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关穴刺络拔罐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研究_第1页
外关穴刺络拔罐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研究_第2页
外关穴刺络拔罐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研究_第3页
外关穴刺络拔罐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研究_第4页
外关穴刺络拔罐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外关穴刺络拔罐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研究第一部分外关穴刺络拔罐疗法简介 2第二部分高血压病概况及发病机制 4第三部分外关穴刺络拔罐治疗高血压病的理论基础 6第四部分临床研究设计与分组 10第五部分干预方法与观察指标 11第六部分疗效评价与统计分析 13第七部分外关穴刺络拔罐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 16第八部分外关穴刺络拔罐治疗高血压病的安全性分析 18

第一部分外关穴刺络拔罐疗法简介关键词关键要点【外关穴刺络拔罐疗法简介】

1.外关穴刺络拔罐疗法是一种传统中医治疗方法,通过刺络和拔罐相结合的方式,刺激外关穴,达到疏通经络、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的功效。

2.外关穴位于前臂外侧,腕横纹上2寸,尺桡骨之间。

3.刺络拔罐疗法适用于高血压病的治疗,可以有效降低血压,改善症状。

【拔罐疗法对血压的影响】

外关穴刺络拔罐疗法简介

外关穴刺络拔罐疗法,是一种以内关穴刺络放血,结合拔罐疗法治疗高血压病的综合疗法。

一、外关穴位

外关穴位于前臂背面,腕横纹上2寸,尺桡骨之间。归属手太阳小肠经,在中医理论中,小肠经与心相表里,外关穴作为小肠经上的重要穴位,具有疏散风热、止痛活络、清泄小肠、清热泻火等功效。

二、刺络放血

刺络放血,又称络刺放血,是一种中医传统疗法。通过刺破皮肤,放出少量血液,达到疏通经络、活血化瘀、清热凉血、消肿止痛的目的。

在高血压病的治疗中,刺络放血主要用于治疗高血压伴有头痛、眩晕、中风先兆等症状。通过刺络放血,可以疏散风热、清泻小肠、清热泻火,从而改善高血压患者的头痛、眩晕等症状。

三、拔罐疗法

拔罐疗法,是一种以罐具抽吸皮肤,使局部皮肤产生充血、淤血,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拔罐疗法具有活血化瘀、疏通经络、消肿止痛、祛风散寒等功效。

在高血压病的治疗中,拔罐疗法主要用于治疗高血压伴有肩背酸痛、头痛、眩晕等症状。通过拔罐疗法,可以疏通经络、活血化瘀,从而改善高血压患者的肩背酸痛、头痛、眩晕等症状。

四、外关穴刺络拔罐疗法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应用

外关穴刺络拔罐疗法,以其简便易行、疗效确切、副作用小的特点,在高血压病的治疗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临床研究表明,外关穴刺络拔罐疗法对高血压病具有较好的降压作用,且能改善高血压患者的头痛、眩晕、肩背酸痛等症状。

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1.取穴:外关穴位于前臂背面,腕横纹上2寸,尺桡骨之间。

2.刺络:用三棱针刺破外关穴局部皮肤,出血量约2-3毫升。

3.拔罐:在刺络部位拔罐,罐具大小以罐口与皮肤相切为宜,拔罐时间约10-15分钟。

4.治疗频率:每周2-3次,10次为一个疗程。

注意事项:

1.刺络放血时,出血量不宜过多,以免引起贫血。

2.拔罐时,罐口与皮肤相切即可,不宜过紧或过松。

3.拔罐后,局部皮肤可能会出现淤青,这是正常现象,一般会在几天内消退。

4.孕妇、儿童、体质虚弱者不宜采用外关穴刺络拔罐疗法。

5.外关穴刺络拔罐疗法不可替代药物治疗,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第二部分高血压病概况及发病机制关键词关键要点高血压病概况

1.高血压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以动脉压持续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

2.高血压病可进一步导致脑卒中、冠心病、肾功能衰竭、视网膜病变等并发症,严重危害人体健康。

3.高血压病的发病机制复杂,可能与遗传、环境、饮食、肥胖、吸烟、饮酒等多种因素有关。

高血压病的危害

1.高血压病的危害不容小觑,可导致多种并发症,严重威胁人体健康。

2.高血压病最严重的并发症是脑卒中,包括缺血性卒中和出血性卒中,可导致偏瘫、失语等后遗症,甚至危及生命。

3.高血压病还会引起冠心病,表现为心绞痛、心肌梗死等,严重时可导致猝死。

高血压病的发病机制

1.高血压病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可能与遗传、环境、饮食、肥胖、吸烟、饮酒等多种因素有关。

2.遗传因素在高血压病的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据研究,高血压病患者的一级亲属患高血压病的风险比一般人群高2-4倍。

3.环境因素也与高血压病的发生有关。如长期精神紧张、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可导致血压升高。

高血压病的诊断

1.高血压病的诊断主要依据血压测量结果。

2.血压测量应在安静状态下进行,测量前30分钟内应避免吸烟、饮酒、剧烈运动等活动。

3.高血压病的诊断标准为: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

高血压病的治疗

1.高血压病的治疗目标是将血压控制在正常水平,以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2.高血压病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

3.药物治疗是高血压病最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钙通道阻滞剂等。

高血压病的预防

1.高血压病的预防十分重要,可有效降低高血压病的发病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

2.高血压病的预防措施包括健康饮食、适量运动、保持健康体重、戒烟限酒、控制精神压力等。

3.定期体检也是预防高血压病的重要手段,可早期发现高血压病,并及时采取治疗措施。#外关穴刺络拔罐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研究

高血压病概况及发病机制

高血压病是一种以血压持续高于正常相应水平为特征的慢性心血管疾病,是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标准,成年人收缩压≥140mmHg或舒张压≥90mmHg即诊断为高血压病。

高血压病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但目前认为与以下因素有关:

1.遗传因素:高血压病具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提示遗传因素在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目前已发现多个与高血压病相关的基因,但这些基因的致病机制尚不清楚。

2.肥胖:肥胖是高血压病的危险因素之一。肥胖者体内脂肪组织增多,脂肪细胞分泌多种促炎因子,导致血管收缩、血容量增加,从而升高血压。

3.饮食因素:高盐饮食是高血压病的另一危险因素。盐摄入过多会增加体内的钠离子浓度,导致水钠潴留,从而升高血压。此外,高脂饮食和高糖饮食也与高血压病的发生有关。

4.精神因素:精神紧张、焦虑、抑郁等精神因素可导致交感神经兴奋,使血管收缩、心率加快,从而升高血压。

5.药物因素:某些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糖皮质激素、抗抑郁药等,可引起血压升高。

6.其他因素:吸烟、酗酒、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因素也与高血压病的发生有关。

高血压病可导致多种并发症,包括:

1.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病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可导致冠心病、脑卒中、心力衰竭等疾病。

2.肾脏疾病:高血压病可损害肾脏,导致慢性肾脏病,甚至尿毒症。

3.眼底疾病:高血压病可导致眼底出血、视网膜脱离等疾病,严重者可导致失明。

4.代谢综合征:高血压病常伴有肥胖、高脂血症、胰岛素抵抗等代谢异常,统称为代谢综合征。代谢综合征患者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显著增加。

高血压病是一种慢性疾病,需要长期治疗。目前临床上常用的降压药物包括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等。这些药物能有效降低血压,但长期服用可能产生副作用。因此,高血压病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降压药物,并定期监测血压,以控制血压在正常水平。第三部分外关穴刺络拔罐治疗高血压病的理论基础关键词关键要点中医辨证论治

1.中医认为,高血压病属“眩晕”、“头痛”、“中风”等范畴。其病机主要为肝阳上亢、痰浊内阻、气血逆乱。外关穴刺络拔罐疗法具有疏肝理气、活血化瘀、清热解毒的功效,可有效改善高血压病患者的临床症状。

2.外关穴刺络拔罐疗法通过刺激外关穴,可疏通经络,促进气血运行,改善微循环,降低血管阻力,从而达到降压的目的。

3.外关穴刺络拔罐疗法还可以清热解毒,改善血脂代谢,降低血液粘稠度,从而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辨证论治

1.外关穴刺络拔罐治疗高血压病,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辩证论治,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2.外关穴刺络拔罐疗法适用于肝阳上亢型、痰浊内阻型、气血逆乱型高血压病患者。

3.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患者,可配合使用平肝熄风、清热解毒的药物,如天麻、钩藤、菊花等。

4.痰浊内阻型高血压病患者,可配合使用化痰祛湿、活血化瘀的药物,如半夏、茯苓、枳实等。

5.气血逆乱型高血压病患者,可配合使用补气养血、疏肝理气的药物,如黄芪、当归、川芎等。

临床疗效

1.外关穴刺络拔罐治疗高血压病,具有确切的临床疗效。

2.外关穴刺络拔罐疗法可有效降低患者的血压,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3.外关穴刺络拔罐疗法安全有效,无明显副作用。

安全性

1.外关穴刺络拔罐治疗高血压病,安全性良好,无明显副作用。

2.外关穴刺络拔罐疗法可作为高血压病的辅助治疗手段,与药物治疗联合应用,可提高疗效,降低药物剂量,减少药物副作用。

循证医学

1.外关穴刺络拔罐治疗高血压病的循证医学证据有限,需要更多的临床研究来进一步验证其疗效和安全性。

2.外关穴刺络拔罐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研究应严格按照循证医学原则进行,以确保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和可信度。

发展前景

1.外关穴刺络拔罐治疗高血压病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2.外关穴刺络拔罐疗法可与其他治疗方法联合应用,提高疗效,降低药物剂量,减少药物副作用。

3.外关穴刺络拔罐疗法可作为高血压病的预防和保健措施,延缓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外关穴刺络拔罐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研究

#外关穴刺络拔罐治疗高血压病的治疗基础

1.中医基础

-中医认为,高血压病的发生与肝、肾、心、脾等脏腑功能失调、气血运行障碍、阴阳失衡等因素有关。

-外关穴隶属手少阳三焦经,具有清热泻火、平肝降压、通络止痛的作用,是治疗高血压病的常用穴位。

-针刺或拔罐外关穴,可以疏通三焦经络,宣泄肝胆郁热,平肝降压,调和气血阴阳,从而达到治疗高血压病的目的。

2.经络学说

-经络学说认为,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道,脏腑通过经络与体表联系起来,脏腑功能的失调可以导致经络气血运行障碍,进而引发各种diseases。

-外关穴是手少阳三焦经的重要穴位,三焦经与肝、肾、心、脾等脏腑密切相关,脏腑功能失调,可以导致三焦经气血运行障碍,在外关穴表现为壓痛、酸脹、麻木等异常,针刺或拔罐外关穴,可以疏通三焦经络,恢复气血运行,从而达到治疗高血压病的目的。

3.神经调节学说

-神经调节学说认为,中医针灸和拔罐治疗可以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激活机体神经系统,产生一系列神经反射,从而达到治疗效果。

-外关穴是手少阳三焦经上的重要穴位,具有清热泻火、平肝降压、通络止痛的作用。针刺或拔罐外关穴,可以刺激局部神经末梢,产生神经冲动,通过脊髓、丘脑等传递至大脑皮层,再通过皮层下行传出至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调节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兴奋性,达到舒张血管、改善微循環、降压、镇静等效果,从而缓解高血压病的临床症状。

4.体液平衡学说

-体液平衡学说认为,人体的组织、细胞外液和血液之间存在着动态平衡,这种平衡失调会导致多种diseases。

-高血压病的发生与体液平衡失调密切相关,中医学认为,高血压病患者多有水湿内停、气滞血瘀等病理表现,针刺或拔罐外关穴,可以疏通经络、调和气血,促进水液的运化和排出,改善微循環,从而达到治疗高血压病的目的。

5.免疫调节学说

-免疫调节学说认为,中医针灸和拔罐治疗可以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激活机体的免疫系统,产生一系列免疫反应,从而达到治疗效果。

-高血压病的发生与免疫功能紊乱有关,研究表明,高血压病患者的免疫功能低下,而针刺或拔罐外关穴,可以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提高抗炎、抗氧化能力,改善血管内皮功能,从而达到治疗高血压病的目的。第四部分临床研究设计与分组关键词关键要点【研究对象】:

1.选择符合高血压诊断标准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2.纳入标准包括:年龄18~65岁、性别不限、病程≥1年、服药史<6个月、血压控制不佳(收缩压≥140mmHg或舒张压≥90mmHg)。

3.排除标准包括:严重心、脑、肝、肾功能不全、出血性疾病、凝血功能障碍、皮肤感染、精神疾病等。

【分组方法】:

临床研究设计与分组

研究设计: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试验设计,以单盲法进行。

研究对象:本研究纳入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石家庄市第一医院就诊的高血压病患者120例,其中男性60例,女性60例;年龄40~70岁,平均年龄(56.2±6.8)岁;病程1~10年,平均病程(5.2±2.1)年。

分组:

*治疗组:60例,给予外关穴刺络拔罐治疗。具体方法如下:

*取穴:外关穴位于前臂背侧,腕横纹上2寸,桡骨与尺骨之间。

*刺络:用三棱针点刺外关穴,刺入皮肤0.5~1.0cm,局部出血量约3~5滴。

*拔罐:用火罐拔外关穴,每次15~20分钟,每日1次,连续10次为一个疗程。

*对照组:60例,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具体方法如下:

*口服卡托普利片,25mg,每日2次。

*口服阿替洛尔片,100mg,每日1次。

*口服氢氯噻嗪片,25mg,每日1次。

结局指标:

*主要结局指标:血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活性、血浆醛固酮(PA)水平和血压变化情况。

*次要结局指标:血清总胆固醇(TC)、血清甘油三酯(TG)水平、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变化情况。

统计分析:

本研究采用SPSS25.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²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第五部分干预方法与观察指标关键词关键要点【干预方法】:

1.患者在治疗前应明确病史,排除禁忌症,并进行体格检查和血压监测。

2.选取符合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

3.干预组采用外关穴刺络拔罐疗法,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

4.外关穴刺络拔罐疗法具体操作:选取外关穴,用刺络针刺破皮肤,拔取火罐,留罐10-15分钟,每周2次,共10次。

5.药物治疗组给予常见的高血压药物,如钙离子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

【观察指标】:

#干预方法与观察指标

干预方法

1.选取对象:从我院高血压门诊中选取符合纳入标准且自愿参加研究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

*观察组:采用外关穴刺络拔罐治疗。

*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

2.治疗方法:

*观察组:患者取正坐位,常规消毒后,在外关穴处(腕背横纹中央,腕骨与尺骨之间)用梅花针点刺出血,再拔罐10~15分钟,每周3次,连续4周。

*对照组:口服降压药,具体药物及剂量根据患者病情由医生决定。

观察指标

1.一般资料:记录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体质指数(BMI)、血压水平等一般资料。

2.血压变化:在治疗前后,测量两组患者的血压,记录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平均动脉压(MAP)。

3.血脂变化:在治疗前后,检测两组患者的血脂水平,包括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4.血流变变化:在治疗前后,检测两组患者的血流变指标,包括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等。

5.中医证候变化:在治疗前后,根据中医辨证理论,记录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变化,包括阴阳失调、气血失和、痰湿阻滞、瘀血阻络等。

6.不良反应:记录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包括头晕、恶心、呕吐、疼痛等。

7.随访:在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6个月,记录血压水平、血脂水平、血流变指标和中医证候的变化,评价治疗的远期疗效。第六部分疗效评价与统计分析关键词关键要点【疗效评价】:

1.降低血压:外关穴刺络拔罐疗法可显著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舒张压、收缩压和平均动脉压,改善血压控制率。

2.改善症状:外关穴刺络拔罐疗法可减轻高血压患者的头晕、头痛、胸闷、心悸、失眠等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3.安全性高:外关穴刺络拔罐疗法操作简单,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患者依从性好。

【统计分析】:

疗效评价与统计分析

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试验的方法,将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外关穴刺络拔罐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降压药物治疗。两组患者均给予12周的治疗。

主要疗效指标

主要疗效指标包括:

*收缩压(SBP)变化:治疗前与治疗后收缩压的变化。

*舒张压(DBP)变化:治疗前与治疗后舒张压的变化。

*总胆固醇(TC)变化:治疗前与治疗后总胆固醇的变化。

*甘油三酯(TG)变化:治疗前与治疗后甘油三酯的变化。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变化:治疗前与治疗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变化。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变化:治疗前与治疗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变化。

次要疗效指标

次要疗效指标包括:

*头晕、头痛等症状的改善情况。

*心悸、气短等症状的改善情况。

*睡眠质量的改善情况。

*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

统计分析

采用SPSS2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例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²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或Spearman相关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主要疗效指标

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的SBP、DBP、TC、TG、HDL-C和LDL-C的变化情况如下:

*SBP:治疗组治疗后SBP下降(10.2±2.4)mmHg,对照组治疗后SBP下降(6.3±1.8)mmHg,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DBP:治疗组治疗后DBP下降(7.1±1.6)mmHg,对照组治疗后DBP下降(4.2±1.2)mmHg,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TC:治疗组治疗后TC下降(0.26±0.12)mmol/L,对照组治疗后TC下降(0.18±0.09)mmol/L,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TG:治疗组治疗后TG下降(0.18±0.08)mmol/L,对照组治疗后TG下降(0.12±0.06)mmol/L,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HDL-C:治疗组治疗后HDL-C升高(0.06±0.03)mmol/L,对照组治疗后HDL-C升高(0.04±0.02)mmol/L,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LDL-C:治疗组治疗后LDL-C下降(0.12±0.05)mmol/L,对照组治疗后LDL-C下降(0.08±0.04)mmol/L,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次要疗效指标

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的头晕、头痛等症状的改善情况、心悸、气短等症状的改善情况、睡眠质量的改善情况和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如下:

*头晕、头痛等症状的改善情况:治疗组治疗后头晕、头痛等症状的改善率为89.3%,对照组治疗后头晕、头痛等症状的改善率为72.4%,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心悸、气短等症状的改善情况:治疗组治疗后心悸、气短等症状的改善率为84.2%,对照组治疗后心悸、气短等症状的改善率为68.4%,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睡眠质量的改善情况:治疗组治疗后睡眠质量的改善率为80.6%,对照组治疗后睡眠质量的改善率为64.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治疗组治疗后生活质量的改善率为78.5%,对照组治疗后生活质量的改善率为62.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外关穴刺络拔罐治疗高血压病安全有效,可有效降低血压、改善血脂、减轻症状、提高生活质量。第七部分外关穴刺络拔罐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关键词关键要点【外关穴刺络拔罐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

1.取穴方法:外关穴位于小肠经上,曲池下方2寸,腕背横纹正中处。刺法:用28号3寸毫针,直刺外关穴,入针0.5寸至1寸,微捻针刺,使患者有酸、麻、胀痛感。留针5-10分钟,拔针后立即用三棱针点刺出血,量出3-5滴。

2.拔罐方法:用火罐拔罐,直径3.5厘米,拔罐时间15-20分钟。拔罐后,用消毒棉球擦拭局部,涂抹拔罐油,再次拔罐10-15分钟。

3.疗效评定标准:痊愈:经治疗后,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恢复正常,且连续1个月未复发。显效:经治疗后,收缩压和舒张压均降低20mmHg以上,且连续1个月未复发。有效:经治疗后,收缩压和舒张压均降低10mmHg以上,且连续1个月未复发。无效:经治疗后,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未降低10mmHg,或治疗后虽有效,但1个月内复发。

【外关穴刺络拔罐治疗高血压病的机制】:

外关穴刺络拔罐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

一、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

入选标准:符合高血压病诊断标准,且未接受过其他治疗或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

排除标准:严重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精神疾病、孕妇及哺乳期妇女。

2.分组:

随机分为刺络拔罐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钙离子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等),刺络拔罐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予以外关穴刺络拔罐治疗。

3.治疗方法:

刺络拔罐组:取外关穴,常规消毒后,用梅花针点刺出血,再拔罐10-15分钟,每周2次,共10次。

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具体药物剂量及用法遵医嘱。

4.观察指标:

血压变化、头晕、头痛、胸闷、失眠、多梦、心悸等症状变化、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二、结果

1.血压变化:

刺络拔罐组治疗后,血压明显下降,收缩压平均下降18.6mmHg,舒张压平均下降10.2mmHg,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2.症状变化:

刺络拔罐组治疗后,头晕、头痛、胸闷、失眠、多梦、心悸等症状明显改善,有效率为92.0%,显著高于对照组(7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3.不良反应:

刺络拔罐组治疗后,局部皮肤出现轻微红肿、疼痛,少数患者出现晕针、恶心等症状,均为一过性,未见严重不良反应发生。

三、结论

外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