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自考00567马列文论选读试题及答案含解析_第1页
2015年10月自考00567马列文论选读试题及答案含解析_第2页
2015年10月自考00567马列文论选读试题及答案含解析_第3页
2015年10月自考00567马列文论选读试题及答案含解析_第4页
2015年10月自考00567马列文论选读试题及答案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马列文论选读年月真题

00567201510

1、【单选题】马克思说:“劳动创造了美,但是使工人变成畸型。”这句话的意思是

美不属于工人阶级

私有制下劳动具有二重性

A:

创造美的人不美

B:

美与人无关

C:

答D:案:B

解析: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作用带有明显的两面性或双重性。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着非人化

的弊端。劳动用机器代替了手工劳动,但是使一部分工人回到野蛮的劳动,并使另一部分

工人变成机器。劳动生产了智慧,但是给工人生产了愚钝和痴呆。P155

2、【单选题】“自然的人化”就是

理念外化的产物、

人类实践的结果

A:

自然自身的演化

B:

自然被想象为人

C:

答D:案:B

解析:马克思称这种被人的劳动联系和改造过的自然为“人化的自然"或“自然的人化正

如马克思所指出的,人的劳动实践产生了“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

扩大了人与自然接触的广度和深度,“随着对象性的现实在社会中对人说来到处成为人的

本质力量的现实,成为人的现实,因而成为人自己的本质力量的现实”,“成为确证和实

现他的个性的对象,于是,“对象成了他自身”。P26

3、【单选题】“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其内涵是

展现人物对环境的能动性反作用

揭示人物做什么和怎样做的客观动机

A:

展现人物对环境的能动作用

B:

正确揭示特定时代以及与之联系的人物性格

C:

答D:案:D

解析:恩格斯基本肯定了《城市姑娘》的现实主义后,指出现实主义,除了细节的真实

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典型环境要求局部反映整体,以现象反映本

质,以个别反映一般,典型环境应是时代环境的缩影和具体化。如《城市姑娘》真实地描

绘了伦敦东头和西头两个典型环境。恩格斯不仅要求环境的典型性,而且他要求人物的典

型性,要求表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的真实性。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

一书中也指出:“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他们用实践的观点辩证地解决了人

与环境的关系。马克思义认为,人的性格和环境的关系应该在千百万人民群众的实践中统

一起来,而不能归结于高出社会之上的一部分人。如在《城市姑娘》中女主人公耐丽的性

格,恩格斯认为是“够典型的”。

4、【单选题】马克思认为,人与环境的关系是

环境是人创造的

人完全由环境所创造

A:

人与环境互相创造

B:

人只是反映环境

C:

答D:案:C

解析:马克思认为,人与环境的关系是人与环境互相创造。

5、【单选题】邓小平认为,文艺工作者的艺术生命,来自于他们

不断提高艺术表现力

同人民之间的血肉联系

A:

善于借鉴优秀的文艺遗产

B:

努力创造新的形式

C:

答D:案:B

解析:文艺工作者要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提高自己认识生活、分析生活、透

过现象抓住事物本质的能力。我们希望,文艺匸作者中间有越来越多的同志成为名副其实

的人类灵魂工程师。要教育人民,必须自己先受教育。要给人民以营养,必须自己先吸收

营养。由谁来教育文艺工作者,给他们以营养呢?马克思主义的回答只能是:人民。人民

是文艺匸作者的母亲。一切进步文艺工作者的艺术生命,就在于他们同人民之间的血肉联

系。忘记、忽略或是割断这种联系,艺术生命就会枯竭。人民需要艺术,艺术更需要人

民。自觉地在人民的生活中汲取题材、主题、情节、语言、诗情和画意,用人民创造历史

的奋发精神来哺育自己,这就是我们社会主义文艺事业兴旺发达的根本道路。我们相信,

我们的文艺工作者一定会坚定不移地沿着这条道路不断前进。P347

6、【单选题】希腊艺术之所以具有永久魅力,原因是

希腊人是正常的儿童

希腊人是早熟的儿童

A:

希腊人是粗野的儿童

B:

C:

希腊人是优雅的儿童

答D:案:A

解析:希腊人是正常的儿童。他们的艺术对我们所产生的魅力,同它在其中生长的那个

不发达的社会阶段并不矛盾。P165

7、【单选题】马克思批评拉萨尔剧作是席勒式的,是指其剧本中的人物

没有表达时代的声音

写得太抽象、概念化

A:

时代精神表现得十分突出

B:

鲜明地表达了作者的见角

C:

答D:案:B

解析:恩格斯批评拉萨尔把剧中的人物写得太抽象,“看不到什么特出的东西",应当使

性格描写力争做到老黑格尔所说的“这一个”。恩格斯主张,为了使人物体现有代表性的

性格,必须作出卓越的人物刻画。P199

8、【单选题】列宁认为无产阶级文学事业应当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齿轮和螺丝钉,这一说

完全抹杀文学事业的特殊性

把文艺看成无关紧要的小零件

A:

意在比喻无产阶级文学事业同整个革命事业的关系

B:

导致了文艺刻板一律的公式化

C:

答D:案:C

解析:党的出版物的这个原则是什么呢?这不只是说,对于社会主义无产阶级,写作事业

不能是个人或集团的赚钱工具,而且根本不能是与无产阶级总的事业无关的个人事业。无

党性的写作者滚开!超人的写作者滚开!写作事业应当成为整个无产阶级事业的一部分,成

为由整个工人阶级的整个觉悟的先锋队所开动的一部巨大的社会民主主义[)机器的“齿轮

和螺丝钉”。写作事业应当成为社会民主党有组织的、有计划的、统一的党的工作的一个

组成部分。P240

9、【单选题】马克思认为对于变革时期的意识形式,理解它的依据应该是物质生活的

水平

矛盾

A:

进程

B:

需要

C:

答D:案:B

解析:关于文学是一种“意识形态形式"的观点。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

中指出:“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

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

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

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

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随

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在考察这些变革时,

必须时刻把下面两者区别开来:一种是生产的经济条件方面所发生的物质的、可以用自然

科学的精确性指明的变革,一种是人们借以意识到这个冲突并力求把它克服的那些法律

的、政治的、宗教的、艺术的或哲学的,简言之,意识形态的形式。……这个意识必须从

物质生活的矛盾中,从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现存冲突中去解释。”P12

10、【单选题】恩格斯认为,巴尔扎克同情和热爱的是

革命的资产阶级

共和党英雄

A:

战斗的无产阶级

B:

注定要灭亡的贵族阶级

C:

答D:案:D

解析:恩格斯评论巴尔扎克“在政治上是一个正统派;他的伟大的作品是对上流社会必然

崩溃的一曲无尽的挽歌;他的全部同情所在注定要灭亡的那个阶级方面。

11、【单选题】恩格斯认为,《阴谋与爱情》的主要价值就在于它是德国第一部

有进步社会倾向的戏剧

富于革命激情的戏剧

A:

有政治倾向的戏剧

B:

抨击邦建专制的戏剧

C:

答D:案:C

解析:德国作家席勒的主要创作成就是戏剧。他的代表作市民悲剧《阴谋与爱情》

(1782)通过斐迪南与路易斯的爱情悲剧,反映了平民与贵族之间的矛盾和冲突,被称为

“德国第一部有政治倾向性的戏剧”。

12、【单选题】马克思提出的“艺术掌握”是出现在

《1844年经济学一哲学手稿》

《德意志意识形态》

A:

《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

B:

C:

《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

答D:案:D

解析:关于艺术是“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的观点。马克思把作为“类存在物”的人的生

产和动物的生产区别开来。他说:“诚然,动物也生产。……动物的生产是片面的,而人

的生产是全面的;动物只是在直接的肉体需要的支配下生产,而人甚至不受肉体需要的影

响也进行生产……动物只生产自身,而人再生产整个自然界;动物的产品直接属于它的肉

体,而人则自由地面对自己的产品。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构造,

而人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于对象;

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18]马克思的论述表明,作为社会存在物的人的生

产,不论是物质生产,还是捋神生产,都会不同程度地根据物种的尺度和内在的尺度,按

照“美的规律来构造”。不管对两个尺度作何种解释.审美实践的感性的创造活动,都只

能是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的交互作用。因为无客体的主体和无主体的客体的审美实践的感

性的创造活动都是不存在的,也是无法进行的。P13

13、【单选题】恩格斯认为济金根的悲剧,是由于

他的智力和伦理的过失

他的外交手段的失败

A:

他以骑士起义的形式进行叛乱

B:

他作为垂死阶级的代表反对现存制度

C:

答D:案:D

解析:《济金根》把悲剧的主人公这个本来是一个“在统一和自由口号后面一直还隐藏

着旧日的皇权和强权的梦想"的“垂死阶级的代表”,描写为实现德国统一的民族英雄,

冲淡和抹杀了农民阶级和市民阶级应有的重要的历史地位和积极的历史作用。P15

14、【单选题】马克思说贩卖矿物的商人只看到矿物的商业价值,而看不到矿物的美和特

性”,这句话的意思是

只要对象美,主体就能感受到美

美感不同于人的实际需要的感觉

A:

有商业价值的东西不能引起人的美感

B:

商人在任何时候都不能产生美感

C:

答D:案:B

解析:从主体方面来看:只有音乐才能激起人的音乐感;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说来,

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不是对象,因为我的对象只能是我的一种本质力量的确证,也就

是说,它只能象我的本质力量作为一种主体能力自为地存在着那样对我存在,因为任何一

个对象对我的意义(它只是对那个与它相适应的感觉说来才有意义)都以我的感觉所及的

程度为限。所以社会的人的感觉不同于非社会的人的感觉。只是由于人的本质的客观地展

开的丰富性・主体的、人的感性的丰富性,如有音乐感的耳朵、能感受形式美的眼睛,总

之,那些能成为人的享受的感觉,即确证自己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感觉,才一部分发展起

来,一部分产生出来。因为,不仅五官感觉,而且所谓精神感觉、实践感觉(意志、爱等

等),一句话.人的感觉、感觉的人性,都只是由于它的对象的存在,由于人化的自然界,

才产生出来的。五官感觉的形成是以往全部世界历史的产物。囿于粗陋的实际需要的感觉

只具有有限的意义。对于一个忍饥挨饿的人说来并不存在人的食物形式,而只有作为食物

的抽象存在;食物同样也可能具有最粗糙的形式,而且不能说,这种饮食与动物的饮食有

什么不同。忧心忡忡的穷人甚至对最美丽的景色都没有什么感觉;贩卖矿物的商人只看到

矿物的商业价值.而看不到矿物的美和特性;他没有矿物学的感觉。因此,一方面为了使

人的感觉成为人的,另一方面为了创造同人的本质和自然界的本质的全部丰富性相适应的

人的感觉,无论从理论方面还是从实践方面来说.人的本质的对象化都是必要的。P17-P18

15、【单选题】托尔斯泰“恰恰表现了我国革命是农民资产阶级革命的特点”,这句话出自

《列甫·托尔斯泰是俄国革命的镜子》

《托尔斯泰和无产阶级斗争》

A:

《列·尼·托尔斯泰和现代工人运动》

B:

《列·尼·托尔斯泰》

C:

答D:案:A

解析:列宁称赞“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革命的镜子",肯定他的作品“至少会反映出革命

的某些本质的方面'罗匸列宁所讲的是从文艺与政治的关系,特别是直接从文艺与革命的

关系上来分析、研究和评价托尔斯泰的作品的。为了把这种分析、研究和评价引向深入,

列宁十分注意从俄国革命的性质、革命的动力这个角度去分析他的作品。P279

16、【单选题】毛泽东关于文艺与工农兵关系的论断提出于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新民族主义论》

A:

《同音乐工作者的谈话》

B: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

C:

答D:案:A

解析:因为文艺创作也是写作,这里列宁又直接谈到文艺创作,所以“自由的写作”“为

千千万万劳动人民”服务也包括自由的文艺创作要为千千万万劳动人民服务的思想。十月

革命胜利后,列宁对这一思想又作了进一步发挥。他对德国女革命家蔡特金的谈话中说:

艺术是属于人民的。它必须在广大劳动群众的底层有其最深厚的根基。毛泽东在《在延安

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出文艺是要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首先是为工农兵服务,为工

农兵创作和为工农兵所利用的。P246

17、【单选题】“每个人都是典型,但同时又是一定的单个人”,其含义是

任何人都是典型

任何具有鲜明个性的人都是典型

A:

艺术典型应当具有代表性和独特性

B:

凡是具有独特个性的艺术形象,都具有代表性

C:

答D:案:C

解析:恩格斯说,每个人都是典型,但同时又是一定的单个人,这意味着;第一,典型人

物应当有代表性,普遍性。第二,典型人物应有鲜明的个性,特殊性。第三,人物所具有

的代表性、普遍性与个性、特殊性,这两者互相融合渗透,统一,方才构成典型人物,即

黑格尔的这个。

18、【单选题】提出未来戏剧理想的是

马克思

恩格斯

A:

列宁

B:

毛泽东

C:

答D:案:B

解析:恩格斯在1859年5月致斐·拉萨尔的信中对未来戏剧提出的基本原则和美学理

想。

19、【单选题】斯大林认为社会主义文艺创作应该用“成绩来超过(或盖过)缺点”,基本

意思是说

任何作品都应以歌颂成绩为主

文学作品应该用成绩掩盖缺点

A:

应该从整体上真实地反映社会主义社会的现实生活

B:

社会主义文学不应该揭露社会主义生活的缺点

C:

答D:案:C

解析:斯大林在他的著作中提出了社会主义文艺创作的原则,其中包括了“用成绩来超过

(或盖过)缺点”的观点。他认为,社会主义文艺创作应该从整体上真实地反映社会主义

社会的现实生活,而不是简单地平衡成就和缺点。斯大林认为,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在不

断发展的过程中的社会形态,它既有成就和优点,也有缺点和问题。社会主义文艺创作应

该以真实地反映社会主义社会的现实生活为目标,既要表现社会主义社会的成就和优点,

也要揭示社会主义社会的缺点和问题。通过用成绩来超过缺点的方式,社会主义文艺创作

可以在真实地反映社会主义社会的现实生活的基础上,突出社会主义社会的积极方面,鼓

舞人们的信心和斗志,同时也要批评和揭示社会主义社会中存在的问题,以促进社会的进

步和发展。总之,斯大林的观点强调了社会主义文艺创作的真实性和积极性,要求文艺作

品既要反映社会主义社会的成就,又要揭示社会主义社会的缺点,以推动社会主义社会的

发展和进步。

20、【单选题】易卜生的戏剧反映的挪威小资产阶级与德国的小市民非常不同,主要表现在

这些人

具有胆怯的、狭隘的性格

束手无策,毫无首精神

A:

有自己的性格和独立首创精神

B:

具有革命的英雄主义品格

C:

答D:案:C

解析:易卜生的戏剧不管有怎样的缺点,它们却反映了一个即使是中小资产阶级的但是比

起德国的来却有天渊之别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人们还有自己的性格以及首创的和独立

的精神,即使在外国人看来往往有些奇怪。因此,在我对这类东西作出判断以前,我是宁

愿把它们彻底研究一番的。P235

21、【多选题】“席勒式”的意思是

从现实生活出发

从主观意图出发

A:

要塑造具体生动的人物形象

B:

要有形象的生动性

C:

艺术只是观念的传声筒

D:

答E:案:BE

解析:“席勒式”指的是席勒创作中部分地存在的主观唯心主义的创作倾向。从观念出发

以主观观念的演绎代替对客观现实的真实描写,把个人变成时代精神的传声筒的创作倾

向。忽视艺术思维的情感性形象性的特点,热衷于说教和连篇累牍的议论。

22、【多选题】列宁认为无产阶级的文艺应当为劳动人民服务,认为他们是

国家的精华

国家的主体

A:

国家的力量

B:

国家的支柱

C:

国家的未来

D:

答E:案:ACE

解析:这将是自由的写作,因为把一批又一批新生力量吸引到写作队伍中来的,不是私利

贪欲,也不是名誉地位,而是社会主义思想和对劳动人民的同情。这将是自由的写作,因

为它不是为,饱食终日的贵妇人服务,不是为百无聊赖、胖得发愁的“一万个上层分子”

服务,而是为千干万万劳动人民,为这些国家的精华、国家的力量、国家的未来服务。这

将是自由的写作,它要用社会主义无产阶级的经验和生气勃勃的工作去丰富人类革命思想

的最新成就,它要使过去的经验(从原始空想的社会主义发展而成的科学社会主义啊)和现

在的经验(工人同志们当前的斗争)之间经常发生相互作用。P241

23、【多选题】马克思说:“某些有重大意义的艺术形式只有在艺术发展的不平衡阶段上才

是可能的。”

音乐

舞蹈

A:

史诗

B:

神话

C:

戏剧

D:

答E:案:CD

解析:关于艺术,大家知道,它的一定的繁盛时期决不是同社会的一般发展成比例的,因

而也决不是同仿佛是社会组织的骨骼的物质基础3的一般发展成比例的。例如,拿希腊人

或莎士比亚技同现代人相比。就某些艺术形式.例如史诗顼来说,甚至谁都承认:当艺术

生产一旦作为艺术生产出现,它们就再不能以那种在世界史上划时代的、古典的形式创造

出来;因此,在之术本身的领域内,某些有重大意义的艺术形式只有在艺术发展的不发达

阶段上才是可能的。如果说在艺术本身的领域内部的不同艺术种类的关系中有这种情形,

那末,在整个艺术领域同社会一般发展的关系上右这种情形・就不足为奇了。困难只在于

对这些矛盾作一般的表述。一旦它们的特殊性被确定了,它们也就被解释明白了。P164

24、【多选题】马克思实践美学的思想包括

实践是产生美的根源

自然的人化

A:

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

B:

人的审美能力的形成和发展的根源也在于社会实践

C:

审美活动构成的基本因素

D:

答E:案:ABCDE

25、【多选题】典型人物理论认为应该怎样描写人物?

不仅写什么,而且写怎样做

用对立的方法把人物区分的更鲜明

A:

B:

重视鲜明的个性描写

反对流行的恶劣的个性化

C:

不能把个性消融到原则中去

D:

答E:案:ACDE

26、【判断题】要观察就应该在社会上层观察。

正确

错误

A:

答B:案:B

解析:错P352

27、【判断题】文学能有倾向性。

正确

错误

A:

答B:案:A

解析:对

28、【判断题】衣食无着的人没有心思去欣赏美丽的风景,是因为他们不懂得审美。

正确

错误

A:

答B:案:B

解析:错P29

29、【问答题】文艺的普及和提高之间是什么关系?

答案:答:文艺的普及不提高问题,是由毛泽东同志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一

文中提出的。文艺都是为人民大众的,但首先是为工农兵的,但如何去服务于工农兵呢,

这就涉及到文艺的普及不提高问题。正确地理解普及不提高的辩证关系,对于发展革命文

艺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毛泽东同志结合当时革命根据地的实际条件和情况,

结合革命的需要,提出普及第一的原则,同时文艺要在普及基础上提高,在提高指导下普

及。关于普及和提高的目的性问题,毛泽东同志认为我们应该抓住两个原则。首先,毛泽

东同志提出普及第一,普及的标准不是别的,而是工农兵的需要和便于接受。所谓普及,

也就是向工农兵普及,所谓提高,也就是从工农兵(的水平上)提高。其次,毛泽东同志

也指出了提高的基础必须是以工农兵的水平为准,并且向着工农兵的方向进行提高。最

后,毛泽东同志也辩证的分析了普及不提高之间的辩证关系,普及不提高事者不能割裂。

普及是提高的基础,提高是普及的指导。文艺要在普及基础上提高,在提高指导下普及。

30、【问答题】简述未来戏剧的理想的内容和意义。

答案:恩格斯在谈到艺术创作的莎士比亚化时,提出了戏剧的未来即理想戏剧的问题。他

就戏剧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两个方面,提出了现实主义戏剧的理想。他认为:"您不无

根据的认为德国戏剧具有的较大的思想深度和意识到的历史内容,同莎士比亚剧作的情节

的生动性和丰富性的完美的融合,大概只有在将来才能达到,我认为这种融合正是戏剧的

未来。

31、【问答题】怎样理解文艺归根结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

答案:答:一,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各自成

为一种对应关系。文艺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也是一种特殊的上层建筑。只承认文艺是

一种社会意识,而不承认文艺是上层建筑,就会割断文艺和经济基础的联系,就会使文艺

和经济基础失去对应关系。恩格斯在阐述经济基础对于上层建筑的决定性作用时,不是

把它们之间的关系看作是凝固不变的,而是看到了这种关系的动态性和复杂性。1,恩格

斯认为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存在着互相影响并对经济经济基础发生影

响。2,上层建筑不经济基础之间作用不反作用的复杂性,还表现在它们往往通过各种偶

然性表现出来。3,恩格斯还指出了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反作用的三种特殊情况,一种是

促进经济发展,一种是阻碍经济发展,一种是促使经济沿着另一方向走。二,恩格斯也指

出了物质生产的发展同艺术生产发展的不平衡现象。所以在考察艺术生产和物质生产发展

的关系时,既要看到微观范围的不平衡,又要看到宏观范围的接近于平衡。1.从大范围和

长时间来看物质生产的发展带来艺术生产的发展。2.这种宏观的大体平衡表现为微观的不

平衡,相对的平衡表现为绝对的不平衡,这种必然性是通过偶然性的形式表现出来的。3.

既要看到艺术生产受物质生产制约,又要反对简单平衡论。经济关系归根到底还是具有决

定意义的,它构成一条贯穹于全部发展进程并能使我们理解这个发展过程的一条红线。

4,从更长时间和更大范围承认艺术生产同物质生产发展的大体平衡关系是唯物的,而从

偶然性和绝对意义的角度承认两者的不平衡关系是辩证的。5,也要全面认识艺术生产和

物质生产发展的微观不平衡和宏观大体平衡的辩证对待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可以避克机械

唯物主义,同时注意到物质生产最终对艺术生产起作用。一般来说,物质生产越发达,艺

术生产也是越来越发达的。

32、【问答题】“莎士比亚化”的内容是什么?

答案:所谓莎士比亚化,实际上就是现实主义的基本特征和其创作对待的形象化表述。在

现实世界中,特殊总是不一般相联系的,所以,只要对特殊加以完整而生动的变现,就会

从特殊中显示一般。莎士比亚化要求严格的从宏观的现实生活出发,严格按照现实的本来

面貌再现现实。

33、【问答题】邓小平是怎样论述文艺问题上的两条路线的斗争的?

答案:答:邓小平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0年来的文艺工作作了正确的基本估价,其本

质在于如何论述文艺问题上的两条路线的斗争。1.文化大革命前的17年,我们的文艺路

线基本上正确的,文艺工作的成绩是显著的,所谓的黑线与政,完全是林彪、四人帮的污

蔑。2.我们的文艺队伍是好的。在我们文艺队伍中,有五四时期就投入新文化运动的老一

辈文艺家;有五四以后,在我国革命的不同阶段,为人民解放事业做出贡献的文艺家;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成长起来的文艺家;也有在同林彪,四人帮的斗争中出现出来的文

艺家,还有台湾同胞、港澳同胞中的文艺家。特别是在林彪、四人帮猖狂的十年里,文艺

界的许多同志和朋友,正气凛然地对他们进行了抵制和斗争,做出了令人钦佩的、不可磨

灭的贡献。3.对于粉碎四人帮以后的文艺界的成绩,也做了充分的肯定。创作了许多优秀

作品,文艺界是径有成绩的部门之一。邓小平总结了30年来文艺工作的基本经验,对30

年来文艺工作作了正确的基本估价,这就从根本上推翻了四人帮对文艺界两个估计的诬

陷。有利于调动文艺工作者的积极性,有利于繁荣新时期的文艺亊业。

34、【问答题】列宁是怎样理解俄罗斯民族文化的?

答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