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云南省大理州祥云县小升初全真模拟语文检测卷含答案_第1页
2023-2024学年云南省大理州祥云县小升初全真模拟语文检测卷含答案_第2页
2023-2024学年云南省大理州祥云县小升初全真模拟语文检测卷含答案_第3页
2023-2024学年云南省大理州祥云县小升初全真模拟语文检测卷含答案_第4页
2023-2024学年云南省大理州祥云县小升初全真模拟语文检测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装订线姓名学校准考证号科目装订线2023-2024学年云南省大理州祥云县小升初全真模拟语文检测卷考生注意: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一、根据要求选择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30分)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稚嫩忐忑不安仰暮不已 B.贯切信手拈来妙手成章C.堡垒柳绿花红欲满天下 D.气馁语重心长无怨无悔2、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A.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夸张)B.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反问)C.正像数学家华罗庚说过的,科学的灵感,绝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引用)D.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比喻)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这伙敌军是临时组织的乌合之众,不堪一击。B.面对美国政府的重重打压,华为迎难而上,勇毅前行。C.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我们就应该不耻下问地向老师请教。D.志强的坏习惯不但没有戒掉,反而变本加厉,伤透了妈妈的心。4、下边的书法作品,楷书运笔自然,点画圆润多姿;结构严谨端庄,平正宽绰。这是书法家()的作品。A.柳公权 B.颜真卿 C.欧阳询 D.赵孟頫5、对下面句子所用修辞分析正确的一项是()①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②会场上响起了震耳欲聋的掌声。③水渠里流水潺潺,小鸟在耳边欢唱。④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A.拟人、夸张、比喻、反问 B.比喻、夸张、拟人、反问C.拟人、比喻、夸张、设问 D.比喻、夸张、拟人、设问6、下面词语的书写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祝贺栖息剔除(tì) B.阻拦泡沫领域(yù)C.耽搁严峻花圃(pú) D.惧全恐怖躲藏(cáng)7、下列成语,按感情色彩分类有错的一组是()A.死得其所精兵简政行善积德 B.两面三刀满脸横肉青面獠牙C.坚贞不屈镇定自若大义凛然 D.能言善辩滔滔不绝夸夸其谈8、“孙先生此番高论,令我茅塞顿开,恍然大悟。这真是‘’啊!”横线上要引用的名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B.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C.常将有日思无日,莫把无时当有时。D.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9、下面诗句中加点字词意思正确的一项是()A.天街小雨润如酥。天街:天上的街道。B.当春乃发生。发生:原来没有的事出现了。C.晓看红湿处。晓:知晓,知道。D.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往:指当初去从军。10、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没有错误的一项是()A.皱皱吧吧恭恭敬敬十年树木,百年树人B.糊糊涂涂截然不同腊七腊八,冻死寒鸦C.优哉游哉豪不稀奇乱石野草乌合之众D.春风拂面幻稚可笑锲而不舍鄙夷不屑11、“春风一度桃李杏”的下联最合适的是哪一项()A.万紫千红总是春B.岁寒三友松竹梅C.春回大地天地秀1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截然凄凉沉郁见微知著 B.证实无聊间断焉知非副C.剥削魔鬼防御司空见掼 D.通宵染缸侵袭翻箱到柜13、根据上联判断,下联所缺的词是(

)上联:中华儿女文武双全建伟业;下联:炎黄子孙____展宏图。A.奋发图强B.才艺横溢C.知识渊博D.德才兼备14、根据语境,歇后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每当我捧起金灿灿的奖杯时,就想起了这些年所付出的汗水。不由得感叹道:“这真是______啊!”A.王羲之写字——入木三分 B.水滴穿石——非一日之功C.关羽失荆州——骄兵必败 D.早开的红梅——一枝独秀15、将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找出并改正在横线上。A.万不得已不可思意张灯结彩截然不同______________B.不以为然焉知非福思空见惯专心致志______________C.过犹不及千锤万凿随心所欲见微知驻______________D.翻箱倒柜两面三刀诚心成意恍然大悟______________二、根据所学的知识填空(10分)16、补充下面文段并回答问题。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曰:“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孟,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________?”两小儿分别是从________的角度来说理的。两小儿对太阳的探究,体现了他们_______的态度。17、“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诗词之所以能使人感动,在于它的“情”。“劝君更尽一杯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脉脉不得语”是关切、惦念的离别情;“最是一年春好处,____________”是对暮春时节的咏叹情;“_____________,不知秋思落谁家”是对亲人的思念情;“____________,千万和春住”是对朋友前景的祝愿情;“少壮不努力,_____________”是对人生短暂、光阴易逝的惜时情;“人生自古谁无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要留清白在人间”是舍生取义、为国尽忠的爱国情。18、《马诗》的作者是_______,诗中表现诗人热切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和不遇于时的感慨的诗句是:_____,_____。19、“孰为汝多知乎?”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20、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____________,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___________。虽与之俱学_____________,__________?曰:非然也。三、按要求完成句子。(10分)21、【诗有美景】古人用诗歌告诉我们:春是高鼎笔下描绘的“____________,拂堤杨柳醉春烟”的生机;夏是令辛弃疾惊喜的“____________,听取蛙声一片”的热闹;秋是杜牧吟诵的“停车坐爱枫林晚,____________”的唯美;冬是柳宗元眼里的“孤舟蓑笠翁,____________”的孤寂。一年四季就是这样充满诗情画意。22、修改病段。外婆家的夏天是个美丽的地方。她家旁边有一个荷花池,荷花池中,荷花开了不少了,荷叶唉唉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中帽出来。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篷。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马上要破裂似的。郾一朵朵白荷花,在荷叶的衬托下,显的格外美丽漂亮。_______________23、用下面的三个词语写一句话。勇夺第一摘得桂冠拔得头筹_____________________24、写寓意。①过年的时候吃鱼的寓意:________②建筑上雕刻蝙蝠的寓意:_______25、按照例句的形式在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内容。理想是灿烂的花朵,芳香四溢,沁人心脾。理想是跳动的火焰,______,______。理想是奔腾的河流,______,______。四、阅读理解。(20分)26、阅读短文。两小儿辩日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乎?”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1.把横线上的内容填写完整。2.解释文中加点字的意思。辩斗:_______________。及:_______________。3.文中哪一句可以看出两小儿辩论内容的复杂性?用横线画出来。4.两小儿对太阳远近的理解似乎都有道理,他们一个是从_______________的角度来思考,另一个是从_______________的角度来思考。27、课文阅读。忽略①夕阳斜照在玻璃窗上,再反射到阳台上的瓷砖上,幻出一片红红亮亮的光芒,很美,很好。②孩子坐在椅子上,痴痴地望着阳台上沐浴着夕阳的花盆,无限美好的夕阳不吝啬地把光芒洒向花盆中的紫罗兰,使得本来就很美的紫罗兰更添几分美好。但孩子的心思全不在这,他只顾痴痴地看着花盆中紫罗兰叶下的几根嫩嫩绿绿的小瓜苗。这是孩子几天前吃西瓜时随意吐进花盆中的,没想到竟会长出瓜苗来。③孩子满心欢喜地看着,不禁叫出了声:“要是瓜苗慢慢地长出小西瓜来,那该多好啊!”接着孩子咯咯地笑了,满眼的憧憬。④孩子的母亲见了,走过来,问:“看什么呢?”孩子忙把母亲拉到花盆前,开心地说:“妈妈,看,花盆里长了好多小苗苗!以后它们会长成大苗苗,结小西瓜给我吃的。”⑤母亲皱了皱眉头,笑了笑,“傻瓜,那些瓜苗不过几天就会死的,根本长不出西瓜。”孩子咬了咬嘴唇,接着笑了,睁大着明亮的眼睛说:“会的,小瓜苗会长成西瓜的,我会天天照顾好它们的。”⑥母亲笑着摇了摇头,转身就到厨房去了,忽略了孩子表现出来的坚定与信心。⑦一天下午,孩子从学前班回来后,照例跑向阳台,奔向花盆。顿时,孩子傻了眼,花盆中只有那株紫罗兰在夕阳下耀武扬威地炫耀着。孩子揉了揉眼睛,怀疑自己看错了,但事实如此,嫩嫩绿绿的小瓜苗不见了。孩子“哇”的一声哭了。⑧之后,孩子哽咽着问母亲:“妈妈,小瓜苗怎么没了?”⑨“被我拔了,这有什么哭的,那些瓜苗长在花盆里,影响紫罗兰的生长,那些个小东西,别管了。你也是,就知道哭。乖,别哭了。”母亲笑着责备孩子的淘气,拿出手帕擦擦孩子的眼睛。⑩此后,孩子的眼睛总爱往花盆里瞟,并且想把那株讨厌的紫罗兰给拔了,孩子也几次用手捏住它,但终究没拔。这也是一个生命呀,孩子想。⑪几天后,孩子画了一张画,画中是一个大大的花盆,花盆中有一枝小小的瓜苗,嫩嫩的,绿绿的,旁边写了一行小字。“我虽小,但也是一个生命。”老师惊讶于他的想法,给了他满分。孩子把画拿给母亲看,母亲看了看分数,笑道:“不错啊,真厉害,得了满分。妈妈待会儿带你上街去,给你买冰淇淋。”⑫夕阳斜照在玻璃窗上,再折射到阳台的瓷砖上,闪射出一片红红亮亮的光芒,很美,很好。⑬孩子呆呆地望着花盆,觉得心里空空的。1.“憧憬”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在文中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2.随着事情的发展,孩子的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读短文,把表格补充完整。事情发展花盆里长出小瓜苗母亲拔掉小瓜苗母亲忽略孩子借画表达的想法孩子心情3.对“我虽小,但也是一个生命”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A.表达了孩子对小瓜苗的思念和痛惜。 B.表达了孩子对妈妈行为的不满。C.表达了孩子纯真的童心以及对生命的关爱。 D.表达了孩子对画画的喜爱。4.下面对文章内容和写法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文中多次写紫罗兰美丽、引人注目,表现了小瓜苗的不起眼。B.第④自然段两次写了母亲的笑,说明母亲不认同孩子的话。C.“咬了咬嘴唇,接着笑了,睁大明亮的眼睛”表明孩子对小瓜苗的成长充满了信心。D.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都描写了阳台的美丽景色,用美景反衬了孩子的失落心情。5.请对比下面的句子,从表达感情的方式这一角度分析它们的异同点。①夕阳斜照在玻璃窗上,再反射到阳台的瓷砖上,幻出一片红红亮亮的光芒,很美,很好。孩子呆呆地望着花盆,觉得心里空空的。——《忽略》②男孩儿蹲在那个又大又重的洗衣盆旁,依偎在母亲怀里,闭上眼睛不再看太阳,光线正无可挽回地消逝,一派荒凉。——《那个星期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_6.联系全文内容,说说题目“忽略”的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_五、作文(30分)即将小学毕业,六年中,在校园里一定发生过令你印象深刻的事情吧?有的让你高兴,有的使你难过,有的叫你激动……请选择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写下来,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题目自拟。(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参考答案一、根据要求选择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30分)1、D2、B3、C4、D5、D6、B7、D8、B9、D10、B11、B12、A13、D14、B15、A.意—议B.思—司C.驻—著D.成—诚二、根据所学的知识填空(10分)16、①.孰为汝多知乎②.形状、温度⑤.对事物认真探索研究17、①.西出阳关无故人②.盈盈一水间③.绝胜烟柳满皇都④.今夜月明人尽望⑤.若到江南赶上春⑥.老大徒伤悲⑦.留取丹心照汗青⑧.粉骨碎身浑不怕18、①.李贺②.何当金络脑③.快走踏清秋19、谁说你的知识渊博呢?20、①.专心致志②.思援弓缴而射之③.弗若之矣④.为是其智弗若与三、按要求完成句子。(10分)21、①.草长莺飞二月天②.稻花香里说丰年③.霜叶红于二月花④.独钓寒江雪22、夏天的外婆家是个美丽的地方。她家旁边有一个荷花池,荷花池中,荷花开了不少了,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中冒出来。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篷。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马上要破裂似的。那一朵朵白荷花,在荷叶的衬托下,显得格外美丽。23、在春季运动会上,牛浩然在100米短跑比赛中勇夺第一,白珂在跳远比赛中摘得桂冠,李帅在自行车比赛中拔得头筹。24、①.年年有余②.福气盈门25、炙热鲜艳温暖人心汹涌澎湃充满活力四、阅读理解。(20分)26、1.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孰为汝多知乎2.①.争论②.到3.孔子不能决也。4.①.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