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辽宁省沈阳市法库县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共13分)
1.从“丝绸之路”到“一带一路”,彰显了中华智慧。下列技术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古代湿法冶金技术B.打磨磁石制指南针C.用铁矿石冶炼钢铁D.用黏土烧制
陶瓷
2.下列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
A.水B.空气C.氧气D.二氧化碳
3.下列物质属于合金的是()
A.水银B.硬铝C.氧化铁D.金刚石
4.钛酸亚铁(FeTil%)可用来治炼金属钛.钛酸亚铁中钛元素(Ti)的化合价是()
A.-4B.-2C.+2D.+4
■
1检3验装置气密性
6.下列加速溶解的措施中,能改变固体溶解度的是()
A,把固体研细B.加热C.搅拌D.振荡
7.某新型“防盗玻璃”为多层结构,每层中间嵌有极细的金属线,当玻璃被击碎时,与金属线相连的警报
系统就会立刻报警。“防盗玻璃”能报警,这利用了金属的()
A.延展性B.导电性C.弹性D.导热性
8.火箭推进器中盛有液态朋(X)和双氧水(力02),当它们混合反应时放出大量的热,其反应为:X+2H2O2=
N2+4H2。.据此判断月井的化学式是()
A.N2B.NH3C.NH2D.N2H4
9.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A.计算、溶解、称量、量取B,溶解、量取、计算、称量
C.计算、称量、量取、溶解D.称量、量取、溶解、计算
10.对如图所示溶液的认识中,不正确的是()
A.是稳定、均一的混合物B.溶质为NaQ
C.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1:10D.溶质质量分数为10%
11.下列化学符号与表述的意义相符的是()
2+
A.02:两个氧原子B.Fe:一个亚铁离子
C.CuCl:氯化铜D.2N:2个氮元素
12.一定条件下,下列物质在密闭容器内反应一段时间,测得反应产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物质XYZW
反应前质量/g102.216.20.9
反应后质量/ga4.48.11.8
根据上表信息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X、Z是反应物,Y、W是生成物
B.a=15g
C.反应中Y、W两种物质变化的质量比为22:9
D.Z为化合物
13.下列化学反应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A.Zn+H2S04=ZnS04+H2T
B.CO2+H2O=H2cO3
C.MgCl2+Ca(OH)2=CaCl2+Mg(OH)2I
n高温
□Fe2O3+3C0=2Fe+3CO2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14.化学知识与生活、生产联系密切。请回答下列问题:
(1)包饺子时可以闻到饺子馅的香味是因为,捞饺子时使用“漏勺”,共分离原理与(填
“过滤”或“蒸发”)类似。
(2)复学防疫,化学助力。出门一定要戴口罩。制作口罩用的无纺布面料主要是聚丙烯【(C3H6)n】,聚丙烯
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用质量分数75%的酒精(乙醇)溶液进行手部消毒,现在要配制100g质量
分数为75%的酒精(乙醇)溶液,需要酒精(乙醇)g,水go某同学在配制该溶液时,在用量
筒量取所需水的过程中,他应该(填“仰视”“平视”“俯视”)量筒内水的凹液面最低点。
(3)智能燃气灶在发生干烧时会自动关闭燃气阀门,其灭火原理为(填字母序号)。
A.阻断可燃物
B.隔绝燃气灶周围的氧气
C.降低温度到燃气着火点以下
(4)2020年6月21日,时速600公里的高速磁悬浮试验样车成功试跑,制造样车外壳的主要材料是铝合金。
铝合金与纯铝相比具有的优点是(写出一点即可)。
(5)保护共享单车的措施之一是防止其锈蚀,其中链条常采用的防锈方法是,防锈的原理是
15.用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钛享有“未来的金属”的美称,它是火箭、导弹和航天飞机不可缺少的材料如图:
钛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钛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2)钠在氯气(Cl?)中剧烈燃烧,生成的氯化钠小颗粒悬浮在气体中呈白烟状。QNa+Ck“y'NaCl)如图为钠
原子和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钠原子氯原子
①钠和氯是不同种元素,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不同。
②构成氯化钠的离子中,阴离子的符号是,阳离子的核外电子层数是。
③根据本题信息,请写出你对燃烧的新认识:。
④若9.2g钠完全转化为氯化钠,至少需要氯气的质量是g。
16.A,B、C、W、X、Y、Z分别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的物质.己知A、B、C是单质,
W、X、Y、Z是化合物,且X和Y的组成元素相同,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
(1)写出C、Z的名称:
(2)W的用途(合理即可),固态的W常被称作。
(3)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0
(4)图中⑤的反应类型属于反应。
17.溶液对人类的生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向装有等量水的A、B、C烧杯中分别加入15g、30g、30g氯化钾固体,充分溶解后,现象如图一所示。
①烧杯中的溶液一定属于饱和溶液的是(填序号);
②如图二中能表示氯化钾溶解度曲线的是(填“甲”或“乙”);
③要使B烧杯中剩余固体继续溶解,可采用的方法是;
④由图二分析,若分别将100g甲、乙的饱和溶液从t2°C降温到tJC,则此时甲溶液是(填“饱和”
或“不饱和”)溶液,乙溶液是(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此时甲溶液的质量(填
“<”、"="、或“>”)乙溶液的质量,此时甲溶液溶剂的质量(填“<”、"="、或“>”)乙
溶液溶剂的质量。
(2)根据以下事实回答问题:①食盐易溶于水,难溶于植物油:②硝酸钾易溶于水,碳酸钙难溶于水:③蔗
糖在热水中溶解的质量比在等质量的冷水中溶解的质量大。
以上事实表明,固体物质的溶解能力与、、等三个因素有关。
18.化学是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请结合图示回答问题:
(1)如图是实验室常用的气体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
①写出图1中标号仪器b的名称:b。
②若用分解出。2的方法制取。2,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字母序号),若选用D装置收集氧气,验
满的方法是:将伸到集气瓶口,观察现象。
③若用C装置收集氧气,操作的正确顺序为(填写字母序号)。
a.将导管伸入集气瓶口,气体进入瓶中
b.将装满水的集气瓶倒置在水槽中
c.当气体收集满时,用毛玻璃片盖住瓶口,将集气瓶移出水面正放在桌面上
(2)某同学设计的实验装置(如图),既可用于制取气体,又可用于探究物质的性质。
①当打开K]、关闭七时,利用I、n装置可进行的实验是(填字母序号)。
A.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镒混合制取并收集氧气
B.锌与稀硫酸反应制取并收集氢气
②当打开L、关闭K],利用I、HI装置可以制取并检验二氧化碳,装置m中应加入的试剂为
(3)探究CO2性质的装置I、口如下:
湖涧的紫色湿演的紫色
石变试纸Y形石庭试纸
Y形导管
通入CO?气体缓缓通入
干燥的紫色干燥的紫色
C0,气体
石惹试纸石茂试纸
①装置I,将Y形导管平放于桌面上,通入C02后,观察到a管中试纸变红色.b管中试纸无明显变化,此现象
说明C02,能与(写化学式)反应,生成物使紫色石蕊变红色。
②装置口,将Y形导管固定在铁架台上,a管在上方,b管在下方,通入CC)2后,观察到b管中试纸先变红色
且颜色较深,a管中试纸后变红色且颜色较浅,此现象说明CO?具有①所验证的性质外,还说明CO?的
(4)实验室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为»实验室制取CO2常用下面图装置,选择该装置的理由是
19.铁是生产、生活中应用很广泛的一•种金属,下列是与铁的性质有关的部分实验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稀光亮口—光亮
硫铁片CuSO“二铁片
酸溶液一£
'c!/
ABCD
(1)A中细铁丝燃烧生成黑色固体物质的化学式是。
(2)B中铁钉最易生锈的部位是(填“a"、"b”或“c”)。
(3)C中试管内充分反应后的溶液呈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D中反应一段时间后,试管内固体质量比反应前增大,据此推断,试管内溶液质量与反应前相比
(填“增大”、“不变”或“减小”)。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o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解:A、古代湿法冶金技术,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A错误;
B、打磨磁石制指南针,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正确;
C、用铁矿石冶炼钢铁,铁是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C错误;
D、用黏土烧制陶瓷,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D错误;
故选:Bo
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
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本题考查了物质的变化判断,明确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不大。
2.【答案】C
【解析】解:A、水的化学式是电0,含有两种元素,是化合物,故A错误;
B、空气含有多种物质,是混合物,故B错误;
C、氧气的化学式是。2,只含有一种元素,是单质故C正确;
D、二氧化碳的化学式是CO2,含有两种元素,是化合物故D错误;
故选:Co
根据概念进行分析,单质指的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本题主要考查了单质的概念,要求同学们加强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和记忆.
3.【答案】B
【解析】解:A、水银是金属汞的俗称,不是合金,故选项错误。
B、硬铝是铝的一种合金,主要成分是铝,含有碳、硅、镒等杂质,故选项正确。
C、氧化铁是金属的氧化物,不属于合金,故选项错误。
D、金刚石是碳元素形成的单质,不是合金,故选项错误。
故选:Bo
合金是指在一种金属中加热熔合其它金属或非金属而形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合金具有以下特点:①一
定是混合物;②合金中至少有一种金属等。
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合金的特征,了解合金的特征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4.【答案】D
【解析】解:铁元素显+2价,氧元素显-2价,设钛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
为零,可得:(+2)+x+(-2)X3=0,贝i」x=+4价.
故选D.
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钛酸亚铁的化学式进行解答本题.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利用化合价的原则(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计算指定元素的化合价的方法即可
正确解答本题.
5.【答案】D
【解析】解:A、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图中所示操作祛码与药品位置放反了,图中
所示操作错误。
B、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虽除去氧气,但增加了新的气体,没有形成压强差,不能用来测
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漏斗下端没有紧靠烧杯壁,
图示所示操作错误。
D、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试管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
漏气,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故选:D«
A、根据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进行分析判断。
B、用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所选除氧剂要具备以下特征:本身能够在空气中燃烧(只能与空气中的
氧气反应);本身的状态为非气体;生成物为非气态。
C、根据过滤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方法、注意事项等是正确解答此类试题的
关键。
6.【答案】B
【解析】解:由于固体在某种溶剂中的溶解度只受温度这一个外在因素的影响,因此若想改变固体的溶解
度,就只能改变温度;把固体研细、搅拌、振荡都不能改变固体溶解度。
故选:Bo
真正的理解固体溶解度的概念及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唯一外在因素一温度,明白固体溶解度和温度间的关系.
主要考查了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唯一外在因素-温度,以次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7.【答案】B
【解析】解:当玻璃没有碎时,警报系统不报警,而被击碎时,就会报警,说明没有击碎时,警报系统发
生短路,不工作,而玻璃碎了时,金属线开路了,警报系统得到电压而工作,故是利用了金属的导电性。
故选:Bo
当玻璃被击碎时,与金属线相连的警报系统就会立刻报警说明利用了金属的导电性。
本题应从题意中给的信息分析,比较玻璃在两种情况下什么发生了变化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当玻璃碎了
时,金属线断开了,说明警报系统得到电压而工作。
8.【答案】D
【解析[解: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X+2H2()2=N2+
4H2O,反应前氢、氧原子个数分别为4、4,反应后的生成物中氮、氢、氧原子个数分别为2、8、4、根据
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每个X分子由2个氮原子和4个氢原子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N2H-
故选:Do
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据此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推断反应物X的化学式.
本题难度不大,利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守恒来确定物质的化学式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9.【答案】C
【解析】【分析】
本题是对溶液配制实验的考查,重点复习配制溶液的步骤,对强化学生对溶液配制的知识有一定帮助。
【解答】
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的基本步骤:计算(算出需要溶质质量和溶剂体积)、用天平称量溶质放到烧杯
中、用量筒量取液体倒入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进行溶解、装瓶存放。
故选:Co
10.【答案】C
【解析】解:A、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故A说法正确;
B、固体溶于液体时,固体是溶质,液体是溶剂,所以氯化钠属于溶质,故B说法正确;
C、溶质质量分数为10%,假设溶液质量为100g,则溶质质量=100gx10%=10g,溶剂质量=100g-10g=
90g,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是10g:90g=1:9,故C错;
D、由标签中内容可知溶质质量分数为10%,故D说法正确。
故选:Co
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本题关键是熟悉溶液的组成,知道溶质和溶剂的判断方法以及溶质质量分数的概念和
计算。
11.【答案】B
【解析】解:A、。2可表示1个氧分子,不能表示2个氧原子,2个氧原子的符号为20,故选项说法错误。
B、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
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亚铁离子可表示为Fe2+,故选项说法正确。
C、氯化铜中铜元素显+2价,氯元素显-1价,氯化铜的化学式为CuC12,故选项说法错误。
D、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2N可表示2个氮原子,元素是个宏观概念,只讲种类、不讲个数,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A、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B、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
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
C、根据氯化铜中铜元素显+2价,氯元素显-1价,进行分析判断。
D、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化学用语(原子符号、分子符号、化学式、离子符号等)的书写方法、离子符号与化
合价表示方法的区别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12.【答案】A
【解析】解: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由表格中的数字可知:10+2.2+16.2+0.9=a+4.4+8.1+1.8,故a=15克,根据
反应物反应后质量减少,生成物质量增加则可推测反应物为Z:生成物为X、Y、W;
A、由以上推测可知,反应物为Z;生成物为X、Y、W,故A错误;
a=15,故B正确;
C、反应中Y、W两种物质变化的质量比为(4.4-2.2):(1.8-09)=22:9,故C正确;
D、从以上推测可以看出,该反应为Z物质分解为XYW三种物质,故Z为化合物说法正确,故D正确。
故选:Ao
在一密闭容器中,X、Y、Z、W四种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如表
可知,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则可求X的待测值;则由物质的增加或减少,可推测反应物与生成物等信息.
掌握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及其应用;掌握单质与化合物的判别方法.
13.【答案】A
【解析】解:A、该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
应,故选项正确。
B、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形式,符合化合反应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错误。
C、该反应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故选项错误。
D、该反应的反应物均为化合物,不属于置换反应,故选项错误。
故选:A«
根据置换反应是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外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的反应,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置换反应的特征(“单化变单化”)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4.【答案】分子在不断地运动过滤6:17525平视A硬度大等(合理即可)涂油隔绝氧气和水
【解析】解:(1)包饺子时可以闻到饮子馅的香味是因为分子在不断地运动,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香味;
捞饺子时使用“漏勺”,共分离原理与过滤类似;
(2)聚丙烯(C3H6”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x3n):(1x6n)=6:1;现在要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75%
的酒精(乙醇)溶液,需要酒精(乙醉)的质量为100gx75%=75g,需要水100g-75g=25g;在用量筒量取
所需水的过程中,应该平视量筒内水的凹液面最低点:
(3)智能燃气灶在发生干烧时会自动关闭燃气阀门,其灭火原理为阻断可燃物,达到灭火的目的,故选A;
(4)铝合金与纯铝相比具有的优点有硬度大,强度高等(合理即可);
(5)铁与氧气和水同时接触时易生锈,共享单车的链条常采用的防锈方法是涂油,防锈的原理是隔绝氧气和
水,达到防锈的目的。
故答案为:(1)分子在不断地运动;过滤;
(2)6:1;75;25;平视;
(3)A;
(4)硬度大等(合理即可);
(5)涂油;隔绝氧气和水。
(1)根据分子在不断地运动,共分离原理与过滤类似进行分析。
(2)根据元素的质量比,用量筒量取所需水的过程中,应该平视量筒内水的凹液面最低点进行分析。
(3)根据灭火原理进行分析。
(4)根据铝合金与纯铝相比具有的优点有硬度大,强度高进行分析。
(5)根据铁与氧气和水同时接触时易生锈进行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等,注意完成此题,可以从题干中抽取有用的信息,结合已有的知
识进行解题。
15.【答案】2247.87质子数(或核电荷数)CP2燃烧不一定需要氧气参加(合理答案均可)14.2
【解析】解:(1)由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则钛原子序数为22,根据在原
子中,质子数=原子序数,则钛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22:汉字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故钛的相对原
子质量是47.87;
(2)①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或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钠和氯是不同种元素,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
区别是质子数(或核电荷数)不同;
②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构成氯化钠的离子中,阴离子为氯离子,符号是er;阳离子为钠离
子,钠离子是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依次为2、8、1)失去最外层的1个电子形成的带1个单位正电荷的钠离子,
故钠离子(核外电子排布依次为2、8)的核外电子层数是2;
③根据本题信息,钠可以在氯气中燃烧,说明燃烧不一定需要氧气参加(合理答案均可);
④若9.2g钠完全转化为氯化钠,设至少需要氯气的质量是X,则有
占燃
2Na+Cl2='2NaCl
4671
9.2gx
71_x
46=92g
解得x=14.2g(.
故答案为:(1)22:47.87:
(2)质子数(或核电荷数);C1-;2:燃烧不一定需要氧气参加(合理答案均可);14.2。
(1)根据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在原子中,质子数=原子序数,则进行分析。
(2)根据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或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钠可
以在氯气中燃烧,2Na+C12'警2NaCl进行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燃烧与燃烧的条件等,注意完成此题,可以从题干中抽取有用的信息,结合已有的知识进行
解题。
16.【答案】氢气碳酸灭火干冰2H202M学2H2。+OzT化合
【解析】解:(1)A、B、C、W、X、Y、Z分别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的物质,Y和二
氧化镭可生成B和X,X通电能生成单质B和单质C,X和Y的组成元素相同,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镒的催化下分
解生成水和氧气,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故可知X是水,Y是过氧化氢,B是氧气,C是氢气,A为单
质,A与氧气点燃生成W,W与水反应生成Z,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水反应
生成碳酸,所以A是碳,W是二氧化碳,Z是碳酸,代入验证,推导正确,所以C为氢气,Z为碳酸;
(2)W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且不支持燃烧,可用来灭火(合理即可);固态的二氧化碳常被称为干冰;
(3)反应①是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镭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H202M吧z2H2O+O2T;
(4)图中⑤是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点,属于化合反应。
故答案为:(1)氢气;碳酸:
(2)灭火;干冰;
MnO2
(3)2H2O2=2H2O+O2T;
(4)化合。
根据A、B、C、W、X、Y、Z分别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的物质,Y和二氧化镒反应、
X通电都会生成单质B,B、X、Y分别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的物质,可知B是氧气,
X是水,Y是过氧化氢,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所以C是氢气,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所
以A是碳,W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所以Z是碳酸,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
系中验证即可。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
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17.【答案】B甲升高温度(或加水)饱和不饱和<<溶剂溶质温度
【解析】解:(1)①向装有等量水的A、B、C烧杯中分别加入15g、30g、30g氯化钾固体,充分溶解后,由
于在三个烧杯中只有B有未溶解的固体存在,因此B中的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A、C烧杯中没有未溶解的固
体存在,不能确定能否再溶解氯化钾。所以不能确定是否是不饱和溶液。
②由题意可知,在等量的30。(:的水中全部溶解了30g氯化钾,而20T的水没有全部溶解30g氯化钾,说明氯
化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能表示氯化钾溶解度曲线的是甲;
③在等量的30。(:的水中全部溶解了30g氯化钾,而20。(:的水没有全部溶解30g氯化钾,说明氯化钾的溶解度
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要使烧杯B中剩余固体继续溶解,可采用升高温度的方法,还可以采取加水的方法;
④分别将100g甲、乙的饱和溶液从tzT降温到tJC,甲的溶解度减小,析出晶体,甲溶液质量减小,溶液质
量小于100g,甲溶液仍然是饱和溶液,乙的溶解度增大,降温后,变为不饱和溶液,溶液质量不变,还是100g。
从在t2°C时,100g甲、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解度大的含有溶质多,含有溶剂少,所以此时乙溶液中溶剂大
于甲溶液中溶剂,降温后,溶剂质量不变,还是乙溶液中溶剂大于甲溶液中溶剂。
(2)①中的变量是溶剂,其它量一致,可以看出固体物质的溶解能力与溶剂的性质有关;②中的变量是溶质,
其它量一致,可以看出固体物质的溶解能力与溶质的性质有关;③中的变量是温度,其它量一致,可以看
出固体物质的溶解能力与温度有关。
故答案为:(1)①B;②甲;③升高温度(或加水);④饱和;不饱和;<;<;
(2)溶剂;溶质;温度。
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可以比较不同
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可以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
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温度改变后,溶液的状态,以及晶体析出情况。
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的
问题,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8.【答案】水槽B带火星的木条bacB澄清石灰水H20密度比空气大CaCO3+2HC1=CaCl2+
H20+C02T反应是固体和液体在不加热的条件下发生的生成的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
【解析】解:(1)①图1中标号仪器b的名称为水槽;
②若用分解H2。2的方法制取。2,该反应为固液常温型,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B:
若选用D装置收集氧气,氧气具有助燃性,验满的方法是:将带火星伸到集气瓶口,观察现象,若木条复燃,
则说明己收集满;
③若用C装置排水法收集氧气,先将装满水的集气瓶倒置在水槽中,然后将导管伸入集气瓶口,气体进入瓶
中,最后当气体收集满时,用毛玻璃片盖住瓶口,将集气瓶移出水面正放在桌面上,故正确顺序为bac;
(2)①当打开K]、关闭七时,该装置的收集装置进气管短,相当于向下排空气法,故利用I、II装置可进行
的实验是B锌与稀硫酸反应制取并收集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