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知识点梳理_第1页
高中化学知识点梳理_第2页
高中化学知识点梳理_第3页
高中化学知识点梳理_第4页
高中化学知识点梳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中化学知识点梳理

一、几个常见的热点问题

1.阿伏加德罗常数

(1)条件问题:常温、常压下气体摩尔体积增大,不能使用22.4L/molo

(2)状态问题:标准状况时,HQ、N20K碳原子数大于4的烧为液态或固态;SO*P2O5

等为固态,不能使用22.4L/molo

(3)特殊物质的摩尔质量及微粒数目:如灰0、%、H"C1等。

(4)某些特定组合物质分子中的原子个数:如Ne、Os、P」等。

(5)某些物质中的化学键数目:如白磷(31g白磷含1.5molP-P键)、金刚石(12g

金刚石含2molC—C键)、晶体硅及晶体SiOz(60g二氧化硅晶体含4molSi—0键)、C„

(1molC”含nmol单键,n/2mol双键)等。

(6)某些特殊反应中的电子转移数目:如Na曲与H20,CO2的反应(1molNaQ转移1mol

电子;Ch与HQ、NaOH的反应(1molCh转移1mol电子。若1molCk作氧化剂,则转

移2mol电子);Cu与硫的反应(1molCu反应转移1mol电子或1molS反应转移2mol

电子)等。

(7)电解质溶液中因微粒的电离或水解造成微粒数目的变化:如强电解质HC1、HN03等

因完全电离,不存在电解质分子;弱电解质CH£00H、HC10等因部分电离,而使溶液中CH£OOH、

23

HC10浓度减小;Fe"、Al"、C03\CH£OO一等因发生水解使该种粒子数目减少;Fe"、Al\

CO5等因发生水解反应而使溶液中阳离子或阴离子总数增多等。

(8)由于生成小分子的聚集体(胶体)使溶液中的微粒数减少:如ImolFe"形成Fe(OH)3

胶体时,微粒数目少于1moU

(9)此外,还应注意由物质的量浓度计算微粒时,是否告知了溶液的体积;计算的是溶

质所含分子数,还是溶液中的所有分子(应考虑溶剂水)数;某些微粒的电子数计算时应区

分是微粒所含的电子总数还是价电子数,并注意微粒的带电情况(加上所带负电荷总数或减

去所带正电荷总数)。

2.离子共存问题

(1)弱碱阳离子只存在于酸性较强的溶液中:Fe3\Al"、Zn2\Cu"、NH;、Ag'等均与

01「不能大量共存。

2

(2)弱酸阴离子只存在于碱性溶液中:CH3COO\F\CO?、SO尸、S\P0广、A102

均与“不能大量共存。

(3)弱酸的酸式阴离子在酸性较强或碱性较强的溶液中均不能大量共存。它们遇强酸

-

(H*)会生成弱酸分子;遇强碱(0H)会生成正盐和水:HSO3\HCOS\HS\H2PO4\HPO?

等。

(4)若阴、阳离子能相互结合生成难溶或微溶性的盐,则不能大量共存:B『、Ca"与

2

C0:>、S03\P0?\SO产等;Ag-与Cl、Br\I等;Ca"与FZC2O:等。

22

(5)若阴、阳离子发生双水解反应,则不能大量共存:A产与HC(V、C03\HS\S\

2

A1(V等;Fe”与HCOa、C03\AIO2等。

(6)若阴、阳离子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则不能大量共存:Fe/与I\S2-;Mn04-(H+)

与「、Br、Cl\S2\SO/、Fe"等;NOJ(H")与S2\S(V、Fe?’等;CIO与I、

S2\SO厂等。

(7)因络合反应或其它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Fe”与SCN;A产与丁等(A1F;)。

(8)此外,还有与A1反应反应产生氨气的溶液(可能H';可能01「,含H'时一定不含

N03);水电离出的C(H')=10Fmol/L(可能为酸溶液或碱溶液)等。

3.热化学方程式

0=反应物总能量一生成物总能量

Q>0,放热反应,Q<0,吸热反应;

注意:①同一热化学方程式用不同计量系数表示时,Q值不同;②热化学方程式中计量

系数表示物质的量;③能量与物质的凝聚状态有关,热化学方程式中需标明物质的状态;④

Q用“一”表示吸热;用“+”表示放热;⑤在表示可燃物燃燧数的热化学方程式中,可燃

物前系数为1,并注意生成的水为液态。

4.元素周期率与元素周期表

(1)判断金属性或非金属性的强弱

金属性强弱非金属性强弱

①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碱性强弱①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酸性强弱

②与水或酸反应,置换出H?的易难②与比化合的易难或生成氢化物稳定性

③活泼金属能从盐溶液中置换出不活泼金属③活泼非金属单质能置换出较不活泼非金属单质

(2)比较微粒半径的大小

①核电荷数相同的微粒,电子数越多,则半径越大:阳离子半径〈原子半径〈阴离子半

如:HFe>Fe2t>Fe3+;Na<Na;CKCK

②电子数相同的微粒,核电荷数越多则半径越小.即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的微粒,核电

荷数越大,则半径越小。

如:①与He电子层结构相同的微粒:H>Li>>Be2'

②与Ne电子层结构相同的微粒:0">F->Na'>Mg">Al"

③与Ar电子层结构相同的微粒:S2>Cl>K>Ca2'

③电子数和核电荷数都不同的微粒

同主族:无论是金属还是非金属,无论是原子半径还是离子半径从上到下递增。

同周期:原子半径从左到右递减。

同周期元素的离子半径比较时要把阴阳离子分开。同周期非金属元素形成的阴离子半

径大于金属元素形成的阳离子半径。

例如:Na1<Cl;第三周期,原子半径最小的是C1,离子半径最小的是A1"

(3)元素周期结构

短周期第1、2、3周期元素种类分别为:2、8、8

L7MA长周期第4、5、6周期元素种类分别为:18、18、32

(7^^期)

不完全周期第7周期若排满,元素种类为:32

元都期表一

—7个主族IA~VDA

一7个副族IB〜划B

一18做列一

-1个第VIII族第8、9、10个纵列

(16饿)

fI个0族第18纵列,确有气体

(4)位、构、性间关系

•|位置I

5.化学平衡

(1)化学反应速率:aA(g)+Z)B(g)+oD(g)

反应任一时刻:K(A)JE:*13)正:「(⑦正:p(D)i£=a:b'.c'.d

r(A)逆:r(B)逆:v(C)逆:7(D)s=ab'.c'.d

平衡时:MA)正=i/(A);s,MB)正=v(B)逆,MO正=v(C)迪,K(D)2=v(D)®

(2)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①固体物质的浓度可以视作常数,故其反应速率与固体的用量无关。

②一般温度每升高10℃,反应速率增大2〜4倍。

③压强只影响气体反应的速率。

④充入“惰性气体”:恒温、恒容:不影响反应速率;

恒温、恒压:反应速率减小。

⑤催化剂可同等程度的改变正、逆反应速率,影响反应到达平衡的时间,而不能改变

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

(2)平衡常数(K):只与温度有关,温度一定,K为定值。常用于判断平衡移动的方向

和平衡时组分浓度、反应物平衡转化率等的计算(计算时特别注意平衡常数表达式中使用的

是组分的干衡浓厚)。

(3)平衡标志

①宏观:各组分的浓度相等。

③微观:用同一种物质表示的正、逆反应速率相等。

③其他:如气体颜色、反应物转化率、产物产率、组分百分含量、气体密度、气体相

对分子质量等,若平衡移动时该量改变,则不再改变时即达平衡状态。

(4)平衡移动方向

,r正〉y逆,平衡正向移动

①改变条件的瞬间:|九卜:=「逆,平衡不移动

KiE<Vi£,平衡逆向移动

因此,化学平衡的移就与反应的过程有关,是过程函数,化学平衡移动的方向取决于改

变条件瞬间的^正、^逆之间的关系。

②浓度燧(Q)法:按平衡常数计算式算出改变条件的瞬间值,然后与平衡常数进行比

较。

,Q<K,平衡正向移动

改变条件的瞬间:[Q=K,平衡不移动

[Q>K,平衡逆向移动

6.电解质溶液

(1)溶液的导电性:溶液的导电性取决于溶液中自由移动的离子的浓度及离子所带的电

荷数。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不一定强,相反,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不一定弱。

(2)弱电解质的电离程度、能水解盐的水解程度与电解质浓度间的关系:弱酸或弱碱的

浓度越大,则其酸性或碱性越强,但其电离程度越小;强酸弱碱盐或弱酸强碱盐的浓度越大,

则其酸性或碱性越强,但其水解程度越小。

(3)溶液中微粒浓度的比较

①微粒浓度的大小比较

首先判断溶液中的清廛;然后根据溶质组成初步确定溶液中微粒浓度间的关系;接着判

断溶液的皎、嶙性(或题中给出);最后根据溶质是否因电离或水解而造成微粒浓度的变化,

根据溶液的酸碱性确定其电离和水解程度的大小,写出微粒浓度间最终的大小关系。

②微粒浓度间的守恒关系:

电荷守恒:借助于离子浓度(或物质的量)表达溶液呈电中性的式子。

物料守恒:溶液中溶质微粒符合溶质组成的式子。

(4)原电极及电解(铜锌原电池、电解饱和食盐水、氯化铜溶液)

原电池的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正级发生还原反应;电解过程中阳极发生氧化反应,阴极

发生还原反应。

二、无机物的特征性质与反应

1.常见物质的颜色

(1)焰色反应:Na"(黄色)、1(紫色,透过蓝色钻玻璃)

(2)有色溶液:Fe"(浅绿色)、Fe"(黄色)、Cu”(蓝色)、MnOJ(紫红色)、Fe(SCN)3(血

红色)

(3)有色固体:红色:Cu、C112O、FeB;红褐色固体:Fe(OH)3;蓝色固体:Cu(OH)2;

黑色固体:CuO、FeO、FeS、CuS、Cu2S.Ag£、PbS;浅黄色固体:S、Na202>AgBr;黄色固

体:Agl、Ag3P0式可溶于稀硝酸);白色固体:Fe(OH)z、CaC03,BaSO【、AgCKBaSOs等。

(4)反应中的颜色变化

①Fe'与0H反应:产生白色絮状沉淀,迅速转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

②L遇淀粉溶液:溶液呈蓝色。

③苯酚中加迎量浓滨水:产生白色沉淀(三澳苯酚能溶于苯酚、苯等有机物)。

④苯酚中加FeCh溶液:溶液呈紫色。

⑤Fe"与SCN:滔凝呈血红色。

⑥蛋白质溶液与浓硝酸:出现黄色浑浊(蛋白质的变性)。

2.常见的气体

(1)常见气体单质:不、即、。2、CL

(2)有颜色的气体:CL(黄绿色)、澳蒸气(红棕色)、NOK红棕色)。

(3)易液化的气体:NL、Ck、S02»

(4)有毒的气体:&、。3、HF、S、〈S、SO2、CO、NO(NO、CO均能与血红蛋白失去携

氧能力)、NOM制备时需在通风橱内进行)。

(5)极易溶于水的气体:NIL.HCKHBr;易溶于水的气体:NO?、S02;能溶于水的气

体:COa>C体。

(6)具有漂白性的气体:Ck(潮湿)、。3、S02»

注意:Ch(潮湿)、。3因强氧化性而漂白(潮湿Ch中存在HC1O);SO?因与有色物质化合

生成不稹牢无色物质而漂白;焦碳因多孔结构,吸附有色物质而漂白。

(7)能使石蕊试液先变红后褪色的气体为:Ck(SOz使石蕊试液显红色)。

(8)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气体:SOK加热时又恢复红色)、Ck(加入AgNOs溶液出现白色

沉淀)。

(9)能使无水硫酸铜变蓝的气体:水蒸气。

(10)能使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变蓝的气体:Ck、Bn、NO2、O3。

(11)不能用浓硫酸干燥的气体:NM、1拔、HBr、HI»

(12)不能用无水CaCh干燥的气体:NH式原因:生成:CaCL・8能3)。

3.有一些特别值得注意的反应

(1)单质+化合物I-化合物2

2FeCl2+Cl2=2FeCl34Fe(0H)2+02+2H20=4Fe(Oil)3

2Na2so:,+O2=2Na2S0,i2FeCl3+Fe=3FeCl2

(2)难溶性酸、碱的分解

H2Si03=^=Si02+H20Mg(OH)2=MgO+II2O

2Fe(OH)3=Fe203+3H202A1(OH)金AI2O3+3H2O

(3)不稳定性酸、碱的分解

2HC1OA2HC1+O2t

4HN03=4N02t+O2t+2H20

NH3•H20=^=NH3t+H2OH2SO3=SO2t+H20

(4)不稳定性盐的分解

2AgBr=^=2Ag+Br2

NH(C1=NH:1t+HC1t

CaCO,.—Ca0+C02t2NaHC03=Na2C03+C02t+H20;

2t2

(5)金属置换金属:Fe+Cu=Cu+Fe\2A1+Fe2O3=2Fe+Al2O3

(6)金属置换非金属:2Na+2HzO=2NaOH+H2tZn+2H*=Zn"+H2t

占燃f

2Mg+C0?旁主=2MgO+C3Fe+4H20=Fe304+4H2t

(7)非金属置换非金属:2F2+2H20=4HF+02C12+1I2S(HBr>HI)=2HCl+S(Br2,I2)

2C+SiO.=Si+2COtC+HQ邈CO+Hz

3C12+2NH:I=N2+6HC1Si+4HF=SiR+2H2

(8)非金属置换金属:H2+CUO=CU+H2OC+2CUO=2CU+CO2t

4.一些特殊类型的反应

(1)化合物+单质化合物+化合物

Cl2+U20==HC1+1IC102H2S+302=2S02+2I12O

4NH3+5O2卷剂4N0+6HaCH,+20,=S=C02+2H20

(2)化合物+化合物--化合物+单质

4NH3+6N0=5N2+6II202II2S+S02=3S+2H20

2Na202+2H20=4Na0H+02tNaH+H2O=NaOH+H,t

2Na202+2C02=2Na2CO3+02C0+1I2O=C02+II2

(3)一些特殊化合物与水的反应

①金属过氧化物:2Na202+2H20=4Na0H+02t

②金属氮化物:Mg3N2+3ll20=3Mg(0H)2+2NH3t

③金属硫化物:ALS3+6H,O=2A1(0H);i+3H2St

CaS+21I20=Ca(0H)2+II2St

④金属碳化物:CaC2+2H20—►Ca(OH)2+C2H2t

A1.IC3+I2H2O—»-4A1(OH)3+3CH(t

⑤金属氨化物:NaH+H2O=NaOH+H2f

⑥金属磷化物:Ca3P2+61l20=3Ca(0H)2+2PH3t

⑦非金属的卤化物:NC13+3H2O=NH3+3HC1OPC13+3H2O=H;!PO,+3HC1

SiCL,+SILO=1I2Si0;i+4HC1SOC12+H2O=211C1+SO2t

(4)双水解反应

3

①Al"(或Fe")与HCO3\CO广:A1*+3HCO3'=A1(OH)31+3C02t

32

2A1*+3CO3+3H2O=2A1(0H):1I+3C02t

23t

②Al"与HS'S-:Al+3HS-+3H2O=A1(OH)31+3Hzst

3t2

2Al+3S-+6H20=2Al(0H)31+3H2St

③Al"与A102':A产+3A1(V+61I20=4Al(0II)3I

(5)一些高温下的反应

3Fe+4H?O邈Fe:Q+4H2t

2AH-Fe203=2Fe+AL03

C+H2O=CO+H2CaC03=Ca0+C02t

CaCO;(+SiO2=CaSiO3+CO2tNa2C03+Si02=Na2Si03+C02t

(6)能连续被氧化的物质

2i21

①单质:Na-*Na20-*Na202

Nz-^NO-^NOzP-^PB-^PAS-^SOa-^SOj

2122

②化合物:CHi-^CO-^COzNH;,-*NO-*N02

212121

H2s-*S(或S02)-*S02S0;)CH3CH2OCHUCHO-*CHaCOOH

CH:fOHHCHO—HCOOH—C02

三、有机化学

1.三类物质中氢的活泼性比较

Na(置换)NaOH(中和)Na2cO3NaHC03

———

C2H5—OHH2t

C6H5—OHH2tC6H2NaNaHCOa

CHACOOHHztCHaCOONaC02tC02t

2.常见试剂的常见反应

(1)嗅单质

①只能是液澳:「与饱和碳原子上氢的取代反应(光照或加热)

与苯环上氢的取代反应(催化剂)

②可以是溟水(或澳的四氯化碳溶液):(不饱和烧(烯煌或焕烧)的加成反应

•酚类物质中苯环上的取代反应

.含醛基物质的氧化反应

(2)NaOlI

①NaOH水溶液:(卤代燃的取代反应(1mol与苯环直接相连的卤原子水解需2mol

NaOH)

,酯的水解反应(1mol酚酯消耗2molNaOH)

.与较酸或酚羟基的中和反应

蛋白质或多肽的水解

②NaOH醇溶液:卤代煌的消去反应

(3)新制Cu(OH)2悬浊液:[与竣酸的反应

I含醛基物质的氧化反应

(4)银氨溶液:含醛基物质的氧化反应

(5)H2SOI:伊催化剂:苯的硝化或醇的消去反应;酯或蛋白质的水解反应

■反应物:苯的磺化反应;与醇的酯化反应

-强酸性:与CLCOONa加热蒸储制CLCOOII

(6)酸性高锯酸钾:r烯崎、焕煌等不饱和燃的氧化反应

苯环侧链(与苯环相连的第一个碳上有氢)的氧化反应

’醇的氧化反应

.含醛基物质的氧化反应

(7)FeCL:含酚羟基物质的显色反应

(8)HNO3:佗的硝化反应(苯与浓硫酸、浓硝酸的混酸反应)

]遇蛋白质显黄色(蛋白质分子中含苯环

〔与甘油、纤维素等的酯化反应

3.反应条件和反应试剂对有机反应的影响

(1)反应条件

zBr_

CH3+或Br<^HCH3)+HBr(催化剂时苯环上取代)

I

Q+IC1^(^]+HC1

C)-CH3+Br24二^^-CH2Br+HBr(光照或加热时饱和碳上取代)

CgCH-CTL+Ck500%C3CH-CH2—C1+HC1

Br

CH2=CIl-ClI3+HBr―*CHrCH-CH3(氢加在含氢较多碳原子上,符合马氏规则)

CH尸CH-Oh+HBrCH;-CH,-CH2-Br(反马氏加成)

(2)温度不同

BrBr

CH^=CH-CH=CH+Br-80C

22CHrCH-CH=CH2

BrBr

CHf=CH-CH=CH2+Br2皿aCHrCH=CH-CH2

浓H,SO4一入

2。1£心011书沪CH3cH20cH2cH3+H2OCHrCHrOH-170.c^H,C=CHJ+H2O

(2)溶剂影响

CH3CH2Br+NaOHCH3cH20HCH3CH2Br+NaOHCH2=CH2t+NaBr+H20

(3)试剂浓度影响

,浓H,S()4

CH3COOH+CH3cH20H-z~CH3COOCH2cH3+H2O

稀H,SO4

CH3COOCH2CH3+H20―CH3COOH+CH3CH20H

(3)溶液酸碱性影响

R-OII+HX-^R-X+ILO

R-X+H2O-^*R-OII+HX

稀H,SO.

CH:1C00CH2CH3+H20—zH*CHnCOOH+CH3cH20H

CH£OOCH2cH3+NaOHCHaCOONa+CH:1CH20H

4.官能团间的演变

CH3cH3CH,CH,ONaCH3cHe12CH3CC1,

NaOH,H20

Br2、光NaOH、H20

0其17CH'CH3^Na0H

CH3cH,Br/aOH、CHCHOH_-CH^COONa

+CH3coOH浓

32HBr、H%,2HJ催化剂H,SO43)

蒸襦〃

'醉H,O/CHSO.,

2NaOH、H,0GH50HNaOH,^Z

/i?or-稀H2so,、△

浓H2sO4、△>^ZCH3CH2Br

H,C=CH2H2C=CH2CICH3COOC2H5〃

5.有机中常见的分离和提纯

(1)除杂(括号内为杂质)

①C2H6(GH,、C2H2):溟水,洗气(或依次通过酸性高镒酸钾溶液、NaOH溶液,洗气)

②C6He(Cslk-Clh):酸性高镭酸钾溶液、NaOH溶液,分液

③C2H5-Br(Bn):NazCCh溶液,分液(主要考虑C2HsBr在NaOH条件下能水解)

④CeHs-Br(Bn):NaOH溶液,分液

⑤C2H$—OH(H20):加新制生石灰,蒸储

⑥C6He(C6H5-OH):NaOH溶液,分液(或直接蒸储)

⑦CH3COOC2H5(CHaCOOH,QH5OH):饱和碳酸钠溶液,分液

⑧C2H50H(CH3C00H):NaOH,蒸储

(2)分离

①C6H6、GHsOH:NaOH溶液,分液,上层液体为苯;然后在下层液体中通过量的C02,

分液,下层液体为苯酚(或蒸储收集不同温度下的微分)

②C2H5OHSCH3C00H:NaOH,蒸储收集C2H3OH;然后在残留物中加硫酸,蒸储得ClhCOOH。

四、化学实验

1.化学实验中的先与后

(1)加热试管时,应先均匀加热后局部加热。

(2)用排水法收集气体结束时,先移出导管后撤酒精灯。

(3)制取气体时,先检查装置气密性后装药品。

(4)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浓硫酸慢慢注入水中,边加边搅拌。

(5)点燃乩、CH八CM、C2H2等可燃气体时,先检验气体的纯度。

(6)检验卤化煌分子的卤元素时,在水解后的溶液中先加稀HN03中和碱液再加AgNO3

溶液。

(7)检验NIh(用红色石蕊试纸)、CL(用淀粉KI试纸)等气体时,先用蒸储水润湿试纸

后再与气体接触。

(8)中和滴定实验时,用蒸储水洗过的滴定管、移液管先用待装液润洗。

(9)焰色反应实验时,每做一次,伯丝应先沾上稀盐酸放在火焰上灼烧到无色时,再做

下一次实验.

(10)上还原CuO时,先通Hz后加热,反应完毕后先撤酒精灯,冷却后再停止通上。

(11)检验蔗糖、淀粉水解产物时,先加NaOII中和催化作用的硫酸,再加新制Cu(OH)z

悬浊液或银氨溶液。

2.中学化学实验中的温度计

(1)测液体的温度:如测物质溶解度;实验室制乙烯等。

(2)测蒸气的温度:如实验室蒸储石油;测定乙醇的沸点等。

(3)测水浴温度:如温度对反应速率影响的反应;苯的硝化反应;苯的磺化反应;制酚

醛树脂;银镜反应;酯的水解等。

3.常见实验装置

(1)气体发生装置:固、固加热型;固、液不加热型;固(液)、液加热型。

(3)常见的净化装置和尾气吸收装置

①常见的净化装置一一用于除去气体中的杂质气体。

②常见的尾气吸收装置一一用于吸收尾气。

II丁犷「

(4)常见的量气装置一一通过排液法测量气体的体积。

(5)过滤、蒸僧、分液装置

4.物质的分离和提纯

(1)物质分离提纯的常用方法

方法适用范围举例

粗盐提纯时,将粗盐溶于水,

过滤分离不溶性固体和液体混合物

过滤除去不溶性杂质

结晶分离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差别大的固体混合物分离KNO,和NaCl的混合物

蒸发除去溶液中的挥发性溶剂从食盐水中提取食盐

蒸储分离沸点差别大的液体混合物由普通酒精制取无水酒精

萃取提取易溶于某种溶剂的物质用CCM提取L水中的L

分液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混合物分离水和苯的混合物

(2)物质分离提纯的常用化学方法

①溶解法:利用特殊的溶剂(或试剂)把杂质溶解而除去,或提取出被提纯物质的一种方

法。

②沉淀法:利用沉淀反应将杂质转化为沉淀而除去,或将被提纯物质转化为沉淀而分离

出来。

③转化法:将杂质转化为被提纯物质而除去的一种方法。

④加热分解法:通过加热将杂质转化成气体而除去的一种方法。

⑤酸碱法:通过加酸、碱调节溶液的pH,从而使杂质转化为沉淀而除去。

⑥氧化还原法:通过加氧化剂或还原剂,将杂质转化为气体、沉淀或其它物质而除去。

⑦离子交换法:通过离子交换树脂除去溶液中的特定离子。

5.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

离子检验方法主要现象

If酸碱指示剂;活泼金属Zn;变色,产生氢气,产生CO?气体

碳酸盐等

Na\K*焰色反应钠“黄”钾“紫”

Al3+01r先生成白色沉淀,后白色沉淀溶解形成无色溶液

Fe”KSCN溶液,NaOH溶液溶液变红色,生成红褐色沉淀

NH;NaOH溶液、加热生成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

0H酚献溶液溶液变红色

crAgNO、、稀硝酸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

so?-稀IIC1、BaCL溶液生成不溶于HC1的白色沉淀

2-盐酸、澄清石灰水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气体

co3

五、物质结构与性质

1.原子结构与性质

r原子核:同位素、原子量一一物理性质

(1)原子(\x)■

.核外电子一一化学性质

(2)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由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和原子半径决定。

例如:最外层电子数相等,半径不等(同主族元素),性质出现递变性;

Li和Mg、Be和A1的最外层电子数不等,半径相近,性质相似。

(3)原子核外电子排布(掌握1〜36号元素)

①能量最低原理:电子先排能量低的能层和能级,然后由里往外排能量高的(能层和

能级均影响电子的能量)。

②泡里不相容原理:每个原子轨道上最多排2个自旋相反的电子,即原子核外没有2

个电子的运动状态完全相同。

③洪特规则:电子在能量相同的各个轨道上排布时,电子尽可能分占不同的原子轨道;

当轨道上电子呈半满、全满或全空时,体系能量最低。

2.分子结构与性质

(1)化学键一一化学性质(决定分子的稳定性)

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

成键微粒阴、阳离子原子金属离子和自由电子

微粒间相互作用静电作用共用电子对静电作用

活泼金属(如IA、IIA)和成键原子具有未

成键原因金属

活泼非金属(如WA、VUA)成对电子

(2)化学键理论

①8电子稳定结构

②等电子原理

a.具有相同原子数目和相同电子总数(或价电子总数)的分子或离子具有相同的结构

特征。

b.常见等电子体:M、CO,CM、C/(电子总数为14e,存在叁键);

COz、CS2>COS、BeCk、N3\OCN\SCN'(价电子数为16e',均为

直线型):

2

BCh、C0?\SiO3\NOJ(价电子数为24e"均为平面正三角形);

NCL、PCL、NF?、PF3、SO/(价电子数为24e,均为三角锥形);

SiCL、CCL、SiO?\S0「、POt(价电子数为24e*,均为正四面体形)。

(3)分子极性:分子中正、负电荷重心是否重合

①与键的极性有关;②与分子的空间构型有关。

类型实例键角键的极性空间构型分子的极性

压、瓯Ch等—非极性键直线形非极性分子

A2

ABHC1、NO、CO等—极性键直线形极性分子

CO2、CSz等180°极性键直线形非极性分子

比0、压S等<180°极性键“V”形极性分子

AB2

SO2分子120°极性键三角形极性分子

BF3分子120°极性键三角形非极性分子

AB

3NH:,、PCh等分子<109.5°极性键三角锥形极性分子

AB,CII,.CC1,等分子109.5°极性键正四面体形非极性分子

(4)相似相溶原理:极性相似,相互溶解,极性相差越大,则溶解度越小。

如:水为强极性分子,强极性的IIX、NIh等易溶于水;

有机物均为弱极性或非极性分子,有机物间可相互溶解。

(5)共价键的类型

电子对是否偏移:极性键和非极性键。

(6)分子间作用力及氢键一一物理性质

①分子间作用力一一范德华力

对于分子组成和结构相似的物质,其相对分子质量越大,范德华力越大,熔、沸点越高。

例如:沸点F2<Cl2<Br2<I2,

②氢键(选学)

a.形成氢键的因素:含N、0、F,且含有与N、0、F直接相连的H。

b.氢键对物质性质的影响:分子间氢键的形成,使物质在熔化或汽化的过程中,还需

克服分子间的氢键,使物质的熔、沸点升高;分子间氢键的形成,可促进能形成氢键的物质

之间的相互溶解。

3.晶体结构与性质一一物理性质

(1)晶体类型及其性质

离子晶体分子晶体原子晶体金属晶体

组成微粒阴、阳离子分子原子金属离子和自由电子

微粒间的相互作用离子键分子间作用力共价键金属键

是否存在单个分子不存在存在不存在不存在

熔、沸点较高低很高高低悬殊

硬度较大小很大大小悬殊

晶体或熔融状

晶体不导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