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卷
(友情提醒:本卷共8页,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答案全部涂、写在答题卡上,写在
本卷上无效。)
一、选择题:(本部分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如图是人体四大系统和一个器官的示意图,其中①②③④代表人体的系统,⑤代表器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和②分别代表吸收和呼吸系统
B.③和④分别代表泌尿和循环系统
C.②和⑤分别代表呼吸和泌尿系统
D.③排出废物包括水、无机盐、尿素、二氧化碳等
2.下图是人体三种血管示意图。小明的手因细菌感染需要肌肉注射药物进行治疗,药物进入血液必须通过的血管
A.血管①B.血管②C.血管③D.血管①②③
3.如图甲、乙、丙分别表示人体血液循环器官中三种血管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甲乙丙
A.如果是肺部血管,则图丙流出血液含氧气较多
B.如果是脑部血管,则图乙流出血液含氧气较多
C.图中三种血管的放大倍数相同
D.物质交换主要发生在图甲和丙两种血管
4.如图甲和乙是人体血液不加抗凝剂与加抗凝剂的实验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甲中的a是血浆,b是血细胞
B.图乙中的c是血清,d是凝血块
C.该探究的实验变量是抗凝剂
D.该实验结论是血液由血清和血细胞组成
5.意外事故中,人的动脉损伤远比静脉损伤危险得多,其主要原因是()
A.动脉的管壁较薄
B.动脉内血压大,受伤后止血困难
C.动脉中血液含有更多的养料和氧气
D.动脉分布在体表出血量多
6.如图是用显微镜观察血细胞涂片的视野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视野是在低倍镜下看到的
B.图中c能运输二氧化碳
C.图中a有吞噬细菌的功能
D.图中d有凝血和止血的功能
7.下图是某同学的血常规化验单,对该化验单解读正确的是()
项目中文名称测定值单位参考值
RBC红细胞计数3.511012/L3.50〜5.50
WBC白细胞总数4.8109/L4.0〜10.0
送检物血
检验目的血常规
PLT血小板计数140109/L100-300
HGB血红蛋白90g/L120—160
A.该同学的止血和凝血功能不正常
B.该同学血液运输氧气的能力正常
C.该同学患有炎症,需要消炎处理
D.该同学要多吃富含蛋白质和铁的食物
8.下列关于“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实验器材除了显微镜,还有培养nil和载玻片等
B.应选择尾鳍颜色较深的小鱼观察
C.实验要用湿纱布包裹小鱼的躯干
D.一般要用高倍镜观察
9.输血一般都输同型的,但紧急情况下0型血可给其他血型的人输血,但不能输多、也不能输快,否则红细胞凝
集堵塞血管。异型输血最先堵塞的血管是()
A.腿部的血管B.头部的血管
C.肺部的血管D.肾脏部位的血管
10.治疗扁桃体细菌感染,注射的药物到达患部依次经过血液循环路径是()
A.肺循环、体循环和肺循环
B.肺循环和体循环
C.体循环、肺循环和体循环
D.体循环和肺循环
11.人体生命活动不断地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的部位分别是()
A.肺泡和细胞B.都在组织细胞
C.呼吸道和肺泡D.毛细血管和肺泡
12.下列代谢废物中,人体只能通过一条途径排出体外的是()
A.水B.无机盐C.尿素D.二氧化碳
13.血液经过下列哪些器官后,血浆中的废物会减少()
A.肺和肾脏B.肾脏和肝脏C.小肠和胃D.肺和肝脏
14.如图是肾单位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
A.图中的③和④表示形成原尿的过程
B.正常情况下,图中④不会出现大分子蛋白质
C.②是毛细血管球,连通最小的动脉和最小静脉
D.⑤流出的血液中,所有废物都减少
15.排泄是指人体排出体内废物的过程,下列关于排泄叙述正确的是()
A.呼吸是人体排泄废物的一种途径
B.排泄是排出消化道内的食物残渣的过程
C.排泄是排出体内多余的水分和尿素的过程
D.排泄的途径只有两个
16.图是神经元结构模式图,结合图示分析,正确的是
A.图中①是神经元的细胞体
B.图中②③④是突起,它们共同组成神经纤维
C.兴奋或神经冲动只能由③进行传导
D.神经元能够接受刺激,产生并传导神经冲动
17.如图是人体膝跳反射的反射弧模式图,下列关于该反射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是效应器,能够对刺激做出反应
B.③是神经中枢,能产生被敲打的感觉
C.若④处受到损伤就不能发生反射,但形成相应的感觉
D.该反射弧完成的反射一般是条件反射
18.人在阅读小说时会被感动地流泪。下列对这种反射叙述正确的是()
A.该反射是先天性的
B.该反射中枢只有语言中枢
C.该反射中枢在大脑皮质
D.该反射没有完整的反射弧
19.下图是眼球结构示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A.结构a可使“眼球”呈现黑色、蓝色、棕色
B.结构b病变或损伤,可通过移植使病人重见光明
C.结构c内含感光细胞,能接受光的刺激形成物像
D.结构d处形成物像,是产生视觉的部位
20.如图是生物兴趣小组制作的一个可变焦水透镜,利用物理实验室的光具座及配件来模拟人的眼球成像,下列叙
述正确的是()
水
光
F源
透
光
舁
镜
pnnnipnnTnT|nnninpnTnFn|Tnnnnjnnnin|nn]nn<piTTninpnninijTin
Ocm102030405060708090
A.模拟近视眼的成像时,可向内推注射器使水透镜曲度变大
B.模拟矫正近视眼时,可在F和水透镜间增加一个凸透镜
C.光屏模拟的是视觉形成的部位
D.水透镜模拟的是无色透明的角膜
21.人体对信息的感官中,感光细胞和听觉感受器分别位于()
A.角膜和耳蜗B.虹膜和鼓膜
C.视网膜和耳蜗D.前庭和半规管
22.胰岛与胰腺相比,重要区别主要体现在()
①没有导管;②具有导管;③分泌激素;④分泌物由导管排出;⑤分泌物直接进入毛细血管
A.①③④B.①③⑤C.②③④D.②③⑤
23.下图是人体的内分泌系统组成的模式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
A.①是垂体,分泌的生长素促进人体生长发育
B.②是甲状腺,分泌的激素能提高神经系统兴奋性
C.⑤是胰岛,分泌的胰岛素能促进血糖的利用和转化
D.⑥是性腺,分泌的激素能促进精子的形成
24.为了维护人民的健康,党和政府要求在某些地区的食盐中添加碘,其目的是为了预防()
A.侏儒症B.呆小症
C.巨人症D.地方性甲状腺肿大
25.听到自己作文奖时,小明激动得满脸通红、心跳加快。下列对此解释正确的是()
A.这是神经调节的结果
B.这是循环系统调节的结果
C.这是神经和激素共同调节的结果
D.这是呼吸系统调节的结果
26.糖尿病患者常采取注射胰岛素的方法治疗。为探究口服胰岛素能否治疗糖尿病。某生物探究小组设计了如下方
案:()
步
甲鼠乙鼠丙鼠
骤
a发育状况基本相同的甲乙丙三只小鼠,将甲乙的胰岛破坏,丙小鼠不作处理
定时喂等量的全营养饲料,每次喂食前定时喂等量的全营养饲料,每次喂食前口服与定时喂等量的全
b
注射适量胰岛素甲鼠等量的胰岛素营养饲料
重复b步骤几天后,采集三只小鼠尿液,检测其葡萄糖含量,仅在乙鼠的尿液中检测到葡萄糖,分析得出结
c
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探究中起对照组作用的是丙鼠
B.步骤a将两只小鼠的胰岛破坏,是为了避免胰岛素的干扰
C.为避免偶然性使实验结果更准确,应该多用几只小鼠
D.该实验得到结论:治疗糖尿病,胰岛素既可以注射也可以口服
27.下图是长骨的结构模式图,下列关于长骨的结构与功能叙述正确的是()
A.①为骨密质,其中的骨髓终生具有造血功能
B.②为骨松质,是骨干的致密坚硬,抗压力强
C.③内红骨髓变成黄骨髓后便永远失去造血功能
D.骨折后对骨的愈合起作用的是④骨膜内的成骨细胞
28.甲图和乙图分别是关节及其肌肉的模式图,下列叙述不至理的是()
关节结构模式图骨、关节和肌肉的关系示意图
A.关节是由③④⑤三部分组成的
B.结构③包裹着关节①和②,使关节具有牢固性
C.在运动过程中,⑥起杠杆作用,⑦起支点作用
D.⑧具有受到刺激而收缩的特性
29.下列是屈肘、伸肘时相关肌群状态示意图。关于图中肌群收缩或舒张的叙述正确的是()
A.伸肘时①肱二头肌肌群和②肱三头肌肌群都舒张
B.当①肱二头肌肌群收缩,②肱三头肌肌群舒张可会完成屈肘动作
C.①肱二头肌肌群和②肱三头肌肌群收缩,只能由外界刺激引发
D.当①肱二头肌肌群和②肱三头肌肌群收缩,不需要消耗ATP
30.下图为双手投篮动作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投篮球是一种先天性行为
B.只需肱三头肌收缩即可完成投篮动作
C.看着篮球进入篮圈过程中晶状体凸度由小变大
D.投篮需要运动、神经、呼吸、循环等系统的参与
31.下列关于动物的行为中,不属于争斗行为的是()
A.雄性猎豹为领地而争斗
B.猫与狗为争夺一块肉骨头而争斗
C.绵羊与山羊为争夺草而争斗
D.猫头鹰捕捉田鼠
32.在探究“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是不是学习行为”时,生物小组将小鼠饥饿处理后,放在迷宫入口处,记录小鼠每
次走出迷宫找到食物所需要的时间,重复5次,不能得出()
A.如果小鼠找到食物的时间一次比一次短,则说明小鼠具有学习能力
B.小鼠的这种行为属于学习行为
C.小鼠第一次尝试着走出迷宫获得了食物,以后每一次都能熟练地走出迷宫
D.用不同的小鼠进行实验,发现小鼠的学习能力存在个体差异
33.小狗吃完塑料盘中的食物后,模仿人类行为把塑料盘叼到垃圾桶中。下列对该行为分析正确的是()
A.该行为是一个运动、变化的过程
B.该行为是先天性的行为
C.该行为不利于小狗适应生活的环境
D.几乎所有生物都能完成这种行为
34.乐乐看到游乐场喂养的鱼会主动"吮吸”奶嘴,获取奶瓶中的食物。为了弄清鱼是否天生就会“吃奶”,他用某种
饲料对三种野生鱼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见下表•下列说法塔送的是
初始反应
黑花鱼
对奶嘴无反应,取食人为从奶嘴挤出的饲料
小黄鱼
鲤鱼对奶嘴和人为从奶嘴挤出的饲料均无反应
A.鱼取食人为挤出的饲料是先天性行为B.鱼主动地“吃奶”是一种学习行为
C.不能用该种饲料训练鲤鱼“吃奶”D.鱼"吃奶”行为一旦建立永不消退
35.为研究蟾除是如何逃避敌害的,研究小组分别从0。、46。、90。方向分别向(如下列左图)蟾蛛抛掷易拉罐模拟
对其进行攻击,观察并记录蟾除逃避方式的数据(如下列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攻击角度
A.应对45。方向的攻击时,蟾蛛静止不动的比例很高
B.蟾蛛的上述应对攻击逃避行为与遗传因素无关
C.应对90。方向的攻击,蟾蛛以跳跃方式逃避
D.蟾蛛应对不同方向攻击逃避方式基本相同
二、非选择题(本部分4题,每空1分,共30分;在_____上填写汉字,在[]填写代号)
36.下图1是人体心脏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人体腹部的部分血液循环图,请分析图并回答下列问题。
图1图2
(1)图1中的AB之间和CD之间都有,其生理功能是o右心室壁比左心室壁薄是与相适应的
⑵图2血管e中的血液是(选填“动脉血”或“静脉血”),其流动的方向是(选填“由上而下”或“由下而上”),
血管f与图1中的[]分支的血管相连。
(3)分析图2的a、b血管可知,b血管属于(选填“动脉”或“静脉”),其中的血液含特别丰富。
37.下列图1是人体与呼吸有关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人体与泌尿有关的结构示意图,图表是人的血浆、原尿和尿
液中部分物质含量的数据,请据图回答问题。
图1图2
液体
血浆(g/L)原尿(g/L)尿液(g/L)
主要成分
水930970950
蛋白质80微量0
葡萄糖1.01.00
无机盐9.09.011.0
尿素0.30.318
(1)”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是生物学的重要生命观念,请利用该生命观念分析图37-1中肺泡利于气体交换的结构特
点O
(2)深呼吸在一定程度上能缓解一点疲劳,其中的原理是,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是通过来实现的。
(3)新型冠状病毒进入人体后,一般来说首先危害的器官是图1中,进而影响①②两个生理过程;与健康人相
比,病人b处血液中氧气含量明显。
(4)图2中形成尿液的器官是。分析图表3中的数据,血浆与原尿成分差别是因为图2中[],原尿与尿
液成分差别是因为图2中[].(后两题填写代号和生理功能)。
38.下列图1为人脑结构示意图,图2为人的缩手反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长时间用脑后,人往往会“打哈欠”,这是人体大脑对刺激做出的一种反应。这种反应是(选填“先天性”
或“后天性”)的。
(2)人醉酒后往往语无伦次,是因为酒精麻醉了图1大脑结构的[];我国法律禁止“酒驾”,因为酒精会麻醉[]
导致驾驶动作不协调引发交通事故。
(3)上午最后一节课,学生听到放学铃声走出教室、进入餐厅,这一反射属于反射。李强同学的手不小心碰到
热饭立即缩回并感觉疼痛,由此说明脊髓具有功能;请根据图2中的代号和箭头写出缩手反射的反射弧:。
感觉疼痛的中枢位于[]o
39.化石燃料大量使用会产生较多二氧化硫,该气体进入大气后形成硫酸等物质随着雨水降落下来形成酸雨
(pH<5.6)。酸雨的酸性用pH来表示,pH越小酸度越大。酸雨对植物的生长有没有影响?生物兴趣小组以小麦种
子为实验材料,探究酸雨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1)针对问题作出的假设是.
(2)该探究的实验变量是。
(3)材料用具:大小相同的培养皿5只,大小、饱满程度相同的小麦种子100粒,小纱布10块,以硫酸为材料配制
的pH=5、pH=4、pH=3、pH=2的“酸雨”各20毫升等。
(4)方法步骤:
①将5只培养皿分别编号为A、B、C、D、Eo
②在5只培养皿里各铺一块小纱布,其上均匀各撒20粒小麦种子,然后用小纱布盖好。
③向A培养皿中均匀喷洒清水(PH=7)5毫升,使之刚好将要淹没种子。
④向B、C、D、E培养皿中分别喷洒pH=5、pH=4、pH=3、pH=2的“酸雨”各毫升。
⑤盖上培养皿,将它们放在适于种子萌发的环境里。
(5)预测结果并得出结论
预测1:随着PH逐渐减小,种子萌发率逐渐升高,说明酸雨对小麦种子的萌发有作用。
预测2:随着PH逐渐减小,
预测3:随着PH逐渐减小,
1.B
【分析】消化系统能够消化吸收营养物质,因此①是消化系统;呼吸系统能为血液带来氧气,也能为血液运走二氧
化碳等代谢废物,因此②是呼吸系统;⑤是皮肤,可以排出水,无机盐,尿素等一些代谢废物;④是循环系统,能
够进行物质运输;③是泌尿系统能够排出主要的代谢废物。
【详解】A.由分析知,①是消化系统,②是呼吸系统,A错误。
B.由分析知,③是泌尿系统,④是循环系统,B正确。
C.由分析知,②是呼吸系统,⑤是皮肤,可以排出水,无机盐,尿素等一些代谢废物,C错误。
D.由分析知,③是皮肤,可以排出水,无机盐,尿素等一些代谢废物,不包括二氧化碳,D错误。
故选B。
2.C
【分析】人体的血管包括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其中毛细血管是数量最多和分布最广的血管,也是物质交换的主
要场所。由图可以看出,图中①血管中的血液由主干流向分支,为动脉;②血管中的血液由分支流向主干,为静脉;
③是连接于最小的动脉和最小的静脉之间的血管,为毛细血管。
【详解】肌肉注射药物后,首先通过物质交换,药物进入组织细胞外的③毛细血管,即药物进入血液必须通过的血
管是③毛细血管。
故选C。
3.A
【分析】从较粗的主干流向较细的分支的血管是动脉,由较细的分支汇集而成的较粗的血管是静脉,毛细血管连通
于最小的动脉和静脉。图中甲是动脉,乙是毛细血管,丙是静脉。
【详解】A.如果为肺部的血管,则丙是肺静脉,肺静脉内流动脉血,血液中氧气较多、二氧化碳较少,A正确。
B.如果为脑部位的血管,则乙是脑部毛细血管,经过了与脑部组织细胞的气体交换后,血液二氧化碳含量增加,
氧气减少,因此,图乙流出血液氧气减少,B错误。
C.毛细血管,管壁最薄,只由一层扁平上皮细胞构成,管的内径十分小,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而动脉和静脉
则大些,因此,图中三种血管的放大倍数不相同,c错误。
D,物质交换发生在毛细血管处,乙是毛细血管,在体内数量很多,分布很广;其管壁最薄,只由一层扁平上皮细
胞构成;管的内径十分小,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管内血流速度最慢。这些特点便于血液与其他部位充分地进行
物质交换,D错误。
故选A。
4.C
【分析】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细胞由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组成。血液的功能:运输功能;防御和保护
功能。
【详解】A.图甲没有加入抗凝剂,血液凝固:a是血清,b是凝血块,A错误。
B.图乙加入了抗凝剂,血液分层:c是血浆,d是红细胞,中间分界线区域是白细胞和血小板,B错误。
C.能够阻止血液凝固的化学试剂或物质,称为抗凝剂。甲和乙是人体血液不加抗凝剂与加抗凝剂的实验示意图,
可见,该探究的实验变量是抗凝剂,C正确。
D.结合分析可知,该实验结论是血液由血浆(不是血清)和血细胞组成,D错误。
故选C。
5.B
[分析]静脉出血在伤口处的远心端用手指压或绷带压迫止血;动脉出血在伤口处的近心端用手指压或绷带压迫止
血,毛细血管出血可以自然止血,也可以用干净纱布包扎伤口。因此,人体血管破裂出血时,应先判断出血血管的
类型,然后对应施救。
【详解】动脉是将心脏的血液流向全身各处去的血管,压力大,血流速度快,因而外伤出血时成喷射状或一股股的
流出,受伤后止血困难,静脉是将全身各处的血流回心脏的血管,压力小,血流较缓,受伤后止血较容易,故人的
动脉损伤远比静脉损伤危险得多。动脉的管壁较厚,一般动脉中血液含有更多的养料和氧气,分布在体表出血量多
都不是动脉损伤远比静脉损伤危险得多的主要原因,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6.B
【分析】题图中:a是血小板,b是血浆,c是红细胞,d是白细胞。
【详解】A.该视野中能看到血小板,血小板是体积最小的血细胞,在低倍镜下几乎看不见,故该视野应是在高倍
镜下看到的,A错误。
B.c是红细胞,红细胞是数量最多的血细胞,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呈两面凹圆饼状,富含血红蛋白,具有
运输氧气的功能,也运输一部分二氧化碳,B正确。
C.a是血小板,血小板是体积最小的血细胞,在显微镜下基本上看不到,无细胞核,形状不规则,有止血和凝血
的作用。白细胞有吞噬细菌的功能,C错误。
D.d是白细胞,白细胞是数量最少的血细胞,有细胞核,但比红细胞大,能吞噬病菌,有防御保护功能,D错误。
故选B。
7.D
【分析】(1)血小板(PUT):是体积最小的血细胞,无细胞核,形状不规则,有止血和凝血的作用。
(2)血红蛋白: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呈两面凹的圆盘状,红细胞里有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叫血红蛋白。
在氧含量高的地方,与氧容易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又与氧容易分离。血红蛋白的这一特性,使红细胞具有运
输氧的功能。
(3)白细胞(WBC):是数量最少的血细胞,有细胞核,但比红细胞大,能吞噬病菌,有防御保护功能。
(4)红细胞(RBC):是数量最多的血细胞,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富含血红蛋白(Hb),具有运输氧气的功
能,也运输一部分二氧化碳。
【详解】A.由血常规由化验单可知,该同学的血小板正常,血小板能促进血液凝固,起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
A错误。
B.由血常规化验单可知,该同学红细胞数接近最低值,血红蛋白的测定值低于正常值,该同学血液运输氧气的能
力可能不正常,B错误。
C.由血常规由化验单可知,刘某体内的白细胞数正常,没有炎症,不需要消炎处理,C错误。
D.贫血是指一定体积的血液内红细胞数量和血红蛋白含量低于正常范围。由血液常规检查的结果可知,该同学红
细胞数接近最低值,血红蛋白的测定值低于正常值,他可能患有贫血病,应多吃一些含铁或是蛋白质丰富的食物,
D正确。
故选D。
8.A
【分析】(1)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时,判断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依据是: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动脉,由
分支汇集而成的血管是静脉,红细胞单行通过的是毛细血管。
(2)鱼是用鲤呼吸。
【详解】A.“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时,将小鱼平放在培养皿中,使尾鳍平贴在培养皿上,将载玻片盖在小
鱼尾鳍上,再将培养皿放置在载物台上,A正确。
B.为了便于观察,应选取尾鳍颜色浅的活小鱼,若尾鳍的色素较深时,不易观察到红细胞单行通过的情况,B错
误。
C.小鱼生活在水中,用鲤呼吸,来获得水中的溶解氧,因此在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的实验过程中,要用浸
湿的纱布将小鱼的头部的鲤盖和躯干包裹起来,目的是保持小鱼正常的呼吸,C错误。
D.小鱼尾鳍内含色素,颜色深,视野较暗,因此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应该用低倍的显微镜,低倍镜比高倍
镜的视野亮且视野宽,D错误。
故选A。
9.C
【分析】血液在心脏和全部血管(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组成的管道系统中循环流动,红细胞凝结成团会阻碍血
液循环,危及人的生命活动,严重的可导致死亡。
【详解】若给病人输入异型血,则病人的上肢静脉内会出现大量的红细胞聚集团,这些红细胞凝集团随血液流动的
途径是:上腔静脉一右心房一右心室一肺动脉一肺部毛细血管;在这里,红细胞凝集团将不能通过肺部毛细血管,
因为毛细血管的内径小,仅有8-10微米,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因此这些红细胞团最有可能堵塞病人肺部的毛细
血管。
故选C。
10.C
【分析】(1)体循环的路线是:左心室一主动脉T各级动脉T身体各部分的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T上、下腔静脉
一右心房,血液由含氧丰富的动脉血变成含氧少的静脉血。
(2)肺循环的路线是:右心室一肺动脉一肺部毛细血管一肺静脉—左心房,血液由含氧少的静脉血变成含氧丰富
的动脉血。
组织细胞
(氧气)卜二氧化碳等废物)
体循环:亲瞿一主动脉一瑞鬻一彘.一右心房
Ii
[详解]血液循环路线如图所示:动脉血睁脉血对照
肺循环:左心房—肺静脉«•—嘴寓"•—肺动脉—右心室
(氧气)I(二氧化碳)
肺泡
血液循环图可知,静脉注射药物,药物进入血液经上腔静脉一右心房(体循环)一右心室一肺动脉T肺部毛细血管
一肺静脉一左心房(肺循环)-左心室-主动脉一颈部动脉一患处(体循环),因此,药物在人体内经过的路径是
体循环、肺循环和体循环。
故选Co
11.B
【分析】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
要,这个过程叫呼吸作用。
【详解】A.氧气在人体内的扩散方向是:肺泡T血液一组织细胞,因此肺泡里的氧气浓度最高,故肺泡不是消耗
氧气的部位: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
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呼吸作用,故细胞是产生二氧化碳的部位,A错误。
B.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
这个过程叫呼吸作用。故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的部位都在组织细胞,B正确。
C.呼吸道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呼吸道黏膜内有毛细血管,对空气有温暖作用,呼吸道黏膜上有纤毛
且能分泌黏液,对空气有清洁和湿润作用,故呼吸道不是消耗氧气的部位;二氧化碳在人体内的扩散方向是:组织
细胞T血液-肺泡,因此肺泡里的二氧化碳浓度最低,故肺泡不是产生二氧化碳的部位,C错误。
D.毛细血管是血液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故毛细血管不是消耗氧气的部位;二氧化碳在人体内的扩散
方向是:组织细胞一血液一肺泡,因此肺泡里的二氧化碳浓度最低,故肺泡不是产生二氧化碳的部位,D错误。
故选B。
12.D
【分析】人体内物质分解时产生的二氧化碳、尿素和多余的水等废物排出体外的过程叫排泄。排泄的途径主要有三
条:①水和少量的无机盐、尿素以汗液的形式由皮肤排出;②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以气体的形式通过呼吸系统排出;
③绝大部分水、无机盐和尿素等废物以尿液的形式通过泌尿系统排出。
【详解】A.根据分析,水有三条排出体外的途径:汗液、尿液及呼气,A错误。
B.根据分析,无机盐有两条排出体外的途径,汗液和尿液,B错误。
C.根据分析,尿素有两条排出体外的途径,汗液和尿液,C错误。
D.根据分析,二氧化碳只能以气体的形式通过呼吸系统排出,故二氧化碳只有一条排出体外的途径,D正确。
故选D。
13.A
【分析】人体生命活动中会产生许多废物,如二氧化碳、尿素等。这些废物必须及时通过各种途径排出体外。人体
将二氧化碳、尿素,以及多余的水和无机盐等排出体外的过程叫做排泄。
【详解】人体的排泄途径主要有排尿、排汗和呼气三种•排尿主要排出人体内的尿素、多余的水和无机盐,主要是
通过泌尿系统排出。排汗主要排出人体多余的无机盐和水分,主要通过汗腺排出。呼气主要是排出二氧化碳气体,
主要通过呼吸系统排出。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是肾脏,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肺•
故选A。
【点睛】此题的解题关键是掌握排泄的概念、途径和意义。
14.B
【分析】图中①为入球小动脉、②为肾小球、③为肾小囊、④为肾小管、⑤为静脉
【详解】A.图中③为肾小囊、④为肾小管,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血液中除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
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由肾小球滤过到肾小囊腔中形成原尿,图中的③和④不是形成原尿的过程,
A错误。
B.图中④为肾小管,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
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故图中④不会出现大分子蛋白质,B正确。
C.肾小球是由毛细血管缠绕而成的血管球,一端为入球小动脉,另一端为出球小动脉,它的两端都是动脉,因为
肾小球只发生过滤作用,不进行物质交换,C错误。
D.图中⑤静脉,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葡萄糖都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
的水、无机盐和尿素等形成尿液,⑤流出的血液中,不是所有废物(如二氧化碳)都减少,D错误。
故选B。
15.A
【分析】人体细胞代谢活动产生的废物,如二氧化碳、水、无机盐、尿素等,它们属于代谢终产物,它们排出体外
过程称为排泄。
【详解】A.人体内废物的排泄途径主要有三条:呼吸系统(主要器官是肺)呼出气体、泌尿系统(主要器官是肾
脏)排出尿液、皮肤排出汗液。呼吸系统呼出的气体,主要排出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A正确。
B.人体内食物残渣叫做粪便,粪便通过肛门排出体外的过程叫排遗,不属于排泄,B错误。
C.排泄是把人体细胞代谢活动产生的废物,如二氧化碳、水、无机盐、尿素等排出体外过程,C错误。
D.人体内废物的排泄途径主要有三条:呼吸系统(主要器官是肺)呼出气体、泌尿系统(主要器官是肾脏)排出
尿液、皮肤排出汗液,D错误。
故选Ao
16.D
【分析】此题考查了神经元的结构就功能,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
【详解】A、此图是神经细胞的结构图,也叫神经元。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图示中:①是
细胞核,②是树突,③是轴突,④是神经末梢。A错误;
B、神经元的突起一般包括一条长而分支少的轴突和数条短而呈树枝状分支的树突,轴突以及套在外面的髓鞘叫神
经纤维;B错误;
C、兴奋或神经冲动可以通过②③④传导,C错误;
D、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能接受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D正确。
故选D。
【点睛】神经元的结构及功能是中考的热点,注意掌握,可结合神经元的结构图来理解和记忆。
17.C
【分析】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其结构基础是反射弧,由①感受器、②传入神经、③神经中枢、④传出神经、
⑤效应器五部分构成。
【详解】A.根据题图,结构②上具有神经节,所以,①代表感受器,②代表传入神经、③代表神经中枢、④代表
传出神经、⑤代表效应器,其中①感受器能够接受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A错误。
B.结合选项A的详解,③神经中枢能够接收神经冲动并产生新的神经冲动(即做出指令),能产生被敲打的感觉
是在大脑的躯体感觉中枢,B错误。
C.若④传出神经受损伤,则③神经中枢发出的神经冲动无法到达⑤效应器,即反射无法完成,但是③神经中枢还
能把神经冲动由白质上行传到大脑形成感觉,因此有感觉,C正确。
D.简单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
脊髓)参与即可完成。复杂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简单反射的基础上,经过
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根据题图,③神经
中枢位于脊髓,故该反射为简单反射,D错误。
故选C。
18.C
【分析】(1)简单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
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如膝跳反射等。
(2)复杂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
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
(3)简单反射与复杂反射的本质区别是否有大脑皮层的参与。没有大脑皮层参与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以下的
反射是简单反射,反射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上的反射是复杂反射。
【详解】A.人在阅读小说时会被感动地流泪,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A错误。
B.人在阅读小说时会被感动地流泪,看小说的字有视觉中枢参与;理解小说的内容,有语言中枢参与;流泪有躯
体运动中枢参与,B错误。
C.人在阅读小说时会被感动地流泪,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
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c正确。
D.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任何一个环节中断反射不能进行,所以人在阅读小说
时会被感动地流泪,完成该反射需要完整的反射弧,D错误。
故选Co
19.A
【分析】眼的主要部分是眼球,由眼球壁和眼球的内容物构成。视觉的形成过程大致是: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
依次经过角膜、瞳孔、晶状体和玻璃体,并经过晶状体等的折射,最终落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物像。视网膜上有
对光线敏感的细胞。这些细胞将图像信息通过视神经传给大脑的一定区域,人就产生了视觉。如图a是虹膜,b是
晶状体,d是视网膜,c是视神经。
【详解】A.常被称为“黑眼球”的部分是a虹膜。虹膜不透光有黑色素,俗称黑眼球,白种人是蓝色的,俗称蓝眼
睛。虹膜里面有色素,虹膜内含色素量的多少决定着眼睛的颜色,A正确。
B.晶状体似双凸透镜,对光线有折射作用,可以使远近不同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都能落在视网膜上。玻璃体是透
明的胶状物,对光线也就有折射作用。结构b晶状体病变或损伤,可以靠药物、手术等手段进行治疗,一般不需要
移植,B错误。
CD.d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能够把物体的色彩、亮度等信息转化为神经冲动,通过c视神经传给大脑的一定区域,
人就产生了视觉,视网膜是视觉感受,视觉在大脑皮层产生,CD错误。
故选A。
20.A
【分析】1.如果晶状体的凸度过大,或眼球前后径过长,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
会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导致看不清远处的物体,形成近视眼。近视眼戴凹透镜加以矫正。
2.视觉形成的过程是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再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
折射作用,在视网膜上能形成清晰的物像,物像刺激了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这些感光细胞产生的神经冲动,沿着
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就形成视觉.
【详解】A.近视眼的成因是晶状体曲度过大,折光能力太强,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长,导致来自远处物体的
光会聚在视网膜前,而不是视网膜上。可见,模拟近视眼的成像时,可向内推注射器使水透镜(模拟了晶状体)曲
度变大,A正确。
B.凹透镜具有能使光线发散的特点,因此,在眼睛前面放一个凹透镜,就能使来自远处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
从而矫正了近视眼。可见,模拟矫正近视眼时,可在F和水透镜间增加一个凹透镜(不是凸透镜),B错误。
C.眼球中的视网膜,为一层柔软而透明的膜,紧贴在脉络膜内面,有感受光刺激的作用。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能
够把物体的色彩、亮度等信息转化为神经冲动,故视网膜是视觉感受器,是眼球内成像的部位。可见,光屏模拟形
成物像的视网膜,不是模拟的视觉形成部位(大脑皮层),C错误。
D.在眼球的结构中,晶状体透明、有弹性,类似照相机的镜头。睫状体内有平滑肌,通过平滑肌的收缩和舒张来
调节晶状体的曲度,从而使眼睛能够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可见,水透镜模拟晶状体(不是角膜),注射器模拟睫
状体,D错误。
故选Ao
21.C
【分析】(1)眼球由眼球壁和内容物组成,眼球壁包括外膜、中膜和内膜。①外膜前面由无色透明的角膜和后面白
色坚韧的巩膜组成。②中膜由虹膜、睫状体和脉络膜组成,虹膜不适光有黑色素,俗称黑眼球,白种人是蓝色的,
俗称蓝眼睛。虹膜中央有瞳孔,瞳孔的大小可以调节,能够控制进入眼球内的光线。③内膜是视网膜,视网膜上有
感光细胞,能接受光的刺激产生神经冲动。内容物由房水、晶状体、玻璃体组成.
(2)耳的结构包括外耳、中耳和内耳。外耳包括耳廓和外耳道,耳廓有收集声波的作用,外耳道将声波传至鼓膜。
中耳包括鼓膜、鼓室和听小骨。鼓膜把声波振动转为机械振动:鼓室容纳听小骨,维持鼓膜两侧气压的平衡(有咽
鼓管通到咽部);听小骨把鼓膜的振动扩大并传到内耳。内耳包括半规管、前庭和耳蜗。前庭和半规管里有感受头
部位置变动的位觉(平衡觉)感受器,与身体的平衡有关;耳蜗内含有听觉感受器,受振动刺激能产生神经冲动。
神经冲动通过听觉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特定区域,形成听觉。
【详解】根据分析知,眼球的内膜即视网膜上有感光细胞,含有许多对光线敏感的细胞,能感受光的刺激,产生神
经冲动,属于视觉感受器;所以人的视觉感受器位于视网膜。耳蜗内有听觉感受器,感受振动刺激,产生神经冲动,
所以人的听觉感受器位于耳蜗。因此,人的视觉感受器和听觉感受器分别位于视网膜和耳蜗。
故选Co
22.B
【分析】人体分泌腺的类型。外分泌腺:有导管的腺体,分泌物由导管排出。内分泌腺:没有导管的腺体,分泌
的激素直接进入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
【详解】胰腺分为外分泌腺和内分泌腺。外分泌腺分泌胰液,胰液通过导管流入小肠;内分泌腺称为胰岛,分泌胰
岛素,胰岛素是激素,胰岛素不经过导管、会直接进入血液。结合分析可知,胰岛与胰腺相比,重要区别主要体现
在:①没有导管、③分泌激素、⑤分泌物直接进入毛细血管,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o
23.D
【分析】图中:①垂体、②甲状腺、③胸腺、④肾上腺、⑤胰岛、⑥卵巢。
【详解】A.生长激素是由①垂体分泌的,有调节人体生长发育的作用,如果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不足会患侏儒症;
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过多会患巨人症;成年人的生长激素分泌过多会患肢端肥大症,A正确。
B.②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几乎作用于全身组织细胞,具有促进代谢活动,促进生长发育(包括中枢神经系
统的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的作用,B正确。
C.⑤胰岛散布于胰腺中,能够分泌胰岛素。胰岛素的功能是调节糖在体内的吸收、利用和转化等,如促进血糖(血
液中的葡萄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的分解,从而降低血糖的浓度,使血糖维持在正常水平,c正确。
D.⑥卵巢是女性的主要生殖器官,呈葡萄状,位于腹腔内,左右各一个,能产生卵细胞(属于生殖细胞)并分泌
雌性激素。雌性激素能激发并维持促使女性出现第二性征,D错误。
故选D。
24.D
【分析】激素是由内分泌腺分泌的对身体有特殊作用的化学物质。激素在人体内的含量极少,但对人体的新陈代谢、
生长发育和生殖等生命活动都具有重要的作用。激素在人体内必须维持在适当的水平,或多或少都会对人体产生不
同的影响。
【详解】AC.生长激素能够调节人体的生长发育,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不足会引起侏儒症;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
过多,导致巨人症,AC不符合题意。
B.甲状腺激素的作用是促进生长发育和新陈代谢,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幼年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少,会患呆小
症,B不符合题意。
D.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体内长期缺碘就会影响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甲状腺的发育,就会得地方性甲状腺
肿,即大脖子病。推广食盐加碘的措施主要是为了预防地方性甲状腺肿,D符合题意。
故选D。
25.C
【分析】通过神经系统对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叫神经调节,其基本方式是反射;化学物质通过体液(血浆、组织液、
淋巴等)的运输而对人体生理活动进行的调节,就叫体液调节。如激素对人体生理活动的调节,是通过血液的运输
而起作用的。生物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包括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
【详解】当你情绪激动时,大脑皮层就会特别兴奋,并通过支配肾上腺的神经促使肾上腺分泌较多的肾上腺素等。
这些激素能够促使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并且促使皮肤因血管扩张而显得面红耳赤。因此在神经系统的调节控制下,
激素通过血液循环的运输,也参与调节人体的生命活动。因此,我们身处紧张的场面时,一般会呼吸急促、心跳加
快。这是由于人体神经和激素共同调节的结果,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26.D
【分析】设计探究实验的基本原则:对照原则(对照实验——除探究的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一般
有实验组和对照组之分)、单一变量原则(科学探究要求一组对照实验只有一个实验变量)、重复性原则(设计的实
验要重复实验)。
【详解】A.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它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
对照实验;一组对照实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是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对照组是不接受实验变量处
理的对象组;因此在该实验中丙鼠是对照组,在实验中起对照作用,A不符合题意。
B.该实验探究的目的:“口服胰岛素能治疗糖尿病吗?",避免实验鼠自身分泌的胰岛素的干扰,需将甲乙两只小
鼠的胰岛破坏,使之不能分泌胰岛素,B不符合题意。
C.每组一只老鼠数量太少,会有偶然性,实验误差较大,实验结果不能说明一般性。所用每组适量增加鼠的数量,
可以减少其他因素的影响而导致的误差,排除偶然性,增强实验的科学性,c不符合题意。
D.胰岛素是由胰岛分泌的,它的主要作用是调节糖在体内的吸收、利用和转化等,具体说,它能促进血糖合成糖
原,加速血糖分解。甲鼠无胰岛,但注射胰岛素,尿液中无葡萄糖,说明注射胰岛素可维持血糖浓度在正常水平;
丙鼠自身胰岛可分泌胰岛素,尿液中无葡萄糖,说明胰岛分泌的胰岛素可维持血糖浓度在正常水平;乙鼠无胰岛,
但口服胰岛素,尿液中有葡萄糖,说明口服胰岛素不能维持血糖浓度在正常水平。综上可知,治疗糖尿病,胰岛素
可以注射,但不可以口服,D符合题意。
故选D。
27.D
【分析】图中①是骨松质,②是骨密质,③是骨髓腔,④是骨膜。
【详解】A.①骨松质内的骨髓终生具有造血功能,A错误。
B.②是骨密质,致密坚硬,抗压力强,B错误。
C.成年后③骨髓腔内的红骨髓变为黄骨髓,失去造血功能,但是人体一旦失血过多,黄骨髓会再次转化成红骨髓,
C错误。
D.骨膜中有成骨细胞,对骨折后骨的愈合起作用,它能不断产生新的骨细胞使骨不断长粗,所以骨折后对骨的愈
合起作用的是④内的成骨细胞,D正确。
故选D。
28.A
【分析】图中:①是关节头、②是关节窝、③是关节囊、④是关节腔、⑤是关节软骨、⑥是骨、⑦是关节、⑧是骨
骼肌,据此回答。
【详解】A.关节包括关节面、④关节腔、③关节囊三部分。关节面包括①关节头和②关节窝,在关节头和关节窝
上有一层⑤关节软骨,可以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减少振荡,A错误。
B.关节囊由结缔组织构成,包绕着整个关节(包括①关节头、②关节窝),把相邻的两骨牢固地联系起来。关节囊
及囊内外的韧带,使两骨的连接更加牢固,B正确。
CD.⑧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
转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在运动中,骨起杠杆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骨骼肌收缩产生动力,CD正确。
故选A。
29.B
【分析】图中:①是肱二头肌、②是肱三头肌,据此回答。
【详解】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关节活动,于是躯体的相应部位就会产生运动。屈肘时,
①肱二头肌肌群收缩,②肱三头肌肌群舒张;伸肘时,②肱三头肌肌群收缩,①肱二头肌肌群舒张;上肢自然下垂
时,二者同时舒张;垂提重物时,二者同时收缩。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它需要神经系统的控制和激素
调节,它需要能量的供应,需要消耗ATP,故①肱二头肌肌群和②肱三头肌肌群收缩,不仅能由外界刺激引发,激
素也可以引发,B正确,ACD错误。
故选Bo
30.D
【分析】人体的任何一个动作,都是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由于骨骼肌收缩,并且牵引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
而完成的。
【详解】A.先天性行为往往是一些简单的、出生时就必不可少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先天具备的非条件反射行为。
投篮球是通过学习和生活经验获得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A错误。
B.投篮时需要屈肘和伸肘,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故只需
肱三头肌收缩不能完成投篮动作,B错误。
C.人体能看远近不同的物体主要是通过睫状体调节晶状体的曲度完成的。人视近物时.,睫状体收缩,晶状体曲度
变大;视远物时,睫状体舒张,晶状体曲度变减小。故看着篮球进入篮圈过程中晶状体凸度由大变小,c错误。
D.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它需要神经系统的控制和调节。它需要能量的供应,因此还需要消化系统、
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的配合,D正确。
故选D。
31.D
【分析】争斗行为:动物个体之间常常由于争夺食物、配偶、领地或巢区而发生相互攻击或战斗。
【详解】A.根据分析知,雄性猎豹为领地而争斗,是争斗行为,A错误。
B.根据分析知,猫与狗为争夺一块肉骨头而争斗,是争斗行为,B错误。
C.根据分析知,绵羊与山羊为争夺草而争斗,是争斗行为,C错误。
D.猫头鹰捕捉田鼠,是捕食行为,D正确。
故选D。
32.C
【分析】先天性行为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体内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对维持最基本的生存必不可少。而学习行为
则是指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
【详解】A.如果小鼠找到食物的时间一次比一次短,则说明小鼠具有学习能力,通过环境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
学习而获得的行为,故A不符合题意。
B.小鼠的这种行为属于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
故B不符合题意。
C.小鼠第一次尝试着走出迷宫获得了食物,需要经过多次强化训练,建立起条件反射后,才能够较熟练地走出迷
宫,并且还需要不断强化,否则就会消退,故C符合题意。
D.不同的动物,学习能力是不同的;同种动物,不同个体之间的学习能力也存在差异,所以用不同的小鼠进行实
验,发现小鼠的学习能力存在个体差异,故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劳斯莱斯魅影购车合同范本
- 为要使用合同范本
- pvc销售合同范本
- 代办旅游合同范本
- 兼职司机 合同范本
- 养生店合同范本
- 分期车辆协议合同范本
- 2024年上海健康医学院招聘考试真题
- 北京一对一合伙合同范本
- 下铺门店转让合同范本
- 2025年山西杏花村汾酒集团限责任公司人才招聘71名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贵州黔源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冲刺题2025
- 2025年江苏省环保集团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新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全文解读学习
- 物业管理服务内容标准及质量保证措施
-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习作:写读后感课件
- 学校提高《规范书写水平、传承汉字文化》活动方案3篇
- 幕墙施工现场安全检查方案
- 2023年4月2日湖北事业单位联考C类《职业能力倾向测验》试题
- 主持课课件教学课件
- 第四节-全电路欧姆定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