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2023-2024学年中职高一语文基础下册(高教版2023)_第1页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2023-2024学年中职高一语文基础下册(高教版2023)_第2页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2023-2024学年中职高一语文基础下册(高教版2023)_第3页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2023-2024学年中职高一语文基础下册(高教版2023)_第4页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2023-2024学年中职高一语文基础下册(高教版2023)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宋】辛弃疾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1161年,金国大举南犯,一个21岁的青年率领群众两千多人在家乡起义,加入以耿京为首的农民抗金义军,担任掌书记职务。在起义军的几个月里,他表现出非凡的勇敢和坚定,干了两件轰动一时的事。第一件,一个叫义端的和尚叛变投敌,他亲往追捕,亲手斩了这个叛徒。另一件,亲率50骑兵,直逼驻有5万大军的金营,活捉了杀害耿京、瓦解起义军的叛徒、内奸张安国。这个青年就是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

辛弃疾南宋爱国词人

作者简介

辛弃疾,字幼安,中年后别号稼轩,南宋词人,山东济南人。

被称为“词中之龙”“金戈铁马的词豪”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与苏轼合称“苏辛”

他的词主要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

作品:《稼轩长短句》《美芹十论》《九议》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山东济南人。他出生时北方久已沦陷于女真人之手。他的祖父辛赞虽在金国任职,却一直希望有机会效忠朝廷,并常常带着辛弃疾“登高望远,指画山河”,同时,辛弃疾也不断亲眼目睹汉人在女真人统治下所受的屈辱与痛苦,这一切使他在青少年时代就立下了恢复中原、报国雪耻的志向。立志报国1161年,金国大举南犯,二十二岁的辛弃疾聚集了二千人,参加由耿京领导的一支声势浩大的起义军,并担任掌书记奋起反抗。

1162年

二十三岁的辛弃疾奉命南下与南宋朝廷联络。完成使命归来的途中,听到耿京被叛徒张安国所杀、义军溃散的消息,便率领五十多人袭击敌营,活捉叛徒交给南宋处决。辛弃疾惊人的勇敢和果断,使他名重一时。宋高宗便任命他为江阴签判,从此开始了他在南宋的仕宦生涯。起义南归

坎坷仕途1162年至1181年,辛弃疾的23岁到42岁,是一生中游宦时期。他雄心勃勃,壮志凌云,继续坚持主战,宣传北伐抗金,收复中原,统一全国的主张。但朝廷偏安江南,过着游宴玩乐歌舞升平的生活,无人采纳他的建言。在此期间,他被收了军权,由签判到知州,由提点刑狱到安抚使,宦迹无常。归居田园1181冬,辛弃疾四十二岁,因受到弹劾而被免职,归居上饶。此后二十年间,他除了有两年一度出任福建提点刑狱和安抚使外,大部分时间都在乡闲居。他常常一面赏玩山水田园风光和其中的恬静之趣,一面心灵深处又不停地涌起波澜,时而为一生理想而激动,时而因现实无情而灰心愤怒,时而又强自宽慰旷达,在这种感情起伏中度过了后半生。写作背景

写这首词的时候辛弃疾已经六十五岁了。

辛弃疾从42岁到60岁一直过着“隐居”的生活,得不到朝廷的重用。1203年再次被当时执掌大权的韩侂胄起用,任浙江东路安抚史,翌年改任镇江知府。1204年韩侂胄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草草北伐。而镇江濒临抗战前线,是北伐的重要基地。辛弃疾到任后,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但是韩侂胄把持朝政,只想侥幸求逞,不愿认真准备。韩侂胄听不进辛弃疾的劝告,后来就把他调离了镇江。这首词是辛弃疾被起用又被降职时,登上北固亭而作。解读题目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词牌名(始创于柳永,又名消息)题目怀古诗登临地点怀古诗观眼前之景怀古之人事抒一己之情善用典故

用典,引古事、古人来比喻今事、今人以抒发情怀,是古代诗文中常见的一种写作手法。恰当地用典,可使诗文文情隽永、含蓄深刻。咏史怀古诗的思想内容:

1.对比失落《赤壁怀古》2.同病相怜《蜀相》3.昔盛今衰《乌衣巷》4.物是人非《石头城》5.借古讽今《桂枝香》6.理性反思《赤壁》怀人伤己型怀古伤今型理性反思型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xūbÌxièzhòng朗读诗歌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诗人登亭远眺,看到了什么景,想到了什么人?千古江山、舞榭歌台;斜阳草树、寻常巷陌。孙权和刘裕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用孙权典故

孙权,幼承父兄之业,胸怀大志。建都京口(后迁建康),占据江东。赤壁之战联合刘备大破曹操,遂使天下鼎足三分,后又数拒曹操于江北,使曹操发“生子当如孙仲谋”之叹!终为吴侯。仰慕英雄,慨叹当时没有英雄振兴宋室,抵御强敌。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用刘裕典故刘裕,南朝宋武帝,小字寄奴。《南畿志》:“丹徒旧在镇江城南,宋武帝微时宅业。”史载刘裕曾两次统帅晋师北伐,先后征讨南燕和后秦,生擒燕王和秦王,收复洛阳、长安等地,成就了北伐之功业。仰慕英雄,表达对为政者苟安江南的不满,写出自己建功立业的渴望。上阕小结词的上阕主要是借孙权和刘裕两个历史上的英雄人物事迹,隐约讽刺南宋政权的昏庸无能,表达自己抗敌救国的爱国情怀。用典英雄之慕英雄之叹历史人物化用诗意刘裕孙权刘禹锡《乌衣巷》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学课件—高一语文部编版必修上册(公开课课件)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学课件—高一语文部编版必修上册(公开课课件)

刘义隆在元嘉二十七年,草率出师北伐,想要建立像古人(霍去病)封狼居胥山那样的功绩,结果落得北望敌军而仓皇失措。思考:辛弃疾引用宋文帝北伐惨败的故事的目的是什么?

借鉴刘义隆草率北伐惨败,委婉劝韩侂胄不能草率行事,伐金必须作好准备。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拓跋焘拓跋焘击败王玄谟军队后,追击至瓜步山,在山上建立行宫,即后来的佛狸祠。表达对北地百姓精神麻木,忘记国耻的痛心表达了自己的隐忧:如今江北各地沦陷已久,不迅速谋求恢复,老百姓就可能安于异族统治,忘记了自己是宋室臣民。 叹朝廷无能,悲百姓松懈。人物:典故:用意:思考:诗人写佛狸祠下的迎神赛会的一幕景象,是什么心情?

从视、听两方面,写出百姓在金人统治下,阴神赛会的太平喜庆景象,与前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表现了词人无比沉痛的心情。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廉颇《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廉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矣。”赵王以为老,遂不召。以廉颇自比,虽已年老,仍想为国效力,但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悲愤之情。词人以廉颇自比,既有渴求他人来问,洋溢着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豪情,又有没人来问,空有满腔爱国豪情,却连遭贬斥,壮志难酬的悲愤。明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之志,抒报国无门壮志难酬之愤!人物:典故:用意:下阕小结借古讽今词的下阕用刘义隆、佛狸祠、廉颇的典故,继续写自己报效祖国的一片忠心,并表示自己不被朝廷所用的悲愤情感。刘义隆拓跋焘廉颇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学课件—高一语文部编版必修上册(公开课课件)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学课件—高一语文部编版必修上册(公开课课件)

元嘉草草仓皇北顾(警告冒进)

佛狸祠下神鸦社鼓(怒斥苟安)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壮志未已)辛弃疾登上北固亭,极目远眺,“思古人”“忆其事”。他想到哪些历史人物和他们的哪些历史故事,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思?孙权、刘裕、刘义隆、拓跋焘、廉颇五个典故。对比英雄业绩——可悲现实(针砭南宋统治者的萎靡不振)刘裕“气吞万里如虎”——刘义隆“仓皇北顾”(历史英主与庸才之比,总结历史教训,指出应有做法)烽火扬州路——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感叹统治者媚敌,冲淡了人民的复国热情,抒发忧国伤时)廉颇尚有人问——自己的冷落处境(报国无门的愤懑)总结上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