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个性化作业的设计与实施策略_第1页
“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个性化作业的设计与实施策略_第2页
“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个性化作业的设计与实施策略_第3页
“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个性化作业的设计与实施策略_第4页
“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个性化作业的设计与实施策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要转变以往固化的作业设计理念,注重设计个性化作业,与课堂教学形成有效统一,才会帮助学生深度、系统掌握数学知识并同步提高实践、创新等能力。以往,教师设计作业通常是以写、算为主,作业量较大,而设计个性化作业,教师要注重丰富作业方式、减少作业量,充分激活学生主动完成作业的意识,让其愉快轻松完成作业的同时能够更好地运用数学知识,才会使学生的作业质量有所保障,助力学生提高数学综合能力。一、设计实践性作业,加强知识理解实践是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环节。然而,课堂时间有限,难以让学生充分参与实践。教师可以利用课后作业这一途径,将传统的书写性作业转变为实践性作业,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对数学知识的认知。而且,实践性作业会有效帮助学生发现课堂中遗漏的知识点,让所学知识更加系统化。小学生活泼好动,喜欢探索新鲜事物,“双减”背景下,设计实践性作业能极好地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会在潜移默化中激活学生主动完成作业的意识,推动其积极探索和实践,充分吸收数学知识[1]。如,《可能性》一课是学习概率知识的基础,知识比较抽象,课堂时间有限。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可以将课堂教学延伸作为作业内容,布置实践性作业:“取一枚一元硬币,反复抛投50次,每一次抛投后记录硬币是哪一面朝上。最后,对比实践数据,思考硬币正面朝上和反面朝上的概率分别是多少?”通过设计趣味化实践作业,不仅能够充分吸引学生主动完成作业,还会让其对“可能性”实现深度理解。与此同时,学生的推理能力、逻辑思维也会得到进一步提升。教师还可以进一步提高作业的神秘感,将红、白两种颜色的乒乓球同时装在一个纸箱中,让学生每次摸取一个球并记录球的颜色,总共操作20次。此后,再让学生判断:“红球、白球,哪种颜色的球被摸到的可能性更大?”在趣味实验的引导下,学生不仅对“可能性”的随机性有更深刻的理解,还会让其愉快轻松地完成作业。二、立足知识难度,设计合作性作业数学知识的难度各不相同,教师设计作业也要灵活变通。针对知识难度较大的课程,教师仍然设计让学生独立完成的作业,无疑会增加学生的作业负担,而且,还会影响其巩固知识基础,削弱学习积极性。鉴于“双减”政策,教师要减轻学生作业负担,保证其作业质量,需要对作业设计理念加以优化,设计合作性作业[2]。教师可以安排学生三到五人一组,通过互相交流、探讨、合作的方式完成作业,不仅能够有效降低学生的负担,让其作业质量有所保障,还会促进学生之间的沟通,让他们互相之间取长补短,拓宽对数学知识的认知。此外,也会帮助学生更好地运用数学知识,让其知识运用能力与学习能力等得到明显提升。例如,《正比例与反比例》一课作业的难度较大,教师可以先将学生分成六人一组,再引入作业:“利用生活中的竹竿、米尺测量大树的高度。”在学生开始完成作业时,教师指导每个小组先共同商榷解决方案,思考应该如何应用比例知识,再从实际角度出发验证理论方案。学生在默契配合下,进一步认知到正反比例的含义,并对其应用方法进行深化理解。检查作业时,教师可以让小组先分享其合作成果,再说明其合作过程和依据以及是如何应用比例知识的,不仅能够让教师更好地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还会帮助学生再次温习课程知识并加深对正、反比例知识的理解。另外,也能有效减轻学生个体的压力让其轻松愉快地学习数学知识,作业质量也会得到进一步保障。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要注重指导学生在合作后积极反思整个合作过程,思索是否存在不足之处。接着再取长补短,进行二次测量并与第一次测量的数据进行对比,最后确定大树的高度,就会极大地提升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深度,而且还会让其实践能力与逻辑分析能力得到明显提高。三、加强学科融合,设计趣味性作业在传统理念下,教师设计作业通常是以写算画为主。设计“题海”性作业,不仅作业枯燥,而且学生的负担也较重,容易使学生形成排斥心理。“双减”背景下,教师要更新作业设计理念,可以将写算画式的作业转化为趣味的动手制作性作业,不仅能有效地提高作业趣味性,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还会让学生在完成作业时积极联系课堂上所学的知识,更好地运用数学知识,提高学生动手能力[3]。另外,教师可以拓展作业设计思路,将数学与其他学科的内容融合在一起,使数学作业更具个性化和趣味性。例如,《圆柱与圆锥》一课,要让学生对圆柱体和圆锥体的特征、表面积及体积的计算公式等知识进行扎实理解和运用。为了让学生对作业拥有浓厚的兴趣,教师可以设计作业:“用橡皮泥分别捏出两种形状,并且要分部分组合成圆柱和圆锥。”这样能有效帮助学生扎实记忆两种立体图形的特征,对于圆柱体及圆锥体面积、体积公式也会进行深入理解。或者,教师可以设计比较精细化的作业,即让学生按照作业题中给出的数量条件,先用卡纸分别制作出长方形、圆形、三角形的图形,再将不同图形组合成圆柱形和圆锥形,接着,再指导学生展开立体图形并反复操作,就会让学生扎实巩固课程知识并夯实数学基础。又如,《多边形的面积》一课,为了让学生灵活应用不同图形面积计算公式,教师可以设计作业:“在实际生活中呈现出教室与图书馆的地形图,实际绘画后再写出计算思路。”引导学生积极探索实际生活中的图形,完成数学作业。这样不仅会有效提高作业趣味性,让学生拥有更多新鲜感,还会有效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在教室的地面上绘画出一个不规则的多边形,再让学生实际测量真实数据后,在练习册中绘画这一多边形并计算出多边形的面积,也会有效提高作业的趣味性,进而让学生积极完成作业。四、降低作业乏味感,设计生活化作业数学知识的价值是应用于生活,数学作业脱离生活,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知和掌握会受到直接的影响。而且,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数学作业的乏味感,降低数学作业的吸引力,难以激活学生主动做作业的意愿。鉴于此,教师要将生活为载体设计生活化作业,不仅是将作业内容建立在生活基础上,还要让学生通过生活实践完成作业,才会将作业与生活完美融合在一起,让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进行全面了解,这样对于培养学生数学兴趣,加强其对数学课的重视等,也会有极大的促进作用[4]。例如,在教学《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二)》一课后,教师可以将学生的生活环境作为作业内容载体,让其调查家中一周内的水电煤气应用情况,并制作成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指导学生向其家人收集相关数据后再完成作业。这样不仅会有效提升作业趣味性,还会使学生增加对作业的新鲜感让其学以致用。或者,教师也可以将日常生活作为作业设计载体,可以布置作业:“观察居住小区所在路段的车辆行驶情况,时间为十分钟。”指导学生先制作一个空着的统计表,让其根据实际观察记录并整理大货车、电动车及小轿车等的行驶数量,再将其制作成条形统计图。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学生会经历完整的数据采集、整理过程,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还会让其熟练应用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的知识,让其对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更加了解,从而更积极学习数学课程。五、拓展学习深度,设计总结性作业作业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更好地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在个性化作业理念下,教师设计个性化作业要打破以往设计作业的模式,从学生掌握知识的角度出发,可以脱离数学题目设计反思、总结性作业。作业内容方面,教师可以将其细化,以学习心得、感受、掌握的知识点、理解不透彻的知识点等为核心。通过设计个性化作业,能有效帮助学生深度思考其学习情况,积极发现自身的不足之处。与此同时,也会推动学生主动补充不足之处,让其树立主动学习意识,对于学生的长远发展有重要的意义。例如,《简易方程》一课,是学生学习初中阶段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等知识的基础,为了让其打好学习基础,教师可以设计总结性作业:“在课堂学习中都有哪些收获?对方程的含义是否全部理解?是否有不理解之处?列方程的思路是什么,有哪些步骤?”对于作业的字数不需要加以限制,但要让学生表达完整。在作业内容的驱使下,学生会积极回顾其课堂上学习的过程,以及反思自己具体掌握知识的情况。在学生梳理学习过程时,会有效对课堂知识进行复习,不仅会帮助学生清晰地扎实知识结构,还会让学生更细致地咀嚼不同知识点,对于仍存在疑虑之处,学生也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究。相比以往教师设计的作业内容,不仅学生对课堂知识会主动深入探索、深入理解,还会让其自主学习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另外,教师在评价学生作业时,可以开展口头式评价,并且要为学生创设分享作业平台,可以让其以演讲的方式分享作业。教师在学生分享后要积极表扬和鼓励,就会有效拓展学生的知识深度,让其知识水平得到明显提高。六、创新作业内容形式,培养创新能力作业不仅是帮助学生夯实数学基础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其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这就需要教师在设计作业时,一方面要在作业内容上进行创新,另一方面要在作业形式上进行创新,才会进一步引导学生思维,提升其创新能力。对此,教师可以将课堂知识与生活中的趣味事物或现象融合到一起,抓住学生的兴趣爱好,充分点燃学生对作业内容的兴趣,有效推动学生踊跃创新,并在创新过程中体验到作业的乐趣。另外,学生的视域及思维空间有限,要想使其充分发挥内在潜力进行积极创新,教师要注重给予学生一定的启发,才会达到作业的目的。例如,在教学《平移、旋转和轴对称》一课时,教师要让学生对图形的平移、旋转及对称的知识进行扎实理解。为了让学生扎实掌握知识点,有效培养其创新能力,教师可以抓住学生喜欢玩乐和趣味事物的特点,让其结合喜欢的图案制作一个风车或京剧脸谱。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搜集多种样式的风车及脸谱图片,风车、脸谱的制作方法视频,制作成微课件分享到学习公共平台,为学生提供便利条件和创作思路。在微课的辅助下,学生会拥有充足的动力大胆进行个性化的创新制作。与此同时,也会让其对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知识进行深化理解。在检查作业时教师也需要创新,可以在次日举办“创作展”,通过展览评价的方式检查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掌握和应用情况,并同步做出指导和评价,不仅会使学生更好地认知和纠正错误理解之处,还会有效培养其创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