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江苏省扬州市仪征市七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
1.隋朝创立的科举制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其选拔的标准是()
A.门第B,才学C.品德D.家世
2.唐太宗统治时期,广纳贤才,知人善用,下列属于他统治时期任用的宰相是()
A.房玄龄B.宋璟C.白居易D.姚崇
3.唐玄宗非常注重对官吏的考核,对考试不合格的官吏立即罢免。这体现了唐玄宗的哪项改革措施()
A.整顿吏治,裁减冗官B.发展经济,改革税制
C.注重文教,编修经籍D.制定法律,减省刑罚
4.唐代诗人王建在诗歌((凉州行》中描绘到:“蕃人旧日不耕犁,相学如今种禾黍。城头山鸡鸣角角,
洛阳家家学胡乐。”诗中所反映的盛唐气象为()
A.经济发展,国力强盛B.民族交融更进一步
C.中外文化交流频繁D.社会风气昂扬进取
5.如图是我国隋唐时期历史时间轴,其中“O”处应该填入的是()
*•»开元・世C义.一
开■之沿.,_y_・.亡
1__________।1।__________11।।।।_
581«MX*AMA•京家JM儡宗907”
时财时财NW)NIW
A.安史之乱B.藩镇割据C.五代十国D.陈桥兵变
6.宋太祖深知唐朝末年以来藩镇割据、武将专权的弊端,为此他首先采取的措施是()
A.推恩削弱封国势力B.创设三省六部制度C.解除禁军将领兵权D.取消节度使
收税权
7.如图体现北宋的政治特点是()
A.“无为而治”B.外重内轻C.君弱臣强D.重文轻武
8.1069年,王安石在宋神宗的支持下开始变法,其变法措施中“募役法”和“方田均税法”想要达到的共
同目的是()
A.抑制土地兼并B.增强军事力量C.增加政府收入D.减轻农民负担
9.澧渊之盟、宋夏议和、宋金议和的签订,对宋朝来说,都是屈辱性的和议,下列选项中关于三份议和说
法正确的是()
A.少数民族政权都归顺宋朝B.都是在宋朝战败的情况下签订的
C.宋朝都要给少数民族政权岁币D.和议中都划定了双方的边界线
10.文旅融合唤醒城市记忆。下列城市名片可以唤醒南宋都城记忆的是()
A.秦俑故乡,丝路源头B.繁华汴水,精彩开封
C.六朝古都,金陵风韵D.千古宋城,梦回临安
11.宋金达成和议后,双方约定的分界线是()
A.黄河上游至淮水一线B.长江至大散关一线
C.淮水至大散关一线D.珠江至淮水一线
12
.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称蒙古族的英雄铁木真为“一代天骄成吉思汗”。下列功绩属于成吉思汗的是
()
A.统一蒙古、建立政权B.建立元朝、定都大都
C.施行汉法、治国安民D.灭亡南宋、完成统一
13.如图所示是宋元时期的政权更替,从图中可以看出,宋元时期的时代特征是()
14.元朝疆域“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超越汉朝和唐朝。为加强对地方的管理,元
朝开创了()
A.禅让制B.行省制C.郡县制D.分封制
15.巴西总统卢拉2023年访问中国期间,巴西重申坚定奉行一个中国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代表全
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元朝中央政府在台湾地区建立的行政机构是
()
A.北庭都元帅府B.北庭都护府C.澎湖巡检司D.宣政院
16.如图是某学习小组开展研究性学习时收集到的图片。它们反映的是宋元时期()
宋代毗勒铜钝元区出土6勺杂包肉便
A.繁华的都市生活B.发达的中外交通C.先进的科学技术D,广泛的民族交融
17.在元朝,它把音乐、歌舞、动作、念白融合在一起,发展成为一种综合性的艺术。这种“综合性的艺术”
指的是()
A.诗歌B.杂剧C.昆曲D.小说
18.《明太祖实录》记载,朱元璋曾立下祖训:“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
处以重刑。”此举的目的是()
A.加强皇权B.分封诸子C.分散兵权D.严明法治
19.明朝的科举考试严格规定,考试的题目必须来自四书、五经,考生对题目的解释必须是以朱熹的《四书
集注》为标准,不得随意发挥。明政府对科举考试的这一规定()
A.使科举考试绝对的公平公正B.不利于制定统一评分标准
C.推动了明朝教育事业的发展D.制约了社会的创新精神
20.“它是联结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纽带,位居于游牧地区与农耕定居地区连接处,在客观上起到经济、文化
的会聚作用,而且其防御效应促进了汉族与北方各族在中原文明基础上的凝聚融合。”上述材料描述的是
()
A.大运河B.长城C.紫禁城D.大相国寺
21.满洲族(满族)以不同的称谓活跃在中华民族的历史舞台上。变女真为满洲为清朝的历史人物是()
A.铁木真B.李自成C.努尔哈赤D.皇太极
22.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我国各民族相互依存、休戚与共、水乳交融,逐渐形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
局。下面年代尺反映出的我国古代对边疆民族地区的管理方式是()
公元前60年1288年1727年1762年
A.设置管理机构B.开放边境贸易C.册封宗教领袖D.平定民族叛乱
23.西汉设置西域都护,唐朝设置安西都护府、北庭都护府,元朝设置北庭都元帅府,清朝设置伊犁将军。
这些机构的设置共同说明()
A.古代边疆地区经济的不断发展B.上述朝代都重视东北边疆的巩固
C.新疆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D,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加强
24.大臣胡中藻写的诗中有“一把心肠论浊清”之句,乾隆帝看了竟说,加“浊”字于国号“清”字之上,
是何居心?胡中藻被杀,友人也受到牵连。人们把这种做法称为()
A.焚书坑儒B.罢黜百家C.文字狱D.连坐
25.2022年4月23日,世界读书日,以我国经典名著为主题的第五组邮票面世,邮票图案名称分别是:黛
玉焚稿、金玉联姻、探春远嫁、宝玉却尘。此组邮票主题来源是()
A.《三国演义》B.《水浒传》C.《西游记》D.《红楼梦》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郑和七次下西洋,海上丝绸之路盛极一时。他每到一地,都以中国的丝绸和瓷器换取当地的特产
或馈赠当地的国王,与当地居民公平交易,互通有无,不占别国一寸土地,未掠夺他人一分财富。
一一摘编自刘志达《郑和下西洋一一伟大的和平使者》
材料二:清政府的这一政策阻碍了对外贸易的发展,它所起到的作用其实不只限于经济方面,更重要的是
使中国与世界相隔绝,禁锢了人民的思想,抑制了社会的活力……由于广州十三行的垄断,中外贸易……
转向为封建王朝效劳。
——摘编自戴逸《18世纪的中国与世界•对外关系卷》
(1)据材料一,概括郑和下西洋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郑和下西洋产生的积极影响。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政策”的名称并概括“这一政策”的危害。
(3)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我国古代对外交往的认识。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代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局部)
材料二:明代的经济发展,大率是宋元(尤其是南宋)发展过程的延续。其中新出现的因素,则为大洋航
道开通之后,中国的外销市场扩大到欧洲与美洲,中国获得顺差是大量白银。清代商业的兴盛,可以由所
谓商帮的发达觇之。两大商帮的发展史,反映了清代中叶蓬勃的经济。
——摘编自许倬云《万古江河》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中作品描绘的城市名称并概述当时商业繁荣的表现。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朝经济发展的原因及清朝两大商帮名称。
(3)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推动商业发展的因素。
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北宋末年,中国的海船上开始使用指南针。乘坐中国海船的阿拉伯商人将指南针传到阿拉伯国家,
后来又传到欧洲,大大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中国的火药和烟火在13世纪传入阿拉伯地区,
14世纪初又经阿拉伯人传到欧洲。
——摘编自部编版教材七年级下册《中国历史》
材料二:宋朝印刷业在唐、五代的基础上发展起来,雕版印刷技术进一步提高,又发明了活字印刷技术。
宋朝政府把出版书籍看作是振兴文教和巩固统治、宣扬国力的一项措施。
一摘编自潘吉星《中国科学技术史:造纸与印刷卷》
(1)据材料一,指出指南针出现在航海上的时间及影响,概括这些科技传播到欧洲的共同点。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朝印刷技术的变化及意义,指出宋朝政府出版书籍的目的。
(3)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古代科技发展的认识。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隋文帝即位后,废除了前朝的选官制度,注重考察人才的学识,初步建立起
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隋炀帝时,进士科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科举制度选拔官吏的主
要标准是学识或才学,故B符合题意;门第、品德和家世不是科举制度选拔官吏的标准,排除ACD。
故选:Bo
本题主要考查了科举制度的创立,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科举制度的选拔标准。
2.【答案】A
【解析】唐太宗广纳贤才,知人善任,当时朝中人才济济,房玄龄善于谋略,杜如晦敢于决断,他们都是
贞观时期著名的宰相。故A符合题意;宋璟、姚崇生活在唐玄宗统治时期,排除BD;白居易是唐朝著名诗
人,不是宰相,排除C。
故选:Ao
本题考查唐太宗的纳谏和用人,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唐太宗的纳谏和用人,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3.【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材料体现了唐玄宗唐玄宗统治前期整顿吏治,裁减冗官的措施。唐玄宗即位后,
任用姚崇等人当宰相,重视地方吏治,把中央优秀官吏下放到地方任职,并亲自考核县令政绩,这些改革
措施使开元年间政局为之一新。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人口增加,唐朝
进入全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
故选:Ao
本题考查唐玄宗的统治。唐玄宗统治前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
掌握唐玄宗的统治和影响。
4.【答案】B
【解析】据题干信息“蕃人旧日不耕犁,相学如今种禾黍”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的蕃指的是吐蕃。
吐蕃人很早就生活在青藏高原一带,是现在藏族人的祖先,他们学习唐朝文化。“洛阳家家学胡乐”体现
了汉族学习少数民族文化,所以体现了民族融合更进一步,B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Bo
本题以王建《凉州行》为切入点,考查的是唐朝民族关系的相关知识点。
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唐朝民族关系的有关内容。
5.【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安史之乱持续八年之久,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尤其是北方地区遭
到浩劫,唐朝的国势由盛转衰,A项正确;藩镇割据通常指的是唐朝中后期幽州、魏博等藩镇的将领拥兵
自重,在军事、财政、人事方面不完全受中央政府控制的局面,这主要出现在唐玄宗统治时期以后,排除B
项;五代十国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出现在唐朝灭亡后,排除C项;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在
陈桥驿发动兵变,他的部下拥立他当皇帝,史称“陈桥兵变”.赵匡胤随即回师夺取后周政权,改国号为
宋,以开封为东京,作为都城,史称北宋,排除D项。
故选:Ao
本题主要考查安史之乱,知道唐玄宗统治时期出现了安史之乱成为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本题主要考查安史之乱,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6.【答案】C
【解析】宋太祖深知唐末以来武将专权的积弊,首先解除禁军高级将领的兵权,牢牢地控制了军队。故C
符合题意;推恩削弱封国势力是汉武帝采取的措施,排除A;创设三省六部制度的是隋朝,排除B;取消
节度使收税权发生在解除禁军将领兵权以后,排除D。
故选:C„
本题考查北宋的政治,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北宋的政治,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知道题干材料反映宋太祖首先采取的措施
是解除禁军将领兵权。
7.【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为了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宋太祖有意重用文臣掌握军政大权,
后来的宋太宗继续采用抑制武将,提升文官地位,文臣统兵的格局逐渐形成。这体现的是北宋的重文轻武
的特点,D正确;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本题考查宋代的重文轻武,知道为了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宋代实行重文轻武政策。
本题考查宋代的重文轻武,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基础知识。
8.【答案】C
【解析】1069年,宋神宗任用王安石主持变法。王安石变法的措施包括募役法、方田均税法等。募役法就
是征收役钱,用来雇人到官府服役;原先不服役的官僚等,也要交纳役钱。募役法限制官僚等的特权,增
加政府收入。方田均税法就是核实土地,按土地的多少、好坏平均征税。方田均税法使官僚和大地主不能
隐瞒土地、逃避赋税,增加国家赋税收入。故C符合题意;“募役法”和“方田均税法”想要达到的共同
目的是增加政府收入,不是抑制土地兼并、增强军事力量、减轻农民负担,排除ABD。
故选:Co
本题考查王安石变法,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王安石变法,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知道“募役法”和“方田均税法”想要达
到的共同目的是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9.【答案】C
【解析】据所学知,酒渊之盟、宋夏议和、宋金议和中宋朝都要给少数民族政权岁币,C项符合题意。A项
与三次议和均不符,B项与漫渊之盟不符,D项只符合宋金议和。
故选:Co
本题考查澄渊之盟、宋夏议和、宋金议和的相关知识,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掌握澧渊之盟、宋夏议和、宋金议和的相关知识。
10.【答案】D
【解析】秦俑故乡,丝路源头反映的是秦朝都城咸阳和西汉都城长安;繁华汴水,精彩开封反映的是北宋
都城开封;六朝古都,金陵风韵反映的是南朝都城建康;千古宋城,梦回临安反映的是南宋都城临安。故
可以唤醒南宋都城记忆的是千古宋城,梦回临安。
故选D。
本题考查南宋都城,知道南宋都城是临安。
本题考查南宋都城,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11.【答案】C
【解析】1141年,宋金订立和议,规定双方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为界,以北为金统治区,以南为宋统治区。
C符合题意。
故选:Co
本题考查南宋与金的对峙。解答本题需掌握宋金和议的内容。
本题以南宋与金的对峙为背景,考查学生识记历史知识能力。
12.【答案】A
【解析】铁木真完成蒙古统一大业,结束了蒙古草原长期混战的局面。1206年,蒙古贵族在斡难河源召开
大会,推举铁木真为蒙古族的最高首领,尊称为"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建立蒙古政权,这是他的主要
历史功绩,A符合题意。1271年元世祖忽必烈建立元朝,第二年定都大都,排除B;施行汉法、治国安民
是忽必烈的统治措施,排除C;1276年元朝灭亡南宋,1279年元朝完成统一,这都和元世祖忽必烈有关,
排除D。
故选:Ao
本题考查的是成吉思汗。解答本题需要准确识记成吉思汗铁木真的主要历史贡献是统一蒙古并建立蒙古政
权。
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重点掌握成吉思汗和忽必烈的主要事迹。
13.【答案】D
【解析】观察图片可知,宋朝时民族政权并立。蒙古人陆续消灭割据政权,结束分裂局面,忽必烈在位时
实现了民族政权的统一,所以宋元时期的时代特征是民族政权并立到统一。
故选:D。
本题以宋元时期的政权更替图为切入点,考查宋元时期的时代特征。
注意对图片的解读,识记宋元时期的时代特征。
14.【答案】B
【解析】A.禅让制与传说时代的尧舜禹有关,排除A项。
B.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朝疆域辽阔,为了地方管理开创了行省制度,B项正确。
C.秦朝建立由中央直接管辖的郡县制,排除C项。
D.西周为了稳定政治形势,巩固疆土,实行分封制,排除D项。
故选:Bo
本题主要考查了元朝的行省制度相关知识,由于元朝疆域空前辽阔,为了对全国实行有效的统治,元朝元
世祖忽必烈开创行省制度。
本题主要考查了元朝的行省制度相关知识,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
15.【答案】C
【解析】据所学知识可知,元朝在澎湖岛设置了澎湖巡检司,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这是历史上中央王朝
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C项正确;北庭都元帅府是元朝管理新疆地区的机构,排除A项;
北庭都护府是唐朝管理西域的机构,排除B项;宣政院是元朝管理西藏地区的机构,排除D项。
故选:C»
本题主要考查澎湖巡检司的相关史实,重点掌握历朝历代对台湾的管辖。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澎湖巡检司的相关史实。
16.【答案】A
【解析】宋代蹴鞠铜镜、元代杂剧陶俑都反映了宋元时期繁华的都市生活,反映了市民生活的丰富多彩,A
项符合题意;图片内容与中外交通无关,排除B项;材料中也没有涉及到科学技术和民族交融的内容,排
除CD两项。
故选:Ao
本题考查宋元时期的社会生活,关键是对图片的解读。
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17.【答案】B
【解析】据所学可知元曲包括散曲、杂剧和南戏等。元曲把音乐、歌舞、动作、念白融合在一起,成为一
种综合性的艺术,也就是杂剧,B项正确。诗歌属于文学形式,不是综合性的艺术,排除A项。昆曲和小
说是明清时候的艺术成就,排除CD两项。
故选:B«
本题考查考查元杂剧的相关史实,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元曲的相关史实。
18.【答案】A
【解析】由题干中朱元璋的话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太祖时期,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加强君主专制,在中
央废丞相,撤销中书省,权分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A是正确的选项;朱元璋出于自己独特的理解,想
通过分封诸子为王的方式,来达到藩屏帝室的目的,排除B;题干强调的是明太祖废除丞相制,没有涉及
军事方面的内容,排除C;题干强调的是明太祖废除丞相制,并没有涉及法律制度的内容,排除D。
故选:A»
本题考查了明朝加强君权的措施。注意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本题要正确理解题意,只有理解题意,才能明确考查的知识点是明朝加强君权的措施,才能做出正确选择。
19.【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朝时,政府规定科举考试只许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不准考生发挥自己
的见解,答卷必须分成八部分,称为“八股文”,八股取士让许多读书人为了中试,只顾埋头攻读经书,
钻研八股,不讲求实际学问。考中做官后,他们大都成为皇帝的忠实奴仆。八股取上禁锢了人的头脑,束
缚了人的思想;制约了社会的创新精神,选拔的人才与国计民生毫无关系,缺乏真才实学;阻碍了社会的
进步与发展。
故选:D。
本题考查明朝的八股取士。明朝的八股取士只许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反映了科举制已僵化。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八股取士的相关知识。
20.【答案】B
【解析】为了防范蒙古骑兵南下侵扰,明朝在历代长城的基础上,先后花了近二百年的时间修筑长城。明
长城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蜿蜒六千余公里,无论规模、质量都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长城是我国历
代规模最大、防御设施最完善的城防工程。长城的修建确保了北部边塞半个多世纪的和平和安宁。长城在
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的积极效应与其雄伟博大的景观所激发出的豪情壮志完美和谐的融为一体,
上下两千年,熔铸成中华民族聪明智慧、艰苦勤奋、坚韧刚毅和充满向心凝聚力的精神象征,“它是联结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纽带,位居于游牧地区与农耕定居地区连接处,在客观上起到经济、文化的会聚作用,
而且其防御效应促进了汉族与北方各族在中原文明基础上的凝聚融合。”材料描述的是长城。
故选:B»
本题考查长城的相关史实。长城是中华民族聪明智慧、艰苦勤奋、坚韧刚毅和充满向心凝聚力的精神象征。
本题注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本题的关键点是分析题干,注意准确识记长城的相关知识。
21.【答案】D
【解析】明朝后期,活动于我国东北地区的女真族不断发展壮大。1616年,努尔哈赤统一了女真各部,建
立政权,国号大金,史称后金。努尔哈赤率军与明朝交战,接连取胜,使明朝的北部受到严重威胁。努尔
哈赤死后,皇太极继位,继续进攻明朝。1635年,皇太极改族名为满洲,次年,改国号为清。选项D符合
题意,铁木真建立蒙古政权,李自成建立大顺政权,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政权。
故选:D。
本题考查清朝的建立。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本题要把握清朝的建立的相关内容,运用所学,分析题目的要求,即可作答。
22.【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年代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域都护与伊犁将军分别是西汉、清朝为加强对新疆地区的
管辖而设立的机构,宣政院与驻藏大臣分别是元朝、清朝对西藏地区加强管辖而设立的机构,A项正确;
边境贸易指两国接壤地区的居民之间的集市贸易,图示反映的是设置机构加强管理,排除B项;册封是指
中华天子以举行典礼颁发册书的形式,授予四夷君主本蕃、本国君长称号或王位,承认其四夷君主对本蕃
或本国的统治,图示反映的是设置机构加强管理,排除C项;为了维护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平定民
族叛乱,题干图示没有涉及平定叛乱,排除D项。
故选:Ao
本题主要考查了中国古代对边疆民族地区的管理方式,解题的关键是正确识读题干图示内容。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中国古代对边疆民族地区的管理方式。
23.【答案】C
【解析】A.古代边疆地区经济的不断发展与题干设置边疆机构无关。
B.题干反映的是对西北地区的管辖,排除。
C.根据题干“西汉设置西域都护,唐朝设置安西都护府、北庭都护府,元朝设置北庭都元帅府,清朝设置
伊犁将军。”可知,新疆从西汉开始就是我国的一部分,符合题意。
D.题干反映的是对地方的统治,与中央集权无关,排除。
故选:Co
本题考查西域都护的设立、唐朝民族交往与交融、伊犁将军的设置等知识点,难度不大,熟练记忆基础知
识并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即可得出答案。
树立专题意识,以历代对新疆的管辖为切入点整合相关知识,做到融会贯通、灵活应答。
24.【答案】C
【解析】秦始皇接受李斯的建议,发布焚书令,规定除政府外,民间只可收藏有关医学、占卜和种植的书,
其余一律集中焚毁。他又把暗中诽谤他的一批儒生全部活埋。焚书坑儒是秦始皇加强思想文化控制的措施,
排除A项;
罢黜百家、尊崇儒术是汉武帝时期文化专制的措施,排除B项;
根据材料“乾隆帝看了竟说,加‘浊‘字于国号‘清'字之上,是何居心?胡中藻被杀,友人也受到牵连”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朝统治者为维护统治,加强思想控制,大兴文字狱,从知识分子作品中摘取字句,
罗织罪名,制造了大量冤案,所以材料反映的是文字狱,C项正确;
连坐是中国古代一种刑罚制度,一人犯罪与之有一定关系的人连带受罚,这与材料中胡中藻因诗句获罪不
符,排除D项。
故选:Co
本题主要考查了清朝大兴文字狱与文化专制政策等知识,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清朝大兴文字狱与文化专制政策等知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会务公司会议合同范本
- 2025年金华年货运从业资格证考试题大全
- 公司保险担保合同范本
- 农民养车用车合同范本
- 佣金制合同范本
- 公司资产入股合同范本
- 代理签订协议合同范本
- 养殖木船出售合同范本
- 公司部分收购合同范本
- 产品独家使用合同范本
- 申论公务员考试试题与参考答案(2024年)
- 《幼儿行为观察与分析案例教程》教学教案
- 小学科学教育课程实施方案
- 钳工工艺学(第6版)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DB11T 1035-2013 城市轨道交通能源消耗评价方法
- 2024新能源光伏电站运行规程和检修规程
- 供应室课件大全
- 有机化学完整版本
- 银行存管三方协议书
- 2024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版)
- 2024年新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全册课件(新版教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