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州市马尾区福建师大二附中2016-2017学年八下期中历史试卷(解析版)_第1页
福建省福州市马尾区福建师大二附中2016-2017学年八下期中历史试卷(解析版)_第2页
福建省福州市马尾区福建师大二附中2016-2017学年八下期中历史试卷(解析版)_第3页
福建省福州市马尾区福建师大二附中2016-2017学年八下期中历史试卷(解析版)_第4页
福建省福州市马尾区福建师大二附中2016-2017学年八下期中历史试卷(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6-2017学年福建省福州市马尾区福建师大二附中八年级(下)期中历史试卷一、单项选择题(请将各题前的正确选项代号填入下列表格,2×26,共52分)1.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上,五星红旗冉冉升起,乐队奏起《义勇军进行曲》.五星红旗和《义勇军进行曲》是在哪次会议上被定为我国的国旗和代国歌的()A.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 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C.中共七大 D.中共八大2.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标志着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的事件是()A.辛亥革命 B.新中国成立 C.一五计划 D.三大改造3.1950年周恩来发表讲话,警告美国:“中国人民决不能容忍外国的侵略,也不能听任帝国主义者对自己的邻人肆行侵略而置之不理。”为此,中国进行了()A.北伐战争 B.抗日战争 C.解放战争 D.抗美援朝战争4.某历史学习小组围绕西藏和平解放、土地改革、抗美援朝进行研究性学习.该小组研究的主题应是()A.彻底实现国家独立 B.巩固新生政权C.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D.探索社会主义道路5.马学东在某一文章写道:“1950年冬,湖南省就动工建水塘98000多个,修堤坝22000多座,修沟渠4000多公里,受益田地750万亩。辽宁金县三十里堡梅家村……把1000多亩盐碱地改变为良田,种上花生和棉花……1951年,全国粮食产量达到14000万吨,比1949年增长26.9%。”与材料中数据的出现直接相关的是()A.土地改革 B.新中国成立 C.对农业的改造 D.一五计划6.如图为1953年、1957年农轻重比例图。对此图所反映的内容认识正确的是()A.农业生产增长相对迅速 B.实现了工业化C.工业建设成就突出 D.轻工业得到了优先发展7.法制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内容。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A.《共同纲领》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C.《民法通则》 D.《临时约法》8.如图是中央电视台黑白纪录片《社会主义改造胜利大联欢》,这一场景可能出现在()A.1953年天津 B.1956年北京 C.1949年北平 D.1957年上海9.三大改造中,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方式是()A.并人国企 B.公私合营 C.建立合作社 D.建立互助组10.1956年底,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A.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B.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C.新中国的成立 D.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11.中国共产党党史上有两次重大、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点,一次是遵义会议,另一次是()A.七届三中全会 B.八届三中全会C.十一届三中全会 D.十二届三中全会12.由广东花城出版社出版的长篇小说《似水流年》是一部以饱含血泪的笔墨,抨击中国文革十年浩劫的小说,是一曲用发自心底的真情,呼唤中国人绝不允许文革悲剧在神州大地重演的悲歌,值得重视和肯定。中国要避免“文化大革命”这样的悲剧重演,关键是要()A.彻底批判封建思想B.防止教条主义和个人崇拜C.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D.坚决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13.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B.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C.使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确立D.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14.与“十一届三中全会”“包产到户”相关的是()A.经济特区 B.民族区域自治C.改革开放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5.“凤阳地多不打粮,磙子一住就逃荒”,“改革鼓点先敲响,如今飞出金凤凰”.安徽凤阳农民生活的变迁与下列哪一政策息息相关()A.大跃进 B.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C.开辟经济特区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6.1979年4月邓小平首次提出要开办“出口特区”,后于1980年3月,“出口特区”改名为“经济特区”,我国创设的首批经济特区分布于()A.广东、海南 B.广东、福建 C.福建、海南 D.上海、广东17.国际舆论曾评价中国政府“开放整个海岸”是新中国成立35年来所“采取的最大胆行动”.这一“行动”是指()A.建立深圳等四个经济特区 B.开放沿海14个港口城市C.开放海南岛为经济特区 D.设立上海浦东开发区18.“开放涌春潮九州明媚,改革掀热浪四海辉煌”这副对联与哪一事件有关()A.改革开放 B.香港回归C.人民公社化运动 D.抗美援朝19.1992年,邓小平同志到南方视察,他所讲的一些话,后来统称为“南巡讲话”。这次南巡讲话主要是解决了()A.特区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B.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冲突问题C.分三步走的战略目标在南方的落实问题D.如何解决外来流动人口和农民工的使用问题20.1941年5月1H,陕甘宁边区政府颁布了《陕甘宁边区纲领》,其中规定:“依据民族平等原则,实行蒙回民族与汉族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平等权利,建立蒙回民族的自治区。”1946年2月18日更明确指出:“根据和平建国纲领要求民族平等自治,但不应提出独立自治口号。”在这一方针指导下,我国实行()A.社会主义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文化大革命 D.“科技立国”政策21.如图是“一国两制”的含义示意图,“一国两制”的构想最早实践于()A.香港问题 B.澳门问题 C.台湾问题 D.西藏问题22.香港、澳门的回归是“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成功实践,极大地推动了祖国统一的进程。2017年7月1日是香港回归多少周年?()A.15 B.20 C.25 D.3023.为了实现祖国统一,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对台湾的基本政策是()A.和平统一,一国两制B.和平统一,但不承诺放弃武力C.用武力维护祖国统一D.武力统一,一国两制24.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大陆和台湾的两个民间团体开始对话,即后来的“汪辜会谈”,推进了两岸经贸和科技文化的交流.两岸关系发展的前提是()A.和平共处,互不干涉的原则 B.贸易往来平等互利的原则C.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D.首先实行“三通”的原则25.下列是某同学自主学习时收集的图片。从中可见他学习的主题是()A.国防现代化 B.新中国外交 C.祖国统一大业 D.两岸交流26.1966年我国组建战略导弹部队,现在装备了近、中、远程和洲际导弹核武器,发展成为一支具有较强战斗力的队伍。我国导弹部队的主要任务是()A.瞄准日本和美国领土 B.反击敌国空中的入侵C.为台湾回归准备军事力量 D.实施核反击二、辨析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27.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政府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进行国有企业的改革。以上表述是否正确?请说明理由。三、材料解析题(第28题共17分)28.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探索农村建设的实践中,既取得了重大成就,也有过曲折和失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为什么要进行这种改革呢?简单地说,就是因为中国原来的土地制度极不合理……这就是我们民族被侵略、被压迫、穷困及落后的根源……这种情况如果不加改变,中国人民革命的胜利就不能巩固,农村生产力就不能解放,新中国的工业化就没有实现的可能,人民就不能得到革命胜利的基本果实,而要改变这种情况,就必须按照《A》的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这就是我们要实行土地改革的基本理由和基本目的。──刘少奇《关于土地改革问题的报告》在属于自己的土地上耕耘和收获,农民的积极性大大提高。1951年,中国粮食产量达到1.4363亿吨,比1949年增长了26.9%。材料二为了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力,逐步克服农业同工商业发展不相适应的矛盾,中共中央积极引导农民组织起来,走集体化的道路。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第二年,90%以上的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材料三在1958年的“大跃进”中,曾放出了许多离谱的农作物高产“卫星”。其中,河南西平县和平农业社小麦高产7320斤,湖北麻城县建国农业一社早稻亩产36956斤,广西环江县红旗公社中稻亩产130434斤10两4钱,在当年诸多的“卫星”中特别耀眼,更有一个惊人的“卫星”口号“一个萝卜千斤重,两匹毛驴拉不动”。材料四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取得了巨大成就。……农村改革的成功经验,农村经济发展对城市的要求,为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的改革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摘自1984年十二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1)材料一中“A”处应当填写的内容是什么?(2)材料二中农业改造的目的是什么?采取了什么方式?(3)根据材料三,指出与材料相关的事件。同一时期我国在农村还实行了哪一项政策?(4)材料四中“农村改革”的内容是什么?(5)从上述材料中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示?四、综合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29题17分,第30题8分,共25分)29.某校历史探究学习小组决定以“中国的过去与未来”为主题,举办一次新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历程的展示活动。根据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展示一: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表格信息】事件时间1949年10月1日地点北京意义标志着新中国的成立(1)据表中信息,写出事件名称。【图片信息】(2)如图1反映了我国哪一时期工业交通领域的主要成就?展示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文本信息】下表是某一会议的内容:经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思想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组织确立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3)据表中信息,写出此会议名称。此次会议在经济建设上决定实行什么决策?【图片信息】(4)如图2反映出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呈现出什么特点?【整合信息】(5)通过上述问题的解答,谈谈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为什么能够屡创佳绩。3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时间历史事件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召开1949年10月开国大典1950﹣1953年抗美援朝1950﹣1952年土地改革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1953年﹣1957年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召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1956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1956年﹣1966年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1966年﹣1976年文化大革命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改革开放开始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根据《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整理(1)材料中“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为哪一事件做了准备?(2)根据材料提供的历史事件,提炼一个主题,并任意选取其中历史事件(至少两件),结合所学知识对提炼出的主题加以阐述说明。(要求:主题立意明确精炼:史实阐述符合主题。)

2016-2017学年福建省福州市马尾区福建师大二附中八年级(下)期中历史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请将各题前的正确选项代号填入下列表格,2×26,共52分)1.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上,五星红旗冉冉升起,乐队奏起《义勇军进行曲》.五星红旗和《义勇军进行曲》是在哪次会议上被定为我国的国旗和代国歌的()A.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 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C.中共七大 D.中共八大【考点】C1:新中国成立.【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的内容.大会确定五星红旗为新中国的国旗;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解答】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北平隆重举行,大会制定了《共同纲领》,大会确定五星红旗为新中国的国旗;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北平改名北京,作为新中国的首都;新中国采用公元纪年.大会决定在首都天安门广场建立一座人民英雄纪念碑.故选A.2.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标志着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的事件是()A.辛亥革命 B.新中国成立 C.一五计划 D.三大改造【考点】C1:新中国成立.【分析】本题考查新中国成立的意义.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解答】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了起来,成为国家的主人.故选B.3.1950年周恩来发表讲话,警告美国:“中国人民决不能容忍外国的侵略,也不能听任帝国主义者对自己的邻人肆行侵略而置之不理。”为此,中国进行了()A.北伐战争 B.抗日战争 C.解放战争 D.抗美援朝战争【考点】C3:抗美援朝.【分析】本题以周恩来的一段话为切入点,考查抗美援朝战争的相关知识.【解答】根据材料中的时间1950年和涉及的国家美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0年美国越过三八线,轰炸中国东北边境,严重威胁新中国的安全,为此中国进行了抗美援朝战争.故选D.4.某历史学习小组围绕西藏和平解放、土地改革、抗美援朝进行研究性学习.该小组研究的主题应是()A.彻底实现国家独立 B.巩固新生政权C.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D.探索社会主义道路【考点】PJ:阐述见解题;C2:西藏和平解放;C3:抗美援朝;C6:土地改革的意义.【分析】本题考查新中国成立初,巩固人民民主政权的相关知识.【解答】新中国成立后,1951年10月,西藏和平解放,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各族人民获得大团结.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封建土地制度.新中国成立初,美国敌视新中国,对新中国实行封锁禁运、包围威胁的政策,为保家卫国,中朝人民共同作战,进行了抗美援朝战争,1953年签订《朝鲜停战协定》,战争结束.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为新中国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三者都是巩固人民民主政权的措施,反映了一个共同的主题﹣﹣巩固新生政权.故选B.5.马学东在某一文章写道:“1950年冬,湖南省就动工建水塘98000多个,修堤坝22000多座,修沟渠4000多公里,受益田地750万亩。辽宁金县三十里堡梅家村……把1000多亩盐碱地改变为良田,种上花生和棉花……1951年,全国粮食产量达到14000万吨,比1949年增长26.9%。”与材料中数据的出现直接相关的是()A.土地改革 B.新中国成立 C.对农业的改造 D.一五计划【考点】C4:土地改革.【分析】本题以马学东的文章为依托,考查土地改革.【解答】根据材料中的时间1950年到1951年比1949年粮食产量的不断增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个时间段中的事件是土地改革,1952年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在政治、经济上翻了身;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迅速走向恢复和发展.其它选项时间不符合题意.故选A.6.如图为1953年、1957年农轻重比例图。对此图所反映的内容认识正确的是()A.农业生产增长相对迅速 B.实现了工业化C.工业建设成就突出 D.轻工业得到了优先发展【考点】C9:一五计划.【分析】本题以1953年、1957年农轻重比例图为依托,考查一五计划.【解答】根据材料中的1957年重工业所占比重比1953年重工业比重的大幅度增加,可知这是因为1953﹣1957年一五计划时期优先发展重工业,使得工业建设成就突出.故选C.7.法制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内容。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A.《共同纲领》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C.《民法通则》 D.《临时约法》【考点】C8: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新中国第一部宪法.【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内容.1954年全国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解答】依据所学知识,1954年全国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故选B.8.如图是中央电视台黑白纪录片《社会主义改造胜利大联欢》,这一场景可能出现在()A.1953年天津 B.1956年北京 C.1949年北平 D.1957年上海【考点】CB:三大改造完成标志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析】本题以中央电视台黑白纪录片《社会主义改造胜利大联欢》为切入点,主要考查这一场景可能出现的时间和地点.【解答】1956年底,我国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标志着我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此时中央电视台是在北京.故黑白纪录片《社会主义改造胜利大联欢》这一场景可能出现在1956年的北京.故选B.9.三大改造中,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方式是()A.并人国企 B.公私合营 C.建立合作社 D.建立互助组【考点】CA:三大改造.【分析】本题以三大改造中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方式为切入点,主要考查公私合营.【解答】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三大改造时期,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逐步发展企业的公私合营,公私双方共同经营企业.故选B.10.1956年底,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A.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B.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C.新中国的成立 D.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考点】CB:三大改造完成标志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析】本题考查了三大改造的意义.【解答】据所学知,1956年底三大改造完成,把生产资料私有制变成了社会主义公有制,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故选D.11.中国共产党党史上有两次重大、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点,一次是遵义会议,另一次是()A.七届三中全会 B.八届三中全会C.十一届三中全会 D.十二届三中全会【考点】D1:十一届三中全会及其重要意义.【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意义.【解答】据所学可知,1978年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历史上的重大转折,成为实行改革开放和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我国的改革开放从此拉开了序幕.ABD三项中的会议不具有转折意义.故选C.12.由广东花城出版社出版的长篇小说《似水流年》是一部以饱含血泪的笔墨,抨击中国文革十年浩劫的小说,是一曲用发自心底的真情,呼唤中国人绝不允许文革悲剧在神州大地重演的悲歌,值得重视和肯定。中国要避免“文化大革命”这样的悲剧重演,关键是要()A.彻底批判封建思想B.防止教条主义和个人崇拜C.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D.坚决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考点】CK:文化大革命的危害和教训.【分析】本题考查了文化大革命的教训.【解答】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它使国家政权遭到削弱,民主与法制建设遭到践踏,中国要避免“文化大革命”这样的悲剧重演必须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故选C.13.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B.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C.使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确立D.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考点】D1:十一届三中全会及其重要意义.【分析】本题以“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点”为背景考查学生对十一届三中全会相关知识的掌握.【解答】据题干“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点”结合所学可知,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全会做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我国从此走上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故选B14.与“十一届三中全会”“包产到户”相关的是()A.经济特区 B.民族区域自治C.改革开放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考点】D2:农村改革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分析】本题考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相关知识.1978年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解答】1978年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根据题干中的“包产到户”,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在改革开放后在农村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中采用的方式.故选D.15.“凤阳地多不打粮,磙子一住就逃荒”,“改革鼓点先敲响,如今飞出金凤凰”.安徽凤阳农民生活的变迁与下列哪一政策息息相关()A.大跃进 B.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C.开辟经济特区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考点】D2:农村改革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解答】根据题干的关键信息“凤阳地多不打粮,磙子一住就逃荒”“改革鼓点先敲响,如今飞出金凤凰”和“安徽凤阳农民生活的变迁”可知,这是首先在安徽凤阳县小岗村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吹响了改革开放的号角,安徽凤阳县小岗村农民率先进行包产到户、包干到户的行动,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后来这一制度逐渐被完善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并在全国推行.这一制度使农民获得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把农民的责、权、利紧密结合起来,极大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故选D.16.1979年4月邓小平首次提出要开办“出口特区”,后于1980年3月,“出口特区”改名为“经济特区”,我国创设的首批经济特区分布于()A.广东、海南 B.广东、福建 C.福建、海南 D.上海、广东【考点】D5:对外开放和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分析】本题考查了我国创设的首批经济特区.厦门既是中国近代第一批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也是1980年设立的首批经济特区.【解答】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80年,我国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建立四个经济特区.故选B.17.国际舆论曾评价中国政府“开放整个海岸”是新中国成立35年来所“采取的最大胆行动”.这一“行动”是指()A.建立深圳等四个经济特区 B.开放沿海14个港口城市C.开放海南岛为经济特区 D.设立上海浦东开发区【考点】D5:对外开放和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分析】本题考查了我国对外开放的深入进行.【解答】题干材料“中国政府“开放整个海岸”是新中国成立35年来所“采取的最大胆行动”中有开放整个沿岸说明开放城市多,新中国成立35年1984年,党中央和国务院决定再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逐步举办经济技术开发区.故选B.18.“开放涌春潮九州明媚,改革掀热浪四海辉煌”这副对联与哪一事件有关()A.改革开放 B.香港回归C.人民公社化运动 D.抗美援朝【考点】D6:改革开放的成就和意义.【分析】本题以这副对联为切入点,考查改革开放相关知识.【解答】根据对联中的关键词“开放”“改革”,可知对联反映的事件是改革开放.故选A.19.1992年,邓小平同志到南方视察,他所讲的一些话,后来统称为“南巡讲话”。这次南巡讲话主要是解决了()A.特区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B.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冲突问题C.分三步走的战略目标在南方的落实问题D.如何解决外来流动人口和农民工的使用问题【考点】PC:历史文化常识.【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南巡谈话的目的.【解答】20世纪80年代末90世纪初,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遇到姓“资”姓“社”等问题的干扰,这些问题如不及时解决,就会影响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针对这一情况,1992年1月18日至2月21日,邓小平先后视察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发表重要谈话,统称“南方谈话”.邓小平强调发展才是硬道理,要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党的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特区姓“社”不姓“资”.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要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发展才是硬道理.邓小平南巡讲话,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故选A.20.1941年5月1H,陕甘宁边区政府颁布了《陕甘宁边区纲领》,其中规定:“依据民族平等原则,实行蒙回民族与汉族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平等权利,建立蒙回民族的自治区。”1946年2月18日更明确指出:“根据和平建国纲领要求民族平等自治,但不应提出独立自治口号。”在这一方针指导下,我国实行()A.社会主义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文化大革命 D.“科技立国”政策【考点】E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分析】本题以1941年5月1日,陕甘宁边区政府颁布了《陕甘宁边区纲领》为切入点,主要考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解答】根据材料中的内容“建立蒙回民族的自治区”“要求民族平等自治”,可知这是我国对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其他选项不符合题意.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根据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民族互助的原则,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对祖国统一、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地区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故选B.21.如图是“一国两制”的含义示意图,“一国两制”的构想最早实践于()A.香港问题 B.澳门问题 C.台湾问题 D.西藏问题【考点】E3:“一国两制”的构想及影响.【分析】本题考查了一国两制.一国两制即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指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国家的主体实行社会主义,香港、澳门和台湾实行资本主义.【解答】依据所学只是可知,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针对台湾问题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构想,但是最早运用一国两制构想的是香港问题.故选A.22.香港、澳门的回归是“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成功实践,极大地推动了祖国统一的进程。2017年7月1日是香港回归多少周年?()A.15 B.20 C.25 D.30【考点】E4:祖国统一大业.【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祖国统一大业的有关内容,要在掌握课本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得出结论.【解答】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香港是“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成功实践,香港回归祖国的时间是1997年7月1日,到2017年7月1日是香港回归20周年.故选B.23.为了实现祖国统一,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对台湾的基本政策是()A.和平统一,一国两制B.和平统一,但不承诺放弃武力C.用武力维护祖国统一D.武力统一,一国两制【考点】E4:祖国统一大业.【分析】本题考查了对台湾的基本政策.新中国成立后,明确提出要解放台湾.20世纪50年代中期,又确定了争取用和平方式解放台湾.【解答】为了实现祖国统一,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对台湾的基本政策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改革开放后,在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构想基础上,形成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并采取措施,缓和两岸关系.故选A.24.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大陆和台湾的两个民间团体开始对话,即后来的“汪辜会谈”,推进了两岸经贸和科技文化的交流.两岸关系发展的前提是()A.和平共处,互不干涉的原则 B.贸易往来平等互利的原则C.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D.首先实行“三通”的原则【考点】E4:祖国统一大业.【分析】本题考查一国两制.【解答】20世纪80年代,国家领导人邓小平为实现祖国统一提出“一国两制”方针,以实现对香港、澳门、台湾恢复行使国家主权的目的.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1999年12月20日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至今台湾问题还未解决,但两岸关系的解决,坚持一个中国的前提始终不会变.故选C.25.下列是某同学自主学习时收集的图片。从中可见他学习的主题是()A.国防现代化 B.新中国外交 C.祖国统一大业 D.两岸交流【考点】E6:军队建设的现代化.【分析】本题以四幅图片为切入点,考查的是中国军队的建设.【解答】1966年,中国组建主要担任核反击任务的战略导弹部队,它被称为第二炮兵部队.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前身是1927年的南昌起义后留存的部队中国工农革命军,经过五次反围剿、抗日战争、解放战争,1946年中国爆发国共内战,解放区各部队由八路军、新四军、东北民主联军等陆续改称人民解放军.并一直沿用至今.水下发射导弹和海军驱逐舰都是巩固了中国的国防现代化.四幅图片都与中国的国防现代化有关.故选A.26.1966年我国组建战略导弹部队,现在装备了近、中、远程和洲际导弹核武器,发展成为一支具有较强战斗力的队伍。我国导弹部队的主要任务是()A.瞄准日本和美国领土 B.反击敌国空中的入侵C.为台湾回归准备军事力量 D.实施核反击【考点】E5:海军空军导弹部队的建立.【分析】本题考查了战略导弹部队.1966年,中国组建主要担任核反击任务的战略导弹部队,是人民解放军走上科技强军之路的标志.【解答】1966年,中国组建主要担任核反击任务的战略导弹部队,在几十年中不断发展壮大,陆续装备了中程、远程、洲际导弹核武器,还有其他多种型号的导弹,具有较强的战斗力.故选D.二、辨析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27.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政府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进行国有企业的改革。以上表述是否正确?请说明理由。【考点】D2:农村改革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3:国有企业改革.【分析】本题考查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我国的改革从农村开始,后在城市进行.【解答】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改革开放后,在农村实行的改革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城市的改革中实行的是对国有企业的改革.所以本题叙述不正确.故答案为:不正确.农村改革实行的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国有企业改革属于城市改革.三、材料解析题(第28题共17分)28.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探索农村建设的实践中,既取得了重大成就,也有过曲折和失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为什么要进行这种改革呢?简单地说,就是因为中国原来的土地制度极不合理……这就是我们民族被侵略、被压迫、穷困及落后的根源……这种情况如果不加改变,中国人民革命的胜利就不能巩固,农村生产力就不能解放,新中国的工业化就没有实现的可能,人民就不能得到革命胜利的基本果实,而要改变这种情况,就必须按照《A》的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这就是我们要实行土地改革的基本理由和基本目的。──刘少奇《关于土地改革问题的报告》在属于自己的土地上耕耘和收获,农民的积极性大大提高。1951年,中国粮食产量达到1.4363亿吨,比1949年增长了26.9%。材料二为了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力,逐步克服农业同工商业发展不相适应的矛盾,中共中央积极引导农民组织起来,走集体化的道路。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第二年,90%以上的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材料三在1958年的“大跃进”中,曾放出了许多离谱的农作物高产“卫星”。其中,河南西平县和平农业社小麦高产7320斤,湖北麻城县建国农业一社早稻亩产36956斤,广西环江县红旗公社中稻亩产130434斤10两4钱,在当年诸多的“卫星”中特别耀眼,更有一个惊人的“卫星”口号“一个萝卜千斤重,两匹毛驴拉不动”。材料四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取得了巨大成就。……农村改革的成功经验,农村经济发展对城市的要求,为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的改革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摘自1984年十二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1)材料一中“A”处应当填写的内容是什么?(2)材料二中农业改造的目的是什么?采取了什么方式?(3)根据材料三,指出与材料相关的事件。同一时期我国在农村还实行了哪一项政策?(4)材料四中“农村改革”的内容是什么?(5)从上述材料中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示?【考点】C5:《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CA:三大改造;CE: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D2:农村改革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PD:历史开放性问题.【分析】本题考查建国后我国在农村进行的四次生产关系的调整,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解答】(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土地改革,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成为土地改革运动的依据,而材料中文件后边的内容也正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内容.(2)据材料二“为了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力,逐步克服农业同工商业发展不相适应的矛盾,中共中央积极引导农民组织起来,走集体化的道路.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第二年,90%以上的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可知,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力,逐步克服农业同工商业发展不相适应的矛盾.采用的方式是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3)根据材料三种的内容可以看出1958年浮夸风的盛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与材料相关的事件是“大跃进”运动;同一时期我国在农村还实行了人民公社化,“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党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中的一次严重失误.(4)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改革开放后,我国在农村实行的改革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5)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得分.如:经济建设必须遵循客观规律;立足国情,实事求是等.故答案为:(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2)为了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力,逐步克服农业同工商业发展不相适应的矛盾;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3)“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化.(4)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5)启示:经济建设必须遵循客观规律;立足国情,实事求是.四、综合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29题17分,第30题8分,共25分)29.某校历史探究学习小组决定以“中国的过去与未来”为主题,举办一次新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历程的展示活动。根据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展示一: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表格信息】事件时间1949年10月1日地点北京意义标志着新中国的成立(1)据表中信息,写出事件名称。【图片信息】(2)如图1反映了我国哪一时期工业交通领域的主要成就?展示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文本信息】下表是某一会议的内容:经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思想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组织确立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3)据表中信息,写出此会议名称。此次会议在经济建设上决定实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