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师大附中高三年级上册第二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_第1页
2023-2024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师大附中高三年级上册第二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_第2页
2023-2024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师大附中高三年级上册第二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_第3页
2023-2024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师大附中高三年级上册第二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_第4页
2023-2024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师大附中高三年级上册第二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师大附中高三(上)第二次调研历史

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

1.目前发掘的良渚古城,内城面积达300万平方米,大大超出同时代中国古城遗址,若以每天开采、运输

和堆筑1立方米的土石各需1人计,每年出工30万人,,整个工程需要连续建造110年。由此推测,良渚

文化()

A.生产力水平进入青铜时代B.存在较大的组织动员机制

C.迈入高度成熟的阶级社会D.建筑技艺高超领先于世界

2.春秋末年,设立在国都的“国学”和诸侯封地的“乡学”难以为继,使得世守专职的宫廷文化官员纷纷

出走。边鄱之地的文化繁荣起来,身为夷人的郑子到鲁国大讲礼乐,使鲁人自愧不如。这些现象说明当时

()

A.宗法秩序土崩瓦解B.学术下移局面出现

C.地方官学开始设立D.礼乐文明日渐式微

3.秦朝时,政府在全国范围内修筑驰道、直道和五尺道等,构建了以咸阳为中心的全国性道路网,政府在

各地广设驿站,构筑了从大都(北京)()

A.旨在促进中外文化交流B.服务于对外扩张的需要

C.是两大王朝速亡的诱因D.利于强化中央集权统治

4.据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亡律》,“奴牌为善而主欲免者,许之”,其身份介于奴牌与自由民之间,国家

免除其算赋和徭役,服侍自己的主人。这一规定,从长远看利于()

A.促进社会阶层的双向流动B.消除国家与主家间的矛盾

C.扩大编户齐民的社会基础D.强化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

5.《礼记乐记》记载:礼节民心,乐和民声,政以行之,生于人心者也;乐者,审音以知乐,审乐以知

政,而治道备矣。这反映出中国古代重视()

A.丰富百姓娱乐生活B.传承发展中华传统文化

C.提高民众文化水平D.发挥艺术社会治理功能

6.下表呈现的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官修史书的正统之辩,表中内容反映出()

史书观点

《三国志》魏以土德上承汉朝火德,应为正统

《汉晋春秋》以蜀汉为正统,以曹魏为篡逆

第1页供6页

《魏书》鲜卑拓跋氏是黄帝后裔,占据中原,当为正统

A.南朝以华夏认同论正统B.历史解释力求规避主观认识

C.史书观点折射时代特征D.官修史书能够呈现历史事实

7.唐初的租庸调制以均田制基础,即使农民分配到的实际土地没有达到法定授田标准,每丁每年也要纳定

额的租调。唐中期实行两税法,依户等纳钱,依地亩纳粟,但丁额不废(以便临时差发力役)。由此可

见,这一改革使()

A.赋税原则由税产变税丁B.白银开始成为税收支付手段

C.百姓税赋负担相对公平D.政府放松了对户籍制度管理

8.中国古代的通行货币是铜钱,但在6—7世纪,拜占庭金币和萨珊波斯银币长期在高昌流通。唐朝直接

管辖高昌后,很长时间内仍然没有禁止用金银币。由此可知,隋唐时期()

A.金银成为中国的主要货币B.异域先进文化传播到中国

C.东西方之间商贸往来兴盛D.白银货币化推动商贸发展

9.宋熙宁年间,经常出现枢密院奏事退、王安石留身独对的局面。凡外交方针、将帅任用、军需供应,大

多由神宗与宰相王安石商定。保甲法、将兵法等军政改革均在中书发动,尽管遭到枢密院的抵制,但并未

因此停止推行。这表明宋朝()

A.实施重文抑武的基本国策B.枢密院失去了军队调遣权

C.实行军政与民政分治的政策D.王安石变法的强兵效果明显

10.元朝时,在政治上虽有“内北国而外中国,内北人而外南人”的区分,但文化上北人南往,或南人北

上,蔚然成风。北方士人往往以江南一游为荣。南方士人大多以“游孔林”、“历燕赵”、“谒京师”作为

人生的重要经历。这表明()

A.国家统一有利于文化的融合B.文人的尊儒信仰驱动北人南往

C.中华文明呈现多元一体特征D.统治政策成为南北交流指向标

11.1592年利玛窦来华后,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人思维和行为方式,盛赞孔子为“中国哲学家之中最

有名”者,在北京被称为“利进士”。这说明了()

A.选官制度呈现开放特征B.儒家文化顺应时代发展

C.入乡随俗助力西学东渐D.东西文化相互吸收借鉴

12.康乾时期,华夷观念发生了新变化。其中“华”的主体逐渐从专指汉族扩展到包括满族在内的各民

族,而“夷”则专指外国人,特别是西方殖民者。该变化主要表明()

A.统治者放弃闭关锁国的政策B.清朝疆域得到了开拓和巩固

第2页/共6页

C.清政府面临严重的统治危机D.世界局势影响传统文化观念

13.太平天国运动建立了农民政权,大批封建官吏、恶霸地主被杀或逃亡、农村自耕农数量增加;在进军

过程中,太平天国运动()

A.动摇了清朝统治基础B.具有反封建反侵略性质

C.与封建势力彻底决裂D.促使小农经济加速解体

14.下图反映的是上海轮船招商局的部分负债情况。这一情况可以用来说明()

A.官办企业缺乏资本原始积累B.洋务工业难以获得政府资金支持

C.中国近代造船工业揭开序幕D.传统金融机构支持近代企业发展

15.甲午战前,由中国人执笔的《申报》对日本进行全面报道,对于中日实力对比非常乐观,《申报》感慨

道:“夺我藩属,荡我边疆……振动我人民”,甲午战争中国的失败()

A.证明了洋务运动的破产B.推动了民主革命运动的兴起

C.激起国民盲目崇外心理D.增强了国人的民族危机意识

16.百日维新开始后,清廷颁布上谕:“欧洲通例,凡通商口岸,强邻环伺,欲图商务流通,惟有广开口

岸之一法……(地方各将军督抚)悉心筹度……可以推广口岸展拓商埠者……惟须详定节目,不准划作租

界。”此上谕旨在()

A.维护国家利权B.推行改定新约C.启动宪政改革D.约束督抚权力

17.下图反映近代上海()

第3页/共6页

A.礼仪服饰刻板守旧B.社会转型特征凸出

C城市生活全面西化D.交通工具婚变完成

18.从1912年至1928年,国家元首变换了12次,共有7人先后担任总统;内阁改组45次,有29人担任

过政府首脑(总理),最短的仅有5天。这一现象折射出()

A.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B.民国前期社会动荡

C.进步人士探索治国新路D.政党政治有效实施

19.新文化运动时期,胡适在《再论中学的国文教学》一文中说,学生作文的标准就是“人人能用国语自

由发表思想”,其理由就是“国语容易学习、容易通晓,而且实在重要……有许许多多中等学校毕业生都

不能用古文发表自己的思想”。据此可知,胡适主张()

A.实现白话文全面取代文言文B.增加国文教学中的西方元素

C.深入挖掘中国文化历史价值D.借助文学革命进行思想启蒙

20.1920年,陈望道在《劳动界》杂志上发表《平安》一文。他在文中指出,劳工并没有得到平安,他们

的生活既是不平的也是不安的,甚至提出了“我们向那(哪)里去找平安”的疑问。陈望道发表该文意在

()

A.唤醒工人阶级的反抗意识B.扩大马克思主义的影响

C.揭露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D.壮大中国共产党的力量

21.1922年,胡适在《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一文中写道:虽然自1916年以来就有意主张白话文学,但白

话文真以“一日千里”之势传播是1919年以后。各地的学生团体忽然办了约400种白话报刊。胡适的描述

反映出()

A.新文化运动推动白话文学兴起B.近代中国民主革命性质发生变化

C.五四运动促进了青年学生觉醒D.各地报刊高举民主与科学的旗帜

22.1924年7月,在农讲所毕业典礼上,孙中山对农讲所的毕业生说:“农民在中国是占人民的极大多

数,都能明白三民主义,实行三民主义,我们的革命才是彻底。”这反映了孙中山()

A.积极筹备国共第一次合作B.在中国宣传马克思主义

C.经济上主张“耕者有其田”D.鼓励农民投身国民革命

23.1931年2月,毛泽东要求各地各级工农民主政府发布公告,明确规定农民已经分得的田归农民个人私

有,可以自主租借买卖,别人不得侵犯;生产的产品,除向政府缴纳土地税外,均归农民个人私有,任凭

自由买卖。这些规定有利于()

A增强革命统一战线力量B.调动农民参加革命积极性

C.推动全国农业生产发展D.奠定持久抗战的物质基础

第4页/共6页

24.1929年4月,毛泽东主持制定兴国《土地法》,将井冈山《土地法》中“没收一切土地”的规定

()

A.扩大革命群众基础B.区别对待地主阶级

C.完善党的斗争策略D.应对国民党“围剿”

二、材料解析题

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961年,北宋天文官员王处讷制出新历,宋太祖亲自作序;981年,王处讷又献新历20卷,

黄河决堤,刘吉主动请缨治理,得官爵与丰厚的物品奖赏。1076年,朝廷规定太医局轮流派人到各行政部

门医治病患,宰相苏颂组织创制水运仪象台的过程中,不拘一格

——摘编自萨日娜《中国古代如何鼓励科技创新》

材料二宋代的科技成就,在不同科技领域的表现有所不同。比如,中国的畜牧养殖技术在唐以前已

经成熟,宋代则处于历史顶峰,不但远超汉唐,科学技术的进步有赖于前期知识的积累。比如,宋代发明

了水转大纺车,如果在某些领域能有一些突破的变革,它的意义也是非常大的。宋朝正是这样一个发生变

革的时代,影响了中国科技史的走向;特别是指南针、火药与印刷术“三大发明”在宋代完成

——摘编自何勇强《宋代科技成就的历史地位刍议》

(1)据材料一,概括北宋政府奖励科技发展的措施。

(2)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科技发展的特点及原因。

26.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下中央决策方式不断发展演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书舍人掌侍奉进奏,参议表彰,凡诏旨、制敕及玺书、册命,楷按典故起草进画;既

下,则署而行之。……给事中掌侍奉左右,分判省事,凡百司奏抄,门下侍中审定,则先读而署之,以驳

正违失。……凡尚书省施行制、敕,案成则给程以钞之。凡制、敕施行,京师诸司有符、移、关、牒下诸

州者,必由于都省以遣之。”

——摘编自《唐六典》卷九

材料二廷议与廷推在明朝作为一种独特的制度,是中央各部门的平等议事制度,廷议廷推弥补了明

朝缺乏中枢机构协调的缺陷。“朝廷有大政及推举文武大臣,必下廷议”,举凡立君立储、建都、郊祀、

宗庙、典礼、宗藩、民政、漕运、边事等皆在可以之列。正统十年,重要政事“内阁与六部、都察院、通

政司、大理寺堂上官,六科掌印官会议”。廷推形式与廷议大体相同,但议题专为人事。隆方以后,阁臣

不经廷推入阁者,往往引起争议。

——摘编自吴宗国《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唐朝中央政府的决策是如何出台的。这反映出唐朝中央官制的何种

特征?

第5页/共6页

(2)据材料二指出明朝出现廷议与廷推这一种独特的制度的原因。与唐朝相比,明朝在政府决策方面的

有何不同?

27.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07年底,清政府农工商部奏准颁行《农会简明章程》,敦促各地设立农务总会及分会、分

所。许多资本家认为“我国以农产立国,不足以救危亡之时局”,积极参与组织农会。据记载,或是新式

学堂的毕业生。还有不少农会规定,只有“素有实业,为一方巨擘者”,才有资格出任农会的领导。清末

农会在研究农学、讲求农务、创办农业试验场、推动农业发展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如1910年成立

的四川农务总会,总会和分会会员仅有1955人。

——摘编自朱英《论辛亥革命前的农会》

材料二1924年7月,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国民党中央农民部的名义,“自耕农、半自耕农、佃

农、雇农、农村之手工业者及在农村中为体力的劳动者”,愿履行一定手续的即可取得农会会员资格。

1926年5月,是以农民利益为奋斗的目的”“同时要与中国革命有利益”。农民协会''要联合各革命民众

共同打倒帝国主义及军阀,除去贪官污吏、买办、地主、劣绅士豪的靠山,致力于打倒官权、神权、族

权、男权,创造自己的民权,全国已有17个省建立了农民协会,会员达900余万人。

——摘编自李永芳《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早期农民协会》

(1)简述清末农会兴起的历史背景。

(2)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农会的新特征,并简析其意义。

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人民英雄纪念碑位于北京天安门广场中心的南北中轴线上,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为纪念中国近现代

史上的革命烈士而修建的纪念碑。其下层大须弥座束腰部四面镶嵌着八块巨大的汉白玉浮雕,分别以虎门

禁烟、金田起义、武昌起义、五四运动、五卅运动,南昌起义、抗日游击战,胜利渡长江为主题。

从以上8块浮雕中任选2个或以上浮雕,以“英雄”为主题,自拟论题,并结合中国近代历史进行论述。

(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第6页/共6页

2023-2024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师大附中高三(上)第二次调研历史

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

1.目前发掘的良渚古城,内城面积达300万平方米,大大超出同时代中国古城遗址,若以每天开采、运输

和堆筑1立方米的土石各需1人计,每年出工30万人,,整个工程需要连续建造110年。由此推测,良渚

文化()

A.生产力水平进入青铜时代B.存在较大的组织动员机制

C.迈入高度成熟的阶级社会D.建筑技艺高超领先于世界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

时空是:新时期时代(中国)。根据材料,良渚古城内城面积“大大超出同时代中国古城遗址”,“良渚古

城和外围的水利系统”“工程需要连续建造110年”,可知良渚古城的建设规模大,需要大量劳动力,耗

时较长,能够建成说明当时良渚文化存在较大的组织动员机制,B项正确;商周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青铜

时代,良渚文化是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排除A项;材料中没有阶级,不能推断出良渚文化迈入高度成熟

的阶级社会,排除C项;材料没有把良渚文化与世界上其他文化进行比较,排除D项。故选B项。

2.春秋末年,设立在国都的“国学”和诸侯封地的“乡学”难以为继,使得世守专职的宫廷文化官员纷纷

出走。边鄙之地的文化繁荣起来,身为夷人的郑子到鲁国大讲礼乐,使鲁人自愧不如。这些现象说明当时

()

A.宗法秩序土崩瓦解B.学术下移局面出现

C.地方官学开始设立D.礼乐文明日渐式微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春秋末年(中国)。据材料“使得世守

专职的宫廷文化官员纷纷出走。边鄙之地的文化繁荣起来”,可以看出春秋大变革的背景下,宫廷文化官

员出走,边鄙之地的文化繁荣起来,说明学术下移现象的出现,B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学术下移,无法

得出宗法秩序的状况,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地方官学难以为继,排除C项;仅从材料,无法得出礼乐

文明的状况,排除D项。故选B项。

3.秦朝时,政府在全国范围内修筑驰道、直道和五尺道等,构建了以咸阳为中心的全国性道路网,政府在

各地广设驿站,构筑了从大都(北京)()

第1页/共15页

A.旨在促进中外文化交流B.服务于对外扩张的需要

C.是两大王朝速亡的诱因D.利于强化中央集权统治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

时空是:古代(中国)。结合所学可知,秦朝和元朝的这些道路交通建设都属于规模浩大的大型工程,都

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由加强了中央集权,D项正确;这些工程都在国内,与中外交流无关,排除A

项;这些工程都在国内,与对外扩张无关,排除B项;C项与史实不符,元朝没有速亡,排除C项。故选

D项。

4.据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亡律》,“奴牌为善而主欲免者,许之”,其身份介于奴牌与自由民之间,国家

免除其算赋和徭役,服侍自己的主人。这一规定,从长远看利于()

A.促进社会阶层的双向流动B.消除国家与主家间的矛盾

C.扩大编户齐民的社会基础D.强化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

时空是:汉代(中国)。根据材料“被免之奴名为私属、婢为庶人,国家免除其算赋和徭役,服侍自己的

主人”可知,奴婢被释放后,国家免除其算赋和徭役,释放的奴婢编入户籍后,扩大了编户齐民的社会基

础,C项正确;释放奴婢,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国家与主家之间的矛盾,排

除B项;材料中没有描述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排除D项。故选C项。

5.《礼记乐记》记载:礼节民心,乐和民声,政以行之,生于人心者也;乐者,审音以知乐,审乐以知

政,而治道备矣。这反映出中国古代重视()

A.丰富百姓娱乐生活B.传承发展中华传统文化

C.提高民众文化水平D.发挥艺术社会治理功能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

时空是:古代(中国)。根据材料“礼节民心,乐和民声,政以行之,刑以防之。凡音者,生于人心者

也;乐者,通于伦理者也。是故审声以知音,审音以知乐,审乐以知政,而治道备矣.”可知,由辨别声

而知到音乐,由辨别音乐而知乐理,由辨别乐理而知道政治的好坏,就具备了治理天下的方法,说明在中

国古代比较重视发挥艺术社会治理功能,1)项正确;材料中描述的是礼乐对国家治理的作用,而非百姓娱

第2页/共15页

乐生活或者民众文化水平,排除A项和C项;材料中描述的信息,与传承发展中华传统文化无关,排除B

项。故选D项。

6.下表呈现的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官修史书的正统之辩,表中内容反映出()

史书观点

《三国志》魏以土德上承汉朝火德,应为正统

《汉晋春秋》以蜀汉为正统,以曹魏为篡逆

《魏书》鲜卑拓跋氏是黄帝后裔,占据中原,当为正统

A.南朝以华夏认同论正统B.历史解释力求规避主观认识

C.史书观点折射时代特征D.官修史书能够呈现历史事实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

时空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三国志》以魏为正统,《汉晋春秋》

以蜀汉为正统,而鲜卑族建立的北魏政权编修的《魏书》却以鲜卑拓跋氏为正统,不同史书对谁为封建正

统这一问题作出了不同的回应,折射出这一时代处于政权并立与民族交融时期,没有大一统的王朝,因此

也就没有统一的史书正统观念,C项正确;材料中的《三国志》《汉晋春秋》和《魏书》均不属于南朝时期

所著的史书,排除A项;史书是修著者主观认识的一个反映,其很难规避作者的主观认识,排除B项;官

修史书是当时统治者意识形态的反映,其并不一定能够呈现出历史事实,排除D项。故选C项。

7.唐初的租庸调制以均田制基础,即使农民分配到的实际土地没有达到法定授田标准,每丁每年也要纳定

额的租调。唐中期实行两税法,依户等纳钱,依地亩纳粟,但丁额不废(以便临时差发力役)。由此可

见,这一改革使()

A.赋税原则由税产变税丁B.白银开始成为税收支付手段

C.百姓税赋负担相对公平D.政府放松了对户籍制度管理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影响题。时空是:唐代(中国)。根据

题干信息,租庸调制可能会导致占有田地少的农民与占有田地多的农民承担相同的租调,引发赋税负担不

均,两税法以财产和土地的多少为计税依据,相对地使税收负担比较公平合理,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广大

第3页/共15页

贫苦人民的税收负担,C项正确;两税法规定,每户按人丁和资产缴纳户税,按田亩缴纳地税,也即赋税

的征收,不再以丁男为单位,而是以资产、土地来计算,排除A项;两税法规定依户纳钱(铜钱),依田

纳粮。明朝张居正在全国推行一条鞭法,实行赋役合并、一概折银,排除B项;据材料“丁额不废(以便

临时差发力役)”,可知唐朝仍然注重户籍管理,排除D项。故选C项。

8.中国古代的通行货币是铜钱,但在6—7世纪,拜占庭金币和萨珊波斯银币长期在高昌流通。唐朝直接

管辖高昌后,很长时间内仍然没有禁止用金银币。由此可知,隋唐时期()

A.金银成为中国的主要货币B.异域先进文化传播到中国

C.东西方之间商贸往来兴盛D.白银货币化推动商贸发展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

时空是:隋唐时期(中国)。根据材料“但在6—7世纪,拜占庭金币和萨珊波斯银币长期在高昌流通。唐

朝直接管辖高昌后,很长时间内仍然没有禁止用金银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隋唐时期,高昌地区流通着

拜占庭和萨珊波斯的货币,反映出这一时期东西方贸易往来兴盛,C项正确;由材料可知,高昌长时间用

金银币,但不能得出金银币成为隋唐时期的主要货币,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高昌地区流通着拜占庭和

萨珊波斯的货币,不涉及异域先进文化,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隋唐时期白银货币化,且白银货币化是

在明朝之后,排除D项。故选C项。

9.宋熙宁年间,经常出现枢密院奏事退、王安石留身独对的局面。凡外交方针、将帅任用、军需供应,大

多由神宗与宰相王安石商定。保甲法、将兵法等军政改革均在中书发动,尽管遭到枢密院的抵制,但并未

因此停止推行。这表明宋朝()

A.实施重文抑武的基本国策B.枢密院失去了军队调遣权

C.实行军政与民政分治的政策D.王安石变法的强兵效果明显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

时空是:宋朝(中国)。根据材料“凡外交方针、将帅任用、军需供应,大多由神宗与宰相王安石商定。

保甲法、将兵法等军政改革均在中书发动,尽管遭到枢密院的抵制,但并未因此停止推行”结合所学知识

可知,王安石变法期间,枢密院虽然抵制军政改革,但变法并未停止,皇帝多与王安石商定军政要事,枢

密院被排除在外,体现了宋朝统治者更信任王安石,推行重文抑武的基本国策,A项正确;材料体现出枢

密院的权力受到一定限制,但不等于枢密院失去了军队调遣权,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王安石变法期

间,枢密院虽然抵制变法,但变法并未停止,不涉及军政与民政分治,排除C项;材料没有提及了保甲

第4页/共15页

法、将兵法,但没有涉及变法的强兵效果,排除D项。故选A项。

10.元朝时,在政治上虽有“内北国而外中国,内北人而外南人”的区分,但文化上北人南往,或南人北

上,蔚然成风。北方士人往往以江南一游为荣。南方士人大多以“游孔林”、“历燕赵”、“谒京师”作为

人生的重要经历。这表明()

A.国家统一有利于文化的融合B.文人的尊儒信仰驱动北人南往

C.中华文明呈现多元一体特征D.统治政策成为南北交流指向标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

时空是:元朝(中国)。据材料“文化上北人南往,或南人北上,蔚然成风”可知,元朝政治上虽实行南北分

治,但文化上士人南北交流频繁,有利于推动南北文化的融合,反映了当时国家统一对文化融合的推动作

用,A项正确;北人南往是为了游历江南,并非崇儒信仰的驱动,排除B项;南北文化虽有差异,但结束

于中华文化的一部分,且材料未反映一体化趋势,排除C项;材料中统治政策和文化现象并不一致,排除

D项。故选A项。

11.1592年利玛窦来华后,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人思维和行为方式,盛赞孔子为“中国哲学家之中最

有名”者,在北京被称为“利进士”。这说明了()

A.选官制度呈现开放特征B.儒家文化顺应时代发展

C.入乡随俗助力西学东渐D.东西文化相互吸收借鉴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

时空是:明清时期(中国)。根据材料“盛赞孔子为‘中国哲学家之中最有名'者,证明基督教与儒家有

相通之处”可知,证明基督教与儒家有相通之处,这有助于减少西学东渐的思想阻力,c项正确;材料未

涉及明代选官制度的特征,与题干信息无关,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西学借鉴中国文化的信息,体现不

出儒家文化顺应时代发展的信息,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儒家文化吸收西方文化的信息,体现不出东西文

化相互吸收借鉴的信息,排除D项。故选C项。

12.康乾时期,华夷观念发生了新变化。其中“华”的主体逐渐从专指汉族扩展到包括满族在内的各民

族,而“夷”则专指外国人,特别是西方殖民者。该变化主要表明()

A.统治者放弃闭关锁国的政策B.清朝疆域得到了开拓和巩固

C.清政府面临严重的统治危机D.世界局势影响传统文化观念

【答案】D

第5页/共15页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

时空是:康乾时期(中国)。根据材料"其中'华’的主体逐渐从专指汉族扩展到包括满族在内的各民族,而

‘夷’则专指外国人,特别是西方殖民者。”并结合所学可知,中国是有着悠久历史和文明的东方大国,长期

以来,在封建统治者头脑中形成了一种居高临下的观念,即“华夏文化优越论”,由此形成古代华夷观念。

华夷观念就是中国封建社会长期以来形成的儒家文化的自我评价标准和处理对外关系的原则。“华”指华夏

族,其主体为汉族;“夷”在古代是对汉族以外的少数民族的贬称,如“四夷”、"九夷”、"夷服''等,故华夷

观念从一开始就带有一种抬高自己,轻视周边各族的心态。随清朝历代统治者推行民族高压政策和封建

经济的高度繁荣,在很大程度上冲淡了传统的华夷观念,使其中“华”的主体逐渐从专指汉族扩展到包括满

族在内的各民族,且随着西方的崛起和殖民侵略,“夷''开始专指外国人,特别是西方殖民者,故世界局势

影响传统文化观念,D项正确;统治者并未放弃闭关锁国的政策,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清朝疆域得到了

开拓和巩固,排除B项;材料所述与清政府面临严重的统治危机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

13.太平天国运动建立了农民政权,大批封建官吏、恶霸地主被杀或逃亡、农村自耕农数量增加;在进军

过程中,太平天国运动()

A.动摇了清朝统治基础B.具有反封建反侵略性质

C.与封建势力彻底决裂D.促使小农经济加速解体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

时空是:太平天国运动时期(中国)。由材料太平天国运动的举措可以看到,太平天国运动反对封建传统

思想,动摇了清朝统治基础,A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反封建,没有体现反侵略,排除B项;太平天国运

动与封建势力彻底决裂说法太绝对,排除C项;促使小农经济加速解体与材料“农村自耕农数举增加”意

思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

14.下图反映的是上海轮船招商局的部分负债情况。这一情况可以用来说明()

21000000■所借”软

18000000口钱庄借款

15000000

12000000

9000000

6000000

3000000

n_______

1875-18761876-1877

第6页/共15页

A.官办企业缺乏资本原始积累B.洋务工业难以获得政府资金支持

C.中国近代造船工业揭开序幕D.传统金融机构支持近代企业发展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题目信息可知,轮船招商局向传统金融机构一一钱庄借款,体现传统金融机构支持近代企业

发展,D项正确;材料体现上海轮船招商局负债情况,不能体现官办企业缺乏资本原始积累,排除A项;

上海轮船招商局的负债大部分为所借官款,其获得政府资金支持,排除B项;材料不能体现中国近代造船

工业揭开序幕,轮船招商局是轮船运输企业,排除C项。故选D项。

15.甲午战前,由中国人执笔的《申报》对日本进行全面报道,对于中日实力对比非常乐观,《申报》感慨

道:“夺我藩属,荡我边疆……振动我人民”,甲午战争中国的失败()

A.证明了洋务运动的破产B.推动了民主革命运动的兴起

C.激起国民盲目崇外心理D.增强了国人的民族危机意识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

时空是:晚清(中国)。材料“日人乌足以螳臂相当哉”“夺我藩属,荡我边疆……振动我人民”“不少

文章主张中国效法日本变革”体现了国人的民族危机意识的增强,D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甲午战争客观

上推动了中国人民民族意识的觉醒,没有涉及证明洋务运动的破产,排除A项;材料只涉及民族危机意

识,没有涉及民主革命运动,排除B项;民族意识不等于盲目崇洋媚外,排除C项。故选D项。

16.百日维新开始后,清廷颁布上谕:“欧洲通例,凡通商口岸,强邻环伺,欲图商务流通,惟有广开口

岸之一法……(地方各将军督抚)悉心筹度……可以推广口岸展拓商埠者……惟须详定节目,不准划作租

界。”此上谕旨在()

A.维护国家利权B.推行改定新约C.启动宪政改革D.约束督抚权力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

时空是:晚清(中国)。根据材料“欲图商务流通,隐杜觊觎,惟有广开口岸之一法……不准划作租界”

可知,清政府自开通商口岸,并不准划作租界,以促进经济发展,消除列强不轨之心,A项正确;改定新

约是南京国民政府与帝国主义交涉修改清朝签订的不平等条约的斗争,排除B项;材料反映清政府自开通

商口岸,并没有提及政治改革,排除C项;此上谕要求地方各将军督抚悉心筹度通商口岸的开放事宜,并

没有约束督抚权力,排除D项。故选A项。

第7页/共15页

17.下图反映近代上海()

A.礼仪服饰刻板守旧B.社会转型特征凸出

C,城市生活全面西化D.交通工具婚变完成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图画内容可知,《上海胜景洋场跑马图》比较直观地反映了晚清时期上海丰富的市政交通、

文化娱乐、新生事物及流行装束等,展现了上海作为“十里洋场''所呈现出的经济文化新格局。画面上出现

了新式建筑、印度巡捕、各类交通工具以及人物服饰等多个因素,这些因素凸显了近代上海从政治、经

济、文化等各个方面开始从传统向现代化转化,B项正确;图中人物服饰多种多样,如印度巡捕、跑马

师、电车司机、普通行人服饰各不相同,并非全是刻板守旧,排除A项;城市生活全面西化表述不符合史

实,排除C项;图中交通工具新旧并存,有新式电车、自行车、人力黄包车,不能证明交通工具娉变完

成,排除D项。故选B项。

18.从1912年至1928年,国家元首变换了12次,共有7人先后担任总统;内阁改组45次,有29人担任

过政府首脑(总理),最短的仅有5天。这一现象折射出()

A.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B.民国前期社会动荡

C.进步人士探索治国新路D.政党政治有效实施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

时空是:近代(中国)。据材料“国家元首变换了12次,共有7人先后担任总统;内阁改组45次,有29

人担任过政府首脑(总理),最短的仅有5天”可知,材料反映了袁世凯死后,中国政局陷入军阀混战与

割据,B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民主共和没有在中国真正实现,不能折射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排除A

项;材料并未体现出进步人士探索治国新路,排除C项;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政党政治名存实亡,排

除D项。故选B项。

第8页/共15页

19.新文化运动时期,胡适在《再论中学的国文教学》一文中说,学生作文的标准就是“人人能用国语自

由发表思想”,其理由就是“国语容易学习、容易通晓,而且实在重要……有许许多多中等学校毕业生都

不能用古文发表自己的思想”。据此可知,胡适主张()

A.实现白话文全面取代文言文B.增加国文教学中的西方元素

C.深入挖掘中国文化历史价值D.借助文学革命进行思想启蒙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人人能用国语自由发表思想”,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文化运动时期,进行推广白

话文运动,白话文以其通俗易懂的特点,迅速在广大人民群众中传播开来,白话文创作对革命思想的传

播,文学创作的发展,以及国民教育的推广有重要作用,所以胡适主张借助文学革命进行思想启蒙,D项

正确;A项中“全面取代”用词过于绝对,排除A项;推广白话文不等于“西方元素”,排除B项;材料

主旨为借助文学革命进行思想启蒙,而不是深挖中国文化的历史价值,C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

故选D项。

20.1920年,陈望道在《劳动界》杂志上发表《平安》一文。他在文中指出,劳工并没有得到平安,他们

的生活既是不平的也是不安的,甚至提出了“我们向那(哪)里去找平安”的疑问。陈望道发表该文意在

()

A.唤醒工人阶级的反抗意识B.扩大马克思主义的影响

C.揭露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D.壮大中国共产党的力量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劳工并没有得到平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工人阶级的处境不好,只有斗争才能改善

境遇,只有探索才能找到出路,因此要唤醒工人阶级的反抗意识,A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扩大马克思主

义的影响,排除B项;材料没有揭露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排除C项;当时共产党尚未诞生,排除D

项。故选A项。

21.1922年,胡适在《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一文中写道:虽然自1916年以来就有意主张白话文学,但白

话文真以“一日千里”之势传播是1919年以后。各地的学生团体忽然办了约400种白话报刊。胡适的描述

反映出()

A.新文化运动推动白话文学兴起B.近代中国民主革命性质发生变化

C.五四运动促进了青年学生觉醒D.各地报刊高举民主与科学的旗帜

【答案】A

【解析】

第9页/共15页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20世纪初中国。据材

料,白话文学在1919年后得到了快速发展,与学生团体的推动有关,结合所学,新文化运动提倡文学革

命,主张以白话文作为新文学的语言,经过新文化运动的倡导,白话文逐渐普及开来,A项正确;五四运

动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标志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与材料信息无关,

排除B项;材料主旨是学生团体促进白话文学发展,而非五四运动对学生觉醒的影响,排除C项;材料所

述主要是文学革命,而非宣传民主与科学,排除D项。故选A项。

22.1924年7月,在农讲所毕业典礼上,孙中山对农讲所的毕业生说:“农民在中国是占人民的极大多

数,都能明白三民主义,实行三民主义,我们的革命才是彻底。”这反映了孙中山()

A.积极筹备国共第一次合作B.在中国宣传马克思主义

C.经济上主张“耕者有其田”D.鼓励农民投身国民革命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

时空是:近代(中国)。根据材料“农民在中国是占人民的极大多数,所以农民就是中国的一个极大阶

级。要这个极大阶级都能够觉悟,都能明白三民主义,实行三民主义,我们的革命才是彻底”可知,孙中

山认为,在中国农民阶级所占比例大,应调动农民积极性,让农民积极参与革命,革命才彻底,因此题干

内容体现了孙中山鼓励农民投身国民革命,D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标志着国共合作已经开始,因此“积极筹备国共第一次合作”的表述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根据材料

“都能明白三民主义,实行三民主义”可知,孙中山主张让农民接受三民主义,而不是马克思主义,排除

B项;材料内容强调的是孙中山鼓励农民投身国民革命,没有涉及“耕者有其田”的主张,排除C项。故

选D项。

23.1931年2月,毛泽东要求各地各级工农民主政府发布公告,明确规定农民已经分得的田归农民个人私

有,可以自主租借买卖,别人不得侵犯;生产的产品,除向政府缴纳土地税外,均归农民个人私有,任凭

自由买卖。这些规定有利于()

A.增强革命统一战线力量B.调动农民参加革命积极性

C.推动全国农业生产发展D.奠定持久抗战的物质基础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农民已经分得的田归农民个人私有,可以自主租借买卖,别人不得侵犯;生产的产

品,除向政府缴纳土地税外,均归农民个人私有,任凭自由买卖。”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共产党在

国民大革命后将革命重心转向农村,深入发动农民,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土地革命,由此获得了广大农民的

第10页/共15页

支持,毛泽东等制定的土地分配方法,即依靠贫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的土地

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这极大地鼓舞了广大农民的革命热情,调动农民参加革命积极性,B项正

确;材料未涉及“革命统一战线”问题,排除A项;土地革命推动了根据地农业生产发展,而不是全国农

业,排除C项;抗日战争发生的时间是1931年9月18日至1945年9月2日,材料时间为1931年2月,

D项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24.1929年4月,毛泽东主持制定兴国《土地法》,将井冈山《土地法》中“没收一切土地”的规定

()

A.扩大革命群众基础B.区别对待地主阶级

C.完善党的斗争策略D.应对国民党“围剿”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

时空是:土地革命时期(中国)。从材料中“没收一切土地”的规定,改为“没收地主阶级土地及公共土

地”可以看出是为了团结更多的农民,A项正确;材料中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并没有对地主区别对待,排

除B项;材料的措施是斗争策略完善的表现,但不是目的排除C项;材料中《土地法》的改变不是为了应

对国民党的围剿,排除D项。故选A项。

二、材料解析题

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961年,北宋天文官员王处讷制出新历,宋太祖亲自作序;981年,王处讷又献新历20卷,

黄河决堤,刘吉主动请缨治理,得官爵与丰厚的物品奖赏。1076年,朝廷规定太医局轮流派人到各行政部

门医治病患,宰相苏颂组织创制水运仪象台的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