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湖南省师大附属博才实验学校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含解析)_第1页
2023-2024学年湖南省师大附属博才实验学校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含解析)_第2页
2023-2024学年湖南省师大附属博才实验学校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含解析)_第3页
2023-2024学年湖南省师大附属博才实验学校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含解析)_第4页
2023-2024学年湖南省师大附属博才实验学校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湖南省师大附属博才实验学校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

化学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45.0分)

1.150多年前,编制元素周期表的俄国科学家是()

2.“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古丝绸之路将我国的发明和技术传送到

国外,下列古代生产工艺中主要体现的物理变化的是()

A.粮食酿酒B,纺纱织布C.烧制瓷器D.制造火药

3.中国古籍文房四宝指的是“笔、墨、纸、砚”,其中“墨”的主要成分是炭黑。炭黑的下列性质属于化

学性质的是()

A.可燃性B,常温下呈固态C.难溶于水D.熔点高

4.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菠菜园的同学都迫不及待地想去实验室进行化学实验,在进实验室之

前我们要学习如何正确操作,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倾倒液体B.o滴加液体

.<■

C.加热液体D.熄灭酒精灯

5.有一位同学暑假去西藏发生了严重的高原反应,医生让他吸入了一种气体后,症状得到缓解。此气体可

能是()

A.氧气B.氮气C.稀有气体D.二氧化碳

6.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资源。下列有关空气成分的说法错误的是()

A.氮气充入食品包装袋中可延长其保质期B.PM2.5的含量越高空气质量越好

C.稀有气体属于混合物,化学性质很不活泼D.氧气能供给动植物呼吸,支持燃料燃烧

7.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

B.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C.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D.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8.小天用如图所示装置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对该实验认识不正确的是(

A.实验时红磷要足量

B.点燃红磷前先用弹簧夹夹紧胶皮管

C.红磷熄灭后立刻打开弹簧夹

D.理论上最终进入瓶中水的体积约为瓶内氧气的体积

9.下列常见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洁净的空气B.海水C.可口可乐D.冰水共存物

10.2023年9月21日,航天员桂海潮在空间站点燃一支蜡烛,发现火焰呈近似的球形,与地面燃烧现象不同。

地面点燃蜡烛时,对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B.吹灭蜡烛,产生黑烟

C.固体蜡烛受热熔化成液体滴下D.火焰分三层,焰心最亮

11.下列反应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A.酒精+氧气管水+二氧化碳B.磷+氧气管五氧化二磷

C.高锦酸钾缪锌酸钾+二氧化镭+氧气D.乙炊+氧气管水+二氧化碳

12.一氧化氮(NO)是汽车尾气中的一种大气污染物,它是一种无色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在空

气中能与氧气迅速化合而生成红棕色的二氧化氮(NO?)气体.因此,在实验室中,收集一氧化氮可选用的集

气方法是()

A.向下排空气集气法B.向上排空气集气法

C.排水集气法或向上排空气集气法D.排水集气法

13.下列变化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A.酒精燃烧B.钢铁生锈C.食物腐烂D.动植物呼吸

14.我国科研工作者在人工合成淀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最关键步骤是二氧化碳和氢气在无机催化剂

(ZnO-ZrO2)的作用下转化为甲醇和水。下列有关该无机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A.能改变反应速率B.反应后其化学性质发生改变

C.反应后其质量增加D.能作所有反应的催化剂

15.鉴别下列各组物质,选用试剂或方法(括号内)不正确的是()

A.水和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锌)B.硫粉和氯酸钾(看颜色)

C.氨水和酒精(闻气味)D,氮气和二氧化碳(燃着的木条)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6.0分)

16.菠菜化学兴趣小组在探究氧气性质时自制了一个双口塑料瓶,实验时,同时两个打开n

瓶盖,把带火星的小木条同时放在装满氧气的瓶口,发现下面的小木条更快复燃,且燃烧

更旺,该实验证明氧气的性质有、o

士匕

17.高氯酸钾是强力氧化剂,是制作烟花“加特林”火药的原料之一,它由钾、氯、氧三种元素组成,试写

出它们的元素符号:(请书写规范)氯,钾。

18.掌握化学实验中常用仪器的特征和用途,有利于开展化学学习和研究。请选择合适的仪器填空。

(1)加热时需要垫陶土网的仪器是

(2)家庭小实验可以利用生活中某些常见的物品作为一些实验仪器的替代品,你认为医用注射器可以代替上

述仪器中的(填仪器名称)。

(3)小菠同学要从试剂瓶中取用20mL液体,需要使用的仪器有(填字母),如果他取液体时仰视刻度

取液体,最终量取的液体体积(填“大于”“小于”或“等于")20mL。

三、推断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

19.空气中含量较多的甲、乙两种气体混合后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无明显变化;将灼热至发红光的黑

色固体丁放到混合气体中,丁燃烧生成新的气体丙,丁熄灭后,测知甲气体已全部耗尽;往乙、丙混合气

中加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已知乙气体约占空气体积的工则这些物质分别是:

⑴乙;

(2)写出丁生成丙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四、流程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7.0分)

20.空气是宝贵的自然资源。如图所示是以干燥空气为主要原料合成碳酸氢核(NH4HCO3)的流程。请按要求

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①中得到的“其它气体”主要是稀有气体,有广泛用途::(写出其中一种用途)

(2)合成碳酸氢钱的反应属于化合反应,其文字表达式为。

(3)成年人每分钟大约需要吸入8L的氧气,请问:成年人每分钟大约需要吸入空气L。(本题按氧气

约占空气体积的21%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五、科普短文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0分)

21.请阅读下面的短文,然后回答有关问题。

2023年9月23日晚8点,杭州第19届亚运会在杭州奥体中心体育场开幕。本次开幕式首次使用废碳再生的绿

色甲醇作为主火炬塔燃料。科研人员利用氢气与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合成甲醇,实现了零排放。每生产

一吨绿色甲醇可以消耗1.375吨的二氧化碳,实现了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这是对“绿色亚运”的美好诠释,

彰显我国正积极推动双碳目标的实现。

(1)二氧化碳(填“属于”还是“不属于")空气污染物;

(2)合成甲醇的反应类型属于(填“化合反应”或“分解反应”)。

六、实验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n.o分)

22.具备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是学习好化学的保障,实验室用图中的装置进行氧气的制取实验。

(1)连接仪器后,先要(填实验操作)。

(2)若用装置AD制取气体氧气,装置A中缺少的仪器是(填仪器名称),收集气体的最佳时机是

(3)若用装置B为制氧气的发生装置(反应时倾斜使固液混合),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法达式o若用装

置C收集。2,气体应从导管(填“b”或"c”)进入。

七、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2.0分)

23.化学小组用排水法收集了呼出气体,通过【实验1】比较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成分差异。

【实验1】

实验目的实验操作实验现象

比较空气和呼出气体中二氧向呼出气体中倒入少量澄清

化碳的含量石灰水,振荡

比较空气和呼出气体中氧气分别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空气空气中的木条无明显变化呼出气体

的含量和呼出气体中中的木条熄灭

取两块干燥玻璃片,对着其中哈气的玻璃片上出现无色液滴

③—

一块哈气另一块无明显变化

(1)完成以上表格

(2)小明指出实验①不能比较空气和呼出气体中CO2的含量,还需补充的实验操作为o小芳对②中

燃着木条熄灭的原因提出猜想,并设计【实验2】进行验证。

【猜想与假设】

猜想1:木条熄灭是因为呼出气体比吸入空气中CO?的含量高。

猜想2:木条熄灭是因为呼出气体比吸入空气中。2的含量低。

【实验2】

(4)【实验2】中,能证明猜想2成立的实验序号是

【实验反思】

(5)根据以上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字母序号)。

A.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中。2和CO2的含量不同

B.将燃着木条伸入呼出气体中,木条熄灭,说明呼出气体中没有。2

C.【实验1】的②中,燃着木条熄灭的原因还可能与水蒸气含量增多有关

D.若把燃着木条伸入体积比为L1的。2和C02混合气体中,会观察到无明显变化

答案和解析

1.【答案】D

【解析】解:A、拉瓦锡首先通过实验得出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结论,故选项错误。

B、侯德榜在氨碱法的基础上,改良了制碱工艺,发明了联合制碱法,促进了世界制碱技术的发展,故选项

错误。

C、道尔顿在化学上的主要贡献是提出了原子学说,故选项错误。

D、门捷列夫在化学上的主要贡献是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故选项正确。

故选:D。

根据科学家们各自在科学上做出的贡献,进行分析解答。

本题难度不大,关注化学学科成就、了解化学的发展历史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2.【答案】B

【解析】解:A、粮食酿酒,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B、纺纱织布,只是形状发生变化,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符合题意;

C、烧制瓷器,有新物质陶瓷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D、制造火药,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选:Bo

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

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本考点考查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基础性比较强,只要抓住关键点:是否有新物质生成,问题就

很容易解决。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3.【答案】A

【解析】解:A、可燃性需要化学变化表现出来,是化学性质,故A正确;

B、常温下呈固态是物质的状态,不需要化学变化表现出来,是物理性质,故B错误;

C、难溶于水是物质的溶解性,不需要化学变化表现出来,是物理性质,故C错误;

D、熔点高是物质的熔点,不需要化学变化表现出来,是物理性质,故D错误。

故选:Ao

根据物理性质指物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化学性质指物质需要通过发生化学变化表

现出来的性质,进行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等,注意完成此题,可以从题干中抽取有用的信息,结合

已有的知识进行解题。

4.【答案】D

【解析】解:A、倾倒液体时,瓶塞应倒放,该选项操作不正确;

B、用胶头滴管滴加液体时,应竖直悬空,不能伸入试管中,该选项操作不正确;

C、加热液体时,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该选项操作不正确;

D、熄灭酒精灯时,应用灯帽盖灭。

故选:D(.

A、根据量筒的使用进行分析;

B、根据胶头滴管的使用进行分析;

C、根据加热液体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

D、根据酒精灯的使用进行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主要考查基本实验操作,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掌握基本实验操作为解答该题的关

键。

5.【答案】A

【解析】解:氧气的用途有:支持燃烧和供给呼吸等。严重的高原反应是由于高原地区空气稀薄,含氧气

量少,吸氧是为了供给人类呼吸。因此此气体是氧气。

故选:Ao

根据氧气的用途来分析。

要了解氧气的用途和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用途反映其性质。

6.【答案】B

【解析】解:A、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作保护气,充入食品包装袋中可延长其保质期,故选项说法

正确。

B、PM2.5的含量越高,说明污染物含量越多,说明空气质量越差,故选项说法错误。

C、稀有气体包括氧气、颊气、氤气等,属于混合物,化学性质很不活泼,故选项说法正确。

D、氧气能供给动植物呼吸,支持燃料燃烧,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o

A、根据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PM2.5的含量越高,说明污染物含量越多,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稀有气体的成分、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氧气的化学性质和用途,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常见化学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空气的污染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7.【答案】C

【解析】解: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雾,故选项说法错误。

B、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只能烧至红热,不会发出淡蓝色火焰,故选项说法错误。

C、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产生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选项说法正确。

D、铁丝在空气中只能烧至发红,不会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o

A、根据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所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

烟和雾的区别。

8.【答案】C

【解析】解:A、实验时红磷要足量,确保氧气完全反应,故选项正确。

B、点燃红磷前先用弹簧夹夹紧胶皮管,以防止集气瓶中的气体逸出,故选项正确。

C、红磷熄灭后冷却至室温,再打开弹簧夹,故选项不正确。

D、理论上最终进入瓶中水的体积约为瓶内氧气的体积,故选项正确。

故选:Co

红磷燃烧能够消耗空气中的氧气,氧气消耗后,容器中的气压减小,在外界大气压作用下,容器内体积减

小,减少的体积即为容器中空气中的氧气体积,进一步可以计算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可以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物质应该具备的条件是:能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物是固体,不能和

空气中的其它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9.【答案】D

【解析】解:A、洁净的空气中也有氧气、氮气等,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B、海水中有食盐、水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C、可口可乐中有碳酸和水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D、冰水共存物就是水,是一种物质,故选项正确;

故选:D。

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纯净物又

分为单质和化合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

本考点考查了物质的分类,要加强记忆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等基本概念,并能够区分

应用.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10.【答案】C

【解析】解:A、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

B、吹灭蜡烛,产生一缕白烟,故选项说法错误。

C、点燃蜡烛时,会观察到固体蜡烛受热熔化成液体滴下,故选项说法正确。

D、火焰分三层,外焰最亮,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o

根据蜡烛的主要成分是石蜡,燃烧产生黄色火焰,蜡烛的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层,外焰温度最高,

据此结合题意进行分析解答。

本题难度不大,了解蜡烛燃烧的现象并能灵活运用即可正确解答本题;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

意实验结论和实验现象的区别。

11.【答案】C

【解析】解:A、该反应的反应物是两种,不符合“一变多”的形式,不属于分解反应,故选项错误。

B、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形式,符合化合反应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错误。

C、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形式,符合分解反应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故选项正确。

D、该反应的反应物是两种,不符合“一变多”的形式,不属于分解反应,故选项错误。

故选:Co

根据分解反应是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的反应,其特点可总结为“一变多”,进行分析判

断。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解反应的特征(“一变多”)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2.【答案】D

【解析】解:由于一氧化氮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在空气中能与氧气迅速反应生成红棕色的二氧化

氮气体,所以只能选择排水法收集,由此可知,在选择气体的收集方法时,除了考虑气体的密度、溶解性

以外,还要考虑气体是否与空气中成分反应等.

故选D.

根据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分析收集一氧化氮的方法和收集气体时应考虑的因素.

解答本题使学生明确了选择气体的收集方法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

13.【答案】A

【解析】解:A、酒精燃烧达到了着火点,属于剧烈氧化,故选项正确;

B、钢铁生锈属于缓慢氧化,不易觉察到,故选项错误;

C、食物腐烂属于缓慢氧化,不易觉察到,故选项错误;

D、动植物呼吸属于缓慢氧化,故选项错误.

故选A.

有些氧化反应进行的比较缓慢,甚至不容易被察觉,这样的氧化反应称为缓慢氧化;缓慢氧化不发光,也

达不到着火点.常见的缓慢氧化有:铁生锈、人的呼吸、食物的腐败、酒的酿造等.

本考点重点考查了缓慢氧化,燃烧、爆炸、缓慢氧化和自燃在中考题中经常出现,要加强记忆它们的概念,

相同点和不同点,本题本考点的基础性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14.【答案】A

【解析】解:A、在化学反应中,催化剂能改变反应速率,故选项说法正确。

B、在化学反应后,催化剂的化学性质不发生改变,故选项说法错误。

C、在化学反应后,催化剂的质量不变,故选项说法错误。

D、在化学反应后,无机催化剂并不是作所有反应的催化剂,只是对某些反应有催化作用,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

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

质叫做催化剂(又叫触媒)。催化剂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一变二不变”,一变是能够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二不

变是指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保持不变。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对催化剂概念的理解,掌握催化剂的特征(“一变二不变”)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5.【答案】D

【解析】解:A、取样品,加入二氧化镒,有气泡产生的是过氧化氢溶液,没有明显现象的是水,现象不同,

可以鉴别,故A正确;

B、硫粉是黄色粉末,氯酸钾是白色晶体,观察颜色的方法可以鉴别,故B正确;

C、氨水有刺激性气味,酒精具有醇香气味,闻气味的方法可以鉴别,故C正确;

D、氮气和二氧化碳都不具有助燃性,燃着的木条都会熄灭,现象相同,不能鉴别,故D错误。

故选:D。

A、根据二氧化锦可以催化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氧气进行分析;

B、根据硫粉是黄色粉末,氯酸钾是白色晶体进行分析;

C、根据氨水有刺激性气味,酒精具有醇香气味进行分析;

D、根据氮气和二氧化碳都不具有助燃性进行分析。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被鉴别物质的性质,然后选择适当的试剂和方法,出现不同的现象即可鉴别。

16.【答案】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

【解析】解:同时两个打开瓶盖,把带火星的小木条同时放在装满氧气的瓶口,发现下面的小木条更快复

燃,且燃烧更旺,该实验证明氧气的性质有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

故答案为: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

氧气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

确的结论。

17.【答案】ClK

【解析】解:元素符号的表示方法,有一个字母组成的必须要大字;由两个字母组成的第一个必须大写,

第二个必须小;

氯元素的元素符号为C1;钾元素的元素符号为:K;

故答案为:Cl;K。

根据元素符号的表示方法,有一个字母组成的必须要大字;由两个字母组成的第一个必须大写,第二个必

须小分析。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化学用语(元素符号、分子符号、离子符号、化学式等)的书写方法是正确解答此类

题的关键。

18.【答案】烧杯胶头滴管或量筒BH大于

【解析】解:(1)烧杯加热时需要垫陶土网;

(2)由于注射器可以控制液体的滴加速度,所以可用来代替胶头滴管;由于注射器上面有刻度,可以准确得

知取出液体的量,所以可代替量筒;

(3)要从试剂瓶中取用20mL液体,需要使用的仪器有量筒和胶头滴管,即仪器BH;如果他取液体时仰视刻

度取液体,仰视读数偏小,则最终量取的液体体积大于20mL。

故答案为:(1)烧杯;

(2)胶头滴管或量筒;

(3)BH;大于。

(1)根据烧杯需要垫陶土网加热分析;

(2)根据家庭中的物品可用作实验仪器的替代品进行分析;

(3)根据取用液体的仪器和量筒的读数方法进行分析。

本题考查了常用仪器的选用等相关知识,知道常见仪器的用途即可解答。

19.【答案】氮气碳+氧气,管二氧化碳

【解析】解:(1)由分析可知,乙的氮气。

(2)丁生成丙的反应是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碳+氧气管二氧化碳。

故答案为:

(1)氮气;

(2)碳+氧气誓二氧化碳。

空气中含量较多的甲、乙两种气体混合后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无明显变化;将灼热至发红光的黑色

固体丁放到混合气体中,丁燃烧生成新的气体丙,丁熄灭后,测知甲气体已全部耗尽;往乙、丙混合气中

加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说明乙、丙混合气中含有二氧化碳.已知乙气体约占空气体积的小则乙

为氮气,结合碳是黑色固体,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则甲为氧气,丁是木炭,丙为二氧化碳;据此

分析解答。

本题考查了物质的推断,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

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20.【答案】电光源(合理即可)氨气+二氧化碳+水-碳酸氢钱38.1

【解析】解:(1)稀有气体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则可作电光源,且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可作保

护气等。

(2)由流程可知,氨气、二氧化碳和水能发生化合反应生成碳酸氢镣,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氨气+二氧化

碳+水-碳酸氢钱。

(3)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21%,成年人每分钟大约需要吸入8L的氧气,则需要吸入空气的体积为8L+21%R

38.1L。

故答案为:(1)电光源(合理即可);

(2)氨气+二氧化碳+水t碳酸氢钱;

(3)38.1。

(1)根据稀有气体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则可作电光源进行分析。

(2)根据氨气、二氧化碳和水能发生化合反应生成碳酸氢皴进行分析。

(3)根据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21%进行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制备等,注意完成此题,可以从题干中抽取有用的信息,结合已有的知识进行解题。

21.【答案】不属于化合反应

【解析】解:(1)二氧化碳通常是无色、无味、无毒的气体,不属于空气污染物;故答案为:不属于;

(2)合成甲醇的反应的特征是“多变一”,属于化合反应;故答案为:化合反应。

(1)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分析回答;

(2)根据反应的特点分析。

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化学反应的特点是解题的关键。

2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