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江西省景德镇市乐平中学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1页
2022-2023学年江西省景德镇市乐平中学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2页
2022-2023学年江西省景德镇市乐平中学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3页
2022-2023学年江西省景德镇市乐平中学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4页
2022-2023学年江西省景德镇市乐平中学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西省景德镇市乐平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

试题

一、单选题

1.山西襄汾陶寺遗址(距今约4300年—3900年)发现墓葬1000余座。约占90%的小

墓几乎没有随葬品,而9座大墓都是男性,随葬品达一、二百件。该现象反映当时该地

区()

A.部落中出现权贵阶层B.已迈入母系氏族社会

C.发动战争以掠夺财富D.具备国家的成熟形态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各墓随葬品差异巨大,占89%的小墓儿乎没有随葬品,而8座大墓

中发现了随葬品200多件”体现的是部落中出现权贵阶层和等级的划分,A项正确;父

系社会才出现等级,排除B项;从材料中看不出财物的来源,排除C项;我国第一个

国家是夏朝,排除D项。故选A项。

2.从“天下为公”到“家天下”的变化,我们认为是历史的进步,主要因为这一变化()

A.开创了新的时代B.说明华夏族开始形成

C.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D.表明宗族关系的盛行

【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生产力的发展导致私有制出现,阶级分化,部落联盟发展为早期国

家,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可见从“天下为公''到“家天下”的变化,是生产力发展的

结果,符合历史进步潮流,C项正确;A项只是笼统地说“开创了新的时代“,未能具体

说出新时代的进步性所在,排除A项;从“天下为公”到“家天下”的变化与华夏族开始形

成没有直接关联,炎帝和黄帝是华夏始祖,排除B项;宗族关系的发展有一定的进步意

义,但只是次要的一点,从“天下为公''到“家天下”的变化,最重大的意义在于它是政治

制度的进步,顺应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排除D项。故选C项。

3.在君位继承方面,商朝曾经实行过兄终弟及;西周则实行嫡长子继承制;秦汉以来,

在坚持嫡长子继承制基本原则下,选择“贤能”的皇子而非嫡长子继承皇位的现象逐渐增

加。上述变化

A.受宗法观念影响B.主要目的是稳固政权

C.加强君权的需要D.实现了选贤任能主张

【答案】B

【解析】材料主要强调了君位继承方式的变迁,大致经历了“兄终弟及”“嫡长子继承

制"'“贤能’的皇子而非嫡长子继承皇位''三个阶段,结合所学可知,兄终弟及容易引发王

位争夺,因此西周实行嫡长子继承制,而嫡长子继承制不能保证继承王位者的才能,因

此“贤能”的皇子而非嫡长子继承皇位的现象逐渐增加,这三个历程都主要着眼于政权的

稳固,B项正确;后世出现的选择“贤能”的皇子,一定程度上突破了宗法观念中嫡长子

继承制原则,排除A项;先秦没有建立皇权,因此加强君权不是目的,排除C项;“兄

终弟及““嫡长子继承制''并没有践行选贤任能的主张,排除D项。故选B项。

4.商朝中央政权对商族地区的管理相当严密,对各附属国的控制力度相对薄弱。国王

并不能绝对支配各附属国,各附属国基本上是各自为政,有很大的自主权。这是因为商

朝()

A.以宗法血缘建国B.实行王位世袭制

C.实行内外服制度D.有了成熟的文字

【答案】C

【解析】商朝实行内外服制度,内服是商人本族的活动区域,外服是商族以外的附属国,

商朝中央政权对商族地区的管理相当严密,对各附属国的控制力度相对薄弱,C项正确;

材料没有涉及以宗法血缘建国、王位世袭制、成熟文字的信息,排除ABD项。故选C

项。

5.王家范在《中国历史通论》中指出:西周以同姓兄弟或亲信所封的诸侯国已非过去

承认的原有邦国,而是以武力为背景,在原有众多邦国的地域内人为“插队”进去……很

像“掺沙子”。这种“掺沙子”()

A.瓦解了以血缘为纽带的原社会结构B.不利于当地社会秩序和经济的发展

C.巩固了周王朝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D.有利于扩大周王朝的边疆管理区域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夏商的社会仍然是聚族而居,西周通过分封逐步瓦

解了这一社会结构,A项正确;分封不会破坏社会生产,排除B项;周王朝并未实行中

央集权的政治体制,排除C项;“掺沙子”不能扩大统治区域,排除D项。故选A项。

6.“周王给予地方诸侯的恩惠和优待明显高于在中央朝廷服务的王室官员,除了一些关

系到王室利益的诸侯继位等事务外,没有证据显示中央朝廷曾试图干预地方封国的内部

事务材料表明西周()

A.宗法制巩固了封建统治B.王权尚未实现高度集中

C.分封制加强了中央集权D.君主专制政体正式形成

【答案】B

试卷第2页,共12页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地方诸侯的待遇较高,中央基本上不干预地方封国的内部

事务等,表明西周王权尚未实现高度集中,B项正确;材料不能说明以嫡长子继承制为

核心的宗法制巩固了封建统治,排除A项;分封制加强了中央集权与中央很少干预地

方事务不符,排除C项;君主专制政体正式形成是在秦朝时期,排除D项。故选B项。

7.夏商周三代宗法制度的最重要特点是将宗族组织和国家组织合二为一,宗法等级和

政治等级完全一致。这反映了宗法制度()

A.家国一体化的特征B.原始宗教的内隐性

C.神权与王权相结合D.维护嫡长子继承制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夏商周三代宗法制度的最重要特点是将宗族组织和

国家组织合二为一,宗法等级和政治等级完全一致,这反映了宗法制度家国同构的特点,

即家国一体化的典型特征,A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原始宗教,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

族权与政权的结合,未体现神权与王权结合,排除C项;嫡长子继承制与材料无关,排

除D项。故选A项。

8.考古工作者在河南辉县琉璃阁发掘了一座春秋时期的诸侯墓,出土了只有周天子才

能使用的九鼎。这反映了()

A.宗法制度的瓦解B.分封制度的崩溃

C.等级制度的颠覆D.礼乐制度的破坏

【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时期的诸侯墓葬中,出现了周天子才能使用的九鼎,

反映出当时礼乐制度遭到了破坏,D项正确;诸侯使用天子才能用的礼器,不能说明以

嫡长子继承制为中心的宗法制度瓦解,排除A项;分封制度的崩溃发生在战国时期,

排除B项;仅此一个现象不足以说明奴隶制等级制度遭到颠覆,排除C项。故选D项。

9.“至秦则不然,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买卖,富者田连阡陌,贫者

亡立锥之地”这则材料可以看出()

A.秦朝土地私有制确立B.土地兼并带来社会两极分化

C.秦朝赋税过重D.商鞅的做法加强了中央集权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中“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买卖,富者田连阡陌,

贫者亡立锥之地”可知,商鞅变法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买卖和兼并,造成了贫富分化,

B项正确;商鞅在战国时期推行变法,并非秦朝,排除A项;材料并未涉及秦朝的赋税

制度,排除C项;D项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

10.春秋战国时期,“华夏”高度的文明与文化,具有巨大的吸引力;许多邦国部落逐渐

融入,给“华夏”注入新的活力。“华夏”的不断进步与发展()

A.推动了诸侯国富国强兵的步伐B.导致诸侯争霸的兼并局面更加剧烈

C.成为礼崩乐坏社会动荡的原因D.为统一多民族王朝建立奠定了基础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从春秋战国时期许多邦国部落逐渐融入,给“华夏”注入新的活

力。“华夏”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为统一多民族国家建立奠定了基础,D项正确;各国变

法推动了各国富国强兵的步伐,排除A项;民族融合没有加剧诸侯争霸,排除B项;

生产力发展,诸侯争霸是礼崩乐坏的原因,排除C项。故选D项。

11.“圣贤”是中国人长久的人生价值追求。法家以为“农、战”是贤,儒家以为贤主要包

括学识、行政能力与仁、义、正直、良心等道德,墨子则以为贤应包括兼爱、非攻,!

节用及具有救民于匮乏和悲惨生活之中的宗教信念与使命。这说明先秦思想家()

A.完成社会秩序重建B.重视个人道德修养

C.关注社会现实需要D.提倡建立精英政治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百家争鸣。根据材料诸子百家对“圣贤”内涵的理解,都体现了对社会

现实的关注,C项正确;完成社会秩序重建说法错误,排除A项;材料中能体现重视个

人道德修养的只有儒家和墨家,法家无体现,排除B项;材料中体现提倡建立精英政治

的是儒家,其他两家无体现,排除D项。故选C项。

12.有学者认为,虽然百家争鸣中各学派发表自己的观点,批评别人的看法,但也吸收

了其他学派的思想,如荀子政治思想的最大特征是以礼容法,兼言王霸。这说明()

A.春秋时期风气开放B.各派思想本质相同

C.百家既争鸣又融合D.争鸣推动思想繁荣

【答案】C

【解析】根据“虽然百家争鸣中各学派发表自己的观点,批评别人的看法,但也吸收了

其他学派的思想”可知百家争鸣中,各家学派既相互批判,但同时又相互借鉴吸收,说

明百家既争鸣又融合,C项正确;风气开放和本质相同的说法无从体现,排除AB项;

材料反映的不仅仅只有争鸣,排除D项。故选C项。

13.东周时期“游说之风盛行,论辩之士雄起,讲演之学开辟”,形成中国历史上辉煌灿

烂、群星闪耀的百家争鸣时代。对其评价正确的是()

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②成为后世中华思想文化的源头活水

试卷第4页,共12页

③使儒学成为当时中国社会主流思想

④是社会大变革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百家争鸣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大变革在意识形态上

的反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波澜壮阔的思想解放运动。它不仅为新兴的地主阶级登上

历史舞台奠定了思想基础,而且成为后世中华思想文化的源头活水,影响十分深远。由

此可知,①②④均符合题意,C项正确;儒学在西汉武帝时期成为中国社会主流思想,

所以③表述错误,排除A、B、D项。故选C项。

14.战国时郡是设于边境地区。边地原为荒僻之地,人口稀少,虽然面积大于县,其地

位却比县低。后来边地逐渐繁荣、人口增加,乃于郡下设县。于是在边地有郡、县两级

的地方组织。这说明()

A.兼并战争推动管理体制变革B.中央集权制度得到普遍推广

C.经济发展影响政治体制变迁D.各国变法成效已然得到体现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战国时期的郡最初设在边境,荒僻、人口稀少、地位却比县低,

但后来逐渐繁荣、人口增加,郡下面设置了县,这是经济发展的结果,C项正确;AD

项材料的信息不能说明,排除AD项;郡县制属于中央集权制度,但战国时期并没有普

遍推广,排除B项。故选C项。

15.据《荀子・王制篇》记载,住在中原地区的人可以享用到东、南、西、北四边的特

产;临近水泽的居民有足够的木材用,而山区的居民有足够的鱼吃。这反映出战国时期

()

A.战争对边疆经济影响较小B.中原地区经济发展落后

C.地区间产品贩运流转活跃D.经商谋利成为主流思想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战国时期,东、南、西、北四边的特产流人中原,水区和

山区的生活资料相互流通,这说明当时地区间产品贩运流转活跃,C项正确;战争对边

疆经济的影响与材料所述现象没有必然关系,排除A项;战国时期,中原属于经济发

展较好的地区,排除B项;战国时期,经济主流思想是重农,不是经商,排除D项。

故选C项。

16.近年,考古工作者在江西国字山发现了战国中期的大型墓葬。该墓葬具有突出的越

文化特征,同时又有楚文化和江淮文化等文化因素,墓葬形制也与中原墓葬有相似之处。

此考古发现()

A.印证了“春秋五霸”的政治格局B.反映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特点

C.证明中原率先成为中华文明核心D.说明了统一多民族国家已经建立

【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考古工作者在江西发现的战国中期墓葬,融合了越文化、

楚文化和江淮文化等文化因素,其形制与中原墓葬有相似之处等,反映了中华文明多元

一体的特点,B项正确:战国时期的墓葬不能印证“春秋五霸”的政治格局,排除A项;

材料不足以证明中原率先成为中华文明核心,排除C项;战国中期统一多民族国家尚未

建立,排除D项。故选B项。

17.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派蒙恬夺回河套地区,并修筑长城。以下对秦长城表述正确的

①在战国秦、赵、燕长城的基础上修筑②西起临洪,东到辽东

③主要为了防御北方匈奴族的南下侵扰④隔绝了农耕和游牧文明交往

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了秦长城的修建。结合所学内容可知,秦长城是在战国秦、赵、燕长

城的基础上修筑的,西起临洪,东到辽东,主要为了防御北方匈奴族的南下侵扰。所以

①②③说法正确。秦长城的修建并没有隔绝农业文明和游牧文明的交往,所以④说法错

误。D项正确,排除ABC项。故选D项。

18.据统计,在湖南省里耶镇出土的秦简多为迁陵县署日常行政管理文书,包括户籍变

化、田租赋税、劳役徭役、仓储钱粮、兵甲物资、道路里程、邮驿津渡管理、刑徒管理、

祭祀先农以及教育、医药等政令。这反映出秦朝()

A.赋税负担沉重B.法律制度严酷

C.强化地方管理D.行政效率提高

【答案】C

【解析】据材料可知,在湖南省里耶镇出土的秦简多为迁陵县署日常行政管理文书,包

括户籍变化、田租赋税、劳役徭役、仓储钱粮、兵甲物资、道路里程、邮驿津渡管理、

刑徒管理、祭祀先农以及教育、医药等政令,这些都是对地方加强控制的具体体现,C

项符合题意,c项正确;材料强调“日常行政管理文书”,“田租赋税、劳役徭役”只是其

中的一个方面,A项片面,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日常行政管理文书”比较全面,但未

体现“法律制度严酷”,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日常行政管理文书”,未体现其实施情况,

排除D项。故选C项.

试卷第6页,共12页

19.秦朝九卿中的奉常、太仆、宗正、少府是纯粹的宫廷事务官,是皇帝的私属官吏;

郎中令则兼有官廷事务和国家政务;卫尉、廷尉、典客、治粟内史为国家政务官。而无

论是三公还是九卿,其职责和职权范围也比较宽泛。例如三公之一的御史大夫,既为丞

相之副,又供内廷差遣,同时又负有监察百官之责。这反映了秦朝()

A.分工明确相互制约达到加强君主专制

B.完全摒弃了先秦宗法制家国一体观念

C.官员身兼数职严重导致行政效率低下

D.行政与官廷服务职官并立或交叉兼容

【答案】D

【解析】材料显示,秦朝九卿中以及三公中,有些行政官职还兼有宫廷服务的职责,反

映了秦朝行政与官廷服务职官并立或交叉兼容,D项正确;AC项材料的信息不能说明,

排除AC项;秦朝政治体制的这一特征,仍然受到先秦家国一体观念的影响,排除B项。

故选D项。

20.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正式废除分封制,创立郡县制。郡县两级的长官分别由中央任

免,他们直接对中央政权负责。县自秦以后一直作为基本的行政区划,历代没有什么变

化。秦朝这些举措()

A.为中国中央集权体制确立奠定基础B.在世界地理行政史上有划时代意义

C.郡县二级的地方管理机制得以固化D.官僚政治已经完全取代了贵族政治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秦始皇废分封、行郡县,对后世影响深远,为中国中央集权体

制确立奠定基础,A项正确;材料没有显示秦始皇这些举措对世界的影响,排除B项;

秦以后出现过三级、五级地方行政区划,排除C项;郡县制只是官僚政治开始取代贵族

政治的标志,并不意味着完全取代,排除D项。故选A项。

21.《汉书・主父偃传》称颂某位帝王:“并吞战国,海内为一,功齐三代。”该帝王在位

期间()

A.实行内外服制B.在全国推广郡县制

C.推行商鞅变法D.积极推崇儒家思想

【答案】B

【解析】材料“并吞战国,海内为一,功齐三代”是对秦朝统一六国功绩的描述,其中秦

始皇在位期间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B项正确;内外服制为商朝推行的管理国家的

制度,而非秦朝,排除A项;推行商鞅变法的是秦国国君秦孝公,不是秦始皇,排除C

项;积极推崇儒家思想的是汉武帝,秦始皇在位时推崇法家治国思想,排除D项。故

选B项。

22.汉初贾谊在《过秦论》中说:“夫兼并者高诈力,安危者贵顺权,此言取与守不同

术也。秦离战国而王天下,其道不易,其政不改,是其所以取之守之者无异也。“据此

可知,秦亡的主要教训是()

A.暴政造成社会矛盾激化B.治国思想僵化不知变通

C.背离祖制破坏统一大业D.兼并六国缺乏文化认同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夫兼并者高诈力,安危者贵顺权,此言取与守不同术也。秦离战国

而王天下,其道不易,其政不改,是其所以取之守之者无异也”,可知贾谊认为夺取政

权和维护政权要采取不同的方法,而秦国在统一全国之后,统治思想和政策都没有做出

改变,这是秦亡的原因,故由此可知,秦亡的主要教训是治国思想僵化不知变通,B项

正确;材料强调的是秦统一后治国思想僵化不知变通,造成秦亡,没有体现秦朝的暴政,

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正是秦朝延续之前的思想和制度,而不是背离,排除C项;材

料强调的是秦统一后治国思想僵化不知变通,造成秦亡,没有体现兼并六国缺乏文化认

同,排除D项。故选B项。

23.公元前189年,西汉政府规定:女子年十五以上不嫁,五算(五倍的人头税)。据

此推知,汉初()

A.休养生息政策内容广泛B.男尊女卑观念盛行

C.对人口增长的需求迫切D.人头税的负担较轻

【答案】C

【解析】根据“女子年十五以上不嫁,五算(五倍的人头税)。”可得出西汉政府强制女

子出嫁,以增加人口生育,反映出对人口增长的需求迫切,C项正确;材料不能体现休

养生息,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男女的地位,排除B项;从材料可得出人头税的负

担较重,排除D项。故选C项。

24.《汉书》记载:“武帝施主父之册,下推恩之令,使诸侯王得分户邑,以封子弟,不

行黜陟,而藩国自析。“据此判断汉武帝实行“推恩令”的目的是()

A.恩泽贵族B.实现民族交融C.增加税收D.削弱王国势力

【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汉时期,增加诸侯王的数量,削弱藩国实力,“不行黜

陟,而藩国自折”,反映出汉武帝实行“推恩令''的目的是削弱王国势力,D项正确;恩

泽贵族与“藩国自折”等不符,排除A项;推恩令的目的在于解决王国问题,与实现民族

交融无关,排除B项;增加税收并非汉武帝实行推恩令,削弱诸侯力量的目的,排除C

试卷第8页,共12页

项。故选D项。

25.西周分封制下,周天子与诸侯国君将包括土地及人口的采邑赐给卿、大夫作为世禄。

西周中期以后,贵族所获采邑越来越多,到春秋时期,有的诸侯国一个大夫的采邑就多

达数十个。这反映了

A.土地私有制的确立B.生产力水平的发展

C.诸侯国君权力增强D.封建制度不断强化

【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并结合所学可知,西周时期诸侯国接受天子分封并进行世袭统治,西

周中期至春秋时期,由于生产力不断发展,垦田数量增多,推动了诸侯国内部分封规模

的扩大,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反映土地私有制的确立,排除A项;也没有反映诸侯

国君权力增强,排除C项;春秋战国时期,分封制遭到冲击并日益瓦解,所以封建制度

(分封制)没有强化,排除D项。故选B项。

二、材料分析题

26.秦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短暂而重要的时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嬴政建立统一国家后,把战国时期逐步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中央集权制度加

以系统化、完善化,并推行于全国。这一制度主要有三个环节构成。一是建立国家元首

制度,称“皇帝”;二是成立中央政府机构……以协助皇帝领导全国军政事务;三是建

立地方行政制度。此制的实行开创了此后两千多年历代王朝统治的基本模式。

——摘编自袁行霜等主编《中华文明史》

材料二云梦出土的秦简中,出现了二十多个《秦律》的律名,如《田律》《厩苑律》

《仓律》等。……秦代规定市场设置有序化,形成了固定的商品交易市场。《秦律十八

种》之《司空律》《金布律》中均出现过“市”“市肆”“南街”等名词。《金布律》有

如下规定:钱十一当一布,其出入钱以当金、布,以律。贾市居列者及官府之吏,毋敢

择行钱、布。有买(卖)及买也,各婴其贾(价);小物不能各一钱者,勿婴。在财政

会计方面,确立财政收支的凭证制度和审核制度——“上计制度”。如《田律》规定:

“乘马服牛禀,过二月弗禀、弗致者,皆止,勿禀、致。”

——据《睡虎地秦墓竹简》等资料整理

(注:睡虎地秦墓竹简,又称云梦秦简,是指1975年12月在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

秦墓中出土的大量竹简,专家考证这些竹简写于战国晚期至秦朝初期)

材料三(秦朝)对外把力所能及的地方,都收入中国版图之内,其未能的,则确

立起一条防线来。……则北至阴山以南,南自五岭以南至海,秦始皇都认为应当收入版

图。……他的政治实在是抱有一种伟大的理想的。……政治是不能专凭理想,而要顾及

实际的情形的。秦始皇的政策虽好,行之却似过于急进。……况且不必论理,六国夷灭,

总有一班失其地位的人,心上是不服的,满怀着报仇的愤恨和复仇的希望。

——摘编自吕思勉《中国通史》

(1)依据材料一,概括指出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三个主要环节。秦朝统一中央集权国家的

形成有何积极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朝加强经济控制、维持经济秩序的措施。用一句

话概括睡虎地秦墓竹简对研究秦朝经济历史的价值。

(3)材料三中“一条防线”指的是什么?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朝灭亡的原因。

【答案】(1)环节:皇帝制度;三公九卿;郡县制。影响:促进了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

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秦朝确立的政治制度被以后的王朝长

期沿用,影响深远。

(2)措施:经济立法;市场设置有序化:形成了固定的商品交易市场;以钱、布为流通货

币(或以金、布、钱为流通货币);商品买卖明码标价;设立上计制度。价值:为研究

秦朝经济提供了丰富的第一手(或实物)资料。

(3)防线:长城。原因:秦朝的暴政(修建长城、秦始皇陵、焚书坑儒、严刑峻法);秦

始皇的政策过于急进:六国君主、贵族的复仇。

【解析】(1)环节:根据材料一中“这一制度主要有三个环节构成。一是建立国家元首

制度,称,皇帝';二是成立中央政府机构……以协助皇帝领导全国军政事务;三是建立

地方行政制度”等信息可知,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三个主要环节分别是皇帝制度、三公

九卿和郡县制。影响:根据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民族和社会等方面分析可知,秦

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促进了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政治、

经济、社会的发展;根据材料一中“此制的实行开创了此后两千多年历代王朝统治的基

本模式“可知,秦朝确立的政治制度被以后的王朝长期沿用,影响深远。

(2)措施:根据材料二中“云梦出土的秦简中,出现了二十多个《秦律》的律名,如《田

律》《厩苑律》《仓律》等”可知,经济立法;根据“秦代规定市场设置有序化,形成了固

定的商品交易市场“可知,市场设置有序化,形成了固定的商品交易市场;根据“钱十一

当一布,其出入钱以当金、布”可知,以钱、布为流通货币(或以金、布、钱为流通货

币);根据“有买(卖)及买也,各婴其贾(价);小物不能各一钱者,勿婴”可知,商品

买卖明码标价;根据“确立财政收支的凭证制度和审核制度——,上计制度小可知,设立

上计制度。价值:综合材料二中信息和注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睡虎地秦墓竹简为

试卷第10页,共12页

研究秦朝经济提供了丰富的第一手(或实物)资料。

(3)防线: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三中的“一条防线”指的是长城。原因:根据材料

三中“政治是不能专凭理想,而要顾及实际的情形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导致秦朝灭

亡的根本原因是秦朝的暴政(修建长城、秦始皇陵、焚书坑儒、严刑峻法);根据材料

三中“秦始皇的政策虽好,行之却似过于急进”可知,秦始皇的政策过于急进;根据“六

国夷灭,总有一班失其地位的人,心上是不服的,满怀着报仇的愤恨和复仇的希望''可

知,六国君主、贵族的复仇。

27.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观园中,诸子百家熠熠生辉。阅读下列材料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西周宗族制度,到东周时期发生了比较剧烈的破坏。东周大小宗族间展开

了长期的兼并战争,许多国家和采邑灭亡了,原来的经济基础变化了。在战争中某些统

治者继承西周敬天保民思想,对祀与戎有了新的认识。东周在西周的文化基础上表现出

伟大的创造性,产生了卓越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郑国子产创法家,齐国孙武创

兵家,鲁国孔丘创儒家,宋大夫墨翟创墨家,诸子百家的多家学派在东周后半期都创始

了。

——摘编自范文澜《中国通史》

材料二某中学七年级(1)班屡次出现乱扔纸屑、破坏公物的现象。为此班委召开

了紧急会议,但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