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第三单元 知识点清单_第1页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第三单元 知识点清单_第2页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第三单元 知识点清单_第3页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第三单元 知识点清单_第4页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第三单元 知识点清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一语文必修上册(新教材)第三单元

第三单元知识点清单

目录

7短歌行、归园田居(其一)

8梦游天姥吟留别、登高

9念奴娇•赤壁怀古、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声声慢

琵琶行并序

7短歌行、归园田居(其一)

短歌行

曹操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2!一边喝着酒,一边听着歌,感叹人生有多少!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生命如朝露般易逝,可悲的是逝去的日子太多了。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宴会上的歌声激越不平,我内心的忧愁难以忘却。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拿什么来排解忧愁呢?只有豪饮美酒。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对于那些贤能之人,我内心朝夕思慕。

但为君故,沉吟3至今。只因为您,我思念和倾慕一直到现在。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群鹿叫声悠长,穿梭在原野上吃艾蒿。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一旦有四方贤士光临,我将弹瑟吹笙相迎。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Q当空悬挂的皓月啊,我什么时候可以摘取呢?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忧伤由心而生,不能够断绝。

越陌度阡,枉6用相存,°贤士穿过纵横交错的小路,屈驾来访。

契阔8谈融,心念旧恩。久别重逢,欢饮畅谈,念念不忘旧日的恩情。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明月朗朗星星稀疏,乌鹊向南边飞去。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绕树飞了三周,哪一个枝头可以落脚?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山不满足才成其高大,海不满足才成其幽深。

周公吐哺丸天下归心。我愿像周公一样热切殷勤地接待贤才,使天下人

诚心归附。

①对酒当歌:面对着酒与歌,即饮酒听歌。当,也是“对”的意思。②几何:多少。③沉吟:沉思

吟味。这里指思念和倾慕贤人。④苹:艾蒿。⑤掇:拾取,摘取。一说同“辍”,停止。⑥枉:这

里是枉驾的意思。⑦存:问候、探望。⑧契阔:聚散,这里指久别重逢。⑨匝:周、圈。⑩吐哺:

吐出嘴里的食物。

评点赏析

这四句是诗人对人生有限而年华易逝的感慨。

诗人慷慨高歌,借酒浇愁,寄托忧思。“忧思”既点明了前面诗人愁苦慨叹的原因,又为后面写

其求贤若渴做了铺垫。

诗人引用《诗经》中的诗句,以明己志。“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本是传达恋爱中的女子对情人

的思念和期扮的心情,诗人化用其意表达自己热切盼望贤士到来的心情。“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四句,描写宾主欢宴的情景,表明若贤才前来投奔,自己必将极尽礼节进行

款待。

贤士如明月一样,只能仰望而不可摘取,这正是诗人“忧从中来”的原因。“不可断绝”进一步

写出了诗人求贤若渴而贤士不至的苦闷。“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藕,心念旧恩”四句写诗

人因贤才远道而来归附自己而喜不自胜。短短几句,便将诗人在求贤过程中的悲喜情状曲折有致地

表现了出来。

诗人触景生情,融情入景,因抬头见“月明星稀",顿生孤寒寂寞之感。接着又静中见动,以乌

鹊“绕树三匝,何枝可依”来隐喻贤才无所适从的状态。

这四句既表明诗人愿以高山深海般的胸怀效仿周公广纳贤才,又委婉地流露出诗人吞吐天下的雄

心壮志,气势宏大,意境深远。

归园田居(其一)

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2°少年时就没有适应世俗的情致,天性本就喜爱山林。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误落在世俗的种种束缚中,一离开家就是三十年。

羁3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笼中的鸟眷恋往日的山林,池里的鱼思念从前的深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在南面的田野开垦荒地,持守愚拙的本性归耕田园。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宅子四周有十几亩地,茅草屋有八九间。

榆柳荫5后檐,桃李罗堂前。榆树、柳树遮蔽着后檐,桃树、李树排列在堂前。

暧暧6远人村,依依‘墟里烟。隐约可见远处的村庄和村落中飘升的炊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狗在深巷中叫,鸡在桑树的顶端鸣叫。

户庭8无尘杂,虚室9有余闲。门户庭院里没有世俗的繁杂琐事,静室里自有余暇。

久在樊笼松里,复得返自然。久在束缚本性的俗世里的我啊,又能返回自然了。

①韵:气质,情致。②丘山:指山林。③羁:约束。④守拙:持守愚拙的本性,即不学巧伪,不争

名利。⑤荫:遮蔽。⑥暧(汕B爱:迷蒙隐约的样子。⑦依依:隐约的样子。一说“轻柔的样子”。

⑧户庭:门户庭院。⑨虚室:静室。⑩樊笼:关鸟兽的笼子。这里指束缚本性的俗世。

评点赏析

起首四句,诗人指出自己的本性与既往人生道路之间的冲突,可以说是诗人对自己归隐前的生活

的总结。“误落”一词表达了诗人对“尘网”般的官场的极度厌恶和误入官场的悔恨之情「三十年”

写时间之久。

这两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身在宦海却心系田园的心情。“羁鸟”'‘池鱼”使我们联

想到诗人在官场的种种束缚之下痛苦不堪、失去生机的模样。“恋”“思”抒发了诗人对田园生活

的眷恋和思念。

这几句采用白描手法,远近结合,以动衬静。“方宅”四句是近景,虽普普通通,但对于挣脱“尘

网”的诗人来说,却是另一番自由天地。“暧暧”两句是远景,给人以静谧的感觉。“狗吠”两句

则是以动衬静,以有声衬无声,更能表现乡间的宁静、平和。

“樊笼”原指关鸟兽的笼子,这里指束缚本性的俗世。这两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呼应了开头,

表达了诗人脱离官场后的愉悦之情。

一、重点剖析

1.诗眼是一首诗中最能表现诗歌情感意味和精神内涵的字词。或者说,诗眼就是在诗歌中起画龙

点睛作用的关键字词。阅读《短歌行》《归园田居》(其一),结合诗句分析这两首诗的诗眼分别是什

么。

诗歌诗眼分析

全诗围绕“忧”字来写:①开头“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两句交代了“忧”

的缘由。②“何以解忧?唯有杜康”两句是一个身处乱世的政治家渴望招揽贤

才、建功立业、一统天下的慷慨之叹,表面上是写借酒浇愁、放浪形骸,实

际上表现了一个有雄心壮志的政治家深感人生苦短、贤才难求的苦闷心理。

《短歌行》忧③“明明如月”四句,写诗人因求贤不得而忧虑不堪,十分形象;“月明星

稀”四句,以“乌鹊”“绕树三匝,何枝可依”来比喻贤士在动乱的社会中

无所适从

的状态;结尾两句表达了根除“忧”的愿望。④诗人忧人生,忧贤才,忧天

下。他的忧是进取中的忧,是追梦中的忧,是反复忧愁后的奋发激昂。

本诗的内容都围绕“归”字展开:①因何而归?因为诗人“少无适俗韵,性本

爱丘山”,厌恶尔虞我诈,所以“守拙归园田”,追求拙朴自然,追求心灵的

《归园田居》宁静和自由。②归往何处?“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狗吠深巷中,鸡鸣桑

(其一)树颠”几句写其归所,这些平常之景在诗人笔下却显得如此美好。③归后如

何?“复得返自然”,这里的“自然”既指自然环境,又指顺应本性的生活,

表现了诗人返归本真之后轻松自由、无比喜悦的心情。

2.这两首诗分别塑造了什么样的诗人形象?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了解这两首诗的创作背景,以了解

诗人产生不同的人生态度的原因。

诗歌诗人形象家庭出身个人性格时代背景

一位具有统一天出身于官宦世家,任性好侠,有胆识

东汉末年,社会动荡,诸

下的雄心壮志而根基深厚。其父官谋略,有野心,宽

《短歌行》侯割据,战争频发,百姓

又求贤若渴的志至太尉。太尉之容大度,唯才是

流离失所,士族门阀兴起。

士。子。举,识人善用。

一位不与世俗同生于小官吏之家,自幼修习儒家经

东晋末年,社会动荡,战

《归园田居》流合污、向往怡后家道中落,家境典,爱娴静,念善

争频发,官场贪腐成风,

(其一)然自得的田园生尤其贫困。寒门士事,抱孤念,爱丘

士族门阀到达鼎盛。

活的隐士。子。山,不同流俗。

二、写法赏析

《短歌行》

1.合理引用和用典

如“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引用《诗经》中的诗句,以姑娘思念情人来比喻自己渴望得到贤才。

又如“周公吐哺",化用《史记・鲁周公世家》中周公的典故,以周公自比,来表达自己求贤建业的

雄心。

2.妙用比喻

如“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将贤才比喻为高空中的明月,光照宇内,可望而不可即,让人生“忧”。

又如,用“乌鹊”“绕树三匝”来比喻贤才徘徊歧路,流露出诗人唯恐贤才不来归附自己的焦急心

情。再如,以“山不厌高,海不厌深”为喻,表示希望尽可能多地接纳贤才。

《归园田居》(其一)

1.比喻形象贴切

如诗人以“羁鸟”“池鱼”自喻,用“尘网”来比喻世俗的种种束缚,用“樊笼”来比喻束缚本性

的俗世。这些比喻形象贴切,都带有鲜明的感情色彩,既表达了诗人对黑暗官场深恶痛绝的控诉,

又表明了他迫切要求摆脱束缚、回归田园的心志。

2.白描淡远深邃

陶渊明诗歌的美,美在朴素淡雅、不加雕饰而诗意隽永,这主要得益于白描手法的运用。本诗中,

诗人用朴实、简洁的语言描绘了恬静平淡的田园生活。“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两句,用简笔

勾勒出居所概貌,“十余亩”“八九间”等极平常的词语,却饱含着乡间生活的平淡,以及诗人对这

种平淡生活的满足。“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中,“荫”“罗”两个动词既描绘出树木绿荫覆盖、

排列有序的生长状态,又将事物写得情意绵绵,读起来显得格外亲切。“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中,“B爱暧”含迷蒙隐约之意,“依依”一词写出了炊烟轻柔而缓慢地上升的姿态,这两个叠词简练

而巧妙地将村庄的恬静与祥和烘托出来,给人一种迷蒙淡远的美感。诗人遣词造句取之于田园生活,

用之于内心感受的表达,在宁静的乡村气息中,给人以精神的慰藉和心灵的安抚,和谐之美油然而

生。

3.对比鲜明深刻

诗人将田园生活与官场生活进行对比,写人时将“适俗”与“守拙”进行对比,写鸟时将飞于“旧

林”与囚于笼中进行对比,写鱼时将游于“故渊”与困于池中进行对比。通过这些对比,诗人将

自己厌恶官场和渴望回归田园的心情生动而又自然地表达了出来,突出了自己归隐田园的喜悦之情。

三、思维提升

1."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在《三国演义》中写作“绕树三匝,无枝可依”,你觉得用"何"

字好,还是用“无”字好?请说明理由。

观点一用“何”字好。理由:“无”字展现的是往南而去的人才无处可依,即没有接纳他们的地

方,即使投靠曹操,也只是一种无奈的选择。而“何”字展现的是乱世当中,往南而去的人才在徘

徊中进行着选择,说明此时的曹操恰似那谦虚的山、博大的海、求贤若渴的周公,能成为那些贤才

的依托。

观点二用“无”字好。理由:“无”字突出了世道的混乱,贤才在别处无法施展才华,但曹操却

像“山”“海”“周公”一样展开怀抱,接纳贤才。诗人用“无”字使自己与他人形成鲜明的对比,

强调了自己对贤才的渴望。而“何”字强调乱世中贤才的徘徊,不能突出诗人对贤才的渴望。

2.出世与入世是中国古代读书人的两大选择,曹操《短歌行》表达的是积极入世,决心建立一番

功业;而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表达的是厌倦官场,决心归隐田园。

如何看待他们的选择?如果是你,处在今天的时代潮流中,你会如何选择?为什么?

观点一我赞成曹操的处世态度。

积极入世,尽力而为,是让人生更有价值的誓言与态度,是时代对我们的要求。奋发有为,知不足

而奋进,是锤炼和造就自我的关键。正因为韶光易逝,我们才更应做一个先驱者、一个拓荒者,增

加生命的厚度,拓展生命的深度。“老骥伏杨”尚“志在千里”,作为新时代“后浪”的我们又有什

么理由不将汗水挥洒在奋斗中?只有积极进取,改变应改变的,才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观点二我赞成陶渊明的处世态度。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不少人在涌入社会洪流的过程中不慎迷失了方向,改变了初衷,一味追名逐

利。或许,我们应该慢下来,停下来,探求自我人性的纯洁,学习陶渊明“复得返自然”的人生态

度。况且,获得这返璞归真的喜悦并不一定要离群索居,也可以在实现人生价值的同时守护住一片

心灵净土。

观点三我觉得应辩证统一地看待。

面对各自的人生,陶渊明选择归隐出世,曹操却选择积极入世,二者行为看似相悖,实则都体现了

处世的大智慧。新时代的我们也应当以一颗出世之心,达入世之境。淡泊于名利,积极于进取。幸

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我们应把自己的人生定位在积极奋斗之上,在为国奋斗的同时坚守心灵的净土。

8梦游天姥吟留别、登高

梦游天姥吟留别

李白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航海的人谈起瀛洲,(大海)烟波渺茫,(瀛洲)实

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3或‘可睹。在难以找到;越人谈起天姥山,在云霞忽明忽暗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6五岳掩7赤城。间,有时可以看得到(天姥山)。天姥山仿佛与天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工相连,遮住了天空,山势高过五岳,遮掩了赤城。

天台山高四万八千丈,对着(天姥)这座山,(天台

山)就好像要拜倒在它的东南面一样。

①海客:航海的人。②信:确实、实在。③明灭:忽明忽暗。④或:有时。⑤横:遮蔽。

⑥拔:超出。⑦掩:遮掩。⑧倾:偏斜、倒下。

段解写诗人入梦前向往天姥山,用夸张、烘托的手法描绘了天姥山的神秘与高大。

我欲因9之梦吴越,

我受前面越人的话所吸引,想要梦游吴越(的天姥山),

一夜飞度镜湖月。湖月照

(梦中)一夜飞过月光映照下的鉴湖。湖上的月光映照着

我影,送我至制溪。谢公宿处

我的身影,送我到制溪。谢灵运(游天姥山时)住宿的地方

今尚在,荡漾清上猿啼。

如今还在,清澈的溪流水波荡漾,山中的猿猴叫声凄清。

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我)脚穿谢灵运当年穿的那种木屐,亲自登上直上云霄的山路。

半壁,5见海日,空

在半山腰看到了从海上升起的太阳,听到了空

中闻天鸡。千岩万转路

中天鸡的鸣叫声。山岩重叠,道路曲折回旋,

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方向不定,迷恋着花,依倚着石,不觉天色很快就暗了下来。

熊咆龙吟殷“岩泉,

熊在咆哮,龙在长吟,声音震荡着岩石和泉水,

栗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欲雨,

使深林战栗,使层巅震惊。云黑沉沉的,像是要下雨,

水澹澹"'兮生烟。列缺2°霹雳,丘峦崩摧。

水波荡漾,升起阵阵烟雾。闪电疾雷,使山峦崩塌。

洞天“石扉,匐然中开。青冥23浩荡不见底,

仙府的石门,匐的一声从中间打开。天空广阔,看不到尽头,

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

日月的光辉照耀着金银筑成的楼台。把彩虹当作衣裳,

风为马,云之君O'兮纷纷而来下。

把清风当作马,驾乘云彩的神仙一个接一个地下来了。

虎鼓26瑟兮鸾回27车,仙之人兮

老虎弹着瑟,鸾鸟拉车回转,仙人成群结队,

列如麻。忽魂悸以魄动,恍2s惊

多得像麻一样。忽然我魂魄惊动,猛然惊

起而长嗟。惟觉1时之枕席,

醒起身,不禁长声叹息。醒来时见到的只有枕头和床席,

失向来3°之烟霞工㈣

刚才(梦中)所见的烟雾云霞消失了。

⑨因:依据。⑩之:指代前面越人的话。11>(lu):清澈。12清:凄清。13著:穿。14青云梯:

指直上云霄的山路。15半壁:半山腰。16暝:昏暗。17殷:震动。18青青:黑沉沉的。19澹澹:

动荡不定。20列缺:闪电。歹IJ,同“裂,21洞天:仙人居住的洞府。22匐然:形容声音很大。23

青冥:天空。24金银台:金银筑成的楼台,指神仙居住的地方。25云之君:泛指驾乘云彩的神仙。

26鼓:弹奏。27回:掉转。28恍:猛然惊醒的样子。29觉(j询。):醒。30向来:原来。31烟霞:

指前面所写的仙境。

段解写诗人梦游天姥山,描绘了天姥山的高峻、雄伟,以及仙境的美好。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初万事

人世间行乐也像梦中的幻境这样,自古以来万物

东流水力用别君去兮

都像东流的水一样一去不返。告别诸位朋友离开(东鲁),

何时还?且必放白鹿青崖间,

什么时候才能回来?暂且把白鹿放在青青的山崖间,

须③行即骑访名山。附安能摧眉

等到要走的时候就骑上它去探访名山。怎么能卑躬

折腰36事3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2

屈膝侍奉权贵,使我不能心情愉快,露出笑容呢?

32古来:自古以来。33东流水:像东流的水一样一去不返。34且:暂且。35须:等到。36摧眉

折腰:低头弯腰,即卑躬屈膝。摧眉,即低眉,低头。37事:侍奉。

段解写诗人梦醒后的失意,表现了诗人不卑不亢、豪放旷达的胸怀。

评点赏析

开头先说古代传说中的东海三座仙山之一——瀛洲,虚无缥缈,难以找到;而现实中的天姥山在

云霞中时隐时现,胜似仙境。以虚衬实,突出天姥山的神秘,暗含诗人对天姥山的向往。

天姥山高过五岳,遮掩了赤城,足见其巍峨挺拔之势。

对天台山先扬一笔,说它高四万八千丈,然而在天姥山面前,就显得低了。一扬一抑,凸显了天

姥山的雄伟。

这两句承上启下,由现实过渡到梦境。

这几句描绘了梦中所见的第一景。朗朗月色,澄碧湖水,荡漾深水,凄清猿啼,构成了一幅清丽

恬静的画面。

“谢公宿处”乃历史实有,为实;脚穿谢公屐,则为虚。这里化用历史故事,真幻交织,饶有奇

趣,引人遐想。

诗人梦中所见之景由静谧幽美的“湖月”转换成奇丽壮观的“海日”,时间也在倏忽间由夜晚转

向清晨。石径通云,海日升空,天鸡高唱,山花烂漫。这是梦中所见的第二景。

熊在咆哮,龙在长吟,而且使“深林”战栗,使“层巅”震惊。天气也在急剧变化,云黑沉沉的,

像要下雨,水面升起烟雾。这样的环境,令人毛骨悚然。这是梦中所见的第三景,可用阴森恐怖来

形容。

仙界之门终于在电闪雷鸣、丘峦崩摧之中打开了,一幅奇异而璀璨的图景呈现在诗人眼前,画面

由阴沉晦暗突然转为光芒万丈。只见仙境之中,天空看不到尽头,日月交辉,霞光万千,楼台中金

银闪耀,数不清的仙人御风驾云,裙裾飘飘,纷纷从空中落下来迎接诗人,场面是何等壮观!这就是

诗人热切向往的神仙境界,诗歌至此进入高潮。

[10]由梦境回到现实。诗人突然从梦中醒来,先前的美好场景不复存在,只剩下眼前的枕头和床席,

不禁怅然长叹。

[11]世间一切行乐,不过如一场梦,自古以来万物都像东流的水一样一去不返。这是诗人经历梦境

后发出的感叹,是画龙所点之“睛丁结论是“人生如梦”。

[12]诗人经历过人生的失意,有着对腐朽现实的鄙视与憎恶,决心到畅情适意的自然中去。

[13]这两句直接抒发了诗人对权贵的蔑视和对当时丑恶现实的愤怒,从而为全诗的基调注入了积极

向上的成分,揭示了主题。

登高

杜甫

风急天局猿啸哀,秋风劲急,天空高远,猿啸悲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2。水中小块陆地水清沙白,鸟(在急风中)飞舞盘旋。

无边落木3萧萧"下,无边无际的落叶萧萧落下来,

不尽长江滚滚来。看不到尽头的长江奔腾而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远离故乡,常年客居异乡更添悲秋情绪,

百年6多病独登台。晚年百病缠身,而今又独自登临高台。

艰难?苦恨8繁霜鬓,一生艰难,常常抱恨于志业无成而身已衰老,

潦倒9新停浊酒杯。衰颓不已,偏又刚刚停止了浇愁的酒杯。

①渚:水中小块陆地。②鸟飞回:鸟(在急风中)飞舞盘旋。③落木:落叶。④萧萧:草木摇落的声

音。⑤万里:指远离故乡。⑥百年:这里借指晚年。⑦艰难:指自己生活多艰,又指国家多难。⑧

苦恨:极恨。⑨潦倒:衰颓,失意。

评点赏析

首联着重刻画诗人耳闻目睹的具体景物,形、声、色、态,一一展现。风、天、渚、沙、猿、鸟,

构成了一幅苍凉的秋景图,"哀"字为全诗定下了“悲秋”的感情基调。

“落木萧萧”有生命短暂之感,“长江滚滚”含时间无穷之意,两者形成鲜明对比。诗人在写景

的同时,也抒发了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伤之情。

颈联是对诗人一生颠沛流离生活的高度概括。此联中的“万里”“百年”和上一联中的“无边”“不

尽”相互呼应:诗人的羁旅之愁与孤独之感,就像落叶和长江一样,推排不尽,驱赶不绝。

尾联进一步抒发了诗人的悲恨之情。“艰难苦恨”写出了诗人潦倒的生活之苦和无法释怀的家国

之愁;因病戒酒后,万般愁绪更是无法排解。自身之愁与国难之忧相互交融,诗人的感时伤世之情

跃然纸上。

一、重点剖析

《梦游天姥吟留别》

1.《梦游天姥吟留别》是李白浪漫主义诗歌的代表作品,诗人以奇特的想象和大胆的夸张向我们

展示了一幅壮丽辉煌的画面。请说说诗人是怎样描绘天姥山的。

答案:⑴诗人从听越人谈论天姥山写起,“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

对此欲倒东南倾”,先用“连”“横”“拔”“掩”等动词写天姥山的高峻雄伟,又用天台山的“倒”

与“倾”从侧面衬托,突出了天姥山的高峻雄伟,表达了对天姥山的向往之情,引出了后面梦游天

姥山的情景。

⑵诗人描绘天姥山着力于描绘梦境,描绘梦境着力于描绘仙境。描绘仙境时,先用“列缺霹雳,丘

峦崩摧。洞天石扉,匐然中开”极言声势之大,再用“日月照耀金银台……仙之人兮列如麻”极言场

面之奇,有声有色,奇丽变幻,令人心驰神往。诗人从实处落笔,于虚处展开,通过梦境描绘理想,

想象奇特。

2.《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诗人为什么要花如此多的笔墨来描写梦境?结尾两句“安能摧眉折腰事

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和前面的梦境所表现的主题是否一致?

答案:(1)梦境象征着诗人追求的理想境界。诗人写梦境的美妙,正是为了反衬现实的丑恶;写自己

对神仙世界的向往,正是为了表明自己对黑暗现实的厌恶,对自由的追求。

⑵结尾两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和前面的梦境所表现的主题是一致的。诗人

最后发出的感慨,正是为梦中图景所激荡的结果。也就是说,二者都是在表达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

往,区别在于前者是用梦的形式曲折地表达出来,而后者是直抒胸臆。

3.《梦游天姥吟留别》的最后一段反映了李白怎样的思想情感?对此你怎么看?

答案:⑴诗人在这段文字中流露出不满现实、不趋炎附势、蔑视权贵、傲岸不屈的反抗精神,同时

也流露出人生如梦的感伤情绪和逃避现实的消极避世思想。

⑵我们并不能因此而苛责诗人。在污浊的封建官场,不知有多少人被同化而丧失了自我,丧失了

人格。诗人虽然不能改变当时的社会环境,但能够做到傲岸不屈、洁身自好,已经是难能可贵的了。

《登高》

1.首联中,急风、高天、啸猿和飞鸟这些意象分别具有怎样的含义?

答案:①“急风”写出环境的清冷和诗人内心的凄凉。②“高天”给人以旷远之感,天空空旷、辽

远,更见人的渺小、孤单。③“啸猿”哀鸣,表达悲凉之感。④“飞鸟”在空中盘旋,给人以孤独

无依之感。

2.《登高》颔联历来为人所称道,有人评论它“把悲秋的情感推向了极致”,请赏析这一联表现了

怎样的意境。

答案:"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集中表现了深秋时节的典型特征。落叶茫无边际、萧

萧而下,是诗人仰视所见;江水奔腾不息、滚滚而去,是诗人俯视所见。这里有“萧萧”之声,也

有“滚滚”之势,让人感到整个画面气象万千,苍凉悲壮,气势雄浑盛大,境界宏阔深远。读者从

中可以感受到诗人面对枯败凋零的落叶所抒发的壮志难酬、无可奈何的苦痛,面对逝者如斯的江水

所发出的韶光易逝、人生苦短的慨叹!沉郁悲凉的对句,将诗人“艰难苦恨”的人生境遇抒写得淋漓

尽致,用语精当,气势宏伟。

3.《登高》中,“悲”“独”两种情怀的内涵是什么?全诗又是如何抒发这两种情怀的?

答案:(1)''悲"指自然之悲象(秋)、人生之艰难(繁霜鬓),自然之悲象体现在诗的前四句,人生之

艰难体现在诗的后四句。“独”指诗人独知人生之悲怆,独自承担苦难的情怀。

⑵全诗用苍凉的笔调,先以急风、高天、啸猿、飞鸟、萧萧落木与滚滚长江等交织成天地同悲的宏

大意境,接着引出诗人悲苦、孤独的情怀,既流畅浑厚,又激越昂扬。全诗气势磅礴,情景交融,

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

4.根据“艰难苦恨繁霜鬓”一句,联系杜甫的身世遭遇,你认为杜甫的“艰难苦恨”包含哪些情

感?

答案:①对自己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的深沉感叹。②对自己一生壮志难酬的激愤与哀怨。③对国家

多灾多难现实的忧愁与焦虑。

二、写法赏析

《梦游天姥吟留别》

1.想象丰富

诗人由对天姥山的向往起笔,进入梦境,以丰富瑰丽、奇伟玄妙的想象展现了梦境中的所见所闻,

既看到了海上日出,也听到了天鸡鸣叫;既有惊心动魄的熊咆龙吟,也有光明祥和的仙境世界。诗

人借鉴了《楚辞》及一些神话故事的内容和艺术特点,运用拟人、衬托、夸张等手法,生动形象地

将仙境描绘出来,引人入胜,耐人寻味。

2.构思新奇

诗人表面上是歌颂仙境之美丽,实际上是揭露现实的黑暗和丑恶,表明对权贵的蔑视,表达对自由

美好世界的向往和追求;为惜别而赋诗,却写游访名山,借此表明自己不事权贵的政治态度,别开

生面。

3.长短句式灵活变换

此诗属于歌行体古诗,长短句式交错,看似随心所欲,无迹可寻,然细细品味,则处处匠心。全诗

以七言为主,杂以四言、五言、六言和九言,诗句有长有短,节奏有急有缓,感情有起有落,浑然

一体,自然如天籁,和谐似百鸟和鸣。正如后人评价李白的诗“虽千变万化,如珠之走盘,自不

越乎法度之外"O

《登高》

1.行文富于变化,意境开阔

本诗在写法上注意前后的变化。首联着重渲染秋天的气氛,好比工笔画,形、声、色、态,一一展

现。颔联虽也着重渲染秋天的气氛,却好比写意画,只宜传神会意,用想象补充画面。颈联叙事抒

情,从横(空间)、纵(时间)两方面着笔,由异乡漂泊写到多病缠身。尾联又由发白身衰、抱病断饮写

出时世艰难,而这正是诗人潦倒不堪的根源。这样,杜甫的忧国伤时之情便跃然纸上,使诗歌的主

题更为鲜明,意境更为开阔。

2.沉郁顿挫,含蓄深沉

“沉郁”主要指情感的深沉、浓郁、蕴藉,这首诗将诗人万里漂泊、年老多病、客居异乡、孤独无

依的复杂而沉重的心情一起倾泻出来。“顿挫”则包括语言的刚健遒劲、音调的铿锵有力、章法的

曲折变化等,这首诗不仅语言雄健有力,而且做到了前后相对、句中自对,更显得节奏铿锵,富有

音乐美。

三、思维提升

从《登高》萧瑟的景物和深远的意境中,我们可以体察出杜甫那壮志难酬的感慨之情和悲凉心境,

而杜甫忧国伤时的形象也跃然纸上,你认为造成诗人愁苦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观点一是个人命运的艰难。颠沛流离、坎坷苦难伴随着诗人的一生。如今他已年过半百,疾病缠

身,时日无多,仍流落异乡。这一切都令诗人愁苦不已。

观点二是国难,是连年的战乱。杜甫心忧国家和人民,想为国出力,平定战乱,但自己年老多病,

无力回天。空有忧国忧民之心,却壮志难酬,他心急如焚,因此白发丛生,两鬓如霜。

观点三是诗人心忧天下的高尚情怀。古代许多知识分子以“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为处

世准则,杜甫却无论穷达,都心怀苍生。

整合探究

探究1《梦游天姥吟留别》是古体诗,《登高》是近体诗,请结合自己的阅读感受,谈一谈古体诗

与近体诗在表达情感上各有哪些长处。

答案:(1)古体诗不讲求对仗、平仄,用韵要求较宽松,诗句长短不限,短则有四言、五言、六言,

长则有七言、八言、九言,形式自由,笔随性至,情感表达自由奔放。《梦游天姥吟留别》是一首

古体诗,篇幅、句式和格律没有严格的限制,很适合抒发起伏跌宕的感情。

⑵近体诗结构严谨,字数、句数、平仄、用韵都有较为严格的限制,语言精练,讲究对仗,适合表

达深沉悲慨之志。杜甫的《登高》之所以被称为古今七律第一,是因为它不仅句句形成对仗,而且

在每一句诗之内,不同的词语、不同的意象,也形成对仗。但有限的字数、受限的音韵决定了这首

诗情感的表达当是深沉含蓄的。

探究2试比较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和杜甫的《登高》两首诗中流露出来的思想情感的异同。

答案:同:两首诗同为人生失意之作,均表达了失意之情。

异:李白在诗中表达了愤世嫉俗、蔑视权贵的反抗精神,并表明了向往自然、渴望自由、追求个性

解放的人生态度。杜甫则在诗中将个人漂泊异乡、年老无成、孤独无依的情思与深沉的爱国情感相

互融合,体现出来的是一种思家忧国的家国情怀。

9念奴娇•赤壁怀古、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声声慢

念奴娇•赤壁①怀古

苏轼

大江2东去,浪淘3尽,千古长江滚滚向东奔流而去,千百年来,奔腾不息的

风流人物。故垒'西边,波浪淘尽了多少杰出的英雄人物。旧时军队营垒

人道是,三国5周郎6赤壁。乱的遗迹的西边,有人说,是三国时周瑜(大破曹

石穿空,惊涛7拍岸\卷起千军的)赤壁。只见陡峭纷乱的石壁直插云霄,汹

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涌澎湃的巨浪拍打江岸,卷起无数堆雪白的浪花。

江山壮美如画,一时间涌现了多少英雄豪杰。

①赤壁:这里所说的“赤壁”,实为黄州(今湖北黄冈)的赤鼻矶,并非三国时期赤壁大战处。

②大江:指长江。③淘:冲刷,冲洗。④故垒:旧时军队营垒的遗迹。⑤三国:魏、蜀、吴三国并

立的时期。⑥周郎:周瑜(175—210),字公瑾,孙权军中指挥赤壁大战的将领。二十四岁时即出任

要职,军中皆呼为“周郎”。⑦涛:大波浪。⑧拍岸:拍打江岸。⑨雪:比喻浪花。

上片着重写景,借景抒情,表达了对古代英雄人物的缅怀。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11初嫁了,回想当年的周公瑾,美丽的小乔刚刚嫁给他,

雄姿英发,羽扇纶巾:(他)姿容雄伟,英气勃发。(手持)羽扇,(头戴)纶

谈笑间,橘橹叫灰飞烟灭。巾,谈笑之间,曹操的战船便被烧得灰飞烟灭了。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于赤壁古战场神游,应笑我多愁善感,过早地长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下江月。出花白的头发。人生就像一场梦,还是洒一杯酒

凭吊江中的明月吧。

10遥想:回想(久远的过去)。11小乔:乔公的小女儿,嫁给了周瑜。12雄姿英发:姿容雄伟,英气

勃发。13羽扇纶(guGn)巾:(手持)羽扇,(头戴)纶巾。这是儒者的装束,形容周瑜有儒将风度。纶巾,

配有青丝带的头巾。14橘(q/ng)橹:代指曹操的战船。橘,挂帆的桅杆。橹,一种摇船的桨。15

故国:指赤壁古战场。16华发:花白的头发。17尊:同“樽”,一种盛酒器。这里指酒杯。18酹(I

劭:将酒洒在地上,表示凭吊。

下片着重写人,借对周瑜的仰慕,抒发了自己功业无成的感慨。

评点赏析

开头三句不仅写出了长江的非凡气势,而且将历史上与长江有关的风流人物囊括其中,为全词设

置了广阔的空间背景和悠远的时间背景。

“乱石”句写江岸石壁,其中“乱”字写出其险怪,“穿”字写出其高峻。“惊涛”句写江面波

涛,其中“惊”字写出其汹涌,“拍”字描绘出水岸相击的情状。“卷起”句写浪花四处飞溅、波浪

奔腾起伏的情景。词人抓住陡壁、惊涛等可视性极强的形象,横画纵抹,描绘了一幅雄奇壮阔的画

面。

“江山”两句收束上片,引出下片,由状景过渡到述人。这一声慨叹,将江山之胜和怀古之情融

为一体,也为后面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的出场做了铺垫。

在写赤壁之战前,插入“小乔初嫁了”这一细节,以美人来衬托英雄,更见周瑜的丰姿潇洒、年

轻有为。

“羽扇”三句刻画了周瑜潇洒儒雅、从容破敌的英姿,其中“羽扇纶巾”写周瑜装束儒雅,风度

翩翩;“谈笑间,橘橹灰飞烟灭”运用夸张和借代的修辞手法写战争,'‘灰飞烟灭”形象地写出了曹

军惨败的情景。词人通过刻画周瑜的形象,抒发了对建功立业的英雄的仰慕之情,从而引出了自己

未能一展抱负的伤感之情。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千百年来江山依然如故,却无处寻找像英雄

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孙仲谋那样的人物。舞榭歌台以及英雄的流风余

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韵都被风雨冲刷掉了。斜阳照着草丛树林,那普

人道寄奴2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通的街巷,人们说刘裕曾在这里居住。想当年,

气吞万里如虎\北伐队伍兵强马壮,气吞万里一如猛虎。

①孙仲谋:孙权,字仲谋,三国时期吴国的建立者。②寄奴:南朝宋武帝刘裕(363—422)的小名。

③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刘裕曾两次率领东晋军队北伐,收复洛阳、长安等地。

上片即景抒情,缅怀孙权、刘裕,感叹时光流逝,赞颂英雄功业与世长存。

元嘉草草一封狼居胥,宋文帝轻率北伐,要建立古人封狼居胥山那样的

赢得仓皇北顾5。四十三年,功业,却惊慌失措地在败逃中回头北望。四十三

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工年过去了,遥望中原仍然记得,当年扬州一带到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处都是抗金的烽火。往事怎么能回首,如今佛狸

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祠前,吃祭品的乌鸦的噪声和社日祭祀土地神的

尚能饭否?鼓声响成一片。烦劳谁来问:廉颇老了,饭量还

好吗?

④草草:轻率。⑤北顾:败逃中回头北望。⑥烽火扬州路:扬州一带抗金的烽火。

下片追述历史上的沉痛教训,叙写亲身经历,表达了词人对当权者轻敌冒进的担忧,以及对自己

壮志难酬的抑郁不平之情。

评点赏析

词人希望有像孙权那样的英雄来整顿河山,表达了自己想要抗敌救国、建功立业的愿望。然而现

实是,江山依旧,而英雄不再有,暗含无人可御敌的悲慨。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形象地写出了刘裕的英雄气概和赫赫战功,含蓄地表达了

词人渴望抗敌救国的心情,暗讽南宋统治者苟且偷安、忍耻忘仇的怯懦之举。

这三句运用典故,形象地写出了宋文帝好大喜功、仓促北伐的结局,意在告诫当权者,伐金必须

做好准备,不要草率行事。

这几句写沦为金人统治地区的江北呈现一片祥和的景象,百姓安于现状,表现了词人内心的隐忧

以及对失去半壁江山的当权者仍然偏安一隅的嘲讽之意。

词人以廉颇自比,慷慨悲壮,既表明自己壮心不已,又满含不被重用、壮志难酬的辛酸。

声声慢

李清照

寻寻嵬嵬,冷冷清清,不停寻觅,想找回那些失去的东西,只觅得满眼

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的冷清,还有满心的凄楚哀伤。忽暖忽冷,天气

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变化无常的时候,最难养息。欲入愁肠的几杯淡

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酒,怎么能抵挡傍晚时萧瑟的秋风!大雁飞过,

却是旧时相识2。更让人伤心,因为这南飞的大雁算是旧相识了。

①戚戚:悲愁、哀伤的样子。②旧时相识:雁是南飞的秋雁,正是从前在北方见到的,故说“旧时

相识”,寄托怀乡之意。

上片词人用凄清的环境来衬托内心的孤寂悲凉。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地上堆满了菊花,枯萎,凋零殆尽,如今还有谁

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能够采摘呢?守着窗子,自己一个人怎样挨到天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黑!绵绵细雨拍打着梧桐,到黄昏时分,仍然点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点滴滴没有休止。这样的光景,一个“愁”字怎

么能概括得尽呢?

③损:这里相当于“极二表示程度很深。④次第:光景,状况。

下片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倾诉凄凉孤苦之感。

评点赏析

这三句十四个叠字,实际上有三个层次,从“寻寻觅觅”到“冷冷清清”再到'‘凄凄惨惨戚戚”,

逐层深入,文情并茂。

大雁飞过,让词人感觉是“旧时相识”,因为大雁是南飞的秋雁,正是从前在北方见到的,表现

了词人强烈的思乡之情和漂泊异地的流离之感。

“满地黄花”三句明写花,而暗喻岁月流逝,人已衰老憔悴。

此处的环境描写烘托了词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寞。点点滴滴的细雨打在梧桐叶上,在内心凄苦的词

人听来,就像打在自己的心上一样。

这两句化繁为简,化多为少,融入了词人纷繁的说不尽的思绪,把愁情推向了高潮。这种戛然而

止的写法,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让人回味不已。

一、重点剖析

《念奴娇"赤壁怀古》

1.《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有两个“笑”字,思考它们蕴含了哪些深意。

答案:词中的两个“笑”字,因对象不同,故意义也有差别。

①第一个“笑”字出现在词人怀古的遥想之中:“羽扇纶巾,谈笑间,橘橹灰飞烟灭。”此时的词人

完全沉浸在对周瑜轻摇羽扇,谈笑间令曹操大军溃败的情形的想象之中。这一“笑”,表面上是描

写周瑜成竹在胸、从容不迫的神态,实则表达了词人对历史上的英雄得君王信任、建不朽功业的羡

慕,同时暗含词人壮志难酬的失意。

周瑜能在谈笑间大破曹军,固然与他的聪明才智有关,但孙权对周瑜的信任和倚重也起着关键性作

用。相比之下,词人也是才华横溢,却无用武之地。词人在此表达了自己更深层次的心愿:渴望得

到君王的赏识,像周瑜那样建功立业。

②词人之所以说“多情应笑我”,是因为他已被折断了实现人生理想的翅膀,只能于凭吊之中寄托

无尽的悲愁。他没有想到,自己的赤胆忠心不被君王理解,自己反为小人所乘,为政敌所害,落得

个被放逐天涯的结果。这一“笑”,是从遥想中清醒之后的自我安慰,是一种无可奈何的自我嘲解。

2.《念奴娇赤壁怀古》意境雄浑壮阔,与词人用词的艺术有很大的关系,你觉得上片中哪些词用

得好?试进行分析。

答案:①淘:不仅写出了长江奔流的气势,而且将写景与写人融合在一起,形象地写出了历史的推

进过程,创造了一种旷远深邃的意境,为全词布置了一个极为广阔而悠远的时空背景。历史上有多

少英雄人物、多少英雄故事,一个“淘”字,便如电影镜头般将其推到了我们的眼前。可以这样说,

滚滚东流的江水已经超脱了现实中的水的概念,俨然成了中国历史的重要载体。②穿:写出了石壁

高耸入云的气势以及山崖的陡峭。③卷:写出了波涛的汹涌。

3.简要分析《念奴娇•赤壁怀古》上片景物描写的作用。

答案:为描写人物渲染气氛,引出下片对风流人物周瑜的怀想与赞颂。词人描绘古战场险要雄奇的

形势,勾画了一幅壮丽如画的景象,为追怀英雄业绩布置了背景,制造了声势。

4.《念奴娇•赤壁怀古》最后写道:“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结合本词写作背景,谈谈这两句

词体现了词人怎样的生命感悟。

答案:本词写于词人被贬黄州期间。“人生如梦”写人生是短暂的、虚幻的,暗含壮志难酬、人生

无常的苦闷。“一尊还酹江月",洒酒凭吊江月,引江月为知己,向江月寻求安慰,在恬淡幽静的月

色中寻找精神的寄托,这是词人排解苦闷的方法。这两句看似抒发一种无可奈何、随遇而安的感慨,

实则蕴藏着词人壮志难酬的忧愤以及旷达洒脱的豪情。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1.《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多处运用了对比,试举例分析其作用。

答案:①英雄功绩与可悲现实的对比。赞颂孙权力抗曹操,刘裕挥师北伐,建立英雄功绩;悲叹孙

权之流不再有,抒发对南宋统治者偏安一隅的不满。②刘裕“气吞万里如虎”与刘义隆“赢得仓皇

北顾”的对比。借历史的经验教训,指出今日应有的做法。③四十三年前的“烽火扬州路”与眼下

的“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的对比。说明沦陷区的人们已经忘却国耻,统治者苟且求安,无心

收复失地;也抒发了词人对个人命运、国家前途的忧虑,以及对南宋王朝腐败无能的不满。④廉颇

被免职尚有赵王派人探看其身体状况与自己不被重用的对比,抒发了报国无门的愤懑之情。这些对

比,使词意更加丰富曲折,感情更加委婉深沉。

2.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开头写的是“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苏轼在《念

奴娇•赤壁怀古》的开头写的是“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试分析两位词人所使用意象

的异同。

答案:①相同点:都选择了宏大景物(江山/大江)与历史人物(英雄,即孙仲谋/风流人物)。

②不同点:辛弃疾的“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说的是能够掌握和保护这片江山的英雄难

寻,表现了对国家命运的担忧;苏轼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写的是时间的无情,

抒发的是个人的惆怅。

3.《念奴娇•赤壁怀古》与《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都是怀古词,两者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

之处,请简要分析。

答案:同:①这两首词均表现了词人的抱负。《念奴娇・赤壁怀古》抒发了苏轼渴望得到君主的赏识,

像周瑜那样建功立业的抱负。《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表达了辛弃疾坚持抗金的主张和收复失地

的决心。

②这两首词均运用了托物起兴的手法。《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