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B-T 11261-2023 燃煤电厂锅炉尾气治理 袋式除尘器用滤料_第1页
JB-T 11261-2023 燃煤电厂锅炉尾气治理 袋式除尘器用滤料_第2页
JB-T 11261-2023 燃煤电厂锅炉尾气治理 袋式除尘器用滤料_第3页
JB-T 11261-2023 燃煤电厂锅炉尾气治理 袋式除尘器用滤料_第4页
JB-T 11261-2023 燃煤电厂锅炉尾气治理 袋式除尘器用滤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燃煤电厂锅炉尾气治理袋式除尘器用滤料IJB/T11261—2023前言 Ⅲ1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和定义 14分类、代号和命名 24.1分类 24.2代号 24.3命名 35工艺选择 46适用条件 47技术要求 57.1总体要求 57.2性能要求 58试验方法 79检验规则 79.1检验抽样 79.2检验分类 79.3出厂检验 79.4型式检验 810包装、标志、贮存和运输 8附录A(规范性)热收缩率检测 9附录B(规范性)过滤性能检测 B.1测试装置 B.2测试方法 附录C(规范性)耐腐蚀性能检测 附录D(规范性)覆膜滤料的覆膜牢度检测 D.1测定装置 D.2测试方法 图B.1过滤性能测试装置示意图 图D.1覆膜牢度测定装置示意图 表1滤料用纤维和基布材质代号 2表2滤料材质代号 2表3“抗静电处理/后整理/特殊说明”代号 3表4制造工艺选择 4表5半干法脱硫工艺项目滤料单位面积质量选择 4表6适用条件 4ⅡJB/T11261—2023表7基本性能要求 6表8过滤性能要求 6表9耐腐蚀性能要求 7表10覆膜滤料的透气量、覆膜牢度 7表11检验项目 8表B.1滤尘测试条件 表B.2测试用氧化铝粉尘粒径分布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本文件代替JB/T11261—2012《燃煤电厂锅炉尾气治理袋式除尘器用滤料》,与JB/T11261—2012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a)更新了规范性引用文件(见第2章,2012年版的第2章);b)更改了复合滤料、聚苯硫醚类滤料、聚四氟乙烯类滤料的术语和定义(见3.2、3.4、3.5,2012年版的3.1、3.2、3.3),增加了袋式除尘器用滤料、覆膜滤料、聚苯硫醚无基布滤料的术语和定义(见3.1、3.3、3.6);c)更改了滤料的分类(见4.1,2012年版的4.1);d)更改了滤料的代号,增加了不锈钢纤维代号(见4.2.1,2012年版的4.2.1),增加了聚苯硫醚混纺聚四氟乙烯复合滤料、聚苯硫醚无基布滤料的代号及抗静电处理说明(见4.2.2);e)更改了滤料的命名规则(见4.3,2012年版的4.2.3);f)更改了滤料的工艺选择要求,采用表格方式描述(见5.1,2012年版的第5章);增加了半干法脱硫工艺项目滤料单位面积质量选择要求(见5.2);g)更改了滤料的适用条件,细化了聚苯硫醚和聚四氟乙烯纤维不同混纺比例滤料对二氧化硫含量的要求(见第6章,2012年版的6.1);h)更改了滤料的运行要求,增加了滤袋安装结束后的荧光粉检漏、预涂层等技术措施(见7.1.2,2012年版的6.2);i)更改了滤料力学性能技术要求,增加了聚苯硫醚无基布滤料的技术要求(见7.2.1,2012年版的7.2),删除了胀破强度指标要求(见2012年版的7.2),增加了滤料耐温性能技术要求(见7.2.1);j)更改了滤料的过滤性能技术指标,将指标按非覆膜滤料和覆膜滤料进行了细分(见7.2.2,2012年版的7.3);k)更改了覆膜滤料的技术要求,将指标按普通覆膜滤料和高通量覆膜滤料进行了细分(见7.2.3.5,2012年版的7.4.5);1)增加了滤料寿命评估、单位面积质量和耐温性能的检测方法(见8.1、8.2、8.7),更改了滤料厚度的检测方法依据标准(见8.3,2012年版的8.1),删除了滤料胀破强度的检测方法(见2012年版的8.3);m)更改了滤料过滤性能测试条件,删除了温度、大气压力、空气湿度的要求(见B.2.1,2012年版的B.2.1)。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本文件由机械工业环境保护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CMIF/TC7)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厦门中创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福州大学、厦门大学、浙江菲达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福建龙净环保股份有限公司、龙游县金怡热电有限公司、新疆天池能源有限责任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郑智宏、张静云、蔡伟龙、陈建文、徐小峰、蒋华、程璇、姚宇平、陈奎续、段国生、袁伟锋、朱召平、陈好、周统、金海、刘福明、杨志勇、陈国磊。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2012年首次发布为JB/T11261—2012;——本次为第一次修订。1燃煤电厂锅炉尾气治理袋式除尘器用滤料1范围艺选择、适用条件、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包装、标志、贮存和运输。本文件适用于燃煤电厂锅炉尾气治理用的袋式除尘器用滤料的选型、生产、检验和应用。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GB/T2828.1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GB/T3820纺织品和纺织制品厚度的测定GB/T3923.1纺织品织物拉伸性能第1部分: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率的测定(条样法)GB/T4669纺织品机织物单位长度质量和单位面积质量的测定GB/T4745纺织品防水性能的检测和评价沾水法GB/T5453纺织品织物透气性的测定GB/T6719袋式除尘器技术要求GB/T19977纺织品拒油性抗碳氢化合物试验GB/T22042服装防静电性能表面电阻率试验方法DL/T1514火力发电厂袋式除尘器用滤料寿命管理与评价方法DL/T1829火电厂袋式除尘器荧光粉检漏技术规范DL/T5763袋式除尘器施工工艺导则HJ/T326环境保护产品技术要求袋式除尘器用覆膜滤料JB/T11391燃煤电厂袋式除尘器用滤袋安装技术要求与验收规范T/CAEPI21袋式除尘用滤料技术要求3术语和定义由纤维经过织造或非织造工艺制作的用在袋式除尘器中进行粉尘过滤的布类或毡类材料(以下简复合滤料complexfiltermaterial2覆膜滤料filtermaterialwithmembrane将透气薄膜覆合在毡或机织布表面作为迎尘面而制成的滤料。聚苯硫醚类滤料polyphenylenesulfidefiltermaterial为结构骨架,通过非织造工艺制成的一类滤料的统称。注:添加的其他短纤维包括聚酰亚胺、聚四氟乙烯、不锈钢纤维等,添加比例为0~50%(质量分数)。聚四氟乙烯类滤料polytetrafluoroethylenefiltermaterial面层以聚四氟乙烯短纤维为主要成分,添加适当比例其他短纤维,以聚四氟乙烯基布为结构骨架,注:添加的其他短纤维包括聚酰亚胺、聚苯硫醚等,添加比例为0~50%(质量分数)。聚苯硫醚无基布滤料filtermaterialwithoutscrim以聚苯硫醚短纤维为面层,且面层中间无基布作为结构骨架,通过非织造工艺制成的一类滤料的统称。滤料按生产所使用的原料材质分为聚苯硫醚类滤料、聚四氟乙烯类滤料和聚苯硫醚无基布滤料。4.2代号4.2.1滤料用纤维和基布材质代号见表1。表1滤料用纤维和基布材质代号名称英文代号聚苯硫醚PolyphenyleneSulfide聚四氟乙烯Polytetrafluorcethylene聚酰亚胺Polyimide不锈钢纤维StainlessSteelFiberMET4.2.2滤料材质代号见表2。序号名称滤料组成代号表面处理及后整理备注1100%聚苯硫醚滤料短纤维:聚苯硫醚。基布:聚苯硫醚烧毛、压光、浸渍、2聚苯硫醚(聚四氟乙烯基布)滤料短纤维:聚苯硫醚。基布:聚四氟乙烯烧毛、压光、涂层、3表2滤料材质代号(续)序号名称滤料组成代号表面处理及后整理备注3聚苯硫醚混纺聚四氟乙烯复合滤料短纤维:聚四氟乙烯、聚苯硫醚。基布:聚四氟乙烯烧毛、压光、涂层、面层中聚四氟乙烯含量为5%~50%(质量分数)4聚苯硫醚混纺聚酰亚胺复合滤料(I)短纤维:聚苯硫醚、聚酰亚胺。基布:聚苯硫醚烧毛、压光、涂层处理面层中聚酰亚胺含量为5%~30%(质量分数)5聚苯硫醚混纺聚酰亚胺复合滤料(Ⅱ)短纤维:聚苯硫醚、聚酰亚胺。基布:聚四氟乙烯烧毛、压光、涂层处理面层中聚酰亚胺含量为5%~30%(质量分数)6100%聚四氟乙烯滤料烧毛、压光、涂层、7聚四氟乙烯混纺聚酰亚胺复合滤料短纤维:聚四氟乙烯、聚酰亚胺。基布:聚四氟乙烯烧毛、压光、涂层、面层中聚酰亚胺含量为5%~30%(质量分数)8聚四氟乙烯混纺聚苯硫醚复合滤料短纤维:聚四氟乙烯、聚苯硫醚。基布:聚四氪乙烯烧毛、压光、涂层、面层中聚苯硫醚含量为5%~50%(质量分数)9聚苯硫醚无基布滤料短纤维:聚苯硫醚烧毛、压光、浸渍、无基布注:常见的抗静电处理滤料有100%聚苯硫醚滤料、聚苯硫醚(聚四氟乙烯基布)滤料。抗静电处理后整理特殊说明类别代号类别代号类别代号基布+导电纱浸渍处理3针刺工艺Z纤维层混纺不锈钢纤维PTFE覆膜针刺水刺复合工艺PTFE涂层4.3命名滤料的命名由面层纤维材质、基布材质、滤料单位面积质量、抗静电处理/后整理/特殊说明四部分组成。对于复合滤料,其材质部分的命名用“××纤维材质代号+××纤维材质代号/基布材质代号”表示,其中××表示纤维在面层中的混纺比例(质量分数),纤维材质代号按其混纺比例由高到低排序。如混纺不锈钢纤维时,纤维材质命名不体现纤维代号,采用抗静电处理代号命名。“抗静电处理/后整理/特殊说明”的命名用“抗静电处理代号-后整理代号-特殊说明代号”表示。4—抗静电处理/后整理/特殊说明代号—滤料单位面积质量的1/10,单位为克每平方米(g/m²)基布材质代号—面层纤维材质代号5工艺选择5.1根据除尘器出口排放浓度要求,滤料的制造工艺选择宜按照表4的规定执行。表4制造工艺选择出口排放浓度要求mg/m³滤料制造工艺针刺工艺>10~20(含)针刺工艺或针刺水刺复合工艺针刺工艺或针刺水刺复合工艺、覆膜工艺5.2袋式除尘器前采用半干法脱硫工艺时,根据除尘器出口排放浓度要求,滤料单位面积质量宜按照表5的规定执行。表5半干法脱硫工艺项目滤料单位面积质量选择出口排放浓度要求mg/m³滤料单位面积质量要求g/m²>10~20(含)6适用条件滤料的适用条件应符合表6的规定。PTFE/PTFE滤料对表6中烟气成分及含量没有限制,各种工表6适用条件滤料代号袋式除尘器入口烟气参数备注长期运行温度℃瞬时运行温度℃体积分数%水分H₂O体积分数%二氧化硫SO₂浓度氮氧化物NO,浓度二氧化浓度面层纤维质量分数% —5表6适用条件(续)滤料代号袋式除尘器入口烟气参数备注长期运行温度℃瞬时运行温度℃体积分数%水分H₂O体积分数%二氧化硫SO₂浓度mg/m³氮氧化物NO,浓度mg/m二氧化浓度mg/m³面层纤维质量分数%PPS+PI/PPS PPS+PI/PTFEPPS+PTFE/PTFE5~10(含)*PPS+PTFE/PTFE10~30(含)aPPS+PTFE/PTFE30~50(含)“PTFE/PTFE — PTFE+PI/PTFE PTFE+PPS/PTFE30~50(含)bPTFE+PPS/PTFE10~30(含)bPTFE+PPS/PTFE5~10(含)bPPS+PTFE/PTFE滤料面层中聚四氟乙烯短纤维的质量分数;bPTFE+PPS/PTFE滤料面层中聚苯硫醚短纤维的质量分数。7技术要求7.1总体要求7.1.1滤料使用寿命不应低于3年。7.1.2滤料运行应符合以下规定:——正常运行烟气温度应大于酸露点温度15℃~20℃,但不应高于允许长期运行温度。——运行烟气温度达到瞬时运行温度时,每次持续时间不应超过10min,一天不应超过一次,年累计时间不应超过50h。——袋式除尘器停机次数每月不宜大于1次,每年不宜大于8次。——滤袋安装结束后,荧光粉检漏应符合DL/T1829的规定。——袋式除尘器经荧光粉检漏合格后,需要预涂层的,启动主机运行前,预涂层应符合JB/T11391和DL/T5763的规定;如果预涂层完成72h内未启动主机运行,在启动主机前应再次进行预涂层。——其他运行要求应符合供货技术协议的规定。7.2性能要求7.2.1基本性能滤料的基本性能应符合表7的要求。6表7基本性能要求序号特性子序号检验项目要求聚苯硫醚类滤料聚四氟乙烯类滤料聚苯硫醚无基布滤料1形态性能材质按设计要求考核单位面积质量应符合GB/T6719的规定单位面积质量偏差单位面积质量CV值厚度厚度偏差2透气性能透气量透气量偏差透气量CV值3力学性能应符合T/CAEPI21的规定径向≥800;纬向≥1200(水刺≥1400)经(纬)向≤70经(纬)向≤24热收缩性能经向≤1.5;纬向≤1.05耐温性能断裂强力保持率应符合T/CAEPI21的规定注:覆膜滤料的透气量按本文件表10的规定。滤料的过滤性能以阻力特性、除尘特性和清灰特性表示,应符合表8的要求。表8过滤性能要求要求非覆膜滤料覆膜滤料阻力特性残余阻力Pa普通型≤500高通量型≤400除尘特性PM2.5过滤效率%清灰特性粉尘剥离率%指滤料经2h定压清灰后的数值。7.2.3.1滤料的抗静电性能应符合GB/T6719的规定,表面电阻小于10¹⁰Ω。7.2.3.2疏水滤料的沾水等级不应小于4级。7.2.3.3疏油滤料的拒油等级不应小于5级。7.2.3.4滤料的耐腐蚀性能以滤料经酸或碱溶液浸泡后的强力保持率表示,其值应符合表9的要求。7表9耐腐蚀性能要求取向滤料类别含PI的滤料不含PI的滤料酸(或碱)处理后断裂强力保持率经向纬向7.2.3.5覆膜滤料的外观应符合HJ/T326的规定,透气量、覆膜牢度应符合本文件表10的要求。表10覆膜滤料的透气量、覆膜牢度技术要求普通覆膜滤料高通量覆膜滤料透气量L/(dm²·min)20~45>45~70覆膜牢度MPa8.1滤料寿命期内使用寿命评估应按DL/T1514执行。8.2滤料单位面积质量的检测应按GB/T4669执行。8.3滤料厚度的检测应按GB/T3820执行。8.4滤料透气量的检测应按GB/T5453执行,测试条件为测试面积50cm²,压差200Pa。8.5滤料断裂强力、断裂伸长率、50N定负荷伸长率的检测应按GB/T3923.1执行。8.6滤料热收缩率的检测应按附录A执行。8.7滤料耐温性能的检测应按T/CAEPI21执行。8.8滤料过滤性能的检测应按附录B执行。8.9滤料抗静电性能的检测应按GB/T22042执行。8.10滤料沾水等级的检测应按GB/T4745执行。8.11滤料拒油等级的检测应按GB/T19977执行。8.12滤料耐腐蚀性能的检测应按附录C执行。8.13覆膜滤料覆膜牢度的检测应按附录D执行。9检验规则质检部门对每批次的滤料应按GB/T2828.1的规定进行抽样检验,滤料每2000m²抽样一次,少于9.2检验分类9.3.1滤料出厂前应按9.1的规定抽样进行出厂检验,检验合格者方可出厂,出厂滤料应附有滤料合9.3.2滤料出厂检验的项目、要求和试验方法应符合表11的规定。8表11检验项目序号项目名称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出厂检验型式检验1单位面积质量V√2厚度VV3透气量7.2.1、表10V√4断裂强力、断裂伸长率、50N定负荷伸长率V√5热收缩率V√6耐温性能—√7过滤性能—√8抗静电性能V√9沾水等级V√拒油等级V√耐腐蚀性能—√覆膜牢度V√注1:序号8~12仅针对具有对应专项性能的滤料。9.4.1滤料进行型式检验的情况应符合GB/T6719的规定。9.4.2滤料型式检验的项目、要求和试验方法应符合表11的规定。滤料的包装、标志、贮存和运输应符合GB/T6719的规定。9(规范性)热收缩率检测a)在滤料样品上随机剪取250mm×250mm样品8块;b)分别测量8块样品经(纬)向长度Lo;c)将8块样品分别平行悬挂于已恒温在210℃温度的高温箱内,并开始计时;d)90min后将样品取出,测定各块滤料经(纬)向长度L;;e)按公式(A.1)分别计算8块样品的经(纬)向热收缩率λLi;f)计算8块样品经(纬)向的热收缩率平均值。λLi样品的经(纬)向热收缩率:Lo——热烘前样品的经(纬)向长度平均值,单位为毫米(mm);L——热烘后样品的经(纬)向长度平均值,单位为毫米(mm)。(规范性)过滤性能检测B.1测试装置测试装置主要由粉尘喂入系统(DustFeedingSystem)、粉尘浓度探测器(PhotometricConcentrationMonitor)、真空泵(VacuumPump)、灰斗(DustContainer)和控制系统(ControlSystem)等部分组成。滤料过滤性能测试装置示意图如图B.1所示。B.2测试方法B.2.1测试条件测试粉尘采用标准实验粉尘(氧化铝),测试条件见表B.1和表B.2。符号数值入口粉尘浓度过滤速度v清灰压力表B.1滤尘测试条件(续)符号数值喷吹压力P脉冲喷吹时间5表B.2测试用氧化铝粉尘粒径分布B.2.2测试程序和结果计算B.2.2.1初始滤料样品过滤性能测定:在滤料夹具上安装滤料样品,滤料样品规格为φ150mm。当压力损失达到1000Pa时进行清灰,反复30次后记录相关试验数据。B.2.2.2老化处理:滤尘过程进行间隔为5s的脉冲清灰,反复10000次。B.2.2.3稳定化处理:为使老化后的滤料样品过滤性能稳定,按照B.2.2.1进行10次滤尘-清灰操作。B.2.2.4稳定化后滤料过滤性能测定:对于经上述稳定化处理的滤料,按B.2.2.1进行2h滤尘-清灰操作。记录相关试验数据。B.2.2.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