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一中高二5月月考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1页
2022-2023学年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一中高二5月月考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2页
2022-2023学年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一中高二5月月考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3页
2022-2023学年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一中高二5月月考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4页
2022-2023学年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一中高二5月月考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一中2022-2023学年高二5月月考

生物试题

学校:姓名:班级:考号:

一、单选题

1.下列关于“发酵食品加工的基本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A.酸奶制作过程中有气泡产生是由于乳酸菌无氧呼吸产生了CO2

B.果酒制作过程中,温度应控制在18~30℃

C.果酒制作过程中,不能对葡萄进行反复冲洗,以防止菌种流失

D.腐乳制作过程中,多种微生物参与了豆腐的发酵,如酵母、曲霉和毛霉等

【答案】A

【分析】1、在利用酵母菌发酵时最好是先通入足够的无菌空气在有氧环境下一段时间

使其繁殖,再隔绝氧气进行发酵;酒精发酵的最佳温度是在18℃〜25C,pH最好是弱

酸性。

2、醋酸菌好氧性细菌,当缺少糖源时和有氧条件下,可将乙醉(酒精)氧化成醋酸;

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醋酸菌生长的最佳温度是

在30℃~35℃o

【详解】A、乳酸菌无氧呼吸产物是乳酸,不产生CO2,A错误;

B、酵母菌发酵的适宜温度是18℃〜30℃,因此,果酒制作过程中,温度应控制在

18-30℃,B正确;

C、利用自然菌种发酵果酒时,菌种是葡萄皮上的野生酵母菌,因此清洗葡萄时不能反

复清洗,以防止菌种流失,C正确;

D、腐乳制作过程中,多种微生物参与了豆腐的发酵,如酵母、曲霉和毛霉,其中起主

要作用的是毛霉,D正确。

故选A»

2.下列对发酵工程及其应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发酵工程的产品主要包括微生物的代谢物、酶及菌体本身

B.啤酒的工业化生产过程中,酒精的产生积累主要在后发酵阶段完成

C.利用发酵工程生产的根瘤菌肥作为微生物肥料可以促进植物生长

D.用诱变育种或基因工程等方法选育出性状优良的菌种并进行扩大培养

【答案】B

【分析】1、发酵工程是指利用微生物的特定功能,通过现代工程技术,规模化生产对

人类有用的产品,主要包括微生物的代谢物、酶及菌体本身。发酵工程一般包括菌种的

选育,扩大培养,培养基的配置、灭菌,接种,发酵、产品的分离、提纯等方面。发酵

过程一般来说都是在常温常压下进行,条件温和、反应安全,原料简单、污染小,反应

专一性强,因而可以得到较为专一的产物。发酵工程在医药、食品、农业、冶金、环境

保护等许多领域都得到广泛应用。

2、微生物肥料利用了微生物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有机酸、生物活性物质等来增进土壤

肥力,改良土壤结构,促进植株生长,常见的有根瘤菌肥、固氮菌肥等。

【详解】A、发酵工程是指利用微生物的特定功能,通过现代工程技术,规模化生产对

人类有用的产品,主要包括微生物的代谢物、酶及菌体本身,A正确:

B、啤酒发酵过程分为主发酵和后发酵两个阶段。酵母菌的繁殖、大部分糖的分解和代

谢物的生成都是在主发酵阶段完成,故啤酒的工业化生产过程中,酒精的产生积累主要

在主发酵阶段完成,B错误;

C、利用发酵工程生产的根瘤菌肥能够增进土壤肥力,改良土壤结构,促进植株生长,

C正确;

D、用诱变育种或基因工程等方法都属于可遗传变异,改变了微生物的遗传性状,可选

育出性状优良的菌种并进行扩大培养,D正确。

故选Bo

3.某同学用下表所示的培养基培养纤维素分解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青霉素会

抑制细菌生长)

青霉素

NaNO3K2HPO4KC1MgSO4-7H2OFeSO4(CH2O)H2O

含0.1万单

3g1g0.5g0.5g0.0lg30gIL

量位

A.根据物理性质,该培养基属于固体培养基

B.该培养基可用来筛选抗青霉素的微生物

C.该微生物的培养基适合新冠病毒的培养

D.该培养基用于培养纤维素分解菌,应除去(CEO),添加纤维素

【答案】B

【分析】1、培养基的营养构成一般都含有碳源、氮源、水和无机盐。此外还需要满足

微生物生长对pH、特殊营养物质以及氧气的要求;

试卷第2页,共20页

2、培养基按照物理性质分为固体培养基和液体培养基;按照用途分为选择培养基和鉴别

培养基;

3、选择培养基是在培养基中添加某物质,抑制杂菌生长,促进所需微生物生长,培养

分离出特定的微生物;

4、培养基的配制原则:①目的要明确;②营养要协调;③pH要适宜。

【详解】A、该培养基不含琼脂,属于液体培养基,A错误;

B、该培养基中加入「青霉素,具有抑制细菌生长的作用,可用来筛选抗青霉素的微生

物,B正确;

C、病毒必须依赖于活细胞才能生存,而培养基是没有生命的有机物或无机物,病毒在

上面不能生存,C错误;

D、纤维素分解菌能利用纤维素(碳源),且青霉素能抑制细菌生长,故该培养基无法

培养纤维素分解菌,应除去(CH20)和青霉素,添加纤维素才可进行培养,D错误。

故选B„

4.培养胡萝卜根组织可获得试管苗,获得试管苗的过程如图所示。有关叙述不正确的

是()

①②③④⑤⑥

A.消毒的原则是既杀死材料表面的微生物,又减少消毒剂对细胞的伤害

B.步骤③切取的组织块中要带有形成层,因为形成层容易诱导形成愈伤组织

C.从步骤⑤到步骤⑥需要更换新的培养基主要是因为有害代谢产物积累

D.步骤⑥要进行照光培养,诱导叶绿素的形成,使试管苗能够进行光合作用

【答案】C

【分析】植物组织培养过程: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T愈伤组织T胚状体T植物

体。常用的植物激素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

【详解】A、图中对根段进行消毒,消毒的原则是既杀死材料表面的微生物,防止培养

过程中杂菌污染,又减少消毒剂对细胞的伤害,A正确;

B、步骤③切取的组织块中要带有形成层,形成层的细胞保持分裂和分化能力,全能性

相对容易表现出来,形成层容易诱导形成愈伤组织,B正确;

C、从步骤⑤到步骤⑥需要更换新的培养基主要是因为诱导愈伤组织形成的植物激素和

诱导愈伤组织分化的植物激素的种类和比例不同,C错误;

D、步骤⑥要进行照光培养,诱导叶绿素的形成,因为叶绿素的形成需要光照,使试管

苗能够进行光合作用,D正确。

故选Co

5.利用单克隆抗体可以制备大量灵敏度高的特异性抗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向动物体内注射特定抗原不经过筛选即可获得特异性抗体

B.杂交瘤细胞具有B淋巴细胞与骨髓瘤细胞的所有性状

C.利用选择培养基筛选出的杂交瘤细胞可直接用于大量生产单克隆抗体

D.克隆化培养细胞过程中尽量保证每个小孔内只接种一个细胞

【答案】D

【分析】单克隆抗体制备流程:先给小鼠注射特定抗原使之发生免疫反应,之后从小鼠

脾脏中获取已经免疫的B淋巴细胞;诱导B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融合,利用选择培养基

筛选出杂交瘤细胞:进行克隆化培养和抗体检测,筛选所需的杂交瘤细胞,并用培养基

培养或注入小鼠腹腔中培养最后从培养液或小鼠腹水中获取单克隆抗体。

【详解】A、动物体处在多种抗原刺激下,体内含有多种抗体,故向动物体内注射特定

抗原还需要经过筛选才能获得特异性抗体,A错误;

B、虽然杂交瘤细胞由B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融合而来,但杂交瘤细胞、B淋巴细胞

和骨髓瘤细胞是三种不同的细胞,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杂交瘤细胞不可能具有B

淋巴细胞与骨髓瘤细胞的所有性状,B错误;

C、利用选择培养基筛选出杂交瘤细胞后,还需要克隆化培养和抗体检测筛选后才能用

于大量生产单克隆抗体,C错误;

D、克隆化培养细胞过程中必须保证小孔内有且仅有一个细胞才能获得单克隆抗体,D

正确。

故选D。

6.细胞融合技术在生物育种和免疫学中有着广泛应用,下图为细胞融合的简略过程,

据下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Xc八广试管动物甲

_Ac-A(d卜体细胞杂交植株乙

U细胞融合J单克隆抗体丙

A.甲中a和b在体外受精前,需在体外进行卵子的成熟培养和精子获能处理

B.形成乙所依赖的生物学原理为细胞膜的流动性和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C.对于已融合形成的细胞d,还需利用选择培养基筛选出产生特定抗体的杂交瘤细

胞才可大规模生产单克隆抗体丙

D.若a和b分别为基因型AaBB、aaBb个体所产生的花粉细胞,则c(只考虑两两

试卷第4页,共20页

融合)有6种基因型

【答案】C

【分析】收集到的卵母细胞和精子,要分别对它们进行成熟培养和获能处理,然后才能

用于体外受精。

乙表示植物体细胞杂交植株,要得到乙,先要进行植物细胞的融合(利用纤维素酶和果

胶酶去除细胞壁,得到原生质体,用电击等方法诱导原生质体融合),该过程依赖的生

物学原理为细胞膜的流动性,获得杂交细胞后,再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将杂交细胞培

养成杂交植株,该过程所依赖的生物学原理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详解】A、采集到的卵母细胞和精子,要分别对它们进行成熟培养和获能处理,然后

才能用于体外受精,A正确;

B、乙表示植物体细胞杂交植株,要得到乙,先要进行植物细胞的融合(利用纤维素酶和

果胶酶去除细胞壁,得到原生质体,用电击等方法诱导原生质体融合),该过程依赖的

生物学原理为细胞膜的流动性,获得杂交细胞后,再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将杂交细胞

培养成杂交植株,该过程所依赖的生物学原理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B正确;

C、对于已融合形成的细胞d,利用选择培养基筛选出的只是杂交瘤细胞,而要获得产

生特定抗体的杂交瘤细胞还需要进行专一性抗体检测之后才可大规模生产单克隆抗体

丙,C错误;

D、若a和b分别为基因型AaBB、aaBb个体所产生的花粉细胞,AaBB能产生AB、aB

这两种花粉,aaBb能产生aB、ab这两种花粉,去壁两两融合可得到:AABB、aaBB、

AaBB>AaBb、aaBb、aabb这6种基因型,D正确。

故选Co

7.利用甲基化酶、去甲基化酶和基因编辑技术,改变了小鼠生殖细胞的“基因组印记“,

使其“变性,,。我国科研人员将一个极体注入修饰后的次级卵母细胞后(类似受精作用),

最终创造出“孤雌生殖”的小鼠。实验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第二极体

卵母细胞H19和Gtl2基因

的甲基化

lgf2r、Snrpn等多想纟那日并融苔

囊胚代孕母鼠孤雌小鼠

卵泡基因去甲基化佚级卯

母细胞

A.体外培养卵母细胞时,为防止污染需将培养皿密闭培养在二氧化碳培养箱中

B.胚胎移植前,需对供体和受体进行免疫检查,避免发生免疫排斥反应

C.甲基化会关闭基因的活性,对某些基因进行去甲基化后该基因可正常表达

D.“孤雌小鼠”的诞生过程没有精子参与,其基因型与提供卵母细胞的雌鼠相同

【答案】c

【分析】分析图示,从卵泡中取出卵母细胞,再将经过甲基化处理的卵母细胞进行早期

胚胎培养、胚胎移植等获得孤雌小鼠。

【详解】A、动物细胞培养过程中,为防止杂菌污染,需要加入抗生素,A错误;

B、胚胎移植不会发生免疫排斥,B错误;

C、DNA分子甲基化会影响基因的表达,从而关闭基因的活性,而对某些基因进行去甲

基化后该基因可正常表达,C正确;

D、孤雌小鼠是由次级卵母细胞发育而来,如果提供卵细胞的基因型是AaBb,经过减

数分裂形成的次级卵母细胞基因型可以是AABB,所以二者基因型可能不同,D错误。

故选C。

8.味精是谷氨酸的钠盐,利用谷氨酸棒状杆菌经过发酵可以生产谷氨酸,进而获得味

精。在利用发酵罐生产味精的过程中,需要不停地进行搅拌,并严格控制发酵条件,以

提高谷氨酸的产量和品质。下列关于谷氨酸生产的说法,正确的是()

A.性状优良的谷氨酸棒状杆菌只能通过诱变育种获得

B.发酵过程中,要随时取样检测培养液中的微生物数目、产物浓度

C.菌种选育、扩大培养及配置培养基和灭菌是发酵工程的中心环节

D.发酵过程中应将PH维持在酸性条件,有利于谷氨酸的生成

【答案】B

【分析】发酵工程的基本环节:(1)菌种的选育:性状优良的菌种可以从自然界中筛选出

来,也可以通过诱变育种或基因工程育种获得。(2)扩大培养:在发酵之前还需要对菌种

进行扩大培养。(3)培养基的配制:在菌种确定之后,要选择原料制备培养基。在生产实

践中,培养基的配方要经过反复试验才能确定。(4)灭菌:培养基和发酵设备都必须经过

严格的灭菌。(5)接种:将菌种接种到发酵罐培养液中。(6)发酵:这是发酵工程的中心

环节。①在发酵过程中,要随时检测培养波中的微生物数量、产物浓度等,以了解发酵

进程。②要及时添加必需的营养组分,要严格控制温度、pH和溶解氧等发酵条件。(7)

产品的分离、提纯:①如果发酵产品是微生物细胞本身,可在发酵结束之后采用过滤

沉淀等方法将菌体分离和干燥,即得到产品。②如果产品是代谢物,可根据产物的性质

采取适当的提取、分离和纯化措施来获得产品。

【详解】A、性状优良的谷氨酸棒状杆菌可以从自然界中筛选出来,也可以通过诱变育

种或基因工程育种获得,A错误;

B、发酵过程中,要随时取样检测培养液中的微生物数目、产物浓度,以了解发酵进程,

B正确;

试卷第6页,共20页

C、发酵工程的中心环节是发酵,c错误;

D、中性和弱碱性条件下利于谷氨酸的积累,酸性条件下容易形成谷氨酰胺和N-乙酰谷

氨酰胺,即发酵过程中应将pH维持在中性和弱碱性条件,有利于谷氨酸的生成,D错

误。

故选Bo

9.如表列举了几种限制前的识别序列及其切割位点(箭头表示相关酶的切割位点)。图

是酶切后产生的几种末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限制酶AlulBamHlSmalSau3AI

AG”G'GATCCCCC,GGGIATC

识别序列GGG.CCC

TCfGACCTAGpCTAG

GATC,——GATC(j>——T

T——GGGG——ACTAG

①②③④⑤

A.BamHl切割的是氢键,AluI切割的是磷酸二酯键

B.Sau3AI和BamHI切割产生的片段能够相连,但连接后的片段两者都不能再切

C.②④⑤对应的识别序列均能被Sau3AI识别并切割

D.T4DNA连接酶即能连接①③,也能连接②⑤,但后者连接效率低

【答案】C

【分析】限制性内切核酸酶,简称限制酶:(1)来源:主要从原核生物中分离纯化出来;

(2)特异性:能够识别双链DNA分子的某种特定核甘酸序列,并且使每一条链中特定

部位的两个核甘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断裂;(3)结果:形成黏性末端或平末端。

【详解】A、BamHI与AluI切割的均是磷酸二酯键,A错误;

B、BamHI切害UG^GATCC,Sau3AI切割JGATC,故二者切割后产生的黏性末端是相

同的,因此二者切割后产生的黏性末端能够相连,连接后仍然存在GATC的序列,能被

Sau3Al切割,但是BamHI不一定能切割,B错误;

C、②④⑤对应的识别序列都存在GATC,都能被Sau3Al识别并切割,C正确;

D、T4DNA连接酶既可以连接黏性末端也可以连接平末端,而图中①、③属于平末端,

②⑤是黏性末端,T4DNA连接酶连接平末端时效率较低,D错误。

故选C。

10.下图是“DNA的粗提取和鉴定”实验中几个重要操作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图①需要用玻璃棒沿一个方向轻缓搅拌,便于DNA的析出

B.图①的原理是DNA不溶于酒精,而某些蛋白质可溶于酒精

C.实验的操作顺序是③②①④

D.图④操作后加入二苯胺试剂振荡,可观察颜色变蓝

【答案】D

【分析】DNA不容易酒精溶液,细胞中的某些蛋白质可以溶解于酒精,利用这一原理

可以将蛋白质和DNA进一步分离。在沸水浴的条件下DNA遇二苯胺会呈现蓝色。

【详解】A、图①玻璃棒逆时针方向轻缓搅拌,目的是提取出含杂质较少的DNA,A正

确;

B、DNA不溶于酒精,95%的冷酒精凝集效果最佳,所以图①的原理是DNA不溶于酒

精,某些蛋白质可溶于酒精以便除去溶于酒精的杂质,提取含杂质较少(或较纯净)的

DNA,B正确;

C、DNA的粗提取和鉴定的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③破碎细胞一②获取含DNA的滤液

一④DNA的析出一①DNA的鉴定,C正确;

D、④在沸水浴的条件下DNA遇二苯胺会呈现蓝色,D错误。

故选D。

11.胚胎工程的许多技术,实际上是在体外条件下,对动物自然受精和早期胚胎发育条

件进行的模拟操作。因此,了解哺乳动物受精和早期胚胎发育的规律十分重要。下列相

关叙述正确的是()

A.在自然条件下,哺乳动物的受精过程和早期胚胎的发育均在子宫中完成

B.胚胎发育早期,细胞的数量不断增加的同时,胚胎的总体积也不断增加

C.桑甚胚期,会出现透明带破裂,胚胎从其中伸展出来,这一过程叫作孵化

D.囊胚期,胚胎细胞逐渐分化,形成的内细胞团将来发育成胎儿的各种组织

【答案】D

【分析】哺乳动物胚胎发育的重要阶段:(1)卵裂期:在透明带内进行的,特点是细胞

分裂方式为有丝分裂,细胞的数量不断增加,但胚胎的总体积并不增加,或略有缩小。

试卷第8页,共20页

(2)桑根胚:32个细胞左右的胚胎。(3)囊胚:细胞开始分化,其中个体较大的细胞

叫内细胞团将来发育成胎儿的各种组织;而滋养层细胞将来发育成胎膜和胎盘;胚胎内

部逐渐出现囊胚腔。(4)原肠胚:内细胞团表层形成外胚层,下方细胞形成内胚层,由

内胚层包围的囊腔叫原肠腔。

【详解】A、在自然条件下,哺乳动物的受精过程在输卵管中完成,A错误;

B、胚胎发育早期,细胞的数量不断增加的同时,胚胎的总体积基本不变或略有减小,

B错误;

C、囊胚的扩大会导致透明圈破裂,胚胎伸展出来,这一过程叫作孵化,发生在囊胚期,

C错误;

D、囊胚期,细胞开始分化,其中个体较大的细胞叫内细胞团将来发育成胎儿的各种组

织,D正确。

故选D。

12.下图是利用甲、乙两种植物的各自优势,培育高产、耐盐杂种植株的实验流程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甲植物细胞、0/甲原生质体、,

杂种细胞

乙植物细胞/'乙原生质体/

细胞分裂

目的植株亠幼芽戸钠盐浓豎覆的固体培愈伤组织

养基培养

A.利用甲、乙植物细胞培育出目的植株的技术称为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B.a过程应将甲、乙细胞置于低渗环境中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处理

C.b过程可用PEG诱导融合法、灭活病毒诱导融合法等方法

D.c过程应将幼苗种植在高盐环境中

【答案】D

【分析】据图分析,a表示酶解法除去细胞壁,b表示诱导原生质体的融合,c表示选择

出耐盐的幼苗。

【详解】A、用甲、乙植物细胞培育出目的植株的技术称为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A错

误;

B、为了保证细胞的活性,a过程应将甲、乙细胞置于等渗环境中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

处理,B错误;

C、b过程可用PEG诱导融合法、电融合法等方法,C错误;

D、c过程应将幼苗种植在高盐环境中,筛选获得耐盐杂种植株,D正确。

故选D。

13.诱导多能干细胞(简称iPS细胞)在形态、基因表达、分裂能力、分化能力等方面都

与胚胎干细胞(简称ES细胞)相似。在实验室中获得iPS细胞的过程是将Oct3/4、Sox2、

c-Myc和Klf4四种转录因子通过逆转录病毒导入小鼠的成纤维细胞,这些转录因子诱

导这种细胞发生转化,产生iPS细胞。近期研究发现,iPS细胞也可来源于人自身的体

细胞,这一研究成果为某些疾病的基础研究及其临床应用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下列说

法错误的是()

A.ES细胞具有的自我更新能力和分化潜能,iPS细胞也具备

B.实验室获得iPS细胞的过程发生了基因重组

C.小鼠成纤维细胞转化为iPS细胞的过程发生了脱分化

D.可直接利用镰状细胞贫血患者自身体细胞培养iPS细胞来治疗该疾病

【答案】D

【分析】科学家已尝试采用多种方法来制备iPS细胞,包括借助载体将特定基因导入细

胞中,直接将特定蛋白导入细胞中或者用小分子化合物等来诱导形成iPS细胞。iPS细

胞最初是由成纤维细胞转化而来的,后来发现已分化的T细胞、B细胞等也能被诱导为

iPS细胞。

【详解】A、iPS细胞是类似胚胎干细胞的一种细胞,和ES细胞都具有的自我更新能力

和分化潜能,A正确;

B、将Oct3/4,Sox2,c-Myc和Klf4四种转录因子通过逆转录病毒导入小鼠的成纤维细

胞,发生基因重组,B正确;

C、诱导为分化程度更低的iPS细胞,发生了脱分化,C正确;

D、镰状细胞贫血患者自身体细胞发生基因突变,无法行使正常功能,D错误。

故选D。

14.酵母菌的品质影响葡萄酒的产量和质量,研究人员为分离出产酒精能力强的酵母菌

菌株,进行了如图I所示实验,甲、乙、丙、丁锥形瓶内分别加入100mL完全培养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试卷第10页,共20页

1mL1X105

前萄酒过滤液稀释1°"倍

9mL无菌水口瓶中酒精浓度/%

■瓶中活閑数用MO8个•广

①葡萄酒的

分别取接种无菌水厶甲

的制作B

0.1mL

菌落个数菌落个数潯

涂布在乙3

62空白培6挑选不同三

丙2/

养基上的菌落S

7X

丁1

7

->.

L.

②平板涂布③发醉产酒精甲乙丙丁一

In

A.在传统葡萄酒发酵过程中,为避免污染发酵装置需严格灭菌

B.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计算出葡萄酒过滤液的活菌数为6.8X106个儿,此数值可能低

于实际的活菌数

C.对培养基进行灭菌的方法是高压蒸汽灭菌法,菌种接种过程中的试管口、瓶口

等无需再灼烧灭菌

D.由图II可知,丙瓶出现的原因可能是培养瓶密封不严,丁组酔母菌产酒精能力

比乙强

【答案】D

【分析】果酒制作过程中的相关实验操作:材料的选择和处理一灭菌―榨汁一发酵。利

用葡萄皮表面野生型酵母菌在缺氧的环境下发酵产酒精。若对菌液计数,需选取菌落数

处于30~300的培养皿计数。平均菌落数除以涂布体积乘上稀释倍数求的是每百毫升发

酵液的微生物数量,还应该再乘10算每升发酵液的微生物数。

【详解】A、在传统葡萄酒发酵过程中,利用的是葡萄皮表面的天然酵母菌,不需要严

格灭菌,A错误;

B、若对菌液计数,需选取菌落数处于30~300的培养皿计数。平均菌落数除以涂布体

积乘上稀释倍数求的是每毫升发酵液的微生物数量,还应该再乘1000算每升发酵液的

微生物数,故先求平均菌落数为(62+68+74)+3=68,除以涂布体积0.1mL后等于680

个/mL,稀释倍数为IxlO4,再乘1000,最后为6.8x109个比,计数过程中两个或两个以

上细胞连在一起,平板上生长出一个菌落,所以数目偏小,B错误;

C、培养基灭菌采用高压蒸汽灭菌,玻璃器皿、接种用具可采用干热灭菌,接种时的玻

璃瓶口等都需在酒精灯火焰处进行灼烧灭菌,C错误;

D、乙、丙、丁挑取不同的菌落培养,丙瓶与乙、丁瓶相同条件培养,但培养液没有酒

精产生,且瓶内活菌数量不低,丙瓶出现的原因可能是培养瓶密封不严,进行有氧呼吸;

丁组的活菌数比乙组少,但是产生的酒精和乙组一样多,所以丁组产生酒精能力比乙强,

D正确。

故选D。

15.抗生素在现代畜牧业中的广泛应用,不可避免地造成牛奶中抗生素残留。现利用嗜

热链球菌对抗生素的高敏感性进行了如下实验:将灭菌的滤纸圆片(直径8mm),分别

浸润在不同处理的牛奶中一段时间后,放置在接种了嗜热链球菌的平板上,在37℃下

培养24h,测量结果如下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组别牛奶处理方法抑菌圈直径(mm)

1含抗生素消毒鲜牛奶4.5

2不含抗生素消毒鲜牛奶0

3含抗生素鲜牛奶4.6

4不含抗生素鲜牛奶0

5待测奶样5.8

A.实验中需利用涂布法接种嗜热链球菌,不能使用平板划线法

B.抗生素可通过抑制嗜热链球菌的生长,形成抑菌圈

C.消毒会破坏抗生素,导致抗生素的抑菌效果显著降低

D.待测奶样不适合制作酸奶

【答案】C

【分析】微生物常见的接种的方法有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平板划线法可以用

于微生物的分离,但不能用于计数。稀释涂布平板法既可以用于微生物分离又可以用于

计数。

【详解】A、平板划线法形成的菌落会有重叠,不利于抑菌圈的测量,故只能使用涂布

法接种,A正确;

B、根据3、4组实验结果可知,抗生素能抑制嗜热链球菌的生长,形成抑菌圈,B正确;

C、根据1、3组实验结果可知,消毒对抗生素的抑菌效果影响非常弱,不会导致抗生素

的抑菌效果显著降低,C错误;

D、待测奶样组抑菌圈明显,说明含有大量抗生素,不利于乳酸菌的发酵,不适合制作

酸奶,D正确。

故选C。

16.驱蚊草产生的香茅醛因其特殊的柠檬型香气可起到驱蚊效果。驱蚊草是由天竺葵

(2N)和香茅草(2M)经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培育而成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香茅醛是驱蚊草的一种次生代谢物

B.植物体细胞杂交利用的遗传学原理是染色体变异

试卷第12页,共20页

C.理论上通过植物体细胞杂交获得的驱蚊草是可育的

D.植物体细胞杂交成功的标志是杂种细胞再生出新细胞壁

【答案】D

【分析】植物体细胞杂交是指将不同种的植物体细胞,在一定条件下融合成杂种细胞,

并把杂种细胞培育成新的植物体的技术。诱导原生质体融合的方法:物理法(离心、振

动、电激等)和化学法(聚乙二爵等)。植物体细胞杂交的意义: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

的障碍,扩大亲本范围,培育作物新品种。

【详解】A、香茅醛不是驱蚊草生长发育所必需的物质,是驱蚊草的一种次生代谢物,

A正确;

BC、天竺葵(2N)和香茅草(2M)均为二倍体植物,则驱蚊草植株所含染色体的数

目为融合前两种细胞所含染色体数目之和,为异源多倍体,杂种植株含有同源染色体,

理论上是可育的,该技术所依据的原理是染色体数目变异,BC正确;

D、植物体细胞融合完成的标志是杂种细胞再生出新的细胞壁,植物体细胞杂交成功的

标志是杂种植株的形成,D错误。

故选D。

二、综合题

17.如图是利用发酵技术获得产品的过程图,①、②都表示这一过程中的步骤或者操作,

根据该图以及学过的相关知识回答问题:

选育菌种一

接种一发酵罐分离、提立口

内发酵一纯产物一产「旧

配制培养基一M

(1)写出数字标号处的操作:①一。其中②的目的是防止发酵过程中混入,进

而影响生产的效率,甚至导致发酵失败。

(2)配制培养基时,一般要保证培养基中具有几类基本成分,分别是碳源、氮源、

水、O

(3)在发酵过程中,我们要不间断地监测发酵罐中的情况,了解发酵进程,必要时要添加

营养物质,同时要严格控制发酵条件,如温度、PH、等,因为环境条件的改变,

不仅影响菌种的生长繁殖,而且可能会影响的形成。

(4)为了进一步保持发酵液的无菌环境,我们在培养基中加入了青霉素,则该培养基不能

用来培养.(填“细菌”或“真菌”)类微生物,而且要注意在最后处理发酵液的时候,

不能将发酵液直接排到自然水体,其原因是:①发酵液中富含.,可能会导致水

体富营养化而出现水华等;②发酵液中加入的青霉素可能会导致自然界的细菌出现—

种群,对人类的健康不利。

【答案】(1)扩大培养杂菌

(2)无机盐

(3)溶解氧菌种代谢产物

(4)细菌有机物耐药性

【分析】分析题图:图中①为扩大培养,②为灭菌;培养基的基本成分是水、无机盐、

碳源、氮源。

【详解】(1)分析流程图可知,图中①是将选育的菌种扩大培养,目的是增加菌种数量,

②为灭菌,灭菌是为了防止杂菌污染,避免发酵过程中混入杂菌,进而影响生产的效率,

甚至导致发酵失败。

(2)培养基的基本成分是水、无机盐、碳源、氮源,此外还可根据微生物的特殊需求

加入生长因子等。

(3)在发酔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发酵条件,如温度、pH、溶解氧等,以确保发酔过程

的顺利进行;由于环境条件的改变,不仅影响菌种的生长繁殖,而且可能会影响菌种代

谢产物,如谷氨酸发酵中,在中性和弱碱性条件下积累谷氨酸,在酸性条件下容易形成

谷氨酰胺和N-乙酰谷氨酰胺,

(4)青霉素是一类抗生素,能够杀灭细菌,但不能杀灭真菌,故添加青霉素的培养基

不能用于培养细菌类微生物;在最后处理发酵液的时候,不能将发酵液直接排到自然水

体,其原因是发酵液中富含有机物,可能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而出现水华等,此外青霉

素可能会导致自然界的细菌出现耐药性种群,对人类的健康不利。

18.根据下面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流程图,回答相关问题。

(1)若运用传统有性杂交(即用番茄、马铃薯杂交)能否得到杂种植株?为什么?

试卷第14页,共20页

(2)在利用杂种细胞培育杂种植株的过程中,运用的技术手段是—,依据的原理是—,

其中过程②称为—,过程④相当于一,⑤过程涉及的分裂方式为一。

(3)已知番茄、马铃薯分别为四倍体、二倍体,则“番茄一马铃薯”属于一倍体植株。

(4)随“神六”太空旅行的种苗中,最受关注的是柴油树试管苗。柴油树种子含有的柴油是

植物细胞的代谢产物,可用植物组织培养来实现柴油的工业化生产。若利用此技术,将

柴油树细胞培养进行到一过程即可(填字母编号)。

(5)若培育抗虫棉,将抗虫基因通过适当的途径导入棉花受精卵,然后进行组织培养,该

过程相当于—(填字母编号)。

(6)人工种子又称合成种子或种子类似物,它是20世纪生物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之一、

由发育到—过程(填字母编号)的结构包裹上—可制备人工种子。

(7)若用在新型冠状病毒预防上,则融合的a、b细胞宜采用—和—两种细胞,生产

的抗体可以作为许多重病者的救命良药,整个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中需要一次细胞

的筛选。

【答案】(1)不能,不同种的植物存在生殖隔离

(2)植物组织培养细胞的全能性原生质体融合脱分化有丝分

⑶六

(4)e

(5)④⑤

(6)f人工种皮

(7)小鼠的骨髓瘤细胞患者的B淋巴细胞两

【分析】分析题图可知:①表示去壁获取原生质体的过程;②表示人工诱导原生质体融

合;③表示再生出新细胞壁的过程;④表示脱分化过程;⑤表示再分化过程。

【详解】(1)番茄和马铃薯属于不同种的植物,存在生殖隔离,不能通过有性杂交产生

后代。

(2)杂种细胞培育成杂种植株的过程,利用的是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依据的原理是细

胞的全能性;其中过程②是把a、b两个原生质体融合在一起,所以称为原生质体融合;

过程④相当于脱分化,⑤是再分化,涉及的分裂方式为有丝分裂。

(3)由于番茄、马铃薯分别为四倍体、二倍体,因此植物体细胞杂交得到的“番茄一马

铃薯''属于异源多倍体里面的异源六倍体。

(4)柴油是植物细胞的代谢产物,将柴油树细胞培养进行到愈伤组织即可提取,愈伤

组织为图中的e时期。

(5)若培育抗虫棉,将抗虫基因通过适当的途径导入棉花受精卵,然后进行组织培养,

包括脫分化和再分化两个阶段,即图中的④⑤。

(6)人工种子是用胚状体包上人工种皮制成的,其中图中f阶段为胚状体阶段。

(7)生产单克隆抗体需要用小鼠的骨髓瘤细胞和患者的B淋巴细胞,因此若用在新型

冠状病毒预防上,则融合的a、b细胞宜采用小鼠的骨髓瘤细胞和患者的B淋巴细胞两

种细胞,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中至少需要经过两次筛选,第一次筛选杂交瘤细胞,第二

次筛选能产生所需抗体的杂交瘤细胞。

19.和牛是世界公认的高档肉牛品种,下图是通过胚胎工程培育试管和牛的过程。请回

答下列问题:

(1)为了使成熟和牛排出更多的卵子,可以注射,但只有发育到期的

卵子才能与精子结合。体外受精前要对精子进行获能处理,使精子获能的方法有

和0

(2)获能的精子与卵子相遇时,会发生透明带反应和卵细胞膜反应,以阻止多精入卵受精

现象。受精完成的标志是o

(3)在胚胎移植过程中,移入子宫的胚胎能在受体内存活的生理学基础是.

(4)为了进一步提高和牛的产子率,科学家用了胚胎分割技术,应选择发育良好形态正常

的______________胚进行分割。如需对初期胚胎进行性别鉴定,宜取囊胚期的细

胞进行鉴定。

【答案】(1)促性腺激素MH中直接利用雌性动物的生殖道使精子获能

将精子培养在人工配制的获能液中使其获能

(2)雌雄原核的融合

(3)受体对移入子宫的外来胚胎基本不发生排斥反应

(4)桑藕胚或囊胚滋养层

【分析】图示为卵母细胞的采集和精子的采集和获能,然后精卵细胞体外受精,进行早

期胚胎培养,然后将早期胚胎送入到受体母牛子宫,最后产出后代。

【详解】(1)促性腺激素的作用是促进雌性个体超数排卵,因此为了使成熟和牛排出更

试卷第16页,共20页

多的卵子,可以注射促性腺激素;发育到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的卵子才能进行受精。精

子获能处理的方法有直接利用雌性动物的生殖道使精子获能,或将精子培养在人工配制

的获能液中使其获能。

(2)受精完成的标志是雌雄原核融合形成合子。

(3)在胚胎移植过程中,移入子宫的胚胎能在受体内存活的生理学基础是受体对移入

子宫的外来胚胎基本不发生排斥反应,如果有排斥反应,就会导致胚胎移植失败。

(4)胚胎分割技术,应选择发育良好形态正常的桑甚胚或囊胚进行分割,此时细胞全

能性高,分割容易成功,但注意要将囊胚内细胞团均等分割;如需对初期胚胎进行性别

鉴定,则需要获取胚胎细胞,囊胚期已经出现内细胞团和滋养层两类细胞,滋养层细胞

后来发育成胎膜和胎盘,所以宜取囊胚期的滋养层细胞进行鉴定。

20.人心肌细胞中的肌钙蛋白由三种结构不同的亚基组成,即肌钙蛋白T(cTnT)、肌

钙蛋白I(cTnl)和肌钙蛋白C(cTnC),其中cTnl在血液中含量上升是心肌损伤的特

异性指标。为制备抗cTnl的单克隆抗体,科研人员完成了以下过程。

cTnl"小鼠,B淋巴细胞

甲虫一乙

骨髓瘤细胞

分泌②丄1

抗cTnl单克隆抗体•-----丙

(1)动物细胞培养中,为防止有害代谢产物的积累,可采取_的措施。每隔2周用cTnl

作为抗原注射小鼠1次,共注射3次,其目的是最后一次免疫后第3天,取脾脏

内部分组织制成细胞悬液与骨髓瘤细胞诱导融合,与植物原生质体融合方法不同是还可

以用—。

(2)甲、乙、丙中,只含杂交瘤细胞的是②过程表示将乙细胞接种到多孔培养板上,

进行多次和,其目的是筛选获得

(3)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是医学上常用的定量检测抗原的方法,具体原理如图所示:

国相一酶标特定和普琳暮

抗体。0抗原oIf懿2微。齧J

据图分析,固相抗体和酶标抗体均能与同一抗原结合,这是由于。该检测方法

中,酶标抗体的作用是—o

【答案】⑴定期更换培养液加强免疫,刺激小鼠机体形成更多能产生抗CTnl

抗体的B淋巴细胞灭活病毒诱导法

⑵乙和丙克隆化培养抗体阳性检测既能大量增殖又能产生特异

性强、灵敏度高的抗cTnl抗体的杂交瘤细胞

(3)不同抗体能与同一抗原表面的不同部位结合抗体与待测抗原结合,酶催化

特定底物反应产生检测产物,可通过测定产物量来判断待测抗原量。

【分析】单克隆抗体制备流程:先给小鼠注射特定抗原使之发生免疫反应,之后从小鼠

脾脏中获取已经免疫的B淋巴细胞;诱导B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融合,利用选择培养基

筛选出杂交瘤细胞;进行抗体检测,筛选出能产生特定抗体的杂交瘤细胞;进行克隆化

培养,即用培养基培养和注入小鼠腹腔中培养;最后从培养液或小鼠腹水中获取单克隆

抗体.

【详解】(1)根据制作流程要求,细胞培养中,为防止有害代谢物的积累,需要定期更

换培养液;为了提高淋巴细胞的免疫能力,刺激小鼠机体形成更多能产生抗cTnl抗体

的B淋巴细胞,一般通过多次注射相应抗原实现;取脾脏内部分组织制成细胞悬液与骨

髓瘤细胞诱导融合,与植物原生质体融合方法不同是还可以用灭活病毒诱导法。

(2)据图可知,杂交瘤细胞需要对甲筛选,因此乙和丙应该是筛选得到的杂交瘤细胞;

其中①代表用特定的选择培养基进行筛选,②过程表示将乙细胞接种到多孔培养板上,

进行克隆化培养和抗体阳性检测,之后稀释、培养、再检测,并多次重复上述操作,就

能获得足够数量的能分泌抗cTnl抗体的细胞,该类细胞的特点是既能大量增殖又能产

生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的抗cTnl抗体。

(3)分析图中过程可知,两种抗体与检测的抗原均能结合,但结合部位是不同的;该

检测方法中,抗体与待测抗原结合,酶催化特定底物反应产生检测产物,可通过测定产

物量来判断待测抗原量。

21.19世纪末,巴斯德开创了第一次疫苗革命,其特点是接种灭活或减毒的病原微生

物。20世纪70年代开始,现代生物技术的迅猛发展开创了第二次疫苗革命,使疫苗的

研制进入分子水平。图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