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上海市青浦区毓秀中学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化学试卷含详解_第1页
2022-2023学年上海市青浦区毓秀中学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化学试卷含详解_第2页
2022-2023学年上海市青浦区毓秀中学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化学试卷含详解_第3页
2022-2023学年上海市青浦区毓秀中学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化学试卷含详解_第4页
2022-2023学年上海市青浦区毓秀中学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化学试卷含详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上海市青浦区毓秀中学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共20分)

1.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湿衣服晾干B.纸张燃烧C.冰雪融化D.铁丝弯曲

2.钙的元素符号

A.CaB.C1C.CuD.C

3.日常生活中含氟牙膏、高钙牛奶中的“铲和“钙”是指

A.单质B.元素C.分子D.原子

4.下列选项不属于大气污染物的是()

A二氧化碳

B.二氧化硫

C.氮氧化物

D.可吸入颗粒物

5.用表示一个氧原子,“202”的微观示意图是

ABCD

OOOO

OO888OO

A.AB.BC.CD.D

6.下列关于“酒精温度计遇热读数上升”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A.分子质量增大B.分子体积扩大C.分子间隔变大D.分子个数增多

7.只含游离态氧元素的物质是

A.氧气B.空气C.二氧化碳D.水

8.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木炭:产生红色火焰B.铁丝:发出耀眼的白光

C.镁带:生成白色固体D.硫粉:火焰呈淡蓝色

9.物质的用途和其性质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A.氧气能支持燃烧一作燃料B.氢气填充升空气球一密度小于空气

C.稀有气体制霓虹灯一通电发出有色光D.氮气作保护气一化学性质稳定

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二氧化碳由一个碳元素和两个氧元素组成

B二氧化碳由碳、氧两种单质组成

C.二氧化碳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

D.二氧化碳分子由碳原子和氧分子构成

11.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A水原子B.氢原子、氧原子

C.水分子D.氢分子、氧分子

12.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碳酸根:CO;B.汞:Ag

C.氧化铁:FeOD.氧化钙:CaO2

13.根据化学方程式不能获得该反应的信息是

A.反应物的种类B.各反应物和各生成物之间的物质的量之比

C.化学反应的快慢D.反应的条件

14.关于分子、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的质量比原子的质量大

B.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

C.相同的原子可以构成不同的分子

D.原子可以构成分子,但不能构成物质

二、多项选择题。

占燃

15.化学方程式C+02”WCO2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在点燃的条件下,碳加氧气等于二氧化碳

B.在点燃的条件下,每1个碳和2个氧气反应生成2个二氧化碳

C.在点燃的条件下,每1克碳和1克氧气反应生成2克二氧化碳

D.在点燃的条件下,每Imol碳和1mol氧气反应生成1mol二氧化碳

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摩尔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用符号“mol”表示

B.摩尔质量就是指Imol物质的质量

C.物质的量是表示一定数目微粒的集合体,用符号“n”表示

D.Imol物质都约含有6.02x1CP个原子

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B.由同种分子构成的一定是纯净物

C.由多种物质组成的一定是混合物D.混合物中一定含有不同种元素

三、简答题(共30分)

18.某兴趣小组选用如图1所示装置进行氧气的制取、氧气的部分性质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C

图1

图2

图3

(1)小组同学用一定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锌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字母),你的选择依

据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可选用的收集装置是(填字母);实验开始时首先应进行的操作是

(2)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集气瓶底部预留少量水的目的是;

(3)将实验I中氯酸钾和二氧化镭的混合物充分加热,使其完全反应,所得残余物的成分是氯化钾和二氧化镭。

小组同学进行分离回收残余物中氯化钾和二氧化钛的实验,流程如图2所示(已知氯化钾易溶于水,二氧化镭难溶

于水)。

①操作m应选择如图3图中(填“甲''或"乙”)装置,该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o操作n中当观察到

时即停止加热。

②若回收到的氯化钾固体的质量比理论值小,可能的原因是(回答一点即可)。

(4)含0.1mol过氧化氢的双氧水完全分解,能生成氧气―moL(根据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

19.学好化学,科学防疫。

(1)84消毒液是常用的消毒用品,和洁厕灵混用会发生反应:2HCl+NaC10=NaCl+H20+XT,其中X的化学式为

,属于氧化物的是(填化学式)。

(2)二氧化氯(C1O2)也是一种消毒剂,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o

(3)酒精(C2H5OH)由_____种元素组成,酒精中质量分数最高的元素是,Imol酒精(C3H5OH)中所含碳原

子的数目约为(科学记数法表达)。

20.将A、B、C、D四种纯净物放在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

物质ABCD

反应前质量(g)3224.521

反应后质量(g)16.902X

回答下列问题:

(1)X=;

(2)C物质可能是(填“反应物”、“生成物”或“催化剂”);

(3)容器中发生反应基本反应类型是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21.某兴趣小组进行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含量的实验。请回答有关问题。

20mL划度处

图I图2

(1)拉瓦锡用实验的方法研究空气的成分,得出了空气是由氧气和组成,其中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

(2)实验室常用红磷燃烧的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的含量(如图1所示)。写出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若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含量低于1/5,可能的原因是(回答一点即可)。

(3)兴趣小组同学对图1实验进行了改进,设计并进行如图2所示的实验。

①实验前,先检查装置气密性,装置气密性良好。

②实验时,先将注射器的活塞移动到20mL刻度处,再用弹簧夹将软管夹紧,然后用酒精灯加热红磷,可观察到

的现象为。

③燃烧结束,待试管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到注射器的活塞会移动,活塞前沿从原来的20mL刻度处,最终停

在约mL(填整数)刻度处。

思考I:若小组同学进行图2所示实验时不使用弹簧夹,红磷燃烧的过程中不断推拉注射器的活塞,使红磷充分反

应。实验结束后,注射器活塞会从原来的20mL刻度处,最终停留在约为mL(填整数)刻度处。

思考2:对照图1实验,你认为图2实验有何优点?(回答一点即可)

2022-2023学年上海市青浦区毓秀中学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共20分)

1.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湿衣服晾干B.纸张燃烧C.冰雪融化D.铁丝弯曲

【答案】B

【详解】A、湿衣晾干的过程中只是状态的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误;

B、纸张燃烧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B正确;

C、冰雪融化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误;

D、铁丝弯曲的过程中只是形状的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误。

故选B。

2.钙的元素符号

A.CaB.ClC.CuD.C

【答案】A

【详解】A.Ca为钙元素的元素符号,选项正确;

B.C1为氯元素的元素符号,选项错误;

C.Cu为铜元素的元素符号,选项错误;

D.C碳元素的元素符号,选项错误,故选A。

3.日常生活中含氟牙膏、高钙牛奶中的“氟”和“钙”是指

A.单质B.元素C.分子D.原子

【答案】B

【详解】这里的"氟''和"钙''等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离子等形式存在,这里所指的“氟"和“钙'’是强调存在的元

素,与具体形态无关,故选B。

4.下列选项不属于大气污染物的是()

A.二氧化碳

B.二氧化硫

C.氮氧化物

D.可吸入颗粒物

【答案】A

【详解】A.二氧化碳无毒,不属于大气污染物,故A符合题意;

B.SCh属于大气污染物,故B不符合题意;

C.氮氧化物属于大气污染物,故C不符合题意;

D.可吸入颗粒物(PM2.5)属于大气污染物,故D不符合题意。

答案选A。

5.用“O”表示一个氧原子,“202”的微观示意图是

ABCD

OO8

OO888OO

A.AB.BC.CD.D

【答案】B

【详解】原子结合在一起构成了分子,202表示2个氧分子。A、表示4个氧原子,错误;B、表示2个氧分子正确;

C、表示一个氧分子,错误;D、表示一个氧分子和两个氧原子,错误。故选B。

6.下列关于“酒精温度计遇热读数上升”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A.分子质量增大B.分子体积扩大C.分子间隔变大D.分子个数增多

【答案】C

【详解】温度升高,分子间隔变大,体积变大,故选C。

7.只含游离态氧元素的物质是

A.氧气B.空气C.二氧化碳D.水

【答案】A

【分析】游离态:单质是以游离态形式存在的。只要判断各物质中是否含有单质即可。

【详解】A、氧气是只含有一种元素纯净物,属于单质;故选项正确;

B、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和水,其中二氧化碳中含有两种元素,属于化合物;水中含有两种元素,属于化合物;故

选项错;

C、二氧化碳中含有两种元素,属于化合物;故选项错;

D、水中含有两种元素,属于化合物;故选项错;

故选A。

8.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木炭:产生红色火焰B.铁丝:发出耀眼的白光

C.镁带:生成白色固体D.硫粉:火焰呈淡蓝色

【答案】C

【详解】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不产生红色火焰,选项错误;

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选项错误;

C.镁带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发出大量热,生成白色固体,选项正确:

D.硫粉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选项错误,故选C。

9.物质的用途和其性质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A.氧气能支持燃烧一作燃料B.氢气填充升空气球一密度小于空气

C.稀有气体制霓虹灯一通电发出有色光D.氮气作保护气一化学性质稳定

【答案】A

【详解】A、氧气能支持燃烧,不具有可燃性,不能用作燃料,故A错误;

B、氢气密度小于空气,可用于填充升空气球,故B正确:

C、稀有气体通电能发出有色光,可用于制霓虹灯,故C正确;

D、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可用作保护气,故D正确。

故选:Ao

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二氧化碳由一个碳元素和两个氧元素组成

B.二氧化碳由碳、氧两种单质组成

C.二氧化碳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

D.二氧化碳分子由碳原子和氧分子构成

【答案】C

【详解】A、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二氧化碳是由碳、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故A不正确;

B、二氧化碳由碳、氧两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不含碳和氧气,故B不正确;

C、二氧化碳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故C正确;

D、1个二氧化碳分子由1个碳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故D不正确。故选C。

11.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A.水原子B.氢原子、氧原子

C.水分子D.氢分子、氧分子

【答案】C

【详解】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故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水分

子,故选:Co

12.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碳酸根:CO}-B.汞:Ag

C.氧化铁:FeOD.氧化钙:CaO2

【答案】A

【详解】A、碳酸根表示为C。:,选项正确;

B、金属汞是由汞原子构成,化学式是其元素符号,表示为"g,选项错误;

C、氧化铁中铁元素化合价为+3价,氧元素化合价为-2价,根据化学式书写原则,正价在左负价在右,正负化合

价代数和为零,化合价数值约到最简交叉写在元素右下角,故化学式为R/O3,选项错误;

D、氧化钙中钙元素显+2价,氧元素显-2价,根据化学式书写原则,正价在左负价在右,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

零,化合价数值约到最简交叉写在元素右下角,故化学式为Gz。,选项错误;

故选:Ao

13.根据化学方程式不能获得该反应的信息是

A.反应物的种类B.各反应物和各生成物之间的物质的量之比

C.化学反应快慢D.反应的条件

【答案】C

【详解】A、由化学方程式,"=”左边的是反应物,可以确定反应物的种类,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B、由化学方程式,可以确定各反应物和各生成物之间的物质的量之比,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C、由化学方程式,无法确定化学反应快慢,故选项符合题意;

D、由化学方程式,可以看出反应发生所需要的条件,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o

14.关于分子、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的质量比原子的质量大

B.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

C.相同的原子可以构成不同的分子

D.原子可以构成分子,但不能构成物质

【答案】C

【详解】A、氢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是2,而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6,所以分子的质量不一定大于原子的质

量,此选项说法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B、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所以此选项中的条件必须强调只

在化学变化中,此选项说法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C、相同的原子可以构成不同的分子,例如氧原子可以构成氧分子和臭氧分子,所以此选项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D、原子可以构成分子,也能够构成物质,比如说一些金属单质是由金属元素的原子直接构成的,所以此选项说法

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择C。

二、多项选择题。

占燃

15.化学方程式C+O2”WCO2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在点燃的条件下,碳加氧气等于二氧化碳

B.在点燃的条件下,每1个碳和2个氧气反应生成2个二氧化碳

C.在点燃的条件下,每1克碳和1克氧气反应生成2克二氧化碳

D.在点燃的条件下,每1mol碳和1mol氧气反应生成1mol二氧化碳

【答案】D

点燃

=:

C+5^CO2

【分析】根据分析

123244

【详解】A、该反应表示,在点燃的条件下,碳和氧气生成二氧化碳,选项错误;

B、微观上表示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分子分解出的2个氧原子结合为一个二氧化碳分子,选项错误;

C、在点燃的条件下,每12克碳和32克氧气反应生成44克二氧化碳,选项错误;

D、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三者的微粒个数比是1:1:1,即在点燃的条件下,每Imol碳和Imol氧气反应生成Imol二

氧化碳,选项正确;

故选:D

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摩尔是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用符号“mol”表示

B.摩尔质量就是指Imol物质的质量

C.物质的量是表示一定数目微粒的集合体,用符号“n”表示

D.Imol物质都约含有6.02x1023个原子

【答案】BC

【详解】A、因为国际单位制(SI)的7个基本物理量分别是长度、质量、时间、电流、热力学温度、物质的量和

发光强度,而摩尔仅仅是其中一个物理量(即物质的量)的单位而已,其符号为mol,选项错误;

B、摩尔质量是指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摩尔质量就是指Imol物质的质量,故选项正确;

C、物质的量是表示一定数目微粒的集合体,用符号“n”表示,选项正确;

D、Imol物质都约含有6.02x1023个粒子,物质的构成微粒可能是分子、原子和离子,选项错误;

故选:BC。

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B.由同种分子构成的一定是纯净物

C.由多种物质组成一定是混合物D.混合物中一定含有不同种元素

【答案】BC

【详解】A、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也有可能是混合物,如氧气和臭氧,故选项A说法错误;

B、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中,由一种分子构成的物质,属于纯净物,故选项B说法正确;

C、由多种物质组成的一定是混合物,故选项C说法正确;

D、混合物中不一定含有不同种元素,也可能只含一种元素,故选项D说法错误;

故选:BCo

三、简答题(共30分)

18.某兴趣小组选用如图1所示装置进行氧气的制取、氧气的部分性质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ABCDE

(1)小组同学用一定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镭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字母),你的选择依

据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可选用的收集装置是(填字母);实验开始时首先应进行的操作是

(2)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集气瓶底部预留少量水的目的是;

(3)将实验1中氯酸钾和二氧化镭的混合物充分加热,使其完全反应,所得残余物的成分是氯化钾和二氧化镭。

小组同学进行分离回收残余物中氯化钾和二氧化锌的实验,流程如图2所示(已知氯化钾易溶于水,二氧化镒难溶

于水)。

①操作m应选择如图3图中(填“甲”或“乙”)装置,该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操作n中当观察到

时即停止加热。

②若回收到的氯化钾固体的质量比理论值小,可能的原因是(回答一点即可)。

(4)含O.lmol过氧化氢的双氧水完全分解,能生成氧气—mol,(根据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

MnO,

1

【答案】(1)①.A②.反应物为固体,且反应需要加热③.2KC1O3----=2KC1+3O2T④.D或E

A

⑤.检查装置气密性

点燃

(2)①.3Fe+2O2"HFe3O4②.防止燃烧产生的高温熔化物溅落炸裂瓶底

(3)①.乙②.引流③.有大量固体析出④.蒸发时用玻璃棒搅拌力度过大,部分液体溅出

(4)设生成的氧气物质的量为x

MnO2

2H2O2-----=2H2O+O2T

21

0.1molx

2O.lmol

T--

x=0.05mol

答:生成氧气的物质的量为0.05mol。

【小问1详解】

实验室用氯酸钾在二氧化钵催化及加热的条件下分解制氧气实验中反应物为固体,反应条件为加热,则适合用A

MnO,

为反应的发生装置;氯酸钾在二氧化锦催化及加热的条件下分解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KQCh=^

A

2KC1+3O2T;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且不易溶于水,则适合用向上排空气法或排水集气法收集,装置为D或E;实

验前为防止装置漏气需要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小问2详解】

占燃

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化学反应方程式为:3Fe+2O2-Fe3O4;实验中为防止燃烧产生的高温熔化物

溅落炸裂瓶底,需要在集气瓶底部预留少量水;

【小问3详解】

①操作m为固液分离,则为过滤操作乙;过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为引流,防止液体溅出;操作n为蒸发结晶,

加热时当蒸发皿中出现大量固体时停止加热,利用预热将剩余液体蒸干;

②利用蒸发结晶回收氯化钾固体时,若蒸发时用玻璃棒搅拌力度过大,部分液体溅出,则回收到的氯化钾固体的

质量比理论值小;

【小问4详解】

见答案。

19.学好化学,科学防疫。

(1)84消毒液是常用的消毒用品,和洁厕灵混用会发生反应:2HCl+NaC10=NaCl+H20+XT,其中X的化学式为

,属于氧化物的是(填化学式)。

(2)二氧化氯(C102)也是一种消毒剂,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

(3)酒精(C2H50H)由种元素组成,酒精中质量分数最高的元素是,Imol酒精(C3H50H)中所含碳原

子的数目约为(科学记数法表达)。

【答案】⑴ci2

②.H20(2)+4

(3)①.三##3②.碳元素##C③.1.204x1()24

【小问1详解】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反应前有2H、3C1、INa、10,反应后有2H、1C1、INa、

10,故X的一个分子中含有2个氯原子,则化学式是:Cl2.

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纯净物,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故化

学式是:H2O;

【小问2详解】

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则氯元素化合价是0-(-2)X2=M,故填:+4;

【小问3详解】

根据酒精化学式可知酒精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酒精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是(12x2):0x6):16=12:3:8,因此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高;

酒精的化学式是C2H5。",每摩尔酒精中含酒精分子6.02x1023个,含碳原子2x6.02x1023=1204x1024个。

20.将A、B、C、D四种纯净物放在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

物质ABCD

反应前质量(g)3224.521

反应后质量(g)16.902X

回答下列问题:

(1)X=;

(2)C物质可能是(填“反应物”、“生成物”或“催化剂”);

(3)容器中发生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答案】(1)40.6

(2)催化剂(3)化合

【小问1详解】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则可以求出D的未知的质量:32+24.5+2+l=16.9+0+2+X,

解得X=40.6;

【小问2详解】

C物质的质量在反应前后不变,符合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所以可能为催化剂;

【小问3详解】

根据物质反应前后的质量变化,质量减小的为A、B,为反应物,质量增加的为D,为生成物;故反应符合:“多

变一“,为化合反应。

21.某兴趣小组进行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