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8/8基于“大概念”的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设计——以统编语文教材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为例一、大单元整体设计中的“大概念”是什么什么是大单元?崔允漷教授指出,大单元就是一个学习单元,一个单元就是一个学习事件,一个单元就是一种学习情境,一个单元就是一个完整的学习故事。“现行教材中的单元构成,譬如语文教材中的一个单元通常由一个主题下的几篇课文组成,如果这几篇课文没有一个核心的‘大任务’驱动,只是围绕一个目标、内容、实施与评价的所谓‘完整’的学习事件,那它就不是标准意义上所讲的单元概念。确切地说,那只是内容单元,但绝对不是学习单元。”而大单元中的“大概念”,就相当于整个单元的“魂”,或者说承担着“寓意”的核心所在。教育学者威金斯和麦克泰格认为:“大概念就是一个概念、主题或者问题,它能够使离散的事实和技能相互联系并有一定意义。”从学习内容的角度看,“大概念”实际上是跨学科或学科核心的概括性知识。“大概念”分两类:一类是跨学科或超越单元主题的,属于综合性理解;另一类是关涉学科及单元主题的,属于主题性理解。按照威金斯和麦克泰所提设计标准的要求,“大概念”的理解必须用完整的语句表述,而这样完整的语句,其实指的就是概念性的理解。本文的“大概念”,主要聚焦涉及学科单元的概念性理解。笔者认为,大单元的整体设计,实际上就是让学生在探究中形成概念性理解的过程。但在此之前,作为设计者的教师,首先要明确何谓概念性理解。在一个单元里,如何抽取出概念性理解是一个难点。下面以统编语文教材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为例,分享这个单元如何提取和达成“大概念”与如何基于“大概念”进行单元设计的教学理念。二、如何提取“大概念”统编语文教材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大概念”就是预测。笔者对此的理解就是:学生阅读时能调动已有知识对未知内容做大胆预测,通过充满好奇的主动关联来展开后续阅读,在养成主动阅读习惯的基础上,成为一个积极的阅读者。而这个概念性理解,来自查阅文献、课标分析、教材分析等学习方法的养成。三、“大概念”提取的达成路径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要想让学生形成概念性理解,需要围绕这个单元的核心“大概念”回答指向核心的概念是什么、目的和意义、策略、迁移运用这四个基本问题,而这四个基本问题,又指引着整个单元的教与学。由此,笔者针对这个单元设计了以下基本问题。1.单元预测都是有依据的吗?有哪些不同的依据?(指向核心概念)2.为什么要在有些地方停下来做预测?(指向目的和意义)3.不同预测的理论依据怎样支持你的预测?(指向策略)4.作者是根据哪些已知内容来预测后面内容的?(指向不同情境的迁移运用)为了解决这四个基本问题,笔者设计了三步达成路径:在三步达成路径中,学生在学习《总也倒不了的老屋》一课时,通过对题目、插图、旁批、课文内容、生活经验等不同方面进行预测,从而明确文章预测都是有依据的,通过不同的预测,可以解决基本问题。在学习《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时,学生利用自己的已知对后续故事进行预测,这种对未知探索的好奇能够促使他们停下来想一想、猜一猜,从而解决四个基本问题。《小狗学叫》这篇课文给出了三种结局,学生在学习不同的预测依据会产生不同的预测结果的过程中,感受到预测的多样性,从而解决基本问题。四、依据“大概念”进行大单元教学设计“大概念”和四个基本问题的确立,为大单元教学设计指明了方向。笔者将落实“大概念”和达成四个基本问题作为单元目标,由目标出发,进行逆向设计,推演出本单元的三大学习任务。任务一:寻找依据,建构认知;任务二:主动关联,主动预测;任务三:调用已知,大胆预测。这三个任务具体怎样在实施过程中落实呢?任务一:寻找依据,建构认知活动(一):单元导读读本单元目录,了解本单元的基本构成。通过单元导读页明确本单元为阅读策略单元;同时,本单元也是学生首次接触以阅读策略为主线组织内容的单元。活动(二):学习《总也倒不了的老屋》学习《总也倒不了的老屋》时,主要通过以下三个环节来解决核心概念的问题。1.结合旁批,发现依据发现课文与其他课文的不同点,知晓旁批的作用;结合学习小伙伴所做的旁批,发现可以从题目、插图、内容、生活经验等方面进行内容预测;初步建构起对预测的认知,明确预测有各种依据。2.应用依据,尝试预测在老屋收留小猫、老母鸡的内容中,有反复的情节出现。在学生再一次读到老屋说“再见!好了,我到了倒下的时候了!”这句话时,教师可引导学生运用依据对下文进行预测,预测后面又会有谁来请老屋帮忙,进一步强化预测是有认知依据的,使学生的初识思维在实践中越来越深刻。3.对比原文,验证预测在学生预测后,教师还要引导他们对比课文原文。因为在课堂生成阶段,有的学生预测的内容可能跟课文内容一致,也可能不一致。但是只要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积极参与预测了,且这些预测都是有依据的,那么预测就是成功的。学生在任务一中,经历了由初识到实践的认知过程,初步建构起对预测的认知,在这个过程中就能够解决核心概念这个基本问题。任务二:主动关联,主动预测活动(一):学习《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1.关注文段细节,初步预测内容带领学生回顾《总也倒不了的老屋》中学习到的预测方法,再运用依据预测胡萝卜先生的感受以及解决烦恼的做法,进一步强化核心概念的生成。2.对比故事内容,发现写作规律学生读到省略号时,鸟太太的故事已经呈现了一半,学生特别想知道鸟太太会如何解决问题,从而主动地展开预测。学生在好奇的地方停下来进行预测,唤醒了阅读兴趣,达成了预测的目的和意义。笔者之前的做法是先梳理课文,梳理到鸟太太的故事时,学生自然而然就能预测出鸟太太会用胡子做晾衣绳,即使是没有提前阅读的学生,在看到文本后,他们依然能够进行准确预测。可是,这样的预测并没有足够的依据作为支撑。于是,在反复教学后,笔者反思学生的提升点究竟在哪里,又回到“大概念”的基本问题上,明确了学生一定要关联已知,而这个已知并不是单一的信息,它还包括文本的固定结构。于是,笔者对教学设计做出了以下改进。学生借助学习单将小男孩和鸟太太的故事情节进行关联,发现两者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归纳出故事发展的基本要素,发现了胡子的特点与解决问题之间的关系,这其实就是能为预测提供支架的行文规律。学生根据作者的行文规律预测出鸟太太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的预测便有了足够的支撑,学生从中便能明白,在预测时要选择合适的依据。虽然选用了适当的依据进行预测,有的学生的预测内容还是与原文不一致。发生这种情况时,教师要鼓励学生边预测边修正自己的想法,因为预测的本质是思维的培养与优化,并没有对错之分。3.充分调动已知,大胆预测结局在鸟太太的故事完整呈现后,故事还未结束,教师可以完全放手让学生去整合所有的已知信息,选用合适的依据去预测结局,将关键词填写在学习单上,再借助学习单来定义评价标准,并与同学交流故事情节。这时候的预测也回应了指向策略的基本问题。之后,教师再出示原文的结局,验证学生预测的内容。学生就会知道,当已知的依据越多,预测就越接近作者的想法;同时,也知道了作者是根据哪些已知内容来写后面内容的。这样就达成了在情境中迁移的教学目标。至此,学习任务二已经完成,四个基本问题在活动中得以一一呈现与解决。4.迁移运用依据,预测书籍故事最后是预测策略在生活中的运用。教师出示课后推荐书目,引导学生依据题目预测出故事内容,又一次回应核心概念的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在交流过程中明确最好奇哪本书的内容,帮助学生快速找到自己想要阅读的书籍,在基于真实的情况下应用于真实。这样在回应了目的、意义问题的前提下,达成目标三。活动(二):梳理总结预测策略经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对预测的认知经历了两个回合,对预测这个“大概念”的认知也逐渐深刻起来,接下来就是迁移运用了。教师要引导学生梳理总结出预测策略,根据第十二课和第十三课“交流平台”中与学习伙伴的对话内容梳理出预测的依据,并总结预测的作用和功能,为任务三做好铺垫。任务三:调用已知,大胆预测活动(一):学习《小狗学叫》学习略读课文《小狗学叫》时,在文本中进行知识的迁移运用。1.梳理特点,预测情节边读边预测小狗会遇到谁,会发生什么故事。利用表格,梳理小狗“向谁学”“怎么学”“结果怎样”的故事情节。2.借助依据,预测结局学生调动已知,选用合适的依据对课文的不同结局进行大胆预测,回应四个基本问题。3.对比原文,感受乐趣教师再次出示三个不同的结局,引导学生聚焦结局,体会预测的多样性和乐趣。活动(二):名字里的故事学习口语交际《名字里的故事》,这是在生活中的迁移运用,能使学生从文本走向生活。1.迁移运用,预测名字的故事教师引导学生从熟悉的人物名字出发,试着运聚焦名人用学到的预测策略,猜一猜本班同学、老师、家人和名人的名字含义或者来历,感受名字中的文化内涵以及长辈的关爱与期待。2.讲述名字里的故事,验证预测让被猜名字的对象讲述自己名字的含义或来历,学生验证自己的预测。这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活动(三):续编故事1.关注图文,梳理已知看懂图意,了解插图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教师引导学生依次观察插图和“泡泡”语中的提示内容,根据图文信息,推测人物关系和想法,结合生活经验,简单描述故事内容。2.根据已知,推想未知根据已知内容,教师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预测故事的发展和结局,并说明预测的依据是什么,再根据依据来判断预测的合理性,如不合理,及时调整预测的内容。3.续写故事,修改交流续写故事后,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改正、增补、调换三种符号来修改习作,让学生明确续编故事要合理且有依据,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让其体会预测的独特性。从活动一预测结局到活动二预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玫瑰花购销合同
- 工业设备维修保养服务合同
- 出售房屋委托代理合同书
- 固体废物处理处置服务合同
- 水电接入合同协议书
- 承包建造船舶合同
- 电子政务系统合同
- 内蒙古北方职业技术学院《美容外科学医学美容》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辽宁税务高等专科学校《电气传动自动控制系统综合课程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大连装备制造职业技术学院《智慧教学与微课制作》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马工程教材《公共财政概论》PPT-绪论
- GB/T 26752-2020聚丙烯腈基碳纤维
- 民间曲艺戏曲课件
- 基于项目式学习的课程构建与实施
- 各级医疗机构医院医用高压氧治疗技术管理规范
- 监理人员安全生产职责目标考核与奖罚办法
- AUMA澳玛执行器内部培训课件
- 加强营房管理的对策
- M系列警报明细表复习课程
- 施工队结算单
- 关于对项目管理的奖惩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