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节农民及其构成一、农民概念的内涵概念是构成理论的核心要素,对概念内涵的界定及运用常常是构成一种理论的基础。虽然农民作为一种社会事实是统一的,但不同的理论可能赋予农民概念以不同的意义和内涵。各种农民学理论在构建自己的理论体系时,都会对农民这一核心概念有自己的界定,或从特定角度赋予其内涵。正因为如此,农民概念的内涵并非单一的,而是多样的。不同的内涵代表着不同的理论倾向,其中主要包括农民阶级、劳动者阶级、农业文明主体以及农民群体等概念。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农民是指社会中的一种自在阶级(self-beingclass)。所谓自在阶级,是指客观存在的一种等级群体,他们有着共同的社会特征、共同的社会地位、共同的利益诉求、共同的历史命运,但是他们还没有意识到自己归属于一个阶级,即阶级意识尚未形成,因而是没有组织起来的阶级。恩格斯在论述德国农民战争时指出:“处于所有这些阶级(平民反对派除外)之下的,就是这个民族中遭受剥削的广大群众——农民。资料库4-1毛泽东曾运用阶级分析法将20世纪30年代的农民分为三个不同阶级:小资产阶级、半无产阶级和无产阶级。自耕农或中农所经营的是“小生产的经济”,属于小资产阶级,“这一个阶级,在人数上,在阶级性上,都值得大大注意”。绝大部分半自耕农和贫农属于半无产阶级,他们是“农村中一个数量极大的群众。所谓农民问题,主要就是他们的问题。半自耕农、贫农和小手工业者所经营的,都是更细小的小生产的经济”。“所谓农村无产阶级,是指长工、月工、零工等雇农而言。此等雇农不仅无土地,无农具,又无丝毫资金,只得营工度日。其劳动时间之长,工资之少,待遇之薄,职业之不安定,超过其他工人。”资料来源: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6:5-9.马克思主义理论赋予农民概念的阶级内涵,概括起来主要包括:(1)农民阶级是一个受剥削、受压迫的阶级;(2)农民阶级主要由半自耕农、贫农和雇农构成;(3)农民阶级身处社会底层,分散且无组织。农民阶级的界定与划分,从认识论的角度看,揭示了阶级剥削和阶级压迫的不平等社会关系及社会结构;从世界观的角度看,是为唤醒农民的阶级意识,为改变自己所遭遇的不平等而采取革命行动。所以,农民阶级理论有着明显的实践或行动取向,这一理论是为了动员和组织农民参与革命实践而创立和发展的。界定农民的三个标准,赋予农民三方面的内涵,即经济的内涵、政治与社会的内涵以及文化的内涵。农民与传统的农业、从属性社会地位以及传统文化有密切联系的社会群体。人类学视野中的农民,与其他学科的定义不同,是指有着独特文化内涵的社会主体。农民作为一个社会群体,他们的独立性和主体性在较大程度上与其所具有的文化特色有密切关系。农民既是具有一定特色的文化的持有者,又是该文化的创造者。其文化属于民间的、乡土的、传统的文化。二、农民概念的外延农民是农村社会学的一个核心概念,人们在运用这一概念时,通常会有特定所指,即用来指称一个相对独立的群体——农民群体,这个群体具有相对固定的边界,并以此而得以与其他群体区分开来。为了更加明确农民群体的边界,有必要厘清与农民概念较为接近且容易混淆的两个概念:一是“农村人”,二是“农业劳动者”。农民与农场工人所从事的都是农业生产,两者之间的边界或差别主要在生产方式和阶级阶层意义之上,虽然农民和农场工人所从事的劳动是相同的,但他们的生产方式完全不同。农民一般是为家庭而劳动,农场工人则是为农业企业而劳动。农民大多在自有土地上经营生产,而且劳动主要为了自给自足。在推进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背景下,一些学者提出了“新型农民”这一概念。所谓“新型农民”,主要是指掌握了现代科学技术且具有现代观念的优秀农民,培育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振兴的关键所在。三、农民职业无论是从历史上还是从现实角度看,农民皆书一种职业。《汉书·食货志》记载:“士、农、工、商,四民有业。”其中“农”是指农民,农民是四大职业之一。《现代汉语词典》将“农民”界定为“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者”。即农民以农业为职业。在前工业社会,从事农民这一职业的主要是“播殖耕稼者”,即依靠耕种土地为人们提供食物的劳动者。前工业社会的农民可以说是传统农民(peasantry),说其是传统的,主要针对他们的一些特征而言,这些特征主要包括:第一,传统农民的生产以家庭生计为第一目的,即自给自足。第二,传统农民是以家庭来组织农业生产的,家庭经营是其职业经营方式。第三,传统农民主要依靠土地、人力和畜力等传统生产要素来进行农业生产。第四,传统农民职业是相对封闭和稳定的。在现代社会,随着农业走向现代化,农民将逐步走向现代化,以农业生产为职业的人将主要为现代农民,即农场或公司的农业生产者(farmworkers)。虽然传统农民与现代农民都以农业生产为职业,都从事着农业生产,但两者有本质上的差别。作为一种职业,现代农民具有与传统农民不同的特征:第一,现代农民大多在农场或现代组织里从事农业生产,因而现代农民与传统农民不同,他们已经不再是家庭生产成员,而成为组织化的劳动者,即现代组织中的成员。第二,现代农民的农业劳动已走向职业化。所谓职业化,是指农业劳动开始与土地拥有相分离,而成为一种专门的职业劳动。第三,现代农民的劳动报酬已经工资化或货币化。第四,现代农民的职业具有市场化和高流动性的特征。四、农民身份在现实社会中,农民概念不仅有职业的内涵,也代表着一种社会身份。“农民”何以成为一种身份呢?这与特定的历史背景有密切关系,这一特定历史背景是指身份制起作用的时代。理解“农民”概念的身份意义,需要了解和认识在中国特定历史发展阶段中的身份制。从20世纪50年代初到90年代初,中国在推行计划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实际上也在运用和实施一种身份制。所谓身份制,是指对个人的身份进行划分以及把身份作为资源配置标准制度化。如郑杭生提出,当代中国社会存在着明显的身份制,“全体社会成员根据制度化的规则,被划分为不同的与职业和其他社会角色相联系的社会地位群体”。在那一时期,影响显著的身份制主要有三种:一是阶级身份制,二是阶层身份制,三是户籍身份制。阶级身份制用来标识个人的家庭出身身份,家庭出身成分主要有“地主”“农”“贫下中农”等,这种划分带有政治的意义,通常用于分配与政治密切相关的资源,如参军、提干、接受高等教育等。阶层身份制是根据人们的职业而划定的社会地位身份,主要有干部、工人和农民三种层级身份,“农民”的身份意义与这一身份制有密切的关系。户籍身份制是在社会管理中推行和运用的一项基本制度。所谓户籍身份制,顾名思义是指对个人户籍身份的界定与划分,以及把户籍身份作为资源配置和社会管理的重要依据加以制度化。在户籍身份制中,最明显的身份划分就是农业户口与城镇户口,或称“非农业户口”。在当下中国,对“农民”身份的再建构现象,可以从社会边界(socialclosure)理论的角度去加以理解。社会边界理论认为,在现实社会中通常有多种社会认同边界,这些边界发挥着区分“内群体”和“外群体”的功能,那些被划定为外群体的人,往往是社会排斥的对象,因为人们并未认同和接受其为内群体成员。虽然“农民工”一词被普遍接受,而且其所指的群体也为人们所知,但不容忽视的事实是,这一名词包含了农民的身份化以及农民身份边界的社会建构。此外,对农民身份的建构和使用现象,还可从社会歧视(socialprejudice)理论的视角去理解。在社会歧视理论看来,社会中人们设置一些边界,并运用这些边界将目标群体突出出来,一个重要原因是对目标群体的社会歧视。第二节农民的社会心理一、农民群体的社会心理特征“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群体既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一种方式,也是社会得以构成的一种方式。社会群体是人们在共同生活的社会过程中形成的,因而群体成员会在相同或相近的生活环境中形成具有一些共性的社会心理特征。农民群体由于有着较为相同或相近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因而形成了具有一些共性特征的社会心理。农民群体的社会心理特征是指群体意义上的典型特征,主要有:趋同、遵礼俗、顾面子、避风险、重家庭。农民群体的一个具有较多共性特征的社会心理是趋同心理。与求异正好相对应,趋同是尽量让自我与他人相同或相似。在趋同心理作用下,农民群体中的标新立异现象相对少见。农民群体的趋同心理有三个典型的形式:一是攀比心理,二是从众心理,三是求同心理。费孝通认为,中国乡土社会是一种“礼俗社会”,因为乡土社会的秩序建构主要依靠“礼”和“俗”,而非法制。生活在乡土社会场域中的农民群体,自然也就形成了遵循礼俗的社会心理特征。风俗习惯的形成通常有三个基本条件:一是共同的生活空间,二是持久的时间积淀,三是建构与遵从的人群。二、农民社会心理特征的形成社会心理特征是在一定的社会生活环境中形成的,农民群体所具有的一些典型的社会心理特征,自然与这一群体所处的社会环境分不开。虽然农民群体所生活的环境是复杂多样的,各种社会文化因素也存在着差异性,但在这些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存在着一些具有共性的社会元素,它们对农民群体社会心理典型特征的形成有着这样或那样的影响。概括起来,这些基本社会元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村落聚居,二是农耕生计,三是熟人社会。这三个社会元素基本构成了农民群体社会生活环境的共性与典型性。聚居于村落是农民群体存在和生活的基本形态。村落聚居这一客观形态包含三个典型意义,或者说在三个维度上影响着农民的社会心理:一是村落的文化生态特征,二是村落的封闭性,三是村落里的共生与竞争关系。农业生计模式主要从三个方面影响农民群体的社会心理:第一,体力劳动方式。第二,以家庭为基础的经营模式。第三,相对稳定的生活方式。熟悉的社会环境对农民群体社会心理的影响主要在于:(1)潜在舆论压力巨大。(2)交往互动的信息较对称。(3)人情关系作用明显。三、农民的社会认同考察农民的社会认同及其结构,是认识和理解农民群体主观世界的一个重要视角。通过考察农民的社会认同,我们可以了解到农民是怎样看待自己、别人和周围世界的,以及这些主观的认知与他们所生活的现实世界有怎样的联系。社会认同包含身份(identity)和认同两个方面。身份是社会赋予个体的群体类别或归属的标识,如干部、工人、农民,以及富人和穷人阶层等;认同则是个体对与身份相关的问题的认知,是对自己或他人所属群体的划分与认识,如家族认同、村落认同和阶层认同等。作为一种社会心理活动,社会认同在人们的社会交往互动中常常发挥着重要作用。无论是在现实的日常生活中还是在社会学意义上,认同的作用都似乎较为明显,因为它关系到人们如何进行“谁是谁、什么是什么”的社会分类。社会认同不仅是一种对社会身份认知的心理过程,也是人的观念世界的一个维度。在社会认同中,主要包括人们对自我、他人、生活世界和外部世界的基本认识和态度。在这个意义上,社会认同可能会反映出人们的价值取向、社会态度和社会行为。农民社会的认同结构呈现为“差序格局”,在这一结构中,“我”是认同的中心和起点,然后逐渐向外一圈圈地扩散。农民社会认同的差序格局有三个显著特点:第一,个人的亲属关系是认同的主要边界。第二,每个人的社会认同是分散和独立的。第三,个人对他人的认同有差序和等级性的特点。第三节农民社会行动的逻辑一、社会行动与行动逻辑社会行动(socialaction)是一个抽象的社会学范畴,是社会学考察个人与社会关系的重要视角。社会行动是指社会成员在与他人进行社会联系中的行为表现。社会行动并非个人的具体行为,而是由许许多多相互关联的个人行为共同构成的。对社会行动的研究,主要有三个角度:一是理解社会行动的意义,二是分析社会行动的结构,三是归纳社会行动的逻辑。逻辑是人的理性思维的一种方式,行动的逻辑所指的便是理性人在做出行动选择之前按照一定逻辑原则进行计算的过程,通常是行为决策的动因及过程。行动的逻辑主要是微观经济学从微观层次来考察行动者经济活动规律的途径,通过对个体行为选择规律的把握,可以进一步认识和把握社会经济系统里的运动规律。社会行动逻辑主要包括三个基本逻辑元素:(1)个体行动的驱动力;(2)群体行动的动力;(3)社会性行动的合力。二、农民的行动逻辑农民是社会中的一个特定群体,考察并归纳农民的社会行动逻辑,是认识和理解农民及农村社会的一个重要视角。关于农民的社会行动究竟遵循何种逻辑,各种农民学理论有不同观点,且不同观点之间存在激烈的争论,其中“道义小农”与“理性农民”的理论之争尤为突出。农民的社会行动是否遵循一条普遍的逻辑规则呢?如果是,那么是什么样的逻辑规则呢?在这个问题上,斯科特根据对东南亚农民的暴动和抗争史的研究,提出了“道义小农”论,认为农民的行动主要遵循道义原则,农民之所以有时候会愿意接受高地租的租地契约,且会不惜生命地起来暴动和抗争,是因为农民的行动选择遵循生存伦理第一的原则。斯科特认为,农民是道义至上者,而非自我利益至上者。农民的行动以生计需要和家庭伦理为第一动机。农民至少在经济行为方面,遵循着安全第一的逻辑。何种选择对他们及其家庭成员的生活是最安全的,他们就会选择它。安全第一的行动逻辑,一方面是农民群体出于生存需要而选择的结果,另一方面也是由农民在小群体范围内必须尽量遵循的维持生存和生计的基本道义和伦理所决定的。泛泛地将某种逻辑规则视为农民行动的逻辑,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局限,因为农民行动属于一种非常笼统的范畴,因而人们在讨论农民行动的逻辑时,所指的对象可能是不同的,甚至存在很大差异。理解农民行动的逻辑特征,需要从行动的三个具体层次去加以考察和分析。第一,在个体行动层次上,农民行动遵循理性选择的逻辑,农民个体所做出的行动选择,也基于其理性的考量的。第二,在群体社会行动层次上,农民群体与其他社会群体的集群行为的发生机制没有质的区别,农村集群性群体事件的发生通常也与在特定社会情境中的从众和去个性化行为有关。第三,在宏观层面上,农民行动既遵循着乡土文化的逻辑,又与相应制度安排所设定的行动选择集合相一致。三、农民行动的结构和变迁把握农民的行动逻辑,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农村社会世界是如何建构起来的,以及农民与社会是如何联系起来的,因为农村及整个社会都是依靠行动者的实践才得以构成的。结构与变迁是考察和认识农村社会及其运行规律的重要视角,对农村社会结构与变迁的考察,则需要从宏观层面来把握农民社会行动的结构及其变迁。行动结构是从社会系统层面对社会行动的分析和概括,帕森斯将社会行动结构分为调适、目标、整合和维续四个子系统,意指社会行动是由这四个功能结构组成的。吉登斯的行动结构化理论则把社会行动结构概括为行动者、实践知识和行动结果。行动者是行动结构的基点,行动结果即为行动的现实构成,实践知识是行动者关于行动的知识,在行动者与行动结果之间起着媒介作用。农民行动结构的特殊意义主要是相对于农民这一社会阶层或群体而言。首先,就行动者而言,农民作为构成社会的的一个阶层或群体,与其他阶层或群体既有一定联系,又有一定差别。其次,在实践知识方面,农民行动体现出农民的知识状况和观念特征。最后,在行动结果方面,农民行动是构成农村社会现实的基础。考察和认识农民社会行动结构的变迁状况及过程,须重点关注三个方面:第一,关注行动主体或行动者的变迁,即农民的变迁。第二,关注农民行动知识的变迁。第三,关注农民行动现实的变迁。第四节理解中国农民一、乡土社会的主体从传统角度来看,农民是组成乡土中国的主体和基础。在中国传统农业社会里,正是农民创造了辉煌的农业文明,农民在农业社会中占据主体位置。传统的中国农民究竟有什么典型特征呢?乡土本色可以说是传统中国农民的一个突出特征。费孝通认为:“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由此可推,传统农民也具有乡土性。费孝通所概括的乡土本色主要有两个方面的意义:(1)农民的“乡里乡亲”。(2)农民的“土气”。资料库4-2中国农民聚村而居的原因大致说来有下列几点:一、每家所耕的面积小,所谓小农经营,所以聚在一起住,住宅和农场不会距离得过分远。二、需要水利的地方,他们有合作的需要,在一起住,合起来比较方便。三、为了安全,人多了容易保护。四、在土地平等继承的原则下,兄弟分别继承祖上的遗业,使人口在一个地方一代一代地积起来,成为相当大的村落。资料来源: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9.二、现代社会的基层百姓当今的中国农民处于何种发展状态呢?他们在现代社会中又表现出哪些显著特点呢?理解当代中国农民的社会现实,依然是认识和理解中国社会不可或缺的视角。当代中国社会依然具有农民中国的特征,但当代中国农民则在快速的社会转型过程中发生了巨大的分化与发展。美国学者李丹用“农民中国”来概括和总结西方学者对中国传统农业和农民的研究的理论观点,其中包括斯科特的道义经济论、施坚雅的区域与市场体系论、技术突破论、农民战争论以及黄宗智的小农过密化论。秦晖从对农民中国的历史反思视角,将中国农民问题的现实总结为两个基本方面:“第一,农民人数要减少,……第二,农民的权利要提高。”笔者在经验研究的基础之上,用农民中国的概念概括了当代中国农民的现状及向后乡土社会转型过程中的问题。那么,当代中国农民的发展现状如何呢?农民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呢?首先,关于当代中国农民的发展过程及现状,我们可以通过对农民人均纯收入的考察去加以认识(见图4-4)。图4-4中国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变化情况(单位:元)经历了社会主义改造以及改革开放的中国农民,正处在巨大的分化之中。农民分化意味着农民群体内的异质性增强,农民不仅在物质生产和生活水平方面出现较大差别,在观念世界方面也出现差异。一方面,农民在对自己目前生活的感受方面,心态趋于积极乐观,多数农民具有幸福感,仅有近7.3%的农民感受到生活不幸福(见表4-1)。另一方面,中国农民的社会地位随着社会转型而发生分化。表4-1中国农民的幸福感三、现代化与小农的困境进入21世纪,中国式现代化和城镇化在加速推进。2020年,中国城镇人口已大大超过乡村人口,乡村常住人口减少至5.1亿。在快速城镇化大背景下,未来中国农民将向何方发展呢?中国农民究竟是会走向终结还是转变为现代农民?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中国农民将依然存续,这并不仅仅指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者将会存在,而是指小农家庭及其生产方式将依然在一定范围内维续。小农的维续有这样几个基本条件:第一,小农家庭的存在与发展是与一定的生态环境相联系的,只要他们在一定时期内还生存和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之中,小农家庭及其生产方式就有维续的基础。第二,小农及其家庭有自身的再生产机制,即便在现代化的大趋势下,小农家庭仍会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以一定的规模再生产着。第三,工业化和城镇化无论以何种速度推进,都无法完全吞噬所有的乡村和小农家庭,尤其是对有着悠久传统和人口规模巨大的中国农民来说,他们虽生活境遇在现代化过程中发生这样或那样的变化,但不会在短期内走向终结。既然中国农民未来仍将以一定规模维续着,那么,现代化背景下的农民会有怎样的变化和发展呢?针对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要求,国家倡导和主张培养现代农民或新型农民。2006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确立把推进新农村建设作为新时期农村发展的战略性任务,提出要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2022年,党的二十大强调要拓展农民的增收渠道。本章要点农民是农村社会的主体,考察和研究农民的构成、认同和行动是农村社会学的核心领域。农民概念有着多样的内涵,既指一个阶级,又代表一个社会群体,也是一种职业。作为阶级,农民属于劳动者阶级;作为群体,农民是生活在农村的人群;作为职业,农民从事的是农业生产。此外,农民在有些社会还被建构为一种身份。农民在其相对特殊的生产和生活环境中,形成了趋同、遵礼俗、顾面子、避风险和重家庭的社会心理及观念。农民的心理特征与村落聚居、农耕生计和熟人社会等因素密切相关,在相对稳定的村落社会空间里,农民形成了差序格局的认同结构。行动的逻辑是指理性人在做出行动选择之前按照一定逻辑原则进行计算的过程,通常是行为决策的动因及过程。社会行动逻辑主要包括三个基本逻辑元素:(1)个体行动的驱动力;(2)群体行动的动力;(3)社会性行动的合力。农民的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四年度环保技术研发与推广合作合同3篇
- 二零二四年度建筑项目保险合同:保险范围、费用、权益等
- 2024年度互联网技术与开发合同
- 2024地产项目施工承包合同
- 二零二四年度建筑工程临时雇工合同协议书3篇
- 2024年新型环保冷库制冷设备采购协议版B版
- 2024年大数据中心建设合同
- 2024年企业订餐服务协议范本版B版
- 2024 年标准季度租赁合同书一
- 2024小学操场施工售后服务合同
- 乳品加工工(中级)理论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
- 污水处理药剂采购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餐费补助申请表
- 国开《Windows网络操作系统管理》形考任务2-配置本地帐户与活动目录域服务实训
- 景观工程详细施工组织进度计划表
- 企业涉法涉诉案件情况统计表
- 铁路2010年预算定额
- 律师事务所税务规划(齐金勃)
- 环网柜的施工方案
- 晕厥的诊断与治疗课件
- 教师口语艺术学习通超星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