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子衿》原文、翻译及赏析7篇译文及注释篇一译文青青的是你的衣领,悠悠的是我的心境。纵然我不曾去会你,难道你就此断音信?青青的是你的佩带,悠悠的是我的情怀。纵然我不曾去会你,难道你不能主动来?来来往往张眼望啊,在这高高城楼上啊。一天不见你的面啊,好像已有三月长啊!子衿诗经全文篇二《诗经·郑风·子衿》原文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词句注释⑴子衿:周代读书人的服装。子,男子的美称,这里即指“你”。衿,即襟,衣领。⑵悠悠:忧思不断的样子。⑶宁(nìng):岂,难道。嗣(yí)音:寄传音讯。嗣,通“贻”,给、寄的意思。⑷佩:这里指系佩玉的绶带。⑸挑(táo)兮达(tà)兮:独自走来走去的样子。挑,也作“佻”。⑹城阙:城门两边的观楼。白话译文青青的是你的衣领,悠悠的是我的思念。纵然我不曾去会你,难道你不把音信传?青青的是你的佩带,悠悠的是我的情怀。纵然我不曾去找你,难道你不能主动来?来来往往张眼望啊,在这高高的城楼上。一天不见你的面啊,好像有三月那样长!《诗经·郑风·子衿》作者简介《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录周代诗歌305篇。原称“诗”或“诗三百”,汉代儒生始称《诗经》。现存的《诗经》是汉朝毛亨所传下来的,所以又叫“毛诗”。据说《诗经》中的诗,当时都是能演唱的歌词。按所配乐曲的。性质,可分成风、雅、颂三类。“风”包括周南、召南、邶、{、卫、王、郑、齐、魏、唐、秦、陈、桧、曹、豳等15国风,大部分是黄河流域的民歌,小部分是贵族加工的作品,共160篇。“雅”包括小雅和大雅,共105篇。“雅”基本上是贵族的作品,只有小雅的一部分来自民间。“颂”包括周颂、鲁颂和商颂,共40篇。颂是宫廷用于祭祀的歌词。一般来说,来自民间的歌谣,生动活泼,而宫廷贵族的诗作,相形见绌,诗味不多。《诗经》是中国韵文的源头,是中国诗史的光辉起点。它形式多样:史诗、讽刺诗、叙事诗、恋歌、战歌、颂歌、节令歌以及劳动歌谣样样都有。它内容丰富,对周代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如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甚至天象、地貌、动物、植物等各个方面都有所反映。可以说,《诗经》是周代社会的一面镜子。而《诗经》的语言是研究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6世纪汉语概貌的最重要的资料。《诗经·郑风·子衿》鉴赏篇三【诗经·郑风·子衿】青青子衿①,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②?青青子佩③,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挑兮达兮④,在城阙⑤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注释】①衿:襟,衣领。②嗣音:传音讯。③佩:指系佩玉的绶带。④挑兮达兮:独自走来走去的样子。⑤城阙:城门两边的观楼。【赏析】《子衿》是诗经里的名篇,从其内容上来讲,用来表达思念的千古名句“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就出自此诗;从其写作手法来讲,短短数字,却运用了大量的心理描写,从而把女主人公对恋人的思念之情表达的淋漓尽致,此后心理描写手法在文学作品中占了很大一部分的比重。子衿一词,最早追溯于此诗,意思是“你的衣领”,指女子对心上人的爱称。后来成为了对知识分子、文人贤士的雅称,这只要源于曹操的《短歌行》“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曹操雄才大略,“新瓶盛陈酒”用子衿来形容自己渴求贤才的心情。而子衿最初表达的是热恋中的姑娘对恋人的思念之情。“青青子衿,悠悠我心。”青青的是你的衣领,悠悠的是我的心境。难以忘记你的青色的衣领,那样的整洁干净,它时时牵动着我悠悠的心,自从上次别离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可你的样子和衣着我还依稀的记得。“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纵然我不曾主动去找你,难道你就此隔断音信?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不知出于什么缘由让两人失去了联系,女子对男子未来看她而又些许的埋怨。而女子出于矜持和羞怯没有去找他,在她自己看来似乎是情有可原的。“青青子佩,悠悠我思。”青青的是你的佩带,悠悠的是我的情怀。难忘你青色的佩带,上次相见时,它是那么的干净整洁,现在不知它还是否紧贴在你的身旁。“纵我不往,子宁不来?”纵然我不曾主动去会你,难道你就不能主动来?看到这句,不由的笑了,女孩儿的心思你千万别去猜,猜来猜去也猜不明白。女人都是口是心非,明明心里想念人家,就是嘴上不说,潜台词就是都和你在一起了,我心里怎么想你都不知道吗?哈,有时候女孩就是太矜持了,爱就要大声说出来嘛,你不说他怎么知道啊,你不知道男孩都是直线逻辑吗?你那曲曲折折的小想法他可猜不透呢。“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左等右等,你就是,你还是不来,我又不能去找你,只好每天吃力的登上城门两边那高高的观楼眺望远方,期望有天可以看到你熟悉的身影。思念至深,一天不见,怎么感觉隔了三个月那么久啊。全诗共分为三节,每节短短四句,每句四言,用区区四十九个字便把女子的思念之心刻画的淋漓尽致,这全靠作者对心理活动描写的挖掘。如果说前两段重点是描写女子的心理活动的话,那么最后一段则是情感的升华,寥寥几笔就把女子焦急难耐等待恋人的心情刻画的如印眼帘。“一日不见,如三月兮”虽是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造成主观时间与客观时间的反差,从而将其强烈的情绪心理形象地表现了出来,突出了女子对恋人的思念,也成为男女之间用来表达相思之情的千古唯美诗句。自君之出矣,明镜暗不治。思君如流水,何有穷已时!《诗经·郑风·子衿》鉴赏篇四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译文]青青的是你的衣领,悠悠的是我的心境。纵然我不曾去会你,难道你就此断音信?[出自]春秋《诗经·郑风·子衿》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注释:青青子衿(jīn):青衿,指汉民族服饰。现在则解释为恋人的衣领。但是,实际上是指扮作春神的年轻人所着的青衿。因此,这句是召唤春神的话。子:男子的美称。悠悠:此指忧思深长不断。我心:焦急等待着春神的少女之心。纵:纵然。不往:不能去,指凡人成不了神仙之意。宁:怎能。嗣音:寄个信来,指春风送信。嗣(似sì):《释文》引《韩诗》作"诒(贻yí)",就是寄。音:谓信息。这两句是说,纵然我不曾去会你,难道你就这样断绝音信了吗?佩:指男子腰中佩玉的绶(丝)带。挑兮达兮:来到。“挑”谐“到”音。“达”谐音“踏ta”。城阙:城门,由东门迎春神。是男女惯常幽会的地方。闻一多《风诗类钞》:"城阙,是青年们常幽会的地方。"一日不见:表示恋慕之情的惯用语。译文1:青青的是你的衣领,悠悠的是我的心境。纵然我不曾去会你,难道你就此断音信?青青的是你的佩带,悠悠的是我的情怀。纵然我不曾去会你,难道你不能主动来?来来往往张眼望啊,在这高高城楼上啊。一天不见你的面呵,好像已有三月长啊!译文2:轻轻地抚摸着你送给我的衣带,我的心里全是你。纵使我不能去(约会),你为什么不等我?轻轻地抚摸着你送给我的玉佩,我的脑里全是你。纵使我不能去(约会),你为什么不来找我?(我)站在城门口,踮起脚来眺首远望(你)啊。一天没见到你,好像已经过去了三个月啊。【概要】女子思念情人。赏析一:这首诗写一个女子在城楼上等候他的恋人。全诗三章,采用倒叙手法。前两章以“我”的口气自述怀人。“青青子衿”,“青青子佩”,是以恋人的衣饰借代恋人。对方的衣饰给她留下这么深刻的印象,使她念念不忘,可想见其相思萦怀之情。如今因受阻不能前去赴约,只好等恋人过来相会,可望穿秋水,不见影儿,浓浓的。爱意不由转化为惆怅与幽怨:纵然我没有去找你,你为何就不能捎个音信?纵然我没有去找你,你为何就不能主动前来?第三章点明地点,写她在城楼上因久候恋人不至而心烦意乱,来来回回地走个不停,觉得虽然只有一天不见面,却好像分别了三个月那么漫长。近人吴闿生云:“旧评:前二章回环入妙,缠绵婉曲。末章变调。”(《诗义会通》)虽道出此诗章法之妙,却还未得个中三昧。全诗五十字不到,但女主人公等待恋人时的焦灼万分的情状宛然如在目前。这种艺术效果的获得,在于诗人在创作中运用了大量的心理描写。诗中表现这个女子的动作行为仅用“挑”、“达”二字,主要笔墨都用在刻划男的心理活动上,如前两章对恋人既全无音问、又不见影儿的埋怨,末章“一日不见,如三月兮”的独白。两段埋怨之辞,以“纵我”与“子宁”对举,急盼之情中不无矜持之态,令人生出无限想像,可谓字少而意多。末尾的内心独白,则通过夸张修辞技巧,造成主观时间与客观时间的反差,从而将其强烈的情绪心理形象地表现了出来,可谓因夸以成状,沿饰而得奇。心理描写手法,在后世文坛已发展得淋漓尽致,而上溯其源,本诗已开其先。所以钱钟书指出:“《子衿》云:‘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子宁不来?’薄责己而厚望于人也。已开后世小说言情心理描绘矣。”此诗由三章构成。第二章是第一章的重复。也就是说,在第一章中把“青衿”作为春天颜色的象征,用呼唤的口吻表达少女盼望春神来临的心情。这种心情是全篇的主题。第二章以重复第一章的形式写成,但期待的心情比第一章更为强烈。第三章是个转折,表示春神终于来到城门之上。这里综合表明了少女相思之情。尤其前两句是少女从内心深处发出的欢呼声。而且起着由前半部的静态转为后半部的动态的中继作用,从而使诗歌变得更加生动感人。由此可见,这是一首对春神的恋歌,也可以说是一首迎春神歌。北国的冬天寒冷而漫长,春日姗姗来迟。从当地人的心理出发,这个少女的心情是很有代表性的。赏析:《诗经。郑风》中的那首著名的“子衿”其背后就有另有一层深意。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來?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这首诗从表面上看,似乎是说一个女孩儿在等待情人时的那种焦急,烦闷与无限思慕之情。从诗中分析,她的情人应该是一个出身于贵族之家的青衣少年,青色的衣襟,青色的玉带,一幅风流籍然之态。全诗委婉热烈,重章叠句,回环复沓,一唱三叹,清晰明快,琅琅上口,犹如一股纯真的音符在心田跳动,极富有音律美,堪称千古名篇。应该说,这位热恋中的青春少女很有才情,应该受过良好的教育,似乎也应该出身于一个有文化的贵族家庭。这一对少男少女还很浪漫,经常相约在城阙之上,一边远眺风景,一边互诉衷肠。可是不知什麽原因,这位少年有几天没有来了,少女非常思念他,诗中带有“埋怨”与“相思”“撒娇”的口气了: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纵我不往,子宁不來?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纵使我不去,你难道就不问候我吗?纵使我不去,你难道就不过来了吗?以前,我们步态轻疾,在城阙之上;现在,我一天见不到你,就像隔了三个月一样的漫长~~~我估计,那位青衣少年听到心上人这番深情而热烈的告白,也不禁会怦然心动的了。“青青子衿,悠悠我心”“青青子佩,悠悠我思”堪称流传极广的思慕之名句,连曹操著名的《短歌行》中都直接引用:“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以表示自己作为政治家“惜才爱士”的宽广心胸,以及对“天下贤才”的思慕之情。如果说,郑风子衿中的“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是美人版;那麽,短歌行中的“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便是英雄版了。看来,曹孟德不仅精通法家商韩之术,也很有儒家的文化底蕴呢,比“孙刘”要“风雅”多了~~~玄德也就只能对孔明说“如鱼得水”了。那麽这首“子衿”真的只是一首“相思”之诗吗?其背后又有什麽令人深思的内涵呢?毛诗序上说:子衿,刺学校废也。乱世则学校不修焉。说实话,我第一次看毛诗对“子衿”注释,也是一头雾水,仔细一品味,才恍然大悟,不仅有“曲径通幽”“峰回路转”之感了。在西周时期,国家办“公学”设“学校”,吸纳年轻的贵族子弟入学“识文字”“读尚书”“学周礼”作用是在教化子民,培养君子栋梁。至春秋时期,王室衰微,各诸侯国的执政者,或忽视教化,或自命难保,无心于教育,公学就荒废了,至孔子时期,私学兴起,孔子是大教育家“有教无类”办“私学”传播文化也是最成功的,以至于“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从《诗经》中“子衿”的排列顺序来看,应该成诗于春秋中期,也就是公学荒废之后,私学兴起之前的这一段“青黄不接”时期。从当时郑国的内外形势来看,国家已经十分衰落了,已沦为晋楚等军事大国的政治附庸与战略前沿。郑虽非大国,但地缘战略价值极其重要,谁控制了郑国,谁就等于控制了中原,尤其是北方的晋国虎视眈眈,修筑虎牢城,驻有军队,挟控郑国险要之地。意思也很明显:你不听话,我可以随时派兵打进来。郑国上层早就是风声鹤唳,朝不保夕,犹如惊弓之鸟了,谁还有心思兴学重教?因此十五六岁的年轻贵族子弟不入公学,无所事事,放了闲羊了,且处于青春萌动期的少年,也就自然而然的和钟意的少女谈情说爱,挑兮达兮,步态轻疾,打打闹闹,男孩多情,少女怀春,青青子衿,青青子佩,悠悠我心,悠悠我思,缠缠绵绵,难舍难分,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当然,这种情况也不仅仅是郑国所独有,其他诸侯国的情况也很类似,也可以说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社会现象。“子衿”中的少男少女,也就是十四五岁的年纪,恋情虽说很纯真,但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有点“早恋”了。不过,那个时代自然没有“早恋”这个感念,古时女子十五岁“及箕”就可以出嫁;男子十八岁冠礼,便可以迎娶。现代社会晚婚晚恋,那个时候早婚早恋,也很正常。所以毛诗还是非常人性化的,对这一对儿小情侣,也没有太多道德上的指摘,这也是“人之常情”嘛~~毛诗对此诗的注释,更多的是劝谏国家当政者,应该尊师重教,要劝学,要修学校,要把年轻的贵族子弟们组织起来学习,要培养国家栋梁之才,不能任其自流,不能成天的放纵他们与少年女郎“挑兮达兮,在城阙兮”啊。年轻人不教育,不培养,让他们失学,国家还有前途吗?又怎麽能不衰落呢?另外一层含义,也是规劝年轻人,尤其是青春萌动的男孩子,“求偶”是正常的,但是更应该立志于“求学”,这两者都是正常的需要,“求偶”与“求学”两者皆不可废,而“求学”重于“求偶”,不能只是“一日不见,如三月兮”沉浸在儿女私情之中,荒废学业。所以说呢,毛诗本身所具备的修政劝世之意,不要说放在那个时候是良善的,就是放到现在,也未尝没有教育意义。《诗经·郑风·子衿》的艺术特点篇五《诗经·郑风·子衿》关注现实,抒发现实生活触发的真情实感,这种创作态度,使其具有强烈深厚的艺术魅力。无论是在形式体裁、语言技巧,还是在艺术形象和表现手法上,都显示出我国最早的诗歌作品在艺术上的巨大成就。赋、比、兴的运用,既是《诗经·郑风·子衿》艺术特征的重要标志,也开启了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基本手法。关于赋、比、兴的意义,历来说法众多。简言之,赋就是铺陈直叙,即诗人把思想感情及其有关的事物平铺直叙地表达出来。比就是比方,以彼物比此物,诗人有本事或情感,借一个事物来作比喻。兴则是触物兴词,客观事物触发了诗人的情感,引起诗人歌唱,所以大多在诗歌的发端。赋、比、兴三种手法,在诗歌创作中,往往交相使用,共同创造了诗歌的艺术形象,抒发了诗人的情感,赋运用得十分广泛普遍,能够很好地叙述事物,抒写感情。如《七月》叙述农夫在一年十二个月中的生活,就是用赋法。赋是一种基本的表现手法,赋中用比,或者起兴后再用赋,在《诗经·郑风·子衿》中是很常见的。赋可以叙事描写,也可以议论抒情,比兴都是为表达本事和抒发情感服务的,在赋、比、兴三者中,赋是基础。《诗经·郑风·子衿》中比的运用也很广泛,比较好理解。其中整首都以拟物手法表达感情的比体诗,如《豳风鸱》、《魏风硕鼠》、《小雅鹤鸣》,独具特色;而一首诗中部分运用比的手法,更是丰富多彩。《卫风硕人》,描绘庄姜之美,用了一连串的比:“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分别以柔嫩的白茅芽、冻结的油脂、白色长身的天牛幼虫、白而整齐的瓠子、宽额的螓虫、蚕蛾的触须来比喻美人的手指、肌肤、脖颈、牙齿、额头、眉毛,形象细致。“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两句动态描写,又把这幅美人图变得生动鲜活。《召南野有死》则不从局部比喻,而以“有女如玉”作比,使人由少女的美貌温柔联想到美玉的洁白、温润。以具体的动作和事物来比拟难言的情感和独具特征的事物,在《诗经·郑风·子衿》中也很常见。“中心如醉”、“中心如噎”(《王风黍离》),以“醉”、“噎”比喻难以形容的忧思;“巧言如簧”(《小雅巧言》)、“其甘如荠”(《邶风谷风》),“巧言”、“甘”这些不易描摹的情态,表现为形象具体的“簧”、“荠”。总之,《诗经》中大量用比,表明诗人具有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能够以具体形象的诗歌语言来表达思想感情,再现异彩纷呈的物象。《诗经·郑风·子衿》中“兴”的运用情况比较复杂,有的只是在开关起调节韵律、唤起情绪的作用,兴句与下文在内容上的联系并不明显。如《小雅鸳鸯》:“鸳鸯在梁,戢其左翼,君子万年,宜其遐福。”兴句和后面两句的祝福语,并无意义上的联系。《小雅白华》以同样的句子起兴,抒发的却是怨刺之情:“鸳鸯在梁,戢其左翼。之子无良,二三其德。”这种与本意无关,只在诗歌开头协调音韵,引起下文的起兴,是《诗经·郑风·子衿》兴句中较简单的一种。《诗经》中更多的兴句,与下文有着委婉隐约的内在联系。或烘托渲染环境气氛,或比附象征中心题旨,构成诗歌艺术境界不可缺的部分。《郑风野有蔓草》写情人在郊野“邂逅相遇”:野有蔓草,零露溥兮。有美一人,清扬婉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兮。清秀妩媚的少女,就像滴着点点露珠的绿草一样清新可爱。而绿意浓浓、生趣盎然的景色,和诗人邂逅相遇的喜悦心情,正好交相辉映。再如《周南桃夭》以“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起兴,茂盛的桃枝、艳丽的桃花,和新娘的青春美貌、婚礼的热闹喜庆互相映衬。而桃树开花(“灼灼其华”)、结实(“有其实”)、枝繁叶茂(“其叶蓁蓁”),也可以理解为对新娘出嫁后多子多孙、家庭幸福昌盛的良好祝愿。诗人触物起兴,兴句与所咏之词通过艺术联想前后相承,是一种象征暗示的关系。《诗经·郑风·子衿》中的兴,很多都是这种含有喻义、引起联想的画面。比和兴都是以间接的形象表达感情的方式,后世往往比兴合称,用来指《诗经·郑风·子衿》中通过联想、想象寄寓思想感情于形象之中的创作手法。《诗经·郑风·子衿》中赋、比、兴手法运用得最为圆熟的作品,已达到了情景交融、物我相谐的艺术境界,对后世诗歌意境的创造,有直接的启发,如《秦风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凄凄,白露未。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毛传”认为是兴,朱熹《诗集传》则认为是赋,实际二者并不矛盾,是起兴后再以赋法叙写。河滨芦苇的露水凝结为霜,触动了诗人思念“伊人”之情,而三章兴句写景物的细微变化,不仅点出了诗人追求“伊人”的时间地点,渲染出三幅深秋清晨河滨的图景,而且烘托了诗人由于时间的推移,越来越迫切地怀想“伊人”的心情。在铺叙中,诗人反复咏叹由于河水的阻隔,意中人可望而不可即,可求而不可得的凄凉伤感心情,凄清的秋景与感伤的情绪浑然一体,构成了凄迷恍惚、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诗经·郑风·子衿》的句式,以四言为主,四句独立成章,其间杂有二言至八言不等。二节拍的四言句带有很强的节奏感,是构成《诗经·郑风·子衿》整齐韵律的基本单位。四字句节奏鲜明而略显短促,重章叠句和双声叠韵读来又显得回环往复,节奏舒卷徐缓。《诗经·郑风·子衿》重章叠句的复沓结构,不仅便于围绕同一旋律反复咏唱,而且在意义表达和修辞上,也具有很好的效果。《诗经·郑风·子衿》中的重章,许多都是整篇中同一诗章重叠,只变换少数几个词,来表现动作的进程或情感的变化,三章里只换了六个动词,就描述了采莒的整个过程。复沓回环的结构,灵活多样的用词,把采苡的不同环节分置于三章中,三章互为补充,在意义上形成了一个整体,一唱三叹,曼妙非常。方玉润《诗经原始》卷一云:“读者试平心静气,涵咏此诗,恍听田家妇女,三三五五,于平原绣野、风和日丽中,群歌互答,馀音袅袅,若远若近,若断若续,不知其情之何以移而神之何以旷。则此诗可不必细绎而自得其妙焉。”除同一诗章重叠外,《诗经·郑风·子衿》中也有一篇之中,有两种叠章,如《郑风丰》共四章,由两种叠章组成,前两章为一叠章,后两章为一叠章;或是一篇之中,既有重章,也有非重章,如《周南卷耳》四章,首章不叠,后三章是重章。《诗经·郑风·子衿》的叠句,有的在不同诗章里叠用相同的诗句,如《豳风东山》四章都用“我徂东山,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开头,《周南汉广》三章都以“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结尾。有的是在同一诗章中,叠用相同或相近的诗句,如《召南?江有汜》,既是重章,又是叠句。三章在倒数第二、三句分别叠用“不我以”、“不我与”、“不我过”。《诗经·郑风·子衿》中的叠字,又称为重言。“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小雅伐木》),以“丁丁”、“嘤嘤”摹伐木、鸟鸣之声。“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以“依依”、“霏霏”,状柳、雪之态。这类例子,不胜枚举。和重言一样,双声叠韵也使诗歌在演唱或吟咏时,章节舒缓悠扬,语言具有音乐美。《诗经》中双声叠韵运用很多,双声如“参差”、“踊跃”、“黾勉”、“栗烈”等等,叠韵如“委蛇”、“差池”、“绸缪”、“栖迟”等等,还有些双声叠韵用在诗句的一字三字或二字四字上。如“如切如磋”(《卫风淇奥》)、“燔之”(《小雅瓠叶》)、“爰居爰处”(《邶风击鼓》)、“婉兮娈兮”(《齐风甫田》)等等。《诗经·郑风·子衿》的押韵方式多种多样,常见的是一章之中只用一个韵部,隔句押韵,韵脚在偶句上,这是我国后世诗歌最常见的押韵方式。还有后世诗歌中不常见的句句用韵。《诗经》中也有不是一韵到底的,也有一诗之中换用两韵以上的,甚至还有极少数无韵之作。《诗经·郑风·子衿》的语言不仅具有音乐美,而且在表意和修辞上也具有很好的效果。《诗经》时代,汉语已有丰富的词汇和修辞手段,为诗人创作提供了很好的条件。《诗经》中数量丰富的名词,显示出诗人对客观事物有充分的认识。《诗经》对动作描绘的具体准确,表明诗人具体细致的观察力和驾驭语言的能力。如《莒》,将采?莒的动作分解开来,以六个动词分别加以表示:“采,始求之也;有,既得之也。”“掇,拾也;捋,取其子也。”“以衣贮之而执其衽也。以衣贮之而其衽于带间也。”(熹《诗集传》卷一)六个动词,鲜明生动地描绘出采莒的图景。后世常用的修辞手段,在《诗经》中几乎都能找:夸张如“谁谓河广,曾不容刀”(《卫风河广》),对比如“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卫风氓》),对偶如“?则异室,死则同穴”(《王风大车》)等等,不一而足。总之,《诗经·郑风·子衿》的语言形式形象生动,丰富多彩,往往能“以少总多”、“情貌无遗”(《文心雕龙物色》)。但雅、颂与国风在语言风格上有所不同。雅、颂多数篇章运用严整的四言句,极少杂言,国风中杂言比较多。小雅和国风中,重章叠句运用得比较多,在大雅和颂中则比较少见。国风中用了很多语气词,如“兮”、“之”、“止”、“思”、“乎”、“而”、“矣”、“也”等,这些语气词在雅、颂中也出现过,但不如国风中数量众多,富于变化。国风中对语气词的驱遣妙用,增强了诗歌的形象性和生动性,达到了传神的境地。雅、颂与国风在语言上这种不同的特点,反映了时代社会的变化,也反映出创作主体身份的差异。雅、颂多为西周时期的作品,出自贵族之手,体现了“雅乐”的威仪典重,国风多为春秋时期的作品,有许多采自民间,更多地体现了新声的自由奔放,比较接近当时的口语。简述之,赋、比、兴是其手法句式的章法以四言为主,采用雅、颂不同的语言风格。子衿诗经全文篇六子衿诗经全文《国风·郑风·子衿》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全诗三章,每章四句。下面是子衿诗经全文,请参考!此诗写单相思,描写一个女子思念她的心上人。每当看到颜色青青的东西,女子就会想起心上人青青的衣领和青青的佩玉。于是她登上城门楼,就是想看见心上人的踪影。如果有一天看不见,她便觉得如隔三月。全诗采用倒叙的手法,充分描写了女子单相思的心理活动,维肖维妙,而且意境很美,是一首难得的优美的情歌,成为中国文学史上描写相思之情的经典作品。子衿诗经全文《诗经·郑风·子衿》原文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词句注释⑴子衿:周代读书人的服装。子,男子的美称,这里即指“你”。衿,即襟,衣领。⑵悠悠:忧思不断的样子。⑶宁(nìng):岂,难道。嗣(yí)音:寄传音讯。嗣,通“贻”,给、寄的意思。⑷佩:这里指系佩玉的绶带。⑸挑(táo)兮达(tà)兮:独自走来走去的样子。挑,也作“佻”。⑹城阙:城门两边的观楼。白话译文青青的是你的衣领,悠悠的是我的思念。纵然我不曾去会你,难道你不把音信传?青青的是你的佩带,悠悠的是我的`情怀。纵然我不曾去找你,难道你不能主动来?来来往往张眼望啊,在这高高的城楼上。一天不见你的面啊,好像有三月那样长!《诗经·郑风·子衿》作者简介《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录周代诗歌305篇。原称“诗”或“诗三百”,汉代儒生始称《诗经》。现存的《诗经》是汉朝毛亨所传下来的,所以又叫“毛诗”。据说《诗经》中的诗,当时都是能演唱的歌词。按所配乐曲的性质,可分成风、雅、颂三类。“风”包括周南、召南、邶、{、卫、王、郑、齐、魏、唐、秦、陈、桧、曹、豳等15国风,大部分是黄河流域的民歌,小部分是贵族加工的作品,共160篇。“雅”包括小雅和大雅,共105篇。“雅”基本上是贵族的作品,只有小雅的一部分来自民间。“颂”包括周颂、鲁颂和商颂,共40篇。颂是宫廷用于祭祀的歌词。一般来说,来自民间的歌谣,生动活泼,而宫廷贵族的诗作,相形见绌,诗味不多。《诗经》是中国韵文的源头,是中国诗史的光辉起点。它形式多样:史诗、讽刺诗、叙事诗、恋歌、战歌、颂歌、节令歌以及劳动歌谣样样都有。它内容丰富,对周代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如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甚至天象、地貌、动物、植物等各个方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项目评审真实性保证
- 网络服务合同的社会责任
- 环保服务技术合作合作协议
- 招标文件简化版本解析
- 经销商提成激励购销合同
- 礼品订购合同
- 合同违约责任详尽版
- 机床采购合同签订步骤与注意事项
- 宣传品选购协议
- 网上打车应用合同
- 新生儿窒息复苏临床指南
- 胎心听诊技术最全课件
- 出版社投稿邮箱汇总
- 学校防范非法宗教势力渗透工作机制
- 做纸杯蛋糕 (教案)-五年级上册劳动浙教版
- 无套利分析方法课件
- ERCP+EST+ENBD相关知识及护理
- 新教材高中化学第3章物质的性质与转化实验活动补铁剂中铁元素价态的检验学案鲁科版必修1
- ICU常用药物2016.06.06幻灯片
- 住院患者导管滑脱危险因素评估表
- 2023年四川省宜宾市中考地理试卷(含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