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学知识点 欢迎加入湘潭大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库研发工作室QQ群:928812498_第1页
财政学知识点 欢迎加入湘潭大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库研发工作室QQ群:928812498_第2页
财政学知识点 欢迎加入湘潭大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库研发工作室QQ群:928812498_第3页
财政学知识点 欢迎加入湘潭大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库研发工作室QQ群:928812498_第4页
财政学知识点 欢迎加入湘潭大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库研发工作室QQ群:928812498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欢迎加入湘潭大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库研发工作室QQ群:928812498欢迎加入湘潭大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库研发工作室QQ群:928812498财政学第一章财政学对象和财政职能 2一、财政本义 2二、财政运行的特征: 2二、财政的职能★ 2第二章财政学的基本理论问题 3一、财政学的核心问题——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3二、两个基础性概念——公共物品与公共需要 3三、我国财政的法治化、民主化 4第四章财政支出概论 4一、财政支出分类 4二、公共物品的提供方式 4三、公共生产与公共定价 4四、财政支出效益的分析与评价 5第五章公共财政支出规模与结构 6一、规模分析 6二、结构分析 6第六章财政购买性支出之一——经常性支出 7一、行政管理与国防支出 7二、教育、科技和医疗卫生支出 8第七章财政购买性支出之二——投资性支出 8一、财政投资性支出的一般分析 8二、基础设施投资 9三、财政用于“三农”的投入 9第八章财政转移性支出 9一、社会保险支出 9二、财政补贴 10三、税收支出 11第九章财政收入规模与构成分析 11一、财政收入分类 11第十五章国债和国债市场 12一、国债的基本原理 12三、国债债务率分析 13四、我国地方政府债务 13五、国债市场及其功能★ 13第三章国家预算和预算管理 14一、国家预算概述★ 14二、推进依法理财,建立和完善预算管理制度 14三、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 15第十四章预算管理体制 15一、预算管理体制概述 15三、全面深化改革中的分税制改革 17第十七章财政政策 17财政学对象和财政职能财政本义1、★含义:财政是政府集中一部分国民生产总值用于满足公共需要的收支活动。2、财政的产生:生产力不断提高→剩余产品出现及增多→私有制产生→阶级→国家产生→财政二、财政运行的特征:1、财政运行是财政收支的矛盾统一。(财政收支是财政运行的主线,财政运行是通过收入-支出、支出-收入过程运行的。)2、财政运行是财政规律与财政政策的矛盾统一。(财政运行规律具有客观性,财政政策和财政制度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财政实践活动。符合财政规律的财政政策和财政制度就会促进社会经济发展。)3、财政运行是公共性与阶级性的矛盾统一。4、强制性与非直接偿还性。二、财政的职能★资源配置职能★资源配置:在各个部门合理分配生产资料和劳动力,运用有限的资源形成一定的资产结构、产业结构以及技术结构和地区结构,达到优化资源结构的目标。核心问题: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机制和手段:①确定财政收支占GDP的合理比例。②优化财政支出结构。③合理安排财政投资规模和结构,保证国家重点建设。④创新财政资源配置方式。收入分配职能核心问题:实现社会公平机制和手段:①划清市场分配和财政分配的界限与范围。②规范工资制度③发挥税收的调节作用④通过转移性支出,是每个社会成员都得以维持最起码的生活水平和福利水平。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含义:经济稳定是指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发展是指通过物质生产的不断增长来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基本需要。机制和手段:①经济稳定的目标集中体现为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保持大体平衡。②发挥自动稳定器功能。③通过多方面安排加快公共基础设施发展。④首先切实保证民生性的社会公共需要。保障社会和谐稳定、实现国家长治久安职能财政学的基本理论问题财政学的核心问题——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市场失灵(1)★含义:市场失灵是指市场不能有效地提供社会所需的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必须有政府或国家财政来解决。(2)表现和原因:①市场垄断②信息不充分和不对称③外部效应,市场对提供纯公共物品失灵。外部效应是一个厂商从事某项活动而对他人带来利益或损失的现象,是在市场活动中没有得到补偿的额外收益。正外部效应,生产者成本>收益;负外部效应,生产者收益>成本。④收入分配不公⑤经济波动政府干预政府干预的渠道和手段:①宏观调控(财政政策、货币政策)②立法和行政手段(市场法规、发展战略和中长期规划、公共管制、规定垄断产品和公共物品价格)③组织公共生产和提供公共物品④财政手段(征税、收费)政府干预失效的原因和表现:①政府决策失误。②寻租行为(滥用权力,谋取私利)③政府信息提供不及时甚至失真。④政府职能的“越位”或“缺位”两个基础性概念——公共物品与公共需要公共物品(1)★公共物品含义:由国家机关和政府部门——公共部门提供用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商品和服务称为公共物品。(2)特征:①效用的不可分割性;②消费的非排他性;③取得方式的非竞争性;④提供目的的非盈利性。(3)★区分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的标准:①竞争性和非竞争性②排他性和非排他性2、公共需要(1)★公共需要含义:是区别于个人消费需要,不能由市场所满足的,具有非排他性、非竞争性的需要。(2)特征:①公共需要是社会公众在生产、生活和工作中的共同需要。②公共需要是每一个社会成员可以无差别地共同享用的需要。③社会成员享用社会公共需要也要付出代价。④满足公共需要是政府的职责。(3)纯社会公共需要——只能通过国家的活动才能满足的需要,不具有排他性和竞争性;准社会公共需要——介于社会公共需要和个人需要之间,在性质上难以严格划分,既有社会公共需要的性质,又有个人需要的性质(大型公共设施和一些基础产业的兴办。)三、我国财政的法治化、民主化1、全面推进依法治国2《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及其修订(基本大法、“经济宪法”)3、建立统一完整、法制规范、公开透明、运行高效的现代财政制度财政支出概论财政支出分类按财政支出功能分为:类、款、项三级按财政支出经济性质分为:类、款两级按支出产生效益的时间分为:★经常性支出:维持公共部门正常运转或保障人们基本生活所必需的支出。资本性支出★按财政支出与经济活动的关系分为:(1)购买性支出:政府支出货币资金时,以商品或劳务作为补偿的一类支出。(2)转移性支出:政府支出货币资金时,不以商品或劳务作为补偿的一类支出。(3)经济分析的意义:★①对生产、就业和收入分配的影响不同;②对政府的效益约束不同;③对微观经济主体的效益(预算)约束不同。公共物品的提供方式纯公共物品的提供方式:只能由政府提供★原因:①纯公共物品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决定了竞争性的市场机制不适合提供纯公共物品。②免费搭车现象★:想不花代价而指望从别人的花费中得到好处的动机所引起的问题。准公共物品的提供方式:★政府授权经营(具有规模效益的自然垄断行业)政府参股(初始投资量较大的基础设施)政府补助(教育、卫生)政府购买服务(事务性管理服务)公共生产与公共定价1、公共生产与公共物品提供(1)公共生产:是指由政府出资(即由预算拨款)兴办的所有权归政府所有的工商企业和单位。(2)公共提供≠公共生产公共物品生产方式和提供方式的组合①公共提供、公共生产;②公共提供、私人生产;③公共生产、混合提供或私人生产、混合提供。2、公共定价(1)公共定价★:是指政府相关管理部门通过一定程序和规则制定提供公共物品的价格和收费标准,即公共物品价格和收费标准的确定。①纯公共定价(政府直接制定自然垄断行业的价格)②管制定价或价格管制(政府规定涉及国计民生而又带有竞争性的行业的价格)(2)公共定价的一般方法①平均成本定价法:经济福利最大化②二部定价法:基本费+从量费③负荷定价法:对不同时间段或时期的需要制定不同价格④阶梯定价法财政支出效益的分析与评价1、财政支出效益与微观经济效益的差别:(1)效益的范围不同(2)确定效益最大化标准不同(3)效益的表现形式不同2、财政支出效益的内涵(1)财政支出内源性效益:财政支出总量效益、财政支出结构效益、财政支出项目效益(2)财政支出的部门绩效(3)财政支出的单位绩效3、财政支出效益分析评价方法(1)成本-效益分析法适应范围:经济的、有形的、可以用货币来计量效益成本的支出项目。NPV=(2)最低成本法适应范围:成本易于计算而效益不易衡量的支出项目。特点:①不计算效益,只计算有形成本。②通过此类支出所提供的商品或劳务,不能以任何形式进入市场交换。4、财政支出效益评价体系(1)设置原则经济性、效率性和有效性兼顾针对性与兼容性相结合定量指标与定性指标相结合和相衔接工作需要与可操作性相结合(2)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规模效益指标体系;结构效益指标体系;支出项目效益指标体系;公共部门(单位)效益指标体系。公共财政支出规模与结构规模分析衡量财政活动规模的指标财政收入及其占GDP的比重、财政支出及其占GDP的比重反映财政支出规模及其变化的指标①财政支出增长率②★财政支出增长弹性系数③财政支出增长边际倾向相关学说★瓦格纳法则: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也相应提高。导致财政支出增长的因素:①政治因素:经济的工业化、市场关系的复杂化引起了对商业法律和契约的需要,并要求建立司法组织执行这些法律,需要把更多的资源用于提供治安和法律设施。②经济因素:工业的发展推动了城市化进程,人口居住密集化,需要政府进行管理与调节。皮科克和威斯曼的替代-规模效应理论:外在因素是说明财政支出超过GDP增长的主要原因。替代-规模效应:在危机时期,公共支出会替代私人指出,财政支出比重上升。但在危机时期过去后,公共支出并不会退会到先前的水平。每一次较大的经济和社会动荡都会导致财政支出水平上一个新的台阶。财政支出规模的影响因素(宏观)★经济因素:经济发展水平、经济体制、中长期发展战略、经济政策政治因素:政局是否稳定、政体结构和行政效率、政府干预政策社会因素:人口、就业、医疗卫生、社会救济、城镇化等我国财政支出发展变化的特殊性经济体制转型时期:财政支出增长率波折上升经济发展新常态阶段:财政收入增速下滑,财政支出刚性不减,收支不平衡矛盾凸显。保证财政支出适度增长的措施:适度扩大财政赤字规模,加大支出力度。有效使用以前年度的结转资金。加快预算管理体制改革。创新财政投入方式。发挥好各类财政性投资基金的作用。积极推进政府购买服务。置换地方政府到期存量债务,降低利息负担,缓解当期偿债压力,为地方政府腾出资金用于重点项目建设创造条件。加强预算绩效管理。结构分析相关学说(1)马斯格雷夫和罗斯托的经济发展阶段论★①早期:政府投资(道路、运输系统、环境卫生系统、法律与秩序)在社会总投资中占有较高的比重、公共消费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不大。②中期:政府投资占社会总投资和GDP比重下降,占GDP比重下降;转移性支出和公共消费性支出占整个支出的比重上升。③成熟阶段:公共消费性支出与转移性支出(例如教育、保健与福利服务)大幅增长,公共性投资占GDP比重下降。(2)内生增长理论生产性公共资本、人力资本和研究开发活动是一个国家长期经济增长的内在因素和内在动力,这些因素有明显的非竞争性、非排他性,具有公共物品的某些属性,这些因素在财政政策变量的范围内,为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供了重要思路。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建立保障社会民生的长效机制(措施)★统筹兼顾与突出重点的关系;大力推动社会参与,广泛地发挥社会各界的积极性;加强制度建设;严肃财经纪律;厉行勤俭节约,加强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制度建设。财政购买性支出之一——经常性支出行政管理与国防支出属性:属于购买性支出。不形成任何资产,但在必要的限度内是社会再生产正常运行所必须的社会公共需要。①实现国家职能的基本支出;②非生产性支出;③维持了正常秩序;④促进消费。行政管理支出分类:一般公共服务、公共安全、外交(按费用要素分为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行政管理费居高不下的原因:★①政府包揽过多②机构和人员膨胀③行政管理费的使用效率低。规模变化规律:绝对额增长,相对额下降控制行政管理支出的措施:①完善政治程序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提高透明度,使公民得到充分的信息并实行有效的监督。②推进政府机构改革。③对行政管理支出的绝对规模或其占财政支出的比重规定一个具有法律效力的指标,并实行严格的审计监督和立法监督。④财政部门对行政管理费加强管理和监督,适应行政机构改革,规范行政管理费的供应范围,完善行政管理费的考核办法,坚持支出程序,走向法制化、规范化轨道。国防支出国防政策:防御性国防政策原因:①发展道路:和平发展道路②根本任务: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③外交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④历史文化:秉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以和为贵的和平理念目标任务:①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②维护社会和谐稳定。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④维护世界和平稳定。教育、科技和医疗卫生支出属性:属于非生产性支出,但又具有生产性。教育支出提供方式:①义务教育属于纯公共物品,由政府提供。②高层次教育是具有外部正效应的准公共物品,以政府提供为主。教育经费来源构成:以政府投入为主,社会办学、学费和杂费等多种形式。3、科学技术支出(1)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摆在突出地位(2)基础科学经费主要由政府承担,应用性研究主要通过市场提供。(3)从规模看,我国科研财政投入远低于发达国家,与部分发展中国家也有差距。从结构看,尚未建立以企业为核心的科技创新体系。4、医疗卫生支出政府介入医疗卫生事业的理由和范围(1)理由:①公共卫生领域集中存在着具有外部效应的纯公共物品;②为公平收入分配提供前提;③弥补市场缺陷。范围:公共卫生服务、基本医疗服务5、加强管理,提高文科卫支出的效益措施逐步规范财政资金供应范围改革和完善文科卫事业单位的财务制度改革事业单位管理形式“核定收支,定额或定项补助,超支不补、结余留用”的管理办法。推行定额管理,改进资金分配办法★定员定额管理----通过制定文科卫等单位的人员编制和财务收支限额来安排和控制文科卫支出的管理制度。多种形式发展事业、多渠道筹集资金,实行收支统一管理财政购买性支出之二——投资性支出财政投资性支出的一般分析1、投资与经济发展储蓄★:当年不用于消费的国民收入。投资★:是对储蓄的运用,是用来增加资产的资金支出。投资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投资是经济增长或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和主要动力。投资是社会总需求的组成部分,刺激需求增长。投资完成后形成生产能力,增加供给。安排投资规模必须考虑的问题:①投资规模要适度②投资结构要合理③注重投资效益2、政府投资(1)★特点:①微利甚至不盈利,提高国民经济的整体效益。②财力雄厚,且资金来源多半是无偿的,可投资与大型项目和长期项目。③投资集中于那些“外部效应”较大的公用设施等有关国计民生的产业。★范围:①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②自然垄断产业③高风险和高技术产业④农业影响政府投资所占比重的因素:①经济体制和经济发展阶段②政府对投资的宏观调控方式和调控功能。决策标准:①资本-产出比例最小化标准(稀缺要素标准)②资本-劳动比率最大化标准③就业创造标准基础设施投资★(狭义)基础设施:是指经济社会活动的公共设施。基础设施特征:(1)为整个生产过程提供共同的生产条件。(2)大都属于资本密集型行业,建设周期长,形成生产能力和回收投资的时间长。3、基础设施与一般投资的关系:基础设施是处在“上游”的产业部门。4、基础设施投资的提供方式:(1)政府筹资建设,或免费提供,或收取使用费。(2)私人出资、定期收费补偿成本并适当盈利,或地方主管部门筹资、定期收费补偿成本。(3)政府与民间共同投资。(4)政府投资,法人团体经营运作。(5)★PPP模式:公共部门与私人企业合作的融资模式。财政用于“三农”的投入1、发展农业为什么需要政府投资?★(1)目前我国农业落后,农业部门自身难以产生足够的积累;(2)信用资金受行业比较利益的驱使,不会投向农业;(3)某些农业投资只能由政府来进行。2、财政对“三农”投入的特点(1)以立法的形式规定财政对农业的投资规模和环节,使农业的财政投入具有相对稳定性;(2)★财政投资范围应有明确界定,主要投资于以水利为核心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科技推广、环境保护、农村教育和技能培训等方面;(3)注重农业科研活动,推动农业技术进步。财政转移性支出社会保险支出社会保险支出的性质:转移性支出★社会保险制度:是指法律规定了的、按照某种确定的规则实施的社会保障政策和措施体系。2、社会保险必须由政府实施原因(1)矫正市场分配不公;(2)发挥社会保障制度“内在稳定器”作用;(3)克服私人保险市场的局限。3、我国社会保险制度改革的指导方针(1)历史背景——我国传统体制下的社会保险制度:与就业联系在一起(2)西方市场经济国家社会保险制度的借鉴特点:保险项目名目繁多;社会保险资金有确定的来源;社会保险支出依法由政府集中安排;是全社会化的;社会保险资金的运作,有现收现付制和基金制两种模式我国改革开放后社会保险制度改革的方针政策基本社会保险项目: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辅助社会保险项目: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社会救济和社会福利4、我国社会保险制度中存在的问题①统筹层次不高,社会化管理和服务程度低②覆盖面窄,待遇水平存在较大差别③国家和集体包揽过多,负担过重,个人自我保险意识淡薄④社会保险基金收缴困难、监管不力5、财政部门在社会保险制度实施中的职责对各项基金的经费支持中央财政拨款设立全国社会保障基金财政补贴★财政补贴:是一种影响相对价格结构,从而可以改变资源配置结构、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的政府无偿支出。性质:转移性支出。★分类: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对企事业单位的补贴对国际贸易造成的危害程度:禁止性补贴、可诉补贴(黄箱)、不可诉补贴(绿箱)财政补贴影响经济的机理:★改变需求结构(2)改变供给结构(3)将外部效应内在化财政补贴的经济社会效应:★首要意义是有效贯彻国家的经济政策。积极以财政资金带动社会资金,扩充财政资金的经济效应。积极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推动产业升级。消除挤出效应。对社会经济发挥稳定效应。消极项目多、规模大,加重财政负担,构成财政赤字,削弱国家宏观调控能力。消极使受补单位产生依赖思想,影响资源配置效率,加剧不公平竞争。扩大政府行为,缩小市场活动覆盖范围,阻碍经济改革不当补贴扭曲价格体系和合理的消费结构5、我国财政补贴存在问题:规模大、范围广、渠道多、管理乱。财政补贴的数额大;财政补贴的项目过多;财政补贴制度的不规范;财政补贴方式运用不当;中央和地方在财政补贴领域中事权及支出范围的划分尚不十分明确。6、改革的措施:取消不符合WTO规则的补贴措施合理利用可诉补贴用足用好不可诉补贴合理确定补贴的范围,减少补贴项目、压缩补贴规模;适时调整补贴的标准;加强补贴的管理;改革财政补贴制度的配套措施税收支出1、★税收支出:是以特殊的法律条款规定的、给予特定类型的活动或纳税人以各种税收优惠待遇而形成的收入损失或放弃的收入。2、分类:照顾性税收支出、刺激性税收支出3、税收支出的形式:①税收豁免②纳税扣除③税收抵免④优惠税率⑤延期纳税⑥盈亏相抵⑦加速折旧⑧退税财政收入规模与构成分析一、财政收入分类分类要求:与财政收入的性质相吻合、同各国实际相适应1、按财政收入形式分类

税收收入、社会保险基金收入、非税收入、贷款转贷回收本金收入、债务收入

2、按财政收入的管理方式分类:预算内收入、预算外收入

二、影响财政收入规模的经济因素1、经济发展水平(基础性因素)2、科学技术水平

3、分配体制和分配政策F/N=M/N·F/M(F:财政收入N:国民收入M/N:剩余产品率F/M:财政集中率)

4、价格(价格总水平、现行税收制度和税制结构)

三、我国财政收入增长变化趋势总趋势:①纵向: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趋于下降;②从国际横向比较来看,则明显偏低,既低于发达国家,也低于发展中国家。

四、我国当前财政收入规模水平的分析和评估合理调节财政收入规模的基本政策思路(1)正确理解和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是合理调节财政收入规模的前提。(2)实行兼顾“以支定收"和"以收定支"的方针。(3)公共财政收入不可缩减。(4)坚持有增有减的结构性调整的税收政策。(5)实行税费改革,取缔滥收费,控制政府性基金收入的增长。(6)随时观测财政收入增长弹性系数和增长边际倾向指标的变化。

五、公共财政收入构成1.我国公共财政收入构成:税收收入与非税收入

2.非税收入(1)概念:除税收以外,由各部门和单位依法利用政府权力、政府信誉、国家资源、国有资产或提供特定公共服务、准公共服务取得,并用于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或准公共需要的财政资金。(2)范围:政府性基金、专项收入、行政事业性收费、罚没收入、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国有资本经营收益、其他收入。3.政府收费(1)性质(2)特殊作用①弥补市场失灵,矫正私人物品的外部效应。②提高公共物品的配置效率。第十五章国债和国债市场一、国债的基本原理1.国债的含义

国债既是一个特殊的财政范畴,又是一个特殊的债务范畴。

2.国债的产生与发展

(1)产生条件:①国家的发展②国家职能的扩展③商品经济和信用制度的发展

发展的表现:规模扩大、种类日益增加、发行方式多样化、功能多样化。(2)我国国债发行阶段:①1950年的“人民胜利折实公债”

②1954年—1958年的“国家经济建设公债”

③1979年以后,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

3.国债种类★(1)举债形式---国家借款、发行债券(2)偿还期限---短期、中期、长期(3)发行手段---强制国债、自由国债

(4)发行地域---内债、外债

(5)债券流动性---可转让国债、不可转让国债

(6)发行凭证---凭证式国债、记账式国债4.国债结构(1)应债主体结构

(2)国债的持有者结构

(3)国债的期限结构5.国债的限度

①★国债依存度=国债发行额/财政支出(表明财政对国债的依赖程度)②★国债负担率=国债余额/GDP

③国债偿付率=当年到期的国债还本付息额/当年财政收入

④居民的应债力=国债余额/当年居民储蓄存款或居民储蓄存款余额6.国债发行与还本付息(1)发行方式:①直接发行②随买方式/连续发行③承购包销④公募招标(2)偿还方式:①分期逐步偿还②抽签轮次偿还③到期一次偿还④市场购销偿还⑤以新替旧偿还(3)付息方式:①按期分次支付②到期一次支付

二、国债的经济效应和政策功能1、李嘉图等价定理★李嘉图等价定理:认为政府支出是通过发行国债融资还是通过税收融资没有任何区别,即债务和税收等价。国债仅仅是延迟的税收。国债的经济效应资产效应(国债发行量变化不仅影响国民收入,而且影响居民所持有资产的变化。)需求效应(中央银行购买国债扩张总需求;商业银行或个人购买国债不会扩张总需求。)供给效应(增加供给总量,改善需求结构)3、国债的政策功能★(1)弥补财政赤字(2)筹集建设资金(3)调节经济运行,促进经济发展三、国债债务率分析四、我国地方政府债务1、或有负债(1)概念:①政府或有负债是指由政府行为产生的、结果难以控制、难以确定的、有可能由政府依法予以偿还的债务,②以及虽然不是由政府行为造成的,但政府基于道义责任、公众期望和政治压力而必须承担最后清偿责任的债务。(2)特征:①不确定性。②或有负债的结果只能由未来发生的事项证实。③影响或有负债结果的不确定性因素不能完全由政府所控制。④政府或有负债有显性与隐性之分。(3)政府或有负债的管理①将政府或有负债纳入决策程序。②建立政府或有负债有效控制机制。2、地方债①历史根源:中央地方财权与事权的失衡②现实根源:地方政府的举债冲动五、国债市场及其功能★1、国债市场:在证券交易中进行的国债交易即为国债市场。(国债发行市场、国债流通市场)2、国债市场的功能(1)实现国债的发行和偿还;(2)调节社会资金的运行和提高社会资金效率。3、★记账式国债通过证券交易所和银行间国债市场交易;凭证式国债通过柜台市场交易。国家预算和预算管理国家预算概述★1、国家预算及其类别(1)含义:国家预算是国家财政的收支计划,是以收支一览表形式表现的、具有法律地位的文件,是国家财政实现计划管理的工具。(2)类别①形式差别——单式预算、复式预算(国家实行复式预算一般包括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复式预算指国家财政收支计划通过两个以上的计划表格来反映,一般分为经常预算和建设预算(债务预算)②内容差别——增量预算、零基预算一级政府一级预算,全国预算包括中央预算和地方预算。2、编制原则:①公开性②可靠性③完整性④统一性⑤年度性二、推进依法理财,建立和完善预算管理制度1、部门预算(1)含义:部门预算就是财政按照规范的程序和方法,将每个部门的所有收入、支出通过一本预算详细地反映出来,经过国家权力机关审查批准后严格执行的预算编制管理办法。(2)意义:①提高国家预算的透明度,体现国家预算的公开性、可靠性、完整性、统一性原则,避免随意性,加强廉政建设。②提高预算管理水平,有利于财政部门控制预算规模、优化支出结构;有利于资金使用部门合理使用财政资金,充分发挥效益。③有利于审计部门履行审计职能,社会各界发挥社会监督作用。④贯彻依法治国,规范政府行为,实现依法理财、依法行政。2、政府采购制度(1)★含义:政府采购制度是以公开招标、投标为主要方式选择供货商,从国内外市场为政府部门或所属团体购买商品或劳务的一种制度。(2)特点:①采购资金的公共性;②采购主体的特定性;③采购对象的广泛性(货物、工程、服务);④采购活动的非盈利性;⑤采购方式的规范性;⑥采购意图的政策性。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含义:对预算资金分配、资金使用、银行清算及资金到达商品和劳务供应者账户的全过程集中进行全面监控的制度。(2)特征:①财政统一开设国库单一账户,各单位不再设有银行账户;②所有财政收入直接缴入国库,所有财政支出根据部门预算均由财政集中支付到商品和劳务的提供者;③财政设立专门的国库现金管理和支付执行机构。“收支两条线”管理含义:收支两条线管理是针对原预算外资金管理的一项改革,其核心内容是将财政收支(原预算外收支属于财政收支)纳入预算管理范围,形成完整统一的各级预算,提高法治化管理和监督水平。三、深化预算管理制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