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焦冲矿业有限公司焦冲整合区金硫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_第1页
安徽焦冲矿业有限公司焦冲整合区金硫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_第2页
安徽焦冲矿业有限公司焦冲整合区金硫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_第3页
安徽焦冲矿业有限公司焦冲整合区金硫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_第4页
安徽焦冲矿业有限公司焦冲整合区金硫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安徽焦冲矿业有限公司焦冲整合区金硫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2020年12月 1一、任务的由来 1二、编制目的和任务 1 2四、方案适用年限 4五、编制工作概况 5第一章矿山基本情况 9一、矿山交通位置 9 9三、开发利用方案概述 五、前期方案编制及工程量执行完成情况 第二章矿区基础概况 39一、矿区自然地理 二、矿区地质环境背景 三、矿区社会经济概况 四、矿区土地利用现状 五、矿山及周边其他人类重大工程活动 六、矿山及周边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案例分析 第三章矿山地质环境影响和土地损毁评估 75一、矿山地质环境与土地资源调查概述 二、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 三、矿山土地损毁评估 四、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分区与土地复垦范围 第四章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可行性分析 一、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可行性分析 (一)技术可行性分析 (二)经济可行性分析 (三)生态环境协调性分析 二、矿区土地复垦可行性分析 (一)复垦区土地利用现状 (二)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 (三)水土资源平衡分析 (四)土地复垦质量要求 第五章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工程 一、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预防 六、矿山地质环境监测 七、矿区土地复垦监测和管护 第六章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工作部署 二、阶段实施计划 三、近期年度工作安排 第七章经费估算与进度安排 一、经费估算依据 二、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经费估算 三、矿山土地复垦工程经费估算 第八章保障措施与效益分析 一、组织保障 二、技术保障 三、资金保障 四、监管保障 六、公众参与 第九章结论与建议 201 二、建议 2021、铜陵市土地利用现状图(H50G027062、H50G028062)(比例尺1:10000)2、安徽焦冲矿业有限公司焦冲整合区金硫矿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现状图(比例尺1:5000)3、安徽焦冲矿业有限公司焦冲整合区金硫矿矿区土地利用现状图(比例尺4、安徽焦冲矿业有限公司焦冲整合区金硫矿矿山地质环境问题预测图(比例尺1:5000)5、安徽焦冲矿业有限公司焦冲整合区金硫矿矿区土地损毁预测图(比例尺6、安徽焦冲矿业有限公司焦冲整合区金硫矿矿区土地复垦规划图(比例尺7、安徽焦冲矿业有限公司焦冲整合区金硫矿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部署图(比例尺1:5000)安徽焦冲矿业有限公司焦冲整合区金硫矿位于铜陵市城区南东125°方向约6.1km处,行政区划隶属铜陵市义安区天门镇、大通镇管辖。开采矿种为金矿、硫铁矿,开采方式为地下开采,生产规模*万t/a,矿区面积0.7650km²,现有采矿证有效期限自2018年10月28日至2028年10月28日。为贯彻执行《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做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编报有关工作的通知》(国土资规[2016]21)、《安徽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做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编报的通知》(皖国土资规[2017]2号)取消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制度后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治理和监督责任的落实,维护矿山企业的合法权益,履行治理恢复与土地复垦义务,确保“一矿一方案”的过渡衔接。同时根据《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编制指南》要求,方案每5年为一个阶段进行修编,矿山于2016年4月委托安徽省地质矿产勘查局321地质队编制的《铜陵县焦冲整合区金硫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服务年限即将到修编期,因此,2020年4月安徽焦冲矿业有限公司委托安徽运通地矿科技有限公司编制了《安徽焦冲矿业有限公司焦冲整合区金硫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方案按照《矿山地质环境保方案编制主要目的为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地使用功能和生态环境,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土地2务,技术措施。编制矿山地质灾害治理、土地复垦《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2009年8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19年0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2011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4年4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2009年8月);(6)《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394号令(2003年11月);(7)《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国土资源部第64号令(2017年1月);(10)《土地复垦条例》,2011年3月5日国务院令第592号(2011年3月):(11)《安徽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2015年3月1日;(12)《安徽省非煤矿山管理条例》,2015年5月(13)《安徽省安全生产条例》,2017年12月;(14)《安徽省环境保护条例》,2018年1月。3年12月);(4)《安徽省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技术源厅,2017年12月)中钢集团马鞍山矿院工程勘察设计有限公司,2005年7月;公楼岩土工程勘察报告》,铜陵工程勘察院,2005年12月;铜陵工程勘察院,2006年5月;安徽省地质矿产勘查局321地质队,2010年12月;4省冶金设计院有限公司,2010年12月;书》,中钢集团马鞍山矿院工程勘察设计有限公司,2016年3月;(7)《安徽省铜陵县焦冲金(硫)矿深部及外围勘探报告》,安徽省地质矿产勘查局321地质队,2014年6月;矿产勘查局321地质队,2015年8月;及评审意见书,厦门紫金工程设计有限公司,2016年2月;安徽省地质矿产勘查局321地质队编制的,2016年4月;质矿产勘查局321地质队,2016年4月);报告书》,中钢集团马鞍山矿院工程勘察设计有限公司,2016年10月;影响报告书》,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院有限公司,2016年12月;铜陵有色设计研究院,2018年2月;铜陵市博益矿业工程技术咨询有限公司,2020年1月20日;(17)《铜陵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18)《铜陵市郊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一)方案服务年限5陵有色设计研究院,2018年2月),开采范围为矿权范围内的-596m~-820m间矿体,矿石量共**万t。矿山建设规模设计为*万t/a,设计开采方式为地下开采,矿山损失率13%,贫化率10%计算,矿山总服务年限为8.0a(不包含基建期),基建期2.5a,矿山深部开采工程基建期至2020年8月结束。则截至目前矿山剩余服务年限约8.0年,矿山开采结束后完成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土地复垦、植被管护期需3年,故本方案适用年限为11.0年,即自2020年10月起至2031(二)方案基准期根据实际情况,本矿山为延续矿山,方案的基准准该方案之日起算,暂定本方案基准期为2020年10月。(一)工作的程序进行现场踏勘,开展野外现场调查工作,之后对所收集调具体工作程序详见图0-1。6图0-1工作程序框图(二)工作方法与完成工作量项目组于2020年4月20日~2020年4月24日进行了现场资料收集与踏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矿产资源及开发状况、利用总体规划、矿山开采设计及地质采矿技术条件根据收集到的资料,以2020年1月储量核实报告中1:2000现状图为底图,结合铜陵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提供最新土地利用现状图,于2020年4月20日~2020年4月24日对矿山进行了矿山地质环境、土地资源调查和公众参与调查,根据调查矿区现状周边主要为林地,矿区内土地局部7与程度高,发放问卷10份,回收问卷10份。对所搜集、调查的大量资料进行系统分析整理和归本次对矿山地质环境的调查工作主要采用收集矿工作量文字报告份8调查面积公顷调查路线穿越法调查调查点个水文6个,地质6个。水文地质调查主要包含地表水(水塘)、沉淀池调查点。地质环境地质点照片张分钟1(三)质量评述 从一开始就做到统一方法、统一要求,通过以2020年储量核实报告中实测1:8量监控,对野外矿山地质环境调查工作、室内综合研进行质量检查和验收,并组织有关专家对矿山地质环境条地质灾害、矿区含水层破坏、地形地貌景观(地质遗迹、人文景观)、水土环境污染、土地占用与损毁等关键问题进行了重点把组又征询了方案涉及《安徽省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技术规程(试行)》(原安徽省国土资源厅,2017年12月)和地方人民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意见,并对方案进一步修改完善。总之,本次工作中收集的资和现场调查数据真实可靠,矿山地质环境和土地资家和安徽省现行有关技术规程规范进行,工作精度本矿山为矿权延续矿山,建设规模为*万t/a,剩余生产服务年限为8.0年,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土地复垦、植被管护期3年,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适用年限为11.0年,即2020年10月-2031年9月。9第一章矿山基本情况一、矿山交通位置安徽焦冲矿业有限公司焦冲整合区金硫矿位于铜陵市城区南东125°方向约6.1km处,行政区划隶属铜陵市义安区天门镇、郊区大通镇管辖,矿区中心地理坐标:东经***0**′**",北纬**o**1**"。矿区有简易公路向西与沿新大道相连,可接S321省道、沿江快速通道、铜(陵)~宣(城)和合(肥)~铜(陵)~黄(山)高速公路向北可达宁(南京)~铜(陵)铁路罗凤安货运站,向西28km可达长江码头铜陵港,交通十分便利。见交通位置图1-1。图1-1矿区交通位置图二、矿山简介及矿区范围焦冲金硫矿于2006年7月建成投产,2015年6月经安徽省国土资源厅同意(皖国土资函[2015]1103号),将焦冲原有探矿权范围按南部、北部两个区块进行了分割,南部探矿权与原有采矿权范围整合成为整合区,北部探矿权保留成为安徽省铜陵县焦冲金硫矿北部勘探权范围。2016年1月根据安徽省国土资源厅《关于铜陵紫金矿业有限公司焦冲金硫矿矿产资源划定矿区范围批复》(皖国土资矿划字[2016]02号),划定矿区范围0.7650km²,开采标高-***~-****m。并于2016年换发新采矿证,证号:***********************,有效期自2016年1月11日至2019开采标高-***~-***m。说明:2017年9月,安徽牛山矿业有限公福建紫金矿业集团公司和安徽省地质勘查局321地质队所持铜陵紫金矿业有限公最新采矿许可证由原安徽省国土资源厅于2018年10月20日颁发,信息如下:有效期限:2018年10月28日至2028年10月28日;采矿许可证范围由6个拐点坐标圈定(见表1-1)。表1-1矿区范围拐点坐标点号3°带坐标(1980西安坐标系)3°带坐标(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XYXY23*****水**456(一)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设计概述2016年2月厦门紫金工程设计有限公司提交了《铜陵紫金矿业有限公司焦冲金意见书具体见附件12;地表及井下系统和相关生产、办公、生活等设施。设计新建-580m~820m盲竖井提设计利用-820m以上标高的保有资源(122b+331+332+333类)储量矿石为***2、开发利用方案与2018年2月初步设计的差异(1)开采标高范围、设计利用资源储量和开采中段设计(2)采矿方法不同将中段划分为4个分层,通过分层凿岩巷道回采矿石,电耙出矿,回采完成后对矿2018年2月铜陵有色设计研究院提交了《铜陵紫金矿业有限公司焦冲整合区金硫矿采矿工程初步设计》(以下简称《初步设计》),该方案已通过审查并进行了(一)矿山建设规模及产品方案根据《初步设计》,矿山建设规模为年产矿石(金、铅、锌、硫)*万吨,矿山总服务年限为8年,另外基建期2.5年,深部开采基建期自2018年3月至2020产品方案:金精矿、金铅精矿、锌精矿、硫精矿。其中金精矿:金30~60g/t,银100~800g/t;金铅精矿:金160~220g/t,银1300~1800g/t,铅20~40%;锌精矿:锌35~48%;硫精矿:硫33~35%。表1-2各中段开采服务年限中段损失贫化生产规模(万t/a)服务年限***水水*(二)工程布局表1-3焦冲金硫矿项目组成与布置备注(含办公区)含办公区选矿厂包括选矿厂、原矿堆场、变电站尾矿库(回水池)废石场炸药库废石场新增加1、主工业场地(含办公区)区,总占地面积1.59公顷,其中办公区占地面积为0.4公顷。400m的山坡上,标高为142.2m~142.6m,主要由综合办公楼、职工俱乐部、医务室、停车场地及休闲场所等组成。建筑面积共计0.15公顷,绿化率达35%以上,占地面积0.40公顷。风井位于主井北部约400m,占地面积0.44公顷。工业场地内布置有井架、卷3、选矿厂项目区原矿石堆场和总变电站也布置在选矿厂内。场地内各建(构)筑物依据自然尾矿库总库容为17.1万m³,有效库容为11.97万m³。尾矿库下游设置回水池和回尾矿库占地面积3.25公顷。外坡面全部用块岩铺平压坡其挡水坝为不透水坝。坝高32m,其中坝高18.28m处设一马道,坝顶宽4.5m,内、外坡比1:1.6。坝顶与内坡面为混凝土现浇筑,外坡现有临时废石堆场位于主竖井附近的沟谷中,沟谷狭长纵坡约为9%,两侧山坡坡度20~35°,废石场现状占地面积约0.62公顷,目前该矿为支援当地农村建设,大部分废石已对外销售,现状堆放的废石约有0.60万m²,占地面积为0.62公顷,现状排弃最低标高+110m,最高标高+141m,共形成4个堆排平台,单台阶高7m,平台宽3-5m,边坡角30°。初步设计在原有废石场基础上扩容,本次设计扩容后废石场废石排放标高在141~100m之间,扩容后面积1.16公顷,废石场新增容积为5.94万m²,由3级台阶组成,台阶标高分别为130m、120m、110m,台阶宽5m,边坡比为1:1.4,最终边坡角30°。采矿工艺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是在掘进和采切过程的废石,产生量为1.84万t/a,约合0.74万m³/a。能满足服本项目运输道路总占地面积约1.96公顷。主要为厂内道路,外部运输采用当内道路总长4.36km,平均路基宽4.5m,路面宽3~4m,最大纵坡6%,为混凝土路面和碎石路面。靠近山体一侧局部进行了切坡,切坡高度约3~10m,切坡坡度约30~45°,道路靠山体一侧设置有浆砌石排水沟,外侧设置有浆砌石护墩,部分路公顷。主要建筑为4栋平房。8、炸药库位于矿区东北面。主要由2个1t炸药库、起爆材料库、值班室、岗亭、消防水池、防火明沟、密实围墙等组成,占地面积0.16公顷。(三)开采范围及储量根据初步设计开采范围为16#~34#勘探线之间,其中-***m~-***m矿体开采已接近尾声,按照赋存深度将矿体从标高上分为两部分,一小部分位于-370m~其中-370m~-275m矿体主要分布在16#~20#勘探线之间,矿石资源储量共***万t,考虑到回采这部分矿体需要增加开拓和采切工程量合计**万m³,工程新增概算总投资达1276.26万元,根据技术经济测算,这部分矿体在目前的技术经济条件故初步设计主要针对-596m以下矿体,这部分矿体主要分布在25~34#勘探线计开采矿石量共**万t。设计利用资源储量情况见表1—4。表1-4设计利用资源储量情况见表利用利用利用**水******水****水上上图1-3图1-4选矿工业场地(四)开采方式及顺序用废石+黄沙+水泥进行胶结充填,达到安全强度后,可以同时回采本中段(五)开采方法体和V号矿体,矿体倾角46°~70°,为倾斜~急倾斜,其中厚度>5m的中厚~厚矿体约占矿量的45%,厚度<5m的薄矿体约占55%。根据初步设计,当矿体为厚度>5m的中厚~厚的急倾斜矿体采用分段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矿体为厚度<5m的急倾斜薄矿体采用浅孔留矿嗣后充填采矿(1)结构参数适用于矿体厚度>5m的急倾斜矿体,矿块垂直走向布置,矿块宽度为16m,其中矿房和矿柱宽度均为8m,矿块的长度为矿体的水平厚度,矿块高度为中段高度40m,分段高度为10m,底柱高6m,顶柱高4m。(2)采切工程采准工作:下盘沿脉运输巷道,上盘联络道,分段凿岩巷道,分段沿脉巷由下盘沿脉运输巷道掘进联络道,在联络道端部上掘人行材料风井,井内(3)回采与出矿凿岩:各分段分两层进行回采,采用YT28型凿岩机打上向扇形孔,钎头直径φ38~41mm,孔深2~3m。炮孔间距1m,最小抵抗线0.9m,局部留矿,爆破:采用导爆管起爆,炸药采用矿山现用炸药,每次爆破(4)采场通风新鲜风流从中段运输巷道进入,经人行材料通风井和联络道进入分段沿脉(5)空区处理(1)结构参数适用于矿体厚度<5m的急倾斜矿体,矿块沿走向布置,矿房长度为40m,矿柱6m,矿块宽度为矿体的厚度,中段高度40m,顶柱高6m,底部采用平底结由于矿体产状不规则,通常规模较小,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具体情况调整采由于含硫平均品位达到24.11%,含硫较高,建议在投产前通过实验采场判(2)采切工程掘进一出矿进路。再沿矿体倾向上掘采场天井,规格2m×2m,在天井中每隔5~6m一侧采场掘凿联络道,采场天井垂直高度为中段高度。在采场中间沿矿层掘(3)回采与出矿装药系数为0.55~0.6,炸药量为8~11kg,出矿量约100t左右。出矿:每次爆破后放出崩落矿石量的三分之一,以形成下一个循环作业的(4)采场通风新鲜风流由采场一侧的天井进入采场工作面,污风通过采场另一侧天井从(5)空区处理(六)矿床开拓根据矿体赋存状态和选用的采矿方法及其回采工艺,设计确定中段高度为原设计开采范围内,矿石、废石、人员、材料、设备均由主井提升,主井设计提升能力为500t/d。矿石提升运输:各中段采场爆下矿石由电耙搬运至采再由3t电机车牵引运转运至选厂。废石提升运输:各中段掘进的废石用装岩机本次从-580m中段往下延深开拓,盲竖井设在矿体西南端,地质勘查线34本次续建延深,设计开采范围内,矿石、人员、材料、设备均由盲竖井与主井之间相互转换提升,盲竖井设计提升能力为500t/d。矿石提升运输:各中段采场爆下矿石通过电耙或装岩机装入0.7m3翻转式矿车,由3.0t架线式电机中段由3t电机车牵引运送至主井折返地表再由3t电机车牵引运转运至选厂。废石提升运输:各中段掘进的废石用装(1)利用原有主要开拓工程主井:井筒中心坐标(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为:X=3417007.624,Y=39580813.904,井口标高Z=142.45m,井底标高为Z=-605m,井筒深度为748m,净直径5.0m,采用混凝土支护,井筒内装备有罐道梁及方钢罐道,罐道梁层距风井(竖井):井筒中心坐标(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为:X=3417460.241,Y=39580918.212,井口标高Z=+152.2m,井底标高Z=-420m,井筒深度为572.2m,净直径为3.0m,采用混凝土支护。井筒内设玻璃钢梯子间,层距5m。-420m~-460m回风斜井:井口井筒中心坐标(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为:X=3417234.517,Y=39581071.529,井口标高Z=-420m,井底标高Z=-460m,井筒长度约为108m,井筒净断面为2.4m×2.6m。井筒设行人踏步,风井同时作为-460m~-580m回风斜井:井口井筒中心坐标(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为:X=3417126.052,Y=39581136.007,井口标高Z=-460m,井底标高Z=-580m,井筒长度为255m,井筒净断面为2.4m×2.6m。井筒设行人踏步,风井同时作为安(2)续建延深新增主要开拓工程=-576.7m,井底标高为Z=-845m,井筒深度为268.3m,净直径5.0m,采用混凝土支护,井筒内装备有罐道梁及方钢罐道,罐道梁层距为5m,井筒设有玻璃-580m~-660m回风斜井:井口井筒中心坐标为:X=3417091.734口标高Z=-580m,井底标高Z=-659.4m,井筒长度为193m,井筒净断面为2.4m-660m~-740m回风行人井(竖井):井筒中心坐标为:X=3416999.255,Y=39581274.681,井口标高Z=-660m,井底标高Z=-740m,井筒深度为80m,净直径为2.5m,采用喷射混凝土支护。井筒内设玻璃钢梯子间,层距4.5m。-740m~-820m回风行人井(竖井):井筒中心坐标为:X=3416883.196,Y=39581228.281,井口标高Z=-740m,井底标高Z=-820m,井筒深度为80m,净直径为2.5m,采用喷射混凝土支护。井筒内设玻璃钢梯子间,层距4.5m。-580m中段设有盲竖井提升机硐室、配电硐室。提升机硐室断面9m×12m,长度为19.5m;配电硐室为4.2m×4.5m,长度为12m。排水泵房设在-820m井底车场附近。水泵硐室断面4.5m×6m,长度为24m;配电硐室为4.2m×4.5m,长度为25m。水仓分内外水仓,水仓总容积按可容纳8h的坑内正常涌水量设计,水仓总容积为500m²,其中外水仓容积320m³;内水名称井口备注XYXY1回风竖井-420m~回风斜井*-460m~回风斜井水********-580m~-660m回风斜井*-660m~-740m回******水-740m~回风行人井图1-5开拓系统剖面图(六)地表移动范围的确定(七)选矿方案该矿仍利用已建选矿厂设施和较成熟的选矿工艺流程。选矿工业场地位于主井西北侧直距500m处一平缓低洼地带,年加工处理原矿石10万吨,选矿设(八)废弃物处置情况矿山已建有完善的给排水系统,在主竖井场地附近山体标高169m和172m处建有容积300m³和400m³新水水池,同时在选矿厂附近标高140m处建有150m³送至300m³新水水池;消防用水储存在现有400m³生产新水水池中,其中消防水量200m³,平时不得动用。多余的水进入尾矿库,尾矿库下游设置回水池和泵,将库内澄清水全部扬送到选厂西侧150m³高位水池循环利用。根据业主排水统计资料,-580m以上井下的实际正常排水量约为1045.77m²/d,雨季最大排量约为1211.62m²/d。另外采矿生产排水80m/d,生活区排水量24m²/d。目前,矿山正常生产总排水量为1149.77m/d,雨季总最大排经泵扬送至选厂回水池,水量为516t/d,选厂无工艺废水外排。尾矿库回水也经泵扬送至选厂回水池,水量为981t/d,供选矿生产使2、废石矿山固体废物主要有基建期废石、生产期采矿废石。项目基建期产生的废他项目建设(筑路或支援农村建设)。矿山废石堆场位于主井附近的沟谷中,沟谷狭长,落差50m,沟底平均纵坡约为9%,两侧山坡坡度20~35°,沟形较好。现废石堆场占地面积0.62公顷,该矿生产的尾矿平均含硫10%,平均含金0.9g/t,属于低硫产品,对外销售,设计该矿仍利用现有尾矿设施,尾矿库在选厂东侧直距150m处,最低标高约+68m左右,为坝基位置,库内底部埋设有排32m,坝顶标高+100m,长92m。该坝为干砌石护坡碾压堆石坝,坝外为1:1.5护坡。总库容为17.1×10⁴m³。尾矿库库容利用系数取0.70,则有效库容为尾矿库下游设置回水池和回水泵,将尾矿库澄清水全部扬送到选厂内的高(九)充填系统原环评批复及验收文件(铜环函[2011]254号)(见附件)中,要求企业加续。在后期的实际建设过程中,企业因考虑到焦在离地表540米以下),沿走向长只有80米~150米,围岩稳固,采空区顶、底板均为坚硬~较坚硬岩组,同时矿山又采取预留永久性矿柱间柱、顶柱采用石胶结充填系统替代。并于2011年8月委托江苏省冶金设计院有限公司(甲级设计资质)提交了《铜陵紫金矿业有限公司铜矿山采空区专项治理检查工作的通知》(皖安监函(2011)320号)文件的要求如下:充填开始时,先将废石耙运到充填工作面均匀堆放,每次量为ZDPJ-30型电耙7~8耙。再从地表按配比将水泥和黄沙用矿车运到待充填空区,加水后然后用1:2的水灰比,1:5灰浆比的砂浆充填接顶,并在充填体周边用钢钎捣(一)开采历史及现状该矿山于2006年7月建成投产,现为采选联合生产企业,实际采、选能力为***吨/日,年处理矿石*万吨,主要产品为金采用地下开采方式,竖井开拓方案,自上而下开采,已建主井、风井2条竖井,消耗矿石量111b类***万吨,矿山保有矿石总量(122b+331+332+333类)***万场扩建外,其它工程延续使用。现有地表工程总占地面积为12.26公顷。(1)根据安徽省地质矿产勘查局321地质队2010年12月提交的《铜陵紫矿山焦冲金硫矿井下-460m中段以上形成31个采空区,采用C15矸石砼胶结充填采空区12个,现已依据江苏冶金设计院有限公司设计的采空区治理方案采用废石等充填材料对采空区进行充填处理16个;封闭和废石充填联合法处理-460m~-596m形成30个采空区,C15矸石砼胶结已充填采空区16个。矿山依据江苏冶金设计院有限公司设计的采空区治理方案采用废石等充填材料对采空区进行充填处理10个;封闭和废石充填联合法处理采空区2个。未充填采空区2个,分布在-596m中段26线附近,体积分别为1994m³和737m³。对于未充填的2个采空区须依照采空区治理方案利用深部技改产生的废石进行下一步治理。(2)矿山目前开展了以下采空区治理工作:采空区间柱、顶柱已采用矸石砼胶结充填,间柱、顶柱宽5m~8m,平均约6.5m,矿房净宽约20m,长约40m,分层高度约20m,砼柱面积占其所分摊空区面积比例约0.35;在-472m~-460m、-586m~-580m形成了两处水平充填C15矸将采空区全部予以永久封闭,设计采用砼墙,有墙体均需设置壁槽,壁槽深度不小于0.5m,并留设滤水管(无缝钢管φ102×5mm,长10m,周边钻有φ6mm菱形布设的小孔,外包一层土工布);采用废目前矿方已按照《铜陵紫金矿业有限公司铜陵县焦冲金硫矿采空区治理方案》的设计要求对采空区进行了治理,并于2011年12月20日组织安徽省地质(二)矿山储量根据铜陵市博益矿业工程技术咨询有限公司于2020年1月20日编制完成的《安徽省铜陵市郊区焦冲整合区金硫矿2019年度矿山储量年报》,通过资源储量核实估算,截至2019年12月31日,整合区内累计查明资源储量 (111b+122b+331+332+333类)***万吨,,金金属量***千克,金平均品位6.23g/t;硫元素量******吨,硫平均品位26.10%;铅金属量******吨,铅平均品位2.24%;锌金属量******吨,锌平均品位4.46%;矿山自开采以来,累计消年12月31日,矿山保有矿石总量(122b+331+332+333类)**万吨,金金属量****千克,金平均品位5.28g/t;硫元素量******吨,硫平均品位25.84%;铅金属量****吨,铅平均品位2.29%;锌金属量*****吨,锌平均品位3.60%。(一)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2016年4月,安徽省地质矿产勘查局321地质队编制提交了《铜陵县焦冲整合区金硫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源局组织的评审并进行了备案(见附件8)。方案适用年限15年,圈定方案评估区范围347.38公顷。主工业场地(含办公区)、风井工业场地、尾矿库(回水池)、废石场、运输道预测评估:风井工业场地和排土场将新增加破坏林地面积6540m²;地表错动范围总面积0.3768km²,确定地表错动范围土地损毁程度为轻度。矿业活动对废石场、尾矿库压占土地拆除建筑物、平整土地造林治理区(A)、运输道路压占貌区(D)。边坡稳定性。对主井工业场地(含办公区)、选矿厂、尾矿库附属的排水、水处矿山目前为生产矿山,矿山地表各场地设施将继续使用,矿山已实施的工序号分类工程工程措施内容备注实施情况1保护治理工程建(构)筑物未实施2井口浆砌片石封闭墙未实施3废石回填井筒未实施4复垦林地硬质土剥离剥离厚度未实施56覆土厚度789株株监测地面变形监测年2土地资源环境监测年6测水质观测年6水量观测年6尾矿库水质监测水质观测年6边坡工程监测年6点,监测边坡稳定性。对主井工业场地(含办公区)、选矿厂、尾矿库附属的排原治理方案估算投资费用为293.56万元,包含了建筑拆除和土地复垦等工费用较原治理方案有所减少。本次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总费用为61.62万元。(二)矿山土地复垦方案2016年10月,中钢集团马鞍山矿院工程勘察设计有限公司提交了《铜陵紫金矿业有限公司焦冲整合区金硫矿采矿工程土地复垦过原安徽省国土资源厅审查(见附件9),并进行了备案。地和采矿用地,现状损毁总面积为12.26公顷;预测矿山闭坑时损毁土地资源总面积为54.80公顷,拟损毁土地资源的为选矿厂、尾对主井工业场地(含办公区)、选矿厂、尾矿库排水设施和矿区道路予以保留,其余场地予以复垦。复垦区面积为54.80公顷,复垦责任范围面积为14.96有林地,复垦有林地面积1.16hm²;矿山服务期满后,风井工业场地、施工队宿施工队宿舍及炸药库已损毁土地0.79hm²,矿山服务期满后拟复垦有林地面积0.79hm²;复垦方案设计整合区采矿工程服务期满后,在尾矿坝坝面覆盖客土后经估算,静态总投资436.23万元,动态总投资890.90万元,亩均静态投资3.24万元,亩均动态投资7.22万元。业场地(含办公区)、选矿厂、尾矿库等空闲场地和道路两侧植树绿化,根据现场调查,道路两侧及建筑物周边绿化效果较好,植被生长茂盛,已复绿面积约0.25公顷,矿区绿化面积达到可绿化面积的85%以场地进行了治理恢复。土地复垦方案设计工程量及已实施情况见表1-7。表1-7复垦工程量汇总序号措施单位数量实施情况1未实施坡已实施未实施已实施浆砌砖建筑物拆除未实施推土机清理硬化地表未实施硬化地表及建筑垃圾清未实施未实施未实施未实施排水沟土质结构,梯形断面,底宽0.4m,深0.4m,边坡比1:1已实施未实施株未实施株未实施株未实施未实施株未实施株未实施未实施未实施地表位移监测样已实施复垦林草效果监测已实施复垦植被管护已实施原复垦方案静态总投资436.23万元,动态总投资890.90万元。本次复垦方案静态总投资545.78万元,动态总投资710.15万元。静态总投资与原方案基本一致,动态总投资有所减少,是因为本次方案适用年限(11年)较原复垦方案适用年限(15年)有所减少导致价差预备费减少所致。铜陵县焦冲金硫矿整合矿区位于铜陵市城区南东125°方向约6.1km处,行政区划隶属铜陵市义安区天门镇、郊区大通镇管辖,矿区中心地理坐标:东经***°**′**”,北纬**°**′**”。设计采用地下开采方式,设计采用盲竖井延深方案。设计开采-***m~-***m中段间矿体>5m的中厚~厚的急倾斜矿体采用分段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矿体为厚度<5m的急倾斜薄矿体采用浅孔留矿嗣后充填采矿法,对于边难残小矿体仍采用房柱法。共划分6个中段水平,设计共划分6个中段,分别为-620m中段,-660m中施工队宿舍和矿区道路。矿山保有矿石总量(122b+331+332+333类)**万吨,金金属量*****千克,金平均品位5.28g/t。一、矿区自然地理料,多年平均降水量1375.8mm,以1983年为最大,年降雨量2573.7mm,1978年年雨量最小,仅为768.5mm,年最大降雨量是最降水主要集中在汛期5~9月,为802mm,约占全年的58.3%。10年一遇最大24h降水量174.2mm。多年平均气温16.2℃,平均蒸发量1517mm,≥10℃积温5792.2℃,历年最大风速24m/s,平均风速2.8m/s,历年主导风向E,历年最大冻土深度12cm。方案编制区主要气象特征见表2-1。表2-1方案编制区主要气象特征一览表项且内容平均℃极值最高C最低℃降水平均多年10年一遇水面蒸发量多年平均相对湿度年平均%日照h℃年均最大风向多年主导风向E冻土深度最大积雪深度最大无霜期d(二)水文东折,流经铜陵境内达55km。长江铜陵段年平均流量为29500m³/s,最大达43100m³/s,最小为24300m³/s。长江铜陵段长江水位一般在每年3-4月开始上涨,7月份出现洪峰,当月平均水位为10.44m,枯水期在12月份至翌年的2-3月份。(三)地形地貌矿区总的地势是中间高两侧低,中间山体总体走最高点龙笔山标高235.5m,一般120~200m,北西侧谷地最低点标高44.3m,地矿区地貌为丘陵,微地貌有高丘和山前斜地(图2-2)。山前斜地:分布于矿区外的坡麓地段,地面标高28m~50m,主要由第四顺安河顺安河图2-2矿区第四纪地质地貌图(四)土壤根据《土地复垦质量控制标准》(TD/T1036-2013)分类,矿区位于安徽南部,复垦类型区为长江中下游平原区,土资源的特点是:土源较丰富,土层较厚,土壤剖面:根据对焦冲金矿的现场踏勘,落叶层和腐殖质层厚度为20cm,淋溶层的厚度为40cm,表土层厚度为60cm。土壤厚度:根据地质报告和现场踏勘,矿体出露部位土层厚度一般为0.3m-1.0m,平均厚度为0.6m。土壤参数:对矿区土壤的实测值,pH值6.03,表层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3.3179%,全氮平均含量0.2026%,全磷0.033%,全钾2.6210%。土壤容重1.04g/cm²。对照表D.3长江中下游平原区土地复垦质量控制标准,见表2-3。表2-3矿区土地复垦质量的控制标准与实际对比表复垦方向指标类型实际值地有效土层厚度(cm)土壤容重(g/cm2)壤质粘土4草地人工草地有效土层厚度(cm)土壤容重(g/cm2)壤质粘土表2-6对照结果表明,矿区土壤栽植为林草地能满足《土地复垦质量控制矿区土壤主要为黄棕壤。矿区黄棕壤为A-C构型,林地表土层厚度30到40厘米不等,质地砾质性强,结构性差,表土层下部即为风化母质。根据《铜陵紫鞍山矿院工程勘察设计有限公司,2016年10月),现状土壤监测结果(表2-3),图2-3土壤剖面图表2-3土壤现状监测结果监测项目取样深度pH(无量纲)镉汞砷铜铅铬锌镍(五)植被项目区植被类型属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域中的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落种有狗牙根、三叶草等。主要植被见照片2-1。照片2-1矿区植被(一)地层岩性组、石炭系上中统黄龙船山组、泥盆系上统五通组(图2-2、图2-3)。自老至2、石炭系中上统黄龙船山组(C₂a):钻孔揭露,总厚度46~68m,底部为灰白色巨厚3、二叠系(1)下统栖霞组(P₁q):钻孔揭露,按其岩性特征可分为上、下两部分。含燧石结核大理岩、大理岩化灰岩。其自顶部往下20~30m,常见一层厚5~8m不等的硅质岩即上硅质层。厚度176~196m。(2)下统孤峰组(Pg):钻孔揭露,下部为紫红、灰、灰黄色页岩、含锰(3)上统龙潭组(P₂1):钻孔揭露,下部为灰黑、灰褐色及黑色含炭质页页岩,夹煤1~3层。厚度57~71m。(4)上统大隆组(P₂d):钻孔揭露,下部以灰黑色硅质页岩、黑色燧石层为主,夹灰黑色泥质页岩,含燧石条带的硅质页岩和灰岩透镜体,底部有一层(1)下统小凉亭组(T₁x):钻孔揭露,下部为浅青灰色薄层泥灰岩、浅黄褐色钙质页岩,夹中厚层灰岩及透镜状灰岩;底部有20cm的粘土夹砾石。上部(2)下统塔山组(T₁t):出露于矿区中部,下部为黄绿色钙质页岩、青灰(3)中统南陵湖组(T₂n):出露于矿区东、西两侧,下部为淡灰~青灰色层状灰岩。厚度大于200m。变质后为灰白色大理岩或大理岩化灰岩。(4)中统分水岭组(T₂f):出露于矿区南东及北西角,下部以浅灰~深灰5、第四系图2-5矿区A-A’地质剖面(二)构造矿区位于大通~顺安复向斜次级青山背斜中段南东翼近轴部。轴部地层由北东23~28°,微呈“S”形弯曲,被后期辉石闪长岩、闪长玢岩及F₁断层截断错开。轴面微向南东倾斜,倾角85°左右。北西翼地层倾角F₁逆断层:分布于矿区南部,长约1.8km,走向320层两边地层发生错位,错距65m左右,北东盘向北西方向平移,南西盘向南东3、裂隙(三)岩浆岩矿区内岩浆岩较为发育,侵入岩主要为辉石闪长岩、闪长岩和闪长玢岩和辉石闪长岩:分布于北傍山,沿背斜轴部隆起处侵入,呈岩墙状产出。平闪长玢岩:分布于北傍山以北,北东方向两处零星出露,受北东向断裂构800m,呈岩枝状侵入,平面上多呈不规则形状,亦受北东、北西两组断裂构造二长斑岩:由钻孔控制,受北东向断裂构造控制,平面上呈长条状~椭圆此外,在钻孔中尚见有零星辉绿岩、辉绿玢岩和煌斑岩等岩脉穿插,均为2、地震级均小于5级,产生的影响多为有感,其中2011年的两次地震影响较大,导致国家标准《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征周期分区为I区(0.35s),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分区为0.05g(地震烈度为VI度区);大通镇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分区为I区(0.35s),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分区为0.10g(地震烈度为VⅡ度区)(图2-3,表2-4)。表2-3评估区及周边地区地震情况一览表发生时间发生地点震级影响1535年1月14日贵池铜陵地震1561年1月贵池贵池、铜陵地震1642年10月1日贵池殷汇1653年2月14日贵池1653年10月21日贵池1918年6月4日贵池殷汇1970年东至2004年2月28日2005年11月26日2005年12月19日2006年1月28日贵池石台交界2008年4月8日贵池2011年1月19日安庆市区与怀宁交界数千处屋受损2011年9月10日江西瑞昌市表2-4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与地震烈度对照表加速度地震烈度注:上表来自(《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附录G表G.1),a为场地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图2-6安徽省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据《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图(2015)》)(五)水文地质条件(1)区域水文地质概况岩溶发育,发育深度可达200m,为地下水补给区。两侧为陶家山向斜和朱村向构造,蕴藏有丰富的岩溶裂隙水,钻孔单位涌水量0.5~1l/s·m,单井开采量孔隙水、碳酸盐岩类裂隙岩溶水、基岩裂隙水3个类隙类型进一步划分出6个含水岩组(表2-5)。表2-5地下水类型及含水岩组划分表地下水类型富水程度类地层代号中细砂,砂砾石灰岩、条带状灰岩、白云质灰岩、大理岩碳酸盐岩夹碎屑灰岩、泥质灰岩、泥岩石英砂岩、石英粉细砂岩、泥岩、泥质粉细砂岩石英闪长岩、辉石闪长岩、δ、γδ、δμ等(1)含水岩组及富水程度分布于坡麓地带,厚度一般0.5~10.0m,岩性主要为粉质粘土、含铁锰结按岩石组合方式和岩性分粉砂岩、页岩含水层和硅质岩、砂岩、炭质页岩埋藏于深部的泥盆系上统五通组,岩性为粉砂岩、细砂岩、页岩等,岩石埋藏于中深部的二叠系上统大隆组、龙潭组和下统孤峰组,主要岩性为硅接和间接顶板。网状闭合裂隙和方解石细脉发育,富水程度弱~极弱的,为出露于背斜轴部的三叠系下统塔山组和小凉亭组,岩性为钙质页岩夹灰岩上部厚层灰岩含水层(T₂f、T₂n)出露于背斜两翼,地表岩溶发育,主要有岩溶洼地,平面形态为园形~椭埋藏于深部的二叠系下统栖霞组和石炭系中上统黄龙船山组,岩性为厚层弱含水段,地下水扩散速度约为1m/h,流速较慢,岩性为黄龙船山组白云石大SK1603在孔深12.27m(标高-326.96m)出现涌水,其余钻孔均未出现涌(漏)水现象;据-340m~-620m中段揭露,绝大多数巷道干燥,局部地段出现潮SK3302抽水试验,抽水几分钟后掉泵,孔内无水。富水程度弱~极弱的,为地表岩石为辉石闪长岩、闪长玢岩和闪长岩,深部钻孔见有辉绿玢岩、煌局部为导水构造,如副井在-223.5~-232.0m见出水点7个,涌水量73.1~图2-7矿区水文地质图图2-8矿区33线水文地质剖面图断裂北东盘向北西方向平移,南西盘向南东平移,错距为65m左右。断裂带内岩溶不发育,仅个别巷道揭露少量溶洞。钻孔、巷道溶洞情况见表2—5。孔号孔口地层时代水文地质特征无充填,水位上升水位上升副井筒365.40~后干涸,以CM25溶洞规模最大1.47×10.40m。(1)地下水动态(2)含水层之间及与地表水的水力联系(1)地下水动态(2)各含水层与地表水的水力联系(3)各含水层之间的水力联系塔山组中部角岩夹大理岩和大理岩夹角岩,裂隙发育,涌水量5.0~57.6m³/h;与辉石闪长岩接触带,涌水量7.5~168.5m³/h,一般为70.0m³/h,掘进至标高根据矿山最新的储量核实报告,矿山涌水量统计结果见表2-6。表2-6矿区矿坑历年排水量统计一览表(万吨)月份10月11月12月日均(吨)I号主矿体分布在26~33线之间及两侧,主要赋存于二叠系下统栖霞组上硅质层及其下部1~10米处,以及闪长玢岩与栖霞组接触带部位。走向长338.05米,倾向延深35~170米,赋存标高为-596~-830米。经过多年开采,现有巷道分布标高为-340米~-580米,矿山井下排水先由泄水井下放至-580米中段,再集中排出地表。未采矿体分布在-580米中段下方,与已采矿体的开采技术条件相似,故采用水文地质比拟法预测矿坑涌水量,以近五年-580米中段平均涌水量1045.77m³/d作为正常涌水量比拟,以近五年中最大涌水量1211.62m³/d作为最大用比拟法选用公式:627.7米。计算结果见表2-7。综上所述,矿区水文地质条件属中等类型。(六)工程地质条件1、岩土体类型及工程地质特征根据岩土体的成因类型、岩性、结构、岩相变化、物理力学性质差异程度,分为1个土体类型,4个建造类型。(1)土体类型及工程地质特征①中压缩性粘性土分布于冲沟谷地,为第四系全新统粘土、粉质粘土,厚度0.5~25.0m,稍湿,可塑,天然含水量较高,中压缩性,承载力特征值为150kPa左右。②低压缩性粘性土(2)岩体类型及工程地质特征根据岩体成因、岩石组合及物理力学性质等因素,划分4个建造类型、6岩性为粉砂岩、砂质页岩、石英砂岩等,属坚硬岩,岩石RQD平均值为36.0%,硅质岩、砂页岩、炭质页岩综合体:由二叠系大隆组、龙潭组和孤峰组硅坚硬~较硬岩,粉砂岩、硅质页岩为坚硬岩。岩石RQD平均值为49.0%,岩石条带状灰岩综合体:由三叠系下统塔山组组成,岩性为条带状灰岩夹钙质但大部分为方解石脉充填。属坚硬岩,岩石RQD平均值为44%,岩石质量属劣不发育,属坚硬岩,岩石RQD平均值为51%,岩石质量属中等的,岩体中等完厚层灰岩、薄层灰岩综合体:出露于地表,由三叠系南陵湖组、分水岭组岩,岩石RQD平均值为62%,岩石质量属中等的,岩体中等完整。仅-420m中段见少量溶洞,方解石脉发育,属坚硬~较硬岩,岩石RQD平均值为67%,岩石质量属中等的,岩体中等完整。岩石RQD平均值为72%,岩石质量属中等的,岩体中等完整。表2-5矿区岩石主要物理力学指标一览表地层时代岩石名称饱和重度饱和单轴抗压强度饱和抗剪断强度内聚力内摩擦角大理岩角岩大理岩互层角岩夹大理岩辉石闪长岩辉石闪长岩辉石闪长岩闪长玢岩闪长玢岩辉绿玢岩辉绿玢岩硅质岩粉砂岩含炭、钙硅质页岩大理岩化灰岩大理岩化灰岩大理岩(1)结构面特征矿区发育Ⅱ、IV级结构面。按成因类型分为原生结构面、构造结构面和次此外,岩浆侵入围岩形成的侵入接触面,形态复杂、产状各异,其两侧岩带旁侧见泉水出露,在-420m坑道沿脉中见角砾岩带厚9.5m,角砾岩成份与围IV级结构面:节理裂隙,巷道揭露栖霞组大理岩,以近东西向和北西向两主要发育于浅表,由风化作用和溶蚀作用形成的风化裂隙和溶蚀裂隙,它(2)结构体特征结构体是由不同产状的各种结构面将岩体切割而成的单元体,岩体的结构(七)矿体地质特征根据2015年8月《安徽省铜陵县焦冲整合区金硫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 (2015)》,整合区内共圈定矿体27个(图2-5),其中主矿体1个,编号为IIV₁、14号矿体为金硫锌共生矿体;①号矿体为金铅锌共生矿体;11号矿体为金I号主矿体:分布于25~33线,由11条勘探线38个钻孔、15条穿脉坑道控制。矿体主要赋存于二叠系下统栖霞组上硅质层及其下部1~10m处(部分产于闪长玢岩与栖霞组接触带部位),矿体呈似层状(具膨缩、分枝现象)。总体侧伏角30°左右;矿体走向长360m,倾向延深65~553m、平均为205m。工程Ⅱ号次要矿体:分布于21~22线,由2条勘探线3个钻孔控制。为I号矿体沿走向(向北东方向)尖灭再现的矿体,矿体呈透镜状,总体走向北东,倾向南东,倾角21~31°;矿体走向长80m,倾向延深40~63m、平均52m,工程见Ⅲ号次要矿体:分布于26A~29线,由5条勘探线8个钻孔、1条穿脉坑道控制。赋存于I号矿体上部(栖霞组上硅质层上部,接近顶部的层间裂隙中),矿体呈透镜状~似层状(具膨缩现象),总体走向北东,倾向南东,倾角40~65°;矿体走向长110m,倾向延深0~109m、平均42m,工程见矿厚度0.55~V号矿体:分布于30~31线,由2条勘探线4个钻孔控制。赋存于栖霞组右;总体向南西侧伏,侧伏角40°左右;矿体走向长80m,倾向延深77~111m、Ⅲ₇号次要矿体:分布于18~20线,由5条勘探线9个钻孔、1条穿脉坑道控制。赋存于I号矿体上部(栖霞组上硅质层上部,接近顶部的层间裂隙中),矿体呈透镜状~似层状(具膨缩现象)。总体走向北东,倾向南东,倾角20~其余22个零星矿体:呈透镜状,走向北东,倾向南间。长度在20~116m之间,厚度在1.03~11.42m之间,倾向延深在40~119m表2-6主、次要矿体地质特征一览表形态空间分布长见矿厚度(m)倾向倾角)勘探线最大自至自至I状65~87南东3300Ⅱ状75南东2258Ⅲ状~状54南东2931Ⅲ7状~状39~577南东2092V状~状53南东3112铅、锌、砷等。整合区内矿体金平均品位6.19g/t,金的含量变化属均匀型(金品位变化系数70.63%);整合区内矿体硫平均品位26.31%,矿石品级主要为二级品,硫的含量变化属均匀型(硫品位变化系数22.83%);全矿床铅平均品位2.24%,品位变化系数84.93%,属较均匀型;全矿床锌平均品位4.46%,品位变化系数81.88%,属较均匀型。矿体严格受地层和接触带复合控制,其顶底板围岩基本为不同部位的矽卡矿石自然类型分为14种,主要为磁黄铁矿矿石(Pr),占比28.43%;含金磁黄铁矿矿石(PrAu),占比21.92%;含金铅锌磁黄铁矿矿石(PrPbZnAu),占比21.43%。其次为含金锌磁黄铁矿矿石(PrAuZn),占比8.83%;含铅锌磁黄铁矿矿石(PrPbZn),占比5.51%;黄铁矿矿石(Py),占比3.47%。其余占比都小于3%。矿石工业类型为原生硫化矿石;按有用组份含量划分有:金矿石、金硫矿镇域总面积166平方公里,辖1个社区、17个村委会、347个村民小组、261个自然村,共14648户,45385人。天门镇近三年社会经济情况见表2-7。表2-7天门镇近三年社会经济情况表年份乡镇人口(人)农业人口(人)人均纯收入(元)2017年良好2018年良好2019年良好蚌埠并称安徽“四大商埠”,有“小上海”之美誉。现为铜陵南部新城核心区,国土面积70.72平方公里,辖6个村、3个社区、2个居委会,人口2.3万人。徽“两山一湖”的北大门。大通镇近三年社会经济情况见表2-8。表2-8大通镇近三年社会经济情况表年份乡镇人口(人)农业人口(人)人均纯收入(元)2017年良好2018年良好2019年良好根据《铜陵市土地利用现状图》(********和********),项目区范围内土1、本项目划定矿区主要土地利用类型为采矿用地和其他林地,矿区总面积为76.50公顷,其中,其他林地73.20公顷,采矿用地3.30公顷。矿山已损毁土地面积12.26公顷,为压占和挖损损毁,损毁土地资源类型为采矿用地(4.18公顷)、其他林地(5.47公顷)。矿山已损毁土地局部进行了复垦,已损毁土地现状见表2-6和图2-7。表2-6已损毁土地现状统计表林地(03)其他林地(033)主井工业场地(含办公区)0选矿厂0炸药库0尾矿库0废石场0表2-7复垦区土地权属统计表单位:公顷土地分类总计03林地20城镇村及工矿用033其他林地204采矿用地铜陵市郊区大通镇大院村铜陵市义安区天门镇兴化村0铜陵市义安区天门镇双龙村2、权属现状:根据踏勘,结合项目区二调图得知,复垦区内土地属于铜陵5、项目区周边地类有水田、旱地、有林地、其他林地、坑塘水面和农6、项目区周边地貌属低山、丘陵,由于矿区300米外有村庄,道路等矿区及周边有村村通公路通往评估区附近各村庄,路面为水泥路面,宽约目前,评估区内已修建有矿区道路连接各地表工程和外部道路,路基宽3~4m,路面宽2~3m,为碎石路面,局部已硬化为混凝土路面,局部切坡高度约1~3m,坡度20~40°,两侧为树木和杂草,植被茂盛。破坏地质环境的交通工程图2-7人类工程活动强度分布图矿区周边地表最大水体为东部的焦冲水库,位于矿区北东侧直线距离约矿山自2013年绿色矿山创建以来实施了很多治理工程,现已成功申报国家矿山已实施的工程共投资约150万元。现结合现场调况简述如下(详见附图1矿山现状图):泥砂浆进行抹面和衬底,排水沟总长约1200m,宽约0.5m,深约0.6m。照片2-2道路一侧截水沟照片2-3选矿厂废水处理池行硬化,总硬化面积约2.93公顷。照片2-4主井工业场地已硬化处理进行复绿,总复绿面积约1.35公顷。根据现场调查,现状植被复绿效果较好,照片2-5办公区前方绿化在选矿厂、工业场地等切坡边坡处设置了浆照片2-6选矿厂内挡墙冬瓜山铜矿位于铜陵市铜官区,距离本矿山直线距离约10.0km,为地下开尾矿库等共14个单元。(1)塌陷坑充填:对老鸦岭塌陷坑进行石方回填,充填深度12.6m,覆土、植树,复垦面积约1.80公顷。(2)林地复垦:对选矿厂、办公区及周边空闲场地复垦种植林木,种植乔木主要为女贞和泡桐,种植灌木主要为栾木,种植密度为2500株/hm²,株距(3)路面整修:进场道路等采用混凝土进行地面硬化。(4)尾矿库:对杨山冲尾矿库进行复垦,面积约20.0公顷,对场地进行土方回填,覆土厚度60cm,覆土后对场地进行平整。复垦场地覆土平整后,种植林木,底盘选择种植灌木栾木,种植密度为2500株/hm²,株距2m×2m;场地内沟1条,排水沟8条,均采用浆砌块石结构。(5)井口采用浆砌砖进行支护,同时,矿区内制作了大量的宣传牌和警示矿山已实施的治理工程总投资为662.73万元。照片2-7矿区入口植被复绿,道路硬化照片2-8选矿厂周边植被绿化照片2-9办公区周边花圃绿化照片2-10井口支护、宣传牌由于本矿山与冬瓜山铜矿均位于铜陵市境内,两矿山开采方式均有地下开统五通组。采矿权面积为76.50公顷,矿(一)资料收集野外调查工作于2020年4月20日起,至2020年4月24日结束。开展野(二)野外调查地质灾害调查包括清查矿区范围内地质灾害点,主要对矿区范围内地层岩穿越法和地质环境追索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采用2019年8月储量年报实测1:2000现状图为底图,同时参考铜陵市土地利用现状图、地貌类型图、植被覆盖度图等图件,调查的原则是“逢村必问、遇沟必看,村民(一)评估范围和评估级别依据国土资源部DZ/223-2011《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编制规范》(以下简称《规范》)的有关要求,矿山地质环境调查评估的范围应包括采本矿山矿权范围为76.50公顷,将矿权登记范围开采损毁土地植被资源影响范围包含在内来确定本次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范围,评估区面积347.38公顷,评估区拐点坐标见表3-1。表3-1评估区范围拐点坐标(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点号点号172839456面积:347.38公顷(1)评估区重要程度评估区范围内有办公区和附属用房等分散性居民,人数表3-2评估区重要程度分级表(表B.1)重要区较重要区较轻区分布有500人以上的居民集中居住区分布有200-500人以上的居民集中居住区路、铁路、中型以上水利、电力工程或其他重要建筑设施分布有二级公路、小型水利、电力工程或其他重要建筑设施矿区紧邻国家自然保护区(含地质公园、风井名胜区等)或重要旅游景区(点)紧邻省级、县级自然保护区或重要旅游景区(点)或旅游景区(点)(2)矿山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a)水文地质条件中等。矿体位于当地侵蚀基准面以下,矿体及其顶底板岩1045m³/d,雨季最大排量约为2000m³/d,矿山排b)井巷围岩以层状~薄层状结构为主,矿体顶底板和围岩稳固性较好,仅e)采空区主要分布在-500m以上,空区总体积约8.54万m³,投影面积约2.30公顷。其中-420m中段:-370~-391m分段采空区体积2.9039万m³,-391~-420m分段采空区体积2.7587万m²;-460m中段:-420~-431m分段采空区体积1.1474万m²,-431~-460m分段采空区体积1.0851万m²。-391m以上采空区保采用C10矸石砼胶结充填。矿山-500m中段采空区体积约0.6437万m²,采空区宽6m,顶柱宽4m,矿房净宽10m,分层高度20m,砼柱面积占其所分摊空区比例表3-3井工开采矿山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分级表(C.2)1.主要矿层(体)位于地下件复杂,充水水源多,充水含水层和构造破碎带、岩溶裂隙发育带等富水性强,补给条件好,与区域强含水层、地下水集中径流带或地表水联系密切,老窿(窑)水威胁大,矿坑正常涌水量大于10000m³/d,地下采矿和疏干排水容易造成区域含水层破件较好,与区域强含水层、3000-10000m³/d,地下采矿和给条件差,与区域强含水层、地下水集中径流带或地表水小于3000m/d,地下采矿和疏干排水导致矿区周围主要充水含水层破坏可能性小。结构、散体结构为主,软弱带、岩溶裂隙带发育,岩石风化强烈,地表残坡积层、基岩风化破碎带厚度大于10m,矿层(体)顶底板和矿岩石风化弱,地表残坡积层、5m,矿层(体)顶底板和矿3.地质构造复杂,矿层(体)大,断裂构造发育或有活动断裂,导水断裂带切割矿层(体)围岩、覆岩和主要含水3.地质构造简单,矿层(体)4.现状条件下原生地质灾害发育,或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类型多,危害大5.采空区面积和空间大,多次重复开采及残采,采空区未得到有效处理,采动影响重复开采较少,采空区部分5.采空区面积和空间小,无重复开采,采空区得到有效处不利于自然排水,地形坡度一般大于35°,相对高差大,地面倾向与岩层倾向基本一致。地形坡度一般为20°-35°,形态简单,地形起伏变化平缓,有利于自然排水,地形坡度一般小于20°,相对高差小,地面倾向与岩层倾向多为注:采取就上原则。前6条中只要有一条满足某一级别,应定为该级别。(3)矿山生产建设规模根据《初步设计》,安徽焦冲矿业有限公司矿山设计生产规模为*万t/a,(4)评估级别的确定表3-4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分级表(表A.1)评估区重要程度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复杂简单重要区大型一级一级一级中型一级一级一级小型一级一级二级较重要区大型一级一级一级中型一级二级二级小型一级二级三级较轻区大型一级二级二级中型一级二级三级小型二级三级三级(二)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现状评估(1)采空塌陷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质矿产勘查局321地质队,2010年12月),《铜陵紫金矿业有限公司铜陵县焦冲金硫矿采空区治理方案》(江苏省冶金设计院有限公司,2010年12月),并已采完。矿山自2018年3月进行深部扩建工程建设,目前,基建工程已接近尾矿山焦冲金硫矿井下-460m中段以上形成31个采空区,采用C15矸石砼胶结充填采空区12个,现已依据江苏冶金设计院有限公司设计的采空区治理方案采用废石等充填材料对采空区进行充填处理16个;封闭和废石充填联合法处理采空区3个。-460m中段以上形成31个采空区均-460m~-596m形成30个采空区,C15矸石砼胶结已充填采空区16个。矿山依据江苏冶金设计院有限公司设计的采空区治理方案采用废石等充填材料对采空区进行充填处理10个;封闭和废石充填联合法处理采空区2个。未充填采空区2个,分布在-596m中段26线附近,体积分别为1994m²和737m²。对于未充填的2个采空区须依照采空区治理方案利用深部技改产生的废石进行下一步治理。②采空区间柱、顶柱采用矸石砼胶结充填采空区间柱、顶柱已采用矸石砼胶结充填,间柱、顶柱宽5m~8m,平均约6.5m,矿房净宽约20m,长约40m,分层高度约20m,砼柱面积占其所分摊空区面积比例约0.35;在-472m~-460m、-586m~-580m形成了两处水平充填C15矸将采空区全部予以永久封闭,设计采用砼墙,有墙体均需设置壁槽,壁槽深度不小于0.5m,并留设滤水管(无缝钢管φ102×5mm,长10m,周边钻有φ6mm菱形布设的小孔,外包一层土工布);采用废石等目前矿方已按照《铜陵紫金矿业有限公司铜陵县焦冲金硫矿采空区治理方案》的设计要求对采空区进行了治理,并于2011年12月20日组织安徽省地质(2)崩塌滑坡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西北—东南向,从北西向南东地势逐渐升高(+54m~+110m),库区平面呈“靴植被良好。库内底部埋设有排水管,南西侧为泄洪道,尾矿库总库容为17.1万m³,有效库容为11.97万m³。尾矿库下游设置回水池和回水泵,将尾矿库澄清其中坝高18.28m处设一马道,坝顶宽4.5m,内、外坡比1:1.6。坝顶与内坡面排洪,现状滩顶与坝顶相差约3m;为提高库内尾砂的细度,在库尾增设了一个灾害。综上所述,根据《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编制规范》附录E村建设,大部分废石已对外销售,现状堆放的废石约有0.60万m³。+110m,最高标高+141m,共形成4个堆排平台,单台阶高7m,平台宽3-5m,边坡角30°。根据现场调查,废石堆场边坡基本稳定,迄今为止未发生崩塌、滑选矿厂位于主竖井西北侧直距500m处,选矿厂利用一处自然低山设置,依部分建筑旁的空地进行了绿化,北东和南侧形成两面边坡,边坡高5~20m,切坡坡度45~60°,为岩质边坡。根据现场调查,选矿厂边坡基本稳定,迄今为井工业场地建设形成台阶式边坡,后缘边坡走向95°,边坡高约10m,坡度60~褐~褐黄色,稍湿,硬塑,厚度1~2m,局部4~5m。下伏基岩为三叠系下统塔图3-1主井工业场地剖面图风井场地(副井)位于山体南西坡上,分布标高为143~158m,地形自然台标高152m,切坡高度最大达8m,在风井的东侧,切坡剥露的大理岩与角岩产办公区紧邻废石堆场东侧,标高142.2m~142.6m处,场地南东侧依山切坡而建,切坡高度边坡高1~5m,切坡坡度45~60°,为岩质边坡,主要由综合办⑥矿区道路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路基宽6.5m,路面宽5.0m;连接主工业场地至风井及尾矿库道路为泥结碎石路面,路基宽5.0m,路面宽3.5m。道路沿沟谷山体切坡修建而成,主要为岩质边坡,局部切坡高度1-3m不等,切坡坡度15-35°。现状调查道路两侧未发现崩(1)矿山现状排水量年排水量统计结果见表3-5。表3-5矿区矿坑历年排水量统计一览表(万吨)月份10月11月12月日均(吨)根据统计结果,矿区近五年-580米中段平均涌水量1045.77m³/d,近五年中(2)地下水水位现状监测根据《铜陵县焦冲整合区金硫矿地下水环境影响专产勘查局321地质队,二〇一六年四月),对评估区及周围地下水调查如下:湾有一些民井,民井与尾矿库直线距离大于500m。矿库下游15个民井水位的同时,在尾矿库坝下施工—浅孔ZK1,该孔孔深8.6m,上部为第四系坡积粉质粘土,厚1.1m,下伏三叠系南陵湖组灰岩。本次对16个井(孔)水位进行了监测,具体位置见表3—5,水位监测时间为2016年1月~2016年3月,监测频次为10天/次,水位监测情况见表3—6。表3—6地下水位监测点坐标一览表序号监测点编号坐标(m)井、孔深监测XYZ1浅层地下234序号监测点编号坐标(m)监测XYZ5水67l***水*水水*89表3-6地下水水位监测情况一览表(2014.01—2014.03)监测点编号水位标高(m)监测最低平均浅层地下水23456789监测点编号水位标高(m)监测最低平均(3)地下水水位现状评价位埋深范围0.5~3.0m,丰水期、平水期和枯水期地下水动态变化较明显。野外根据业主排水统计资料,-580m以上井下的实际正常排水量约为1045.77m²/d,最大排量约为1211.62m³/d。主要来自中深层裂隙水,它与浅层岩现状条件下共造成地形地貌景观破坏面积12.26公顷(见表3-7)。矿山开竹等低矮灌木和胡枝子、狗牙根、葛藤等草本植物,山坡及山脊自然覆盖率达70~80%,沟谷两侧为灌林夹杂草,自然覆盖率60~70%。选矿厂、尾矿库、主表3-7矿山现状地形地貌景观影响情况表面积(公顷)度程度尾矿库(回水池)压占严重选矿厂(含矿石堆场和降压变电站)压占严重废石场压占严重主工业场地(含办公区)压占严重压占严重炸药库压占严重压占严重压占严重(1)水环境污染现状分析报告书》(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院有限公司,2016年12月)。矿区地表水分别对矿井涌水、选矿废水和尾矿库溢流水进行监测,其监测结果见下表3-8至3-10,分述如下:850m³/d,流水方向由风井流向主井附近的水仓。对各生产中段的废水包括井下为了了解矿井涌水水质达标情况,安徽京诚检测技术有限公司于2016年1月6日对400m³井下涌水出水口的水质进行了监测,监测结果见表3—8。表3—8环评编制时井下涌水监测数据(单位:mg/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