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全册教学课件(2021年秋修订)_第1页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全册教学课件(2021年秋修订)_第2页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全册教学课件(2021年秋修订)_第3页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全册教学课件(2021年秋修订)_第4页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全册教学课件(2021年秋修订)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0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课件2021年秋修订第一节温度与温度计沪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新课导入水无常形,变化万千,无处不在。雨,时而悄无声息,时而瓢泼倾盆,大家知道雨就是水。云,形状各异,似鱼鳞,像城堡,然而,这美丽的云朵却是由水变成的。雪,从天而降,飘飘洒洒,使大地“银装素裹”,它也是由水变成的。探究新知从水之旅谈起1.云、雨、雪……它们都是水,只是形态各异罢了。2.水变化万千。它不仅可变成云、雨、雪,而且还可以化为露、雾、霜等。露雾霜自然界的水循环太阳照射使地面附近的空气温度升高,含有水蒸气的热空气快速上升。在上升中,空气逐渐冷却,水蒸气凝成小水滴或小冰晶,形成了云。当云层中的小水滴合并成大水滴落下时,雨便产生了。假如高的空的温度较低,水还能以雪或冰雹的形式降到地面。水的状态在什么情况下可以发生上述变化呢?🔬迷你实验室将冰放入水壶中,然后加热,观察冰的变化。不断加热,待水沸腾后,带上手套,用勺子靠近壶嘴。通过观察可知:在加热过程中,冰变成了水,水变成水蒸气,水蒸气在勺子上又复原成水。如果把水放入冰箱,水还能复原成冰。人造“雨”由实验探究可知:水有三种状态,它们分别是________、

,水的三种状态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固态液态气态物理学中,将物质由一种状态向另一种状态的变化称为物态变化。温度用冷无法描述凉水和冰的冷热程度冷水热水温水冷!热!冷!热!左右手分别放入冷水和热水中,过一会后一起放入温水中,这时候双手对温水的冷热感觉是不同的。有时凭感觉判断冷热是不可靠的!1.什么是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温度用字母t来表示。2.生活中常用的温度单位:摄氏度(℃)。3.人的体温约为37℃。

自然界中一些物体的温度摄氏温度的规定在一标准大气压下,将纯净的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定为0℃,水沸腾时的温度定为100℃。0和100℃之间分成100等分,每一等分为1℃,叫做1摄氏度。人的体温约为37℃,读作37摄氏度。某地气温-6℃,读作零下6摄氏度或负六摄氏度。💻信息窗国际单位制中采用的温标是热力学温标,这种温标的单位名称叫“开尔文”,简称“开”,符号是“K”。冰水混合物的热力学温度是273.15K。热力学温度(T)和摄氏温度(t)的换算关系是:T=273.15+t研究表明,无论人类如何改进低温技术,0K的温度都是达不到的。科学研究中大都采用热力学温标。温度计及其使用要准确地测量温度,必须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的仪器叫作温度计。常用温度计实验用温度计体温计寒暑表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实验用温度计的结构玻璃泡玻璃管测温物质玻璃外壳刻度0摄氏度是这样规定的: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将纯净的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定为0℃,这是水的冰点。0℃冰水混合物100摄氏度是这样规定的: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水沸腾时的温度定为100℃,这是水的沸点。0℃100℃沸腾的水00℃0℃100100℃100℃0℃和100℃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叫做1摄氏度,记作1℃

。实验探究用液体温度计测量温度1.熟悉温度计的使用规则最高温度110℃最低温度-20℃量程:-20℃~110℃分度值:1℃(1)使用前要观察温度计的量程,估计被测物体的温度是否在量程内。(2)测量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应被包国在被测物体内。(3)测量液体温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应浸没在液体中,但不能接触容器壁和容器的底部。错误正确错误(平视)(俯视)(仰视)××√正确偏大偏小(4)待温度计内液柱的液面稳定时再读数,读数时视线要与液面相平。温度计的使用方法三看:量程分度值零刻度一不:玻璃泡不能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四要: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物质;要等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物质中;视线要与液柱上表面相平。2.测量将液体温度计依次放人冷水、温水、热水中,分别测量并记录三杯水的温度。注意,在测量水温时,要遵循我们刚学过的测量液体温度的方法。与同学交流,看看大家测量的温度有何异同。被测液体冷水温水热水温度t/℃点击图片播放视频测量水的温度🔬迷你实验室体温计体温计的使用:测体温时水银膨胀能______缩口升到直管内。通过缩口读体温时体温计离开人体,水银遇冷收缩,直管内水银来不及退回玻璃泡就在缩口处______,故仍然指示原来的温度。断开使用体温计前要往下用力甩几下。各种各样的温度计课堂小结1.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2.温度计结构:玻璃管(刻度、单位℃)、玻璃泡、测温液体原理: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来工作3.温度计的使用:测量前观察分度值、量程测量:会选、会放、会看、会读、会记录随堂练习1.以下温度中,最接近25℃的是()。A.冰水混合物的温度B.健康成年人的体温C.让人感觉温暖而舒透的室内温度D.1个标准大气压下,水沸腾时的温度2.﹣20℃的正确读法是()。A.零下20度 B.零下摄氏20度C.负摄氏20度 D.零下20摄氏度CD3.在水的加热过程中,若用温度计测水的温度时,温度计的玻璃泡接触容器底,则测量值与实际值相比()。A.偏大 B.偏小 C.相等 D.无法确定A4.请对下面填空题作答。(1)家庭和物理实验室常用的液体温度计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它们是利用液体的_________性质来面量混度的。(2)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等一会儿,待温度计的_________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玻璃泡要__________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_________相平。酒精温度计、煤油温度计、汞温度计热胀冷缩示数继续留在液面(3)如图所示,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_________,它的示数为________℃。若用这支未甩过的体温计去测量温度为37℃和39℃的两个人的体温,则测量结果分别为________℃和________℃。建议自己先找一支体温计试试,然后回答问题。答过问题后,再想一下为什么。35~42℃38.538.5395.如图所示,甲是体温计,乙是实验室用温度计。请简要说出它们在构造和使用上的不同点。体温计和实验室用温度计在构造和使用上的不同点见下表:谢谢观看!第二节熔化与凝固沪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新课导入你知道水的三种状态吗?水(液态)冰(固态)水蒸气(气态)物质有三态:固态、液态和气态。物质从一种状态变成另一种状态叫做物态变化。春天到了,冰雪消融固态(冰)液态(水)熔化寒冬来了,河水结冰液态(水)固态(冰)凝固不同物质熔化和凝固的规律一样吗?探究新知熔化提出问题:1.冰在什么情况下由固体变成液体?2.冰的熔化过程中与其他固体(如石蜡)在熔化过程中的温度变化相同吗?猜想与假设:熔化过程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熔化时温度可能保持不变,也可能发生变化。设计实验与制定计划:分别加热碎冰和石蜡,多次测量其加热过程中的温度,比较其温度变化规律。实验器材与装置:碎冰石蜡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实验方案:(1)分别将碎冰和石蜡放入两支试管,按照课本组装实验器材,用水浴法给碎冰和石蜡加热。(2)记录整个过程中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每隔1分钟记录一次。(3)将数据填入表中,并在坐标纸上描出个点。观察:1.碎冰和石蜡的状态变化;2.温度计的示数。记录数据:在方格纸上以时间为横轴,温度为纵轴,根据记录描出冰和石蜡的熔化图像,从熔化图像判断冰和石蜡的熔化的情况。(1)AB

段曲线对应的一段时间内,冰是什么状态?温度怎样变化?分析与论证:(2)在曲线上的哪一点冰开始熔化?分析与论证:(3)

BC

段对应的时间内,冰的状态如何?温度是否变化?这段时间是否对冰加热?分析与论证:(4)

CD段对应的时间段内冰是什么状态?温度如何变化?分析与论证:(5)蜡在整个过程中温度怎样变化?分析与论证:相同点:1.从固态变成了液态;2.在熔化过程中都需要吸热。不同点:1.冰熔化时温度保持不变,处于固液共存状态(有固定的熔化温度—熔点)。2.石蜡熔化时,温度不断上升。没有固夜共存状态(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没有熔点)实验结论:

碎冰有一定的熔化温度;(达到0℃)熔化过程吸收热量,保持温度不变。碎冰的熔化特点:石蜡的熔化特点:石蜡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熔化过程吸收热量,温度升高。熔点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做熔点。

像冰那样,熔化时具有一定的熔化温度的这类固体叫做晶体。

像石蜡那样,熔化时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的这类固体叫非晶体。根据各种固体熔化的特点不同,可以将固体分为两类:晶体和非晶体。常见的晶体和非晶体非晶体:蜡、松香、玻璃、沥青晶体:海波、冰、食盐、萘、各种金属食盐晶体冰松香沥青🔬拓展一步用分子动理论解释晶体熔化吸热,温度不变。(1)晶体分子排列规则,分子间作用力大,每个分子在其平衡位置做无规则振动。(2)晶体被加热,温度升高,分子振动加剧,分子间作用力减小。(3)温度达到熔点,部分分子变得可以“自由游动”。所以:晶体熔化时,所吸的热都用来减小分子间的作用力,不能使温度升高。说明熔化是_______过程吸热不同晶体的熔点是不一样的。下表给出了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常见晶体的熔点。💻信息窗晶体的熔点也会由于外界压强的变化或杂质的存在等原因而变化。例如,往装有冰块的烧杯中放些盐并搅拌,这时烧杯中冰的熔点会低于0℃。再如,下雪天,人们为了出行方便,常常向积雪的公路上撒盐,因为盐能尽快地融雪,而盐水在-20℃以下才结冰。尽管盐融雪使交通畅通了,但却会腐蚀车辆、道路,污染地下水,破坏植被,甚至危害人体等,因此,应慎用盐融雪的方法。归纳小结晶体熔化的条件和特点(1)晶体熔化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①温度达到熔点;②能够继续吸热。(2)特点: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晶体的熔化图像非晶体的熔化图像凝固1.凝固: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通常情况下,冰的熔点是0℃,当环境温度高于0℃时,冰变成水,当环境温度低于0℃时,水变成冰。2.凝固是熔化的反过程,同一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是相同的。非晶体既没有熔点,也没有凝固点。3.凝固是______过程。放热4.晶体凝固的条件和特点:(1)晶体凝固必须满足两个条件:①温度达到凝固点;②能够继续放热。(2)特点:晶体在凝固过程中放出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5.凝固图像:晶体的凝固图像非晶体的凝固图像物态变化的放热或吸热现象在生产、生活中应用例如,北方冬季贮菜,人们常在地窖里放几桶水,以防止地窖的菜被冻坏。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因为当气温下降时,桶里的水会凝固成冰,在凝固过程中,水会放出热量,该热量可使地窖的温度不至于太低,可避免蔬菜冻坏。课堂小结1.熔化: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2.凝固: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3.晶体:有一定熔化温度的固体。4.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5.非晶体:没有一定熔化温度的固体。6.凝固点:晶体凝固时的温度。随堂练习1.某些高山上的积雪,为什么终年不化?2.将盛有锡块的坩埚放在电炉上加热,锡在逐渐熔化的过程中要()。A.不断吸热,温度不断上升 B.不断放热,温度不断上升C.不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D.不断放热,温度保持不变C高山上的温度低,达不到雪的熔点。3.用铜块浇铸铜像的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凝固 B.熔化

C.先熔化后凝固 D.先凝固后熔化C4.如图所示是某种固态物质加热变成液态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由图可知,该物质是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它的熔点是_______℃。它在熔化过程中要__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O晶体80吸热谢谢观看!汽化沪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情境导入晒在太阳下的湿衣服会变干,衣服上的水到哪里去了?洒水车淋湿的路面很快就变干了。路面上的水发生了什么变化?将一壶水烧开后继续加热,壶中的水逐渐减少,壶中的水哪里去了?湿衣服变干和壶中的水变少的过程相同吗?探究新知汽化像水蒸气那样,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称为汽化。物质的汽化有两中方式:蒸发沸腾实验探究水的沸腾特点水在什么情况下会沸腾?在沸腾过程中,温度如何变化呢?提出问题:猜想假设:各人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做出猜想。实验器材:铁架台、酒精灯、石棉网、烧杯、温度计、火柴、硬纸板、钟表等。实验步骤:1.按装置图安装实验仪器;2.用酒精灯给水加热并观察;3.当水温接近90℃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并观察水的沸腾现象;4.完成水沸腾时温度和时间关系的曲线。观察要求①点燃酒精灯后,温度计的示数变化。②当温度升高时,水中是否出现气泡?这些气泡是怎样变化的?伴随声音的情况?③水沸腾过程中继续对它加热,温度计的示数是否变化?④沸腾的水停止加热,水还会继续沸腾吗?⑤水沸腾时,烧杯里水面以上的部分是否透明?点击图片播放实验视频实验数据:分析数据和图像可知:沸腾前,对水加热,水的温度_________,沸腾时,继续对水加热,水的温度_________。不断上升保持不变实验结论:1.沸腾是在液体___________同时进行的________的_______现象。表面和内部剧烈汽化2.水在沸腾时_____________,这个温度叫做________。温度不变沸点3.水沸腾的条件:①达到沸点②继续吸热二者缺一不可!不同液体沸腾时的温度是不同的,因此,其沸点也是不同的。下表给出了一些物质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的沸点。物质(液态)沸点t/℃液态氦﹣269液态氢﹣253液态氮﹣196液态氧﹣183液态氨﹣33物质(液态)沸点t/℃乙醚35酒精78水100甲苯111煤油150物质(液态)沸点t/℃萘218亚麻仁油287汞357液态铅1740液态铁2750💻信息窗思考:为什么“开水”不烫手、鸡蛋煮不熟?物质的沸点在不同条件下也会发生变化。例如,在水中放些盐或糖,沸点升高,如果加入酒精,则沸点降低:又如,海拔高的地方由于气压低,水的沸点会随之变低。在日常生活中,除了沸腾属于汽化现象,还有一种,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这种现象叫做蒸发。观察晒湿衣服的情景,你能说出有哪些因素影响力蒸发的快慢吗?讨论:1.夏天晒衣服和冬天晒衣服,哪个时候衣服干得快?2.吹风机、干手器吹热风比吹冷风哪种干得快?小结:液体温度越高,液体蒸发得越快。讨论:1.放在碟子中的水比放在窄瓶口中的水,哪个干得快?2.晒粮食的时候,摊开的粮食比堆在一块的哪个干得更快?3.晒衣服时候,展开的衣服比团着的哪个干得快?小结:液体的表面积越大,蒸发得越快。讨论:湿衣服挂在通风处和不通风处哪个干得快?小结:液体表面上的空气流动快,液体蒸发得越快。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1)液体的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2)液体的温度越高,蒸发越快。(3)液体的表面的空气流动越快,蒸发越快。蒸发与生活你能回答吗?喝开水烫嘴时,常向水面吹气并用两个杯子来回倒水,你能解释原因吗?在大热天,狗常会伸出长长的舌头,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狗没有汗腺,靠伸出湿湿的舌头,加快呼吸使空气流动加快而降温。说明:液体蒸发时,要自发从周围环境中吸取热量,使周围的环境和液体本身的温度降低,因此液体蒸发有致冷作用。高烧病人可用酒精帮助降温,为什么?因为酒精蒸发时,会从身体中吸热,使病人体温下降。游泳后上岸,风加快了皮肤表面空气的流动,从面加快了人身上水的蒸发速度,使得皮肤温度下降。沸腾蒸发不同点温度条件发生部位剧烈程度温度变化相同点液体的蒸发和沸腾的比较沸点任何温度液体内部和表面只在液体表面剧烈缓慢平和沸腾时温度不变温度降低都是汽化现象,都要吸热课堂小结汽化汽化沸腾蒸发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叫做汽化,汽化的两种方式是蒸发和沸腾。条件:(1)达到一定的温度;(2)继续吸热。蒸发是一种在任何温度下,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随堂练习1.游泳时,在水里不觉得冷,上了岸觉得冷,这是因为()。A.水的温度高,空气的温度低B.空气比水容易传递热量C.人体表面的水分蒸发要吸收热量D.以上都不对C2.在制药时为了从溶液中提取抗生素,要用加热的方法使溶液沸腾而除去水分,但抗生素不能在超过80℃的温度下提取,应采用的方法是()。A.用微火加热使共沸腾B.降低容器内的气压,使水的沸点低于80℃C.缩短加热沸腾时间D.增加容器内的气压,使水的沸点低于80℃B3.请你用表格方式对比呈现蒸发与沸腾的相同与不同之处。4.夏天,人在电风扇下吹风感到凉爽,这是因为()。A.电风扇吹来的是冷风B.电风扇吹风可降低室内温度C.电风扇吹风可加速人体汗水的蒸发,吸收了皮肤的热量D.以上说法都正确5.将一支温度计从酒精中抽出,它的示数将()。A.一直升高 B.一直下降C.先升高后降低 D.先降低后升高CD谢谢观看!液化沪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情境导入思考:这些小水珠从哪里来呢?雾露珠哈气生活中的“白气”——小水珠液体气体吸热反过来想一想,你可以提出什么问题呢?气体能否变成液体呢?探究新知液化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水珠压缩乙醚液化通过这些现象,你能说出发生液化的条件吗?什么条件下气体才能液化?气体液化的方式:1.降温。(降至一定温度时气体就会液化)

气体液化所需达到的温度称为液化点。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气体的液化点等于其液态的沸点。2.加压,缩小体积。(压缩体积)应用:便于运输和储存。气体打火机液化石油气运载火箭你能回答吗?冬天戴眼镜的人从寒冷的室外进入温暖的室内,镜片上蒙一层小水珠。夏天吃冰棍时,揭开包装纸后,冰棍会冒白气。打开冰箱门,可看见一团白气。装冰水的杯子外壁会“冒汗”。梅雨季节有些房间的地面和家具会“出汗”。你能回答吗?在实际生活,还看到哪些冒“白气”或“出汗”的现象?思考:电冰箱工作时,其侧面和背面为什么会发热?冰箱中热的“搬运工”是一种既容易汽化又容易液化的物质(工作物质)。液态的工作物质经过很细的毛细管进入冰箱冷冻室的管子汽化、吸热,使冰箱内温度降低。然后汽化的蒸气被压缩机压入冷凝器,在这里液化并把从冰箱内带来的热通过冰箱壁上的管子放出。工作物质这样循环流动,冰箱冷冻室里就可以保持很低的温度。讨论:当水壶里的水沸腾时,为什么靠近壶嘴的一段看不见”白气”,而在上面一段能够看得见?

靠近壶嘴处温度较高,水蒸气没有被液化,而后面一段水蒸气温度较低,液化成小水滴,所以能被看见。1.气体液化的条件(1)降低温度(2)压缩气体的体积2.液化放热3.判断液化时,一定要弄清是哪里的气体液化。说明:水蒸气是看不见的,看到的白气是液体小液珠。总结:课堂小结液化汽化和液化现象及应用气体液化的两种方式①降低温度②压缩体积汽化吸热、液化放热随堂练习1.清晨,草叶上常挂有晶莹的露珠,这是由于夜间温度低,空气中的水蒸气________形成的,在阳光照射下这些露珠又会慢慢消失,是由于露珠发生了________的缘故。(均选填物态变化名称)。液化汽化2.无论是严冬还是酷暑,在使用冷暖空调的窗户玻璃表面,有时都会出现小水珠,那么关于这种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夏天,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内表面,冬天,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外表面B.夏天,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外表面,冬天,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内表面C.无论冬夏,小水珠都是出现在玻璃的内表面D.无论冬夏,小水珠都是出现在玻璃的外表面B3.我国古代有许多艺术性、科学性较高的饮器。有一种杯子叫“常满杯”,杯中有用上等白玉做成的圆锥体。这种杯子放在某些地方的空气中,白玉圆锥体上就会有水滴产生,过一段时间后杯中就会盛满水,故称常满杯。下列有几种关于此杯的说法,其中错误的是()。A.杯中的水是水蒸气在白玉上液化形成的B.杯中的水是空气在白玉上液化形成的C.有水滴产生时,白玉温度比周围空气温度低D.利用杯子在缺少水源的崇山峻岭中能自动“生”水B4.天津“狗不理”包子全国闻名,蒸包子的笼一般都有好多层,通常都是最上层的包子先熟,对于这种现象解释正确的是()。A.上面的包子个头小B.水蒸气上升过程温度变高C.上面的蒸笼保温效果好D.水蒸气到达最上面蒸笼后会液化放热D5.一块金属在冰箱中被冷冻后,取出放一会儿,表面会变湿。如果马上用干毛巾擦,能擦干吗?为什么?解:擦不干。因为从冰箱中拿出的金属块温度较低,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因遇冷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金属块的表面。擦去这层水,又有新的水蒸气在温度低的金属块表面发生液化,所以擦不干。只有等金属块的温度变得和室温差不多以后才能擦干。谢谢观看!第四节升华与凝华沪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复习导入请在方括号内填物态变化名称,小括号内填吸放热。气体液体固体[]()[]()[]()[]()熔化吸热凝固放热汽化吸热液化放热你能举出固态和气态之间变化的例子吗?探究新知升华北方的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也能晾干樟脑丸怎么就小了呢?物理学中将物质直接从固态变为气态的过程称为升华。思考:舞台烟雾从何而来?干冰是固态二氧化碳,熔点-78.5℃。干冰在常温下直接升华为无色的二氧化碳气体。干冰瞬间升华的同时吸收了周围空气的热量,导致温度下降,空气中的水蒸气被降温液化成小液滴(“烟雾”)。人工降雨🔬迷你实验室

把少量的碘放入玻璃容器中,然后微微加热,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你能解释吗?停止加热后,继续观察有何现象发生?你能解释吗?点击播放实验视频实验结论:固体可以直接变化成气体,此过程要吸收热量。气体可以直接变化成固体,此过程要放出热量。是怎样形成的?是由什么状态变成什么状态?雪霜在秋末、初冬时节,你见过吗?它是怎样形成的?凝华物理学中将物质直接从气态变为固态的过程称为凝华。寒冷的冬天,窗的玻璃上有冰花水蒸气在冷的玻璃上发生了凝华用久的灯泡会发黑钨丝先升华后凝华雾凇俗称树挂,是严冬时节出现在吉林松花江畔十里长堤的自然现象,与桂林山水、长江三峡、云南石林并称为中国四大奇观。由水蒸气凝华而成的微小冰晶或冰粒。霜前冷,雪后寒霜是水蒸气遇冷凝华而成的,若气温偏高,则无霜生成,因此,“霜前冷”是必然的。而“雪后寒”是因为雪熔化时需要从空气中吸收大量的热量,导致气温降低,使人觉得寒冷。💻信息窗入秋后最早出现的霜叫“初霜”,开春后最后出现的霜为“终霜”。从“终霜”到“初霜”的日子为无霜期。我国北方的无霜期短,南方的无霜期长。物态变化过程中的吸热、放热气体液体固体[]()[]()[]()[]()熔化吸热凝固放热汽化吸热液化放热[]()[]()升华吸热凝华放热某晶体的物态变化过程冰箱的制冷原理与吸热、放热的物态变化有关。蒸发器内低温低压气体被压缩机抽出温度较高压缩气体冷凝器(液化放热)低温低压液体蒸发器(汽化吸热)💻信息窗学者认为大量使用氮肥和氟利昂、大型超音速飞机的空中废气、核试验及火山爆发等,都会产生破坏臭氧层的有害气体。现在,人们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并采用各种方法保护臭氧层。课堂小结一、升华:物质直接从固态变为气态叫升华。升华吸热。

升华现象:樟脑球变小、冰冻衣服干了、灯泡的灯丝变细了二、凝华:物质直接从气态变为固态叫凝华。凝华放热。

凝华现象:霜的形成、窗玻璃上的冰花、雾淞的形成、灯泡变黑了。随堂练习1.下列现象各属于什么物态变化过程?(1)从冰柜中取出冰棍,常会看到冰棍冒“白气”。(2)冬天,能看到呼出的“白气”。(3)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变干了。(4)寒冷冬夜,玻璃上常会结层冰花。(5)屋顶瓦上结了一层霜。(6)早晨有浓雾。(7)滴在玻璃表面的水消失了。液化液化升华凝华凝华液化汽化2.人工降雨常通过飞机在空中喷洒干冰来实现。干冰在空气中迅速吸热________,从固体变成气体,使空气温度急剧下降,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________成小冰粒,冰粒逐渐变大而下落,下落过程中熔化成水滴,水滴降落就形成了雨。(均选填物态变化的名称)升华凝华3.夏季的清晨,河面上飘着淡淡的白雾(如图)。请从物理学的角度解释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夏季,白天炎热,河面的水大量蒸发,汽化成水蒸气,到了夜晚和次日清晨,气温比较低,水蒸气又液化成小水珠,飘在河面上方,形成雾。4.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升华现象的是()。A.放在口袋里的樟脑丸变小了B.路边的“雪人”没有融化却越变越小,最后消失不见了C.霜的形成D.碘放在火上烤一烤,产生紫色的气体C5.在我国北方的冬季,常见的几种物态变化现象中,属于凝华现象的是()。A.室外结冰的衣服变干B.房间窗玻璃的内表面出现冰花C.湖面结了厚厚的一层冰D.正在跑步的人嘴中呼出“白气”B谢谢观看!第五节全球变暖与水资源危机沪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新课导入1996年,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的报告会指出,从19世纪以来的百年间,全球气温升高了0.3~0.6℃,全球气候呈变暖的趋势。2006年入冬以来,美国东北部气温反常。2007年1月6日纽约创下1950年以来的冬季最高气温纪录,达到22℃。2006年冬天,滑雪胜地阿尔卑斯山根本无雪可滑,原本将在奥地利、法国和瑞士举办的“世界杯”滑雪比赛取消。2006年,青藏高原上的39个国家正式气象观测站中,有13个站观测到的气温突破历史极值。2007年2月5日,北京市的最高气温蹿升至16℃,创下167年来同期气温的最高纪录。探究新知全球变暖人类活动排入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一氧化二氮、甲烷、氟利昂等温室气体的数量不断增大。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大量吸收地表释放的长波辐射,又以长波辐射的形式反射回地表,使地表增温,产生温室效应。思考: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来自于何处呢?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主要来自于工业、交通、生活所使用的矿物燃料以及森林火灾、生物呼吸等。此外,毁林,特别是对热带雨林的破坏,导致光合作用减弱,也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增加。甲烷、氟利昂等温室气体含量虽小,但增长迅速,未来几十年内,他们所产生的总温室效应将超过二氧化碳,使地球变暖。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1.海面上升的影响全球变暖会引起地球南、北两极的冰山熔化,这将使低地被淹;海岸被冲蚀;地表水和地下水盐分增加,影响城市供水;沿海和岛国居民生活受到严重威胁。2.对动、植物的影响气候是决定生物群落分布的主要因素,自然界的动、植物,尤共是动物群落,可能因无法适应全球变暖的速度而被迫转移,从而惨遭厄运。3.对农业的影响温度和降水是决定种植的主要因素,温度及由温度引起的降水变化将影响到粮食作物的产量和作物的分布类型。4.对人类健康的影响人类健康取决于良好的生态环境,全球变暖将成为本世纪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高温天气将严重困扰人类健康,导致人类发病率和死亡率增加,一些热带地区疾病,如疟疾、血吸虫病、霍乱、脑膜炎、黑热病、登革热等传染病也可能随着气候变暖而向更多的国家传播。水资源危机水的作用:水是一切生物生存的重要物质,也是工空业生产、经济建设不可缺少的自然资源。淡水在哪里?

地球上的水,尽管数量巨大,而能直接被人们生产和生活利用的,却少得可怜。首先,海水又咸又苦,不能饮用,不能灌溉,也难以用于工业。其次,淡水只占总水量的2.6%左右,其中的绝大部分(占99%),被冻结在远离人类的南北两极和冻土中,无法被利用,只有不到1%的淡水,它们散布在湖泊里、江河中和地底下。与全世界总水量比较起来,淡水量真是九牛一毛。水资源危机我国水资源现状我国水资源紧缺。在我国,人们经常用“水少、水多、水脏”六个字来概括现实中的三大水危机。我国淡水资源总量为2.8万亿立方米,居世界第6位,人均占有量约2300立方米,仅相当于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名列世界第88位,是世界上13个贫水国家之一。另一方面我国每年的降水都集中在汛期的三四个月,占全年降水量的60%到70%,届时河水暴涨,洪涝灾害频繁。水资源令人担忧,但水质污染更为严峻。据调查,目前全国有90%以上的城市水域,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在部分流域和地区,水污染已从江河支流向干流延伸、从地表向地下渗透、从陆域向海域发展、从城市向农村蔓延、从东部向西部扩展。近年来中国废水、污水排放量以每年18亿吨的速度增加,全国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每天的排放量近1.64亿吨,其中约80%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水域。造成水严重缺乏的主要原因之一是___________。水的污染污染水资源的罪魁祸首又是谁呢?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工业固体废物、生活垃圾等。被石油污染的海鸟污染严重的河流赤潮我国水资源污染影响近年来,我国水污染事故频繁发生,尤其是因企业违法排污和事故而引发的重大水污染事件也是接连发生。2009年湖南重金属污染湘江威胁4000万人饮水安全,据调查,湘江和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的后果越来越严重:湘江流域局部的正常供水被打断威胁;因重金属超标危害人体健康的事故时有发生;鱼类大幅减少,数以千亩计的农田不能耕种,有相当地域的鱼类、粮食、蔬菜不能食用。2010年7月,福建紫金矿业湿法铜矿厂污水渗入汀江,造成水体铜含量超标,死鱼事件频发,给当地渔民利益、群众安全乃至整体环境蒙上阴影。我国水资源污染影响高原明珠的滇池是全国著名的高原淡水湖泊,但昆明市每天有约25万吨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排滇池,导致滇池生态承载能力越来越弱。我国的东南地区是著名的水乡,随着经济发展,污染十分严重,已成为缺水地区。黄河源头有千湖之县美誉的玛多因缺水要搬迁了;世界第四大淡水湖的咸海已消失了一半。淮河因污染导致岸边所有河蟹养殖户破产。在长江,人们花费巨资,只为寻找白鳍豚;“太湖美”、“汾河清”已是曾经的景色。水资源危机制约了经济的发展,制约了每个人对美好生活的渴望。珍惜每一滴水从1993年起,联合国将每年的3月22日定为世界水日。绿色的圆形代表地球,标志留白部分像一只手托起一滴水。手是字母J和S的变形,寓意节水,表示节水需要公众参与,鼓励人们从我做起,人人动手节约每一滴水;手又像一条蜿蜒的河流,象征滴水汇成江河。面对水资源如此恶劣的情况,水资源保护迫在眉睫。如何合理利用水资源,节约水资源是我们每个学生从小就该培养的意识。大家要爱惜水资源,保护生命之水。树立“节约水光荣、浪费水可耻”的思想,养成“节约每一滴水,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在日常生活中,珍惜每一滴水。”用我们实际行动来珍爱水资源。成为节约水资源的小标兵。珍惜生命之源——水课堂小结全球变暖与水资源危机全球变暖温室效应不利影响水资源危机珍惜每一滴水水资源水污染原因随堂练习1.下列有关水资源现状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地球表面有3/4的面积被水覆盖,所以人类不会受到缺水的威胁B.世界上只有极少数国家存在缺水问题,所以缺水不是世界性的普遍现象C.在全球范围内,非洲是缺水最严重的地区D.我国河流、湖泊较多,不存在缺水问题C2.水是生命之源,保护水资源、节约用冰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下列做法不能节约用水的是()。A.淋浴擦肥皂时暂时关上喷头B.洗衣服的水用来拖地C.水龙头坏了立即进行修理D.用水管不间断地冲洗汽车D3.记录自己家中每月用水量,按照家中人口计算出每月人均用水量,并用你的计算结果估算你所居住的区域的每月总用水量。4.上网查询我国水资源的状况及利用情况,写一份调查报告,对水资源利用提出合理化建议。谢谢观看!章末复习沪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知识框图温度与物态变化温度与温度计温度温度计汽化和液化汽化(吸热)蒸发沸腾液化(放热)降低温度压缩体积熔化和凝固熔化(吸热)凝固(吸热)升华和凝华升华(吸热)凝华(吸热)全球变暖与水资源危机复习回顾温度与温度计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定义:1.温度单位:常用单位:摄氏度(℃)【规定方法: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把1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在0℃和100℃之间分为100个等份每一份就是1℃。】2.温度计原理: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种类:实验室温度计、体温计、寒暑表。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1.先估计被测温度的高低,选取合适量程的温度计,并认清分度值。2.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3.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被测物体后要稍侯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4.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例1.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的温度,图所示的几种做法中正确的是()。C例2.图甲中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_,图乙中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_。三位同学读数时的情形如图丙所示,其中正确的是______。3.2℃﹣2.8℃B固态液态气态熔化(吸热)凝固(放热)汽化(吸热)液化(放热)升华(吸热)凝华(放热)熔化和凝固1.熔化:(1)熔化:物体由______________的过程叫熔化。(2)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做熔点。不同晶体的熔点______。2.凝固:(1)凝固:物质从______________的过程叫做凝固。(2)凝固点:物体从液体凝固为晶体时的温度叫做凝固点。同一种物质的凝固点跟它的熔点______。

固态变为液态液态变成固态不同相同3.固体晶体:有熔点(凝固点)非晶体:无熔点(凝固点)晶体熔化的条件:温度达到熔点,继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晶体凝固的条件:温度达到凝固点,且放热。晶体熔化和凝固图像:晶体熔化和凝固图像:例3.如图所示是两种物质的凝固现象,根据图像判断是____晶体(填A或B),从图中的凝固曲线可以看出凝固需要的时间为____min,物质凝固过程中,其状态处于___________,它需要不断的___热,温度保持_______,图中可以看出其凝固点为______。B4固液共存放不变50℃例4.根据下列物质的熔点,回答问题。(1)氢在-265℃时是_____态。(2)北极的冬季气温可达到-50℃左右,此时______

(选填“能”或“不能”)用水银温度计。(3)工业中用钢做成的锅冶炼金,这是因为金的熔点比钢的熔点______(选填“高”“低”或“相同”)。固不能低汽化和液化1.汽化:(1)汽化:物质从____________的过程叫汽化。(2)汽化的方式:___________。(3)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不同的液体沸点______。气体压强增大,液体沸点______;气体压强减小,液体沸点______。液态变成气态蒸发和沸腾不同升高降低2.蒸发、沸腾的区别和联系沸腾蒸发不同点温度条件发生部位剧烈程度温度变化相同点沸点任何温度液体内部和表面只在液体表面剧烈缓慢平和沸腾时温度不变温度降低都是汽化现象,都要吸热3.液化(1)液化:物质从_____________的现象。(2)液化方式降低温度压缩体积气态变成液态例:*露水的形成*“白气”现象例5.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试验中:(1)图甲实验装置的组装顺序应为________(选填“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自下而上(2)实验中,判断水沸腾的依据是_______。A.水的温度保持不变B.出现水沸腾的现象(3)水沸腾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温度是______℃,此时当地的大气压强__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标准大气压。B98小于(4)本实验中不能选择酒精温度计,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酒精的沸点是78℃)(5)水沸腾后,根据图乙可以推断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继续对水加热2min,水的温度________(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酒精的沸点低于水的沸点不变例6.如图所示,用水壶烧水,水烧开后能看到壶嘴周围有“白气”产生,其中a、b两位置有一处“白气”较浓。以下关于“白气”的描述正确的是()。A.它是小水滴,a处较浓B.它是小水滴,b处较浓C.它是水蒸气,a处较浓D.它是水蒸气,b处较浓A升华和凝华1.升华:物质从________________叫升华。固态气态固态直接变成气态2.升华吸热例:3.凝华:物质从________________叫凝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气态固态4.凝华放热例:例7.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过程中,干冰进入云层,就会很快_______,并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使空气温度急剧下降,于是高空中的水蒸气便_______成小冰晶。小冰晶逐渐变大后下落,遇暖空气就_______为雨滴。(均填物态变化名称)升华凝华熔化例8.在寒冷的冬天,我们总会在窗户玻璃上看到如图所示的“冰花”,关于此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冰花”是水蒸气遇到寒冷的玻璃凝华形成的B.“冰花”是水蒸气遇到寒冷的玻璃凝固形成的C.“冰花”的形成过程需要吸热D.“冰花”是在玻璃外侧形成的A本章练习1.生活处处有物理,留心观察皆学问。对以下现象解释正确的是()。A.初冬季节,在家里洗澡时发现房间里充满“白气”,这些“白气”是水蒸气B.把酒精擦在手背上,手背感觉很凉爽,是因为酒精蒸发时要吸收热量C.放在衣橱里的樟脑丸,时间久了会明显变小,是因为樟脑丸蒸发为气体跑掉了D.剧场上淡淡薄雾是二氧化碳气体B2.如图所示的符号分别代表冰雹、小雪、雾和霜冻四种天气现象,其中主要通过液化形成的是()。C3.已知液态氢的沸点是-253℃,固态氢的熔点是-259℃,那么-260℃的氢是______态,-255℃的氢是______态,-250℃的氢是______态。4.水沸腾过程中水的温度___________(选填“升高”“下降”或“不变”),该过程水_____________(选填“吸热”“放热”或“不吸热也不放热”)。固液气不变吸热5.下表是1个标准大气压下一些物质的熔点和沸点。根据下表,在我国各个地区都能测量气温的温度计是()。A.水温度计 B.汞温度计

C.酒精温度计 D.乙醚温度计C

本课件是在MicorsoftPowerPoint的平台上制作的,可以在Windows环境下独立运行,集文字、符号、图形、图像、动画、声音于一体,交互性强,信息量大,能多路刺激学生的视觉、听觉等器官,使课堂教育更加直观、形象、生动,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减轻了学习负担,有力地促进了课堂教育的灵活与高效。部分内容取材于网络,如有雷同,请联系删除!作品整理不易,仅供下载者本人使用,禁止转载!6.小王将一杯温水放入正常工作的冰箱的冷冻室中,经过一段较长时间后,杯中的水发生了物态变化。图中的四个图像中能正()。D7.如图所示是某物质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从图像中获得的信息中不正确的是()。A.这种物质是晶体,其熔点为50℃B.在AB段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C.在AB段物质不吸收热量,温度不变D.8min后物质处于液态...C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谢谢观看!第一节物体的内能沪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复习回顾1.物体由于______具有的能叫做动能。决定动能大小的因素:物体的_____和_____。2.物体由于________而具有的能叫做重力势能。决定重力势能大小的因素:物体的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3.物体由于______________而具有的能叫做弹性势能。决定弹性势能大小的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速度质量运动被举高物体被举高的高度质量发生弹性形变弹性形变的大小还记得《分子动理论》吗?物体是由大量的_______组成的;分子在不停地作无规则的_______;分子之间存在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子间存在________。分子运动相互作用的间隙引力和斥力那分子有能量吗?运动着的篮球具有动能。运动着的分子呢?结论:运动着的分子也具有动能。分子作无规则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做分子动能。弹簧形变时具有势能。讨论:互相吸引或排斥的分子之间有没有势能?结论:互相吸引或排斥的分子也具有势能。由于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而具有的能叫做分子势能。探究新知物体的内能物体内所有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动能,以及分子势能的总和。内能=分子动能+分子势能思考:热运动的剧烈程度与什么因素有关呢?温度有关物体的内能跟温度有关吗?为什么?内能跟温度有什么关系?等量热水和冷水的内能,内能是否相同?同一灯泡在不发光和发光两种情况下,内能是否相同?哪种情况下内能比较大?为什么?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分子动能越大组成这个物体的所有分子的动能总和增加这个物体的内能增大等量热水的内能比冷水的内能大灯丝炽热时的内能比未通电时的内能大结论:同一物体的温度越高,内能越大。反之,同一物体的温度越低,内能越小。思考:温度相同的一杯水的内能,跟一桶水的内能一样吗?不同,质量大的含分子数多内能大,质量小的分子数少内能小。(1)内能与温度有关,同一物体,温度越高,内能越大,温度越低,内能越少。

(2)内能还与物体的体积(或质量、状态)有关,同种物质,温度相同时,体积(质量)越大,内能越大。(3)不同的物体不能比较内能。炽热的铁水有内能吗?北极的冰山也有内能吗?因为所有的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所以一切物体,不论温度高低,都具有内能。内能与机械能的区别与联系内能机械能区别定义物体内所有分子,动能和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势能的总和物体所具有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影响因素物体的温度、质量、状态和物质种类物体的质量、速度、高度(或弹性形变的程度)研究对象微观世界的大量分子宏观世界的所有物体存在条件永远存在有一定质量、速度、高度、弹性形变联系(1)具有机械能的物体一定具有内能,但是具有内能的物体不一定具有机械能(2)物体的内能和机械能之间可以相互转化思考:普通的一根铁丝,我们能通过哪些方法使它的温度升高?(即使它的内能增加)A.放在太阳下晒 B.在石头上摩擦C.放在热水中烫 D.放在火上烧E.用锤子敲 F.放在手中捂G.用力反复弯折 ……你能对它们进行分类吗?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途径使铁丝温度升高A.放在太阳下晒C.放在热水中烫D.放在火上烧F.放在手中捂用温度更高的物体使铁丝温度升高热传递B.在石头上摩擦E.用锤子敲G.用力反复弯折温度升高的过程,往往伴随着运动做功实验探究做功改变内能点击图片播放实验视频做功改变物体内能1.我们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物体燃烧的条件是温度________,达到着火点。3.迅速向下压活塞,空气的内能________,这是通过________的方式改变空气的内能。棉花燃烧起来升高增大做功压缩空气做功,使空气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

实验探究做功改变内能如图所示,将一根铁丝快速反复弯折数十次,感受铁丝弯折处温度的变化。铁丝弯折处温度明显升高。铁丝温度升高,表明其内能增大,这是由于人对铁丝做了功。实验探究热传递改变内能铁锅热得烫手暖风机开了,房间温度升高了棉被被晒得热乎乎的热传递:温度不同的两个物体互相接触时,低温物体温度升高,高温物体温度降低,这个过程叫做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方式内能如何变化能的种类是否改变实质热传递做功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加;物体放出热量,内能减少不变内能的转移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会增加;物体对外做功,本身内能减少改变机械能与内能相互转化热传递和做功改变物体内能是等效的热传递的三种方式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A.物体吸热内能增加温度升高B.物体放热温度降低内能减少热传递方向:

内能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传递。思考:内能改变多少可以用什么来量度呢?热量1.定义:在热传递过程中,物体间内能传递的多少。用符号Q表示。2.热量的单位:焦耳(J)3.实验研究表明,1kg水温度升高1℃要吸收热量4.2×103J,温度降低1℃要放出热量4.2×103J。4.热量是内能转移的量度。注意:热量是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内能,是内能的一部分,有热传递才有热量。只能说“放出热量”、“吸收热量”、“传递热量”,而不能说“某物体具有热量”、“某物体的热量”、“所含的热量”。温度、热量、内能的区别温度热量内能意义状态量过程量状态量单位摄氏度(℃)焦耳(J)焦耳(J)表述是、降低、升高吸收、放出有、具有、改变联系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使内能增加或减少,但温度不一定改变课堂小结1.物体内所有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动能,以及分子势能的总和。内能的大小跟物体的温度、质量、体积、状态及物质的种类有关。2.改变内能的方式:做功和热传递。物体对外界做功,内能减少;外界对物体做功,内能增大。高温物体放出热量,内能减少;低温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大。3.热量。随堂练习1.夏天,将饮料放进冰箱一段时间后,饮料温度降低。试分析饮料在冰箱中的内能变化,并解释内能变化的原因。解:饮料放出热量,内能减少,温度降低。原因是饮料温度高于冰箱内的温度,发生了热传递。2.图中两名儿童的取暖方式是()。A.两人都是通过做功取暖B.两人都是通过热传递取暖C.男孩通过热传递取暖,女孩通过做功取暖D.男孩通过做功取暖,女孩通过热传递取暖D3.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热量越多B.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不一定大C.0℃的冰块,内能一定为零D.任何两物体间都会发生热传递B4.原始的人类用“钻木取火”的方法取得火种。你能说出其中的道理吗?现在人们用火柴点火,从物理学的角度来看,它们是否有相同的原理?解:“钻木取火”的原理是摩擦生热,钻木时,钻头和木头之间克服摩擦做了功,双方内能都增大,温度升高。当达到木头的着火点时,木头就燃烧起来。火柴点火与钻木取火有相同的原理,都是利用了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谢谢观看!初步认识比热容沪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情境导入凉热中午,同样在太阳的照射下,为什么沙子这么烫,而海水却这么凉呢?凉热在傍晚,为什么海水热而沙子凉?为什么海水和沙子在同一时刻的温度不一样?猜想:沙子吸热升温比水快,沙子放热降温比水快。探究新知探究物质吸热或放热规律提出问题:某种物质升温时吸收热量的多少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有怎样的关系呢?生活事例:1.烧开一壶水和烧开半壶水需要的热量一样多吗?2.把一壶水烧开和烧成温水需要的热量一样多吗?小结:对于同种物质(如水),水吸收的热量与水的质量(m)和升高的温度(Δt)有关;质量越大,吸收的热量越多;温度升高的度数越多,吸收的热量越多。思考:物体吸收热量除了跟物体的质量和温度的变化有关,还跟哪些因素有关?使相同质量的铜和铁升高相同温度,需要的热量相同吗?铜块铁块使它们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一样多吗?实验探究实验目的:探究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在升高相同温度时,吸收热量的多少是否相同。设计实验与制定计划:取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用相同的热源加热,采用控制变量法,即在升高相同温度的情况下,比较加热时间的长短,在加热相同时间的情况下,比较升高的温度大小。实验器材:两只相同的酒精灯(或电加热器)、两只相同的烧杯、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两支温度计、两只搅拌器、两个铁架台、秒表、火柴。实验步骤:点击图片播放实验视频实验数据:液体名称液体质量m/g液体初温t1/℃液体末温t2/℃加热时间t/min液体吸热情况“多”或“少”水300203012.3多水15020306.2多煤油30020306.1少煤油30020253.1少分析与论证:用相同的热源,给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加热,升高相同的温度,水需要的加热时间比煤油长,表明水吸收的热量多,水的吸热能力强,即不同的物质吸热本领不同。小结物体吸收的热量不仅与物体的质量、物体温度的变化有关还与物质的种类有关。吸热(放热)能力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如何科学地比较不同物质的这种特性呢?科学家对以上现象进行了详细研究,并由此揭示出物质的一种特性,这种特性被称为比热容。物质的比热容定义: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或降低)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与它的质量和升高(或降低)温度的乘积之比。比热容用符号c表示,它的单位是焦每千克摄氏度,符号是J/(kg·℃)。物理意义:反映物质吸收与放出热量的能力。水的比热容是:c水=4.2×103J/(kg·℃)

色拉油的比热容是:c油=1.97×103J/(kg·℃)尝试说出水的比热容的物理意义:1

kg水温度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4.2×103J。物质比热容c/(J·kg-1·℃-1)水4.2×103酒精2.4×103煤油2.1×103冰2.1×103蓖麻油1.8×103砂石0.92×103物质比热容c/(J·kg-1·℃-1)铝0.88×103干泥土0.84×103铁、钢0.46×103铜0.39×103汞0.14×103铅0.13×103常见物质的比热容1.谁的比热容最大?2.同种物质的比热容是一直不变的吗?3.你还有哪些发现?水的比热容大,在质量一定的条件下水升高相同温度时,吸热多,用水作冷却剂效果好。水的比热容大,在质量一定的条件下水降低相同温度时,

放出的热量多,用热水取暖效果好。为什么海水和沙子在同一时刻的温度不一样?

因为海水与沙子受光照的时间完全相同,所以它们吸收的热量相同,但是海水的比热容比沙子的比热容大,所以海水升温比沙子少;没有日照时,海水降温比沙子少。小结物质的比热容跟密度相似,也是物质的特性之一。对某种确定的物质来讲,比热容是一个确定的数值,跟物体质量的大小,温度改变的多少,物体的形状、体积、位置等无关,它仅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因此,可以用比热容来鉴别物质的种类。课堂小结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或降低)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与它的质量和升高(或降低)温度的乘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比热容用符号c表示,它的单位是焦每千克摄氏度,符号是J/(kg·℃)。随堂练习1.沿海地区,昼夜温差较小,而内陆沙漠地区的昼夜温差较大,这主要是因为()。A.海水的密度小,砂石的密度大B.海水的比热容大,砂石的比热容小C.海水的内能多,砂石的内能少D.海水吸收热量少,砂石吸收热量多B2.将质量和初温均相同的铝、铜、铁三个金属球(c铝>c铁>c铜),浸没在沸水中煮较长的一段时间,则三个球的温度______。从沸水中吸热最多的是______球,吸热最少的是______球。相同铝铜3.若将一瓶煤油倒去一半,则留下的一半()。A.密度不变,比热容变为原来的一半B.密度和比热容都不变C.比热容不变,密度变为原来的一半D.密度、比热容都变为原来的一半B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杯煤油用去一半,它的比热容减为原来的二分之一B.吸收热量多的物质,比热容一定大C.高温物体放出热量一定多D.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吸收了相同的热量,煤油升高的温度大于水升高的温度D5.下列物质的比热容发生改变的是()。A.一杯水倒掉半杯B.水凝固成冰C.

0℃的水变成4℃的水D.将铁块锉成铁球B谢谢观看!比热容的计算及应用沪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复习导入一、物体的吸热能力:与质量、升高的温度、物质种类有关。二、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或降低)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与它的质量和升高(或降低)温度的乘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用符号c表示。三、比热容反映了物质吸收或放出热量的能力。水的比热容最大,为4.2×103J/(kg·℃)。“水的比热容大”这一特点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探究新知思考:1.汽车发动机为何用水来冷却?2.冬天的散热器(俗称暖气片)为何用热水供暖?水的比热容大,在质量一定的条件下水升高(或降低)一定温度吸热(或放热)很多,用水做冷却剂或取暖效果好。用冷水冷却汽车发动机用热水取暖人们培育秧苗时,为了保护秧苗在夜间不被冷空气冻坏,常常在傍晚往农田中灌水,白天再将水放出。因为,在夜间温度下降时水放出的热量较多,从而达到防冻的目的。沙漠地带昼夜温差很大,而沿海地区昼夜温差不大,这是什么原因?由于海水比热容比砂石大,海水与砂石比较,吸收或放出同样的热量,升高或降低的温度较小,白天在受太阳照射条件相同时,海水的温度变化要小些,所以沿海地区比内陆地区温升慢,夜晚放热,沿海地区温度降低也少。所以一天之中,沿海地区温度变化小,内陆地区温度变化大。同理,在一年之中夏季内陆比沿海炎热,冬季内陆比沿海寒冷。提出问题:水的比热容是多少?物理意义是什么?知道了物质的比热容相当于知道了什么?相当于知道了1㎏的这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如果物体的质量不是1㎏,升高或降低的温度不是1℃,那么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该怎样计算呢?根据物质比热容的定义可计算出该物体在温度变化过程中吸收(或放出的热量):(1)升温吸热:Q吸=cm(t2-t1);(2)降温放热:Q放=cm(t1-t2)。热平衡(1)概念:两个温度不同的物体放在一起时,高温物体放出热量,温度降低;低温物体吸收热量,温度升高。若放出的热量没有损失,全部被低温物体吸收,最后两物体温度相同,称为“达到热平衡”。(2)热平衡方程:Q吸

=Q放。热量和热平衡(1)如果某物体的比热容为c,质量为m,温度变化为Δt,则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为Q=cmΔt。(2)此公式适用于物体温度改变时,物体吸收或放出热量的计算,对物态变化的过程不适用。热量和热平衡问题的计算(3)物体的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Q吸=cmΔt升=cm(t-t0);物体的温度降低时放出的热量Q放=cmΔt降=cm(t0-t),Δt为物体温度的变化值,即物体高温值和低温值之差。(4)在热传递过程中,当两个物体之间只有热传递而没有热量的损失时,根据热平衡,则有Q吸=Q放。热量和热平衡问题的计算例题*:要把2kg的水从20℃加热到100℃,至少需供给多少热量?已知:c=4.2×103J/(kg·℃),m=2kg,t1=20℃,t2=100℃。求:Q吸。解:Q吸=cm(t2-t1)=4.2×103J/(kg·℃)×2kg×(100℃-20℃)=6.72×105J。答:至少需供给6.72×105J的热量。例题:使20g冰的温度从-10℃升高到0℃,但未熔化成水,需要吸收多少热量?如果这些热量是由温度从5℃降低到0℃的水供给的,需要多少克5℃的水?[冰的比热容2.1×103J/(kg·℃)]解:m冰=20g=20×10-3kg,Δt冰=0℃-(-10℃)=10℃,冰吸收的热量Q吸=c冰m冰Δt冰=2.1×103J/(kg·℃)×20×10-3kg×10℃=420J;由题知,冰升高温度吸收的热量由水降温放热提供,即Q吸=Q放=c水m水Δt水,Δt水=5℃-0℃=5℃,需要水的质量:例题:在1标准大气压下,把一质量为500g的高温物体投入质量为8kg、温度为20℃的水中,如果物体放出的热量是2.73×106J,不计热量损失,则水的温度会升高到____℃。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热量公式推出,且要分清“升高到”与“升高了”的区别。本题“升高到多少”即求水的末温。根据热量公式Q=cmΔt,得水升高的温度为:由于t0+Δt=20℃+81.25℃=101.25℃>100℃,又因在标准大气压下水沸腾后温度会保持100℃,故水的末温为100℃。100课堂小结根据物质比热容的定义可计算出该物体在温度变化过程中吸收(或放出的热量):(1)升温吸热:Q吸=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