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教育史》教学大纲_第1页
《外国教育史》教学大纲_第2页
《外国教育史》教学大纲_第3页
《外国教育史》教学大纲_第4页
《外国教育史》教学大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外国教育史》教学大纲HistoryofForeignEducation课程编码:16A11140学分:3.0课程类别:专业计划学时:52其中讲课:44实验或实践:8上机:0适用专业:公共事业管理(教育管理方向)推荐教材:吴式颖著,《外国教育史教程:缩编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参考书目:1.柏拉图著,《理想国》,商务印书馆,1995年。2.[法]卢梭著,《爱弥尔》,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年。3.[美]杜威著,《民主主义与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4.吴式颖著,《外国教育史教程》,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课程的教学目的与任务教学目的: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在已学习过的相关课程基础上,通过对古代、近代、现代外国教育发展一般过程和规律的认识和理论把握,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教育学理论素养,进一步加深对外国教育史的理解,并进而为学生从事教育史教学、研究和进入研究生学习打下基础。教学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掌握外国教育史的基本发展脉络;熟悉外国古代、近代、现代重要教育学理论著作,掌握其重要理论观点;进而运用相关理论工具分析和评价之。课程的基本要求本课程的主要任务在于学习外国教育史的知识,拓展学生视野,为学生打下教育学研究的专业基础。(包括1次期末考试)。要求学生参加小组发言、进行课程讨论等,以锻炼他们的能力。通过相关研究活动、评论文章等活动形式进行本课程的研究工作。通过生动活泼的形式提高学生的课程参与程度、关注学生的课堂表现。要求学生在作业、课程论文等方遵守学术诚信。各章节授课内容、教学方法及学时分配建议(含课内实验)第一章绪论建议学时:1[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外国教育史》学科性质、特点及内容概述,掌握学习《外国教育史》课程的目的、意义和方法。[教学重点与难点]学习《外国教育史课程的意义》。[授课方法]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为辅。[授课内容]《外国教育史》学科性质、特点及内容概述一、学科性质二、学科特点三、内容概述学习《外国教育史》课程的目的、意义和方法。一、《外国教育史》课程的目的二、《外国教育史》课程的意义三、《外国教育史》课程的方法第二章:东方文明古国的教育建议学时:1[教学目的与要求]1.了解并掌握古代东方文明古国的教育发展状况及其特点。2.比较分析几个主要古代东方文明古国教育制度的异同。[教学重点与难点]古代东方文明古国教育制度的异同。[授课方法]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为辅。[授课内容]巴比伦的教育一、苏美尔的文化教育二、巴比伦的文化教育古代埃及的教育一、文化与科学二、教育概况古代印度的教育一、古代印度社会概况二、婆罗门时期的教育三、佛教育教育第三章:古希腊的教育建议学时:2[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古代希腊的斯巴达和雅典的教育概况,理解两个国家教育体系差异的原因。[教学重点与难点]古代希腊斯巴达和雅典教育的特点。[授课方法]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为辅。[授课内容]荷马时代的教育一、荷马时代的希腊社会二、荷马时代的教育古风时代的教育一、斯巴达教育二、雅典教育三、毕达哥拉斯的教育思想古典时代的教育一、古典时代的雅典社会二、文化的繁荣和价值观念的变化三、古典时期的教育希腊化时期的教育第四章: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建议学时:2[教学目的与要求]1.了解苏格拉底的主要教育思想。2.了解苏格拉底的“产婆术”,并将其与孔子的启发诱导的教育方法相比较。3.了解亚里士多德关于教育适应自然的思想,掌握亚里士多德“和谐教育”思想,并与当代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教育做比较。[教学重点与难点]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的精义。[授课方法]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为辅。[授课内容]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一、生平和教育活动二、教育思想柏拉图的教育思想一、时代与生平二、政治观与哲学观三、《理想国》中的教育观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一、生平和世界观二、教育思想第五章:古罗马的教育建议学时:2[教学目的与要求]1.了解并掌握古罗马共和时期和帝国时期两个时期的教育。2.了解并掌握基督教对罗马教育的影响。3.了解西塞罗的关于培养雄辩家的思想。4.了解昆体良关于培养雄辩家的思想。5.了解昆体良对老师的要求,并与现代教师素质加以比较分析。6.了解奥古斯丁的教育哲学体系。[教学重点与难点]昆体良对教师的要求。[授课方法]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为辅。[授课内容]共和时期的教育一、古罗马共和早期的教育二、古罗马共和后期的教育帝国时期的教育一、帝国的政治与教育变革二、帝国时期的各级教育基督教兴起与早期基督教会的教育活动一、基督教的产生及其在罗马帝国的传播二、早期基督教教会学校古罗马的教育思想一、西塞罗二、昆体良三、奥古斯丁第六章:西欧中世纪的教育建议学时:2[教学目的与要求]1.了解西欧中世纪教育的基本性质和主要特征。2.中世纪大学的产生。3.城市学校的产生及其概况等。[教学重点与难点]中世纪大学的成因与发展。[授课方法]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为辅。[授课内容]基督教育教育一、基督教的教育形式和机构二、基督教的教育思想与理论封建主贵族的世俗教育一、宫廷学校二、骑士教育中世纪大学的形成与发展新兴市民阶层的形成和城市学校的发展第七章:拜占廷与阿拉伯的教育建议学时:1[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拜占廷和阿拉伯的文化教育状况。[教学重点与难点]阿拉伯的文化教育特点。[授课方法]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为辅。[授课内容]拜占廷的教育一、世俗教育二、教会教育阿拉伯的教育一、萨拉森帝国及各大食国的教育二、塞尔柱帝国和奥斯曼帝国时期的教育拜占廷和阿拉伯教育的特点及其影响一、拜占廷教育的特点及其影响二、阿拉伯教育的特点及其贡献第八章: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时期的教育建议学时:2[教学目的与要求]1.了解人文主义教育的发展历程及其一般特征。2.了解人文主义教育的一般特征。[教学重点与难点]人文主义教育的一般特征。[授课方法]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为辅。[授课内容]人文主义教育一、文艺复兴运动与人文主义的特征二、人文主义教育的发展历程三、人文主义教育的基本特征新教育教育一、宗教改革运动与新教的建立二、路德派新教与教育三、加尔文派新教与教育四、英国国教与教育天主教教育一、文艺复兴时期天主教会的改革与复兴二、耶稣会的教育活动三、三种教育力量的冲突与融合第九章:解夸美纽斯的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建议学时:2[教学目的与要求]解夸美纽斯的生平活动、世界观及其教育思想体系。[教学重点与难点]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体系的特点。[授课方法]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为辅。[授课内容]生平和世界观一、生平二、世界观论教育的目的地和作用一、论教育的目的二、论教育的作用论教育适应自然的原则论普及教育和统一学制论学年和班级授课制论教学原则一、直观性原则二、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原则三、巩固性原则四、量力性原则五、系统性和循序渐进性原则论道德教育一、德育的重要性二、德育内容三、德育方法教育管理思想工作一、国家的教育管理职权二、督学的职责三、校长的职责第十章:17~18世纪欧洲和美洲主要国家的教育建议学时:1[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17~18世纪欧美主要国家教育教育发展的不同特点、共同特征和发展趋势。[教学重点与难点]这一时期各国教育的特点。[授课方法]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为辅。[授课内容]17~18世纪的英国教育一、教育概况二、培根论教育三、洛克的教育思想17~18世纪的法国教育一、教育概况二、18世纪法国启蒙时代的教育思想三、法国大革命中的教育改革17~18世纪的德国教育一、教育概况二、康德论教育17~18世纪的俄国教育一、16~17世纪的文教复兴和18世纪初的教育改革二、18世纪中期和后期的教育进展17~18世纪的美国教育一、殖民时代的教育概况二、建国初期的教育和教育理想第十一章:卢梭的教育思想建议学时:2[教学目的与要求]卢梭的教育思想[教学重点与难点]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授课方法]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为辅。[授课内容]生平、活动与著作论人的天性一、性善论二、感觉论自然主义的教育理论一、自然教育的基本含义和培养目标二、自然教育的方法原则自然主义教育的实施一、婴儿期的教育二、儿童期的教育三、青年期的教育四、青春期的教育五、女子教育论理想国家的公民教育第十二章:裴斯泰洛齐的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建议学时:2[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与掌握裴斯泰洛齐教育革新实验的基本指导思想及其意义。[教学重点与难点]裴斯泰洛齐教育革新实验田的基本指导思想。[授课方法]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为辅。[授课内容]生平论教育目的论教育心理学化论要素教育一、德育二、智育三、体育建立初等学校各科教学法一、语言教学二、算术教学三、测量教学关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比例结合第十三章: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建议学时:2[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与掌握赫尔巴特教育思想的形成、理论基础、主要内容及期优点和局限性。[教学重点与难点]赫尔巴特教育思想中的教学理论。[授课方法]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为辅。[授课内容]赫尔巴特教育思想教育思想的形成与理论基础一、赫尔巴特教育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二、赫尔巴特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赫尔巴特教育思想的道德教育理论一、教育的目的二、教育性教学原则三、道德教育赫尔巴特教育思想的课程理论一、经验、兴趣与课程二、统觉与课程三、儿童发展与课程赫尔巴特教育思想的教学理论一、“教学进程”理论二、教学形式阶段理论赫尔巴特教育思想教育思想的传播第十四章:福禄培尔的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建议学时:2[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与掌握福禄培尔的生活与教育活动、教育哲学思想及其学前教育理论。[教学重点与难点]福禄培尔的教育哲学。[授课方法]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为辅。[授课内容]生平与教育活动论教育的基本原理一、统一的原则二、顺应自然的原则三、发展的原则四、创造的原则幼儿园教育理论一、幼儿园工作的意义与任务二、幼儿园教育方法三、幼儿园课程论学校教育第十五章:19世纪欧美主要国家和日本的教育建议学时:1[教学目的与要求]1.了解19世纪欧美主要国家和日本各国教育发展的历程。2.总结19世纪欧美主要国家和日本各国教育发展过程中的特征。3.掌握19世纪欧美主要国家和日本各国教育体制、学制及主要教育法案。[教学重点与难点]这一时期各国教育的特色。[授课方法]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为辅。[授课内容]19世纪的德国教育一、教育发展概况二、费希特论国民教育三、第斯多惠论教育19世纪的法国教育一、教育发展概况二、涂尔干论教育19世纪的英国教育一、教育发展概况二、斯宾塞论教育三、赫胥黎论教育19世纪的美国教育一、教育发展概况二、贺拉斯•曼论教育19世纪的俄国教育一、教育发展概况二、乌申斯基论教育19世纪的日本教育一、教育发展概况二、福泽谕吉的教育思想第十六章: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教育思想建议学时:2[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本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掌握他们的教育观,学会利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分析评价教育问题。[教学重点与难点]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授课方法]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为辅。[授课内容]对空想社会主义者教育思想的批判继承一、关于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教育的批判二、关于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发展的影响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四、关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论教育与社会的关系论教育与社会生产论人的本质和个性形成论人的全面发展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第十七章:19世纪末至20世纪前期欧美教育思潮和教育实验建议学时:2[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19世纪末20世纪前期欧美教育思潮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背景、共同特征及其意义,掌握欧洲的“新教育”思潮和美国的“教育主义教育”运动。[教学重点与难点]欧洲的“新教育”思潮和美国的“教育主义教育”运动。[授课方法]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为辅。[授课内容]新教育一、新教育的由来及发展二、爱伦•凯三、德可乐利四、罗素进步教育一、进步教育运动始末二、几种重要的教育制度和教育方法实验教育学一、德国的实验教育学二、霍尔、桑代克三、智力测验凯兴斯泰纳的“公民教育”与“劳作学校”一、生平与教育活动二、公民教育理论三、劳作学校理论第十八章:蒙台梭利的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建议学时:2[教学目的与要求]1.蒙台梭利的儿童发展观与教育思想的主要特点及其体现出的新教育的重要特色。2.蒙台梭利教育思想的核心。3.蒙台梭利在世界幼儿教育史上的地位。[教学重点与难点]蒙台梭利教育思想的核心。[授课方法]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为辅。[授课内容]生平与教育活动论幼儿的发展一、儿童心理发展与遗传、环境的关系二、儿童心理发展的具体特点论自由、纪律与工作幼儿教育的内容一、感官教育二、读、写、算的练习三、实际生活练习第十九章:杜威的教育思想建议学时:2[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与掌握杜威的教育理论[教学重点与难点]杜威对教育本质的认识。[授课方法]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为辅。[授课内容]时代与生平一、生平二、杜威的研究特点三、杜威所处的时代什么是教育一、教育即生活二、教育即生长三、教育即经验的改造教育的目的一、生长作为教育的目的二、杜威的教育目的课程与教材一、对传统课程的批判二、从做中学三、课程论的不足之处思维与教学方法一、反省思维与教学方法的改变二、思维方法的社会价值三、教学方法论的不足道德教育一、个人与社会二、道德的途径和方法第二十章:20世纪前期英、法、德、美和日本教育的发展建议学时:1[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20世纪前期英、法、德、美和日本教育的发展情况。[教学重点与难点]20世纪前期主要发达国家的教育改革特点。[授课方法]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为辅。[授课内容]英国教育的发展一、教育行政管理体制的变化二、公共教育制度的发展与完善法国教育的发展一、进一步加强国家对教育的控制二、统一学校运动与学制改革三、中学课程的改革四、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德国教育的发展一、德意志帝国与魏玛共和国时期的教育二、纳粹德国时期的教育美国教育的发展一、中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二、初级学院运动三、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日本教育的发展一、20世纪初期至20年代末的教育改革与发展二、军国主义教育体制的形成和发展三、战时各级教育的改革和变化第二十一章: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苏联教育建议学时:1[教学目的与要求]解第二次世纪大战前苏联建国初期的教育改革、20年代的学制调整、与教学改革试验和30年代教育的调整、巩固与发展。[教学重点与难点]苏联20世纪30年代教育的改革。[授课方法]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为辅。[授课内容]建国初期的教育改革(1917~1920)一、改革教育管理体制二、建立统一劳动学校制度三、改进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四、团结、教育和改造教师20年代的学制调整和教学改革试验(1921~1930)一、学校制度的调整二、综合教学大纲的试行及其经验教训三、加强劳动教育和综合技术教育四、高等教育的改革30年代教育的调整、巩固和发展(1931~1941)一、联共(布)中央关于教育改革的重要决定二、改革学校制度,延长学习年限三、实施普及义务教育,提高全民文化水平四、改进普通学校的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五、发展师范教育,提高教师素质六、继续改革和调整高等教育第二十二章:马卡连柯的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建议学时:2[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马卡连柯的主要教育实践活动、教育代表作及其教育理论的主要组成部分,理解掌握马卡连柯关于劳动和教学的实践与理论,学习评价马卡连柯的纪律教育思想、集体教育思想、家庭教育思想。[教学重点与难点]马卡连柯集体主义教育。[授课方法]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为辅。[授课内容]生平和教育活动教育理论的方法论基础和思想基础一、辩证唯物主义教育观二、革命乐观主义和社会主义人道主义论教育的目的论集体主义教育一、论集体主义教育的意义和集体的概念二、平行教育影响三、前景教育四、作风和传统论纪律教育论家庭教育第二十三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英、法、德、日本、苏联和俄罗斯的教育改革建议学时:2[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第二次世纪大战后美、英、法、德、日本、苏联和俄罗斯各国教育发展的历程,总结第二次世纪大战后美、英、法、德、日本、苏联和俄罗斯各国教育发展过程中的特征,掌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英、法、德、日本、苏联和俄罗斯各国教育体制、学制及主要教育法案。[教学重点与难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英、法、德、日本、苏联和俄罗斯各国教育体制及主要教育法案。[授课方法]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为辅。[授课内容]美国的教育改革一、《国防教育法》和60年代的教育改革二、70~80年代初期的教育改革三、面向21世纪的教育改革纲领英国的教育改革一、《1944年教育法》的实施二、60年代和70年代的教育改革三、80年代以来的教育改革法国的教育改革一、《郎之万-瓦隆教育改革方案》二、50年代至60年代的教育改革三、70~80年代的教育改革联邦德国和统一后德国的教育改革一、1959年开始的教育改革二、60~70年代的教育改革三、80年代的教育改革四、统一后德国的教育改革第五节日本的教育改革一、《教育基本法》和《学校教育法》二、50~60年代的教育改革三、70年代以来的教育改革第六节苏联和俄罗斯的教育改革一、1958年的教育改革二、1966年的教育改革三、俄罗斯的教育改革第二十四章:现代欧美教育思潮建议学时:2[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与掌握现代欧美主要教育思潮。[教学重点与难点]改造主义教育、结构主义教育、终身教育。[授课方法]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为辅。[授课内容]改造主义教育一、教育应该以“改造社会”为目标二、教育要重视培养“社会一致”的精神三、强调行为科学对整个教育工作的指导意义四、教学应该以社会问题为中心要素主义教育一、与美国进步主义教育思想尖锐对立二、把人类文化的“共同要素”作为学校教育的核心三、教学过程必须是一个训练智慧的过程四、强调学生在学习上必须努力和专心五、强调教师在教育和教学中的核心地位永恒主义教育一、教育的性质永恒不变二、教育的目的“是要引出我们人类天性中共同的要素”三、永恒的古典学科应该在学校课程中占有中心地位四、提倡通过教师的教学进行学习新托马斯主义教育一、教育应以宗教为基础二、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真正的基督教徒和有用的公民三、实施宗教教育是学校课程的核心四、教育应该属于教会存在主义教育一、教育的本质和目的在于使学生实现“自我生成”二、强调品格教育的重要性三、提倡学生“自我选择”道德标准四、主张个别教育的方法五、师生之间应该建立信任的关系新行为主义教育一、教育就是塑造人的行为二、程序教学三、让学生在学习中运用教学机器四、教育研究应该以教和学的行为作为对象结构主义教育一、强调教育和教学应重视学生的智能发展二、注重教授各门学科的基本结构三、提倡学科基础的早期学习四、提倡“发现学习法”五、教师是结构教学中的主要辅助者分析教育哲学终身教育一、终身教育是现代社会的需要二、终身教育没有固定的内容和方法三、终身教育是未来教育发展的战略人本化教育一、强调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完整的人”二、主张课程人本化三、强调学校应该创造自由的心理气氛第二十五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教育理论的发展建议学时:2[教学目的与要求]1.了解和掌握凯洛夫《教育学》教育思想体系的贡献与局限。2.掌握赞科夫发展性教学理论的成就与影响。3.了解苏霍姆林斯基在教育实践和教育理论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对我们的启示。[教学重点与难点]掌握凯洛夫《教育学》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