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自考00661中外新闻作品研究试题及答案含解析_第1页
2016年10月自考00661中外新闻作品研究试题及答案含解析_第2页
2016年10月自考00661中外新闻作品研究试题及答案含解析_第3页
2016年10月自考00661中外新闻作品研究试题及答案含解析_第4页
2016年10月自考00661中外新闻作品研究试题及答案含解析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外新闻作品研究年月真题

00661201610

1、【单选题】《华盛顿邮报》的“水门事件”报道,其报道形式属于

解释性报道

调查性报道

A:

消息

B:

通讯

C:

答D:案:B

解析:调查性报道又称揭露性报道,是一种在积累了充分事实的基础上,以系统、深入地

揭露问题为主旨的报道形式。《华盛顿邮报》的“水门事件”报道,其报道形式属于调查

性报道。

2、【单选题】1935年7月开始,范长江用了10个月的时间考察了中国西北地区,他这一时

期的通讯作品集中发表于

《新闻报》

《申报》

A:

《大公报》

B:

《大众生活》

C:

答D:案:C

解析:范长江从1935年7月开始,以《大公报》特约通讯员身份,对我国西北地区进行

考察履行,历时10个月,足迹遍及川、陕、甘、青、内蒙等广大地区,撰写了一系列通

讯,陆续在《大公报》发表,后汇集成《中国西北角》。

3、【单选题】下列对于新闻语言的概括,不当的是

要尽可能不厌其烦地将每一个细节都交待清楚

要做到准确严谨,恰如其分她反映所报道的客观事物

A:

要鲜明生动

B:

要简练明白,晓畅明了,通俗易懂

C:

答D:案:A

解析:新闻写作的语言要求主要有以下几点:(1)要准确不要含糊新闻报道的事实必须

准确无误,不能含糊其辞,模棱两可。(2)要简明不要堆砌新闻语言要求言简意赅,简

单明快,用最少的语言传播最多的信息。(3)要生动不要空洞新闻语言要求生动具体,

真实可信。(4)要新鲜不要陈旧新闻报道是时代的追风者,是新语言的提倡者,时代感

是新闻语言的重要特征。

4、【单选题】新闻作品中最主要、最常见的体裁是

通讯

深度报道

A:

特写

B:

消息

C:

答D:案:D

解析:在谋篇布局上,新闻作品也有自己的特点。新闻作品中最主要、最常见的体裁一

一消息,一般由导语、主体、背景、结尾等部分构成。P9

5、【单选题】下列中国著名记者中,活跃于清末民初的是

范长江

黄远生

A:

徐铸成

B:

艾丰

C:

答D:案:B

解析:在清末民初的十余年间,黄远生游走于教育、政治与新闻。

6、【单选题】下列思维方式,属于宏观思维的是

从微小细部入手,求得对事物的深入发掘

努力提出新见解、薪问题的进取性思维方式

A:

寻找出某事物与其他事物的不同之处的思维方式

B:

突破、超越所观察的事物本身,从更大的时空范围去展开纵向和横向的思索

C:

答D:案:D

解析:宏观思维是指思维突破、超越所观察的事物本身,从更大的时空范围去展开纵向和

横向的思索。

7、【单选题】一般而言,新闻报道时效性和新闻价值之间的关系是

事实发生和新闻报道之间的时间间隔越短,新闻价值越小

时效性和新闻价值之间没有关联

A:

事实发生和新闻报道之间的时间间隔越长,新闻价值越小

B:

所有的新闻,都是越快越好

C:

D:

答案:C

解析:新闻报道时效性和新闻价值之间的关系:发生与被报道之间的时间差,时间差越

小,时效性越强,信息时代,要力争在第一时间发出报道,新闻事业发展史即是争取时间

性的历史。

8、【单选题】下列记者中,不属于美国调查记者的是

林肯·斯蒂芬斯

伍德沃德

A:

伯恩斯坦

B:

埃德加·斯诺

C:

答D:案:D

解析:很多人都知道,最先抓住"水门事件"不放,终于把尼克松搞下台的那个记者名叫鲍

伯·伍德沃德,他后来成为美国最著名的政治调查记者之一,现为《华盛顿邮报》的助理主

编,一贯擅长报道和分析美国高层政治。卡尔·伯恩斯坦是《华盛顿邮报》前记者,1972年

美国水门事件主要调查者。以记者林肯·斯蒂芬斯和小说家厄普顿·辛克莱为代表,形成

了专门揭丑的"扒粪运动"。它专门揭发大企业与资产阶级政客相勾结,进行贿赂、操纵、

贪污等活动;政府和立法机构徇私舞弊;新闻机构卖身投靠等现象。

9、【单选题】《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一文的作者是

邓小平

江泽民

A:

毛泽东

B:

周恩来

C:

答D:案:C

解析:1948年毛泽东发表了《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

10、【单选题】我国境内出现近代中文报纸是在

19世纪晚期

19世纪30年代

A:

20世纪早期

B:

20世纪20年代

C:

答D:案:B

解析:19世纪30年代,我国境内开始有了近代中文报纸。P13

11、【单选题】新闻作品中最基本、最常见的表现手法是

议论

描写

A:

叙述

B:

抒情

C:

答D:案:C

解析:叙述,它是新闻作品中最基本、最常见的一种表现手法无论在新闻作品中采用哪一

种叙述方法或多种叙述方法结合运用,从整体上来说,叙述是否准确恰当、清楚明白、有条

不,这在分析新闻作品时需要注意把握。P41

12、【单选题】报道张海迪的著名通讯《生命的支柱》发表于

《中国青年报》

《人民日报》

A:

《南方都市报》

B:

《经济日报》

C:

答D:案:A

解析:《中国青年报》1983年3月1日刊登的《生命的支柱》被读者认为是所有报道张海

迪的通讯中最成功的的一篇。

13、【单选题】下列对于西方新闻文体中的“特稿”,表述不当的是

特稿是西方新闻写作中的一种特殊文体

特稿的主要作用在于迅速、简明地报道最新事实

A:

特稿是以形象生动的手法,将新闻事件、人物、场景、气氛等具体、生动地再现出来的报道

B:

形式

C:

在广义上,西方的特稿包括除消息、评论外的所有文章

答D:案:B

解析:选项B错。特稿是西方新闻写作中的一种特殊文体。它是以形象生动的手法,将新

闻事件、人物、场景、气氛等具体、生动地再现出来的报道形式。

14、【单选题】在西方新闻界的分类中,消费类报道一般属于

硬新闻

软新闻

A:

综合新闻

B:

时政要闻

C:

D:

答案:B

解析:软新闻则指时效性较弱、重要性不足,而趣味浓厚的报道,一般指一些社会生活、消

费类报道。

15、【单选题】“载着主副食和淡水的拖船一离码头,水天相连的南中国海风起浪涌,拖船

像一叶小舟被大海随意抛上浪尖又甩进涌谷,使人顿觉天在旋转。’L—这一段文字主要采用

的表现手法是

描写

议论

A:

叙述

B:

抒情

C:

答D:案:A

解析:描写,它也是新闻作品中常见的一种表现手法,主要是用来对新闻报道中的人物、事

实情节、环境现场等作具体的描绘和刻画,生动有力地表现新闻内容和主题,增强新闻作

品的表现力和吸引力。P41-P42

16、【多选题】下列作品中,以记载重大史实为主要内容的有

《上海严寒》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A:

《日本签字投降》

B:

《墨索里尼悬尸米兰街头》

C:

《奥斯威辛没有新闻可写》

D:

答E:案:BC

解析:选项B和C是以记载重大史实为主要内容。《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是无产

阶级革命家毛泽东在公元1949年渡江战役将要胜利时写的一篇新闻。《日本签字投降》

记录的是日本外相重光葵在无条件投降书上签字。

17、【多选题】从新闻作品研究者的理论素养来说,需要具有较高的

特殊才能

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

A:

政策水平

B:

求真精神

C:

分析判断能力

D:

答E:案:BCE

解析:新闻作品研究者要有较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和政策水平,要有较强的分析判断

能力。

18、【多选题】下列关于新闻敏感的表述,正确的有

它是新闻工作者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综合的考虑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

它的主要表现之一是迅速判断某一事实能否引起受众的广泛关注,以及关注程度如何

A:

它所包括的诸种能力,贯穿于新闻活动的全过程

B:

它并非先天形成,而是在长期新闻实践中锻炼和培养起来的

C:

它要求新闻工作者的神经始终处于高度紧张状态

D:

答E:案:ABCD

解析:较强的新闻敏感,也是做好新闻作品分析、研究工作不可缺少的。新闻敏感是指新

闻工作者在现实生活中,能迅速地辨别和捕捉事物变动的信息并衡量信息含有的新闻价值

大小的能力。它是新闻工作者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综合的考察和分析判断能力新闻敏感不是

先天性的,而是新闻工作者在长期新闻实践中锻炼和培养起来的一种职业能力。它主要表

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判断某一事物的政治意义以及它可能产生的政治效果;二是判断某一

事实在全局中的地位以及是否会对全局产生影响;三是判断某一事实能否引起受众的广泛

关注以及关注程度如何;四是判断同一新闻事件中的许多事实,哪一个重要,哪一个次要,并

能迅速地进行取舍;五是从看来无关紧要的事实中,迅速判断其有价值的部分和方面;六

是从新闻线索中,迅速预见是否可能导致发现重要新闻等等。P77-P78

19、【多选题】新闻作品的共性包含在新闻报道的基本原则和规律之中,它包括

真实

准确

A:

迅速及时

B:

针对性

C:

指导性

D:

答E:案:ABCDE

解析:新闻作品的共性包含在新闻报道的基本原则和规律之中,如真实、准确、迅速、及

时、针对性、指导性等,皆为新闻作品应遵循的共性。在新闻作品研究中,不能离开新闻作

品的共性,应注意在新闻共性的大前提下评价、研究作品。P26

20、【多选题】下列新闻作品中,在结构方面具有“双线条”特征的作品有

《美国宇航员登上月球》

《水面下的桥梁》

A:

《奥斯威辛没有新闻可写》

B:

《世界最佳急诊室》

C:

D:

《核弹元勋的“三子”》

答E:案:CD

解析:《奥斯威辛没有新闻可写》此文双线条展开,一方面写奥斯威辛集中营,一方面写

参观者(同时也是作者)的见闻感受和心情,情、景、事融为一体,双线交织,气氛沉重。

认知这种表现手法的特点和作用。《世界最佳急诊室》这篇特写的显著特色是结构新颖,

釆用的是双线式布局方法。

21、【问答题】新闻作品为什么需要设置悬念?通常如何处理这一手法?

答案:设置悬念也是新闻作品的一种表现手法。有的新闻作品由于所报道的新闻事实较为

曲折或具有一定的戏剧性,作者在写作时,从新闻内容的实际出发,在作品中设置悬念,

以引起受众的关注和兴趣,然后用事实予以解释,揭示结果,解除悬念。这种表现手法运

用得好,能引人入胜,能激发起读者阅读完全文的欲望。在新闻作品中如能处理好悬念

手法,则可发挥它独特的作用,达到引人入胜的效果。但在剖析作品时,需注意设置悬念

要符合新闻事实的实际情况,不能违背真实性原则;其次,所设置的悬念应与新闻事实相

关;第三,要有答案,要揭示结果,总之悬念设置要用之得当。(基本意思表达清楚即

可,不必逐字逐句复述)

22、【问答题】西方记者通常是怎样使用新闻背景材料的?

答案:西方新闻界历来重视新闻背景材料的使用,以增加新闻作品所揭示内容的深度和广

度。新闻中有人们不熟悉的内容,需要在报道中增加一些必要的说明与解释,交代新闻

事实的来龙去脉,揭示其与周围事实的联系和影响,从而便于读者理解和接受新闻事实。

通常而言,西方记者使用新闻背景来说明新闻事实产生的具体条件和原因,或将一些记者

不便作出的判断通过背景性揭示出来,从而显示出“用事实说活”的力量。另外,对于一

些比较难懂的专业领域的内容,西方记者一般也会在新闻报道中运用背景材料予以解释与

说明,帮助读者理解新闻的内容,这类背景也被称为注释性背景。(上述意义表达清楚

即可,不必逐句复述)

23、【问答题】如何理解新闻作品研究活动中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答案:新闻作品是客观存在的事实,是第一性的:研究者的理解和评判是第二性的。存在

决定意识,这是唯物主义的一般原理。在新闻作品研究活动中,一定要坚持主观与客观相

统一的原则,才能对新闻作品作出确切的评价。具体而言需要注意以下几点:①坚持

观察的客现性,反对主观地评析作品;②坚持观察的全面性,反对片面地评析作品;

③坚持观察的深刻性,反对表面地评析作品。

24、【问答题】试述《一本充满自我批评精神的新书》这篇新闻作品的主要特点。

答案:(1)叙述这篇消息的主要内容;概括其主题——失误是难免的,问题是怎样对待

失误,把失误的教训总结出来,使更多的人减少失误,威信将会更高。(2)此文从一

个新的角度来体现常见的新闻主题,通过分析全文,说明为什么新闻写作要重视角度新

颖。(3)分析此文中有关把失误公布于众,勇于自我批评的事实部分,对深化新闻思

想内涵的作用。

25、【问答题】试述《学习南京市绿化经验要注意三点不足之处》这篇新闻作品的主要特

点。

答案:(1)这是一篇经验性消息。(2)记者没有一般化地报道南京市绿化建设的成

就,令人耳目一新,他实事求是、辩证地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采写作风和思维方式值得

学习。(3)描写、写实是这条消息的写作特色、结合文中具体、实在介绍南京市绿化

工作的事例和数据,并领会其深刻的现实合义。(4)经验性消息的价值在于有普遍的

指导意义,实用性;可借鉴性强。分析文中能体现可借鉴性特点的事例与文句。

26、【问答题】下列是分别来自1957年新华社和2014年《新闻晨报》的两篇有关严寒天气

的报道,请根据我们所学的对新闻作品内容与形式的分析方法,比较两篇报道在文体、结构

和表现方法方面的差异,并分析它们对阅读效果的影响。答题要求:论点明确,条理清

晰,文字简洁,写成500字左右的评析短文,标题自拟。上海的严寒(新华社上海l957

年2月12日电)这几天上海街头积雪不化,春寒料峭,最低温度下降到零下7.4摄氏度,上

海人遇到了有气象记载的80多年来罕见的严寒。10目和11日,出现了晴天下雪的现象,晴

日高照,雪花在阳光中飞舞,行人纷纷伫足仰视这个瑰丽的奇景。“前天一夜风雪,昨夜

八百童尸。”这是诗人藏克寥1947年2月在上海写下的诗篇《生命的零度》中开头的两句。

这几天要比l0年前冷得多,但据上海市民政局调查,到目前并没有发现冻死的人。民政局已

布置各区加强对生活困难的居民。特别是孤苦无依的老人的救济工作。为了避免寒冷影响儿

童的健康,上海市教育局已将全市幼儿园的开学日期延至18日。极端严寒让芝加哥变成

“芝伯剃亚”(选白《新闻晨报》)综合外国媒体1月7日报道,自当地时问6日起,

受到极地漩涡的影响,美国本土大部分地区遭遇近20年来最低温。目前,极端严寒天气已导

致全美15人死亡。(到底多冷)北极熊都不敢呆在室外6日,芝加哥气温创下低温纪

录。天气预报显示,当地时间6日8时左右,芝加哥奥黑尔国际机场的气温降至零下26.7摄

氏度,创1988年以来新低。当天,美国国家气象局发布微博时为芝加哥取了一个新名字

“芝伯利亚”(Chiberia),以此说明芝加哥的寒冷程度不亚于以严寒著称的俄罗斯西饴利

亚地区。那么,“芝伯利亚”究竟有多冷呢?确实很冷,就连动物园里的北极熊都被禁止在

户外活动。芝加哥林肯公园动物鼹发言人莎伦·杜瓦尔解释称,野生北极熊有厚厚的脂肪

层,足以抵御零下46摄氏度的低温,但该动物园里唯一一只北极熊“阿那纳”在人工饲养环

境下长大,没有厚脂肪层防寒,所以它6日只能呆在温度为4.5摄氏度的室内。在匹兹堡市

的国家岛类公园,由于天气太过寒冷,秃鹰和非洲企鹅暂停展览。此外,芝加哥市还开放

了12个公共场所供市民取暖,其中一处彻夜开放。在芝加哥所处的伊利诺伊州,共开放了

100个公共取暖中心。(罪魁祸首)“极地漩涡”致零下40度美国国家气象局表示,

“极地漩涡”是造成全美大部分地区遭遇近20年最低气温的“罪魁祸首”。这场降温6日席

卷美国中西部后,向东北部的华盛顿地区挺进。在位于上中西部地区的明尼苏达州,气温

降至零下40摄氏度,体感温度最低为零下49摄氏度。明尼苏这州州长马克·戴顿下令,该

州全部2000所公立学校6日停课,这是自1997年以来首次。7日,明尼苏迭州多所学校将继

续停课。尽管气象部门发出警告称,气温降至零下40摄氏度时,皮肤暴露在寒风中几分钟

就会冻伤,但是仍有民众不惧危险,走出户外体验难得的“极地乐园”。“我喜欢寒冷的天

气。我是疯狂热爱严寒的明尼苏达州人。”罗伯特·佩蒂特工歇时在雪地上散步。(极

寒影响)交通事故多,体弱被冻死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报道,截至当地时间7

日,极端严寒天气已导致全荧15人死亡,多数为交通事故。其中,在纽约州西部,一名患

有老年痴呆症的妇女外出时衣着单簿倒地身亡。在俄亥俄州克利夫兰市,一名病患因体温过

低丧生。极寒天气也严重影响到美国的交通秩序。在芝加哥市奥黑尔国际机场,5日晚有

1200架次航班被取消,占到该机场当天航班总量的一半。在密苏里州东部城市圣路易斯和印

第安纳州首府印第安纳波利斯,521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