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日本武士道的产生及其对儒学的异化一、本文概述日本武士道作为一种独特的精神文化现象,深深植根于日本历史的土壤之中,并在日本封建社会的长期发展中逐步形塑和完善。本文旨在深入探讨日本武士道的产生过程及其在形成过程中对儒家思想的吸纳与异化。通过对历史文献的梳理和相关研究成果的分析,我们发现武士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平安末期至镰仓时代的社会变迁,随着武士阶层的崛起和社会地位的提升,其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日益成形。武士道的核心价值观念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儒家伦理的影响,尤其是“忠”、“孝”、“仁”、“义”等基本原则。在本土化的过程中,这些儒家思想经历了一定程度的转化与重构,形成了具有日本特色的武士道精神内涵。这种异化表现为一方面保留并强化了某些儒家理念,如绝对忠诚和尽职尽责的“忠”,另一方面又发展出诸如“武士的荣誉”(誉)、“毫不畏惧的死亡意识”(死覚悟)等独特观念,这些观念在传统的儒家伦理框架之外构建了武士道独特的生死观和荣誉观。本文将进一步剖析武士道如何在借鉴儒家思想的基础上,结合日本特有的神道教、佛教及其他本土文化元素,构建起一套服务于武士阶级统治秩序和自我修养的伦理体系,并且讨论这一异化过程如何对后来日本的社会结构、军事制度乃至国家意识形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通过这样的研究,不仅有助于理解日本历史文化中的一个重要面向,也有助于在全球视野下审视不同文化间思想交流与融合的复杂性。二、日本武士道的起源与发展日本武士道,作为日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起源与发展与日本古代社会的历史背景紧密相连。武士道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几个阶段:起源、形成、成熟与变迁。日本武士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8世纪左右的奈良时代。这一时期,日本社会出现了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同时,地方豪族势力逐渐崛起。为了维护中央集权,天皇开始组织一支专门负责保卫国家、维护治安的武装力量,这就是最早的武士。这些武士以忠诚、勇猛为荣,逐渐形成了以“忠诚、勇敢、荣誉”为核心的价值观念。进入平安时代(794年1185年),日本社会出现了严重的政治动荡,地方豪族势力不断扩张,导致中央集权制度名存实亡。为了在乱世中生存,武士们开始结成各种势力集团,相互争斗。这一时期的代表事件是源平合战,源氏和平氏两大势力集团争夺政权。在这场战争中,武士道精神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强化,忠诚、勇敢、荣誉等价值观被广泛传播。镰仓时代(1185年1333年)是日本武士道成熟的时期。这一时期,幕府政权成立,武士阶层正式成为统治阶层。幕府为了巩固政权,开始对武士进行严格的道德教育和行为规范,制定了一系列武家诸法度,对武士的行为进行约束。这一时期的武士道,强调忠诚、勇敢、节义、名誉等价值观,形成了完整的武士道德体系。室町时代(1336年1573年)至江户时代(1603年1868年),日本武士道经历了变迁。在这一时期,日本社会逐渐从战乱走向和平,武士阶层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武士道开始从单纯的军事道德转变为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综合道德体系。同时,武士道与儒学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日本武士道儒学。日本武士道的起源与发展,是日本古代社会历史变迁的产物。从最初的忠诚、勇敢、荣誉,到成熟时期的忠诚、勇敢、节义、名誉,再到变迁时期的综合道德体系,日本武士道不断吸收、融合各种文化元素,形成了具有日本特色的武士道德观念。三、儒学对日本武士道的影响与融合儒学自公元6世纪左右开始通过遣隋使、遣唐使以及学问僧的交流活动,逐步传播至日本列岛,并在日本平安时代至室町时代得到广泛传播和深入渗透。尤其是在镰仓幕府建立后,随着武家社会地位的提升,儒家思想作为治国平天下的理论基石,对武士阶层的伦理道德构建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儒家强调的五常——仁、义、礼、智、信,以及其核心的忠孝观念,深深地烙印在日本武士的价值观中。尤其是“忠”的理念,经过日本本土化的诠释,在武士道中表现为对主公(封建领主)绝对的忠诚与服从,这种“为主尽忠”的精神构成了武士道的核心支柱之一。同时,“义”则体现在武士之间的相互关系中,要求武士遵循严格的道义规范,重信诺、尚武勇、尊荣誉。儒家思想在与日本传统宗教信仰如神道教结合,并适应了日本特有的封建制度和社会结构后,发生了显著的异化。武士道并非简单地照搬儒家教条,而是将其精髓与日本武士的实际生活相结合,形成了具有鲜明日本特色的伦理体系。例如,武士道中的“死的觉悟”和“切腹”仪式,虽然可寻觅到儒家舍生取义的精神痕迹,但在实践形式上却体现了强烈的日本式美学和超越生死的独特哲学。儒学对日本武士道的影响是全方位且深刻的,它不仅奠定了武士道德的基础,而且在与日本本土文化的交融中催生出了独特而严谨的武士道伦理规范,这一过程既包含了对儒家传统的继承,又不乏创新与变形,从而塑造出了一种既蕴含儒家内核又独具日本风情的武士精神文化。四、武士道对儒学的异化现象分析日本武士道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尤其是儒家关于忠诚、孝顺、礼仪、智慧和诚信的核心价值观。武士道并没有简单地复制儒学,而是在吸收这些思想的基础上,根据日本特有的社会结构和文化背景,发展出了自己独特的哲学体系。这种“异化”现象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在儒学中,忠诚被视为一种美德,但武士道将其推向了极端。武士不仅忠于君主,而且将忠诚视为生命中最高的道德准则,甚至不惜以生命为代价。这种极端化的忠诚观念在日本的“切腹”仪式中得到了极致体现,反映了武士道对儒学忠诚理念的深化和变异。儒学强调个人在集体中的角色和社会责任,而武士道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强化了个人荣誉和尊严的重要性。武士的个人荣誉被视为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这种观念在一定程度上与儒学的集体主义思想形成了对比。儒学虽然也提倡勇敢,但武士道将其发展为一种美学。在日本武士文化中,战斗不仅是一种技艺,也是一种艺术。武士在战斗中的勇敢和优雅被高度赞美,这与儒学中对战争的道德和实用性的考量有所不同。日本武士道还融合了佛教和神道教的思想,这些元素在儒学中并不显著。佛教的生死观念和神道教的万物有灵论为武士道提供了关于生命、死亡和宇宙秩序的独特视角,使其与传统的儒家思想有所区别。武士道对儒学的异化不仅反映了日本特有的社会文化背景,也展现了思想文化交流中的动态变化过程。通过吸收、改造和创新,武士道在儒家思想的基础上发展出了自己独特的哲学体系和伦理准则,对日本历史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段落旨在深入分析武士道对儒学的吸收与变异,展现了日本武士道如何在儒家思想的基础上发展出自己独特的哲学体系。通过这一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武士道的精神内涵及其在日本历史和文化中的重要地位。五、近代转型与武士道对儒学的再解读随着西方列强的叩门与日本明治维新的开启,日本社会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经历了剧烈的近代转型。这一时期,传统的武士道精神不仅面临外部现代文明观念的冲击,也需在内生变革的驱动下寻求适应新社会秩序的重构。在此背景下,武士道对儒学的继承与异化呈现出复杂而深刻的变化,表现为对传统儒家价值观的重新审视、批判性继承与创新性转化,旨在为近代日本社会的精神构建提供新的哲学基础。近代化进程中,日本积极引入西方的政治、经济、法律体系,以及科学知识与教育模式,这些外来元素对日本原有的社会结构和思想体系产生了强烈冲击。武士道作为封建时代的产物,其忠诚、荣誉、尚武、节制等核心价值观在现代社会中遭遇挑战。尤其是忠于个人领主的“家臣”观念,在强调国民整体利益与国家权威的现代国家体制中显得不合时宜。儒家思想中诸如尊崇秩序、重视教育、倡导道德自律等要素,与西方现代文明中的某些理念存在共鸣,为武士道与近代价值观的对接提供了桥梁。面对现代化浪潮,武士道并未全盘否定儒学,而是采取了批判性继承的态度。一方面,它扬弃了儒家过于强调等级制度、家族本位等与近代平等、个人主义观念相抵触的部分。例如,对“忠”的理解从单一的对上级效忠扩展到对国家和民众的责任,即“忠”不再仅仅局限于个人与领主间的私人关系,而是上升为对公共福祉的奉献。另一方面,武士道继续坚守儒家的道德伦理原则,如仁爱、诚实、尊重长者等,这些被视为维系社会和谐、提升公民素质的重要基石。在与现代文明的对话中,武士道对儒学进行了创新性转化,形成了具有时代特色的道德哲学。这种转化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国家主义的兴起:武士道的“忠”观念与新兴的国家主义思潮相结合,演化为对国家主权的绝对忠诚和为国家利益不惜牺牲个人的国家主义精神。这与儒家传统的“天下为公”理念有所呼应,但更强调国家利益的至上性和个体对国家目标的无条件服从。武士道的职业化与普遍化:随着武士阶层的消亡和军队职业化的推进,武士道精神被赋予新的内涵,成为军人乃至全体国民应具备的道德素养和社会责任感。这种普遍化的武士道精神,强调纪律、勇气、团队合作和对公共事务的积极参与,与儒家倡导的社会责任意识相契合。教育与公民道德教育:武士道与儒学中的教育理念被整合进近代教育体系,通过学校教育培养国民的爱国情怀、社会责任感以及遵循道德规范的行为习惯。武士道所蕴含的坚韧不拔、尊师重教等特质,与儒家教育思想相融合,成为塑造现代日本国民性格的重要因素。在应对近代国际关系与国内社会变迁的过程中,武士道对儒学中的“和”理念进行了再解读。传统的儒家“和为贵”思想强调和谐共生、以和处世,而在近代日本,这一理念被赋予了新的政治意涵,如对外追求和平共处、对内倡导社会团结与国民共识。同时,“和”也被理解为在保持民族独立与国家尊严的前提下,与其他国家和平竞争、互利共赢的精神原则。近代转型时期,武士道对儒学的再解读既体现了对传统价值观的批判性继承,又展现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儒学理念的创新性转化与应用。这一过程不仅有助于日本社会在剧烈变革中保持精神连贯性,也为构建符合近代国家需求的新道德体系提供了理论支撑。尽管在具体实践中,这种转化有时伴随着极端化倾向与对外扩张政策,但不可否认的是,武士道对儒学的再解读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日本近代社会的精神风貌,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后的发展轨迹。六、结论日本武士道作为日本封建时代特有的一种道德规范和生活方式,其产生和发展历程深深地烙印着历史的痕迹和社会变迁的影响。最初,日本武士道深受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熏陶,尤其是在镰仓幕府时期,随着武士阶层的崛起和巩固,儒家的忠孝观念等级秩序、道德修养等要素被广泛接纳并内化为武士的核心价值体系。在本土化的进程中,日本武士道并非全盘照搬儒家学说,而是在适应日本国情和武士阶层实际需求的基础上,进行了创造性的转化和异化。儒家的“仁、义、礼、智、信”等基本原则在日本武士道中体现为“忠、勇、仁、礼、诚”等核心精神,但这些精神内涵在日本社会实践中发生了显著变化。例如,“忠”的概念在日本武士道中极度强调对主君个人的绝对忠诚,超越了儒家对普遍道德规范的遵从“勇”则表现为视死如归的战斗意志和决断力,不同于儒家对于勇敢行为的全面道德评价“死的觉悟”更是成为武士道独特的心理构建,这种对死亡的态度在儒家传统中并不占据同样核心的地位。日本武士道的产生及其对儒学的异化过程揭示了一个文化移植与本土创新相结合的动态模式。它一方面体现了日本对中华文明的学习与借鉴,另一方面则是通过社会实践和历史选择对舶来思想进行再创造,从而形成了具有鲜明日本特色的道德哲学和生活美学。这一异化不仅塑造了日本武士阶级的精神面貌,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日本民族性格和文化的长远发展。同时,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武士道精神在历史上曾对日本社会产生过重大影响,但在现代语境下,对其合理内核与极端表现应加以区分和批判继承。参考资料:日本动漫以其独特的风格和吸引力,赢得了全球广泛的粉丝。武士道精神作为一个重要的元素,经常出现在许多动漫作品中,为故事增添了更多的深度和内涵。本文将探讨日本动漫中的武士道精神及其在作品中的重要体现。武士道精神是一种传统的日本文化价值观,强调忠诚、正义、荣誉、坚韧等方面。这些理念在动漫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为故事增色不少。通过主人公及其他角色的行为和思想,观众可以看到武士道精神的深刻内涵。忠诚是武士道精神的核心之一。在动漫中,忠诚通常表现为对主人或组织的坚定不移的拥护和保护。比如《银魂》中的坂田银时,他对自己的信念和主人非常忠诚,即使付出极大的代价也在所不惜。正义是武士道精神的另一重要元素。在动漫中,正义往往被描绘为武士们坚守的准则,他们会对社会公正、民众的福祉负责。如《剑风传奇》中的格斯,他舍生忘死地追求正义,无视个人的得失和生死。荣誉是武士道精神的又一方面。在动漫中,荣誉通常指的是个人或组织所拥有的尊严和声望。像《浪客剑心》中的绯村剑心,他虽然曾是杀手,但后来选择浪迹天涯,用自己的剑维护正义,从而赢得了人们的尊重和敬仰。坚韧是武士道精神的另一特质。在动漫中,坚韧表现为面对困难和挫折时毫不气馁,勇往直前。如《火影忍者》中的漩涡鸣人,他从小备受轻视和排挤,但他凭借坚强的意志不断努力,最终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武士道精神在日本动漫中有着重要的体现,为故事增色不少。这种精神的传承和发展不仅为动漫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也使其作品具有更深刻的思想内涵。武士道精神的忠诚、正义、荣誉和坚韧等特质与动漫中的人物形象完美结合,吸引了大量观众的喜爱和支持。无论是现代还是传统的动漫作品,都充分展示了武士道精神对日本动漫的深远影响。它不仅丰富了故事内容,还传达了一种坚忍不拔、积极向上的价值观,为人们带来了心灵的震撼和启迪。当谈论日本文化时,武士道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元素。作为一种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武士道对日本人的性格形成了深远的影响。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武士道对日本人性格的具体影响,并选取历史案例进行分析和对比。武士道强调忠诚、义气和荣誉感,这些价值观深深地烙印在日本人的心中。在日常生活中,日本人普遍表现出对这些价值观的尊重和追求。例如,他们倾向于忠诚于自己的雇主,即使在经济困难时期也不会轻易跳槽。日本人在友情和家族关系中也非常重视义气和荣誉感。武士道强调谨慎、谦逊和自律,这些品质在日本人的性格中也有所体现。日本人通常行事低调、谦虚,不愿意过分张扬。他们在工作中非常注重细节和规范,严格遵守职业道德和纪律。这些品质也帮助他们与其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更好地融入社会。武士道强调勇敢、坚毅和不怕牺牲,这些品质在日本人的性格中也有所传承。尽管日本人给外界的印象往往是温和的,但他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却表现出勇敢和坚毅的一面。例如,在日本历史上,武士们曾为国家的荣誉和利益而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这种勇敢和坚毅的精神也影响了现代日本人,让他们在面对困难时更加坚定和勇敢。为了更好地理解武士道对日本人性格的影响,我们可以选取丰臣秀吉这个历史人物作为案例。丰臣秀吉是日本历史上著名的武将,他在统一日本后试图通过对外扩张来树立自己的威望。在这个过程中,他表现出了勇敢、坚毅和不怕牺牲的品质,同时也恪守武士道的忠诚和义气。在1592年的朝鲜侵略战争中,丰臣秀吉率领日军进攻朝鲜半岛,试图以此为跳板进攻中国。由于战事不利,他被迫撤军。在撤退过程中,丰臣秀吉亲自率领殿后部队,为日军主力争取了撤离时间。他最终留在朝鲜半岛,病逝于1593年。这个历史案例展示了武士道对丰臣秀吉性格的影响。他勇敢、坚毅、不怕牺牲,同时忠诚于自己的国家和主公。这些品质正是武士道的典型代表,也影响了日本人对勇敢、忠诚和自我牺牲的重视。与其他国家相比,武士道对日本人的性格产生了独特的影响。例如,中国历史上的儒家文化强调中庸之道和仁爱礼义,而武士道则更加强调忠诚、勇敢和不怕牺牲。在西方文化中,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盛行,而武士道则强调集体主义和忠诚于主公。这种不同的文化背景导致日本人在性格上与其他国家的人有所不同。他们更加重视忠诚、勇敢、自律和集体主义精神,这是武士道在他们心中留下的深刻印记。武士道对日本人的性格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使得日本人在文化传承、人际关系和国家发展等方面与其他国家有所不同。通过理解武士道对日本人性格的影响,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尊重日本文化,同时也有助于促进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与融合。儒学在日本的传播源远流长,其影响几乎深入到日本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尤其对道德观和教育观的影响最为深刻。儒学在日本的传播、发展分为传人、发展、兴盛、衰落4个时期。由儒学传入,经奈良朝到平安朝,即由285年至1192年的900余年,为儒学初传日本时期。儒学始传日本时间有两种说法。一是徐福东渡说,认为秦始皇时东渡的徐福将儒家的诗、书携往了日本,2200年前儒学已传人日本。但多数学者认为徐福东渡是传说而非史实,提出王仁携来说,认为儒学传人日本是在日本应神天皇十六年(285年,西晋武帝太康六年)。该年,百济学者王仁携《论语》和《千字文》到日。《论语》传日和儒学家到日便是日本儒学发轫之时。儒学始传日本当在1700年前。儒学传人日本并在日本长期传播原因很复杂。一则中、朝、日三国或比邻而居,或一衣带水,古来已有交往。大陆移民早就到过日本。再则日本社会发展也需要儒学这样的思想。公元3世纪,儒学初传日本之时,日本正由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发展,日本诸岛上存在上百个小国,社会组织正由氏族制向家族制过渡,尚未形成完备的国家机构。儒家主张大一统,强调大义名分,有一整套调整家族和社会上人与人关系的等级尊卑道德规范,很适合此时日本社会的需要。经济方面,日本以农业为主的经济也成为产生于个体小农经济基础上的儒学扎根的土壤。文化思想方面,日本以崇神敬祖为内容的固有神道,亦很容易与儒家思想相结合。由于儒学在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等方面都适应日本社会的需要,传人后立即为日本朝野所接受,并逐步与日本固有的文化思想相融合,结合日本的国情不断向前发展。之后这种与日本固有的民族精神和神道思想相结合而形成的适合于日本国情的儒家思想,就成了日本的儒学。儒学的传人对日本社会道德、文化教育和经济、政治生活产生了巨大影响。儒学初传日本便促进了日本古代教育的发展。日本原无文字,更无学校。汉学家的到来和儒学的传人,宫廷中办起了学问所,开始了以儒学为内容的宫廷教育。日本的学校教育即起源于这种宫廷学问所。经济方面,日本统治阶级吸收儒家重农的经济思想,也以农立国,发展农业生产。政治方面,儒家的道德观念及德治主张和禅让主张,初传日本便在日本上层社会产生巨大反响。竟至应神天皇的长子与少子以仁孝为准进行禅让,二人相让空位近三年,以王仁为师的皇太子为将皇位让与仁孝的兄长而自杀。王仁渡日后的200年间,儒学向日本的传播一直以百济(朝鲜)为桥梁,且主要是通过以《论语》为内容的宫廷教育,在少数上层人物中传播。之后随着统治者对儒学认识的加深,逐渐意识到发展儒学的重要性,便着手采取各种措施进一步吸取和传播儒家思想。从百济迎来更多的儒学家来日传授儒学。除《论语》之外,更多的儒家经典亦传入了日本。为儒学在日本传播开辟广阔道路的是推古天皇时的圣德太子(574~622)。他采取的重大步骤是颁布以儒家思想为基础的17条宪法和在儒家思想指导下实施政治上的改革,并派遣留学生和学问僧来华学习、研究儒学。推古天皇十五年(607)首次派出小野妹子为遣隋使,翌年(608)再次派小野妹子来华,另派高向玄理、南渊清安、僧旻等8名留学生和学问僧同行。是为日人留学中国之始。此辈留学生学了儒学,回国后或从政,或从教,均对儒学传播起到重要作用。他们对儒学的传播为7世纪中叶的大化改新奠定了思想基础,起了积极作用。大化改新是一场以儒家思想为指导,以中国隋、唐大一统封建国家为典范推动封建化的政治改革运动。改新的结果也确实使氏族和奴隶主的统治最后崩溃,日本社会从此开始过渡到了封建社会。大化改新之后,日本极力输入唐文化,在国内大力发展儒学教育,传播儒家思想。自630年开始不断派出遣唐使和留学生。留学生在华尊孔子读儒经,归国时还带走儒家经卷,归国后致力于儒家文化的移植,他们和遣唐使及学问僧不断将儒学传入日本。在其影响下,676年日本开始设立大学寮。701年大学寮开始释奠先圣先师。日本祀孔即发轫于此。由是儒学在日本开始宗教化,孔子开始被偶像化、教主化。大宝元年(701)日本修成“大宝律令”,从律令的“学令”中关于教师资格、学校应行事宜、学生入学资格及手续、教授的科目、考试的内容等规定中可以看出,所要实施的即为儒学教育。养老二年(718)又修“养老令”,确立了日本儒学化的教育制度。按规定学生考课、奖惩及出路皆与其儒经的学习相联系,从而使求仕禄者不能不埋头经书。教育的儒学化有力地促进了儒学在日本的传播与发展。奈良时代(710~794),日本一如既往,继续兴办儒学教育,选派遣唐使和留学生,在全社会提倡儒家伦理道德,输入儒家经典,尊崇孔子,使儒学得到长足发展。奈良朝的教育以唐朝为标准,大学、国学主要学习儒经。教师的选拔与晋升以儒学水平及教授儒经的数量与质量为准。学生的考课与出路以儒经学习的好坏来决定。学校春秋祀孔。儒学教育空前隆盛。为直接从唐朝学习先进的中国文化,奈良朝曾多次选派遣唐使、留学生和学问僧来华。最著名的有吉备真备、阿倍仲麻吕和膳大丘。他们仰慕唐文化,对儒学在日的传播及发展均做出过贡献。为以儒家的伦理道德整顿封建秩序,奈良朝向全社会推行儒家伦理观念,特别是“三纲五常”和忠、孝、礼的观念,就中以尚孝最甚。奈良朝对儒学的需求使之不断抬高孔子的地位。768年尊孔子为“文宣王”,自此孔子在日始享王者之尊。这多种渠道对儒家思想的吸收,使儒学传播日益广泛。平安时代(794~1192)的400年间,不仅继奈良时代的各种做法进一步传播儒家思想,而且根据日本社会的需要对儒家思想进行融化吸收。平安朝改变过去单纯模仿中国的做法而在“和魂汉才”思想指导下创造具有本民族特色的儒家文化,使日本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道德观念乃至社会风气都在儒家思想影响下发生深刻变化。儒学自始传至平安时代900余年,经历了日本封建制代替奴隶制并最终确立封建制的历史发展阶段,因儒学适应日本建立、健全封建制度的需要,在日本封建化过程中起了积极作用,而逐渐扎下根来。之后随着日本封建制度的不断发展又得到进一步地发展。由镰仓时代经吉野时代、室町时代至德川幕府建立,即由1192年至1603年的400余年,为儒学在日本的发展时期。自1192年镰仓幕府建立至1867年明治维新之前,日本建立的均为军事独裁政权。军事贵族独裁统治的社会基础是武士地主阶级。早在平安后期武士阶层的势力便因中央政权腐败、地方势力争战不已而逐渐抬头。幕府政权建立后,穷兵黩武,提倡尚武精神和武士道。在武士道的形成过程中儒家伦理思想被武士道理论家所利用,他们吸取了其中忠、勇、信、礼、义、廉、耻等道德观念,使儒家思想作为武士道的一个重要思想来源在日本传播了近10个世纪。幕府时代日本的统治者及武士道理论家都很注重阐扬儒学。他们不仅利用儒学解释武士道,而且按照其统治利益的需要改造儒学,赋予儒学以新的内容,充实到武士道中去。只是此时的儒学已非先秦的原始儒学。而是发展到理学阶段的儒学。历届幕府均很注重理学的输入。理学传人日本,一般认为是在镰仓中叶。出于发展封建制度的需要,日本自镰仓时代至德川幕府建立的400余年间,曾通过本国来宋的学者、禅僧及东渡的宋元儒僧和宋儒、朝儒的到日讲学,从中、朝输入儒家经典,兴办儒学教育和修建文庙,祭祀孔子等途径,大力输人与传播理学思想。使自幕府将军到地方大员均深受理学思想影响。其他朝臣也多以儒教立身。因此这一时期儒学已相当普及,地位亦有很大提高。这就为德川时代儒学进入全盛创造了条件。只是此时因受日本神道和佛教的影响,儒学尚未能独立地发展为占支配地位的思想。1603~1867年的德川幕府时代,儒学在日本的发展达到鼎盛时期。1603年德川家康结束长期战乱建立德川幕府(1603~1867)。德川幕府面临的新问题是巩固统一,严格统治阶级内部的主从关系,加强内部团结,一致对付农民的反抗斗争。为此,幕府急需加强思想统治,利用意识形态的力量来维护和发展幕府的政治、经济制度。朱子学主张国家统一,宣扬大义名分,把“三纲五常”等人伦关系绝对化,提倡绝对服从,反对“犯上作乱”等思想,恰好适应这种需要。而前此曾盛极一时的佛教则由于僧侣的腐败和出世思想的不合时宜而地位一落千丈。统治者比较佛儒之得失,便由佛儒并用转而独尊儒家思想。德川氏奖励儒学不遗余力,定儒学为官学,强行禁止“异学”,使儒家思想成了德川时代的统治思想。由是儒学在日本的发展进入鼎盛时期。德川幕府沿用长期以来的各种办法大力倡导儒学,使儒学在日本的发展进入全盛时期。其标志首先是天皇和幕府等各级统治者的极力鼓吹,率先崇儒重道,推动儒学向全社会普及,使儒学地位大为提高。权势者们争相学儒,使日本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都和儒学结下了不解之缘,均在儒家思想的左右下向前发展。再是德川时代儒学教育十分发达,儒学研究空前活跃。教育方面幕府全面实现儒学化。其教育实践,由中央到地方,由官学到私学,由高等教育到初等教育、女子教育、幼儿教育,由学校教育到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全部实施儒学教育,甚至连朝廷大臣也要进学习院修习儒学,形成一个严密的儒学教育网。儒学教育发达,儒学人才辈出,儒学研究活动亦空前繁荣。儒学内部此时形成若干学派,主要有朱子学派、阳明学派、水户学派、古学派、折衷学派、考证学派等。这些学派不仅开展学术研究,有自己的学术主张,还都从事教育活动,有自己的教育思想。其中势力最大的当属朱子学派。为维护朱子学的地位,幕府于1790年曾下令禁止“异学”。在幕府保护下,朱子学统治日本260余年。三是幕藩为振兴儒学进一步抬高孔子,神化孔子。整个德川时代从中央到地方祀孔成风。祀孔礼仪极为隆重。此时所建形制各异、规模不一的孔庙,其数量之多,规模之大,建造之壮丽,皆为前代所无。四是日本及流寓日本的中国儒学家备受重用。朱子学家林罗山便掌管幕府文教,参予幕府机要。流寓日本的明儒朱之瑜,水户藩主德川光国拜其为师,对之极为尊重。五是此时儒学著述大量输入及翻刻。这为儒学自通都大邑普及到穷乡僻壤创造了方便条件。幕府以政权的力量大力推行儒学,使整个德川时代,孔子庙前香火不断,儒家思想久行不衰,成为这一时期支配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和道德文明发展的统治思想。18世纪后期,日本出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导致了封建制度的解体。1868年德川幕府被推翻。新建立的明治政府通过一系列改革使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封建幕府政治的被推翻,使作为日本封建社会正统思想的儒学,地位从根本上发生动摇。但明治维新是一场极不彻底的资产阶级改革运动。新政府中的当权者多是大地主兼资本家。他们既进行封建剥削也进行资本主义剥削,致使日本保存了大量的封建残余,浓厚的封建思想意识普遍存在,后发展为极富侵略性的军事封建帝国主义国家。明治政权的这一社会基础,决定了明治维新后日本虽因学习西方科学技术而对儒学一度有所排斥,但它绝不会完全抛弃儒家思想,还会利用它来为新的统治服务。因此儒学在日本明治维新以后虽丧失了统治地位而逐渐衰落,但其过程是极缓慢的,且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还有很大影响。儒学在明治维新后的发展过程,大致是明治之初,儒家阵地有所缩小,但当19世纪70年代自由民权运动兴起的时候,政府中的保守势力为抵制这一运动又转而借助儒家思想。他们利用儒家思想来规范世道人心,以对内对抗民主运动,对外抵制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影响。所以明治政府又继续祀孔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