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地质公园的定义及建立的意义_第1页
01地质公园的定义及建立的意义_第2页
01地质公园的定义及建立的意义_第3页
01地质公园的定义及建立的意义_第4页
01地质公园的定义及建立的意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01地质公园的定义及建立的意义地质公园的定义地质公园,英文名称为Geopark,(geologicalpark),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66年开展“地质公园计划”进行可行性研究时创立的新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的《世界地质公园网络工作指南》中说,“地质公园是一个有明确边界线并且足够大的使其可为当地经济发展服务的表面面积的地区。它是由一系列具有特殊科学意义、稀有性和美学价值的,能够代表某一地区的地质历史、地质事件和地质作用的地质遗址(不论其规模大小)或者拼合成一体的多个地质遗迹所组成,它也许不只是具有地质意义,还有可能具有考古、生态、历史或文化价值。”我国关于地质公园的正式界定是由国土资源部作出的。国土资源部2000年77号文件对地质公园定义为:地质公园是以具有特殊地质科学意义、稀有的自然属性、优雅的美学观赏价值,具有一定规模和分布范围的地质遗迹景观为主体,融合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并具有生态、历史和文化价值,以地质遗迹保护,支持当地经济、文化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为宗旨,为人们提供具有较高科学品味的观光旅游、度假休闲、保健疗养、科学教育、文化娱乐的场所。国家地质公园的建立是以保护地质遗迹资源、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宗旨,遵循“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原则,依据《地质遗迹保护管理规定》,在政府有关部门的指导下而开展的工作。《地质遗迹保护管理规定》第八条明确指出:对具有国际、国内和区域性典型意义的地质遗迹,可建立国家级、省级、县级地质遗迹保护区、地质遗迹保护段、地质遗迹保护点或地质公园。地质公园建立的意义建立地质公园是保护地质遗迹的需要地质公园为科学研究和科学知识普及提供重要场所建立地质公园是一种新的地质资源利用方式建立地质公园是发展地方经济的需要建立地质公园是地质工作服务社会经济的新模式建设地质公园有利于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建立地质公园是保护地质遗迹的需要保护地质遗迹的有效方式,就是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合理而科学地开发、利用地质遗迹资源。把建立地质公园与地区经济发展结合起来,通过建立地质公园带动旅游业的发展,使地质遗迹资源成为地方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增加居民就业,提高当地群众的生活水平,从而达到保护地质遗迹的目的。地质公园为科学研究和科学知识普及提供重要场所对整个社会来说,地质公园是科学家成长的摇篮和进行科学探索的基地。对广大青少年朋友、对民众,地质公园是普及地质科学知识,进行启智教育的最好课堂。建立地质公园是一种新的地质资源利用方式直到上世纪80年代末期,人们才逐步认识到地质遗迹资源对旅游业的重要性。地质遗迹有独特的观赏和游览价值,因此建立地质公园,可以使宝贵的地质遗迹资源不需要改变原有面貌和性质而得到永续利用。国家地质公园的建立,是对地质遗迹资源利用的最好方式。立地质公园是发展地方经济的需要通过建立地质公园,可以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和资源利用方式,为地方旅游经济的发展提供新的机遇。同时,可以根据地质遗迹的特点,营造特色文化,发展旅游产业,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立地质公园是地质工作服务社会经济的新模式改革地质工作管理体制,转变观念,扩大服务领域,开辟地质市场。建设国家地质公园计划的推出,为地质工作体制改革,服务社会提供了机遇。设地质公园有利于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建立地质公园是崇尚科学和破除迷信的重要举措。地质公园建设以普及地学知识、宣传唯物主义世界观、

反对封建迷信为主要任务,既要有对自然景观的人文解释,又有地质科学的解释,从而使地质公园既有趣味性,更有科学性。地质公园规划与风景名胜区规划的差异(1)作为主体景观的地质遗迹的考察评价必须更科学;(2)规划布局、功能分区简化明确,突出地质游览区;(3)规划必须贯彻“地质遗迹的保护是建立地质公园基本宗旨”这一原则;(4)规划必须安排完善的科普设施系统;(5)在保护地质资源的前提下支持当地发展经济(旅游业)。1.4地质公园规划与旅游规划的差异旅游发展规划是产业发展规划,是对旅游发展的要素所做的安排;旅游区规划在风景区规划基础上增加了旅游区客源市场分析、主体形象的制定和对旅游区开发建设进行的总体投资分析。地质公园规划的重点是如何保护地质遗迹、规划设计科普设施,整合地质地貌景观和其他人文自然资源,是为建设科学公园所作的安排。地质公园规划只对公园客源有基本的估算,能保证地质公园正常支出和保护费用略有盈余,达到持续发展目标,该公园建立即可行。02地质公园规划法律、法规法律法规类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植物保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风景名胜区条例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国发[2000]38号)地质遗迹保护管理规定(地质矿产部)古生物化石管理办法(国土资源部)技术规范、标准、指南类中国国家地质公园建设技术要求与工作指南(国土资源部,2002-11)世界地质公园网络指南和标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地学部,2008-06)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GB50298-1999)自然保护区类型与级别划分原则(GB/T14529-93)旅游规划通则(GB/T18971—2003)国家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编制规范(国家环保局,1996) 关于加强国家地质公园申报审批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厅发〔2009〕50号)地质公园所在地的相关规划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矿产资源规划

环境保护规划城市总体规划旅游发展总体规划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森林公园总体规划交通规划地质环境保护规划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划2.2《地质遗迹保护管理规定》要点地质遗迹保护的内容(1)对追溯地质历史具有重大科学研究价值的典型层型剖面(含副层型剖面)、生物化石组合带地层剖面,岩性岩相建造剖面及典型地质构造剖面和构造形迹。(2)对地质演化和生物进行具有重要科学文化价值的古人类与古脊椎动物、无脊椎动物、微体古生物、古植物等化石与产地以及重要古生物活动遗迹。(3)具有重大科学研究和观赏价值的岩溶、丹霞、黄土、雅丹、花岗岩奇峰、石英砂岩峰林、火山、冰山、陨石、鸣沙、海岸等奇特地质景观。(4)具有特殊学科研究和观赏价值的岩石、矿物、宝玉石及其他典型产地。(5)有独特医疗、保健作用或科学研究价值和温泉、矿泉、矿泥、地下水活动痕迹以及有特殊地质意义的瀑布、湖泊、奇泉。(6)具有科学研究意义的典型地震、地裂、塌陷、沉降、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遗迹。(7)需要保护的其他地质遗迹。地质遗迹保护分级标准♦国家级(1)能为一个大区域甚至全球演化过程中某一重大地质历史事件或演化阶段提供重要地质证据的地质遗迹。(2)具有国际或国内大区域地层(构造)对比意义的典型剖面、化石及产地。(3)具有国际或国内典型地学意义的地质景观或现象。♦省级(1)能为区域地质历史演化阶段提供重要地质证据的地质遗迹。(2)有区域地层(构造)对比意义的典型剖面、化石及产地。(3)在地学分区及分类上,具有代表性或较高历史、文化、旅游价值的地质景观。♦县级(1)在本县的范围内具有科学研究价值的典型剖面、化石产地。(2)在小区域内具有特色的地质景观或地质现象。地质遗迹保护区的申报和审批♦国家级国家级地质遗迹保护区的建立,由国务院地质矿产行政主管部门或地质遗迹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提出申请,经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评审委员评审后,由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并签署意见,报国务院批准、公布。对拟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册的国家级地质遗迹保护区,由国务院地质矿产行政主管部门向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申报。♦省级省级地质遗迹保护区的建立,由地质遗迹所在地的地(市)、县(市)人民政府或同级地质矿产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经省级自然保护区评审委员会评审后,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并签署意见,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公布。♦县级县级地质遗迹保护区的建立,由地质遗迹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地质矿产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经县级自

然保护区评审委员会评审后,由县(市)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并签署意见,报县(市)级人民政府批准、公布。保护程度的划分♦一级对国际或国内具有极为罕见和重要科学价值的地质遗迹实施一级保护,非经批准不得入内。经设立该级地质遗迹保护区的人民政府地质矿产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可组织进行参观、科研或国际间交往。♦二级对大区域范围内具有重要科学价值的地质遗迹实施二级保护。经设立该级地质遗迹保护区的人民政府地质矿产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可有组织地进行科研、教学、学术交流及适当的旅游活动。♦三级对具一定价值的地质遗迹实施三级保护。经设立该级地质遗迹保护区的人民政府地质矿产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可组织开展旅游活动。2.3地质遗迹类型划分表(7大类25类56亚类)大类类亚类一、地质(体、层)剖面大类1.地层剖面(1)全球界线层型剖面(金钉子)(2)全国性标准剖面(3)区域性标准剖面(4)地方性标准剖面2.岩浆岩(体)剖面(5)典型基、超基性岩体(剖面)(6)典型中性岩体(剖面)(7)典型酸性岩体(剖面)(8)典型碱性岩体(剖面)3.变质岩相剖面(9)典型接触变质带剖面(10)典型热动力变质带剖面(11)典型混合岩化变质带剖面(12)典型高、超高压变质带剖面4.沉积岩相剖面(13)典型沉积岩相剖面二、地质构造大类5.构造形迹(14)全球(巨型)构造(15)区域(大型)构造(16)中小型构造三、古生物大类6.古人类(17)古人类化石(18)古人类活动遗迹7.古动物(19)古无脊椎动物(20)古脊椎动物8.古植物(21)古植物9.古生物遗迹(22)古生物活动遗迹四、矿物与矿床大类10.典型矿物产地(23)典型矿物产地11.典型矿床(24)典型金属矿床(25)典型非金属矿床(26)典型能源矿床五、地貌景观大类12.岩石地貌景观(27)花岗岩地貌景观(28)碎屑岩地貌景观(29)可溶岩地貌(喀斯特地貌)景观

(30)黄土地貌景观(31)砂积地貌景观13.火山地貌景观(32)火山机构地貌景观(33)火山熔岩地貌景观(34)火山碎屑堆积地貌景观14.冰川地貌景观(35)冰川刨蚀地貌景观(36)冰川堆积地貌景观(37)冰缘地貌景观15.流水地貌景观(38)流水侵蚀地貌景观(39)流水堆积地貌景观16.海蚀海积景观(40)海蚀地貌景观(41)海积地貌景观17.构造地貌景观(42)构造地貌景观六、水体景观大类18.泉水景观(43)温(热)泉景观(44)冷泉景观19.湖沼景观(45)湖泊景观(46)沼泽湿地景观20.河流景观(47)风景河段21.瀑布景观(48)瀑布景观七、环境地质遗迹景观大类22.地震遗迹景观(49)古地震遗迹景观(50)近代地震遗迹景观23.陨石冲击遗迹景观(51)陨石冲击遗迹景观24.地质灾害遗迹景观(52)山体崩塌遗迹景观(53)滑坡遗迹景观(54)泥石流遗迹景观(55)地裂与地面沉降遗迹景观25.采矿遗迹景观(56)采矿遗迹景观03地质公园规划编制基本要求地质公园规划的任务中国的地质公园建设,是响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建立“世界地质公园网络体系”的倡议,贯彻国务院关于保护地质遗迹的任务,由国土资源部主持于2000年开始进行的一项新工作。地质公园担负三项任务:(1)保护地质遗迹,保护自然环境;(2)普及地球科学知识,促进公众科学素质提高;(3)开展旅游活动,促进地方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国家地质公园规划编制要求国家地质公园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由所在地市或县人民政府组织国家地质公园管理机构编制。规划编制单位要按照《国家地质公园规划编制技术要求》(附件),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本着保护地质遗迹、普及地学知识、促进公园所在地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突出地质公园特色,统筹兼顾,做好与已有相关规划的衔接,确保规划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取得国家地质公园资格的单位,应按照《国家地质公园规划编制技术要求》编制规划。

世界地质公园编制规划时,除按照《国家地质公园规划编制技术要求》,并遵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地质公园建设指南有关要求进行编制。国家地质公园规划编制工作的几个侧重点做好与当地相关规划的衔接。在切实保护好地质遗迹资源的前提下,做好地质公园规划同当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矿产资源规划、城乡规划的衔接,协调好与已有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等的相互关系。科学确定地质遗迹保护区和地质公园范围。地质公园范围的确定要以能够有效保护构成地质公园的主要地质遗迹、重要人文景观为首要原则,划定准确的地质遗迹保护区范围;要科学界定公园的园区范围,注意与地方经济发展相协调,充分考虑区域内矿产资源赋存状况和勘查、开发活动情况,合理划定公园规划面积。加强地质遗迹调查、登录、评价和保护。要科学合理地划定地质遗迹保护区的范围和等级,明确各类各级保护对象、保护措施和方法。规范地质公园解说系统和科普活动。对地质公园地质博物馆、演示厅、解说牌、科学导游图、国家公园丛书等制定明确的规范标准。加强地质公园数据库、监测系统、网络系统等信息化建设。完善地质公园建设管理的保障措施。国家地质公园规划编制基本原则(1)保护优先,科学规划,合理利用。(2)体现地质公园宗旨,突出地质公园特色。(3)统筹兼顾,做好与相关规划的衔接。(4)切实突出规划的可操作性地质公园在编制规划时,要严格遵循“保护优先,科学规划,合理利用”的原则。要严格限制地质公园内的开发建设活动,公园的所有地质遗迹保护区内均不得进行任何与保护功能不相符的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及工程建设活动;保护区之外的园区,可依据矿产资源规划及当地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等开展对地质遗迹资源不会造成破坏或影响的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和工程建设活动,但需经过省级以上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后才能进行。国家地质公园规划批准和发布(一)初审:由各省(区、市)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在组织专家论证的基础上,对提交的规划送审稿进行初步审查,提出修改意见;(二)报批:有关市、县人民政府和国家地质公园管理机构对规划进行修改后形成报批稿,经省(区、市)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后报国土资源部批准;(三)批复:部组织专家对规划进行审查,根据审查意见做出批准、原则批准或者不予批准的决定。(四)发布:国家地质公园所在地市或县人民政府发布实施规划。世界地质公园的提名推荐准则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八条提名推荐准则:(1)须包含多个地质遗迹或合并成一体的多个地质遗迹实体,它们必须具有特殊科学意义、稀有性和优美性,能代表一个地区及该区的地质历史、事件或演化过程;(2)必须为所在地区的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服务。例如在考虑环境的情况下,开辟新的收入来源,刺激地方企业、小商业、乡村别墅业的兴建,创造新的就业机会,为当地居民增加补充收入,吸引私人资金;(3)在国家法律或法规框架内,为保护主要的地质景观作出贡献。公园管理机构须采取充分措施,保证有效地保护园内的地质遗迹,必要时提供资金进行现场维修;(4)须制定大众化的环境教育计划和科学研究计划,确定好教育目标、活动内容及后勤支持;(5)须提供下述内容的详细管理规划:a.地质公园本身的全球对比分析;b.地质公园属地特征分析;c.当地经济发展潜力分析;

(6)做好园区内各类机构、团体的协调安排,它涉及行政管理机构、地方各阶层、私人利益集团、公园设计、科研和教育机构、地区经济发展计划和开发活动。促进协商,鼓励不同集团间建立合作伙伴关系,鼓励与全球网络中的其他地质公园建立密切联系;(7)当提名某区作为世界地质公园时,须进行适当的宣传并加以推动,还须定期向联合国报告最新进展与发展情况;(8)如申报地与世界遗产或人与生物圈相同或相重叠,应在提交推荐书前,获得有关机构的许可。3.7规划编制专业人员构成(1)专业人员构成:地质、地理或地貌、旅游地学、城市或风景规划、林业生态、景观设计、古建文物、建筑、旅游管理等;(2)通常由地质专家和规划专家共同牵头,以上各专业人员参加组成地质公园规划编制组,开展现场考察和规划编制工作。地质专家组织编写《地质公园综合考察报告》;规划专家组织编制《地质公园总体规划》;风景区规划、景观设计、建筑工程和旅游管理等专业人员在总规基础上编制《地质公园建设规划》。04国家地质公园规划的重点国家地质公园规划的特色地质公园与风景名胜区、旅游景区规划在许多方面是基本相同的,除了与地质遗迹保护有冲突之外,可尽量采用原有规划内容。但是地质公园有些独特内容和要求,是其它规划中所没有或是他们的弱项:如地质遗迹保护、科学解说系统、科学研究、科学普及、公园信息化建设、地质公园管理机构与地质专业人员配置,近、中期地质公园建设规划……等。因此,在编制地质公园规划时,必须掌握地质公园独特要求,以期体现地质公园规划的特色。合理调整明确界定地质公园范围鉴于许多地质公园在申报时存在着对公园边界划定的随意性,对地方建设前景,矿权状况考虑不够,往往面积过大,给公园管理、地方发展造成麻烦。因此合理调整公园范围与面积成为公园《规划》编制重中之重。地质公园面积要在保持重要地质遗迹完整性、可保护性的前提下,可作适当调整。除了必要适当缩小园区之外,也可从保护遗漏重要地质遗迹出发,适当增加新园区,但必须详细地申明理由,详细测定边界重要拐点的坐标,经地方政府认可,作为专项内容附在《规划》报告中。地质公园的范围一般包括如下几部分:(1)应保护的地质遗迹区(2)地质景观区(3)其他有旅游价值的地质资源区域(4)与地质遗迹紧邻的有重要旅游价值的其他景点或景区(5)必要的公园服务设施用地应注意以下用地范围不应列入公园范围内:人口密度较大的居民点具有开采价值的重要矿藏地方国民经济规划中未来要安排重大项目的用地4.3科学评定园区地质遗迹地质遗迹是建立地质公园的根据,保护地质遗迹是地质公园的首要任务。因此在作《规划》时,要进行

实地踏勘,按大比例尺地质图填图要求把地质遗迹彻底勘查清楚,详细登录。并将每处地质遗迹,按评价因子将其价值级别(世界级、国家级、省级、县市级)准确地给予评定,这是编制《规划》的第一要务。严格按照《国家地质公园规划编制技术要求》地质遗迹分类表和评价准则,详细编列出地质遗迹名录(类别、名称、出露面积、分布地点、特征描述、等级)。不允许用非地质术语取代地质遗迹名称。如果在描述风景点时要使用象形石景命名时,必须标上准确的地质遗迹术语名称。4.4编制详细的地质遗迹保护方案在查清地质遗迹的基础上,按地质遗迹的级别、易破坏性、分布特点,科学准确地划分出特级、一级、二级、三级地质遗迹保护区(点)。要按保护级别及有关情况提出保护措施,要落实保护经费及保护机构设置。对特级、一级保护对象的责任要落实到专人。地质遗迹保护区(点)保护的是重要的地质遗迹,那种把整个公园都划成保护区的作法是不可取的。根据保护对象的重要性,可将地质遗迹保护区划分为特级保护区(点)、一级保护区、二级保护区和三级保护区。保护区的范围必须准确划定(要有重要拐点坐标)。各级保护区要有明确的保护要求:特级保护区是地质公园内的核心保护区域,不允许观光游客进入,只允许经过批准的科研、管理人员进入开展保护和科研活动,区内不得设立任何建筑设施;一级保护区可以安置必要的游赏步道和相关设施,但必须与景观环境协调,要控制游客数量,严禁机动交通工具进入;二级、三级保护区属一般保护区,允许设立少量地学旅游服务设施,但必须限制与地学景观游赏无关的建筑,各项建设与设施应与景观环境协调。所有地质遗迹保护区内不得进行任何与保护功能不相符的工程建设活动;不得进行矿产资源勘查、开发活动;不得设立宾馆、招待所、培训中心、疗养院等大型服务设施。在公园园区范围内,依据地质公园设立前批准的当地经济发展规划等开展的工程建设项目,项目建设单位应当补充地质遗迹保护可行性论证报告,经省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审查,报国土资源部批准后方可动工。建设单位应确保其建设活动不得破坏公园内的地质遗迹。地质公园内禁止开山、开荒等破坏地貌景观和植被的活动,不得设立任何形式的工业开发区。4.5编制完善的科学解说系统科学解说系统是地质公园的主要特色,其内容包括:户内外解说设施(地质博物馆,科普电影馆(影视厅),公园与园区主副碑,解说碑、牌、栏,交通指示牌等),解说员与解说设备的配备,解说出版物(公园科学导游图、地质公园丛书、地质公园解说词及主要地质科普路线解说词,科普音像出版物等)。地质博物馆:各地质公园都要建立以普及本园区地质景物知识为主,面积相应的博物馆。独立的园区应当建立相应的展室。科普电影馆(影视厅):是以科普电影方式向游客介绍公园科学、历史文化知识的最佳途径。各公园都要建立适当规模及技术等级的科普电影馆。解说牌:主要地质遗迹景物(点)都要设立科学、通俗、直观的中英文对照(或因地增加其它语种)解说牌。导游词:要将编写导游员专用的公园、园区、景区、特设旅游路线的解说词,地质博物馆讲解词列入规划(针对不同讲解对象应当编写不同的版本)。导游员配备:每个独立园区必须配备一定数量的专职导游员,须经岗位培训,考核合格后上岗。并订出定期地学知识培训计划及要求(每年不少于一周,世界地质公园还要增设外语培训)。要编制导游员配备计划和近期实施方案。地质公园丛书:是一套具有地质公园自助导游性质的丛书,要求每个地质公园编制一套,公开出版发行。地质公园科学导游图:是计划公开出版发行的一套以数字地图为底图、直观显示地质地貌特色的游客用导游图。要求每个地质公园编制一张(要求另订)。4.6地质公园科学研究.科学研究的原则.科学研究选题的依据.计划编制要求.科学研究的人力资源配备.科学研究的经费保障.科研成果的出版、交流与转化《规划》必须按《国家地质公园规划编制技术要求》所列内容编制,确定近期(3年)研究项目和中远期研究规划方案,保证研究资金,编列成果出版转化、推广计划。必须保证每年有一个项目在运行。要将“本公园地质地貌景观资源形成演化规律、美学特色、分类、评价及国内外对比研究”列入优先研究计划,成果要公开出版。4.7科学普及教育活动各地质公园必须以普及地球科学知识,促进全民族科学素质为目的。《规划》要按部规划编制技术要求所列三项内容,逐项编制本公园的科普行动方案:.面向公园周边地区的乡土科普教育活动;.面向大中专院校师生的教学实习活动;.面向游客普及地学知识的专项科普旅游路线安排等。.8公园信息化建设建立监测中心。在公园各景点及重点位置安装监测仪器,自动检测公园内的各项数据,包括游客安全,地质、人文、生态景观资源保护,环境质量等;建立公园内信息网络系统。包括在信息中心设立的主机,设立于公园各处的终端机、信息自动服务台、触摸屏、电子导游系统、大屏幕、虚拟现实系统、面对面信息服务台等设施。实行园内信息互通,及时向游客提供游览信息、引导游客游览、疏导客流等;建立地质公园网站。是公园与外界沟通的平台、要保持与上级主管部门、全国各地质公园联系的畅通,并为游客提供远程票务、住宿等预订服务;建立地质公园数据库。主要是地质遗迹数据库。4.9地质公园管理机构与科技人员配置按要求设立完善的地质公园管理机构(管理局或管理处),《规划》应把经过上一级编办审批的,地质公园管理机构名称、级别、二级机构设置、人员编制、各职能机构的职务分工等要编列清楚。管理机必须有公章、办公处所要对外挂牌。必须将3-5名旅游地学(地质)人员的情况编入规划。如原来已有其它管理机构者,可一套人马两块牌子,但主要领导人必须有地质公园管理职务,并有上级人民政府的正式任命书,还必须设立专职管理地质公园的管理办公室,管理地质公园的日常工作。.10近、中期建设项目方案为了保障地质公园建设有序进行,必须把公园近、中期建设项目(重点是地质遗迹保护、科学解说体系建设、科学研究、科普活动、规划、信息化建设项目)一一编列清楚。要有项目名称、内容、要求、资金也都要按年度详细编列。要把国家和地方支持地质公园的拨款主要用于这些项目上,以期按计划完成体现地质公园特色的建设工作。在评审《规划》和考核公园经费开支时重点审查。05规划成果05规划成果组成规划文本规划文本是实施地质公园规划的行动指南和规范,应以法规条文的方式、简明扼要地直接表述地质公园规划的结论,规定做什么和怎么做,体现规划内容的指导性、强制性和可操作性。编制说明地质公园规划编制说明是对规划编制的主要原则、主要内容、编制过程、初审情况等方面的简要说明规划图件十张图不可少专项报告国家地质公园规划专项研究报告是从研究角度为规划编写提供更加准确、详尽的理论和实际分析论证依据。基础资料主要是规划编制中形成的基础调查资料、资料辑录、数据统计、重要的参考文献等。.1规划文本规划文本的编写要求见《国家地质公园规划编制提纲》:共16章,55条第一章总则第二章地质公园的性质与发展目标第三章地质遗迹景观及评价第四章其他景观资源及评价第五章总体布局与功能分区第六章地质遗迹保护第七章生态环境与人文景观保护第八章科学研究第九章解说系统规划第十章科学普及行动第十一章旅游发展第十二章地质公园信息化建设第十三章基础设施及服务设施第十四章土地利用第十五章社区行动计划第十六章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5.2编制规划说明.规划编制的主要依据、原则及指导思想。着重说明规划的基本思路、主要内容和特点。.规划编制过程、规划研究情况。.规划目标、任务、主要指标及主要内容的确定过程与依据。.与其他相关规划的衔接情况。.省级国土资源部门对规划的审核情况。.征求有关部门、地方政府、专家等意见的情况以及协调、论证情况。.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3规划图件.主要附图地质公园区位和交通图地质公园地质图地质公园园区划界实际资料图地质遗迹及其他自然人文资源分布图地质遗迹保护规划图地质公园规划总图地质公园园区(景区)功能分区图地质公园土地利用规划图地质公园遥感影像图地质公园科学导游图.相关图件比例尺原则按如下要求选择小型地质公园:面积W20km2,图纸比例为1/5000-1/10000

中型地质公园:20〈面积W100km2,图纸比例为1/10000-1/25000大型地质公园:100〈面积W500km2,图纸比例为1/25000-1/50000特大型地质公园:面积>500km2,图纸比例为1/50000-1/100000附图一内蒙古宁城国家地质公园规划

地质公园区位和交通图地册处理在中词鸵值・亍发闺京地随片回北宁此说京池厦虫园醴邮必到左.内・古白金区的性・件懵曲巴■才骑帮flmen附图一内蒙古宁城国家地质公园规划

地质公园区位和交通图地册处理在中词鸵值・亍发闺京地随片回北宁此说京池厦虫园醴邮必到左.内・古白金区的性・件懵曲巴■才骑帮flmenJL■冷战««市热行曲中心 鬲涮匕鼎 iki r*■ 昱圾析政中Q H4 一一族窗制划郭卓 内.白丁I'览片同明幽愧密| 她随3REK住/史3|伯轲帆W口,捕他揖人强》ft噌屉[闻0透诩[7

|晚刊由青Jv用卿申|如出口嵬曲liRFiK

附图二内蒙古宁城国家地质公园规划附图二内蒙古宁城国家地质公园规划地质公阚地质图山西腰川王莽昭国京地质公园地划同广—超附王善咕相必上界芟岳造川田I:鼻吁辅■力靠“・天解・节百I招,・展Srtni-HJiy9 中工। ■L•TV11nnrentij.,M**nrb-lil'MHaIT17iifM-i-r!■W—rHWI1U.IUk£2"UUJirifnviiwlulr11WlAIMUIinjuixui'LfM-r11inIHIIIIr>lwrnQiv^H-iiarIIridMTITHauHEIffiivrliiMmrii■一—■mLw^FW17il-iirMtfl-IM任iF*irrtrjfjiurtari^j-VEDM-r-hI*ii-rWi'f附图四内蒙古宁城国家地质公园规划地质遗迹及并他自然人文资源分布图附图四内蒙古宁城国家地质公园规划地质遗迹及并他自然人文资源分布图附图五内蒙古宁城国家地质公园规划附图五内蒙古宁城国家地质公园规划她质公园地J贡遗迹保护规划图附图七内蒙古宁城国家地质公园规划地质公园功能分区图懦虎通化打ifl电的值图制内蒙£中城刑事■好金同H到工黑界界区M口叵心LE*河日他忌患也屎炉区阳帆单他也也凭H•由fi分相圉中国境4因邢甩总杳沟1也4近晚¥祠北洋汾桃二Hr^'nHRS人.WAffiIJtL2D1202附图八内蒙古宁城国家地质公园规划地质公园土地利用现状图附图八内蒙古宁城国家地质公园规划地质公园土地利用现状图内蒙古宇城国家地质公园规划地质公园土地利用规划图内蒙古宇城国家地质公园规划地质公园土地利用规划图附图九附图十内蒙古宁城国家地质公园规划

地质公园遥感影像图胆地匕融胆地匕融内需防宇程泪京映廊1Hd周星阚报*枳山肮久同诲出也像国幅用体隹中内地或因;成喷高川1胞加速加t府窗汜庙刑1MiiliU4口网中到1nL丛儿*H孙wo?i二I星本和析荏*I■:噌aan『「=":古王•北可点回;二3**1—I■芭加界W节徜 \"~人£H点.■/它地用.唐堂点 '喈鸟♦,内谑小作I:I宜■名养「声|■ttftA|■|■虚*希・■*®EE3卷耳边界1看I宁城墙看同格由字或圈家电或公则导出㈣Guide浦口里口[川।n^cliCBifN口』证n咽Ge评nil神名律焉望0皿[^reasjtry,**泉@Life!Par(rifisc,?«IN¥:用所岩E两介HM4TILW I再HAnW!l0*.T.■占廿.1・更■看•总川山・睛■*0・・・隔••>|鼻,144及♦华一任[・altIIIWniLLNFURIt-•II・■唯■业,口堂口■■由11tLi更■.由,心防■■包LLUh餐*■■■用〔事电$曰・一1 W01UHiiiriHvtaiiiJi1IiJMflffrildiI4f.nil **■■■■・,KflIF, 工・■怖.ttlMflllirR.岸,出更事IL事事M0喜人工・・典・*J|市,*能||13〉口/■用工■*。*看・▽■网■■■EB40巾HMg・£l||d息a*期”IH饰aH9m11..i%xuiPvniiiH?■」I丸"11ibtroducEicm力fNing亡h匚mgNjIhfiiul<i-Hl«fllMFlMl4NMilOttf4rtiMiMrhlftfift'Hp.IBMUe.ii,』、・inUk^HnBrcirlIujirilt^tluinlrdmiii4MdlN<ii1fHiriirrwtrvM.ifarfribii|■■11HzMIUy.耻c^cAria.Thrtrt^fragSr<whAn门》4"静例klli <'1"|fwdf4rMlini<h4f.匕—_.m9*451*14=lhr ll£«iMM!-tta£tWiT<rNlR^CiKHrKHUMaJEiBrfpfcrt.,»iucbIw^he fpwlhDmthJim<BMiuhihebbhiL^nflhi4aliH-v>rihWb4VJllU^HWU.Il|A^-L^IIBfUAHHIJhU■*IfMdF'Hllmiiri■口in1'iObqbinpmic.■r'4ufiJhl^«>nlnibh■umlir■1H-H|R,IT>jyfHi1・■!■•卜Tbrmca|icnnK«Lfclk*ftamcFf.^dhMi-EiwMTi=Zn—nn—im**43hs・.牙?ANth«f产mFba^-tOvra Hr■KU46J工aliEral,iwIvlIF^Am|.HbIhVmJ-CI"LIVT|rrMB'IIlhA"J^■IBHIfl■ UdtiJJ^liMMMmd£triJI«Hllini;imHlii5.4专项研究报告其编写要求见《国家地质公园规划专项研究报告编写提纲》前言1公园基本情况2地质公园的发展战略与规划目标3地质遗迹景观及评价4其它景观资源评价5总体布局与功能分区6地质遗迹景观保护7生态环境与其它景观的保护8地质公园科学研究9地质公园解说系统10科学普及行动11旅游发展12地质公园信息化建设13基础及服务设施14土地利用15社区行动计划

16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5.5基础资料汇编.地质公园区域地质资料摘编:区域地质概况(地层、岩浆岩、构造)区域地貌概况区域地质发展史;.公园区域自然环境与社会经济资料:地貌、气候、水文、土壤、植被、动物资源、自然灾害;人口与行政、行政区划沿革、产业与经济结构、经济发展水平现状与预测、基础事业、文化遗存、特色产品、旅游产品;.有关规划资料:4.地质公园相关统计资料与数据:公园及周边区域地层、岩石、构造及地质遗迹统计公园地质遗迹景观综合价值等级统计表公园、园区、保护区边界拐点坐标统计表公园新建解说牌统计表公园环境容量测算统计表公园规划部分基础建设项目登记表公园土地利用统计公园近期各类建设项目费估算除上述资料外,另附地质公园的系列相关文件:地质公园资格审批文件(省级或自治区级、国家级)机构设置文件(管理机构、人员配备)国土资源部证明文件(土地利用规划、矿产规划)06地质公园解析中国国家级地质公园概况中国国家级地质公园概况2018年3月,经“第八批国家地质公园专家评审组”评审通过,国土资源部批准湖南宜章莽山等31处国家地质公园资格。截止目前,目前我国国家级地质公园共计238处。

中国国家地质公园分布中国国家地质公园分布我国的世界地质公园概况2018年4月17日,在法国巴黎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执行局第204次会议通过决议,正式批准了新一批世界地质公园。其中,中国提交申报的四川光雾山一诺水河、湖北黄冈大别山地质公园入选。目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总数为140个,分布在全球38个国家和地区。作为世界地质公园项目的发起国之一,我国目前已拥有37个世界地质公园。

理界地演今期阿密中国成先分布留中国世界地质公园名单景区名称所在省份评选年份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河南省2004嵩山世界地质公园河南省2004黄山世界地质公园安徽省2004丹霞山世界地质公园广东省2004中国张家界世界地质公园湖南省2004庐山世界地质公园江苏省2004石林世界地质公园云南省2004五大连池世界地质公园黑龙江省2004克什克腾世界地质公园内蒙古2005雁荡山世界地质公园浙江省2005泰宁世界地质公园福建省2005兴文世界地质公园四川省2005王屋山一黛眉山世界地质公园河南省2006中国南阳伏牛山世界地质公园河南省2006房山世界地质公园北京/河北2006雷琼世界地质公园海南省2006泰山世界地质公园山东省2006镜泊湖世界地质公园黑龙江省2006自贡世界地质公园四川省2008龙虎山世界地质公园江西省2008

阿拉善世界地质公园内蒙古2009大理苍山地质公园云南省2009秦岭终南山世界地质公园陕西省2009宁德世界地质公园福建省2010广西乐业一凤山世界地质公园广西2010天柱山世界地质公园安徽省2011香港世界地质公园香港2011三清山世界地质公园江苏省2012延庆世界地质公园北京2013湖北神农架地质公园湖北省2013昆仑山地质公园青海省2014敦煌世界地质公园甘肃省2015贵州织金洞世界地质公园贵州省2015阿尔山国家地质公园内蒙古2017可可托海国家地质公园新疆2017光雾山一诺水河地质公园四川省2018黄冈大别山地质公园湖北省2018云南石林地质公园主要地质遗迹特征/地质遗迹保护对象:碳酸盐岩溶峰丛地貌,溶洞主要人文景观:彝族民族风情,歌舞云南石林地质公园地质遗迹景观丰富,其中石林喀斯特景观最引人瞩目。以类型多样、造型奇特、观赏性强、发育历史久远、演化复杂为特征。公园是世界上非同寻常的一流自然美地学景观区,是世界上石林喀斯特类型最多的地区之一,誉为“石林喀斯特博物馆“和"天下奇观”。

云南澄江地质公园主要地质遗迹特征/地质遗迹保护对象:寒武纪早期(5.3亿年前)生物大爆发,数十个生物种群同时出现主要人文景观:湖旅游区澄江动物化石群“保存了早寒武纪(距今5.3亿年)40多个门类,100余种动物的化石。其中有海绵动物、腔肠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和疑难动物化石等。为人们研究寒武早期动物大爆发及这个时期的动物生理结构、生活习性、系统演化、生态环境提供了实物资料,是极为宝贵的地质遗迹。安徽黄山地质公园主要地质遗迹特征/地质遗迹保护对象:花岗岩峰丛地貌

主要人文景观:历代名人踪迹山顶、山腰和山谷等处广泛地分布有花岗岩石林石柱,特别是巧石遍布群峰山谷,主要类型有穹状峰、锥状峰、脊状峰、柱状峰、箱状峰等。区内奇峰耸立巍峨雄奇,青松苍翠挺拔多姿,巧石嶙峋如雕如塑,云海浩瀚气势磅礴,温泉水暖喷涌不歇,是一座集山水人文动植物为一体的大型花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