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辽宁省辽阳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质量监测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20小题,共30分)
1.继秦汉之后,中国又一次实现长时间统一是在哪一历史事件之后()
A.北周建立B.隋朝建立C.隋朝灭亡D.唐朝建立
2.大运河生动记录了国脉的时代震续,传承着民族的璀璨文明。关于隋朝大运河,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从589年起,开凿了一条贯穿南北的大运河
B.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
C.加强了东西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D.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珠江五大水系
3.如果文物会说话,青州博物馆的馆藏状元卷会说()
A.带你学习造纸工艺B.伴你领略唐代书法
C.和你品味最美诗歌D.陪你探究科举考试
4.文物是鲜活的历史。下列文物反映了唐朝手工业发展水平的是()
5.如下示意图反映了唐朝由兴盛到衰亡的过程,图中处应该填写的内容是()
C.开元盛世D.安史之乱
6.纪录片《契丹王朝》在央视科教频道《探索•发现》栏目播出,10世纪初,契丹改国号为()
A.辽B.北宋C.南宋D.西夏
7.南宋陆游在《诉衷情•当年万里觅诸侯》一词中写道:“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
山,身老沧州。”这里的"胡”是指()
A.匈奴B.女真C.契丹D.党项
8.评价历史人物要看他所做的是否有利于社会发展。岳飞赢得广大人民的尊敬,主要是因为()
A.岳飞是著名的抗宋英雄
B.岳飞主张抗金,被投降派杀害
C.岳飞抗金符合当时广大人民的利益
D.岳家军纪律严明,作战勇敢
9.“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折射出中国经济重心南移的变化。经济重心南移最后完成是在()
A.三国时期B.隋唐时期C.南宋时期D.明清时期
10.假如你是《清明上河图》所描绘场景中的一位市民,你能做的事情是()
A.欣赏蹴鞠表演B.观看昆曲演出
C.购买《水浒传》D.品尝烤红薯
11.今天生活中常见的特快专递、菜鸟驿站等物流方式,早在元朝时已出现与此类似的雏形。下列文物
能为此提供佐证的是()
12.中国古代皇帝与丞相的关系可以用拔河来形容。皇帝和大臣分别在绳子的一头向着自己的方向拉,
在这种博弈中两者的权力达到了平衡。彻底打破了这一规则的是()
A.隋文帝B.唐玄宗C.宋太祖D.明太祖
13.“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荡平倭寇,实现“海波平”的英雄人物是()
A.戚继光B.岳飞C.郑成功D.文天祥
14.某班出了一期板报,专门介绍罗贯中、施耐庵、吴承恩三位历史人物。这期板报的主题应该是
()
A.古代科技群英B.古代思想大家
C.古代医学圣手D.古代文学巨匠
15.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提出“均田免赋”的口号,受到广大农民的热烈欢迎。其根本原因是
()
A.“均田免赋”促使农民加入起义军
B.广大农民觉悟高,拥护起义军
C.明末政治腐败,赋税沉重
D.“均田免赋”是农民起义的目的
16.施琅曾说:“台湾虽然是一座海岛,却关系着闽、广、江、浙四省的要害,战略地位极其重要,如果
放弃台湾,必将酿成大害。只有守住台湾,才能水固边囿。”据此,1684年清政府制定的对台措施是
()
A.设立宣慰司B.设立澎湖巡检司
C.设立台湾府D.设立台湾行省
17.下面是一同学学习某朝代经济发展时的笔记,由此判断他学习的朝代是佛山镇棉织业手工工场达
2500家出现了“舟楫塞港,街道肩踵”的景象全国人口发展到3亿()
A.唐朝B.宋朝C.明朝D.清朝
18.秦朝确立了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政体,以后的各个朝代君主专制不断得到加强。标志着我国古代君
主专制制度达到了顶峰的机构是()
A.锦衣卫B.军机处C.内阁D.东厂
19.有学者认为,18世纪中后期的西方“选择了海洋“,中国贝广选择了陆地”。“选择了陆地”是指中国
()
A.奉行“闭关锁国政策”B.重视塞防忽视海防
C.加快发展陆路交通D.积极培育国内市场
20.清朝市民文化生活繁荣,市民可能经历的是()
A.春节与朋友聊孔尚任的《红楼梦》
B.元宵节去戏院欣赏京剧
C.端午节去听汤显祖编写的昆曲《桃花扇》
D.中秋节与家人研讨苏轼的书法作品《牡丹亭》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21.墨墨同学进行了“中国古代的帝王”的专题学习,请你参与其中,解读图片,探究历史。
——选自《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1)将上述人物图片按历史时序排列。
(2)图片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意义,图片一的统治者进一步完善了什么政治制度?经济方面,鼓励发展
什么行业的生产?
历史上称他的统治时期为什么?图片二的统治者最突出的贡献是什么?
(3)图片三的统治者在中央削弱了哪一官职的权力?实行了什么政策?
(4)以上统治者的治国举措,给我们当代执政者哪些启示?
22.中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人们在历史长河中见证了西藏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汉藏人民
团结友好,共同发展。
【图片说史】
材料一
选自《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地图解史】
材料二:
O
一一政权部族界
北
——省级界玲
行
省
察合1<
中
书
省
元
东
河
行
海
一
行
辽
阳
冷北行省行
南
省
・选编自《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表格研史】
材料三:
时间史事
1653年正式册封五世达赖为“达赖喇嘛”
1713年册封格鲁派另一位首领为“②”
1727年设置③
1793年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
1653年正式册封五世达赖为“达赖喇嘛”1713年册封格鲁派另一位首领为“②”1727年设置③1793年颁
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
(1)材料一描绘了一位皇帝接见求婚使者,是谁派出的使者?求娶的是哪位公主?这位皇帝实行什么样
的民族政策?
(2)材料二是哪一朝代的形势图?图片中①区域的管辖机构是?这个朝代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是什
么民族?
(3)材料三中的②和③分别是?这个朝代对西藏的治理,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有什么历
史意义?
2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
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
【文学宝库】
材料一:
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①,宋之②,元之③皆所谓一代之文
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此可谓一代有一代之文学。
——王国维《宋元戏曲史》
【发明之光】
材料二:
宋代是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史上最辉煌的时期,举世闻名的四大发明中有三项完成于两宋时期,为
推动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
【科技名著】
材料三:
选自《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继承发展】
材料四:
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
进文化,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习近平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
(1)材料一中①②③分别指的是什么?
(2)这三项发明是?
(3)材料三反映的是中国古代哪三个科技著作?
(4)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要如何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4.放眼历史,人类社会始终在求索国家间的相处之道。古代中国以美美与共的博大胸襟,开启双向奔
赴的文明对话。
【海纳百川)
材料一:
——选自《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海外贸易】
材料二:宋朝的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中国商船的踪迹,
近到朝鲜、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
—选自《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海上扬威】
材料三:
——选自《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海晏河清】
材料四: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唤醒了沉睡千年的古丝绸之路。150多个国家和
30多个国际组织参与其中,传统领域枝繁叶茂:经贸、产能、能源、交通等传统合作潜力迸发,中国一
中亚能源发展伙伴关系建立;新领域如火如荼:金融、农业、减贫、绿色低碳、医疗卫生、数字创
——选自《“长安复携手,再顾重千金”》
(1)材料一是唐朝对中外文化交流做出杰出贡献的两位人物,分别是?唐朝时期,中日交往频繁,日
本派使节到中国,当时称为什么?
(2)从材料二可以看出宋代的海外贸易兴盛,这与宋朝哪一行业在当时世界居于领先地位有关?当时
政府设立了什么机构来管理对外贸易?如果你是当时的商人,在出航时你会装载什么货物?请举一例。
(3)材料三反映的历史事件是?这一历史事件有什么意义?
(4)上述材料对国家交往具有什么启示?
答案解析部分
L【答案】B
【知识点】隋朝的建立与统一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581年,隋朝建立。公元589年,隋军南下灭陈朝,统一中国,结
束了西晋末年以来中国长达近300年的分裂局面,B项正确;
北周是中国历史上南北朝的北朝之一,并未实现统一,A项不正确;
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所杀,隋朝灭亡,C项不正确;
618年,李渊称帝,建立唐朝,但它不是继秦汉之后,D项不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隋朝建立与统一的认识。
2.【答案】B
【知识点】大运河的开通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隋炀帝在位期间,
从605年起,陆续开凿了一条贯穿南北的大运河。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连接了
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2700多千米。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
经济和文化交流,B项正确,排除ACD项;
故答案为:Bo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记忆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大运河相关知识的全面掌握。
3.【答案】D
【知识点】科举制的创立与完善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中的“青州博物馆的馆藏状元卷“,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状元卷是参加科举考试
的第一名的考卷,与科举考试有关,D项正确;ABC项与科举考试无关,排除;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记忆能力,难度容易,考查学生对科举制相关内容的掌握.
4.【答案】A
【知识点】盛唐经济的繁荣
【解析】【分析】由图中所示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的手工业发展水平很高,如文明中外的唐三
彩,A项正确;
鸡冠壶属于契丹族的,B项不正确;
陶俑属于元墓中出土的,C项不正确;
青花扁壶属于明代的,D项不正确;
故答案为:Ao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唐朝手工业水平的认识。
5.【答案】D
【知识点】安史之乱
【解析】【分析】由图中所示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755年,安禄山和部将史思明一起发动叛乱,史
称“安史之乱”,最终于763年被平定,D项正确;
文景之治是指公元前180年一公元前141年的汉朝初期,A项不正确;
开皇之治是隋文帝在位期间的盛世局面,B项不正确;
唐玄宗之位前期所开创的盛世局面,史称“开元盛世”,C项不正确;
故答案为:Do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安史之乱发生时间的准确掌握。
6.【答案】A
【知识点】契丹族与党项族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0世纪初,契丹族首领耶律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建立政权,改国
号为辽,A项正确;
北宋建立时间是在960年,建立者赵匡胤,B项不正确;
1127年,宋高宗建立南宋,定都临安,C项不正确;
11世纪前期,党项族首领元昊称大夏皇帝,定都兴庆府,史称西夏,D项不正确;
故答案为:Ao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记忆能力,难度容易,考查学生对辽相关知识的掌握。
7.【答案】B
【知识点】南宋的偏安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南宋”关键词及所学知识可知,南宋时期,与南宋对峙的政权是由女真族建立
的金政权。所以南宋陆游在《诉衷情•当年万里觅诸侯》一词中的“胡''指的是女真族,B选项错误;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南宋与金的对峙的相关史实。需要理解材料并掌握南宋与金的对峙。
8.【答案】C
【知识点】南宋的偏安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金军南下攻宋,给人民带来了很大灾难,岳飞领导抗金斗争反抗民
族压迫符合南宋人民渴望生活安定,发展经济的要求,是符合广大人民利益的,是正义的战争,C项正
确;
岳飞是抗金英雄,A项不正确;
岳飞是被统治者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B项不正确;
岳家军纪律严明,作战勇敢是其原因,但不是主要原因,D项不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岳飞抗金的认识。
9.【答案】C
【知识点】宋代的经济发展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经济重心南移完成的时间。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出现了经济重心南移的
趋势,到南宋时期完成了重心南移。谚语“苏湖熟,天下足。”表明经济重心已经南移,所以经济重心南
移最后完成是在南宋时期。故选C。
10.【答案】A
【知识点】宋元时期繁华的都市生活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清明上河图》描绘北宋东京汴河沿岸风光和繁华景象。蹴鞠表演
在北宋时比较受到欢迎的活动,A项正确;
昆曲是明清时期的戏曲艺术,B项不正确;
《水浒传》是元末明初的一部优秀的长篇小说,C项不正确;
红薯是明朝中后期传入中国,D项不正确;
故答窠为:Ao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记忆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宋代社会生活的认识。
1L【答案】C
【知识点】元朝的疆域及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解析】【分析】由图中所示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朝在驿道上隔一段距离就设有“急递铺”,铺卒
在接到紧急文书后,骑马日夜兼程传到下一个急递铺,直到送达接收地,与现代物流方式类似,C项正
确;
东罗马金币是见证了中外交往,A项不正确;
西夏符牌是用以证明持牌者身份和所负使命的凭证,B项不正确;
锦衣卫是明太祖朱元璋设立的由皇帝直接指挥的监视官民的特务机构,D项不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元朝“急递铺”的认识。
12.【答案】D
【知识点】朱元璋强化皇权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中的“皇帝和大臣分别在绳子的一头向着自己的方向拉,在这种博弈中两者的
权力达到了平衡”可知,其反映了宰相既能辅佐皇帝治理国家,又能制约皇权,达到权力的平衡。明朝时
期,明太祖废除丞相制度,打破了君相权力的平衡,D项正确;
ABC都是君臣共治天下,排除;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朱元璋废除丞相制的认识。
13.【答案】A
【知识点】戚继光抗倭
【解析】【分析】由题干中的“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戚继光抗击倭寇,保障了
我国东南沿海形势的稳定,A项正确;
岳飞抗金,B项不正确;
郑成功收复台湾,C项不正确;
文天祥抗元,D项不正确;
故答案为:Ao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戚继光抗倭的认识。
14.【答案】D
【知识点】明朝的建筑与文学一一明长城和北京城、小说和戏剧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三国演义》成书于元末明初,作者是罗贯中,施耐庵著有《水浒
传》,是元末明初另一部优秀的长篇小说,《西游记》出现于明代中期,作者是吴承恩,这是一部富于浪
漫主义色彩的神话小说,所以这期板报的主题是古代文学巨匠,D项正确;
题干未涉及科技、思想以及医学领域,排除ABC项;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古代文学的认识。
15.【答案】C
【知识点】李自成起义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均田免赋”口号受到农民欢迎,说明迎合了农民对土地的需求,体
现了当时的社会状况,即土地兼并严重,农民失去土地,赋税沉重,农民不堪重负,C项正确;
“均田免赋”使更多农民加入起义军,是其影响,A项不正确;
广大农民觉悟高,拥护起义军,这不是其根本原因,B项不正确;
“均田免赋”是农民起义的口号,D项不正确;
故答案为:Co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均田免赋”的理解。
16.【答案】C
【知识点】郑成功收复台湾和清朝在台湾建制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台湾府的设置,加强了中
央政府对台湾的管辖,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C项正确;
明朝设立宣慰司,是专门管理少数民族地区的管理机构,A项不正确;
元朝时期,设立澎湖巡检司管理台湾地区,B项不正确;
1885年,台湾正式建省,成为中国的一个行省,D项不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记忆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清朝加强台湾管理相应知识的掌
握。
17.【答案】D
【知识点】清朝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清朝前期,手工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当时已出现了比较成熟的手工
业工场,如佛山镇经营棉织业手工工场达2500家。同时,商业很发达,一些农村地区发展为工商业市
镇,如吴江县的盛泽镇,出现了“舟楫塞港,街道肩踵”的景象,D项正确,排除ABC项;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清朝前期经济发展的认识。
18.【答案】B
【知识点】军机处的设立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雍正年间,朝廷设立军机处。军机处设立后,使皇帝具有至高无上
的权威,标志着我国古代君主专制制度达到了顶峰,B项正确;
锦衣卫是明朝设置的监督官民的机构,A项不正确;
内阁是明朝建文四年至崇祯十七年(1644年)的皇帝咨政机构,此后权力逐渐增大,后形成为明朝行政
中枢,C项不正确;
明成祖成立了同类机构东厂,D项不正确;
故答案为:Bo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记忆能力,考查学生对军机处设立影响的掌握。
19.【答案】A
【知识点】闭关锁国政策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中的“18世纪中后期的西方,选择了海洋,,中国则,选择了陆地"',结合所学知
识可知,18世纪时,西方国家利用海洋积极对外扩张,发展海外贸易,而中国坚持闭关锁国政策,A项
正确;
“选择了陆地“主要是指当时中国更加关注国内情况,对海洋缺乏兴趣,B项不正确;
18世纪时,清朝没有加强发展陆路交通,与史实不符,C项不正确;
18世纪时清朝虽然商品经济发达,但“重农抑商”的政策还没有根本改变,政府不可能积极培育国内市
场,D项不正确;
故答案为:Ao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闭关锁国政策的认识。
20.【答案】B
【知识点】清朝的文学艺术一一红楼梦、昆曲、京剧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京剧在清朝时期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又得到皇室的扶持,经过表
演艺术家的不断创新,日益完善,成为最主要的剧种,流传四方,因此在清朝,元宵节能够去戏剧院欣
赏京剧,B项正确;
孔尚任的作品是《桃花扇》,A项不正确;
汤显祖的代表作是《牡丹亭》,CD项不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京剧的认识。
21.【答案】(1)图一一图三一图二
(2)三省六部制;农业;贞观之治;统一蒙古。
(3)宰相;重文轻武。
(4)国家要统一;执政者要制定符合国情的制度;注重农业生产;发展经济;关心民生;广泛听取人民
群众的呼声;执政为民等
【知识点】“贞观之治":重文轻武的政策;蒙古族的兴起与蒙古灭夏金
【解析】【分析】(1)由图中所示的画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一是唐太宗,图二是成吉思汗,图三是
宋太祖,所以按照时序先后应该是图一到图三再到图二。
(2)图一: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贞观时期推行了一系列革新的措施。在政治上,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
制,明确中央机构的职权及决策程序;在经济上,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唐太宗统
治时期,历史上称之为“贞观之治”;图二: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铁木真于1206年完成了蒙古草原的统
一,建立了蒙古政权,被尊称为成吉思汗。
(3)图三: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中央,宋太祖为防止宰相权力过大,采取分化事权的办法,削弱相
权;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为了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宋太祖及其继任者实行了重文轻
武政策。
(4)本题可以从统治者的治国措施等角度进行作答,如国家要统一;执政者要制定符合国情的制度;
注重农业生产;发展经济;关心民生;广泛听取人民群众的呼声;执政为民等。
故答案为:
(1)图一一图三一图二。
(2)三省六部制;农业;贞观之治;统一蒙古。
(3)宰相;重文轻武。
(4)国家要统一;执政者要制定符合国情的制度;注重农业生产;发展经济;关心民生;广泛听取人
民群众的呼声;执政为民等。
【点评】本题将唐太宗、成吉思汗以及宋太祖的相关事迹合在一起考查,综合性强。同时,考查学生对
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2.【答案】(1)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开明的民族政策。
(2)元朝;宣政院;回族。
(3)班禅额尔德尼;驻藏大臣;清朝治理西藏,一方面加强了西藏与中央政府的联系,另一方面保持西
藏的秩序稳定,促进了汉族和少数民族经济文化交流,使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和发展。
【知识点】盛唐民族交往与交融;元朝的疆域及对边疆地区的管辖;清政府对西藏地区的管辖
【解析】【分析】(1)由图中所示情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画面描绘了唐太宗接见松赞干布派来的求婚
使者;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太宗同意将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并派专使护送文成公主远行;根据所
学知识可知,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被尊称为“天可汗
(2)由图中所示的“元”“行省”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形势图为元朝;①:由图中①所处的位
置为西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朝建立后,对西藏地区行使行政管辖权,由宣政院直接统辖,掌管西
藏的军民各项事务;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朝以来,不少来自波斯、阿拉伯的人,同汉、蒙等族,长期
杂居相处,互通婚姻,逐渐交融,开始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
(3)(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713年册封格鲁派另一位首领“班禅额尔德尼”封号;③:根据所学知
识可知,1727年,清朝在西藏设置驻藏大臣,监督西藏地方政务;历史意义:本题可以从对西藏和中央
的影响等角度进行说明意义,如清朝治理西藏,一方面加强了西藏与中央政府的联系,另一方面保持西
藏的秩序稳定,促进了汉族和少数民族经济文化交流,使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和发展。
故答案为:
(1)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开明的民族政策。
(2)元朝;宣政院;回族。
(3)班禅额尔德尼;驻藏大臣;清朝治理西藏,一方面加强了西藏与中央政府的联系,另一方面保持西
藏的秩序稳定,促进了汉族和少数民族经济文化交流,使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和发展。
【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文臣公主入藏的全面掌握。
(2)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元朝相关知识的理解。
(3)本题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清朝加强对西藏管理措施及意义的理解。
23.【答案】(1)①唐诗;②宋词;⑤元曲
(2)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火药。
(3)《本草纲目》;《天工开物》;《农政全书》。
(4)保护、传承并弘扬传统文化;树立文化自信;学习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在传承中创新发展中
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挖掘传统文化中的精髓;面向未来,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等
【知识点】唐朝的文学艺术一一唐诗、书法、绘画;宋元时期的文化一一宋词、元曲、资治通鉴;宋元时期的科
技一一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火药;明朝的科技名著一一《本朝纲目》、《天工开物》、《农政全书》
【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中的“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①,宋
之②,元之③皆所谓一代之文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文学具有很强的时代特征,唐朝的文学形式主
要为唐诗,宋代的文学形式主要为宋词,元朝的文学形式主要为元曲,所以①唐诗;②宋词;③元
曲。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三项发明是:北宋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宋代的指南针,到北宋末年,中
国的海船上开始使用指南针;唐朝时,中国人已经发明了火药。唐朝末年,火药开始运用到军事领域。
宋元时期,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
(3)由图中所示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一为《本草纲目》,是规模空前的药物学著作;图二为
《天工开物》,被誉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正版授权】 IEC 63438:2024 EN Railway applications - Fixed installations - Protection principles for AC and DC electric traction power supply systems
- 2025-2030年中国锅炉制造行业运营状况及发展规划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铲运机市场发展现状及前景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铅锌冶炼市场运营状况及发展策略研究报告
- 2025山西省建筑安全员B证(项目经理)考试题库
- 2025年青海省安全员-C证考试(专职安全员)题库附答案
- 2025-2030年中国虹膜识别机系统市场经营状况及发展建议分析报告
- 2025年天津市安全员《A证》考试题库
- 2025-2030年中国相容剂行业发展现状及投资规划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生物质锅炉产业运营状况与发展潜力分析报告
-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学校师德师风警示教育讲座培训课件
- 猪饲料购销合同书
- 常用小学生词语成语积累归类大全
- 七种不同样式的标书密封条
- 全国水利工程监理工程师培训教材质量控制
- 中国传统成语故事(英文版)
- 铸造厂总降压变电所及厂区配电系统设计
- 航拍中国优秀课件
- 《做自己的心理医生 现代人的心理困惑和自我疗愈策略》读书笔记思维导图PPT模板下载
- 小学音乐组集体备课计划
- 稿件修改说明(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