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课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导学案 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_第1页
第20课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导学案 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_第2页
第20课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导学案 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_第3页
第20课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导学案 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_第4页
第20课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导学案 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0课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学案【学习目标】1.简述二战后苏联发展的成就和弊端。2.简述赫鲁晓夫改革的内容和评价。3.简述勃列日涅夫改革的内容和评价。4.简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内容和评价。5.简述南斯拉夫改革的内容和评价。6.简述东欧剧变的背景和表现。7.简述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历程与成就。【学习重难点】重点:苏联的改革,东欧的改革,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成就。难点: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的原因及启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意义。【预习新知】苏联的发展、改革与解体1.背景:(1)取得成就:恢复和发展了国民经济,相继爆炸了原子弹和氢弹,人民的教育和生活水平也有很大提高。(2)面临问题: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政策没有变化,农业、轻工业落后的局面没有改观。(3)改革契机:斯大林逝世后,以赫鲁晓夫为首的苏联新领导人试图对旧体制进行改革。2.赫鲁晓夫改革:3.勃列日涅夫改革:(1)主要内容:在工业领域推行“新经济体制”改革,扩大企业自主权,利用奖金等经济杠杆促进企业改善管理、提高效益。(2)结果:改革只是对传统体制的修修补补,效果有限。(3)失败原因:勃列日涅夫执政后期,热衷于树立个人迷信,专断作风日趋严重;各项工作缺乏活力,社会矛盾丛生,发展缓慢。4.戈尔巴乔夫改革:(1)主要内容。①经济:承认市场调节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的作用。②政治:取消苏共领导地位,放弃社会主义制度,实行议会制、总统制和多党制,在意识形态上抛弃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行“多元化”。(2)结果:经济改革成效甚微,政治改革造成思想混乱,民族分离主义随之兴起。5.苏联解体:(1)1990年,立陶宛率先独立。随后,俄罗斯发表主权宣言,其他加盟共和国也纷纷效仿。(2)1991年8月19日,几位苏联领导人发动政变,试图阻止苏联分裂,很快失败。12月26日,苏联解体。东欧的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和剧变1.东欧的社会主义建设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前后,东欧各国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大多采取苏联模式,造成国民经济比例失调。一些东欧国家希望通过改革,走自己独立发展的道路。2.东欧的改革(1)南斯拉夫改革:南斯拉夫最早进行改革,经过多年实践,建立了社会主义自治制度,通过权力下放,调动地方、企业和群众的积极性,促进了经济发展。但改革也导致地方主义抬头,民族问题尖锐,为后来国家的分裂埋下了隐患。3.东欧的剧变(1)原因①内因:东欧各国的改革没有突破苏联模式的束缚,一些东欧国家经济陷入困境,政局剧烈动荡。②外因:在苏联鼓励东欧改革和西方“和平演变”战略的影响下,东欧各国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急剧变化。(2)表现①波兰、匈牙利、保加利亚和阿尔巴尼亚的变化相对平稳。②罗马尼亚发生了流血冲突。③民主德国并入联邦德国。④捷克斯洛伐克分为捷克和斯洛伐克两个独立国家。⑤南斯拉夫经过激烈内战,最终解体。【重点强调】对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认识①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发展还不够成熟,缺乏经验。西方资本主义势力敌视、遏制甚至企图颠覆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国家发展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②实践证明,社会主义需要通过不断改革来逐步完善自己。社会主义国家应走符合本国国情的道路,决不能拘泥于苏联模式。③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仅说明苏联模式的受挫,并不是整个社会主义的失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了巨大成就。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1.发展历程(1)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1949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到1956年底,中国基本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随后,中国进入全面的大规模的建设社会主义时期。(2)改革开放:1978年底,中国共产党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中国以农村改革为突破口,逐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2.成就(1)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政治、经济制度。(2)取得了包括“两弹一星”在内的各个方面的巨大成就。(3)2010年,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已居世界第二位。到2018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稳居世界第二位。(4)外汇储备稳居世界前列。(5)基础设施建设快速突进。(6)农业现代化稳步推进。(7)创新型国家建设成果丰硕。(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激发着人们的活力和创造力。【深化探究】探究一: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改革的比较 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异重点农业工业前期是经济领域,后期转向政治领域结果取得一定的成效,最后失败失败,直接导致苏联解体失败原因未改变原有体制,只是对斯大林时期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进行修修补补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同目的解决苏联模式的弊端内容都在农业、工业方面进行调整,都扩大了企业自主权,在不同程度上承认或允许在公有制形式下私人经济的存在指导思想没有从实际出发,没有提出全面、有效的改革思想结果脱离了苏联实际,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最终以失败告终探究二: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启示1、关于发展道路的启示(1)社会主义建设没有固定的模式和规律,要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2)改革具有复杂性和艰巨性,要坚持科学理论的指导。2、关于经济建设的启示(1)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2)要遵循经济规律,生产关系要符合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注意经济结构按比例协调发展;计划管理与市场调节相结合。3、关于政治改革的启示(1)改革不能背离社会主义原则和方向。(2)要健全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3)加强执政党自身的建设,保持党的先进性。(4)正确处理好民族问题,坚决打击民族分裂势力和极端民族主义。4、关于指导思想的启示(1)坚持党的正确领导,坚持科学理论指导。(2)反对个人崇拜(3)抵制西方国家“和平演变”战略。【巩固训练】1.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将脱贫攻坚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组织实施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力度最强的脱贫攻坚战。到2020年底,全国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脱贫攻坚体现了()A.共同富裕目标彻底实现 B.社会主义建设全面推进C.党执政为民的初心理念 D.中国方案助力世界减贫2.有学者认为:随着波兰、匈牙利、民主德国、保加利亚和罗马尼亚政权的崩溃,事态的新的发展所造成的影响又开始溢出,蔓延至苏联,动摇了戈尔巴乔夫的权威并削弱了党和国家的控制力。该学者旨在表明()A.东欧剧变加速了苏联解体 B.东欧国家希望彻底摆脱苏联模式C.戈尔巴乔夫改革宣告失败 D.东欧国家改革迷失社会主义方向3.阅读1953—1983年苏联与世界实际GDP平均增长率(%)对比示意图,对其理解正确的是()A.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的经济改革曾取得一定成效B.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改革突破了苏联模式C.苏联的经济改革使得GDP增长率超过世界先进水平D.只有戈尔巴乔夫改革使得苏联的经济出现负增长率4.帕尔默指出:“一场几乎是不流血的革命在1991年,在世界共产主义的心脏发生了,毁灭了1917年十月革命的成果。”这里的“革命”指的是()A.苏联解体 B.北约东扩 C.东欧剧变 D.两德统一5.有经济学家认为,按照国际工业经济一般的衡量标准,我国从1953年到1991年,用38年时间就达到或接近了工业化中期阶段的水平。这主要是因为我国在这一时期()A.经济建设不断推进 B.对外开放日益扩大C.市场经济逐步完善 D.城乡差别显著缩小6.苏联1970年计划完成情况(单位:吨)类别1961年对1970年的预测或计划任务1970年实际产量钢1.45亿1.15亿煤3.9亿3.35亿肉2500万1230万蔬菜与瓜类4700万1300万上表可以说明当时苏联()A.经济发展的问题积重难返 B.经济政策保持了连续性C.经济改革的重点转向农业 D.社会生活需求发生变化7.下图反映了苏联第五、六、七个五年计划期间经济年均增长率情况。这一变化反映出苏联()A.综合国力大幅下降 B.原有经济体制未能根本突破C.产业结构开始失衡 D.国民经济发展陷入短期停滞8.20世纪70年代前半期,苏联的综合国力世界领先。但到了20世纪70年代后半期,苏联经济发展陷于困境,国力衰落。有人这样描述当时情景:“商品短缺,通货膨胀十分严重,以致人们寻找短缺商品的时间比工作时间还多。”出现这一变化的现实原因是()A.经济“滞胀”波及社会主义苏联 B.商品贸易及货币流通已被取消C.国防力量增长加重国民经济负担 D.垦荒与种植玉米违背苏联国情9.1989年,苏联用于食品需求的补贴份额在国家预算支出中占到1/3左右;1990年,苏联国营商店的鸡蛋便宜得几乎等于白送,但是要买到定额的十个鸡蛋,起码要排队四五个小时。由此可知当时苏联()A.已基本解决消费品匮乏问题 B.经济领域改革取得一定成效C.仍然未摆脱计划经济的束缚 D.没有注重工业对农业的反哺10.20世纪50年代以来,美国方面已切实感受到:“学术交流可以推动苏联精英阶层对美国的社会制度、生活方式及价值观的态度从否定转向羡慕与崇尚。”事实上也确有一些苏联大学生和年轻的知识分子逐渐对官方意识形态中的反美观点持有异议。材料反映了()A.学术交流活动服务于美国国家战略B.美苏对抗侧重于文化领域C.交流活动推动了苏联科技水平提高D.美苏由对抗转向合作交流

参考答案1.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选择C:根据材料“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可以看出脱贫攻坚体现了党执政为民的初心理念。排除A:脱贫攻坚只是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并没有实现共同富裕。排除B:脱贫攻坚主要体现的是党执政为民的初心理念,不是体现社会主义建设“全面推进”。排除D:脱贫攻坚是党执政为民推动国内脱贫,材料没有体现中国方案助力世界减贫。2.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东欧剧变对苏联解体的影响。选择A:据材料“随着波兰、匈牙利、民主德国、保加利亚和罗马尼亚政权的崩溃……动摇了戈尔巴乔夫的权威并削弱了党和国家的控制力”并结合所学可知,东欧剧变削弱了苏联的国际影响力和苏共的威信,加剧了苏联国内危机,加速了苏联解体。排除B、D:材料主旨是东欧剧变对苏联的影响,而非东欧剧变的背景和原因。排除C:材料本意是东欧剧变动摇了戈尔巴乔夫的权威,未提及戈尔巴乔夫改革失败。3.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苏联经济体制改革的效果。选择A:题干示意图显示,1958年苏联的GDP增长率高于世界平均增长率,说明当时赫鲁晓夫的改革是有一定成效的,而1968、1973年同样出现了上述情况,说明勃列日涅夫的改革也是取得了一定成效的。排除B: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改革并未突破苏联模式,最终都以失败而告终。排除C:示意图中只有1958、1968和1973年苏联的GDP增长率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其他时间都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所以不能说苏联经济改革使得其GDP增长率超过世界先进水平。排除D:1963年苏联GDP的增长率也是负的,所以不能说只有戈尔巴乔夫改革使得苏联经济出现负增长率。4.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苏联解体。选择A:据材料“不流血的革命”“在1991年”“毁灭了1917年十月革命的成果”等信息可知,这是对1991年苏联解体的评价。排除B:北约东扩是苏联解体后,北约力图将中东欧国家纳入该组织的一个战略扩张计划,与材料描述不符。排除C:东欧剧变在1991年之前已经发生,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1990年两德统一。5.答案:A解析:设问“这主要是因为我国在这一时期”中的“这”指的是材料中的“我国从1953年到1991年,用38年时间就达到或接近了工业化中期阶段的水平”。这“38年”包括改革开放前后两个阶段的内容,在此期间中国经济建设不断推进,因此只有A项与这一时期特点相符,故A项正确。对外开放始于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与材料时间不符,故B项排除;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材料时间信息不符,故C项排除;城乡差别缩小是经济发展的结果,而不是原因,故D项排除。6.答案:A解析:表格数据显示,1970年苏联钢、煤、肉、蔬菜与瓜类的实际产量均低于1961年的预测或计划任务,尤其是肉、蔬菜与瓜类的生产缺口更大,这反映出苏联经济建设中经济结构失调等问题积重难返,故A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苏联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没有涉及具体经济政策、经济改革重点的相关信息,B、C两项错误;1970年苏联肉、蔬菜与瓜类的实际产量远远低于1961年的预测或计划量,体现的是农业生产不能满足社会生活需求,不能说明社会生活需求发生变化,D项错误。7.答案:B解析:根据柱状图可以看出,苏联的五六七三个五年计划期间,经济年平均增长率总体下降,尤其是工业,这意味着当时斯大林模式的弊端越来越突出,而当时的经济改革也没有突破这一体制,B项正确;通过材料无法看出当时苏联综合国力的变化,排除A项;斯大林模式建立之初,产业结构就已经失衡,排除C项;这一时期经济依然是正增长,国民经济并未停滞,排除D项。故选:B。8.答案:C解析:首先,进行时空定位时间信息:20世纪70年代空间信息:苏联其次,联系重大历史事件当时苏联在进行勃列日涅夫改革最后,结合材料和所学分析选项A项:苏联当时的经济状况不同于西方国家的经济“滞胀”,排除B项:“已被取消”表述绝对,排除C项:勃列日涅夫的改革加强了苏联的国防力量,但进一步加剧国民经济比例的失衡,国防力量增长的同时加重了国民的经济负担,正确D项:种植玉米运动是赫鲁晓夫改革时期的政策,排除9.答案:C解析:这一时期鸡蛋虽然便宜,但也有限制,不能随便购买,这反映了戈尔巴乔夫改革时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