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单元测试)-2023-2024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考点大串讲(部编版)_第1页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单元测试)-2023-2024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考点大串讲(部编版)_第2页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单元测试)-2023-2024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考点大串讲(部编版)_第3页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单元测试)-2023-2024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考点大串讲(部编版)_第4页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单元测试)-2023-2024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考点大串讲(部编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单元测试】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时间:9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本练习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4.检测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Ⅰ卷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25小题,1题2分;共50分)1.如图是小明同学制作的中国古代朝代更替示意图(部分),图中所示①②③对应的朝代是(

)A.商朝、三国、秦朝 B.秦朝、商朝、十六国C.东周、东汉、三国 D.商朝、秦朝、三国2.《三字经》:“光武兴,为东汉,四百年,终于献。□□口,争汉鼎,号三国,迄两晋。”□□□为缺漏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是(

)A.魏蜀吴 B.始春秋 C.为南朝 D.国号齐3.这场战役充分显示了他(曹操)优秀的军事指挥才能,他采取声东击西、诱敌深入、后发制人等战术,消灭了袁军的主力,为以后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该战役是(

)A.官渡之战 B.赤壁之战 C.漠北战役 D.阪泉之战4.下图所示战争带来的影响是(

)A.为曹操统一北方打下基础 B.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基础C.形成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人口迁徙高潮 D.北方再度陷入分裂和混战的状态5.东汉末年,随着形势的发展,东汉政府实行州牧制度,客观上导致了群雄割据的混乱局面形成。由此,三国鼎立局面形成。下列评价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选项是(

)A.局部统一,为大一统创造了条件 B.战乱频繁,严重破坏了社会经济C.政权割据,形成了国家分裂局面 D.破坏了民族关系,不利于民族交融6.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从220-589年,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个长期分裂时期,其间也有过短暂的统一。这个全国短暂统一的时期是(

)A.三国 B.西晋 C.东晋 D.北魏7.下图中的三幅图反映出该时期的历史发展趋势(

A.逐步走向统一 B.经济发展较快C.南北政权对峙 D.政局动荡不安8.西晋,一个骤起骤灭的政权,其盛衰兴亡耐人寻味。对西晋的“骤灭”有重大影响的历史事件是(

)A.“八王之乱” B.定都洛阳 C.“七国之乱” D.灭掉吴国9.对历史图片的解读是学习历史的重要能力之一,下图反应的历史现象,最准确的是(

)A.政权并立 B.北方统一 C.民族交融 D.文化繁荣10.魏晋时期,从蒙古草原迁居山西的匈奴人,为适应山西自然、社会环境,逐步由游牧转入农耕生活,并发展冶铁、制陶等手工业。据此可知,北方游牧民族内迁(

)A.减轻北方民族偏见 B.推动北方民族交融C.增加中原文明内涵 D.缘于游牧经济局限11.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之一。下图中①②对应的内容是(

)A.吴、宋 B.东晋、北魏 C.吴、东晋 D.东晋、隋朝12.某位同学假期选择到南京旅游,因为这里曾是六朝古都。这六个朝代是(

)①三国时的吴国②蜀国③东晋④南朝宋、齐、梁、陈⑤前秦A.①③④ B.③④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④13.东晋初年,多次进行北伐,曾收复了黄河以南的部分地区。由于东晋朝廷对北伐将领心存疑虑,多方牵制,使北伐缺少后援,最终未能恢复中原。可见,中原未能恢复的主要因素是(

)A.不利的外部环境 B.动荡的国内局势C.北伐将领的懈怠 D.东晋朝廷的决策14.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摆脱了原先落后停滞的状态,出现“天下无事,时和年丰,百姓乐业,谷帛殷阜,几乎家给人足矣”的景象,其主要原因在于(

)A.三国鼎立局面的出现 B.社会动荡不安C.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D.中外贸易往来15.某同学在学习中发现以下两则学习材料,从材料甲到材料乙,可推出的正确结论是(

)材料甲材料乙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无积聚而多贫。——[汉]司马迁《史记》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南朝]沈约《宋书》A.南方经济发展超过北方 B.江南地区经济得到发展C.南方是当时的政治中心 D.江南地区人地矛盾突出16.下面是某同学制作的关于淝水之战的知识卡片,其中正确的一项是(

)时间:200年双方:前秦和东晋结果:前秦胜利影响:北方实现统一A.时间 B.双方 C.结果 D.影响17.魏晋南北朝历时三百余年,先后出现了三十多个政权,最短的仅有两年,这反映出魏晋南北朝的政治特点是(

)A.中外交流,道教传入 B.社会和谐,国家稳固C.政治清明,经济繁荣 D.政权分立,更替频繁18.“30岁以上的鲜卑官员要逐步改说汉语,30岁以下的要立即改说汉语,故意说鲜卑语的,要丢官降爵⋯⋯很多鲜卑王子娶中原大姓女子为王妃。”以上史实描述的是(

)A.西周分封制 B.秦国商鞅变法 C.北魏孝文帝改革 D.王安石变法19.北魏太和十八年(494年),“孝文徙都洛邑”,向南方的齐借书抄写,以充实北魏的国家图书。孝文帝此举旨在(

)A.消除民族隔阂 B.学习中原文化C.确立正统地位 D.统一黄河流域20.下列图片反映的主题是(

胡床

北魏孝文帝

汉人胡食画像A.胡人汉化 B.民族交融 C.政权并立 D.朝代更迭21.北魏贾思勰总结了北方农业生产的经验,强调要掌握农作物的生长规律,依据天时地利的具体特点,合理使用人力,谋求事半功倍。下列能反映这一思想的作品是(

)A.《齐民要术》 B.《农政全书》 C.《本草纲目》 D.《天工开物》22.《晋书》云:“尤善隶书,为古今之冠,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史料中描述的是哪位书法家的书法艺术(

)A.锺繇 B.王羲之 C.颜真卿 D.欧阳询23.2023年暑假出圈的短剧《逃出大英博物馆》反映了对流失海外文物早日回家的期盼。“以形写神”的珍贵画卷摹本《女史箴图》(下图),现藏于大英博物馆。其原作可追溯至(

)A.东汉 B.西晋 C.东晋 D.隋朝24.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的“宾阳中洞”是北魏宣武帝元格为其父母孝文帝和文昭皇太后祈福做功德而建的。由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实行了一系列的汉化政策,所以洞中主佛的服饰一改云冈石窟佛像那种偏袒右肩式装,而是身着宽袍大袖袈裟。这一崖壁上的艺术最能证明北魏时期(

)A.统治者的地位高 B.鲜卑贵族的南迁C.石窟艺术的高超 D.民族文化的交融25.我国石窟规模宏大、体系完整,集建筑、雕塑、壁画、书法等艺术于一体。就雕塑方面而言,在继承我国雕塑艺术优良传统的同时,也吸收了外来宗教造型艺术的特点。“外来宗教”主要指的是(

)A.道教 B.佛教 C.伊斯兰教 D.基督教第Ⅱ卷评卷人得分二、综合题(第26题13分,第27题20分,第28题7分,第29题10分;共50分)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3分)自董卓以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唯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有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三国志·诸葛亮传》(1)“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你能指出“操克绍”的著名战役是什么吗?这次战役有何影响?(3分)(2)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作用是什么?(2分)(3)此段话是诸葛亮对谁说的话?请你简单概括一下材料的内容。(5分)(4)后来哪一个战役的胜利证明了诸葛亮这种看法的正确性?这次战役又有何作用?(3分)27.民以食为天,粮食问题在历朝历代都受到高度重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20分)材料一:(1)根据材料一,指出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农业生产领域的重要变革是什么?(4分)材料二:前元二年(前178年)九月,汉文帝特别下诏,重申农业是天下之根本,为减轻农民负担,规定当年田租减半。前元十二年(前168年),文帝再次下诏:免除农民当年租税之半。——《王立群读<史记>之文景之治》曹魏时期,为了军事和经济的需要,在今河北地区开凿了为数众多的沟渠,自南而北,重要的有白沟、利漕渠、平虏渠、泉州渠、新河等。——《中华文明史》(2)根据材料二,分别概括西汉和曹魏时期发展农业的措施,并归纳这些措施的共同作用。(6分)材料三:随着中原人口的南迁北方旱地农耕的先进技术也逐渐导入南方,旧有的耕作方式发生变化,连种制和复种制开始推行。东晋时,益州已有一年两熟的水稻,而闽广地区更出现了一年三熟的情况,土地的单位面积产量因此而明显增加。——《二十五史简明读本》(3)根据材料三概括东晋后期江南农业发展的具体表现,并分析其原因。(8分)(4)综合上述材料,归纳促进古代农业发展的共同因素。(2分)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7分)材料一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更替示意图材料二

考古发掘——北魏元邵墓该墓位于洛阳老城东北4公里。复志写道:元郡,字子开,是北魏孝文帝拓跋宏之孙。陶简头戴胡式风帽,上身着汉式宽袖大衣,下身则为北方少数民族盛行的裤褶或敷裤。材料三

对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影响,历来有不同的看法。《中国历史讲义》中讲道:“帝迁都洛阳,改国姓为元氏……宗室勋旧,不悦者多……时貌之热虽松感,然剽悍勇武之风,渐次消灭……华奢柔弱之风渐行,而国势之衰兆已见。”而张之洞《劝学篇变法》却讲道:“北魏孝文帝变法,尚文明,魏国以治,此变而得者也。”(1)依据材料一,概括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特征。哪一政权曾经完成短暂统一?(3分)(2)依据材料二,归纳北魏元邵墓反映出的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结合所学,概括孝文帝改革的历史影响。(4分)2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

(1)完成下列表格(任意选三人,填写即可,3分)科技文化代表人物主要成就司马迁蔡伦张仲景老子王羲之孔子祖冲之(2)如果将上述人物分类,属于科学家的是__________________。(3分)(3)图中的人物籍贯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南、北)地区。这说明了什么问题?(4分)第四单元参考答案:1.D2.A3.A4.B5.A6.B7.A8.A9.C10.B11.C12.A13.D14.C15.B16.B17.D18.C19.B20.B21.A22.B23.C24.D25.B26.(1)官渡之战;(1分)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2分)(2)取得政治上的主动权。(2分)(3)刘备。(1分)曹操雄据北方,力量强大。(2分)要与孙权联合起来,共同抗曹。(2分)(4)赤壁之战;(1分)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2分)27.(1)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广。(4分)(2)西汉时期:重视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减轻赋税徭役。(2分)曹魏时期:兴修水利工程。(2分)共同作用:有利于发展农业生产;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提升了国家的治理能力;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等。(任意一点即可,2分)(3)表现:农业生产技术改进;旧有的耕作方式发生变化;土地单位面积产量增加。(任意两点即可,4分)原因:北方人的南迁,给江南地区输送了大量的劳动力,也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南方相对安定;统治者的重视;民族交融,共同开发;自然地理条件的优越等。(答4点,4分)(4)生产工具改进和生产技术的进步;统治者正确的经济措施;统治者的重视;安定的社会环境等。(任意一点,2分)2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