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临西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_第1页
河北省临西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_第2页
河北省临西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_第3页
河北省临西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_第4页
河北省临西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八年级历史试卷总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75分)1.历史学家费正清说:“中国的革命正是由这样两种梦想推动着:一是爱国主义者想看到一个新中国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二是……”第一种梦想实现的标志性事件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B.土地改革 C.三大改造 D.香港回归2.20世纪以来,中国社会经历了三次历史性巨变。第二次历史巨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这两件大事相关的年代分别是A.1949年、1951年 B.1949年、1952年C.1949年、1954年 D.1949年、1956年3.2016年是我国“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我国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集中力量发展A.农业 B.重工业 C.轻工业 D.手工业4.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的决议中提出:“中国要在革命胜利以后,迅速地恢复和发展生产,对付国外的帝国主义,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国家转变为社会主义国家。”为此,新中国政府实行了①包干到户②三大改造③“一五”计划④国企改革A.①②③ B.②③ C.③④ D.①③④5.习近平同志说过:“我们要以宪法为最高法律规范,继续完善以宪法为统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把国家各项事业和各项工作纳入法制轨道。”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诞生于A.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C.中共一大 D.中共八大6.抚州市某地有一社区叫做“豆腐社”,当地老人说这是当年按国家政策,将从事豆腐制作加工的手工业者组织在一起,建立了“豆腐生产合作社”而得名。这一名称最早可能出现在A.土地改革时期 B.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C.三大改造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7.下表为白城县岭下、胜利、建政三村阶级结构变动情况表(单位:户),表中阶级结构变动的直接原因是年份雇农贫农中农富农新富农地主其他1948年831971161802721953年3743550407A.《共同纲领》的颁布B.新中国的成立C.土地改革的完成D.抗美援朝的胜利8.长篇小说《爱,被春寒碾碎》,着重描写了上海“文革”时期的一系列重大事件,如“一月风暴”“夺市委市政府权”等较为全面地反映了“文革”的进程。中国要避免“文革”这样的悲剧重演,关键是要A.彻底批判封建思想B.完善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C.防止教条主义和个人崇拜D.坚决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9.1979年1月1日,美国《时代》周刊封面出现了一位中国老人的画像,其标题为“邓小平,中国新时代的形象”。邓小平入选《时代》周刊封面人物的理由是A.开始领导中国的改革开放 B.解决了“文革”中的遗留问题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10.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继续聚焦“三农”问题。回顾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农民经历了两次分地,即“土地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列关于二者的评述不正确的是A.都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B.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C.农民都获得了土地所有权 D.普遍得到当时农民的好评11.新中国成立以来,广大人民和干部中涌现出大批先进人物。下列人物与荣誉称号搭配不正确的是A.“铁人”——雷锋 B.“两弹元勋”——邓稼先C.“党的好干部”——焦裕禄 D.“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12.习近平总书记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强调,道路决定命运,找到一条正确的道路多么不容易。回顾所学知识,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们找到的正确道路是A.计划经济的道路 B.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C.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道路 D.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13.2018年是抗美援朝战争胜利65周年,下列歌词与抗美援朝有关的是A.“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B.“学习雷锋好榜样”C.“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 D.“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14.伟大的时代造就伟大的人物、伟大的精神。“新长征、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等与下列哪位伟人相关A.孙中山B.毛泽东C.周恩来D.邓小平15.2017年11月8日中国国民党前主席洪秀柱受邀出席“第十四届湖北武汉台湾周”活动,洪秀柱致辞时表示:“任何伤害两岸人民利益福祉、悖离历史主化、及违逆时势所趋的分裂主张,必然经不起时代的考验,得不到两岸人民的认同,只能沦为历史的灰烬。”这一事实说明A.美国干涉阻碍了两岸关系发展 B.谋求武力统一已迫在眉睫C.反“台独”、反分裂是两岸人民的共同呼声 D.“一国两制”是台湾回归的良策16.2017年4月23日是中国海军成立68周年纪念日,海军现已装备辽宁号航母、052D型导弹驱逐舰、054A/056型护卫舰等一系列新式舰艇,说明A.中国海军已是世界第一 B.中国海军已经能够称霸世界C.中国海军没有核潜艇 D.中国海军现代化水平大幅度提高17.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在《观察中国》中写道:“1971年,我们第一批记者随亨利·基辛格进入毛的中国。1972年2月,尼克松总统会见毛泽东和周恩来,迎来了令人振奋的新时期。”这里的“新时期”指的是A.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B.国际上出现了一个同中国建交的热潮C.中美两国确立战略伙伴关系 D.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18.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A.中共十六大 B.中共十七大 C.中共十八大 D.中共十九大19.为“中国依靠自己的科技力量解决了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作出突出贡献的人物是A.屠呦呦 B.钱学森 C.袁隆平 D.邓稼先20.食品支出在消费支出中的比重下降,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显著变化表明A.人们健康水平在下降 B.肉鱼禽蛋得到充分保证C.牛奶面包代替稀饭馒头 D.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21.2017年1月,李克强总理在云南考察时强调:“创新是推动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不竭动力。当今世界各国的竞争,实际上是创新的竞争。”下列选项能够体现改革开放以来我党创新精神的是①“一五”计划的实施②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过程中的赎买政策③“一国两制”构想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2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共同纲领》起到了临时宪法的作用B.1949年10月1日五星红旗伴随着《义勇军进行曲》升起C.新中国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D.新中国成立标志中国人民赢得了反侵略斗争的第一次伟大胜利23.《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朝鲜‘冒险’付出的代价确实很高,但……带来的益处却超过了代价。”上述是指①抗美援朝②为中国赢得和平的外部环境③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④取得了中国历史上反侵略的首次胜利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24.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历史性的伟大转折。以下关于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叙述正确的是①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②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基本问题③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的伟大决策④确立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25.拥有临海的便利交通,靠近港澳的区位优势,依靠国家优惠的政策,引进先进的科技和管理经验,使深圳等地成为一个伟大的支点。铸造“伟大的支点”的是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设立经济特区C.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D.实施科教兴国二、综合题(26题12分,27题13分,共25分)26.好的歌曲往往记载了时代气息,是历史发展的见证,是催人奋进的长诗。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20世纪50年代中国大地上流行的歌曲《社会主义好》,歌词为:“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地位高,反动派被打倒,帝国主义夹着尾巴逃跑了,全国人民大团结,掀起了社会主义建设高潮,建设高潮。”材料二“我出生在那一九七八,老爸说那一年变化真大,报纸上天天讨论真理的标准,安徽的农民偷着把土地包干,北京城开了一周的大会……,早春的雷声震撼了华夏……”——电视剧《鸽子哨》的主题歌《我的一九七八》材料三“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春天的故事》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歌曲《社会主义好》“反动派被打倒,帝国主义夹着尾巴逃跑了,掀起了社会主义建设高潮,建设高潮。”中“反动派被打倒”“帝国主义夹着尾巴逃跑了”“掀起了社会主义建设高潮”分别指的是什么?(6分)(2)材料二中的“北京城开了一周的大会”指的是哪次会议?(2分)(3)材料二中的“安徽的农民偷着把土地包干”开启了我国农村哪项改革?(2分)(4)材料三中的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是指什么?1992年“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又是指什么?(2分)27.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的外交事业既充满艰辛又闪耀着智慧,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既赢得了世界各国的尊重,又有利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材料一第五十四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的原则,为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拥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间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材料二我们并不要求各人放弃自己的见解,因为这是实际存在的反映。但是不应该是它妨碍我们在主要问题上达成共同的协议。——《周恩来选集》下卷材料三一个更为显著的变化是在外交领域,在不断加深与亚、非、拉国家友谊的同时,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新中国一步步打开西方世界的封锁,为国家发展开拓了新的空间。——《筑梦中国》解说词材料四习近平在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指出:中国将继续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为世界贡献更多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推动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让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阳光普照世界。(1)依据材料一,指出新中国成立后奉行的外交政策。(2分)(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体现了周恩来在哪次国际会议上提出的什么方针?(4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新中国外交取得了哪些成就“为国家发展开拓了新的空间”?(6分)依据材料四,概括说出中国为推动建设和平繁荣的世界,为世界发展提出了什么“中国方案”?(1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5ADBBB6~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