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实词词义的推断方法_第1页
文言实词词义的推断方法_第2页
文言实词词义的推断方法_第3页
文言实词词义的推断方法_第4页
文言实词词义的推断方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文言实词词义的推断方法推断文言实词意义的方法四、结构分析法一、据形索义法二、通假分析法三、联想推断法五、语法分析法六、语境分析法第2页,共5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汉字是表意文字,“六书”(汉字的构成和使用方式: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中的象形、指事、会意字多能直接反映出其本义;形声字占汉字总量的80%,它的形旁往往是表意的,我们可以通过这个表意的形旁来推测这个词的本义和引申义。字形分析法——根据汉字是表意文字的特点,通过对字形结构的分析来推断词义。一、字形推断法

(据形索义法)第3页,共5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想想看:

1、丰则贵籴dí

,歉则贱粜tiào

2、冀得一归觐jìn

“籴”、“粜”大家比较陌生。可根据字形,推断为会意字,跟“粮食”有关,上为“入”,下为“米”,整合可知。意思是买进粮食、卖出粮食。丰收时就用高价收购粮食,歉收时就用低价卖出粮食

“觐”虽比较眼生,但它是形声字,从形旁“见”上,猜出与“见”有关,可以解释为“拜见”。希望能够回去拜见一次

字形第4页,共5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3、“振长策而驭宇内。”(贾谊《过秦论》)析:“策”,从“竹”,凡形旁从竹的字,本义都与竹条有关,据此可知,策在句中的意思是“

”。4、“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蕴藏有玉的石头,未经加工的玉石

)而得宝焉”(《韩非子》)析:“理”,从玉(左偏旁写作王),凡形旁从“玉”的字,本义都与玉石珠宝有关,据此可知中的“理”字的意思是“

”。(竹质)马鞭加工玉石,雕琢第5页,共5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5、“襟三江而带五湖”(王勃《滕王阁序》)析:“带”,象形宇,上半部分象带纽和左右佩,下半部分象垂带形,本义是腰带,这里是“以……为腰带”的意思;6、“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庖丁解牛》)析:“刃”是指事字,指刀上一点表明为刀锋,可知“中的“刃”用其本义。第6页,共5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⑴用“贝”作偏旁的字与“钱财”有关。例句:①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六国论》②今闻购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

《荆轲刺秦王》

⑵用“糸”作偏旁的字与“丝织品、绳索”有关。例句:

①一曲红绡不知数《琵琶行》②自缢于庭树《孔雀东南飞》③夜缒而出,见秦伯《烛之武退秦师》﹙购:悬赏征求,重金收买﹚﹙缢:上吊,吊死﹚﹙绡:丝织品﹚(缒:用绳子往下吊)(赂:贿赂)规律:第7页,共5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积累:部分偏旁与字义的关系“禾”与五谷有关;“贝”与金钱有关;“皿”与器具有关;“宀”与房舍有关;“阝”与地名有关;“求”与毛皮有关;“言”与说话有关;“隹(zhuī)”与鸟雀有关;“尸”与身体有关;“冖”与笼罩有关;“系”与捆绑有关;“纟”与丝织品有关;“歹”与死亡有关;“月”与肉有关;“页”与首有关;“自”关鼻,“目”关眼;“攴(pū)”与敲击有关。从“刂(刀)、弓、矛、戈、斤(斧)、殳(shū)”者与兵器有关;从“马、牛、羊、豕、犭、鸟、虫”者与动物有关;从“讠(言)、辶(走)、彳(行)”者与人的行为有关。第8页,共5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一、试猜下列红色词语的意思。1.生而眇者不识日,问之有目者双目失明(一个)一出生就双目失明的人不认识太阳,向有眼睛的人问太阳是什么样子。2.抚军厚赉成赏赐巡抚重赏了成名

3.方其系燕父子以组“组”是以“纟”为偏旁,可以知道词义和绳索有关,前边有“系”(捆绑),由此可以推知“组”的意思为“带子,绳索”

当他用绳子绑住燕王父子

4.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卖出米二月里蚕刚刚出生,就早早的卖掉了一年的新丝,五月里秧苗还在地里,又早早的卖去了一年的新谷。第9页,共5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5.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

“析”字由“木”和“斤”两部分组成,而“斤”在古汉语里是“斧子”的意思,用斧子把木头劈为两半,再结合前边“分”“离”这些字的意思,就可推断出“析”的意思为“分开”

国家已经四分五裂了,根本保卫不了

6.饥岁之春,幼弟不饷;穰岁之秋,疏客必食

句中的“饷”字从字形上看,是以“饣”为偏旁,前有“不”字,再对应后面的“食”字,可知道这是一个动词,并可以推断出“饷”的意思是“给饭吃”荒年的春天,自己年幼的弟弟来了也不供饭;丰年秋收时,疏远的客人也招待他吃饭。

7.舸舰迷津,青雀黄龙之舳

渡口舸舰塞满了渡口,尽是雕上了青雀黄龙花纹的大船。

8.四十五里,道皆砌石磴,其有七千有余

石阶上山的路全程有四十五里,都是用石块砌成石阶,那石阶总数有七千多。9.君径造袁所寓之法华寺

到……去谭君本人直接到袁世凯居住的法华寺去拜访10.可以独飨白粲càn

食用米可以独自吃白米饭第10页,共5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二、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含义。1.贫民虽平价不能籴。贫苦民众即使是平价也没有能力买进。2.郡不产谷实,而海出珠宝,与交阯比境,常通商贩,贸粜粮食。同交址接界,常常互相通商,购买粮食。3.有牧人御众之才。4.“振长策而御宇内”(贾谊《过秦论》)的“策”,从“竹”,凡形旁从竹的字,本义都与竹条有关,据此可知,“策”在句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5.“理”,从玉(左偏旁写作王),凡形旁从“玉”的字,本义都与玉石珠宝有关,据此可知,“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韩非子》)中的“理”字的意思是“____________”。6.“襟三江而带五湖”(王勃《滕王阁序》)中的“带”字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会意字,上为“入”,下为“米”,整合可知。籴:买进粮食答案:粜(tiào):卖出粮食答案:牧:统治,治理答案:(竹质)马鞭答案:治玉,雕琢玉石答案:“带”,象形字,上半部分像带纽和左右佩,下半部分像垂带形,本义是腰带,这里是“以……为腰带”的意思第11页,共5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有时对文言文中某个实词无法理解时,根据通假音同或音近的原则,从通假角度考虑,从声旁或形旁角度出发,以另一个可能与之相通的字代入试解来推断词义。二、字音推断法(通假分析法)第12页,共5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怎样利用通假推测词义?

通假是文言文使用词语的特殊语法现象之一。对于一个词,当我们用本义及其引申义无法给出合理的解释时,我们就应该想象一下它是否借用为与其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另一个词。通假字在古代汉语中运用相当普遍,古代汉语中的通假往往有两种情况。一是音同音近通假,通假字与本字或音同或双声(声母相同)、或叠韵(韵母相同)。

如“蚤”通“早”,“要”通“邀”,“裁”通“才”,“亡”与“无”,

“见”通“现”。二是形近通假,如“说”通“悦”,“谕”通“喻”(声旁相同的形声字互相代替)。“卒”通“猝”(声旁字代替形声字),“庭”通“廷”(形声字代替声旁字)如果用其他方法无法准确对词语释义时,不妨从通假的角度去理解,说不定会柳暗花明

。第13页,共5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例1: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析:“取”,会意字,从手,从耳,象手牵耳而割取之。古代抓到俘虏,割取左耳,作为记功的凭据。引申“拿取”“夺取”等义,在此都讲不通,以“娶”代之,则通,可推断为“取”通“”。娶第14页,共5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例2:“赢粮而景从”(《过秦论》)析:“景”用本义在此解释不通,借助读音推断其通“”,名词作状语,豁然开朗。影总结:当根据本字的义项无法讲通时,可以借助声旁,根据通假音同或音近的原则,大胆逆推。第15页,共5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演练体悟根据字音,推测下列加点字的意义。1.熊鼎,字伯颍,临川人。元末举于乡,长龙溪书院。江西寇乱,鼎结乡兵自守。陈友谅屡胁之,不应。邓愈镇江西,数延见,奇其才,荐之。太祖欲官之,以亲老辞,乃留愈幕府赞军事。写出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元末举于乡,长龙溪书院。(

)熊鼎,字伯颍,临川人。元末时乡试中举,执掌龙溪书院。江西发生寇乱,熊鼎集结乡兵自守。陈友谅多次胁迫他投降,他不理睬。邓愈镇抚江西,多次召请他来相见,惊异于他的才华,向皇上推荐。太祖要授给他官职,他说母亲年老需要赡养,推辞了,于是留在邓愈的将军府中,参与辅佐军事。

通“掌”执掌

第16页,共5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愍mǐn帝召致便殿,劳以温旨,甫感泣,叩首殿墀chí下,呼曰:“臣不才,愿以死自效。”遂立授刘公为协理戎政兵部右侍郎,金公以御史为参军,而甫为京营副总兵,然实无兵予甫,听其召募。越三日,募卒稍集,率皆市中窭jù人子不知操兵者,而甫所授术,又长于车,卒不能办。方择日部署其众,未暇战也。写出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又长于用车,卒不能办。(

)

愍帝在一般的宫殿召见申甫,用温和的话慰劳他,申甫感动得流下了眼泪,再宫殿的台阶下叩首,大声说:“我没有才能,希望用死来报效。”愍帝就立刻任命刘公担任协理戎政兵部右侍郎,金公凭御史的身份担任参军,而申甫担任京营副总兵,但是实际上没有士兵给申甫,任凭他自己招募。过了三天,招募的士兵略微集结,都是市井中贫困人家不知道使用兵器的孩子,但是申甫所学的本领,又擅长使用战车,仓猝之间不能置办。正忙于选择时间部署他的军队,没有时间作战。

通“猝”仓促第17页,共5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三、联想推断法

我们可以联想课文有关语句或者我们熟悉的成语、一般词语中的用法,相互比照,辨其异同,然后初步确定文中实词的含义。高考文言文阅读所考查的实词,其意义和用法在课本中一般都能找到落脚点。因此,我们要善于根据课内学过的知识举一反三以解决试题中的实词词义问题。第18页,共5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一、联想课内语句推断

高考一般都采用“课外材料考课内”的方法,所以要推断词义就必须广泛地联想迁移,将考点与自己所熟知的课内语句等联系起来,借助常见词语的语素,再根据语境来推求古汉语实词词义。运用此种方法的前提是:对课本上学过的词语的意义和用法要善于归纳总结,分类记忆。记忆的一个重要方法是多记例句,对于典型语句,一般要能做到出口成句,并对其意义、用法等特点了如指掌。这样,在遇到某个文言词语的时候,就可借助所学知识进行比照推断。

二、联想成语推断

不少成语源自文言文,其中的字词在意义和用法上较多地保留了古汉语的特点,可借助这些成语中的意义来推断文言实词的意义。第19页,共5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依据《过秦论》中“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的“亡”当“逃亡的人”、“北”当“败逃的人”讲,可以推断答案也是正确的。例1:“城之不拔者二耳”题目所给的义项是:拔——被攻取。依据《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其后秦伐赵,拔十城”的“拔”当“攻取”讲,再结合语境,可以推断答案是正确的。例2:“齐人追亡逐北”题目所给的义项是:北—指败逃者。一、联想课内语句推断第20页,共5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3、“或妄嗔怒”中的“妄”与成语“

”中的“妄”义同,为“

”之意或者妄自发怒1、“在官清恪,未尝闻私”中的“恪”同成语“

”中的“恪”,是“

”之意。做官的时候清廉自律,从来不过问私事。恪守不渝谨慎而恭敬2、“吾亦望汝副其心”中的“副”与成语“

”中的“副”,为“

”之意。我也希望你符合他的心名副其实符合轻举妄动胡乱二、联想成语推断(一)联想成语,填空。第21页,共5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二)成语联想演练。试填出含有加点词的成语,并解释加点词语的意义。

1.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地里的出产缴光了,家里的收入用完了

(殚精竭虑尽形容用尽心思)2.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欲盖弥彰清楚)想掩盖坏事的真相,结果反而更明显地暴露出来。

3.匪来贸丝,来即我谋(若即若离接近)

好象接近,又好象不接近。①形容对人保持一定距离。②形容事物含混不清。4.轲自知事不就

(一蹴而就完成)踏一步就成功。比喻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成功。

5.然微以自文于君亲

但在国君、父母面前无法文饰自己的过错

(文过饰非掩饰)用漂亮的言词掩饰自己的过失和错误。

6.赵奢之伦制其兵

(不伦不类类)既非这一类,又非那一类。形容人的着装不得体或说话没有道理,

颠三倒四。与众不同。现也形容不成样子或不规范。7.势拔五岳掩赤城

(出类拔萃超出)超出同类之上。多指人的品德才能。

)。第22页,共5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一、猜一猜,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是否正确。1.唯当就蚁封耳就:留下.(×)就是动词,靠近,接近意,此句句意为只有在靠近蚂蚁洞口的小土堆旁(比试才行)啊。孟浩然《过故人庄》“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荆轲刺秦王》中“荆轲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2.使得时则以势劫之矣劫:劫持.(×)“劫”有三种解释:①劫持,强夺;《荆轲刺秦王》中有“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②威逼,胁迫;《六国论》中有“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哉”。③佛教用语,天地一成一败叫一劫,成语中有“万劫不复”,永远不能恢复

。此处根据语境用代入法即可推出,这里应该是“威逼,胁迫”之意。一旦让这种人得到机会,就会倚仗权势威逼胁迫(来得到他们想要的事物)。

3.泽(泽,通“舍”)命不渝,信也渝:坚持.(×)成语:矢志不渝,立誓决不改变自己的志向。渝:改变,违背。舍掉性命而不肯食言(改变),就是信

演练体悟第23页,共5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二、联想教材猜一猜,写出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1.邓愈镇江西,数延见(招请

邀请

秦人开关延敌《过秦论》)邓愈镇守江西的时候,多次邀请熊鼎相会2.勿已。如是,又何以行之(停止

学不可以已。《劝学》)不要停止,继续说。既然如此,又该怎样具体实行呢?

3.籍之以为厢兵(登记

籍吏民,封府库。《鸿门宴》)登记在册作为厢兵4.不以外夷见忽(代指“我”兰芝出来时,府吏见丁宁《孔雀东南飞》)不因为我是外族人而看不起我5.腥臊并御,芳不得薄兮(接近日薄西山比喻人已经衰老或事物衰败腐朽,临近死亡。)。腥的臭的都用上了,芳香的却不能接近啊第24页,共5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三、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C

)A.城之不拔者二耳拔:被攻取拔:“其后伐赵,拔石城”(攻取、攻下)。B.齐人未附附:归附附:“怀敌附远,何招而不致”(使……归附)。对敌人实行怀柔政策,对远方的人实行安抚政策,然后再招徕他们,他们怎么会不来呢?

C.使老弱女子乘城乘:巡视乘:“乘彼垝垣,以望复关”(登、登上)。D.齐人追亡逐北北:指败逃者。

北:“追亡逐北,伏尸百万”(败退的人)。第25页,共5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四、联想教材,解释加点词的意义。1.单父人吕公善沛令(“素善留侯张良”与……交好)单父(音:善甫,地方名)人吕公与沛县令关系好2.引次江北(“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陈胜)又暗中指使吴广到军队驻地旁边的丛林里的神庙中驻扎)退兵驻扎到江北3.如姬之欲为公子死,无所辞,顾未有路耳(“顾吾念之”只是,只不过)如姬要为公子效命而死,是在所不辞的,只是没有行动的机会罢了。4.铨简秀士(“简能而任之”选拔)评量选拔才学俊秀的人物5.进之布指算,不爽(“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差错)高进之伸曲手指算了算,没有一点差错,

6.志义相合,刑牲盟生死(“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杀)三个人志义相投,宰杀牲畜约定同生共死。

第26页,共5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四、结构分析法怎样根据结构推测词义?

古人行文常讲究对称,讲求对仗(排比句、对偶句、并列词句等对举的语言现象很多,甚至采用互文的修辞格)。在相似的语言结构中,处于对应位置的词语,一般词性相同,意思相近、相对或相反。这样我们就可以据之进行判断,通过对已知词语的词性、词义的分析,来推知未知词语的词性、词义。我们往往可以根据其意义上相同、相近、相对的特点,求得词语的正确解释。如:“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这句话前后正好语意相对,由此,可推断“亡”与“有”的意思也应相对,当“无”讲。(生产东西需要时间,而使用起来却挥霍无度)另外,有时亦可借助整齐的句式,先推断出一个词的词性,进而推断出这个词的正确意思。如:“秦孝公据殽函之固,拥雍州之地”中“固”的含义,可根据句式整齐这一特点,由“地”推出“固”也应为名词,可译为“险固的地势”。另外,有些文言文句子结构整齐,讲求对仗,常常采用互文的修辞格,我们也可以利用这一结构特点推知词义。第27页,共5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例:“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屈原列传》)“劳苦倦极”与“疾痛惨怛”相对。“疾痛惨怛”并列陈述几种情况,译为“疾病、痛苦、凄惨、忧伤”,因“惨怛”为词义并列的形容词,“怛”是忧伤、悲苦的意思,故可推知“极”也只能作形容词“疲惫”解,“极”就不可译为“极点”。

翻译:所以到了极度劳苦困倦的时候,没有不喊天的;遇到病痛或忧伤的时候,没有不呼父母的。规律探寻一、在同一位置上词语意思相同、相对或相反。第28页,共5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一、细辨句子结构,猜一猜,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1.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六国”与“秦”相对,“灭”与“族”相对,由此可推知,“族”就是“族灭”的意思。)2.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

安乐,跟“忧劳”反对)3.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半步,跟“步”并列)4.追亡逐北(

败逃的军队,跟“亡”相对)5.不计其大功,总其略行,而求其小善。(大体,大的方面)

不考虑他的功绩,不看到他的主要优点,而只是计较他的小节问题6.外被项籍之灾,内离牧竖之祸。

(遭受,根据“被”的意义“遭受”猜测)外部遭受了项羽的焚烧的灾难,内部遭受了牧童失火的祸患练习第29页,共5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7.讲章句,课文字而已。(学习,根据“讲”对举猜测)

教授章句,学习文字罢了8.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忠”和“贤”相对,“用”和“以”相对;“忠”和“贤”同义,那么“用”和“以”同义,故“以”的意义就是“重用,任用”)忠臣不一定被任用啊,贤者不一定被推荐。9.亡国破家相随属,而圣君治国累世不见(上下句以“而”相连,表并列关系,据“亡国破家”这个并列结构的短语可推知“圣君治国”亦当为并列关系,译为“圣明之君,治平之国”。若译成“圣明的君主治理国家”,则为主谓关系,与前句结构显然不相对应。)然而国破家亡的事接连发生,而圣明之君,治平之国多少世代也没有出现10.通五经,贯六艺。(根据“通五经”,推测出“贯六艺”的“贯”为“贯通”)11.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从后文“举臣秀才”倒推前文的“察”应为“推荐”)。第30页,共5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二、利用成语的结构特性,推测加点词的意义。1.含义相同相近。①求全责备(

)②民殷国富(

)③登峰造极(

)④文过饰非(

)⑤扶危济困(

)⑥比肩接踵(

)⑦怜香惜玉(

)⑧心驰神往(

)要求富裕登上,到达掩饰扶助紧挨着爱惜、爱向往①对人对事物要求十全十美,毫无缺点。②国家人民殷实富裕。③登上山顶,到达最高点。比喻学问、技能等达到最高的境界或成就。④漂亮的言词掩饰自己的过失和错误。⑤扶助有危难的人,救济困苦的人。⑥形容人很多或接连不断。⑦惜、怜:爱怜;玉、香:比喻女子。比喻男子对所爱女子的照顾体贴。⑧心神奔向所向往的事物。形容一心向往。第31页,共5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含义相反相对。①党同伐异伐,攻击;党,偏袒。指结帮分派,偏向同伙,打击不同意见的人②夙兴夜寐夜,晚;夙,早;兴,起来;早起晚睡。形容勤奋③寤寐求之寐,睡觉;寤,醒来。比喻迫切地希望得到某种事物④溯洄从之溯,逆流而上。洄,顺流而下。

⑤避重就轻避,躲避。就,接近、趋向。指回避重的责任,只拣轻的来承担。也指回避主要的问题,只谈无关重要的方面。⑥欲盖弥彰盖,掩盖。彰,彰显。想掩盖坏事的真相,结果反而更明显地暴露出来。第32页,共5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二、文言文中,有的合成词是由两个同义或反义的单音节语素合成的,它们可以分成两种情况:一是偏义复词,一是同义复词。偏义复词,用义偏在其中一个语素上,另一个语素只是起陪衬作用;同义复词是同义复用。1、语义相对的偏义复词。

①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藏否,不宜异同。

异同:偏义复词,不同。

皇宫中和朝廷中,本来都是一个整体,奖惩功过,不应在宫中或朝廷中而不同②昼夜勤作息

作息:偏义复词,劳作。

③去来江口守空船

去来:偏义复词,离去。2、语义相近的偏义复词。

①今有一人入园圃,窃其桃李

园圃:偏义复词,果园。

②勤心事公姥,夜夜不能寐

公姥:偏义复词,婆婆。

③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

父兄:偏义复词,指兄长。第33页,共5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例1、“曹操之众远来疲敝”中的“敝”,根据它与“疲”相邻的特点,可以推断出它的意思也是“”。曹操的军队远道而来已疲惫不堪

例2、“今主上幼冲,贼臣虎据,雄才奋用之秋也”,其中“冲”按常见义比较费解,如果由它的邻居“幼”字来帮助的话,则迎刃而解,可以推断是“”的意思。如今主上年幼,贼臣董卓虎踞京师,整个华夏为之震怒,正是各地雄才为国奋力之时。疲劳年幼第34页,共5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孤立地看似乎都讲得通,但由于这句话同下面“贤俊者自可赏爱”构成整句。因此,你只需了解“贤”“俊”是在古文中是“有才能”之义,就很容易能选出

项这一正确的答案。翻译:德才兼备的孩子固然值得赏识的喜欢,但那些愚蠢迟钝的孩子也应当得到怜惜的爱护。

D例3:“贤俊者自可赏爱,顽鲁者亦当矜怜”中的“顽鲁”义:

A、愚笨而鲁莽B、固执而粗鲁

C、顽皮而愚蠢D、愚昧而愚蠢第35页,共5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五、语法推断法怎样利用语法推测词义?句子的结构是固定的,组合是有规律的,词在句子中所处的语法位置,为我们推断词义提供了依据。主语、宾语大多是由名词、代词充当谓语大多是由形容词、动词充当定语是由名词、代词充当状语是由副词充当根据词语在文言句子中的位置,推知它的词性,根据词性进而推知它的实词词义。分析成分→推断词性→推测词义

第36页,共5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说说下列句中“绝”字词性和含义1、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2、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分析:第一个“绝”是与世隔绝,形容词,在句中做定语,第二个“绝”是“渡过”,动词在句中做谓语。同一个字在不同语境中,它的词义不同,词性不同。根据这个特点,准确判断词性或成分也能为推断词义提供帮助。第37页,共5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在判断词义的时候还可以根据下面的规律:1.出现在主语或宾语位置的词语是名词,如果解释成动词就是错的。①庭除甚芜

除:废弃。

“除”作形容词“芜”的主语,应是名词,解释成动词“废弃”错误(正确解释是“台阶”)。庭院台阶十分荒芜

②于是行旅不至,人物无资。行旅:旅行游览“行旅”做了动词“至”的主语,是名词“行远路的人”,解释成动词“旅行游览”错误。因此商人不来买卖,当地人穷物少。

③自放驴,取樵吹爨cuàn。樵:打柴。

“樵”做了动词“取”的宾语,是名词“木柴”,解释成动词“打柴”错误。亲自放驴,拿柴来烧火煮饭

第38页,共5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名词用在“之”字前、用在“所”字后、用在副词后、用在介宾短语前、用在“而”字后(除并列关系)要解释为动词。①有唐、后二山,民共祠之。祠:祭祀。

“祠”是名词,用在“之”字前,要活用作动词,解释正确。有唐、后两座山,百姓共同祭祀它

②崔杼zhù相之。相:辅佐。“相”有动词、名词和副词三种词性,用在“之”字前,是动词,解释正确。④立谓所亲曰。亲:亲属。“亲”字用在“所”字后,是动词用法,解释为“亲属”错误。冯立对他亲信的人说

⑤不意乃在朝列。意:意愿。副词不能修饰名词,“意”应是动词“料想”。没想到你竟然在当朝之列⑥凡吏于土者。吏:官吏。名词和介宾短语搭配,要活用作动词,“吏”应是动词“做官”。凡是在地方上做官的人⑦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qiè而东。东:东迁。方位词“东”用在“而”后,活用作动词“东迁”。居住在长安的时候,饭都还没来得及熟(形容时间短)就又携家东迁第39页,共5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3.两个名词(或名词性结构)连用,其中一个要解释为动词,通常是第一个词

。①始城州,周十三里。城:构筑城墙。

“城”后面是名词“州”,“城”处在谓语的位置,名词作动词用。词义“筑城墙”显然是正确的。译文:开始兴建州城,城墙长十三里②意季布匿其所。意:料想。“意季布”是两个名词连用,“意”用作动词。猜想季布一定隐藏在他那里

③尘土积三尺,雨雪,泥没股。雨雪:下雪。

“雨雪”是两个名词连用,““雨”用作动词。积尘很多,下雪之后,化成水和成的泥都没过了大腿.第40页,共5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1.细细研究下句,填空。将军身披坚执锐从句子成分看,“坚”“锐”分别充当“披”和“执”的宾语,动宾如何搭配?“坚”解“

”,“锐”解“

”才能搭配。坚硬的盔甲锐利的兵器2.解释加点的词语。①范增数目项王。(“目”后面跟了宾语,故词性应为动词,翻译成名词“眼睛”就不对了,应为动词“用眼睛示意”。范增多次向项王使眼色)②有飞骑犯法,善才(人名)绳之。(名词绳在之字前,应为动词,制裁,一个侍卫军军士犯了法,权善才依法查办了他。

)③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明”是主语,“察”是谓语,若将“明”解为“明亮”则搭配不当,应理解为“视力”才正确。视力能看到一根毫毛的末梢,而看不到一车柴草。)④带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帽”与“环”相对,“带”与“腰”相对,“带”为动词,“腰”也为动词,“腰佩”之意。戴着红缨和宝石装饰的帽子,腰上佩带白玉环)第41页,共5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3.猜一猜,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是否正确。①履苍莽中履:鞋子(×)“履”在本句中充当谓语,应该解释为动词“踏”。脚踩在茂密丛林中。②官夔州游击,夔关临峡官:做官(√)官:谓语,动词,做官。(罗提督)做官至夔州游击(武官名)时,夔州关靠近夔州峡

③先生赎而归之归:归还(×)“归”的对象是人,这里作使动用法,“让……回家”的意思。先生给他们赎身并让他们回家。第42页,共5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4、辨析下列一组“信”字的用法①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②信言不美,美言不信③信义著于四海④自可断来信,徐徐更谓之⑤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⑥欲信大义于天下⑦今以蒋氏观之,犹信⑧今行而无信

[简析]①句“信”处在谓语动词“知”之前,作状语;既作状语,那么一定是副词,进而推断它为“确实”之意。②作定语,是形容词,解释为“真实的,诚信的”③句“著”为谓语动词,“信义”处在主语的位置上,为名词,故“信”为“信誉”之意。④作宾语,是名词,解释为“信使,使者”。你可以回绝来说媒的人,(以后)慢慢再讲这件事吧⑤作定语,是形容词,解释为“可靠的”⑥作谓语,是动词,通“伸”,解释为“伸张”⑦句“犹”是副词,作状语,“信”处在谓语的位置上,是词,为“相信”之意。现在从蒋氏一家的遭遇来看,才相信。⑧句“无”为动词,处在谓语的位置,“信”处于宾语的位置,所以“信”为“信物”之意。第43页,共5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5.根据语法位置,推测加点词的词义。①欲居之以为利,而高其直,亦无售者(动词,抬高)想要储存蟋蟀来作为牟利的手段,于是抬高蟋蟀的价格,也没有买家。②于是行旅不至,人物无资(名词,旅人)“行旅”做了动词“至”的主语,是名词“行远路的人”。因此商人不来买卖,当地人穷物少。

③不意乃在朝列(动词,料想)

副词不能修饰名词,“意”应是动词“料想”。没想到你竟然在当朝之列

④有唐、后二山,民共祠之(动词,祭祀)“祠”是名词,用在“之”字前,要活用作动词,解释正确。有唐、后两座山,百姓共同祭祀它⑤意季布匿其所(动词,料想)“意季布”是两个名词连用,“意”用作动词。猜想季布一定隐藏在他那里

⑥尘土积三尺,雨雪,泥没股(动词,降下)。“雨雪”是两个名词连用,““雨”用作动词。积尘很多,下雪之后,化成水和成的泥都没过了大腿.第44页,共5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威自京都省之省:探望B.不审于何得此绢审:知道C.自放驴,取樵炊爨樵:打柴D.后因他信,具以白质信:使者解析:C“樵”字前有动词“取”,后有动词“炊爨”,上下联系,可以推断出它处于宾语的位置,是名词,应该是“木柴”的意思亲自放驴,拿柴来烧火煮饭

A他从京城前去看望

B不知道这匹绢是从哪里得到的

D后经别的使者,详细地把这件事告诉胡质第45页,共5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七、语境分析法

语境可分为句子内部语境和外部语境。所谓内部语境指的是句子本身的语言环境。所谓外部语境就是针对整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