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的适应、损伤和修复_第1页
组织的适应、损伤和修复_第2页
组织的适应、损伤和修复_第3页
组织的适应、损伤和修复_第4页
组织的适应、损伤和修复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组织的适应、损伤与修复1可编辑版第一节组织和细胞的适应性反应一、萎缩是指发育正常的器官、组织或细胞的体积缩小。萎缩按其原因可分为生理性萎缩和病理性萎缩两类。病理性萎缩有:1、营养不良性萎缩2、压迫性萎缩3、废用性萎缩4、神经性萎缩5、内分泌性萎缩2可编辑版二、肥大肥大是指细胞、组织和器官的体积增大。肥大时细胞、组织和器官的功能常增强。可分为生理性肥大和病理性肥大。3可编辑版4可编辑版三、增生

是指组织内细胞分裂而致的细胞数目增多。可为生理性,也可为病理性。

5可编辑版图:子宫内膜增生症6可编辑版四、化生是指一种分化成熟的组织细胞转化为另一种分化成熟的组织细胞的过程。7可编辑版第二节组织的损伤一、变性变性是指因代谢障碍引起的细胞或细胞间质内出现异常物质或正常物质的数量显著增多的一类形态变化。1、细胞水肿大体:病变器官体积增大,包膜紧张,颜色变淡,切面隆起,边缘外翻。镜下:细胞肿大,胞浆淡染、清亮,严重时,细胞肿胀如球,称为气球样变(见图1-1)。8可编辑版图1-1肝细胞气球样变病毒性肝炎时,肝细胞明显肿胀,胞浆疏松呈气球样9可编辑版2、脂肪变性是指脂肪细胞以外的实质细胞内出现脂肪滴。最常见于肝。大体:肝体积增大,包膜紧张,颜色淡黄,质较软,边缘钝,切面隆起,有油腻感。心肌脂肪变性时见心内膜有平行的黄色条纹和红色心肌相间,形似虎皮斑纹,称虎斑心。镜下:肝细胞内出现大小不等的脂肪空泡,严重时肝细胞核被挤向一侧而形似脂肪细胞(见图1-2)。10可编辑版图1-2肝细胞脂肪变性肝细胞胞浆内出现大小不等的脂肪空泡;右上角为饿酸染色的脂肪细胞,脂滴染成黑色11可编辑版3、玻璃样变性是指病变的组织或细胞内出现均匀一致、粉红染半透明毛玻璃样的蛋白性物质。(1)纤维结缔组织玻璃样变性(2)血管壁玻璃样变性(见图1-3)(3)细胞内玻璃样变性(见图1-4)12可编辑版图1-3

脾中央动脉玻璃样变中央动脉管壁明显增厚,呈玻璃样均质状,管腔变窄

×40013可编辑版图1-4肾近曲小管上皮细胞玻璃样小滴变上皮细胞胞浆内出现大小不等的均质圆形小滴14可编辑版4.黏液样变性是指病变的组织间质内因酸性黏多糖增多而使得组织基质染色后类似于黏液。5.病理性钙化是指骨和牙之外的组织内出现固态的钙盐沉积。15可编辑版二、细胞死亡(一)坏死坏死是指局部组织、细胞的死亡。基本病变:镜下:细胞核的改变是细胞坏死的形态学标志。包括:(1)核固缩(2)核碎裂(3)核溶解(见图1-6)16可编辑版

图1-6细胞坏死时核的变化模式图正常细胞核固缩核碎裂核溶解17可编辑版大体:失活组织有以下几个特征:(1)外观无光泽,较混浊;(2)失去正常弹性;(3)血供停止;(4)失去正常功能。18可编辑版坏死的类型按坏死组织病变的不同,坏死分为:(1)凝固性坏死

注:干酪样坏死(见图1-7)。(2)液化性坏死(3)坏疽坏疽又可分为干性、湿性和气性三种类型(见图1-8)。19可编辑版脾梗死(凝固性坏死)20可编辑版脑梗死(液化性坏死)21可编辑版图1-7干酪性坏死(镜下)

结核病灶中心的干酪样坏死,呈一片模糊细颗粒状无结构物质×15022可编辑版图1-8足干性坏疽23可编辑版坏死组织的结局1、溶解吸收2、分离排出不同部位的坏死组织分离排出后可形成糜烂、溃疡、窦道或瘘管。3、机化和包裹机化是指坏死组织被肉芽组织取代,最后形成纤维瘢痕的过程。4、钙化24可编辑版(二)凋亡凋亡是指由于体内外因素触发细胞内预存的死亡程序而导致的细胞死亡过程,又称程序性细胞死亡,表现为活体内单个细胞或小团细胞的死亡。形态学改变:细胞固缩,染色质凝聚,细胞浆形成泡状膨隆,细胞破碎形成凋亡小体(见图1-9),以后被吞噬细胞吞噬,但不引起炎症反应。作用:生理意义:①确保正常生长发育;②维持内环境稳定;③发挥积极的防御功能。病理意义:当细胞凋亡不足和/或凋亡过度时可成为某些疾病的重要发病机制。25可编辑版图1-9肝细胞凋亡小体(左上)图中左上方电子致密团块(↑),其中可见脂滴及变性崩解细胞器。26可编辑版第三节损伤的修复一、再生类型:1、生理性再生2、病理性再生又分为:(1)完全再生(2)不完全再生27可编辑版各种组织的再生能力:人体的组织细胞按照再生能力大小可分为三类:1、不稳定细胞2、稳定细胞3、永久性细胞28可编辑版各种组织的再生过程:1、上皮组织2、血管(见图1-10)3、纤维组织(见图1-11)4、骨及软骨5、神经组织(见图1-12、1-13)29可编辑版图1-10毛细血管再生模式图

1.基底膜分解,内皮细胞肥大、增生,形成幼芽2.内皮细胞向前移动,其后的内皮细胞分裂增生,靠近血管处的内皮细胞先分化成熟,并有新的基底膜形成30可编辑版图1-11纤维母细胞产生胶原纤维并转化为纤维细胞模式图31可编辑版图1-12神经纤维再生模式图(一)正常神经纤维神经纤维断离,远端及近端的一部分髓鞘及轴突崩解

32可编辑版图1-13神经纤维再生模式图(二)神经轴突达末梢,多余部分消失

神经膜细胞增生,轴突生长33可编辑版二、肉芽组织1、形态结构大体:颗粒状,质地柔软湿润,鲜红色,触之易出血。镜下:由新生的毛细血管、成纤维细胞以及数量不等的炎细胞组成(图1-14)。34可编辑版图1-14肉芽组织镜下结构模式图图示新生毛细血管、纤维母细胞及各种炎性细胞35可编辑版2、功能抗感染保护创面;机化坏死组织、血凝块及其他异物;填补创口及其他组织缺损。3、如何识别健康的肉芽组织不良肉芽组织颜色苍白、水肿,松弛无弹性,表面有较多分泌物,颗粒不明显,触之出血少。36可编辑版三、创伤愈合皮肤创伤愈合(一)基本过程早期变化(炎症反应)→伤口收缩→肉芽组织和瘢痕形成→再上皮化(二)类型1、一期愈合(见图1-15、1-16)2、二期愈合(见图1-17、1-18)3、痂下愈合37可编辑版图1-15创伤一期愈合模式图(一)1.创缘整齐,组织破坏少2.经缝合,创缘对合,炎症反应轻

38可编辑版图1-16创伤一期愈合模式图(二)3.表皮再生,少量肉芽组织从伤口缘长入4.愈合后少量疤痕形成39可编辑版图1-17创伤二期愈合模式图(一)1.创口大,创缘不整,组织破坏多2.伤口收缩,炎症反应重40可编辑版图1-18创伤二期愈合模式图(二)4.愈合后形成疤痕大3.肉芽组织从伤口底部及边缘将伤口填平,然后表皮再生41可编辑版四、影响再生修复的因素全身因素:1、年龄2、营养3、药物局部因素:1、感染与异物2、血液供应3、神经支配42可编辑版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化生2、脂肪变性3、凋亡4、二期愈合5、机化二、填空玻璃样变性可发生于

。坏死是指

,坏死时细胞核可发生

的变化。43可编辑版按照再生能力分类,黏膜被覆上皮细胞应属于

细胞;肝细胞属于

细胞;神经细胞属于

细胞。干酪样坏死属于

坏死;脑坏死属于

坏死;肠坏死后可发生

坏疽。肉芽组织主要由新生的

和增生的

组成。影响再生修复的全身性因素有

;局部因素有

44可编辑版三、选择题()1、肾盂积水引起的肾实质萎缩属于:A、压迫性萎缩B、废用性萎缩C、神经性萎缩D、营养不良性萎缩()2、肢体骨折时因长期固定而发生的萎缩属:A、压迫性萎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