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不断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挺进。在这一光辉历程中,逐渐形成的内涵丰厚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成为中华民族不断奋进的精神力量。
本单元所选作品,有的回顾历史,展望未来,抒发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自豪之情;有的讲述革命斗争中的具体事件,反映革命者的战斗激情和革命人道主义精神;有的表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党员干部的光辉事迹和祖国统一大业不可阻挡的趋势,表达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将实现的坚定信念;还有的表现党领导全国人民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的伟大斗争,诠释了伟大抗疫精神。
学习本单元,要结合历史背景研读作品,理解作品内涵,感受作品中洋溢的革命豪情和建设热情,获得崇高的体验;把握不同体式作品的风格特点,学习其写作技巧,欣赏富有时代特征的表达艺术。单元学习任务基础性目标:时代背景
课文
时代背景《中国人民站起来了》1949年(解放战争时期)《长征胜利万岁》1935年(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大战中的插曲》1940年(抗日战争时期)《别了,“不列颠尼亚”》1997年(改革开放新时期,统一大业)《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1962-1964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在民族复兴的历史丰碑上——2020中国抗疫记》2020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课文
文体
文体特点《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长征胜利万岁》《大战中的插曲》《别了,“不列颠尼亚”》《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在民族复兴的历史丰碑上——2020中国抗疫记》开幕词回忆录回忆录消息人物通讯事件通讯简明性、口语化、宣告性、引导性、鼓动性见闻更真实,感受更真挚内容真实、迅速及时、简明扼要内容丰富、材料真实、表达文学新闻性、完整性、典型性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召开。这次会议是在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已经基本取得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即将成立的背景下召开的。毛泽东在会上发表了这篇著名的讲话,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国人民站起来了!”阅读本文,要注意结合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特别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的革命历程,理解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历史意义,体会毛泽东这一宣告的深刻含义,感受其中蕴含的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自豪之情。毛泽东在改天换地的伟大时刻,回顾过去,论证了革命胜利的历史必然性;立足当下,对国家的发展大计作出规划;展望未来,描绘出中华民族振兴的壮丽蓝图。学习时,注意分析作者围绕“中国人民站起来了”阐述了哪些具体内容,各部分之间有怎样的关联。(作文写作结构)《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学习提示
定义:开幕词是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的领导人,在会议开幕时所作的讲话,旨在阐明会议的指导思想、宗旨、重要意义,向与会者提出开好会议的中心任务和要求。开幕词的主要特点是宣告性和引导性。作用:开幕词通常要阐明会议或活动的性质、宗旨、任务、要求和议程安排等,集中体现了大会或活动的指导思想,起着定调的作用,对引导会议或活动朝着既定的正确方向顺利进行,保证会议或活动的圆满成功,有着重要的意义。开幕词开幕词特点
1.简明性。开幕词要简洁明了、短小精悍,最忌长篇累牍、言不及义,多使用祈使句,表示祝贺和希望。
2.口语化。开幕词的语言应该通俗、明快、上口。
3.宣告性。开幕词是会议或者活动的序曲,所以它有宣告会议或活动正式开始的特性。4.针对性。讲话的对象要明确。
5.引导性。开幕词一般要阐述会议或活动的宗旨、目的、意义、任务等,这对整个会议或活动的成功举行起着引导作用。
6.鼓动性。开幕词带着对会议或者活动的良好祝愿,通过介绍会议或活动,激励参与者的参与意识,调动其积极性。结合以上内容,根据开幕词的构成,划分文章的层次,厘清各部分之间的关联。第一部分(1—2段):宣布大会开幕,简介与会代表及大会特点。第二部分(3—4段):回顾过去,论证革命胜利的历史必然性。第三部分(5—8段):立足当下,做出规划,指明议程。第四部分(9—11段):展望未来,描绘民族振兴蓝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国防建设)第五部分(12—16段):纪念与祝贺。思考“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论述了哪些具体内容?各部分之间有怎样的关联?1.三方面内容:一是回顾过去,回顾中国近代一百多年来尤其是近三年多的解放战争历程,阐述“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历史必然性;二是立足当下,正式宣布“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对国家发展大计作出规划,阐述了“站起来”的伟大历史意义;三是展望未来,描绘出民族振兴的壮丽蓝图,阐述“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以后的美好前景。2.关联:第一部分是第二部分的因,第二部分是第一部分的果;第二部分又是第三部分的基础和前提。《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文本探究单元研习任务: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篇讲话,观点鲜明,态度坚决,铿锵有力,表现出毛泽东的豪情、自信和睿智。文中运用了较多表示强调的词语和判断句来增强文章的感染力。请你体会这些词语和句式的表达效果。析感情归纳总结文章是如何来表达这些情感表现的。①善用明显具有情感倾向的词语。②大量使用判断句。③使用强调的词语,使语言表达准确得体。写作特点①观点鲜明,不容置疑。文章运用了大量的判断句。②态度坚决,铿锵有力。给人确凿无疑的感觉。③用词精准,看问题全面,睿智理智,富有逻辑。④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让文章充满气势。⑤充满信心与希望,大量运用了表示强调的词语和句式。中国的命运一经操在人民自己的手里,中国就将如太阳升起在东方那样,以自己的辉煌的光焰普照大地!——毛泽东
在旧中国,帝国主义的侵略和黑暗势力的压迫,使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但正义的抗争和人性的美好从未缺席。《长征胜利万岁》展示了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伟大壮举,《大战中的插曲》反映了中国人民在残酷战争中对革命人道主义的坚守,两篇作品从不同侧面表达了作者对中国革命的认识和思考。
《长征胜利万岁》记述了红军胜利到达陕北、在吴起镇伏击并歼灭敌军、召开全军干部会议等事件,表达了对长征胜利结束的欣喜和激动之情。作者通过一些具体场面和细节记录这一重大历史时刻,并融入恰当的议论和抒情来表达感受,让人置身于真实的历史氛围中,阅读时要多加体会。文中多处引用毛泽东关于长征的论述,朗读这部分内容,加深对长征伟大意义的理解。
《大战中的插曲》以朴实无华的笔触记述了百团大战中一件曲折而又很有意义的事情,既彰显了伟大的革命人道主义精神,也包含了对日本侵略者残酷暴行的控诉。阅读时要理清行文线索,思考作者救助日本小姑娘并致信日本官兵的深刻用意,想想"百团大战中这个小小的‘插曲’”为何“成了中日人民友好的佳话”。第2课学习提示任务一:“万岁”表达作者对长征胜利结束的欣喜和激动之情。思考本文运用了哪些手法来表现指战员的兴奋和激动?任务二:“插曲”,在文中指拯救两个日本小姑娘的故事。作者是如何叙述这一“插曲”的?要求:运用批注法,在书上做好标注,然后总结归纳。正面描写动作描写:如红四团到达吴起镇后指战员“欢叫”“冲”“跑”的动作描写;“我们互相祝贺,互诉衷肠”。心理描写:如“我们都很高兴”,“我们越听越激动,越听越高兴”,直接写出了战士们的情感和心情。语言描写:如与邓小平同志的对话,以及毛主席的宣讲。细节描写:如“毛主席说到这里略略停顿了一下”,“他扳着手指说……”等,写出了在这一重大历史时刻,每一个细节都不想错过,注意力高度集中。《长征胜利万岁》环境烘托:如“吴起镇披着灿烂的阳光在欢迎我们。”“我们在蓝盈盈的天空下,列队进入了这个镇子。”优美的自然环境营造了队伍进入小镇的欢乐祥和的氛围。侧面描写:
1.整体倒叙:从整个文章可以看出,采用倒叙的方式叙述“插曲”。文章第一自然段先介绍故事背景,点题并引出“插曲”,再叙述大战中聂荣臻拯救两个日本女孩并将地们送回敌方。2.中间顺序和插叙:叙述救起日本小姑娘的事情是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来叙述的,是顺叙;第9自然段,插叙了在晋察冀军区俘虏的叫中西的日本兵的故事,他不但自己留在晋察冀根据地,而且影响到其他被俘虏的日本兵留下来,组织成“反战同盟”。3.第一人称的方式叙述:第一人称真实、质朴、自然、亲切,流露出作者理性又真诚的感情。
《大战中的插曲》一、叙述方式:顺序、倒叙、插叙、补叙、平叙二、叙述人称及视角:第一人称:给人真实感,令人信服,便于直抒胸臆第二人称:便于交流感情,给人以亲切感,便于强烈呼告。第三人称:视野开阔,不受时空限制,灵活自由,便于客观描述。视角:1.全知全能视角(“上帝视角”)2.有限视角(“凡人视角”、“内视角”)3.儿童视角4.动物视角三、情节安排(构思)技巧:线索、悬念、伏笔、照应、铺垫、抑扬、对比、衬托、突转(摇摆)四、叙述安排上的技巧:1.对话2.心理3.回忆、叙述与写景结合4.回忆与现实交织5.时空集中。五、叙述节奏与频率紧张、舒缓、集中紧凑等六、叙述语言
叙述语言:口语化、地域特色、典雅庄重【设问方式】小说在叙事谋篇方面很有特点,请简要说明。作品是怎样叙述……故事的?小说在叙述方面有什么特点?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这是两篇分别诞生于改革开放新时期和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新闻作品。《别了,“不列颠尼亚”》是消息,报道香港历经沧桑之后回归祖国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反映了中国人民对维护国家主权、民族尊严和领土完整的不懈追求;《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是通讯,记述一位“党的好干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光荣事迹,展示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艰苦历程和中国共产党人改天换地的伟大信念。可以借助以前学过的有关新闻的知识,进一步把握这两种新闻体裁的不同特点,体会两篇作品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别了,“不列颠尼亚”》视角独特,抓住几个重要时刻,真实再现了香港回归祖国的历史画面。作品既有生动的现场感,又有厚重的历史感,阅读时要关注文中时间、场景的转换,重点把握将新闻事实和背景材料融为一体的写法。对作品中那些富有意味的细节,要反复品味,并思考其中体现的作者的情感与态度。《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特别注意选取典型材料,通过典型材料来表现人物的精神和品格。阅读时可以对照小标题,看看作者使用了哪些具体事例,思考这些事例具有怎样的典型意义,如焦裕禄是怎样不愿“吃别人嚼过的馍”而亲自调查兰考的自然情况的,哪些事例表现了焦裕禄“心里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等等。这篇通讯还很重视“以言见人”,焦裕禄的许多话语感人肺腑,引人深思,深化了作品的思想内涵,阅读时要细加体味。第3课学习提示定义新闻是对新近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或者早已发生却是新近发现的有价值的事实的及时报道。新闻分类广义的新闻包括消息、通讯、特写、访谈、报告文学、新闻评论等体裁。狭义的新闻专指消息。消息又称新闻,它是用事实说话,及时报道国内外最新发生的有社会价值的事实。文体知识
《别了,不列颠尼亚》特写性消息本文是一篇特写,也称新闻速写、新闻素描。特写要求用类似于电影“特写镜头”的手法来反映事实,集中、突出地描述某一重大事件的发生现场,或某些重要和精彩的场面,生动形象地将所报道的事实再现在读者面前。《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人物通讯《在民族复兴的历史丰碑上》事件通讯必修上册:《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人物通讯《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人物通讯《探界者钟杨》人物通讯《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新闻评论
《守护荣光》《包身工》报告文学引题正题副题引题宜虚不宜实说明新闻中最重要或最引人注意的事实和思想,是标题的最主要的部分正题宜实不宜虚副题是对主题的解释、说明和阐述就新闻结构而言,《别了,不列颠尼亚》由哪几个部分组成?1.标题(别了,不列颠尼亚)2.导语(第1段)概述英国米字旗降落,不列颠尼亚离开香港。
3.主体(2—10段)集中描写英国撤离香港当天的几个场景及有关背景资料。
4.结语(最后1段)用概括的语言叙述英国在香港统治的开始与结束。文本分析1.对比其他新闻报道,本文标题有何独特之处?(1)主谓倒装:突出了“别了”这一内容,能更好地表达情感,突出文章主题。有强调作用,百年的屈辱一去不复返;“别了”用委婉中略含对侵略者嘲讽的口气,表明这种统治的结束。(2)运用借代:“不列颠尼亚”指代英国,妥帖生动。(3)巧用双关:字面意思是查尔斯王子和离任港督彭定康乘坐“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深层含义是象征着英国管治在香港的终结,中华民族的一段耻辱被洗刷。体现了逐渐强大的中国人民的民族自豪感。找出文中的背景材料,现实的场景和背景材料是如何融合在一起的?港督府历史第三段:4点30分,面色凝重的彭定康注视着港督旗帜在“日落余音”的号角声中降下旗杆。根据传统,每一位港督离任时,都举行降旗仪式。但这一次不同:永远都不会再有港督旗帜从这里升起了。4时40分,代表英国女王统治了的彭定康登上带有皇家标记的黑色“劳斯莱斯”,最后一次离开了港督府。第四段:掩映在绿树丛中的港督府于1885年建成,在以后的近一个半世纪中,包括彭定康在内的许多港督曾对其进行过大规模改建、扩建和装修。随着末代港督的离去,这座古典风格的白色建筑成为历史的陈迹。在提到彭定康离开港督府时,文章就引入了一些关于关于港督府历史的背景材料。找出文中的背景材料,现实的场景和背景材料是如何融合在一起的?150多年前,英国殖民者踏上香港的首次升旗。第七段:7点45分,广场上灯火渐暗,开始了当天港岛上的第二次降旗仪式。一百五十六年前,一个叫爱德华·贝尔彻的英国舰长带领士兵占领了港岛,在这里升起了英国国旗;今天,另一名英国海军士兵在“威尔士亲王”军营旁的这个地方降下了米字旗。降旗的仪式,则让人联想起150多年前,英国殖民者踏上香港的首次升旗。
这篇特写在报道新闻事实的同时,还适当的运用一些背景材料,这些材料删除后也不影响完整性,可以删除吗?1.插入的每一处背景材料都对应一个现实场景,衔接自然,浑然一体。虚实相生,行文有波折。2.背景材料烘托现实场景,构成对比的效果。暗示当时中国的弱小和现在的强大,在对比中深化了文章的主旨。3.背景材料的出现使文章有了历史纵深感,内容更丰富。问题探究描述现实场景兼顾历史回顾标题文本预设标题文本预设
本文是一篇特写,特写也称新闻速写、新闻素描,要求用类似于电影的“特写镜头”的手法反映事实,主要部分就是选取97年香港回归,英国撤退时的几个重要场景。从时间入手,续写香港回归的新闻事实。抓住几个重要时刻:时间
地点主要事件6月30日下午4时30分6月30日下午4时40分6月30日晚6时15分6月30日晚7时45分6月30日最后一分钟7月1日第一分钟7月1日0时40分港督府彭定康注视着港督旗帜降下旗杆港督府彭定康乘车最后一次离开了港督府添马舰告别仪式、宣读女王赠言添马舰第二次降旗仪式交接仪式现场米字旗最后一次降下交接仪式现场五星红旗升起中国南海“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
本文记录回归以时间为顺序,这些时间精确计时计分,衔接的非常紧密,为什么要这样写?1.新闻需要真实的记录历史事件。2.急切地盼望着回归时刻的到来。3.表现了扬眉吐气的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走进文本体会材料的特点
三次降旗、一次升旗
国旗是一个国家的象征与标志,英国米字旗的降下象征着英国一百多年的殖民统治的结束,五星红旗的升起则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
一条时间线索贯穿全文,典型镜头第一次降旗:今后香港不会再由港督统治。第二次降旗:象征着英国150多年的管治即将告终。第三次降旗:英国对香港长达一个半世纪的殖民统治
宣告终结,中国从此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标题文本预设品味语言,探究情感
这篇新闻在报道香港回归这样宏大的场景时叙述沉着而冷静,没有直接的议论和抒情,但我们能感受到丰富而细腻的情感,这种情感是怎样表达出来的?再读课文,找一找哪些句子能够传达出作者的情感,并谈谈你的理由。1.“4点30分,面色凝重的彭定康注视着港督旗帜在“日落余音”的号角声中降下旗杆。”
从视觉角度、听觉角度去进行描写,更细致生动,更能看出彭定康的失落,中国人扬眉吐气;更能体现香港回归的主题。品味语言,探究情感2.但这一次不同:永远都不会有另一面港督从这里升起。
运用对比,强调了这次升旗是具有标志意义的最后一次,象征着英国殖民者在香港的终结。3.停泊在港湾中的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和邻近大厦上悬挂的巨幅紫荆图案,恰好构成这个“日落仪式”的背景。
“不列颠尼亚”号和巨幅紫荆花图案构成形成鲜明对比,说明英国在香港的统治即将结束,而作为特别行政区象征的紫荆花图案将在香港上空冉冉升起,香港即将回到祖国的怀抱。品味语言,体会情感4.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从海上来”标志英国对香港的殖民统治正式开始;“从海上去”标志着香港脱离英统,回归祖国。胜利的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短短的十三个字,运用对比手法,包含这无穷的意蕴:当年从海上耀武扬威地来,今天黯然地从海上离去。胜利的自豪之情,一雪前耻的畅快淋漓之感,溢于言表。品味语言,体会情感中国风
作者没有写交接仪式现场多么庄严,也没有写回归的人群是多么激动,更没有对这一时间进行政治分析,分析其意义和影响,却在有关香港回归的大量报道中,通过完整反映英方的撤离,出色地记录了英国王储查尔斯和末代港督彭定康乘“不列颠尼亚”号皇家游轮撤离香港的最后历史时刻,曾获第八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获奖原因1.材料的剪辑安排
①历史与现实交错
②运用典型镜头2.情感抒发:隐藏于沉着冷静之中3.独特的视角与巧妙的拟题
明晰主旨
课堂小结
本文以选择英方撤离这样一个独特视角,在描述中英香港交接仪式的四个场景中,独出机杼地穿插对英国人登上香港、开始管治的历史的回顾,两相对照,将现实事件放在一个历史背景中,充分表现了香港回归这一深刻的历史主题,表达了作者对中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无比欣喜、自豪之情。
这是两篇分别诞生于改革开放新时期和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新闻作品。《别了,“不列颠尼亚”》是消息,报道香港历经沧桑之后回归祖国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反映了中国人民对维护国家主权、民族尊严和领土完整的不懈追求;《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是通讯,记述一位“党的好干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光荣事迹,展示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艰苦历程和中国共产党人改天换地的伟大信念。可以借助以前学过的有关新闻的知识,进一步把握这两种新闻体裁的不同特点,体会两篇作品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别了,“不列颠尼亚”》视角独特,抓住几个重要时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高职院校可视化综合管理平台
- 开业流程策划方案
- 酒店服务员经营方案
- 吉林公务员面试模拟20
- 2011年7月2日湖北省公务员面试真题
- “双减”背景下乡村教师队伍素质提升路径探索
- 吉林公务员面试模拟68
- 2011年2月20日税务局面试真题
- 山东省潍坊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 地理 含答案
- 2024大学生策划书26篇
- 高三体育与健康教案
- 山东省潍坊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 农业统计课件
- 音乐《彩云追月》课件
- SC200200施工升降机拆除施工方案
- 混凝土强度回弹检查表
- DBJ50T-396-2021山地城市地下工程防渗堵漏技术标准
- 订单登记表模板
- 神经源性膀胱和直肠课件
- 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课件1
- 一例脑梗塞病人护理个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