饭碗,小枕头是自己的宝宝,我是宝宝的妈,邻家哥哥是爸,戴上爸爸的帽子就成了开车的司机等等),这种在“过家家”中“旁若无人”的状态与绝对的以假乱真,就是我们在表演中所应具有的“当众孤独”与“信念感”。儿童在“过家家”中,那种专注,认真,将脑子里所记得的大人们的生活进行真真切切地模仿的过程中,就充满了——注意力集中、真实与信念、情绪记忆、想象等表演基本元素。通过各种游戏与“过家家“让学生人中体味到自由,放松,解放天性的感觉,从而认识到表演的游戏本质,并能在今后的学习中,不断地寻求“过家家”的游戏状态,像孩子那样天性解放无拘无束,富于想像,相信“假使”,真实地感受一切。记住以下论述:“表演与游戏有一种天然的亲密关系……,作为起点,即演员进入表演创作时,必须寻找到一种游戏感。作为终点,表演除了具备游戏属性外,则有超越游戏感……”——林洪桐“游戏是孩提时代的艺术,而艺术是形式成熟的游戏”——朗格“成人演员应该向儿童学习表演!”“等你们(指演员)在艺术中达到儿童在游戏中达到的真实与信念的时候,你们就能够成为伟大的演员了。”——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第2周注意力集中(4课时)请几位同学轮流站在教室中间,面对老师与同学的注视一分钟。而后,再请这几位同学仍然在大家的注视下轮流做以下事情:(在使其相信的前提下,在地上找针,认真读一段文章后复述其内容,静听周围的各种声响,观察某个人,记住他(她)的特点,又量教室的面积,用积木搭出你想像的环境,缝扣子。——通过以上练习中前后对比,当你呆立于众目睽睽之下,你会紧张,不自然,手足无措,异常尴尬,而当你在找针、看书、静听、缝扭扣,搭积木的时候却完全不一样,表情也正常了,肢体也松弛了,动作也协调了,这种对比告诉我们,所以不再紧张难受了,是因为你在专注地做一件事,这就是表演基本元素之一——注意力集中。我们在表演时必须做到注意力集中,集中在你做的那件事情上,否则,便会杂念杂生,无法进入自然松弛的创作状态。单人练习:以“讨债”、“追求”为题,让同学们即兴构思并当场做出来,才师以此练习为例,对于如何在规定情境中确定是行动,组织行动,执行行动进行详细而系统地分析与讲解。使同学们进一步掌握与加深理解这一核心元素——“行动”。下阶段开始进行命题练习——单人、双人或多人练习。命题练习的训练目的:通过确立较复杂的规定情境和组织连贯的行动,从而懂得规定情境与行动的关系——人物的行动产生于规定情境,并随着规定情境的变化而变化;懂得冲突与行动的关系——相互行动产生冲突,冲突就是相互行动;懂得交流与行动的关系——真实地、活生生的交流才能产生,有机的积极的行动。在练习中学会制定冲突,学会相互行动并将各元素综合运用起来。怎样准备单人命题练习:设定能推动人物行动(能让自己动起来)的规定情境,从而找到你要“做什么”和“为什么做”组织女子符合规定情境和人物目的任务的行动,包括排除障碍完成任务的内、外(形体)行动,这就是“怎么做”。构思要体现命题,既要符合生活逻辑、生活顺序、又要有艺术想像、有情趣。不要滥用电话,也不要莫明其妙地自言自语。第3-4周“真实感与信念”、“想像”(8课时)将一件东西当作(假设)一系列另外的东西,并表现出对它的态度圆珠笔——小型手电——水果刀——金棒——小折扇晴雨伞——警棒——花束日记本——镜子——奖牌——遗像——定时炸弹将课堂里的表演空间假设为各种不同的环境,并且表达出对这些不同环境的不同感受,不同态度。家中客厅——办公室——商店——医院——电影院——火车站——汽车站在以上的练习中,我们之所以能把圆珠笔变成手电筒、变成金条,把伞变成花束,把光秃秃的地板变成草地,那是因为“想像”。在想像中,我们真的看见了那把伞就是一束有枝有叶,还带着露珠的花,坐在那用积木搭成的“长椅”上就像真正到了树木、花草簇拥的公园的一角。通过“想像”我们相信这一切假设就是真的。戏剧里发生的一切(包括影、视剧)都是虚构的,戏中的时间、地点、环境、事件、人物、人物关系,人物行为都是假设的,演员面对这许多“假”也就要在充分的想像中,对其产生强列的信念,相信它们全是真的,以假当真,化假为真,这就是演员必须掌握的表演基本元素中的“想像”和“真实感与信念”两个元素。“想像”是表演元素中的灵魂,任何元素都不能够没有想像,也就是说表演活动就是想像的活动,表演的人——演员必须具备丰富的想像力。这也是我们表演训练中,始终要强调的一点。“想像”元素还将进行专节练习。作业:将任意一种物件“假使”为另外两种物件,并表现出对它们的不同态度。将不确定的环境“假使”为另外两个环境,并表现出对它们的不同感受。第5-6周“情绪记忆”(感觉记忆,情感记忆)(8课时)情绪记忆练习:假如你喝的是甜水、酸水、苦药、辣汤;现在你是身处寒冬、酷夏;此刻你饿极了、喝极了、痛极了;尽情享受沙滩上的阳光,黑夜里听见了怪叫;烈日下喝着凉清的泉水,冬天淌过刺骨的河水;在冰天雪地里终于看见了燃着的火堆。在以上的练习中,你在极力寻找着练习中的感觉或情绪,而要获取这些感觉就必须要唤起在现实生活中所经历过此种情感或感觉的记忆,这就是重要的表演基本元素——“情绪记忆”。演员在塑造人物时,必须打开脑子里的记忆仓库,激起那些与角色相同的,或类似的或近似的感觉与情感,这种记忆就成了你创造人物形象的源泉。“情绪记忆”不但是对内在感觉、体味的记忆,还应记住这种感觉体味所表现出来的外部型态。演员必须善于将自己所有的经历和对生活的观察、感受储存在记忆的仓库里,并用文字记录下来,存档备用。单人命题练习逐个点评学生的回课作业(单人命题)指出在构思与体现上存在的问题及如何解决。双人命题练习的要求:构思比较复杂的规定情境与人物关系。组织特定人物关系中的各自的任务与行动——相互行动,一不定期要强调冲突。做到真实、细腻、活生生的交流一定要真情体验,注意情感积累构思与体现都要反映一定的思想意韵,散发情趣,展放魅力。作业:现有单人命题练习根据老师的指导意见继续完善、丰富、保留在案。在以下命题中任选一题作双人练习送别、相认、接头、约会、求爱、讨债、破裂、和好、误会、借钱作业:每位同学讲述一个亲身经历过的激情故事,并将最使你难忘的一瞬间的形态表演出来。要求:要绘声绘色、动心动情地再现情境,浮现在听众面前的是一幅流动的画面,一个个生动的细节,一位位诩诩如生的人物。通过讲故事理解什么是“情绪记忆”。此作来:激情故事讲述下次课进行(4课时)第7-8周想像与无实物练习(8课时)世界上,任何一种创造(包括科技发明等等)都离不开想像,艺术创造更是如此,但凡天才都是想像之神。一位德国哲学家曾说过:“真正的创造就是艺术想像的活动。”俄国作家乌斯托夫斯基说:“我们应该把一切最伟大的艺术作品归功于想像。”法国文学大师巴尔扎克说:“才能是最明显的标志,无颖就是想像的能力。”法国戏剧家莫伯桑说:“大艺术家就是那些将个人的相像强加于全人类的人们。”想像就是大脑中的幻想与联想,艺术想像就是大胆的奇鬼的妙想,戏剧表演中的想像也是如此。“想像”作为表演元素中的重要元素贯串并融于各个元素之中。没有想像就没有表演,丰富的想像力是演员必备的素质,没有想像力或想像力不丰富的人是不能当演员的。我们表演教学中主要的目的之一就是开发、培养学生的想像力,使他们能用天马行容的思维,大胆的奇思妙想,走进艺术想像的世界,从而创造鲜活的人物形象。但是,必须注意:大胆的想像不是糊思乱想,一定要符合生活逻辑与生活本质的真实。无实物练习无实物练习是在想像的物体上进行的。由于没有实物,必然促使我们努力去想像,极力用心里的眼睛去看那并不存在的物件,让那什么也没有的眼前呈现聘书“心象”(想像中的形象)也就是通常所讲的“内心视象”。无实物练习强制我们做到注意力集中,迫使我们唤起对那不存在的物体的感觉与情感的记忆并强制我们真实、准确、细致地去感受这些想像中物体的重量、质量、形状、大小等一切细节上的真实。无实练习是想像与注意力集中、与信念感、与情绪、记忆等基本元素的综合训练。无实物练习的要求:选择具有外部特征,程序较复杂的动作;先在实物上反复做,然后在想像的物体上进行动作分解与程序排列;必须符合生活的逻辑与顺序,做得真实、准确、细致;在生活的基础上展开艺术想像、做得有趣。作业:由学生自选题目作两轮无实物练习。第9周肌肉控制(4课时)演员的躯体是表演艺术创造不可缺少的工具。肌肉松弛并能有效控制以达到适应各种情感、变化、运动变化以及各种形体造型的要求,这就是表演基本元素之一“肌肉控制”。肌肉控制练习在老师口令下做以下动作盘坐地上——活动头颈——活动双肩(由慢到快,再转慢)——活动双臂(先单臂后双臂,由肩臂带动,慢—快—慢)——跪状——我是一粒种子——芽儿冒出土面——阳光暖着——雨水润着——嫩叶绽开了——枝干伸长着——枝叶多了——树干粗了——渐渐长大了——长成枝繁叶茂的大树。我是一棵小树——酷阳照着,渴极了——暴雨浇着——狂风吹着——冰雹砸着——小树折断了。用肢体表现以下情状潜入、偷听、窥视、独个走夜路、喝醉了用形体表现以下语言“真他妈不是玩艺儿”、“累死我了”、“讨厌,别跟着我”、“天哪,我完了”——通过以上练习让同学们体味到既松弛又控制的肌肉感觉,以及松弛与紧张、控制与缺乏控制的区别;体味到只有在肌肉松弛的状态下,才能做到注意力集中,才能展开想像产生信念,从而认识到松弛是控制的前提,只有在松弛的情况下才能完成有效的控制;并认识肌肉“控制”这一元素与其他各元素的相辅关系,体味到只有在我们的肌体能灵活协调、控制自如的状态下,才能准确而生动地表情达意。双人命题练习逐个点评学生回课作业(双人命题)指出在构思与体现上存在的问题及如何解决。无言练习要求:展开想像构思出合理的,有机的无言情境,尤其是心灵情境与有丰富内涵的沉默状态。不能故意不说话或演“哑巴戏”。强调用眼睛,用形体说话,表达内、外部行动。着重挖掘内心活动,每一瞬间都不应有心理空白。在真实细腻的交流下产生积极有机的心理和外部的相互行动。作业:将现在双人练习根据老师指导意见继续完善丰富,保留在案。自选一题作无言练习(双人或三人)作业:每位同学各设计一句话,用形体表现出来。第10-11周交流与适应(8课时)行动的对手双方,不间断地进行着思想、意志、情感、愿望的互相传递、互相作用、互相影响,彼此接受并作出反映,继而又影响对方,这种循环推进就叫“交流适应”是表演基本元素中的重要元素。交流练习请同学们轮流做以下练习第一次约会接头跟踪相认公园长椅上,两个素不相识的人前后而至,各行其是,在以上这些充满具体、细致交流的练习中,要求同学们将所学过的元素都用上,交流适应这一元素不是孤立存在的,所有表演元素都会出现在交流适应中,要求同学们切实做到真听、真看、真感觉,从对手所说,所做中,真实地去感受他的思想活动,真实地接受对方给予的刺激,并做出真实的反映,接着再继续接受对方对你的反应的回应,并又对此回应作出进一步反应。双方的内心活动如此不间断的、充实的延续,才能产生真正活生生的,具体的,有机的交流。综合练习这一阶段的学习主要是通过构思比较完整的练习,进一步掌握以“行动”为轴心的各种表演元素综合运用的训练。使同学们不仅在理论上懂得如何确立行动,如何组织行动,如何执行行动的规律,懂得行动与规定情境的关系,行动与冲突的关系,行动与交流的关系的原则。更重要的是在具体的练习中“做出来”达到对各种表演元素的基本掌握,即对表演心理技巧的初步掌握。在确立行动任务(做什么)时,不要用表现情感的动词,如:爱、恨、快乐、痛苦等,应用表现心理动作的动词,如:请求、拒绝、责备、教训、夸奖、谩骂等。作业:构思简单的交流练习(二人或三人)第二轮:在原有练习的基础上丰富细节或重新构思,老师进行评点与指导第三、四轮:老师对学生回课练习逐个进行点评与具体指导,重点在使同学们学会调动各个元素,展开想像,加强信念感受,真正做到真听、真看、真感觉;学会如何与对手互相传递,互相影响,如何接受刺激并作出反映,达到活生生的交流。第12周节奏感(4课时)一切物体活动所产生的规律性的节律叫节奏。斯坦尼说:“哪里有生活,哪里有活动,哪里就有速度;哪里有速度,哪里也就有节奏。”节奏贯串于人的整个生活,戏剧是反映人的生活的,因此,节奏也贯串于演员的创作,不论是进行基础的表演训练,还是最后的演出,速度与节奏都是至关重要的。音乐节奏练习根据音乐节奏,从心一到外部进入相应的情境(或轻柔舒缓,或激烈疯狂,或跳跃明快,或慢而沉等)随着音乐节奏的突变,快速改变相应的形体感觉。情境节奏练习候车室,鼾睡,醒来看表,开车时间到,急收拾行李奔向列车,但此时列车已起动。半夜惊醒,疑有人行窃,欲捉拿,原来是爱人归来。深夜入室行窃,被人发现。判刑前后(宣判前后)正陶醉于抒情音乐,突然来电话,告之父亲遭车祸,医院病室,手术苏醒后,发现右腿已锯。通过以上练习,应让同学们认识与感受到:(1)“在我们生存的每一瞬间,无论内部或外部都不存在着某一种速度与节奏”——(斯坦尼)(2)速度与节奏是帮助演员激起正确体验和情感的技术,也是形成舞台演出节奏,情绪氛围的重要手段。(3)戏剧中的色光、声响、布景,人物的个性、形体、语言等之强弱,快慢、高低、大小,深浅、浓淡、急缓、轻重、明暗、刚柔、骤舒、起停之间的转换、交替、对抗,便产生了节奏。因此,节奏不等于外部的速度,速度包含于节奏中。(4)鲜明而丰富的节奏变化具有极强的表现力与感染力。演员只有充分展现这无以伦比的魅力才会出现真正的艺术创造。综合练习第二轮:第二轮练习是在第一轮基础上进行的,重点放在“做出来”。在老师更为具体地指导下,一点一点地感悟,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准确地、细致地、深入的、有魅力地做出来。行动的种类如何划分,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在综合练习中必须认识与掌握。行动的种类有三:心理行动、形体行动、语言行动。形体行动与语言行动统属外部行动,它们必须以心理行动为依据。外部行动是反映心理行动的,心理行动一定是通过外部行动来表现的。我们通常说的组织行动实际上是有机地串起一系列以心理行动为依据的形体行动与语言行动。因此,形体行动与语言行动的运用是十分重要的。斯坦尼说:“形体动作比心理动作容易抓住,它较之那不可捉摸的内心情感,要容易接近些,因为形体动作比较便于固定下来,它是物质的,看得见的,因为形体动作与其他元素都有联系。实际上,没有什么形体动作不带愿望、意向和任务,不由情感为其提供内在根据的……”,正国为外部行动看得见,摸得着,同学们使容易出现忽视心理依据的做假、做状、做样子,这是一定要努力排弃的。作业:每个练习均用剧本的形式记叙出来,以练习小组(集体讨论、一人执笔)。每一个同学将所在练习中的人物的行动用文字列出行动谱。表演核心元素——行动(动作)第13周:“认识戏剧行动”(4课时)练习:让大家坐在椅子上,然后站起来,再坐下去(反复多次)。请几位同学轮流在教室里走来走去。请几位同学从桌上端起杯子又放回去。大家在以上动作时没有目的,没有原由,因此是机械的,本然的。下面再请同学们有目的的做这些动作:有人敲门,站起来去开门,椅子有异物,站起来查看一下!站起来到窗口往外看客人到了没有!走动一下,活动活动筋骨,天冷脚冻,巡逻查防。口渴,端杯子喝水,生气、欲摔杯子,后又忍住放下。现实生活中,正常的人所有动作都应该是有目的的。以生活为依据的戏剧中的人物的动作当然也是如此,并且一定要是有目的、有意志的。不同的是,现实生活中人们的动作往往是随意自由的,散乱的,不是刻意安排的;而在戏剧中,则是经过艺术创造后,更为明确、更集中,理强烈的戏剧动作。在这一章节中我们首先要明确的是:表演是行动的艺术。戏剧是“完成着的动作”,演员是“动作的人”,演员的任务是以再现人的动作来再现角色的。演员表演的行动(动作)是艺术的行动。艺术行动的特征是:(1)有意志,有愿望的;(2)有目的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同样在行动着的对象的行动。什么是行动——在规定情境的制约下,为完成既是的任务而进行的心理、形体的活动。这活动不是限指哪一招一式的机械的躯体活动而是有意志有目的的行为与完成这一行为的活动。演员在行动过程中必须遵循“行动三要素”——(1)做什么(任务);(2)为什么做(目的);(3)怎么做观察生活人物模仿练习通过对于在生活中观察到的各色人物进行在深入掌握元素的基础模仿,培养捕捉与体现人物的内、外部特点的能力,养成有意识地认真、深入观察生活的习惯。练习要求:(1)以自己在生活中观察到的第一手素材进行模仿,不取材影视,戏剧中经过二度创作后的形象。(2)练习构成不必太完整,但必须抓住特点,要生动。(3)练习中要特别注意各元素的综合运用。(4)切忌纯处在的作状,要找到内在依据,寻求真实的感觉。行课方式:老师对学生的练习逐个进行点评与指导作业:准备期末考试第14周动作加规定情境练习(4课时)在学生回课的简单行动练习的基础上加上简单的规定情境,使他们能在练习中切实地感受规定情境,在规定情境中行动起来;在练习中理解与运用“行动三要素”。什么是“规定情境”——“规定情境”是指已被确立的虚构的情境。包含的内容有:(1)人物所处的时间、地点、环境(时代、地域、风俗等);(2)过去与现在所发生的直接影响人物命运与行动的事件;(3)人物关系。规定情境与行动的关系——人物的行动产生于规定情境之中,并随着规定情境的变化而变化。斯坦尼说:“没有规定情境就没有行动。行动永远是对规定情境地回答。演员应当对规定情境充分挖掘、认识感受,生活于规定情境中。并更为注重人物内部的规定情境,即人的精神生活的后果地开掘与丰富。因为支配人物行动的是人的心灵世界,是其变化着的思想、意志、情感、愿望及潜意识与情结。对人物的刻画也深入到对人物积极独特的心灵欲望与思想情感的刻画。动物模仿练习通过对动物的模仿,在深化各元素的掌握基础上,使学生进一步释放天性,解放肢体,在不用语言的情况下,培养如何运用眼睛、肢体、声音来表情达意的能力。练习要求:(1)动物模仿既要准确抓住某个动物的形体特征,又要具备人的情感与交流,拟人化(2)练习的构思,也须有事件、冲突、行动,情感交流,并与人物模仿一样,不能忽视元素的运用(3)可双人、可集体、也可人、动组合行课方式:老师对同学构思的练习逐个进行点评与指导。课时:16课时作业:构思行动+规定情境练习回课(可重新构思)第15周行动+规定情境+冲突练习(4课时)在学生回课练习的基础上加强冲突。通过练习认识到:什么是戏剧冲突——人与人,人与自然力量与神秘力量之间的意志对立行动就是戏剧冲突。冲突与行动的关系——意志行动必然引起对立面的反行动,行动与反行动各自抱着自己的意志,积极行动,相互不断影响对方,并改变对方的意志行动,这就是冲突中的相互行动,所以说,戏剧行动的本质就是戏剧冲突。通过练习,同学们会感受到推进冲突的是意志对抗的行动与反行动,所激化的冲突又将激起更强烈,更积极的行动。这也是我们在练习要认真掌握的。人物小品表演艺术的最终任务是在舞台或银屏上塑造完整、真实、生动鲜明,并具有独特性格魅力的人物形象。人物小品练习就是走人物塑造的初级阶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轻量级图数据库引擎NeuroDB应用
- 2025年度文化演出合同解除终止范本
- 体育场馆用地转让居间
- 2025年度户外广告牌钢结构彩钢棚定制与安装服务合同
- 2025年度婚礼用品租赁合同到期时间及续租优惠
- 2025年度婚前协议:基于父母首付的购房合同及婚后财产分割协议
- 2025年度合伙企业合伙份额转让与大数据分析服务协议
- 2025年度劳动合同必须包含的员工离职与接续就业协议
- 2025年度工伤私了赔偿协议标准文本及解析
- 社会办医院章程范本
- 杭州市淳安县国有企业招聘笔试真题2024
- 安徽省芜湖市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七年级语文试卷(含答案)
- 2024政府采购评审专家考试真题库及答案
- 2024年花盆市场分析现状
- 2025山东省退役军人事务厅所属事业单位招聘人员历年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4年社区工作者考试时事政治模拟题及答案
- 物业服务行业礼仪培训
- 2025《国家安全教育》教学大纲
- 部编版语文小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集体备课(教材解读)
- 商铺装修竣工验收表(营运发存)
- 陕旅版四年级下册英语全册教案及各单元知识点总结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