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4课《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教学实录_第1页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4课《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教学实录_第2页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4课《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教学实录_第3页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4课《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教学实录_第4页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4课《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教学实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教学实录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首诗。

2.了解诗人及写作背景,理解诗歌内容。

3.学习诗人不甘沉沦、奋发昂扬的进取精神和心胸旷达、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课前暖场

教师:老师远道而来,有些紧张,我想请同学们对我说几句安慰鼓励的话……有没

有谁先来说说你们不会比我更紧张吧。

连续四个学生说"老师加油"。

师:能不能说说别的话?

生1:老师别紧张。

生2:老师你的实力应该很强。

生3:老师我相信这堂课一定会上得很完美。

师:那一定要你的配合。

生4:老师,不要怕,你能行。

生5:老师,你一定会取得圆满成功。

生6:老师,我想你的课一定会上得很棒,我相信你。

师:我也相信,你一定会给我支持。

师:听了同学们刚才这么多安慰鼓励的话,我的心情稍微平和了一些,精神也振

作了一些。我们就开始上课。

教学过程

我们现在看标题比较长,十一个字,怎么读?

(生无人举手)

师:(随意点了一位学生A)来,你来试一试。

生: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师:"乐天",大家知道是什么意思?有谁知道它是什么意思?(学生无反应)看

看课文下边的注释。

生A:"乐天”是白居易。

生A: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师产酬"后面你基本上是两两停顿,是吧?如果

读得紧凑一点,我们可以这样读:“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你读一遍。

生A:"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师:很好,请坐。同学们想一想,这个标题告诉我们哪些信息呢?(生无反应)

"乐天”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那么诗人刘禹锡和白居易有怎样的交往呢?

生B:他们在酒席上相逢。

师:从哪个地方看出来的?

生B:“扬州初逢席上”。

师:"扬州初逢席上",你是这么读的?如果是这么读的话,那么你揣摩一下,应

该读成"扬州初逢席上",还是"扬州席上初逢”呢?

生B:"扬州席上初逢”。

师:那么,这个标题是......?你重新读一遍标题好不好?

生B: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师:那么它告诉我们,刘禹锡和白居易怎么样?

生B:他们在扬州的一个酒席上相逢了。

师:然后发生了什么事情?

生B:刘禹锡以诗相赠白居易。

师:刘禹锡以诗相赠白居易。你从哪个词看出来的?

生B:"酬",还有"赠”。

师:"酬"和"赠"就可以看出刘禹锡对白居易以诗相赠吗?

生B:我认为是。

师:有没有认为不是的?(全场依然没有人举手)这个"酬”是刘禹锡写一首诗酬

和白居易。那么这个"赠"是什么意思?

生C:相赠。

生D:我认为是赠送的意思。

师:现在的问题是谁送给谁?

生D:是刘禹锡送给白居易的一首诗。

师:好,这个地方同学们可能被一个字难倒了,就是标题当中的"见"(板书:"见")。

这个"见,,字,在我们今天是什么意思?

生E:看见。

师:不是这个意思。在这里,这个"见"字表示被动或者对我怎么样。在今天,这

个字还有这种用法。比如说,我请你原谅我,我们就说“请您见谅再比如说“让

您见笑了",是说让你笑话谁了?

生:笑话我了。

师:所以这个“见”表示对我怎么样。那么这个"见赠"就是赠一首诗给我。

师:这个标题告诉我们三层意思。第一层意思:刘禹锡和白居易在扬州初次相逢;

第二层意思:在相逢时酒席上白居易先写了一首诗给刘禹锡。然后呢?(随意抽

学生F回答)。

生F:刘禹锡回赠了他一首诗。

师:哪首诗?

生F:就是《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师:对了,这就是"酬什么是"酬",就是酬和,有来有往,你来我往。这是一首

酬和诗。清楚了吧?(学生们点头)那么,刘禹锡在遇到白居易之前,他有哪

些经历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幻灯片展示刘禹锡被贬简介)请同学们齐读

这段介绍,开始。

(生齐读)

师「面对这样的遭遇,诗人刘禹锡又会在这首诗中流露出怎样的心迹呢?我们这

样看:把这首诗的开头和最后放在一块儿读一读,我们体会一下。请同学们齐

读。

(生齐读)

师:同学们有没有读出诗人刘禹锡情感上有所变化呢?

生G:我认为第一句诗表现出刘禹锡心里面还有一点凄凉,被贬了有点伤心。

第二句表现的是他在白居易赠诗的鼓舞下重拾信心。

师:现实中凄凉的心情,对吧?文中有个词“凄凉"。他写的是作者的一种心情,对

吧?(板书:凄凉)你能不能读出这种凄凉?来试一试,好吗?

(生G朗读第一句)

师:好,(再抽另一位学生H)请你读一读,体会一下这种凄凉。

生H:(朗读)巴山蜀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读成了一声调)置身。

师:哪个字读错了?"弃"。"弃"是什么意思?放弃、抛弃,被扔在一边的意思。大

家想一想,刘禹锡被谁抛弃了?

生I:因为他被贬官了,然后被弃置。

生I:因为当时的社会制度,加上自己力量不足等种种原因,导致改革失败。

师:我们在这里不是要探究他改革失败的原因。他是一心为了朝廷,最终却又被

朝廷所抛弃,而且被扔在一边,一扔就是多少年?二十三年啊。同学们想一想,

人的一生有多少个二十三年啊。这是一种什么心情?仅仅是凄凉吗?(抽学生

J回答)

生J:还有被误解的悲愤和委屈。

师:悲愤!这句话说得很好。(板书:悲愤)同学们一起齐读开头的两句,读出这种

悲愤。

师:同学们,请看一看,作者刘禹锡由开头的悲愤到诗结尾的精神振作。(板书:

精神振作)单从这四句诗来看,可能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

生K:"二十三年弃置身"。

师:他因为什么由凄凉、悲愤的感情转变到精神振作上来?

生K:今日听君歌一曲。

师:我们从这四句诗可以看出,可能是由于白居易送的诗使得诗人的情感由悲愤

转为振作,对吧?那么,白居易在诗中可能会对刘禹锡说些什么话呢?(所抽学

生沉默不语)同学们,上课开头我让同学们说的一些话,算不算长精神?我现在

应该算有一点长精神了。刚才同学们说了一些什么话呢?

生:鼓励的话

师:鼓励的话能够使一个人精神振作起来,是不是?那么,在这首诗中,白居易

有没有对刘禹锡说些鼓励的、长精神的话?我们来看一下白居易的这首诗。(幻

灯片展示白居易诗作一一《醉赠刘二十八使君》)同学们能读一读这首诗吗?我

们一起来读一读吧。

・(生齐读后,师正音:"箸")

师:我们看看这首诗,有没有让刘禹锡精神振作的鼓励的话呢?(生沉默)可能

同学们一下子很难找。老师找了半天,只找到其中对诗人刘禹锡(的遭遇)感

到十分不平,对刘禹锡十分同情的话,比如说"命压人头不奈何〃。用我们今天的

大白话来说,就是"你这是命呀,没办法啦"。"二十三年折太多"一一"你呀,一

贬就是二十三年,的的确确是很受委屈了。"同学们想一想,这样的话能不能使

刘禹锡精神得到振作?(部分学生摇头)恐怕很难,是不是?那么,诗人情感转

变的关键点在哪里呢?我们还要回到刘禹锡的这首诗中去看。(幻灯片展示诗歌

中间四句诗)

师:诗的中间四句,请同学们齐读一遍。

师:同学们知不知道,这四句诗在律诗中被称为哪两联呢?(学生或埋头,或茫然)

有没有知道的?(老师连续询问三位学生,都表示不清楚)那么老师直接告诉

大家。律师一共几句?八句。两句为一联,分别是什么?(个别同学回答:首联)

其次呢?颔联。然后呢?颈联。然后?尾联。颔是人的下巴,颈是人的脖子,

首是人的头,我们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就是首联、颔联、颈联、尾联。(板书:

首、颔、颈、尾)那么这四句属于律诗的颔联和颈联。律诗的颔联和颈联在形

式上又有这样的特点,看一一他们是两两对应,十分的对称。这叫什么?

生(齐声回答):对偶。

师:律诗当中的对偶又叫对仗。我们先看开头的这两句一一“怀旧空吟闻笛赋,到

乡翻似烂柯人",请同学们在这两句诗中挑一个词语来体会揣摩诗人的情感,看

看这两句流露出诗人怎样的情感,说说你是从哪一个词语看出来的。

(连续抽了三个学生,都表示不知道。)

师:同学们觉得理解的难点在哪里?

生L:"怀旧空吟”不懂。

师:怀旧是什么意思?

生L:不知道。

师:这个旧可以理解为旧友、旧交、老朋友。他怀念老朋友为什么要吟"闻笛赋"

呢?请同学们把注释下面的这个故事看一看。你觉得刘禹锡他要表达一个什么

样的意思?

生M:刘禹锡表达了思念亲友的意思。

师:如果结合到“闻笛赋"这个故事来说,你觉得他可能在思念谁?

生M:思念一个好朋友。

师:谁?

生M:白居易。

(师和部分学生笑了)

师:你看一看这个故事好不好?请坐。"闻笛赋"这个故事说的是哪两个人?一个

是向秀,一个是嵇康,对吧?是向秀思念谁呀?

生M:思念嵇康。

师:而嵇康还在不在呢?

生M:已经不在了,他已经被统治者给杀了。

师:那么,刚才在介绍刘禹锡的生平的时候我们知道,刘禹锡的哪一位老朋友被统

治者给杀了?

生M:好像是提起改革的那个……

师:王叔文。请坐。

师:你看,作者在这里为什么要用“闻笛赋"这个故事?他是很含蓄地表明了自己

思念的不是一般的人,是同样被统治者杀害的老朋友王叔文。这就是用典故的

好处,它可以含蓄、委婉。但是呢,我们又可以通过这个典故明白诗人的意思。

注意,这诗句中的"空",大家想一想,这个"空”表明了诗人怎么样的一种情感?

大家想一想,这个“空"是哪里"空"?

生:心里。

师:心里空荡荡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感?

生:怀念。

师:怀念。人不在了,我再想他又有什么用呢?那么,我们再想烂柯人”是什么样

的人?这不也是一个典故吗?"烂柯人"他回到自己的家乡是一种什么样的感

觉?

生N:是他觉得时间很久,时间过得很快的感觉。

师:他回到的家乡怎么样呢?他的亲人还在不在呢?甚至是这个家乡都不再属于

他了,对吧?那么,这个空,,是空荡荡,"空,,是白白的、徒然的、没有用的。所

以,这两句诗表现了诗人内心的一种一一

生N:无奈

师:还有呢?伤感,惆怅。是不是?(板书:伤感)那么这种伤感,我们如果要去读,

应该注意什么?

生0:语气。

师:什么样的语气?

生。彳艮无奈、很惆怅的那种语气。

师:你很无奈很惆怅地读一遍好不好?

(生。朗读)

师:你读得比较慢,是准确的。慢一点,低沉一点。同学们一起读一读,感受一下。

(学生齐读: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师:一个很伤感的人,他会不会突然振作起来?生0:不会。

师:你很坚定,是吧?这种伤感之情,只能从悲愤当中渗出(板书:承悲愤),而不应

该是刘禹锡情感转变的关键。那么刘禹锡情感转变的关键,我们只能看这首诗

的这两句(颈联)。同学们一起读一读这两句。开始。

(生齐读: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师:这就很奇怪了。这两句,从字面上看,它是写什么?

(个别学生回答:写景)

师:对,写景。难道单纯的自然景物能够引起诗人这么强烈的情感变化吗?由悲

愤突然转变到振作。这两句仅仅是在写景吗?你有没有看出这两句写景背后的

其他含义?

生P:我觉得有一点借景抒情的感觉。

师:他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

生P:抒发了开始慢慢地有了一些信心了。

师:从哪里看出了信心?

生P:“病树前头万木春"。

师:哪是他自己吗?

(生P沉默)

师:我们先看"沉舟"和"病树"沉舟"是什么?

生P:划的船沉了。

师:"病树"就是说这棵树已经一一生:病死了。

师:他仅仅是在写船和树吗?你联系这首诗,联系诗人的遭遇想想。

生Q:应该是诗人用"沉舟"和"病树"来比作自己。

师:他把自己比作"沉舟"、比作"病树"。我们联系诗人的经历来想"沉舟,:人生就

是一艘船,作者遇到了打击,遇到了挫折,是不是?(所以)他把自己比作"沉

舟"。然后,二十多年过去了,这棵"病树”是因为他自己已经......衰老了。是吧?

正因为事业上受到了挫折和打击,青春不再,已经变得衰老,所以,他把自己比

作"沉舟"、比作"病树",但是,我们看,这两句不是重点强调"沉舟"和"病树",而

是在后面的几个字上。同学们看出这后面的含义了吗?

(生思考)

师:"沉舟"和"病树"如果是指诗人刘禹锡自己的话,那和他们相对应的"千帆"和

"万木"又是指什么呢?

生R:我觉得可能是指……希望。虽然刘禹锡已经老了,但是还有“千帆过"、"万

木春”等希望,可以重新站起来。

生S:我认为是指年轻一辈,能完成刘禹锡希望国家强盛这个愿望的人。

师:他没有完成的事业和愿望会有一一

生S:后来人来帮他完成。

师:由此,他感受到了一种......希望。是吧?(板书:希望)

师:是啊,一个人,可能会在事业上受到打击,止步不前;一个人,青春岁月也是短

短几十年。但是,整个时代,整个社会,它不应该因为一个人的沉沦而止步不

前。这里就有许许多多的后起之秀照样向前,照样蓬蓬勃勃,去完成作者的心愿。

那么,作者从这里看到了希望,同时,也悟出了一种道理。这是一种什么样的

人生哲理呢?一一一个人和社会的关系。

生S:我认为世界上不会因为一个人或者一个个体的泯灭或者灭亡而停止发展。

他即使是不在了,世界依然是要向前发展的。

师:地球照转,太阳照常升起。对吧?也就是说这个社会、这个时代照样是往前发

展的,不因一个人的沉沦甚至是生老病死而停步。春天不因一棵树的枯萎而不

再降临,千帆不因一艘船的沉没而止步不前。作者从中悟出了这种不可阻挡的浩

浩荡荡的向前的力量。由此,他摆脱了个人的浮沉和得失(的困扰)。自己一个人

的沉没和得失甚至是生死又算得了什么呢?跳出了个人的得失,这叫什么?我

们用一个词来形容一下,这叫什么?

(生无法回答)

师:摆脱了个人的得失,我们说这个人"超……脱"。刘禹锡因超脱而变得豁达。(板

书:豁达)到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