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代汉语年月真题
0053620184
1、【单选题】下列各组字中,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四种结构类型都具备的一组是
大莫灾獲
眉亦名歡
A:
其刃息逐
B:
向日哀佞
C:
答D:案:B
解析:该题考查对漢字結構方式,即对六书的理解。B选项中“眉”是象形字,“亦”是
指事字,“名”是会意字,“欢”是形声字,四种结构类型都具备。A选项中“大”是象
形字,“莫”是会意字,“灾”是会意兼形声字,“获”是会意兼形声字,缺少指事字。
C选项中的“其”是象形字,“刃”是指事字,《说文》:“刃,刀坚也。像刀有刃之
形。”。“息”是会意兼形声字,“逐”是会意字。D选项的“向”是会意字,“日”为
象形字,“哀”是形声字,“佞”是形声字。所以A、C、D三项皆非正确选项。正确回答
此问题的关键在于掌握汉字“六书”结构方式。
2、【单选题】下列各组字中,义符相同的一组是
溪谿
游遊
A:
猶猷
B:
騰勝
C:
答D:案:C
解析:C选项中“猶”和“猷”都是犬旁为义符,只是写法不完全一样。A选项“溪”的
义符为水,“谿”的义符为谷。B选项“游”的义符是水,“遊”的义符是辵(辶)。D
选项“騰”的义符是马,“勝”的义符是力。ABD的义符都不同。正确回答此题需要能正
确区分形声字的义符。
3、【单选题】下列各组字中属于分化字关系的—组是
共—供
村—邨
A:
管—館
B:
咳—孩
C:
答D:案:A
解析:分化字及古今字。古今字一般是指在一个原有子的基础上,通过增加或改换形符另
造新字,以分担原有子一部分义项的文字现象。原有的字称为古字、初文,改造成的新字
称为今字、分化字。A选项“供”是增加了偏旁的分化字。B选项“村”与“邨”是异体
字。C选项“管”与“館”声符相同,D选项“咳”本是“孩”的异体字,如今借用作
“欬”。
4、【单选题】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字与括号中的字是异体字关系的一句是
王如知此,則**【****無****】**(毋)望民之多於鄰國也。
北【**冥**】(溟)有魚,其名曰鲲。
A:
若皋之所觀,天機也,得其精而忘其**【****麤****】**(粗)。
B:
寡助之至,親戚【**畔**】(叛)之。
C:
答D:案:C
解析:异体字是指在任何情况下都是音同、义同,仅仅形体有所不同的字。C选项“麤”
与“粗”音义皆同,是异体字。A选项的“無”与“毋”互为通假字。B选项的“冥”与
“溟”是通假字。D选项的“畔”与“叛”是通假字。正确回答此题,应明确异体字、通
假字、分化字的概念,并正确理解常见字的造字结构。
5、【单选题】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字与括号中的字是通假字关系的一句是
堯舜<**支>**(肢)解人,從何軀始?
小<**知>**(智)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A:
曾子寢疾,病,樂正子春坐於<**牀>**(床)下。
B:
夫列子御風而行,泠然善也,旬<**有>**(又)五日而後反。
C:
答D:案:D
解析:古书中具有一定约定俗成性的借用音同音近的字来代替另一个字的现象,叫做“用
字通假”,所借用的那个字就是通假字,被通假字所代替的字一般称之为本字或正字。D
选项“有”是“又”的通假字。A选项“肢”是“支”的分化字。B选项“智”和“知”
是古今字。C选项“牀”与“床”是异体字。该题考察通假字与古今字、异体字等概念的
区别。
6、【单选题】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部分属于联绵词的一句是
適**(****莽蒼****)**者,三飡而反,腹猶果然。
天高地迥,覺(**宇宙**)之無窮。
A:
今有一人,入人(**園圃**),竊其桃李。
B:
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
C:
答D:案:A
解析:由两个字连缀在一起、不能分开来讲解的双音节单纯词称为连绵词。A选项“莽
苍”是连绵词。B选项“宇宙”是复合词,“宇”是屋檐;“宙”是栋梁。《淮南子?览冥
训》:“而燕雀佼之,以为不能与之争于宇宙之间。”高诱注:“宇,屋檐也;宙,栋梁
也。宇宙还可指一切物质及其存在形式的总体。宇,指无限空间;宙,指无限时间。C选
项“园圃”是复合词,《说文·囗部》:“园,所以树果也。”“圃,所以种菜曰圃。”
指种植果木菜蔬的园地。D选项“孝悌”是复合词。“孝”是孝顺父母,“悌”是敬爱兄
长。朱熹《论语集注》:“善事父母爲孝,善事兄長爲弟。”。BCD皆非正确选项。
7、【单选题】下列句中的“亡”与“亡不越竞,反不討賊”中的“亡”意思相同的一句是
此亡秦之續耳。竊爲大王不取也!
湯有七年之旱,而國亡捐瘠,以畜積多而備先具也。
A:
孔子時其亡也,而往拜之,遇諸塗。
B:
離桓之罪,以亡於楚。
C:
答D:案:D
解析:亡不越竞的“亡”是本义,逃跑逃亡的意思。D选项離桓之罪,以亡於楚的“亡”
也是逃跑逃亡的意思,所以D为正确选项。选项A亡秦之续的“亡”是灭亡,消亡。选项
B国亡捐瘠的“亡”是灭亡的意思。选项C孔子时其亡也的“亡”是不在,外出的意思。
8、【单选题】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古今意义变化属于色彩褒贬差异的一句是
厲王虐,國人**(****謗****)**王。
故**(****子****)**生三月則父名之。
A:
匪來贸絲,來**(****即****)**我謀。
B:
田中有株,兔**(****走****)**觸株,折頸而死。
C:
答D:案:A
解析:A选项“谤”的古义为指责别人的过失,今义为诽谤、毁谤,由中性变为贬义。B
选项“子”的古义兼指儿女,今义专指儿子,所指范围缩小,但没有褒贬变化。C选项
“即”的本义为就食,今义为到,没有褒贬变化。D选项“走”的古义为疾趋,奔跑,今
义为行走,也没有褒贬变化。此题考查古今词义的差异。
9、【单选题】下列句中,加括号的词用本义的一句是
危而不持,顚而不扶,則將焉用彼(相)**矣**?
匠石運(斤)成風,聽而斵之。
A:
善張網者(引)其網。
B:
學而時(習)之,不亦説乎!
C:
答D:案:B
解析:B选项“斤”的本义为斧,该选项正是用了本义,为正确选项。A选项“相”的本
义是看、观察。此处用作导引盲者的人。C选项“引”的本义是拉弓,开弓,此处意思是
牵引,拉。D选项“习”的本义是鸟不断练飞,此处的意思是复习、练习。ACD选项皆非
用作本义。
10、【单选题】下列句中,加括号的词语属于同义连用的一句是
贫窮則父母不子,(富貴)則親戚畏懼。
荆人(尚猶)循表而導之。
A:
邦分崩離析而不能守也,而謀動(干戈)於邦内。
B:
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員。
C:
答D:案:B
解析:B选项的“尚”与“犹”都是副词还的意思,是同义连用的复合词。A选项“富”
是财物丰饶,“贵”是位尊。C选项的“干”是盾,“戈”是平头戟。D选项“规”是圆
规,“矩”是画直角或方形用的曲尺。ACD皆非同义连用。
11、【单选题】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意义解释正确的一句是
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寶焉。(理:治玉)
君若以德(**綏)**諸侯,誰敢不服?(綏:领导)
A:
鄰國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加:增加)
B:
業精於勤,荒於(**嬉)**。(嬉:荒淫)
C:
答D:案:A
解析:A选项解释正确。B选项“绥”是安,安抚,而不是领导的意思。C选项“加”是副
词更,不是动词增加。D选项“嬉”的意思是戏乐,不是荒淫。BCD释义皆误。
12、【单选题】下列句中有双宾语的一句是
楚人和氏得玉璞楚山中,奉而獻之厲王。
吾日三省吾身。
A:
欲潔其身,而亂大倫。
B:
甚矣,汝之不惠!
C:
答D:案:A
解析:双宾语是指一个谓语动词后面出现两个宾语。其中离动词近的是近宾语,也叫间接
宾语,离动词远的叫远宾语,也叫直接宾语。一般情况下间接宾语指人,直接宾语指物。
A选项中的“之”是“献”的近宾语,“厉王”是远宾语。BCD都不是双宾语句。
13、【单选题】下列句中有介词宾语前置的一句是
臣實不才,又誰敢怨?
色物、牝牡尚弗能知,又何馬之能知也?
A:
楚國方城以爲城,漢水以爲池。
B:
蓋有之矣,我未之見也。
C:
答D:案:C
解析:C选项是两个介词“以”的宾语“方城”、“汉水”前置,若宾语不前置则为“以
方城为城,以汉水为池”。A选项疑问词“谁”作为动词“怨”的宾语前置。B选项疑问
代词“何”作为动词“知”的宾语前置。D选项第二个“之”是动词“见”的前置宾语。
ABD都不是介词宾语前置。正确回答此题应分清相关词类。
14、【单选题】下列句子属于被动句的一句是
伯夷死名於首陽之下。
方術不用,爲人所疑。
A:
冉有、季路見於孔子。
B:
世之有饑穣,天之常也,禹湯被之矣。
C:
答D:案:B
解析:动词谓语句中,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动作行为的受事者,该句子就是被动句。B
选项的“为……所”是典型的被动句式。A选项是主动句,“于”是表地点的介词。C选
项的“见”是动词,谒见的意思,“于”表动作对象,即谒见的对象,这是主动句,与
“见”位于动词前表示被动不同。D选项“被”是动词,遭受的意思,该句为主动句。正
确回答此题应能够正确辨析被动句。
15、【单选题】下列句中有介词宾语省略的一句是
人皆有兄弟,我獨無。
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戶,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A:
晏子爲齊相。
B:
不者,若屬皆且爲所虜。
C:
答D:案:D
解析:古汉语介词“以”“为”“与”的宾语常可省略。D选项“为”后面省略了
“之”。此项正确。A选项没有介词。B选项没省略介词宾语。C选项没有介词,此句的
“为”是动词,担任的意思。ABC皆非正确选项。正确回答此题应分清相关词类。
16、【单选题】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是情态副词的一句是
王侯將相(**寕)**有種乎?
A: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B:
武(**既)**至海上,廩食不至。
C:
答D:案:A
解析:A选项“宁”是表示反问的情态副词。B选项“勿”是否定副词。C选项“徒”是表
示限定的范围副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只”。D选项“既”是表示动作行为已经结束的
时间副词。
17、【单选题】下列句中的“是”作系词的一句是
臣聞七十里爲政於天下者,湯是也。
虎兕出於柙,龜玉毁於櫝中,是誰之過與?
A:
此是何種也?
B:
昭王南征而不復,寡人是問。
C:
答D:案:C
解析:“是”作为判断词是后来发展而成的用法。系词“是”是从代词的复指用法逐渐发
展为系词的。在战国时代的古书里出现了极少数这样的用法。C选项“是”前面出现了判
断句的主语“此”,说明这个“是”已经不是句子的主语,而是系词。A选项“是”充当
判断句的谓语,并非系词,可以译为“(是)这样的”。在先秦文言作品里,“是”是一
个指示代词,意思相当于“此”(这)。有时在判断句里,“是”很容易被误解为系词,
其实“是”是指示代词充当主语或谓语。B选项“是”是代词这。D选项的“是”是代
词,指“昭王南征而不复”这件事,作“问”的宾语前置。
18、【单选题】下列句中数词“三”作谓语的一句是
誦三遍而請習之。
范增數目項王,擧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
A:
三進及溜,而後視之。
B:
晏子數之曰:“爾罪有三。”
C:
答D:案:B
解析:B选项的判断句结构中,“三”是数词作谓语。A选项是动量表示法,放在动词
“诵”后面的数词“三”,是作为补语修饰动词的。C选项直接把数词“三”放在动词谓
语“进”前作状语,表示动量。D选项数词“三”作动词“有”的宾语。
19、【单选题】古书旧注中除了释词,还串讲文意、指明一章主题意旨的注释类型是
傳注
集解
A:
B:
義疏
章句
C:
答D:案:D
解析:D选项正确。“章句”是指用分章析句的方式来解释古书的一种古注类型。除了释
词意外,还要串讲文意,指明一章的主题意旨。形式比较繁琐。A选项“传注”最早是指
对儒家经书中的文字作的古注。B选项“集解”是指汇集各家竹注解合成一书,或者说把
各家的注解选集在一起,再加上自己的注解的古注类型,又称“集注”。C“义疏”是指
既解释经文又给前人的注作解释的一种古注类型。ABC皆非正确选项。正确回答此题应掌
握古书注释的类型。
20、【单选题】《詩經?鄘風?柏舟》“母也天只,不諒人只”,毛傳:“天謂父也。”说明
诗句采用的古书特殊表达方式是
誇張
互文
A:
變文
B:
連類而及
C:
答D:案:C
解析:变文,是指有变化地使用同义词,以避免用词的重复啰嗦、单调乏味。《诗经》此
句的变文是出于押韵的需要。《诗经》句末是语气词的,韵脚出现在倒数第二字上。
“天”、“人”在上古是叠韵关系,都是真部[-en]的字。如果换成父,就不押韵了。
“父”为鱼部[-a]的字。
21、【问答题】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爲之辭。疾:
答案:厌恶,讨厌
解析:疾,本义是病,引申为厌恶,憎恨。此句意思是,君子痛恨那种避而不说自己想要
那样却一定另找借口为之辩解的做法。
22、【问答题】不違農時,榖不可(**勝)**食也。勝:
答案:尽
解析:勝shēng,本义为力,能担任,经得起。引申为尽。此句意思是,如果在农民耕种
劳作的季节,不去妨碍生产,那么粮食就会多得吃不了。“胜”作为古汉语字其意思为
腥,这是与简化字“胜”不同的地方。
23、【问答题】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篤:
答案:专一
解析:笃,本义为厚实。引申为纯一,专一。此句意思是要广博地学习,要对学问详细地
询问,要慎重地思考,要明白地辨别,要切实地力行。
24、【问答题】景公使晏子爲東阿宰,三年,(**毁)**聞于國。毁:
答案:恶名,坏名声
解析:毁,本义为破坏,引申为诽谤。此句意思是齐景公派晏子做东阿宰。三年间,景公
听到很多人说晏子的坏话。
25、【问答题】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濟)**天下之溺。濟:
答案:振救
解析:济,本义为渡过,引申为救助、接济。此句译为,文风自受六朝骈俪文风的冲击走
向衰落,韩愈的《原道》有振救人心时弊之功。
26、【问答题】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爲)**?爲:
答案:句末语气词,表反问语气
解析:反问句是说话的人对某件事和某个问题本来并没有疑问,而是明知故问,用问句的
方式来表示对某一件事和某个问题的否定或肯定。“何以……为”意思是“为什么
要……”。
27、【问答题】子曰:“師(也)過,商也不及。”也:
答案:句中语气词,起提顿作用,使语气舒缓。
解析:句中语气词“也”常用在主语之后,起提顿作用,使全句的语气变得舒缓。
28、【问答题】大道(之)行也,天下爲公。之:
答案:连词,连接主语和谓语,取消句子独立性,使原来的主谓结构变为名词性偏正结
构。
解析:连词“之”连接主语和谓语,取消句子独立性,使原来的主谓结构变为名词性偏正
结构,在句子中充当主语、宾语、状语和判断句谓语,或是充当复句的分句。
29、【问答题】故務民於農桑,薄賦斂,廣畜積,(以)實倉廪。以:
答案:连词,连接动词性短语,后一行为是前面动作行为的目的。
解析:连词“以”是从介词“以”虚化而来,连接先后两个动作行为,有时两者在逻辑关
系上表现为后一动作行为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表示目的可译为“来”。
30、【问答题】老臣今者(殊)不欲食。殊:
答案:副词,表示程度高。
解析:副词“殊”表示程度高,相当于现代汉语的“非常”、“特别”。
31、【问答题】指出下列汉字哪些是会意字,哪些是形声字,并以这些字为例,说明会意与
形声的区别。(6分)武穎旗秉惑休
答案:武、秉、休是会意字;颖、旗、惑是形声字。会意是根据事物间的某种关系而组合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体字来构成新字的造字方法。形声是根据词的意义类别而选取一个义
符,再取一个与词的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声符,构成新字。
解析:“武”是会意字,甲骨文从戈,从止(脚),会持戈行进之意,是阅兵或征伐示威
之象。“秉”是会意字,甲骨文从又(手),从禾,会手持一禾之意。“休”是会意字,
甲骨文从人,从木,会人在树荫下歇息之意。“穎”是形声字,《说文》:颖,禾末也。
从禾,顷声。本义指禾穗的末端。“旗”是形声字,篆文从?,其声。“惑”是形声字,
从心,或声。
32、【问答题】解释下列句中加着重号词的意义,并说明其引申义与本义的联系类型。酌
以大(斗),以祈黄耇。維北有(斗),不可以挹酒漿。
答案:斗:酌酒器。斗:斗星。相似关系。
解析:“斗”是象形字,甲骨文象带把的舀酒的勺子形。《说文·斗部》:“斗,十升
也。象形,有柄。”“斗”的本义是酌酒器皿,形貌特征是勺形,长柄。夜空中,北方由
七颗星排列组成的一个小小的星群也呈勺形,长柄,与酌酒的器皿相似,也就用斗来命
名,于是,斗便引申出斗星的意义。
33、【问答题】解释下列句中加着重号词的意义,并说明其引申义与本义的联系类型。竹
之始生,一寸之萌耳,而(節)葉具焉。强本而(節)用,則天不能貧。
答案:节:竹节。节:节制。动静关系。
解析:《说文·竹部》:节,竹约也。“节”的本义是竹约。竹节约束着竹子每一段的长
短粗细,所以可引申出“节制”“约束”的意义。
34、【问答题】解释下列句中加着重号词的意义,并说明其引申义与本义的联系类型。有
自門(閒)射陽越,殺之。扁鵲見蔡桓公,立有(閒),扁鵲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將恐
深。”
答案:间:缝隙。间:一会儿。时空关系。
解析:《说文·门部》:“间,隙也。从门,从月。徐锴曰:夫门夜闭见月光,是有间隙
也。”可见,“间”的本义是缝隙,表示空间的间隔。引申指“一会儿”,表示时间的间
隔。
35、【问答题】结合下列例句,说明古代汉语普通名词作状语的主要类型。(8分)(1)童
子隅坐而執燭。(2)齊將田忌善而客待之。(3)將不勝其忿而蟻附之。(4)家人車載欲往就
醫。
答案:(1)表示动作发生或进行的处所、方位等,如例(1)的“隅”。(2)表示当代
动作对象的态度,如例(2)的“客”。(3)用比喻的方式描绘动作进行时的状态,如例
(3)的“蚁”。(4)表示动作进行时所用的工具,如例(4)的“车”。
解析:现代汉语中,表示时间、处所、方位的名词可以作状语,普通名词一般都要加介词
组成介词短语才可作状语。但是,古代汉语中无论方位名词、时间名词还是普通名词都可
以直接作状语。这在古代汉语中是名词的固有功能,不属于词类活用现象。
36、【问答题】祁奚請老,晉侯問嗣焉
答案:祁奚请求告老还乡,晋侯向他询问谁来继承他的职务。
解析:老,指告老还乡。嗣,继承人。该句选自《祁奚荐贤》,出自《左传*襄公三
年》。
37、【问答题】稱解狐,其讎也
答案:(祁奚)推荐解狐,解狐是他的仇人。
解析:称,推荐。解狐,晋臣。仇,仇敌。
38、【问答题】君子謂祁奚於是能舉善矣
答案:君子认为祁奚在这件事上称得上是能推举善人的了。
解析:于,介词。是,代词,代推荐这件事。举,推举。
39、【问答题】舉其偏,不爲黨
答案:推荐自己的副手,不能认为是偏袒。
解析:偏,副,羊舌职为中军佐,祁奚的下属。这里指其下属的儿子。党,偏袒。
40、【问答题】建一官而三物成
答案:任命一个官职却办成了三件事。
解析:建,立,任命。
41、【问答题】夫唯善,故能舉其類
答案:自己是善人,所以能够推荐他的同类(善人)。
解析:类,同类。“夫”、“唯”都是句首语气词。“夫唯”在古代汉语里经常连用,用
于句首,表示要发表议论。
42、【问答题】请将下面文言短文抄在答题卡上,并用现代标点符号标点。靈公好婦人而丈
夫飾者國人盡服之公使吏禁之曰女子而男子飾者裂其衣斷其帶裂衣斷帶相望而不止晏子見公
問曰寡人使吏禁女子而男飾裂斷其衣帶相望而不止者何也晏子對曰君使服之於内而禁之於外
猶懸牛首於門而賣馬肉於内也公何以不使内勿服則外莫敢爲也公曰善使内勿服逾月而國莫之
服
答案:靈公好婦人而丈夫飾者,國人盡服之,公使吏禁之,曰:“女子而男子飾者,裂其
衣,斷其帶。”裂衣斷帶相望,而不止。晏子見,公問曰:“寡人使吏禁女子而男飾,裂
斷其衣帶,相望而不止者,何也?”晏子對曰:“君使服之於内,而禁之於外,猶懸牛首
於門,而賣馬肉於内也。公何以不使内勿服,則外莫敢爲也。”公曰:“善。”使内勿
服,逾月,而國莫之服。
解析:该文选自《晏子春秋?内篇杂下第一》。给古文加现代标点,需要断句正确,符号
规范。做好古文标点,应该先通读全文。此文的脉络为:灵公在宫内好女子男装,国家的
女子多男装而无法禁止,后经晏子提醒禁于内,才得以禁止于国。此文即所谓“上所行,
下所效”,上位者的行为对众人是一种极强的示范,在政治教化中,示范起到极其关键的
作用。“曰”字后面多为直接引语,此文中的“曰”字之后都是这种情况,需要标明冒
号、双引号和句号。“何也”是疑问句标志,其后用问号。“何以不使内勿服,則外莫敢
爲也”一句译为:为什么不禁止宫内的女子穿男装,那样外面的女子就不敢穿了。此句不
能用问号。“何以”即“以何”,为什么,疑问代词作介词“以”的宾语而前置,“则”
之前句子并未结束,用逗号,“则”之后继续叙述结果,句尾用句号而不用问号。
43、【问答题】晏子(**沒)**十(**有)**七年,景公(**飲)**諸大夫酒,公射出質,
堂上唱善,若出一口。公作(**色)**太息,播弓矢。弦章入,公曰:“章!自吾失晏子,於今
十有七年,未嘗聞吾過不善,今射出質,而唱善者若出一口。”弦章對曰:“此諸臣之不肖
也。知不足以知君之不善,勇不足以犯君之顔色。然而有一焉,臣聞之,君好之,則臣服之;
君嗜之,馴臣食之。夫尺蠖食黄則其身黄,食蒼則其身蒼。君其猶有諂人之言乎?”公
曰:“善。今日之言,章爲君,我爲臣。”是時海人入魚,公以五十乘賜弦章歸,魚乘塞塗。
撫其禦之手,曰:“曩者之唱善者,皆欲若魚者也。昔者曼子辭賞以正君,故過失不掩。今諸
臣諂諛以幹利,故岀質而唱善如岀一口。今所輔於君未見於衆,而受若魚,是反晏子之義,
而順諂諛之欲也。”(**固)**辭魚不受。君子曰:“弦章之廉,乃晏子之遺行也。”解释
文中加者重号词语的意义。(1)沒:(2)有:(3)飲:(4)色:(5)固:
答案:(1)沒:死去。(2)有:又。(3)飲:使……饮。(4)色:脸色。
(5)固:坚决。
解析:(1)此处没读为mò,死亡的意思。(2)“有”通“又”。文字在使用过程中,
存在因声音相同相近而被借用的情况,也就是说,有时不写本字而用一个音同或音近的字
来代替。我们把借来记录同音词的字叫通假字,简称借字。(3)“饮諸大夫酒”,动
词和宾语之间是使动关系。使动关系是指谓语所表示的动作不是由主语所表示的人和物发
出,而是在主语影响下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物发出,具有“使宾语……”的含义。“饮諸
大夫酒”即使諸大夫饮酒。(4)色的本义是颜色、脸色。(5)固,本义为四周地势
险要。作副词,指坚决。
44、【问答题】晏子沒十有七年,景公飲諸大夫酒,公射出質,堂上唱善,若出一口。公作
色太息,播弓矢。弦章入,公曰:“章!自吾失晏子,於今十有七年,未嘗聞吾過不善,今射出
質,而唱善者若出一口。”弦章對曰:“此諸臣之不肖也。知不足以知君之不善,勇不足以
犯君之顔色。然而有一焉,臣聞之,君好之,則臣服之;君嗜之,馴臣食之。夫尺蠖食黄則其
身黄,食蒼則其身蒼。君其猶有諂人之言乎?”公曰:“善。今日之言,章爲君,我爲臣。”
是時海人入魚,公以五十乘賜弦章歸,魚乘塞塗。撫其禦之手,曰:“曩者之唱善者,皆欲若
魚者也。昔者曼子辭賞以正君,故過失不掩。今諸臣諂諛以幹利,故岀質而唱善如岀一口。
今所輔於君未見於衆,而受若魚,是反晏子之義,而順諂諛之欲也。”固辭魚不受。君子
曰:“弦章之廉,乃晏子之遺行也。”指出下列句中“其”的词性和用法。(1)夫尺蠖
食黃則(**其)**身黃。(2)君(**其)**猶有諂人言乎!
答案:(1)其:代词,作“身”的定语,它的。(2)其:语气词,表示推测语气,大
概。
解析:(1)这里是“其”作定语,表示领属关系。(2)语气词“其”可以用于句首、
句中,表示一种委婉的语气。有推测、拟议的意思,可译为“恐怕”“大概”等。
45、【问答题】晏子沒十有七年,景公飲諸大夫酒,公射出質,堂上唱善,若出一口。公作
色太息,播弓矢。弦章入,公曰:“章!自吾失晏子,於今十有七年,未嘗聞吾過不善,今射出
質,而唱善者若出一口。”弦章對曰:“此諸臣之不肖也。知不足以知君之不善,勇不足以
犯君之顔色。然而有一焉,臣聞之,君好之,則臣服之;君嗜之,馴臣食之。夫尺蠖食黄則其
身黄,食蒼則其身蒼。君其猶有諂人之言乎?”公曰:“善。今日之言,章爲君,我爲臣。”
是時海人入魚,公以五十乘賜弦章歸,魚乘塞塗。撫其禦之手,曰:“曩者之唱善者,皆欲若
魚者也。昔者曼子辭賞以正君,故過失不掩。今諸臣諂諛以幹利,故岀質而唱善,若岀一
口。今所輔於君未見於衆,而受若魚,是反晏子之義,而順諂諛之欲也。”固辭魚不受。君
子曰:“弦章之廉,乃晏子之遺行也。”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知不足以知君之
不善,勇不足以犯君之顏色(2)今諸臣諂諛以干利,故出質而唱善,若出一口
答案:(1)智慧不足以察知君王做得不好的地方,勇气不足以冒犯君王的尊严。(2)现
在众臣为了谋求私利阿谀奉承,所以箭射出了靶子却喝彩,如同出自一人之口。
解析:(1)“知”通“智”,智力。颜色,脸色。(2)解释:干,本义为盾,引申为求
取。质:箭靶。出质:没射中靶子。唱善:叫好。
46、【问答题】晏子沒十有七年,景公飲諸大夫酒,公射出質,堂上唱善,若出一口。公作
色太息,播弓矢。弦章入,公曰:“章!自吾失晏子,於今十有七年,未嘗聞吾過不善,今射出
質,而唱善者若出一口。”弦章對曰:“此諸臣之不肖也。知不足以知君之不善,勇不足以
犯君之顔色。然而有一焉,臣聞之,君好之,則臣服之;君嗜之,馴臣食之。夫尺蠖食黄則其
身黄,食蒼則其身蒼。君其猶有諂人之言乎?”公曰:“善。今日之言,章爲君,我爲臣。”
是時海人入魚,公以五十乘賜弦章歸,魚乘塞塗。撫其禦之手,曰:“曩者之唱善者,皆欲若
魚者也。昔者曼子辭賞以正君,故過失不掩。今諸臣諂諛以幹利,故岀質而唱善,若岀一
口。今所輔於君未見於衆,而受若魚,是反晏子之義,而順諂諛之欲也。”固辭魚不受。君
子曰:“弦章之廉,乃晏子之遺行也。”请解释“今日之言,章爲君,我爲臣”的意义,并
说明景公为什么这样说。
答案:今天这番话,弦章是君王,我是臣子。景公认为弦章的这番劝谏有理,自己应该听
从,如同臣子服从君王。
解析:“章爲君,我爲臣”是判断句。此处表现出景公是个非常善于听取意见的君主。
47、【问答题】晏子沒十有七年,景公飲諸大夫酒,公射出質,堂上唱善,若出一口。公作
色太息,播弓矢。弦章入,公曰:“章!自吾失晏子,於今十有七年,未嘗聞吾過不善,今射出
質,而唱善者若出一口。”弦章對曰:“此諸臣之不肖也。知不足以知君之不善,勇不足以
犯君之顔色。然而有一焉,臣聞之,君好之,則臣服之;君嗜之,馴臣食之。夫尺蠖食黄則其
身黄,食蒼則其身蒼。君其猶有諂人之言乎?”公曰:“善。今日之言,章爲君,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标准门面房租赁合同范本
- 2025年代理记账合同正式签订新政策助力企业发展
- 2025房屋租赁代理合同书样本
- 2025果园承包经营合同协议书
- 2025店铺租赁合同模板「详细版」
- 2025房产买卖合同补充协议
- 2025南昌市建筑材料买卖合同范本
- 2025农田租赁合同书样本
- 2025最权威的工程承包合同模板
- 2025违反商品房买卖合同的法律责任
- 国测数学备考方案
- 微生物的选择培养和计数
- 少数民族维吾尔族民俗文化介绍图文课件
- 引导接车监控装置操作办法
- 互联网信息审核员考试题库大全-下(判断、填空题汇总)
-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部分课后题-参考答案
- 2023架空导线覆冰过载能力计算
- 23秋国家开放大学《液压气动技术》形考任务1-3参考答案
- 读书分享交流会《外婆的道歉信》课件
- 科技论文写作与学术规范课件
- 2022-2023学年福建省厦门市双十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解析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