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六年级语文上册六单元测试卷及答案_第1页
2023年六年级语文上册六单元测试卷及答案_第2页
2023年六年级语文上册六单元测试卷及答案_第3页
2023年六年级语文上册六单元测试卷及答案_第4页
2023年六年级语文上册六单元测试卷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单元测试卷

一、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J。(8分)

颠簸(bobo).女(zlzhl)

黄罩(yingyin)房檐(ydnzhan)

晶掌(yinylng)港用(jidnlan)

资源(zizhl)回落(ddngtang)

二、读拼音,写汉字。(6分)

三、按要求完成下列练习。(7分)

1.“慨”按部首查字法,应先查_______部,再查________画;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

大写字母,再查音节-"充满正气,情绪激昂”指的是这个词

语。

2.“璀璨”的意思是()A.形容珠玉等光彩鲜明。B.形容衣服等非常好看。

用这个词语写一个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给下面的句子选择合适的说明方法。(5分)

A.作比较B.打比方C.分类别D.举例子E.列数字

1.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2.拿矿产资源来说,它不是谁的恩赐,而是经过几百万年,甚至几亿年的地质变化才形

成的。()()

3.科学家已经证明,至少在以地球为中心的40万亿千米的范围内,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

第二个星球。()

4.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

五、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8分)

1.我不禁鼻子一酸也许老人进去后就再也出不来了(加标点符号)

2.人类不能指望地球被破坏以后再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改为反问句)

3.三黑看见自己种的养麦已经开花,白霎霎的像一片雪。(仿写比喻句)

4.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写一句话。

六、根据课文内容判断对错,对的画“,错的画“X”。(4分)

1.“浪淘沙”是刘禹锡写的一首词的词牌名。()

2.“五谷丰登”中的“五谷”指的是稻、麦、黍、菽、稷。()

3.诗人杜牧特意让南朝的“四百八十寺”掩映于迷蒙的烟雨之中,这就更增加了一种朦

胧迷离的色彩。()

4.“只有一个地球,如果它被破坏了,我们别无去处。”这句话说明了破坏地球后果的

严重性。()

七、课文回顾。(9分)

1.唐代诗人在《浪淘沙》(其一)中运用的修辞方法写出了黄河的

气势,主要诗句是,。

2.宋代诗人的《书湖阴先生壁》中的诗句“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阂送

青来”两句堪作修辞名句。诗人运用了的句式,又运用了的修

辞方法,给山水赋予人的感情,化静为动,显得既生机勃勃又清静幽雅。

3.《江南春》一诗中描写江南景物特点的诗句是:,

八、课内阅读。(11分)

有人会说,宇宙空间不是大得很吗,那里有数不清的星球,在她球资源枯竭的时候,我

们不能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吗?

科学家已经证明,至.在以地球为中心的40万亿千米的范围内,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

二个星球。人类不能指望地球被破坏以后再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

不错,科学家们提出了许多设想,例如,在火星或者月球上建造移民基地。(),

即使这些设想能实现,()遥远的事情。再说,又有多少人能够去居住呢?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3分)

2.这几段话的主要内容是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o(2分)

3.从选文中画横线的词语可以判定这句话运用了的说明方法。以此强调了

地球是的星球。(4分)

4.对加点的词语“至少”理解正确的是()。(2分)

A.表示目前最大的限度B.表示最小的限度

C.强调了目前的研究成果还只限于这个范围

九、课外阅读。(12分)

鹦鹉鱼的睡衣

①地中海生活着一种鱼,它色彩艳丽,脊背是紫红色的,体侧是玫瑰红色,胸部和腹部

的鳍是淡黄色的,背鳍是灰黄色的,尾部镶白色的边,就像鹦鹉那样漂亮,所以人们叫它鹦

鹉鱼。

②罗马人和古希腊人特别器重这种鱼,把它当作珍品,这倒不是因为鹦鹉鱼长得漂亮,

而是因为它们的团结互助的精神。据研究这种鱼的学者发现,如果鹦鹉鱼一旦不幸碰上了针

钩,在千钧一发之际,它的伙伴会很快赶来帮忙,咬断钓鱼线,从危险中救出同伴。如果有

的鹦鹉鱼被鱼筐围住了,别的伙伴就会用牙齿咬住它的尾巴,拼命从筐缝中把它拉出来。所

以,一般的渔民很难捕获到这种鱼。

③虽然鹦鹉鱼能够互相帮助,一般的危险奈何不了它们,可是,这并不等于鹦鹉鱼永远

没有危险。因为鹦鹉鱼很怕死,所以常常在没有危险的时候也忧虑忡忡,它们想,白天遇到

危险了,有同伴来救助,如果晚上同伴们都睡着了,谁来救自己呢?于是,鹦鹉鱼们想出了

一种办法。它们每天傍晚都会给自己织一件睡衣穿,这样便确保了晚上的安全。

④它们织睡衣的方法像蚕吐丝作茧似的,从嘴里吐出白色的丝,利用它的腹鳍和尾鳍,

经过一两个小时就能从头到尾织成一个囱囹的壳,这就是它们的睡衣。每天晚上,它们睡在

自己编织的睡衣里,确实能够防御敌人的侵害,并能安安静静地睡一晚。可是它们的睡衣织

得太坚固了,第二天早晨要费很大力气才能把睡衣弄破,以便从里面钻出来。到了晚上,鹦

鹉鱼再织一件新的睡衣穿在身上。

⑤有时候,鹦鹉鱼生病了,晚上躺在睡衣里,早晨想出来的时候,因为没有足够的力气

钻破睡衣,这就麻烦了,时间一长它必死无疑。因为,鹦鹉鱼从不救助困在睡衣里的同伴,

它们会认为同伴还在睡觉,不便打扰。

⑥所以,对于鹦鹉鱼来说,…最大的危险不是来自处界的伤害,.而.是因为作为自缚的自残。

人类也拥有像鹦鹉鱼相似的一件睡衣,我们从来不缺乏互相帮助的精神,但却逃不脱作茧自

缚的危险。

1.分别找出第①②③自然段中能概括段落中心意思的关键词语。(3分)

①②③

2.理解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体会说明文用词的准确性。(2分)

⑴(它们)经过一两个小时就熊从头到尾织成一个圆冏的壳。

(2)第二天早晨要费很大力气才熊把睡衣弄破。

3.对画“_”的句子理解正确的是()(1分)

A.鹦鹉鱼最大的危险不是来自别的鱼类,而是同伴鱼类的互相嫉妒。

B.因为平时鹦鹉鱼受到外界伤害时,其他鹦鹉鱼会很快来解救受困者,而当鹦鹉鱼困在

睡衣里时,就会因得不到同伴的救助而死亡。

C.鹦鹉鱼织的睡袋太结实,它们自己有时候就出不来,作茧自缚。

4.概括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2分)

5.根据短文内容判断对错,对的画“,错的画“x”。(2分)

(1)第①自然段先写鹦鹉鱼的全身色彩艳丽,又写身体各个部位的不同颜色,所以是从整

体到局部的说明顺序,也就是逻辑顺序。()

(2)第②自然段采用从结果到原因,又从原因到结果的逻辑说明顺序。()

(3)第①自然段运用的说明方法是下定义,第⑤自然段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6.你是如何理解短文最后一句话的?结合实际说一说。(2分)

十、习作。(30分)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作为一名小学生,我们该如何做呢?请你写一份倡议书,

号召大家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保护家园,保护地球。

参考答案

一、bozhiyingydnyinglanzidang

二、涯慷裹篮蔼贡

三、1.i9Kkai慷慨2.A地球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像一叶扁舟。

四、1.B2.DE3.E4.A

五、1.——o2.人类难道能指望地球被破坏以后再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吗?3.明

月挂在深蓝色的天空中,月光像流水一样泻下来,大地一片银白色。4.蚕的小小的身躯是

一座非常奇妙的“加工厂”。

六、1.x2.V3.V4.V

七、1.刘禹锡夸张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2.王安石对偶拟人

3.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八、1.但是也是2.人类无法移居到别的星球3.列数字唯一适合人类居住4.C

九、1.①色彩艳丽②团结互助③很怕死2.(1)“就能”一词强调了鹦鹉鱼编织睡衣

时间之短。(2)“才能”一词突出了鹦鹉鱼睡衣之坚固。3.B4.本文主要介绍了鹦鹉鱼

的特点,以及它们为保护自己反而作茧自缚的厄运。5.(1)V(2)V(3)V6.人类有团

结互助的精神,但是也存在跟鹦鹉鱼类似的行为,所以也是作茧自缚。例如,人类在享受塑

料袋带来的方便时,却受到了白色污染的惩罚。人们造汽车、建化工厂,污染了空气和水。

人们在让生活变得更加便利的同时,却让自己的生存环境遭到了破坏,让自己的生命受到了

威胁。

十、【写作指导】1.首先确立主题“保护自然环境”。2.保护环境要注意细节,从身边的小事

做起。3.明确倡议书的格式(标题、称呼、正文、署名、日期)。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

期末试卷带答案【A4版】

班级:姓名: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题序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卜总分

得分

一、看拼音,写词语。

paoxiaotunshienuowunu

kulongjuanyiyanyi

二、选择加线字正确的读音,画“。

暴露无遗(yiwai)参差(chaci)斩钉截铁(jiejie)

豁(hu。hub)开X(chach&)腿咚锵(qiWngjiang)

三、形近字组词。

寇(——)帜(_„)距(—_)爆(_________)

冠(——)职(_—)拒(—_)瀑(_________)

完(—______)织(_________)炬(—_____)曝(_________)

四、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

(__)神(——)注(——)身(—)骨(——)山侄U(__)

()出心()()步()星汹()澎()

五、选词填空。

僻静偏僻

1.自从修了公路,一向()的小山村也热闹起来了。

2.县里的医生经常去()的农村,为农民送医送药。

汇集汇合

3.大江大河是由许多小溪()而成的。

4.广场上()了从四面八方来参加开国大典的群众。

六、把下列句子改成第三人称转述句。

1.贝多芬说:“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

2.小红军对陈麋说:“我还要等我的同伴呢。”

3.他微笑着说:“我们到延安来,专门赶来采槐花蜜。”

4.妈妈对我说:“我想看看你洗的衣服干净不干净。”

七、背诵积累。

1.唐代诗人贺知章的《回乡偶书》中,“,"突出了诗人离乡之久,

回乡之晚,抒发了自己久而愈深、老而弥笃的思乡之情;";"虽

写了诗人的老迈衰颓,却从儿童的感觉着笔,极富生活情趣。我还会默写贺知章的《咏柳》:

2.《桥》的篇末写一个老太太来这里祭奠“她丈夫和儿子。”“丈夫”在文中指,“儿

子”在文中指。课文最后才交代这两个人的关系,这种的写法达到了震撼人心

的效果。

八、课内阅读。

①一阵风把蜡烛吹灭了。月光照进窗子,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显得格外清幽。

贝多芬望了望站在他身旁的兄妹俩,借着清幽的月光,按起了琴键。

②皮鞋匠静静地听着。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

的海面上,霎时间洒满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

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皮鞋匠

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

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

1.联系上下文想一想,写出近义词。

清幽:恬静:

2.仔细读读第②段回答问题。

1.用“—”在文中画出皮鞋匠听到琴声展开联想的句子。

2.第二自然段中有三幅画面,请用“①②③”在下文中相应的句子前面标注出来。

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满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

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

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

3.从这些画面我们联想到贝多芬的琴声有什么变化?

九、习作。

提示:受疫情影响,今年的春节和元宵节都与往年有所不同。因为不能出门,可能少了几分

热闹,但是有家人的陪伴更多了几分温馨。在这个特殊节日里,有哪些事情让你印象深刻呢?

要求:选择节日里的某一天,某一事,写一篇作文,记叙发生的事情,表达自己的感受。文

题自拟,不少于500字。

参考答案

1、咆哮吞噬婀娜女窟窿倦意演绎猥牙

2>yicijiehudchag

3、日寇旗帜距离爆破冠军职业拒绝瀑布完结织布

火炬曝光

4、全贯粉碎排海别裁大流涌湃

5,僻静偏僻汇合汇集

6、

1.贝多芬说,他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

2.小红军对陈廉说,他还要等他的同伴。

3.他微笑着说,他们到延安来,专门赶来采槐花蜜。

4.妈妈对我说,她想看看我洗的衣服干净不干净。

7、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碧玉妆

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老汉小伙子

意外式结局

8、

1.幽静宁静

2.1.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满

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

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

2.①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

②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

③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