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飞向蓝天的恐龙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M02/09/2B/wKhkGGYXfR-AIvs6AAJhNtjn03Y752.jpg)
![6飞向蓝天的恐龙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M02/09/2B/wKhkGGYXfR-AIvs6AAJhNtjn03Y7522.jpg)
![6飞向蓝天的恐龙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M02/09/2B/wKhkGGYXfR-AIvs6AAJhNtjn03Y7523.jpg)
![6飞向蓝天的恐龙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M02/09/2B/wKhkGGYXfR-AIvs6AAJhNtjn03Y7524.jpg)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6飞向蓝天的恐龙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飞向蓝天的恐龙》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钝、描"等11个生字,会写“笨、钝”等15个字,正确读写“恐龙、笨重"等15个词语。
2.默读课文,写下不懂的问题,并试着解决。
3.体会课文中词句表达的准确性,能有条理地复述恐龙飞向蓝天的过程。
教学重难点
1.阅读过程中,能提出不懂的问题,并试着解决。
2.体会课文中词句表达的准确性,能有条理地复述恐龙飞向蓝天的过程。
教学过程
板块一提出感觉不可思议的问题,并阅读解决
1.同学们,读完这篇文章后,你觉得不可思议吗?(是的。)
2.哪些地方让你觉得不可思议呢?再读读课文,再觉得不可思议的地方做上标注。
3.学生读文后,自由交流不可思议的地方。
(1)提出观点::“鸟类是由恐龙演变的”(第一自然段)
(2)假设提出:恐龙是长羽毛的(第二自然段)
(3)实证发现:辽西的发现(第二自然段)
(4)未来探索:(第五自然段最后一句)
(5)描述场景:(第四自然段)
3.单元统整,对比《琥珀》(培养学生质疑的精神)
师:当我们今天看到,作者居然说恐龙变成鸟了,你觉得这样的可信度有多高呢?
4.当我们提出了这么多问题的时候,请问我们用什么方法解决问题?
(阅读、讨论、展示教师准备的各种资料,学生准备的资料、联系生活实际……)
5.阅读课文,尝试通过“读"来解决问题。
(1)第1个问题:
第一自然段写到,近年来发现的大量化石显示,在中生代时期恐龙的一支经过漫长地演化,最终变成了凌空翱翔的鸟儿。这个观点他自己也提出不可思议,毫不相干。最后他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2)第2个问题:
第二自然段讲到了假设,提出了一个假设,这个假设就是科学发现,又有科学家提出的。
(3)第3个问题:
第二自然段讲到在中国辽西发现的一个事实。
(4)第4个问题:
描述了一个场景,这个场景太不可思议了,写的跟真的一样。
(5)第5个问题:
文章的最后一句话明确告诉我们,科学家们希望能够全面揭示这一历史进程,大家不断地探索,不断地去发掘。
6.梳理,小结:当我们上课提出的N个问题,在阅读中提出的问题,我们通过阅读,居然得到了全面的解决。可见,解决提出问题的最佳方案是——读。
板块二再次提问,并阅读解决
1.我们刚才的提问是阅读后的提问,而不是人听到时候,自然地提出心中的存疑。你读完故事,心中自然而然地会提出哪些问题?
2.学生交流心中的问题。
(1)这件事是真的,还是假的?
(2)恐龙是怎么变成鸟类的?
(3)恐龙变成鸟类,有什么证据?
(4)恐龙变成鸟类,变化用了多长时间?
3.阅读课文,印证问题
(1)这件事是真的,还是假的?
第二自然段(19世纪的研究+中国辽西的发现)
(2)恐龙是怎么变成鸟类的?
第二自然段:假想演变的场景
(3)恐龙变成鸟类,有什么证据?
第二自然段,化石证明+第五自然段“越来越多的化石”
(4)恐龙变成鸟类,变化用了多长时间?
用了亿万年。
第四自然段:(两亿四千万年前,数千万年后)
第五自然段第1句话“亿万年前"
板块三梳理归纳,提炼解决问题的方法
1.梳理归纳:同学们,你们解决问题有哪些方法呀?
2.引导交流。
(1)自己假设。科学界就是假说。一切的发明、研究都是从假设开始的。
(2)科学依据(事实)。光有假说还不够,还要找科学依据、事实。
(3)多方求证。(阅读、数据,资料,研究成果)
(设计说明)
前面两个板块解决问题都是在读中求证,实际上只是在做信息提取。这在阅读的能力当中最低层级。莫把阅读教学最低层级作为教学的终级。教学要往前走一步——梳理归纳。梳理归纳是能力层级的中转站。
美国学者布鲁姆将人类认知层级做了六个等级分类,他的学生安德森将布鲁姆的分类做了升级。这六个层级当中,运用到阅读理解当中,信息提取就是最低等级。梳理与归纳就是对信息进行分析,这比信息提取高级多了。
作者写作逻辑:先提出假设,再来说出印证,光光有一块化石不够,他例举出了各种例子,最后,结尾说未来还要继续探索。
不能简单教个寂寞,要让学生获得两个方面的成长:一个是科普常识探究方法;一个是知识的获取,任务的获取,能力的获取。信息提取能力不应该是我们课堂上的终极目标。
板块四研读“进化场景”,提问并尝试解决
1.读第四自然段,思考:这一段写了什么?
2.交流,并梳理。
1-6句:恐龙变化的历程(行动,体型,生活习性)
7-8句:树栖:外形在变,生活习性在变。
9-12句:奔跑:跑得快就飞了起来。
3.针对“树栖”场景,学生再次提问。
(1)这些恐龙干嘛?为什么变?
(2)这些恐龙为什么这么变?
(3)为什么是猎食类的恐龙先变?
4.学生讨论,尝试解决问题。
师:最开始的生物都在生活在海洋中,它有特殊的条件,能够在海洋中生存。后来,具有特殊的条件的生物,慢慢地移到陆地上生活。环境越来越丰富,种类就越来越丰富起来了。它们往上爬,往高处走,发现别人够不着的东西。再往天上走的时候,条件更丰富了。同学们,你会发现生物的演化,是从海洋到陆地,再到高空,慢慢地延伸进化的一个趋势。在进化的趋势中,为什么一直往上走呢?增加了活动范围。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就是物种为了生存,增加它的活动范围。所以说,作者的幻想是非常合理的。
5.延伸探索,创编科普文。
(1)由水到陆地、再到空中,这是生物进化趋势。演变是为了增加活动范围,再过亿万年,鸟类和人类,未来发展会是什么样呢?我们读的《三体》,就是这样有趣的科普文。课下,同学们可以创编一篇有趣的科普文。
(2)如果再过亿万年,人类有可能回到海洋,人类的生存史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陈涉世家笔记》课件
- 《雾化吸入医学》课件
- 2025年西双版纳货运上岗证考试题库答案
- 我国学前教育质量监测的现实困境及发展对策
- 急诊专科护士角色认知的研究进展
- 月度团队协作报告模板
- 智能家居产品路演模板
- 祝福追梦人生日模板
- 小学家委会活动方案
- 怎么申请死亡申请书
- 建筑工程三通一平技术方案
- 绿化养护工安全培训
- 妇产科课件-早产临床防治指南(2024)解读
- DB21-T 1720-2017海水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程
- 组长竞选课件教学课件
- 《基于UTAUT2模型的虚拟学术社区用户持续使用意愿影响因素研究》
- 2022年公务员多省联考《申论》真题(辽宁A卷)及答案解析
- 2024 ESC慢性冠脉综合征指南解读(全)
- 消防设施操作员(初级)题库与参考答案
-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测试卷带答案
- 2024年山东省德州市中考道德与法治试题卷(含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