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高考化学模拟试卷
考生请注意:
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
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
位置上。
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
1、分别含有下列各物质的废弃试剂,倒在同一废液缸中不会引起实验室污染或危险的一组是()
A.氨水和NaOHB.硫酸钺和氯化领
C.硝酸亚铁和盐酸D.电石和盐酸
2、短周期主族元素X、Y、Z、R、T的原子半径与原子序数关系如图所示。R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的2倍,
Y与Z能形成ZzY、Z2Y2型离子化合物,Z与T能形成化合物ZzT。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Z
?T
XY
原子一区
A.简单离子半径:T>Z>Y
B.Z2Y、Z2Y2所含有的化学键类型相同
C.由于XzY的沸点高于X2T,可推出X2Y的稳定性强于XzT
D.ZXT的水溶液显弱碱性,促进了水的电离
[CO][H2O]
3、高温下,某反应达到平衡,平衡常数K保持其他条件不变,若温度升高,c(H)减小。对该反
皿[凡]'2
应的分析正确的是
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H2O'CO2+H2
B.升高温度,v(正>、v的都增大,且v<逆>增大更多
C.缩小容器体积,V(正)、V的都增大,且V(正)增大更多
D.升高温度或缩小容器体积,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量都不会发生改变
4、下列反应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是吸热反应的是()
A.灼热的炭与CO2的反应
B.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
C.镁条与稀盐酸的反应
D.氢气在氧气中的燃烧反应
5、利用如图实验装置进行相关实验,能得出相应实验结论的是(
abC实验结论
浓醋酸酸性:碳酸〉苯酚
ACaCO3C6H5ONa溶液
B0的
B铁屑AgNCh溶液苯和液澳发生取代反应
苯溶液
酸性KMnO4
浓盐酸碘化钾溶液
C氧化性:C12>I2
溶液
饱和食酸性KMnO』溶
D电石乙焕具有还原性
盐水液
A.AD.D
6、下列有关实验正确的是
A.装置用于Na2s03和浓H2sCh反应制取少量的S()2气体昂
有孔塑料板
V7
B.装置用于灼烧CUSO4・5H2。
碱石灰
:J
C.装置用于收集氯气并防止污染空气
D.装置用于实验室制备少量乙酸乙酯
7、锌铜原电池装置如图所示,其中阳离子交换膜只允许阳离子和水分子通过。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锌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
B.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甲池的c(SO42)减小
C.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乙池溶液的总质量增加
D.阳离子通过交换膜向正极移动,保持溶液中电荷平衡
8、下列有关实验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9、在化学反应中,有时存在“一种物质过量,另一种物质仍不能完全反应”的情况,下列反应不属于这种情况的是
A.过量的铜与浓硝酸反应
B.过量的铜与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
C.过量二氧化锦与浓盐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
D.过量的氢气与氮气在工业生产条件下反应
10、温度T℃时,在初始体积为1L的两个密闭容器甲(恒容)、乙(恒压)中分别加入0.2molA和O.lmolB,发生反
应2A(g)+B(g)==ixC(g),实验测得甲、乙容器中A的转化率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3O
25
20
15
10
5
0
100200300400〃s
A.x可能为4
B.M为容器甲
C.容器乙达平衡时B的转化率为25%
D.M的平衡常数大于N
11、25C时,0.Imol/L的NH4HCO3溶液pH=7.7。向0.Imol/L的NH4HCO3溶液中逐滴加入0.Imol/LNaOH溶液
时,含氮、含碳粒子的分布情况如图所示(纵坐标是各粒子的分布系数,即物质的量分数)。根据图象判断,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A.NH4HCO3溶液中,水解程度:NH4>HCO3
B.开始阶段,HCO;略有增加的主要原因是发生反应:2NH4HCCh+2NaOH=(NH4)2cCh+Na2co3+2H2O
C.由图中数据可知:CO32-的水解常数约为5.3X10F
D.由图中数据可知:NH3-H2O的电离常数约为1.5X10-5
12、复旦大学王永刚的研究团队制得一种柔性水系锌电池,该可充电电池以锌盐溶液作为电解液,其原理如图所示。下列
说法不正确的是
PT()结构式PTOZiv结构式
A.放电时,N极发生还原反应
B.充电时,ZM+向M极移动
C.放电时,每生成1molPTO-Zn2+,M极溶解Zn的质量为260g
D.充电时,N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PTO+8e-+4Zn2+=PTO-Zi?+
13、X、Y、Z、W均为短周期元素,它们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若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3
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不।
A.X的简单氢化物比Y的稳定
B.X、Y、Z、W形成的单质都是分子晶体
C.Y、Z、W的原子半径大小为W>Z>Y
D.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Z的弱
14、2017年5月9日,我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等单位正式发布115号等4种人工合成的新元素的名称、元素符
号,115号元素名称为“馍",符号为Me。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Me的最低负化合价为一3B.Me的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式为Me?。s
C.甯Me的中子数为115D.通过化学反应可使潸Me转化为涔Me
15、由下列实验对应的现象推断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现象结论
将红热的炭放入浓硫酸中产生的气体通入
A石灰水变浑浊炭被氧化成CO2
澄清的石灰水
B将稀盐酸滴入NazSiCh溶液中溶液中出现凝胶非金属性:CI>Si
有白色沉淀产生,加入稀先产生BaSCh沉淀,后BaSCh溶
CSth通入BaCb溶液,然后滴入稀硝酸
硝酸后沉淀溶解于硝酸
向某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不变色,
D溶液显红色原溶液中一定含有Fe2+
再滴加新制氯水
A.AB.BC.CD.D
16、CCh的资源化利用是解决温室效应的重要途径。以下是在一定条件下用NH.;捕获CO2生成重要化工产品三聚家胺
的反应:NH3+CO2T+氏0,下列有关三聚氨胺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式为C3H6N3O3
B.属于共价化合物
C.分子中既含极性键,又含非极性键
D.生成该物质的上述反应为中和反应
17、硫酸亚铁钱受热分解的反应方程式为2(NH)Fe(SOj=^工Fe3O3+2NH,T+N2T+4SO2T+5H,O,用NA表
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ILO.lmolL-'(NHJFe(SO)溶液中Fe2+的数目小于0.1NA
B.将1molSO?和1mol02充分反应后,其分子总数为1.5NA
C.标准状况下,每生成15.68L气体转移电子数目为0.8NA
D.常温常压下,3.0gi'N2中含有的中子总数为1.6N,、
18、关于氯化铉的说法错误的是
A.氯化彼溶于水放热B.氯化铁受热易分解
C.氯化核固体是离子晶体D.氯化钱是强电解质
19、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用酸化的H2O2氧化海带灰浸出液中的碘;2I+H2O2=I2+2OH
B.用稀氢碘酸溶液除去铁制品表面的铁锈:Fe2(h+6H+=2Fe3++3H2O
2+2
C.NaHSCh溶液中加Ba(OH”溶液至中性:Ba+2OH+2H+SO4=BaSO41+2H2O
2
D.NH4HCO3溶液与足量的NaOH溶液混合:HCO3+OH=CO3+H2O
20、油画变黑,可用一定浓度的H2O2溶液擦洗修复,发生的反应为4H2Ch+PbSTPbSO4+4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H2O是氧化产物B.H2O2中负一价的氧元素被还原
C.PbS是氧化剂D.%。2在该反应中体现还原性
21、港珠澳大桥使用了大量的含钏高强抗震钢材。该钢材与生铁比较错误的是
A.抗震性好B.耐腐蚀强C.含碳量高D.都导电导热
22、全世界每年因钢铁锈蚀造成大量的损失。某城市拟用如图方法保护埋在弱碱性土壤中的钢质管道,使其免受腐蚀。
关于此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导线
A.钢管附近土壤的pH小于金属棒附近土壤
B.钢管上的电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
C.金属棒X的材料应该是比镁活泼的金属
D.也可以外接直流电源保护钢管,直流电源正极连接金属棒X
二、非选择题(共84分)
23、(14分)富马酸福莫特罗作为特效哮喘治疗药物被临床广泛应用。化合物I是合成富马酸福莫特罗的重要中间体,
其合成路线如图所示:
HC
”6、七一定条件
(F)
Fe
n、R1-NO1・R1-NH2;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中所含官能团的名称为»
⑵反应②的反应类型为,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为。
(3)H的结构简式为.
(4)下列关于I的说法正确的是(填选项字母)。
A.能发生银镜反应B.含有3个手性碳原子C.能发生消去反应D.不含有肽键
(5)A的同分异构体Q分子结构中含有3种含氧官能团,能发生银镜反应,可与FeCb溶液发生显色反应,苯环上只有
两个取代基且处于对位,则Q的结构简式为—(任写一种),区分A和Q可选用的仪器是—(填选项字母)。
a.元素分析仪b.红外光谱仪c.核磁共振波谱仪
CHCOO
(6)根据已有知识并结合相关信息,写出以丙酮、苯胺和醋酸为原料(其他试剂任选),制备一3的合
成路线:。
24、(12分)二乙酸乙二酯可由X裂解得到的A和B合成。有关物质的转化关系如下:
③②~HC,HQ|
回答下列问题:
(DB的结构简式为o
(2)反应③的反应类型为.
(3)C和C2H6。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鉴别A和B也可以用溪水
B.C2H60也可以分两步氧化成C
C.C2H2O2和C2H6。在浓硫酸作用下也可以加热生成C6Hl0O4
D.X一定是丁烷
25、(12分)草酸(H2c2Oi)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为探究草酸的制取和草酸的性质,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I:探究草酸的制备
实验室用硝酸氧化淀粉水解液法制备草酸,装置如下图所示:
硝酸氧化淀粉水解液的反应为:C6Hl2O6+12HNO3-3H2c2O1+9NCM+3NOT+9H20。
(1)上图实验装置中仪器乙的名称为:一,B装置的作用
(2)检验淀粉是否完全水解所需要的试剂为:o
实验n:探究草酸的不稳定性
已知:草酸晶体(H2c2O12H2O)无色,易溶于水,熔点为101℃,受热易脱水、升华,170℃以上分解产生H2O、CO
和CO2。草酸的酸性比碳酸强,其钙盐难溶于水。
(3)请选取以上的装置证明草酸晶体分解的产物(可重复使用,加热装置和连接装置已略去)。仪器装置连接顺序为:
A_>—►_____>_>->E-—>G—o
(1)若实验结束后测得B管质量减轻1.8g,则至少需分解草酸晶体的质量为g(已知草酸晶体的M=126g/mol)o
实验III:探究草酸与酸性高锌酸钾的反应
取一定量草酸溶液装入试管,加入一定体积的酸性高锯酸钾溶液,振荡试管,发现溶液开始缓慢褪色,后来迅速变成
无色。(反应热效应不明显,可忽略不计)
(5)该实验中草酸表现_____性,离子方程式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先慢后快的主要原因可能是o
(6)设计实验证明草酸是弱酸。实验方案:(提供的药品及仪器:蒸储水、O.lmoH/NaOH溶液、pH
计、O.lmo卜L“草酸溶液,其它仪器自选)
26、(10分)西安北郊古墓中曾出土一青铜锤(一种酒具),表面附着有绿色固体物质,打开盖子酒香扑鼻,内盛有26kg
青绿色液体,专家认定是2000多年前的“西汉美酒”。这是我国考古界、酿酒界的一个重大发现。
(1)上述报道引发了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同学的关注,他们收集家中铜器表面的绿色固体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铜器表面附着绿色固体物质是由哪些元素组成的?
猜想:查阅相关资料后,猜想绿色固体物质可能是铜绿。
实验步骤:
①对试管内的绿色固体进行加热,至完全分解.观察到A装置中绿色固体逐渐变成黑色,B装置中无水硫酸铜变成蓝
色,C装置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②取少量加热后生成的黑色固体于试管中,加入稀硫酸.观察到黑色固体逐渐溶解,溶液变成蓝色。
③取少量上述蓝色溶液于试管中,浸入一根洁净的铁丝.观察到铁丝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
④实验结论:绿色固体物质中含有、、、等元素。(提示:装置内的空气因素忽略
不计)
⑵表达与交流:①图中标有a、b的仪器名称是:a:;b:.
②上述实验步骤③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o
③反应完成后,如果先移去酒精灯,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④如果将B、C两装置对调行吗?—o为什么?o
27、(12分)肉桂酸(。-('"=('"一('()()H)是制备感光树脂的重要原料,某肉桂酸粗产品中含有苯甲酸及
聚苯乙烯,各物质性质如表:
名称相对分子质量熔点(℃)沸点(℃)水中溶解度(25℃)
苯甲醛106・26179.62微溶
聚苯乙烯104n83.1-105240.6难溶
肉桂酸148135300微溶(热水中易溶)
实验室提纯肉桂酸的步骤及装置如下(部分装置未画出),试回答相关问题:
2g粗产品和30mL热水的混合物----通入然气蒸储——--------冷却后加1噜、过滤——>滤液
浓盐酸控制pH=2~3、过滤洗涤晾干、为壬
---------@-----------------®------->称重
蒸播装置
⑴装置A中长玻璃导管的作用是,步骤①使苯甲醛随水蒸汽离开母液,上述装置中两处需要加热的仪器是
(用字母A、B、C、D回答)。
(2)仪器X的名称是,该装置中冷水应从口(填a或b)通入。
(3)步骤②中,10%NaOH溶液的作用是,以便过滤除去聚苯乙烯杂质。
(4)步骤④中,证明洗涤干净的最佳方法是,若产品中还混有少量NaCL进一步提纯获得肉桂酸晶体方法为
(5)若本实验肉桂酸粗产品中有各种杂质50%,加碱溶解时损失肉桂酸10%,结束时称重得到产品0.6g,若不计操作
损失,则加盐酸反应的产率约为%(结果精确至0.1%)。
28、(14分)铁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应用最广泛,炼铁技术和含铁新材料的应用倍受关注。由此产生的COZ,S。?等
废气处理意义重大。
(1)将CO2应用于生产清洁燃料甲醇,既能缓解温室效应的影响,又能为能源的制备开辟新的渠道。其合成反应为
CO2(g)+3H2(g)fCH30H(g)+H20(g)o如图为CO?平衡转化率和温度、压强的关系,其中压强分别为
3.0MPa,4.OMPa,5.OMPa«据图可知,该反应为______反应(填“吸热”或“放热设CO2的初始浓度为
1
c0mol.L,根据5.OMPa时的数据计算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240)=(列式即可)。若4.0Mpa时减小投料
比C(CC)2):C(H2),则C。?的平衡转化率曲线可能位于II线的(填“上方”或“下方”)。
(2)T;C时,向某恒温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Fe:。」和CO,发生反应
1
Fe3Ozl(s)+CO(g).-3FeO(s)+CO2(g)AH,=+19.3kJ.moF,反应达到平衡后,在I时刻,改变某条件,V(逆)随
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1所示,则。时刻改变的条件可能是(填写字母)。
a保持温度不变,压缩容器b保持体积不变,升高温度
c保持体积不变,加少量碳粉d保持体积不变,增大CO,浓度
(3)在一定温度下,向某体积可变的恒压密闭容器(p总)加入lmolC()2与足量的碳,发生反应
C(s)+CO2(g).-2C0(g)AH3=+172.4kJ•molL平衡时体系中气体体积分数与温度的关系如图2所示,①650c
时,该反应达平衡后吸收的热量是KJ.②T℃时,若向平衡体系中再充入V(C()2):V(CO)=4:5的混
合气体,平衡(填“正向”、“逆向”或“不”)移动。
38
(4)已知25℃时,Ksp[Fe(0H)3]=4.0x10-,此温度下若在实验室中配制100mL5moiiTFeCL溶液,为使配制
过程中不出现浑浊现象,则至少需要加入2moi的盐酸mL(忽略加入盐酸体积)。
29、(10分)“三酸两碱”是最重要的无机化工产品,广泛用于国防、石油、纺织、冶金、食品等工业。“三酸”是指硝
酸、硫酸和盐酸,“两碱”指烧碱和纯碱。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过量稀硝酸分别与“两碱”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⑵请将“三酸两碱”中所含位于第三周期的元素,按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3)氯的非金属性比硫一(填“强”或“弱”),请用两个事实说明你的结论o
(4)某烧碱溶液中含O.lmolNaOH,向该溶液通入一定量CO2,充分反应后,将所得溶液低温蒸干,得到固体的组成可
能有四种情况,分别是:①________;②Na2cCh;③;@NaHCO3,若该固体溶于水,滴加过量盐酸,再将
溶液蒸干,得到固体的质量是g。
⑸将Na2cCh溶于水得到下列数据:
水Na2cO3混合前温度混合后温度
35mL3.2g20℃24.3℃
Na2cCh溶于水(填“吸”或“放”)热,请从溶解过程热效应的角度加以解释.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
1、B
【解析】
A.氨水和NaOH混合会释放出氨气,有刺激性气味,会引起污染,A不符合题意;
B.硫酸锭和氯化领,生成BaSO4沉淀,但是不会产生污染,B符合题意;
2++3+
C.硝酸亚铁和盐酸会发生:3Fe+4H+NO;=3Fe+NOT+2H2O,有有毒气体NO生成,会污染空气,C不符
合题意;
D.电石和盐酸混合,电石会和盐酸生成乙焕(C2H2)气体,具有可燃性气体,遇明火会发生爆炸,D不符合题意;
答案选B。
2、D
【解析】
R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的2倍,R可能为C元素或S元素,由于图示原子半径和原子序数关系可知R应为C
元素;Y与Z能形成ZzY、Z2Y2型离子化合物,应为NazO、NazCh,则Y为O元素,Z为Na元素;Z与T形成的
Z2T化合物,且T的原子半径比Na小,原子序数T>Z,则T应为S元素,X的原子半径最小,原子序数最小,原子
半径也较小,则X应为H元素,结合对应单质、化合物的性质以及题目要求解答该题。
【详解】
根据上述推断可知:X是H元素;Y是O元素;Z是Na元素;R是C元素,T是S元素。
A6-核外有3个电子层,O,Na+核外有2个电子层,由于离子核外电子层数越多,离子半径越大;当离子核外电子
层数相同时,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所以离子半径:T>Y>Z,A错误;
B.Z2Y、Z2Y2表示的是NazO、Na2O2,NazO只含离子键,NazCh含有离子键、极性共价键,因此所含的化学键类型
不相同,B错误;
C.O、S是同一主族的元素,由于H2O分子之间存在氢键,而H2s分子之间只存在范德华力,氢键的存在使H2O的沸
点比H2s高,而物质的稳定性与分子内的共价键的强弱有关,与分子间作用力大小无关,C错误;
D.ZXT表示的是NaHS,该物质为强碱弱酸盐,在溶液中HS-水解,消耗水电离产生的H+结合形成H2S,使水的电离
平衡正向移动,促进了水的电离,使溶液中c(OH-)增大,最终达到平衡时,溶液中c(OH-)>c(H+),溶液显碱性,D正
确;
故合理选项是D。
【点睛】
本题考查了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及位置关系应用的知识,根据原子结构特点及元素间的关系推断元素是解题的关键,
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的考查。
3、D
【解析】
A.化学平衡常数中,分子中各物质是生成物、分母中各物质是反应物,所以反应方程式为:CO2+H2WCO+H2O,故A
错误;
B.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升高温度,氢气浓度减小,说明平衡正向移动,则正反应是
吸热反应,所以v正增大更多,故B错误;
C.缩小容器体积,增大压强,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平衡向气体体积减小的方向移动,该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所
以压强不影响平衡移动,则丫(逆)、v(正)增大相同,故C错误;
D.反应前后气体计量数之和不变,所以升高温度、缩小体积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变,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知,反应前
后气体质量不变,所以混合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都不变,故D正确;
故选:D。
4、A
【解析】
A、灼热的炭与CCh的反应生成CO,是氧化还原反应也是吸热反应,故A正确;B、Ba(OH)r8H2O与NH4C1的反应
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故B错误;C、镁条与稀盐酸的反应是放热反应,故C错误;D、氢气在氧气中的燃烧反应是放热
反应,故D错误;故选A。
5、C
【解析】
A.浓醋酸具有挥发性,酸性大于苯酚,因此,挥发出的醋酸也能与苯酚钠反应得到苯酚,不能证明碳酸的酸性大于
苯酚,故A错误;
B.滨离子与银离子反应生成浅黄色沉淀;由于溟易挥发,挥发出的漠和水反应也能生成氢溟酸,从而影响苯和漠反
应生成的溟化氢,所以无法得出相应结论,故B错误;
C.浓盐酸与高镒酸钾反应生成氯气,氯气能置换碘化钾中的碘单质,可比较氧化性,故C正确;
D.电石不纯,与水反应生成乙快的同时也生成硫化氢、磷化氢等,都可与高镒酸钾溶液反应,应先除杂,故D错误;
故答案选C,
6、C
【解析】
A.简易气体发生装置适用于难溶性固体和液体的反应,Na2sCh易溶于水,不能用简易气体发生装置制备,故A错误;
B.蒸发皿用于蒸发液体,灼烧固体应在堵竭中进行,故B错误;
C.氯气密度比空气大,可与碱石灰反应,装置符合要求,故C正确;
D.乙酸乙酯在NaOH溶液中发生水解,不能用NaOH溶液收集乙酸乙酯,应用饱和碳酸钠溶液收集,故D错误;
故答案为Co
7、B
【解析】
在上述原电池中,锌电极为负极,锌原子失去电子被氧化成锌离子。电子沿着外接导线转移到铜电极。铜电极为正极,
溶液中的铜离子在铜电极上得到电子被还原成铜单质。电解质溶液中的阳离子向正极移动,而阴离子向负极移动。
【详解】
A.铜电极为正极,锌电极为负极,负极发生氧化反应,A项正确;
B.电解质溶液中的阳离子向正极移动,而阴离子向负极移动。但是阳离子交换膜只允许阳离子和水分子通过,SO42
不能通过阳离子交换膜,并且甲池中硫酸根不参加反应,因此甲池的c(SO4*)不变,B项错误;
C.锌原电池,锌作负极,铜作正极,铜离子在铜电极上沉淀,锌离子通过阳离子交换膜进入乙池,每沉淀Imol,即
64g铜,就补充过来Imol锌离子,其质量为65g,所以工作一段时间后乙池溶液的质量不断增加,C项正确;
D.原电池中,阳离子通过阳离子交换膜向正极移动,使溶液保持电中性,维持电荷平衡,D项正确;
答案选B。
【点睛】
本题主要考察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其口诀可概括为“两极一液一连线,活泼金属最优先,负失氧正得还,离子电极同性
恋”,可加深学生对原电池的理解与记忆。本题的难点是C选项,理解电极中固体的变化情况是解题的关键,解此类
题时同时要考虑电解质溶液的酸碱性,学生要火眼金睛,识破陷阱,提高做题正答率。
8、C
【解析】
A.浓盐酸与MnO2的反应需要加热,故A错误;
B.氨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小,应选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故B错误;
C.蒸储时温度计测定馈分的温度,冷却水下进上出,图中操作合理,故C正确;
D.乙酸乙酯能与NaOH溶液反应,小试管中应为饱和Na2cCh溶液,故D错误;
故选C。
9、A
【解析】
A.铜与浓硝酸和稀硝酸均反应,则过量的铜与浓硝酸完全反应,A正确;
B.过量的铜与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随之反应的进行,硫酸浓度降低,稀硫酸与铜不反应,B错误;
C.过量二氧化镒与浓盐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随之反应的进行,盐酸浓度降低,稀盐酸与二氧化镒不反应,C错误;
D.过量的氢气与氮气在工业生产条件下反应,该反应是可逆反应,不可能进行完全,D错误;
答案选A。
10、D
【解析】
若该反应为气体物质的量增大的反应,即x>3,随着反应的进行,甲容器中气体的压强增大,平衡过程中反应速率比
恒压时大,建立平衡需要的时间较少,对应于图像M,增大压强,平衡逆向移动,A的转化率减小,与图像相符;若
该反应为气体物质的量减少的反应,即xV3,随着反应的进行,甲容器中气体的压强减小,平衡过程中反应速率比恒
压时小,建立平衡需要的时间较长,对应于图像N,减小压强,平衡逆向移动,A的转化率减小,与图像不符;若该
反应x=3,则两容器得到相同的平衡状态,与图像不符,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
A.根据上述分析,该反应为气体物质的量增大的反应,因此x可能为4,故A正确;
B.根据上述分析,该反应为气体体积增大的反应,M为容器甲,N为容器乙,故B正确;
C.根据上述分析,N为容器乙,容器乙达平衡时A的转化率为25%,根据方程式2A(g)+B(g)=ixC(g),加入0.2molA
和O.lmolB时,反应的B为A的物质的量的一半,A和B的转化率相等,也是25%,故C正确;
D.温度不变,平衡常数不变,达到平衡时,M、N对应的温度相同,则平衡常数相等,故D错误;
故选D。
【点睛】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判断压强对该反应的影响。本题的难点是排除xV3的情况。
11、D
【解析】
A.25℃时0.Imol/L的NH4HCO3溶液pH=7.7,呈碱性,则NH4HCO3溶液中的水解程度:NH:VHCO;,故A错
误;
B.开始阶段,加入的NaOH后氢氧根离子浓度增大,抑制了HCO;的水解,导致HCO,略有增加,故B错误;
C.根据图示看,pH=9.0时,HCO,、CO;的物质的量分数分别为0.95、0.05,设{CO;)=a,贝!|
c(HCO3)^^|a=19a,CO;一的水解主要以第一步为主,其水解的离子方程式为:CO^+H2OHCO;+OH,
,,、c(HC0;)xc(0H)19axi0-5
则&(CO;)=、c/o%;一~=-a-口§*1°,故C错误;
\**/
D.pH=9.0时,NH:、NH3-H2O的物质的量分数分别为0.6、0.4,设《NH:•国0)=乂,贝!|c(NH;)=£《x=1.5x,
c(NH:)xc(0H)I5xxl0-5
NHrH2O的电离常数7Cb(NH3-H2O)=\"-=—.................=1.5x1(T,故D正确;
c(*1^2^^)x
故选:D。
【点睛】
明确图示曲线变化的意义为解答关键,注意掌握盐的水解原理及其影响,C、D为易错点,试题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
理解能力及综合应用能力。
12、D
【解析】
放电时,金属Zn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生成Z/+,即M电极为负极,则N电极为正极,电极反应式为
2PTO+8e+4Zn2+=PTO-Zn2+;充电时,外加电源的正极连接原电池的正极N,外加电源的负极连接原电池的负极。
【详解】
A.该原电池中,放电时M电极为负极,N电极为正极,正极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故A正确;
B.充电时,原电池的负极M连接外加电源的负极作阴极,电解质中阳离子Zi?+移向阴极M,故B正确;
C.放电时,正极反应式为2PTO+8e-+4Zn2』PTO-Zn2+,负极反应式为Zn-2e=Zn2+,电子守恒有4Zn〜PTO-Z/+,
所以每生成lmolPTO-Zn2+,M极溶解Zn的质量=65g/molx4moi=260g,故C正确;
D.充电时,原电池的正极N连接外加电源的正极作阳极,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
PTO-Zn2+-8e=2PTO+4Zn2+,故D错误;
故选:D。
13、B
【解析】
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3倍,故Y是氧元素;则X是氮元素,Z是硫元素,W是氯元素。
【详解】
A.氮元素的非金属性比氧元素的弱,所以X的简单氢化物不如Y的稳定,故A不选;
B.N2、Ch、S、Cb在固态时都是由分子通过范德华力结合成的晶体,故B选;
C.因为W的原子序数比Z大,所以原子半径大小为z>w,故c不选:
D.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的强弱与非金属性一致,W的非金属性比Z强,故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
化物的酸性比Z的强,故D不选。
故选B。
【点睛】
在周期表中,同一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最高价氧化物的
水化物的碱性逐渐减弱,酸性逐渐增强,气体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增强。同一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
大,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逐渐减弱,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逐渐增强,酸性逐渐减弱,气体氢化物的稳
定性逐渐减弱。
14、B
【解析】
A.该元素的名称带“车”字旁,属于金属元素,金属元素易失去电子,一般为正价,没有负价,故A错误;
B.Me为115号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七周期第VA族,主族序数等于最外层电子数,则该元素最高正价为+5价,
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式为MC2O5,故B正确;
C.言Me的质量数为288,质子数为115,中子数=质量数-质子数=288-115=173,故C错误;
D.言Me和塞Me互为同位素,是镇元素的不同原子,转化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不是化学变化,故D错误;
答案选B。
15、D
【解析】
A.C与浓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均使石灰水变浑浊;
B.盐酸为无氧酸;
C.Sth通入BaCL溶液中不反应,二氧化硫可被硝酸氧化生成硫酸根离子;
D.滴加KSCN溶液,溶液不变色,可知不含铁离子。
【详解】
A.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均使石灰水变浑浊,由现象不能说明炭被氧化成C(h,故A错误;
B.盐酸为无氧酸,不能比较非金属性,故B错误;
C.SCh通入BaCL溶液中不反应,二氧化硫可被硝酸氧化生成硫酸根离子,白色沉淀为硫酸领,故C错误;
D.滴加KSCN溶液,溶液不变色,可知不含铁离子,再滴加新制氯水,溶液变红,可知原溶液中一定含有Fe2+,故
D正确;
故选:D。
16、B
【解析】
A、根据结构简式可知分子式为C3H3N3O3,A错误;
B、由不同种元素组成,分子中的化学键全部是共价键,属于共价化合物,B正确;
C、同种元素原子形成的共价键是非极性键,不同种元素原子形成的共价键是极性键,则分子中只含极性键,C错误;
D、酸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是中和反应,生成该物质的上述反应不是中和反应,D错误;
答案选B。
17、B
【解析】
A.由于Fe2+水解,lL0.1moHLT(NH4)2Fe(SCM2溶液中Fe?+的数目小于O.INA,故A正确;
B.SO2与。2反应2so2+02-^2SO3属于可逆反应,不能反应完全,若ImolSCh和ImoKh完全反应生成ImolSCh和
剩余的0.5molO2,共1.5mol,现不能完全反应,其物质的量大于L5moL分子总数大于1.5NA,故B错误;
214
C.标准状况下,15.68L气体的物质的量为0.7moL其中NH3占一,N2占一,SO2占一,根据反应可知,生成4moiSCh
777
转移8mol电子,所以生成0.4molSO2转移0.8mol电子,数目为0.8NA,故C正确;
DFN的中子数=15-7=8,3电气2的物质的量为O.lmoL含有的中子总数为=0.1X16XNA=L6NA,故D正确。
故选B。
18、A
【解析】氯化钱溶于水吸热,故A错误;氯化镂受热分解为氨气和氯化氢,故B正确:氯化镂固体是由NBAC「构成
离子晶体,故C正确;氯化钺在水中完全电离,所以氯化锭是强电解质,故D正确。
19、C
【解析】
A.酸性环境不能大量存在OH:A错误;
BI具有还原性,与Fe3+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B错误;
C.反应符合事实,遵循离子方程式中物质拆分原则,C正确:
D.NH4+>HCCh-都会与OH•发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Co
20、B
【解析】出。2中氧元素化合价降低生成H2O,出0是还原产物,故A错误;出。2中负一价的氧元素化合价降低,发
生还原反应,故B正确;PbS中S元素化合价升高,PbS是还原剂,故C错误;H2O2中氧元素化合价降低,比。2在该
反应中是氧化剂体现氧化性,故D错误。
点睛: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物是还原剂,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反应物是氧化剂,氧化剂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
氧化剂体现氧化性。
21>C
【解析】
A.钢中的含碳量低于生铁,含碳量越大,硬度越高,但是生铁的韧性较钢要差,钢材的抗震性更好,故A正确;
B.该钢材改变了金属的组成和结构,比生铁的抗耐蚀性要好,故B正确;
C.根据生铁的含碳量为:2%-4.3%,钢的含碳量为:0.03%-2%,可知含碳量:生铁>钢,故C错误;
D.钢材和生铁都是合金都有金属,都导电导热,故D正确;
题目要求选错的,故选C。
22、B
【解析】
A.金属棒X与钢管构成原电池;钢管是正极,氧气得电子,发生反应O2+2H2O+4e-=4OH1钢管附近土壤的pH大于
金属棒附近土壤,故A错误;
B.金属棒X与钢管构成原电池;钢管是正极,氧气得电子,发生反应O2+2H2O+4e-=4OH,故B正确;
C.金属棒X保护钢管免受腐蚀,属于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X的材料应该是比铁活泼的金属,但不能比镁活泼,
否则它会直接与水反应,故C错误;
D.外接直流电源保护钢管,钢管应作阴极,该装置金属棒X与钢管用导线连接,若直流电源正极连接金属棒X,则
钢管失电子被腐蚀,故D错误;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金属的吸氧腐蚀及保护,中性或碱性环境下,活泼金属易发生吸氧腐蚀,正极是氧气得电子生成氢氧根离子;
明确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让被保护的金属作正极发生还原反应。
二、非选择题(共84分)
23、(酚)羟基、硝基、痍基(或酮基)取代反应
OH-CHjCOOHCHjC。?
人HN©.浓丁面八
【解析】
由有机物结构的变化分析可知,反应①中,A中O-H键断裂,B中CC1键断裂,A与B发生取代反应生成C,反应
②中,滨原子取代C中甲基上的氢原子生成D,根据已知反应L可知反应③生成E为,反应④中,
E中C-O键断裂,F中N-H键断裂,二者发生加成反应生成G,根据已知反应II,可知反应⑤生成H为
o-
b
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
OC
(1)A为°2NC>',所含官能团为-OH、-NO2、H,名称为(酚)羟基、硝基、埃基(或酮基),故答案为:(酚)
羟基、硝基、炭基(或酮基);
(2)由分析可知,反应②中,滨原子取代C中甲基上的氢原子生成D,反应④为与
(3)由分析可知,H为o-故答案为:
b
(4)A.I含有醛基,能发生银镜反应,A项正确;
II父IR
B.手性碳原子连接4个不一样的原子或原子团,I中含有2个手性碳原子,如图所示,,,B项错
误
C.I含有羟基,且与连接羟基的碳原子相邻的碳原子上有氢原子,可以发生消去反应,C项正确;
D.I中含有1个肽键,D项错误;故答案为:AC
O
(5)A为02Ny>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品牌形象设计委托合同书
- 2025年监理工程师《合同管理》合同法律关系与案例分析
- 2025年医疗机构财务管理计划
- 2025标准的家庭装修设计合同
- 2025年骨科疼痛管理护理计划
- 2025年城市建设安全生产工作总结及计划
- 2025汽车销售中介合同
- 2025年企业信息技术应用研讨计划
- 人教版三年级体育教学反馈计划
- 环保项目安全意识教育计划
- 防高处坠落 物体打击专项施工方案
- 全国第三届职业技能大赛(增材制造)选拔赛理论考试题库(含答案)
- ISO9001-2015版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培训教程
- 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 《15.青春之光》课件
- 2025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校园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统信服务器UOS操作系统-产品白皮书
- 粮库火灾的防控措施与技术
- 5G-Advanced通感融合仿真评估方法研究报告
- 鱼类营养需求研究与应用-洞察分析
- DB33 860-2012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安全监控管理规范
- 隐蔽工程影像资料采集要求和拍摄方法(网络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