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政治学原理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摘要:在初中历史教学内容中,有些历史知识抽象、晦涩,甚至看似违反常识、不符合逻辑,导致初中生难以理解和掌握。如何系统性地克服这一问题,是诸多历史教师需要攻克的一大难题。本文提出,教师应灵活运用政治学科的相关原理来解释相应的历史现象,实现政史知识的迁移、融会贯通,从而进一步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关键词:多学科融合,政史结合,迁移学习,初中历史。一、现阶段初中历史教学面临的难题和现状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这一理念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实际效果。然而,由于缺乏精力或缺乏意识,部分学生学习历史知识时只停留在表层而不能深入,对于知识的理解也比较零碎,缺乏系统的总结与提升。如何指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是摆在广大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本文认为,教师应当根据学生所具备的认知水平以及学习能力,挖掘独到的学习方法,使学生从被动学习自觉转化为能动学习,化单向灌输填鸭为双向交流探讨。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有些历史知识抽象、晦涩,初中生无法真正理解。“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教师可灵活运用政治学科的相关原理来解释相应的历史知识,实现政史知识的迁移、融会贯通,强化对历史知识的理解,从而提高学习效率。二、现阶段解决历史教学难题的策略1.基本策略何兆武先生说过:“没有哲学深度,就不能真正理解历史。”政治学科和历史学科[2]的研究中凝结着普遍而深刻的人类智慧,而且两者互相参照、互相印证。历史提供了经验,政治取之而为所用;反过来,政治学原理也可用于理解历史现象和知识,提供一[3]种新颖的视角和解读方式。2.举例说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原理是政治学科里的一个重要内容。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无处不存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影子,学生如能正确理解并运用这一原理,无疑就已经掌握了历史的脉搏,学习起来自然也就事半功倍。首先,我简要说明一下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所存在的辩证关系原理。所谓生产力,即是人们为了获得物质生活资料而征服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包括劳动者、生产工具和劳动对象,其中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生产关系也就是人们在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中所组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物质关系,包括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以及相互关系;产品的分配形式三个方面,其中,全部生产关系的根本是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辩证关系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考虑:一,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和状况。二,生产关系能动地反作用于生产力。当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相适应时,就促进社会发展;当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不相适应时,就阻碍社会发展。生产力总是在一定的生产关系中运动与发展。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发展状况,是不是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有人把两者之间的关系生动地比喻为“脚和鞋的关系”,人只有穿上合脚的鞋才能好好走路,鞋子太大或太小都走不好路。下面我就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原理去阐述初中历史教学中的三个难点知识,以期从政治角度去分析历史,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强化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及学习效率。(1)原始社会的公有制初一学生在学习原始社会的历史时,看到原始人类共同劳动、共同占有劳动产品、没有剥削,不禁感叹:原始社会简直是一方净土,是世外桃源,是多么美好而令人向往的社会!这种认识真是太片面和肤浅了,下面我用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原理来分析一下这段历史。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极端低下,劳动工具极其简陋粗糙(只有石器、木棒),当时的生存环境又十分恶劣,人们要抵御凶猛的野兽,对抗频发的自然灾害,单靠个人的力量,根本无法生存下去,只能几十人、上百人群居在一起,共同占有劳动产品,平等互助合作劳动,也正因为生产力水平极端低下,获取的食物极其有限,不得不实行平均分配,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全体成员的共同生存。所以说,原始社会公有制、平均分配的生产关系,是当时极端低下的生产力水平决定的,符合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和状况的客观规律。实际上,原始人的生活十分困苦。他们有的住在洞穴之中,有的直接用树木搭建巢穴,生吃果实和鸟兽,食物相当匮乏,平均寿命只有十几岁,饿死病死因自然灾害而亡是常有的事,哪有什么“美好”可言?!(2)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重难点知识,初中生学习这一内容也很吃力。他们不明白洋务运动既然从西方引进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创办了近代工业,这应该是进步之举才对,为什么最后还是失败了。我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适应的原理来分析一下。19世纪60-70年代,随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到来,一些国家掀起了一场国家体制改革和革命的狂潮,相继出现了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美国内战、日本明治维新等重大历史事件,世界范围内形成了一个向资本主义过渡的强大历史潮流。而中国要走向进步,摆脱亡国灭种沦为殖民地的境地,必须要顺应这一历史潮流,发展近代工业,利用各种形式向资本主义过渡,确立资本主义制度。但是,洋务运动就是个怪胎。发展资本主义并不是这些身为封建统治阶级的洋务派的根本目的,维护腐朽落后的封建制度才是其根本目的。他们的指导思想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遗其体而求其用”。“求其用”就是引进西方先进的技术,创办近代工业,这本质上是引进了西方先进的资本主义生产力。“遗其体”就是洋务派并没有同时引进西方先进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资本主义制度。洋务派的“中体西用”论自身存在着深刻的矛盾。本来,“体”和“用”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好比一块硬币的两面——正面和反面,正反两面才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二者缺一不可,互相依存。封建主义有封建主义的“体”和“用”,资本主义有资本主义的“体”和“用”。就像马克思所说的,“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资本家的社会”。大机器的生产能力与资本主义民主制度是一个有机结合的整体。而洋务派却硬要把资本主义的“用”嫁接到封建主义的“体”上,用资本主义的“用”来维护封建主义的“体”,换句话说,试图用中国的封建制度作容器,去盛载西方的先进技术,这两者是根本不搭调的事,硬绑在一起是行不通的。由于对两者的内在矛盾认识不足,洋务运动注定要失败。而几乎与洋务运动同时进行的日本明治维新,改革者的主观目的是发展资本主义,日本改革派在引进西方先进技术的同时,也引进了西方的政治制度,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明治维新后,日本很快成为亚洲第一强国。客观规律和历史潮流雄辩地告诉我们:”顺历史潮流者昌,逆客观规律者亡”。(3)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年,全国掀起了工农业生产的大跃进运动。大跃进是在生产力的发展上片面求多求快,它违背了生产力的发展是一个长期的缓慢的过程的客观规律。在大跃进的同时,全国农村还掀起了人民公社化运动的高潮。而人民公社化运动实质上就是在生产关系方面的“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原因:主观上认为农业合作化的规模越大越好,公有化程度越高就越能促进经济的发展,片面强调“一大二公”。人民公社的特点是“一大二公”,一大是规模大,把原先的几个合作社并成四五千户以至一两万户的人民公社。二公是公有化程度高,合作社财产及农民的自留地、家畜、果树甚至房屋等,都由人民公社统一调用、统一分配、统一安排。人民公社化运动误以为社会主义所有制形式越大越公越好。生产关系的变革倒是超前先进的,但是这种超先进的生产关系与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否相适应呢?回答当然是否定的。当时我国农村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大部分地区还在用牲畜耕作,大型农具稀缺,没有实现机械化,更别说电气化了。生产力的发展还没有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就超前变革生产关系,必然违背客观规律而遭到惩罚。假设将生产力比喻成脚,把生产关系比喻成鞋。我们知道鞋子小了束缚脚行走,但鞋子太大也严重影响走路呀。可见,1958年我国生产关系的变革(也即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严重超越了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严重脱离我国国情,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农村和农业建设造成了长期的消极影响。根据马克思恩格斯的描述:在共产主义社会,生产力水平高度发达,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的思想觉悟极大提高。这样的生产力水平才能实行全民所有制。而1958年,我国的生产力水平还很落后,这就决定了我们还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只有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并存的经济体制才是和我国当前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生产关系。三、总结俗话说:“政史不分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能适时、科学、贴切地运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所存在的辩证关系原理,对相关历史现象进行高屋建瓴的分析,不仅可以丰富历史课程的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可以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认识历史事件以及揭示历史规律时,若能善于运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分析相关史实,就能挖掘出历史事件的深层含义,透过历史现象看本质,可使纷繁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明朗化。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写这篇文章旨在探讨、总结更多、更有效的历史学习方法,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促进学生的发展。参考文献:[1]严镕.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实践探索[J].新课程,2021(2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湖北体育职业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汇编
- 2025年河北建筑安全员《C证》考试题库及答案
- 科技类企业网络广告投放的成效与挑战
- 科技发展趋势下的演讲策略
- 焦炭供需合同范本
- 2025年广东省惠州市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汇编
- 2025年衡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及答案一套
- 2025年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审定版
- 加气块合同范本
- Unit+2+Success+Writing+Workshop+ Reading+Club+知识点及默写清单 高中英语北师大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 2025届湖北武汉武昌区武汉大学附属中学数学高三上期末达标测试试题含解析
- 山东省潍坊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测试+英语试卷
- 生涯规划与就业创业全套课件电子教案板
- 湘少版六年级英语下册《全册课件》
- 2024-2030年中国护眼台灯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分析报告
- 《土壤肥料学通论》课程教学大纲
- 第十四届全国交通运输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公路收费及监控员)赛项题库-下(多选题-共3部分-2)
- 集合功能的测定(双眼视检查)
- 2024年农村自建房装修合同
- 2024年《高等教育心理学》考前辅导必背习题库(300题)
- 2024年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完美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