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_第1页
湖北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_第2页
湖北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_第3页
湖北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_第4页
湖北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二语文考试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全部内容。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以文为诗”之争源起于对韩愈诗歌的评论,因此我们首先从中唐元和时期诗坛大变前后的诗、文观念开始探讨。众所周知,元和时期不仅诗歌发生了巨大变化,由韩、柳倡导的古文运动也已达到高潮,并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影响。这个时期诗、文的文体观念,与古文运动有着密切关联。中唐古文运动之前,唐人文体观念中的“诗”,大都还笼统地包含在“文”或“文章”之中。其中的“文”或“文章”都包含诗歌在内。中唐时期仍基本延续了这一观念。如元稹《唐故工部员外郎杜君墓志铭并序》云“时山东人李白,亦以奇文取称,时人谓之李杜。予观其壮浪纵恣,摆去拘束,模写物象及乐府歌诗,诚亦差肩于子美矣”,明确道出“乐府歌诗”亦属于“文”的范畴。古文运动的领袖韩愈本人亦是如此,用“文章”来指称诗歌。“诗”既然属于“文”,也就与“文”一样被赋予了“经国之大业”之类的崇高教化意义,较古文运动稍晚而起的新乐府运动,正是以这一观念作为基础的。与“文”相对应的是“笔”,即在内容上较少性灵情思、在形式上较少审美因素的文字。韩愈的古文创作得到当时及后人的认可,被后世称作“韩文”,但中晚唐人却常称之为“韩笔”。如刘禹锡说“子长[注]在笔,予长在论”。与此形成对比的是,韩柳古文运动的追随者们往往称这种新兴的散体文为“文”或“古文”。如“又思我友韩愈,非兹世之文,古之文也;非兹世之人,古之人也”(李翱《与陆作书》);“昌黎公,圣人之徒欤!其文高出,与古之遗文不相上下”(赵德《昌黎文录序》)。《旧唐书》说韩愈“所为文,务反近体,抒意立言,自成一家新语。后学之士,取为师法。当时作者甚众,无以过之,故世称‘韩文’焉。……时谓愈有史笔,及撰《顺宗实录》,繁简不当,叙事拙于取舍,颇为当代所非”。可见直到五代之时,虽已有“韩文”之称,但对于《顺宗实录》等史传文字,还是称其为“史笔”,与“文”分列而论,显示出诗、文分体观念中一种长期混淆、过渡的状态。中唐古文运动中,韩愈等人号召学习先秦两汉时期包括史书经传、诸子杂说在内的各种古体文字,在文体观念方面阻断了南朝以来“文、笔之辨”的明晰化进程,呈现出复古和回归的态势。于是在古文运动的提倡者和追随者的文学观念中,“文”开始渐渐地将“笔”也容纳进来,并付诸写作实践。古文家们以“笔”的手法来进行“文”的写作,把讲究形式华美的骈俪对偶之文改造为浅近直白、流畅易懂的散体文。也正是在此时,“诗”作为“文”的一部分,也在创作实践中渐渐融入了一些“笔”即古文的成分,韩愈在诗歌创作中融入散文手法的艺术创新尝试,就是最突出的代表。而在诗、文分论观念下的宋人来看,这就是打破诗体畛域的“以文为诗”行为了。在“以文为诗”的创作实践中,存在一个很值得关注的问题。韩愈“以文为诗”的创作主要发生在古体诗中,在近体律绝中却很少见。如《山石》《醉赠张秘书》等“以文为诗”的名篇,皆为古体诗;而作于“元和诗变”高峰期间的那些律诗、绝句,就很难发现“以文为诗”的痕迹。元代袁桷说:“滥觞于唐,以文为诗者,韩吏部始然。而春容激昂,于其近体,犹规规然守绳墨,诗之法犹在也。”也指出了这一现象。其中原因何在呢?首先,在文学观念方面,相对于后起的近体诗而言,古体诗在传统诗教观中更接近于“文”的范畴,因而在“古文运动”中被首先付诸“以文为诗”的实践。从坚持儒家传统诗教观、讲求“风雅比兴”的角度来看,古体诗尤其是汉魏五言古诗的地位似最高,其次是乐府和七言诗,再其次才是自南朝“永明体”萌芽、至盛唐而发展成熟的近体诗。这是自陈子昂以来许多持复古主张的诗人的普遍意识。韩孟诗派善于作古体诗,诗集中也以古体诗为多。韩愈集中的古体诗远多于近体诗,孟郊诗歌也以“高古”而为人所称,李贺诗集中亦少有律诗近体。元稹《见人咏韩舍人新律诗因有戏赠》一诗云:“喜闻韩古调,兼爱近诗篇。”也透露出韩愈近体诗不如古体诗的信息。对于“高古”的向往,与古文运动的观念是有内在关联的,也表达了对现实文学境况的不满。后人在探究韩诗少有近体的原因时,多以为韩愈不善于作近体诗。宋人刘攽就说:“韩吏部古诗高卓,至律诗虽称善,要有不工者。”吴可《藏海诗话》也说:“有大才,作小诗辄不工,退之是也。”其实,韩愈并非写不出富于韵味兴象的诗篇,如《秋怀》《早春》等诗,都是脍炙人口之作。可见,韩愈采取古体诗的形式进行“以文为诗”的创作实践,乃有意而为之。其次,在创作实践方面,近体诗在篇幅、格式方面的限制较古体诗更多,其形式要素因与声调音乐的关联较多而与古文距离较远,因而没有被首先纳入“以文为诗”的实践中。元结《箧中集序》曾说“近世作者,更相沿袭,拘限声病,喜尚形似;且以流易为辞,不知丧于雅正”,可见,在崇尚复古者的眼里,近体诗“拘限声病,喜尚形似”,属于一种弊端。而到了宋代,尤其是苏、黄之时,“以文为诗”更趋于普遍化,近体律诗、绝句与音乐关系渐行渐远,其中便也自然而然地渗入了散文的字法、句法、章法和艺术精神。(摘编自刘磊《“以文为诗”之争:唐宋诗文文体观念衍变的个案》)[注]子长,即司马迁。这里借指韩愈。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韩、柳倡导的“古文运动”对唐代元和时期诗、文的文体观念产生了重要的影响。B.在唐代“古文运动”之前,“诗”被归入“文”或“文章”范围。C.举《旧唐书》“韩文”和“史笔”的例子,意在表明“韩文”为人称道,“史笔”则反之。D.在唐代,“以文为诗”观念在古体诗创作中表现突出,在其他诗体中却很少见。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白居易在“新乐府运动”中提出的“文章合为时而著”体现了“诗”作为“文”的重要社会作用。B.韩愈的“古文”创作因时代的不同,产生过“韩文”“韩笔”“古文”等不同的称呼。C.古人在评价韩愈的诗歌时,大多都认为其“古体诗”的创作优于“近体诗”的创作。D.近体诗的散文化在宋代逐渐被大多数诗人接受,“苏、黄”是“以文为诗”的代表人物。3.下列选项中不适合作为材料第二段论据的一项是(3分)A.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韩愈《调张籍》)B.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杜甫《戏为六绝句》)C.此公一生精力用之文章,始成一部《杜诗》。(王嗣奭《杜臆》)D.韩文公与孟东野友善。韩公文至高,孟长于五言,时号孟诗韩笔。(赵璘《因话录》)4.下列选项,不属于中唐时期“韩柳”倡导的“古文运动”对文体观念和创作的影响的一项是(3分)A.文体观念方面呈现复古的态势。B.古文家们以“笔”的手法创作“文”。C.“诗”的创作中融入“笔”和“文”的手法。D.坚持儒家传统诗教观,讲求“风雅比兴”。5.结合文本内容,简要概括“以文为诗”的创作实践多集中于古体诗的原因。(6分)(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请戏陈德鸿①秋收过后,农事便闲了下来。这时节,村里有请戏的传统。以往到城里请出戏,一两百块钱就行。今年,那六子从远房亲戚孙团长那儿了解到,请戏的钱已经涨到了四百。四百就四百。村长和村民们一商量,能在家门口看场大戏,每口人还不到五毛钱,值!大清早,老韩便套好车,拉着村长往城里赶。两人都是戏迷,一路上,谈论着县剧团这些年到村里演过的几出戏,谈论着哪个演员长相好、唱腔好。老韩偶尔还会学着某个女演员,捏鼻压嗓地唱上几句,惹得村长哈哈大笑。②大青马也很精神,飞快地迈动四蹄,脖子上的铃铛响得十分悦耳。两个多小时后,马车进了县城。买好村民们预定的东西后,老韩把车赶到了县剧团院外。村长拎起那六子捎给孙团长的那袋花生对老韩说:“你先喂喂马,我谈成了就出来。”孙团长见到村长很高兴,忙不迭地让座和倒水,不待村长屁股坐稳,便说:“叔这是请戏来了吧?”“正是,我把钱都带来了。”村长说完,从怀里掏出用橡皮筋扎好的一捆钱,递给孙团长。“你数数,四百元,一分不差。”孙团长愣了一下,并没有把钱接过去:“老李啊,您带了四百元来请戏?”“对呀,前些天那老六不是问过你嘛。”村长说。孙团长说:“当时是这价不假,可现在请戏的钱已经定为六百了。”“啥,六百?”村长喝到嘴里的半口水一下全喷了出来,“咋一下子涨这么老高啊!”孙团长说:“这不是涨,这叫行情,咱们的土地不是也要承包了嘛。老李啊,我这么跟你说吧,这两天,③有好几个村子甚至想掏八百块钱来请戏,就是希望剧团早点儿去演出,我们都没同意。我们感觉还是六百比较合适,起码每个村子都能掏得起。”村长苦着脸说:“我们村今年遭了雹子,收成比往年减少了二成以上。”顿了一下,又说:“这样,我个人再加五十,四百五咋样?”孙团长摇头说:“老李呀,你就是再加一百也不行。我要是应了,跟别的村子咋交代?六百,一分也不能少了。你不知道,有的村子掏了钱,还想排前边,又拿烟又送酒的,我都没答应。你们村要是肯出六百块钱,我可以考虑往前排一排,毕竟,前些年没少和你在村里喝酒。”村长犹豫了好一会儿,才说:“我再回去琢磨琢磨。”说完,起身便往外走,却被孙团长喊住了:“老李呀,你还是把这袋花生带回去吧。”老韩看村长阴着脸从院里出来,手里还拎着那袋花生,知道事情出了岔头,便小心翼翼地说:“到饭点了,喝点儿酒解解闷吧。”“喝个六,气都气饱了。”村长把那袋花生扔上车,没好气地说。“天天能气饱倒是省粮了。”老韩说,“那我就往回赶了,别车一颠,气一泄,也像我似的成了瘪肚子。”村长被老韩逗笑了:“得,没心情喝酒了,还是吃点儿饺子得了。”吃过饺子,老韩赶着马车往回走。两人骂了一通孙团长后,便默默无话。大青马好像也理解主人的心思,走得无精打采。脖子上的铃铛也响得七零八落。走到半路,马车的侧后方突然响起了一声震耳的爆炸声。大青马的身子抖了一下,停住了。村长朝后面瞧了瞧说:“这是谁用雷管炸鱼呢?”话音刚落,又一声更强烈的爆炸声传了过来。大青马的身子抖个不停,猛然间撒开四蹄,向前狂奔起来。老韩紧刹车闸,车子的速度减缓了许多。大青马拼了命似的往前挣,不多时,车闸竟然失灵了。老韩和村长急得通身是汗,怎么也无法让大青马停下来。马车到了山口的一处拐弯处,迎面正有一辆拖拉机驶来。老韩使劲儿拽住马嚼子,大青马的身子哆嗦了一下,扭身拐下路基,沿着山坡,径直冲进了一个鱼塘。村长灌了一肚子冷水,命虽然保住了,却断了左腿。老韩多处受伤,倒并无大碍,只是头肿得猪头似的多天不消。那匹大青马则扭断脖子,很快断了气。给村民们代买的粉条、红纸、白糖、豆饼等,包括那六子给孙团长的二十斤小粒花生,统统填了鱼塘。那六子说:“早知这样,还不如把花生喂猪,起码还能向自己摇摇尾巴呢!”孙团长很快得知了此事,竟然掉了眼泪。④他和演员们一商量,决定免费为村里演出一场。于是,选了一个日子,一行人坐着大客车,一路烟尘朝村里驶去。车到村口时,竟然被村长拦住了。村长坐在老韩推的车子上,手中晃着拐杖对孙团长说:“请回吧,我们村没有白看戏的传统。”死了的大青马被那六子剥皮卖肉,卖了两百元,村长从镇上请来一个二人转班子,热闹了两三天。(有删改)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开头简明扼要交代了以往请戏只需要一两百块钱,这和后来四百元、六百元一路上涨的价格形成对照,凸显了矛盾冲突。B.文中描写了请戏路上老韩和村长兴致勃勃的状态,从而烘托了两人因请戏不成功在回家路上默默无话的样子,令人印象深刻。C.文章多处运用呼应,如文末用大青马被剥皮卖肉后的两百元请二人转之事呼应了前文中大青马受惊扭断脖子而很快断了气。D.文章内容集中,环环相扣,情节紧凑而一波三折,人物简单而不多,但个性形象鲜明,如村长的直截了当、老韩的风趣幽默。7.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句子①“秋收过后”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农事便闲了下来”自然引入“请戏”之事。B.句子②刻画了大青马欢快奔腾的状态,烘托出老韩等人前去城里请戏一路上的喜悦。C.句子③借孙团长之语说明剧团演出供不应求的状况,体现了农村传承传统文化成效显著。D.句子④写出了孙团长和演员们在听闻老韩等人受伤之后的举动,彰显了他们的善良人性。8.文中写大青马受惊有什么作用?请加以分析。(5分)9.小说以“请戏”为中心叙事写人,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材料一:房玄龄,齐州临淄人也。初仕隋,为隰城尉,坐事除名,徙上郡。太宗徇地渭北,玄龄杖策谒于军门,太宗一见,便如旧识,署渭北道行军记室参军。玄龄既遇知己,遂罄竭心力。是时,贼寇每平,众人竞求金宝,玄龄独先收人物,致之幕府。及有谋臣猛将,与之潜相申结,各致死力。累授秦王①府记室,兼陕东道大行台考功郎中。玄龄在秦府十余年,恒典管记。隐太子以玄龄及杜如晦为太宗所亲礼,甚恶之,谮之高祖,由是与如晦并遭驱斥。及隐太子将有变也,太宗召玄龄、如晦,令衣道士服,潜引入阁谋议。及事平,太宗入春宫,擢拜太子左庶子。贞观元年,迁中书令。三年,拜尚书左仆射,监修国史,封梁国公,实封一千三百户。既总任百司,虔恭夙夜,尽心竭节,不欲一物失所。闻人有善,若己有之。明达吏事,饰以文学,审定法令,意在宽平。不以求备取人不以己长格物随能收叙无隔疏贱。十三年,加太子少师。玄龄自以一居端揆②十有五年,频抗表辞位,优诏不许。十六年,进拜司空,仍总朝政,依旧监修国史。玄龄复以年老请致仕。太宗遣使谓曰:“国家久相任使,一朝忽无良相,如失两手。公若筋力不衰,无烦此让,自知衰谢,当更奏闻。”玄龄遂止。太宗又尝追思王业之艰难,佐命之匡弼,乃作《威凤赋》以自喻,因赐玄龄,其见称类如此。(选自《贞观政要·卷二》,有删改)材料二:二十三年,驾幸玉华宫,时玄龄旧疾发,诏令卧总留台。及渐笃,追赴宫所,乘担舆入殿,将至御座乃下。太宗对之流涕,玄龄亦感咽不能自胜。敕遣名医救疗,尚食每日供御膳。若微得减损,太宗即喜见颜色;如闻增剧,便为改容凄怆。后疾增剧,遂凿苑墙开门,累遣中使候问。上又亲临,握手叙别,悲不自胜。寻薨,年七十。废朝三日。(选自《旧唐书·房玄龄传》,有删改)[注]①秦王,即唐太宗李世民。②端揆,指相位。10.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不以求备A取B人C不以己D长E格物随能G收叙H无隔疏贱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致之幕府”与“非利足也,而致千里”(《荀子·劝学》)两句中的“致”字含义相同。B.司空,可指官名,为“三公”之一。“三公”为国君手下负责军政事务的最高长官。C.“其见称类如此”与“是以见放”(《屈原列传》)两句中的“见”字含义相同。D.“废朝三日”与“强国请服,弱国入朝”(《过秦论》)两句中的“朝”字含义不同。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房玄龄曾在隋朝任职,后又被革职流放。太宗和他一见如故,当他为知己,房玄龄也竭尽心力地为太宗效劳。B.房玄龄从不歧视出身低微之人,按照才能决定他们职位的高低,对人不求全责备,从善如流,善于听取不同意见。C.为了排除异己,扫清政治道路上的障碍,隐太子在高祖面前诋毁房玄龄,因此房玄龄遭到高祖的驱逐斥退。D.房玄龄以年纪老迈为由请求辞官,太宗让他视自身情况再做决定;房玄龄临终之时,太宗悲不自胜。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既总任百司,虔恭夙夜,尽心竭节,不欲一物失所。(4分)(2)及渐笃,追赴宫所,乘担舆入殿,将至御座乃下。(4分)14.太宗为什么如此亲近礼待房玄龄?请结合材料说明理由。(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5~16题。泰山吟谢道韫[注]峨峨东岳高,秀极冲青天。岩中间虚宇,寂寞幽以玄。非工复非匠,云构发自然。器象尔何物?遂令我屡迁。逝将宅斯宇,可以尽天年。[注]谢道韫,王羲之之子王凝之的妻子,少聪慧,有才辩。晋安帝隆安三年,孙恩率农民起义军攻破会稽,王凝之被杀,她寡居以终。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前两句从大处着眼,开门见山,吟咏泰山。一个“冲”字,把静止的山峰写得霸气十足,富含动态之美。B.三至六句写山石峥嵘,幽玄神秘,泰山不是能工巧匠精心雕琢而成,而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C.诗人由景及人,在感受泰山的同时,又不由自主地联想到个人屡遭坎坷与艰辛的身世命运,使全诗弥漫着一种浓重的感伤之情。D.本诗有着鲜明的魏晋时代色彩,如诗中出现的“秀”“幽”“玄”“自然”等词就体现了魏晋时期崇尚老庄思想及人物品评理论的风尚。16.诗人描绘的泰山之景有何特点?抒发了什么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李白《蜀道难》中,通过描写行人手摸星辰、仰天叹息来衬托蜀道之高险的两句是“▲,▲”。(2)杜甫《蜀相》中,“▲,▲”两句高度概括了诸葛亮的一生,刻画出一位忠君爱国、济世扶危的贤相形象。(3)姜夔《扬州慢(淮左名都)》中用拟人手法形容战争残酷和破坏之深重,并从侧面反映人们对战乱痛心疾首的句子是“自胡马窥江去后,▲,▲”。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化龙池是藏于湖南长沙闹市区的一条古街,历史可追溯到南宋。穿过深灰色仿古门楼,沿麻石路步行,两边的马头墙,狭深的巷道,鳞次栉比的旧式民居,能“嗅”到纯正的老长沙韵味与古城气质。街不长,三百米,却是长沙仅存的四条麻石街中最长的。人来人往,脚下的每一块青麻石,似乎都刻写着不为人察觉的历史故事,也在阳光明月、风霜雨雪的摩挲下,散发着朴素沉着的光芒。十来年间,旧民居和两侧建筑排危加固,管网改造,风格重塑,修旧如旧……变与不变,九旬老人袁娭毑和化龙池像是生命的友伴,一起见证着逝水流年、①。前不久,路过化龙池,又拐进去闲行几步。走到社区服务中心前那棵枝干道劲的白玉兰树下,抬头看,②的繁枝茂叶长到了二楼,像是在这寸土寸金之地盖起一栋“树屋”。(1)细细转看,社区拿出八成空间供居民休憩,除了树屋,露天老凉亭变身四季可遮风雨的古戏台,“同心茶社”当面锣对面鼓,社区事务、邻里矛盾、问题难题就都有了解决之道。(2)化龙池邻里和美、社区和谐的声名,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