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
农村社会学理论
中国农村社会学的发展,要有理论创新,也需要有理论思维。重新温习农村社会学历史中的重要概念与理论,是了解这一进程的重要途径。——农民、农业和农村——农村社会学的理论流派——农村社会学的理论发展
第一节
农民、农业和农村
一、农民
(一)农民的概念
农民概念可从职业、阶级和身份三个维度来认识和理解。
其一,作为一种职业概念,农民是指以土地为生、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者。
其二,随着阶级社会的产生和发展,农民又是一个阶级的概念,是没有土地或只占有少量土地的农民利益群体,一般与地主阶级相对立。
其三,作为一种身份概念,凡是农村户籍管理的人口均称为农民,他们以“乡下人”或“农民工”角色与“城里人”角色相对,遭受到一种“二等公民”的莫名歧视。
(二)农民的“生存理性”与“经济理性”
1.农民的“生存理性”
农民的“生存理性”是指生产活动不受利润原则制约,劳力和资源配置也不是从最大经济效益原则出发,而受制于伦理、道德与习俗等传统力量。生存理性主要表现在“前资本主义的农民秩序”中。
2.农民的“经济理性”
舒尔茨在《改造传统农业》一书中提出,无论从理论和经验两个方面看,农民都是具有理性的。他认为,传统农业中的农民就像企业家一样,在特定的资源和技术约束条件下从事农业生产,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并根据利益调节生产以实现要素配置的最优化。
二、农业
(一)农业的含义
农业是通过人类劳动去实现植物和动物的再生产,来获得物质资料的社会物质生产部门,有狭义和广义的区分。狭义的农业指种植业。广义的农业指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副业和渔业。中国农业分布图
(二)农业生产的特性
农业生产的主要特点:第一,土地是农业生产不可替代的最基本的生产资料;第二,农业生产在广大的空间进行,具有较大的分散性;第三,农业生产周期长,劳动时间与生产时间不一致,农产品的生产和流通有强烈的季节性;第四,一些农产品既是农业生产的最终成果,又是重新投入再生产过程的生产资料,具有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的双重性。
在中国现阶段的农业中,存在着以全民所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结构,多种经济成分、多种经营形式同时并存;存在着国家、集体和农民之间的关系。
中国现代农业示范
(三)农业经营的形式
——传统国家的农业,其代表是亚欧大陆板块中大多数开发较早的地区。传统意义上的小农和小农经济,指的就是这类地区的农业和农村状况。
——新大陆国家的农业,其代表是南北美洲和大洋洲。其规模巨大,农场之间相隔甚远,在农村地区就只有散居的农场主而无农户集居的村庄。
传统国家与新大陆国家的农业和农村,最大的区别其实不在于农地经营的规模,而在于农村的社会形态——有无村庄的存在。
发达国家现代农业
三、农村
(一)农村和农村社区1.农村的含义
农村是指以农业生产活动为基础,以农业为主要职业的居民聚居地。2.农村的类型——按聚落形态,有散居型、条状型和集居型三种。——依功能,有经济和行政性质的两种。——依农村村庄结构,分为聚居型和散居型两类。
中国的农村景江苏开弦弓村村景山西大寨新貌江苏江苏华西村
发展中国家的农村发达国家农村
(二)农村与城镇的联系与区别
与农村相对,城镇是大量异质性居民聚居的、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具有综合功能的地域共同体。农村与城镇同为整个社会的组成部分,二者不存在绝对的分别。
滕尼斯在《共同体与社会》一书中通过描述社会联系的转变,揭示出以共同体联系为主的传统农村社会与以社会联系为主的现代都市社会的不同。涂尔干讨论了早先滕尼斯所提出过的同样的话题,称之为“机械团结”和“有机团结”。
(三)资本主义经济扩展下农村的前途
韦伯对资本主义经济扩展下农村的前途有着深刻的思考:
(1)传统农村和现代资本主义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社会发展趋势。二者各自秉持不同的经济逻辑:传统农村的经济秩序关心的是如何在这块土地上养活最大数目的人口,而资本主义经济秩序关心的是如何能在这块土地上以最少的劳力向市场提供最大数目的农产品。
(2)韦伯将传统农村的前景置于整个“西方文明现代性”的总体把握之中。这种现代性的基础是理性化的伦理、经济经营、官僚行政和法理支配。
(3)村庄共同体是基于血缘、宗族或者历史上形成的邻里关系这种“传统因素”维系在一起的,在伦理、经济取向、支配方式和团体秩序诸方面,农村的“传统性”都与以理性化为特点的“现代性”格格不入。
(4)随着理性化的社会形态所具有的强烈扩张动力和竞争优势的充分展现,农村社会的基础——以满足共同体需求为主要目的、以内部成员为劳动主体的家庭农业经营,将会被高度面向市场、以谋求持续不断的利润为目的、雇佣自由劳动力的农业企业所取代。随着家庭农业经营的衰落,村庄作为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共同体也将逐渐瓦解和消亡。第二节
农村社会学的理论流派
一、小农与小农理论
(一)什么是小农
本书综合各家意见认为,小农是以户(家庭)为单位从事农业生产或兼有小手工业经营活动的农户。
(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小农的论述
依据马克思的相关论述,可以把小农历史演变的轨迹划分为三个阶段:
“古典式小农”,一种“建立在土地公有、农业和手工业直接结合以及固定分工之上的自给自足的生产整体”。
“宗法式小农”,一种比较典型的“封建的土地所有权或小农维持生计的农业”,即“农民家庭为了自身的需要而生产粮食、牲畜、纱、麻布、衣服等的那种农村家长制生产”。
“现代的小农”,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大工业在农业领域内所起的最革命的作用,就是消灭旧社会的堡垒——‘农民’,并代之以雇佣工人”。
(三)中国的小农与小农经济
新中国成立前,中国的小农具有三种不同的面貌。
首先,是在一定程度上直接为自家消费而生产的单位,
其在生产上所作的抉择,部分地取决于家庭的需要。其
次,小农也是一个追求利润的单位,在某种程度上为市
场而生产,必须根据价格、供求和成本与收益来作出生
产上的抉择。最后,可以把小农看作一个阶级社会和政
权体系下的成员,其剩余产品被用来供应非农业部门的
消费需要。
中国目前的小农经济是延续人民公社制度而来的。
中国式小农经济的核心是“以家庭承包为基础的统分结
合的双层经营制度”。
二、小农理论的三个研究传统
学术界关于小农的各主要学派划可分为三个研究传统:形式主义、实体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形式主义传统以西奥多·舒尔茨为代表;实体主义的代表是经济史家卡尔·波兰尼;与形式主义及实体主义的观点相对立,马克思主义强调,小农经济是“封建”经济的基础,其主要特点是一整套的阶级关系,即地主和小农生产者之间的剥削与被剥削关系。
黄宗智指出要了解中国的小农,需进行综合的分析研究,其关键是把小农的三个方面(追求利润者、维持生计的生产者、受剥削的耕作者)视为密不可分的统一体。
三、农户理论的不同流派
(一)恰亚诺夫的“劳动消费均衡”理论农户理论流派
以俄国著名农学家恰亚诺夫为代表,在其名著《农民经济组织》中指出,小农经济行为不能以资本主义的学说来解释。小农农场基本上是一种家庭劳动式农场,它不雇用家庭外劳动力也很少雇用劳动力,有一定数量的土地可以利用,自己拥有生产资料,并且有时不得不将其部分劳动力用于非农经济活动;而资本主义的雇佣劳动农场制,主要依赖于雇佣劳动经营农场。不同的农场模式决定了农场经济运行机制的差异。改造传统农业的途径在于农户走“合作化道路”。
(二)舒尔茨和波普金的“利润最大化”理论以美国学者西奥多·舒尔茨为代表,农场主都遵循经济学的“利润最大化”原则。
舒尔茨的结论是:传统农业的停滞主要在于传统生产要素的长期不变,因而改造传统农业的正确途径是提供给小农可以合理运用的现代生产因素,并对农民进行人力资本的投资。
(三)黄宗智的“农业内卷化”理论
面对农户经济行为应该采用“利润最大化”理论来解释还是用“家庭劳动农场结构”理论来解释存在争议。黄宗智在对中国20世纪从30年代到70年代的农村经济状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较为折中的理论,认为不能单纯用上述任何一种理论对中国农户的经济行为进行解释。黄宗智指出,“经营式农场”更适合于用舒尔茨的“利润最大化”理论加以解释;“家庭式农场”更适合用恰亚诺夫的“劳动消费均衡”理论来解释。
(四)斯科特和利普顿的“风险厌恶”理论
和“利润最大化理论”一样,“风险厌恶”理论也假定农户是对期望目标最优化追求的经济单元,不同的是,它考虑到了“风险”和“不确定”因素。麦克尔·利普顿和詹姆斯·斯科特将“风险厌恶理论”推到了极致。
利普顿指出,风险厌恶是贫穷的小农的生存需要,因为如果他们不能负担从一个季节到下一个季节的家庭基本需求的话,这些处于绝对贫困边缘的小农将会被饿死;所以他们的经济行为遵循“生存法则”,他们表现出的一些表面上看似不合理的行为实质上是出于“灾难避免”的理性考虑。他认为,“生存伦理”和“安全第一”才是农民社会行动的基本原则。第三节
农村社会学的理论发展
一、农村社会学的危机与农业社会学
(一)农村社会学的“危机”与农业社会学的兴起
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农业本身的前途黯淡,剥夺了农村社会学的对象,城乡连续体的衰落,使农村社会学成为没有理论的躯壳,这是当时农村社会学危机的实质所在。
农村社会学的危机引发了农村社会学内部的反思潮。在批判的基础上,有的农村社会学家指出,回到农业问题才是农村社会学的出路。
重新把“农业”作为农村社会学研究的中心内容,引发了新农村社会学理论的创新。
(二)农业社会学相关理论的争论
在打破农村社会学两大传统的基础上,农业社会学以“批判的农村社会学”或“新农村社会学”的理论姿态问世了。这一“新农村社会学”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以新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和方法论工具;二是重新把“农业”作为农村社会学研究的中心内容。以此为中心,农业社会学逐渐形成了包括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的农业机构、国家农业政策、农业劳动力、地区不平等和农业生态学等研究主题的知识体系,围绕各研究主题又产生了不同的理论问题与争论。
(二)农业社会学相关理论的争论
1、关于家庭农场的理论争论
在对农业结构的研究中,资本主义社会的“家庭农场”的本质始终成为中心问题之一。其要害是家庭农业是否会消失?围绕这一问题形成了两派理论:一派理论假定资本主义下的家庭农业服从资本积累和集聚的绝对威力,小资产阶级的农民阶级会日益分化进而边际化,最后无产阶级化,另一部分农民则继续积累资本和生产资料。家庭农业将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而消失。另一派理论则强调农业生产对于资本主义发展即对于分化存在着阻碍作用,认为家庭农场在发达农业中很可能至少在数量上仍占优势。
2、关于国家农业政策的理论争论
国家农业政策研究,是农业社会学研究的第二大成果卓著的问题领域。在这一领域基本上形成了两种相对立的理论观点。一种理论认为国家是统治阶级的工具,认为统治阶级成员或者这些成员中的中上层官员必须占据国家政权的重要岗位,直接参与制定有利于资本的国家政策,农业政策的制定也遵循这一原理。另一种理论可以称为“结构主义理论”。这种理论认为无论权力精英由哪些阶级构成,国家机器中潜在的结构约束都会使政策有利于资本。3、关于地区不平等的理论流派
关于地区不平等的农业社会学理论流派,主要包括内部殖民主义、依附论、中心—边缘理论以及不平衡发展理论等。
4、关于农业生态学的理论问题
环境问题开始成为农业社会学的核心问题。对环境的理论关注,已经成为一种日渐强大的社会力量。农业社会学还表现出对农业生态的理论关注,不仅仅是一般的农业环境污染问题,还有诸如遗传改良、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动物福利和转基因等不断出现的新问题,这显然涉及很多新的理论问题。可以预期,农业生态学问题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仍然会是农业社会学理论发展的重要生长点之一。
二、乡村建设运动理论
(一)乡村建设运动概述
乡村建设运动是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在中国农村经济社会日益走向衰落的历史背景下兴起的,它是清末民初米迪刚父子在翟诚村的“村治”实验以及山西“村政”的延续与发展。主要有三种意见和实施方式:
一是主张从教育农民入手,其代表是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晏阳初(1893—1990)主持的河北定县实验县的主张和做法。
二是从改良农业技术、提高农家收入着手,其代表是金陵大学农学院农业经济系与乌江农业推广实验区的主张与做法。此为经济建设派。
三是从组织乡村自治着手,其代表是梁漱溟(1893—1988)等在山东邹平乡村建设实验中的“乡治”主张与做法。
(二)乡村建设运动的理论
乡村建设运动是一个主旨明确、有理论指导的社会改良运动。这集中体现在晏阳初的“民族再造”思想和梁漱溟的“乡村建设理论”上。
晏阳初的“民族再造”思想。晏阳初认为,中国农村问题千头万绪,最根本的是人的问题,主张在农村进行政治、教育、经济、自卫、卫生和礼俗“六大整体建设”,根治中国贫穷落后的愚、贫、弱、私“四大病根”,以达到“民族再造”,强国救国的目的。
梁漱溟的“乡村建设理论”。梁漱溟的乡村建设理念源自他的孔子哲学思想和对中国国情特殊性的认识。中国的问题是极严重的文化失调,其表现是社会构造的崩溃,以及政治上的无办法。社会是有机的,要为社会开生机,必须从根(乡村)上开,即重建一套组织系统,并使之与中国社会相配合。中国政治问题的解决,经济问题的解决,必走乡村建设的路,必走振兴农业以引发工业的路。所以,乡村建设实非仅建设乡村,其目的在于整个中国社会的建设,也就是一种建国运动。
(三)乡村建设运动的贡献
(1)乡村建设运动是历史的产物,是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人试图摆脱困境的一种探索,其经验教训为后人留下了一份有启示意义的文化精神财富。
(2)乡村建设的基本理论没有抓到问题的根本,但其重视农村在中国社会中的基础地位,并致力于寻求解决的途径等理论观点、方法有其合理的、积极的意义。
(3)乡村建设运动不可能从根本上重组社会结构,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但还是做了许多有益于农民的工作。
(4)博士下乡与农民为伍,成百上千的知识分子“到民间去”、“到农村去”,投身乡村建设运动,将知识、科学技术送下乡,有其积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5)乡村建设运动为农村社会学本土化从理论到实践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参与社会调查的社会学家有不少研究成果,为社会学尤其是农村社会学学科的发展积累了知识,为认识中国社会提供了难得的有价值的资料。
五、改革开放后宗族文化复兴的原因
1、国家对意识形态控制的相对减弱。——国家不再严厉地持续性地批判宗族现象——国家开始容忍和允许文化层面宗族活动的开展
2、中国农村社区中公共服务的缺失——宗族组织的重建有助于弥补这一功能的实现
三、费孝通的“差序格局”理论
费孝通在1947年出版的《乡土中国》一书中提出了著名的“差序格局”理论。
“差序格局”揭示出中国传统社会的特点:(1)自我主义。在这种关系格局中,自己总是这种关系的中心,一切价值是以“己”作为中心的主义。(2)公私群己的相对性。在这种格局中,站在任何一圈中,向内看可以说是公,是群;向外看就可以说是私,是己。两者无清楚的界限。(3)特殊主义伦理。中国的道德和法律都得看所施加的对象与自己的关系而加以某种程度上的伸缩,一切普遍的标准并不发生作用。(4)人治社会。所用于维持秩序时使用的力量,不是法律,而是人际关系的历史传统。
基本概念
“三农”传统农民现代农业者农业经营形式“隐性农业革命”中国农村区域差异理论小农中国式小农经济“劳动消费均衡”理论“利润最大化”理论“农业内卷化”理论“风险厌恶”理论农村社会学的“危机”农业社会学乡村建设理论《乡土中国》“差序格局”
学习讨论题
1.“中国农村区域差异理论”视野中的农村村庄结构有何特点?如何选择和建构不同的理论框架来理解当下中国的农村村庄结构?2.马克思和韦伯关于资本主义经济扩展下农村的前途的论述,对理解和解决当下中国的“三农”问题有何启示?3.农业社会学对农村社会学既有理论传统的批判性反思是什么?形成了哪些理论旨趣?第四章
人地关系
生存与发展的主题贯穿人类发展的全过程。在此期间,人类从未停止过对自身生存发展之路的探索,而这些探索大多是和人口快速增长引出的诸多问题相互联系的,其中最为基本的问题是人地关系,即人口与土地的关系。伴随着社会对生存与发展主题的日益重视,人地关系研究也因此成为一个“世纪性和世界性的主题”。
——人地关系的概念及主要理论
——历史上人地关系的形成和变化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农村人地关系的变化第一节人地关系的概念及主要理论一、人地关系的概念
人地关系,简单地说,就是人口与土地的关系。但它绝不是简单的人口数量与土地面积的关系。从人口概念上说,它既意味着一定的人口数量,又意味着一定的人口质量;既意味着一定时期内的人口增长、人口转变,又意味着一定时期内的人口结构、人口分布。从土地概念上说,它既意味着一定的土地面积,又意味着一定的土地质量;既意味着一定时期内的土地利用、土地变化,又意味着一定时期内的土地价值、土地限制。人地关系概念具有不同层次的含义:在基本层次上,它是一般的人口与土地关系,是人口数量与土地面积的关系;在中间层次上,它是人力资源与土地资源的关系(人口与资源的关系),同时也是人口与食物供应的关系(人口与生产资料的关系);在综合层次上,它是人口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还是人口、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二、现代西方人地关系研究理论
环境决定论。环境决定论把自然环境看作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近代环境决定论体系源于德国的地理学家拉采尔。环境决定论将复杂的人类社会简单化了,它无法解释地理环境相似的国家何以发生不同的历史事件,产生不同的社会制度,因而不断受到各种批评。
可能论和或然论。可能论认为自然环境仅仅提供了一系列可能的机会,人类具有相当大的选择权利,它是与环境决定论相对立的一种观点,由法国地理学家维达尔·白兰士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提出。可能论的基本观点为:自然界没有必然性,但到处都存在着可能性,人类作为可能性的主人,才是利用它们的主宰。
生态论。生态论认为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之间存在互相作用的关系,又称适应论。它是受到法国地理学派的可能论的影响而产生的。英国地理学家罗士培于1930年首先在地理学中使用“适应”一词。生态论认为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之间存在互相作用的关系,又称适应论。它是受到法国地理学派的可能论的影响而产生的。英国地理学家罗士培于1930年首先在地理学中使用“适应”一词。
文化景观论。文化景观论认为,应当从研究文化景观的角度来分析人地关系。文化景观是地面上可以感觉到的人文现象的形态。拉采尔最先系统地阐明文化景观的概念﹐他称之为历史景观。他主张对田地、村落、城镇及道路等进行分类,以便了解其分布、相互联系和历史起源。文化景观论是由德国地理学家施吕特尔在1906年提出的三、中国人地关系研究的历程
现代意义上的中国人地关系研究可能始自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以卜凯主持的土地利用调查为标志。
第二阶段发生在五六十年代,以国外学者的研究为主流,国内的研究主要是50年代针对人口增长所作的一些简单的人地比较分析。第三阶段是70年代末至今。第二节历史上人地关系的形成和变化
一、历史上的人口增长
(一)中国人口增长的特征历史上的中国人口增长总的趋势是趋于不断增长,这一不断增长的过程具有缓慢性和波动性两大特征。所谓缓慢性,是指相对于现代人口而言,历史人口的增长比较缓慢。所谓波动性,是指中国人口的历史变化中具有不稳定波动特征。
(二)和平时期的人口增长在和平时期里,对于开放人口来说,人口增长取决于出生率、死亡率和迁移率的状态;而对于封闭人口来说,则只取决于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动。对于中国人口来说,由于国际迁移对人口总量的影响非常小,可以忽略不计,所以,人口增长也就取决于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动。(三)战争时期的人口波动中国历史上的和平时期往往是一个朝代的建立和兴盛过程,而战争时期则是一个朝代的崩溃和分裂过程,朝代的更迭贯穿着整个中国历史。在战争时期人口减少或停滞,而和平时期人口则趋于增长,人口增长过程表现为循环过程,称为“人口循环”。这种人口循环,正是历史人口波动特征的写照。
二、历史上的土地变化
(一)耕地增加
和历史人口的增长趋势相似,中国历史上的耕地面积变化也明显具有两大特征,即总趋势上的不断增长和不断增长中的波动。对于农业社会来说,耕地增加的途径无非是将未加使用的宜农荒地进行开垦使用,使之适合于农业耕作。垦荒和屯田是中国历史上耕地增加的两种方式和直接的原因。
(二)耕地减少中国历史上的耕地面积从总趋势上说是不断上升的,但其间有波动,这种波动就是耕地面积的增长停滞甚至绝对减少。
耕地减少与“改朝换代”时的连年战争是分不开的。一方面,战争造成社会混乱,原先扩大耕地的垦荒停止,耕地面积的增长停滞;另一方面,战争还直接造成耕地损失。城镇化的扩展而征用、占用耕地,也导致了耕地的减少。
三、历史上的耕地增减循环与人口循环耕地增减循环与人口增减循环相,两者同为治乱循环的产物。和平时期,由于社会稳定,政府既鼓励人口增长,又推行增加耕地的屯田政策,使得人口和耕地同时增加;而战争时期,战争使两者同样趋于减少。另外,耕地增减循环与人口循环有互相影响的一面,由耕地增加而引起的食物供应增加有助于人口增长;同样地,人口增长引起的食物需求增强,又刺激着耕地增加,反之亦然。
第三节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农村人地关系的变化一、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农村人地关系的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是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到1963年,第一次建立起以农民土地所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1年小学教师教学工作总结十篇
- 有关高中叙事作文600字七篇
- 小学数学教师研修心得体会(集合9篇)
- 辽宁省营口市大石桥市大石桥市第二初级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道德与法治试卷
- 国际乡村自驾车旅游休闲度假总体规划
- 冀教版三年级数学吨的认识说课获奖课件
- 典型压力管道失效模式介绍
- 关于中药材的分类和储存
- 六年级数学上册数学活动《确定起跑线》课件
- 《生物高考考纲解读》课件
- 质保金支付申请表
- 四年级快乐读书吧阅读测试题希腊神话故事
-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16《猫》(第一课时)习题(含解析)
- 预防住院患者跌倒坠床的防范措施及宣教
- 预防坍塌及高处坠落事故工作总结范文
- (新版)儿童入园体检表
- T-CHSA 003-2023 非麻醉医师实施口腔诊疗适度镇静镇痛专家共识
- 华为解决方案营销化五环十四招(简版)
- 大学生劳动实践清单(本科收藏版)
- 西屋破壁机料理机使用说明
- 2023年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检验批填写全套表格示范填写与说明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