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单元 课题2 第1课时 中和反应 课件-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3/38/38/wKhkGWYV3jCAfBWlAAE5dY0gr0k261.jpg)
![第十单元 课题2 第1课时 中和反应 课件-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3/38/38/wKhkGWYV3jCAfBWlAAE5dY0gr0k2612.jpg)
![第十单元 课题2 第1课时 中和反应 课件-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3/38/38/wKhkGWYV3jCAfBWlAAE5dY0gr0k2613.jpg)
![第十单元 课题2 第1课时 中和反应 课件-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3/38/38/wKhkGWYV3jCAfBWlAAE5dY0gr0k2614.jpg)
![第十单元 课题2 第1课时 中和反应 课件-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3/38/38/wKhkGWYV3jCAfBWlAAE5dY0gr0k261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题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第1课时中和反应一、中和反应1.中和反应(1)概念:_______与_______作用生成_______和_______的反应。
(2)实质酸中的_______和碱中的_________反应生成_________。
表示:酸+碱→盐+水。2.盐的概念由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构成的化合物。
基础·主干落实酸碱盐水
H+
OH-
H2O
金属离子酸根离子二、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1.改变土壤的酸碱性:在土壤中加入酸性或碱性物质,以调节土壤的酸碱性。如常用适量的___________改良酸性土壤。
2.处理工厂废水:(1)若工厂的废水呈酸性,如硫酸厂的污水中含有硫酸等物质,用熟石灰处理,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工厂的废水呈碱性,如印染厂的污水中含有碱性物质,用_________处理。
熟石灰
H2SO4+Ca(OH)2===CaSO4+2H2O
硫酸3.用于医药:(1)服用含有_________物质的药物,以中和过多的胃酸。
(2)人被有些蚊虫叮咬后,涂一些含有_________物质的溶液,就可减轻痛痒。
【生活链接】食用皮蛋时常加入一些食醋,你知道其中的原因吗?提示:食用皮蛋时加入食醋可以将皮蛋中的碱性物质中和,从而除去涩味,使皮蛋变得可口。碱性碱性【基础探究】任务一:用教材实验探究1.实验操作及现象:在稀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溶液变_________。用滴管慢慢滴入稀盐酸,不断搅拌溶液,至溶液恰好变成_________为止。
2.实验结论:氢氧化钠与盐酸发生了反应。3.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该实验中一般选用酚酞溶液而不用石蕊溶液作指示剂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滴加稀盐酸的过程中,若溶液呈红色,该溶液的溶质为_________________;若溶液恰好变成无色,该溶液的溶质为_________;若继续滴加稀盐酸,该溶液的溶质为________________。
红色无色
HCl+NaOH===NaCl+H2O
石蕊溶液在碱溶液中呈蓝色,在中性溶液中呈紫色,色差较小
NaCl和NaOH
NaCl
NaCl和HCl
【深度探究】任务二:中和反应的微观解释为理解稀盐酸和氢氧化钠两者之间发生反应的微观实质,同学们绘制了下图,请在下边的圆圈中填入适当的化学用语。提示:中和反应的实质是酸中的氢离子与碱中的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所以稀盐酸和氢氧化钠两者之间发生反应后,图中的微粒是水分子、钠离子与氯离子。
【方法点拨】判断中和反应发生程度的方法【A层
基础练】【知识点1】中和反应及盐的概念1.根据物质的分类,下列物质中有一种与另外三种不属于同一类别,这种物质是 ()A.HCl B.Na2SO4
C.Na2CO3
D.NaCl2.下列物质能与盐酸发生中和反应的是 ()A.石灰水 B.石灰石 C.锌 D.铁锈素养·分层评价AA3.下列反应属于中和反应的是 ()A.CaCO3+2HCl===CaCl2+H2O+CO2↑B.Mg(OH)2+2HNO3===Mg(NO3)2+2H2OC.CO2+H2O===H2CO3D.Zn+2AgNO3===Zn(NO3)2+2Ag4.(2023·上海浦东新区质检)有关中和反应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一定有沉淀生成 B.一定有水生成C.一定是酸和碱反应 D.一定放热BA【知识点2】中和反应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5.
【国学经典】在《乃粒·稻宜》中提到酸碱土壤宜“骨灰蘸秧根,石灰淹苗足”,即利用石灰的碱性来中和土壤的酸性,是改良土壤的有效措施。下列做法应用了中和反应的是 ()A.用生石灰作食品干燥剂B.用盐酸除铁锈C.用含有氢氧化铝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D.用盐酸和大理石制备二氧化碳C6.
【教材再开发】[教材P65·T1(3)变式]化学就在我们身边,人类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化学。(1)改良酸性土壤的物质俗称___________________。
(2)蚊虫叮咬分泌出的蚁酸,使叮咬处肿成大包,可以涂____________________减轻痛痒。
(3)热水瓶用久后,瓶胆内壁常附着一层水垢(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镁),家庭里可用厨房调味品_________浸泡清洗;实验室可用盐酸来洗涤,其中发生的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熟石灰或消石灰肥皂水(合理即可)
食醋
Mg(OH)2+2HCl===MgCl2+2H2O
【易错点】对中和反应及其应用理解不准确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A.酚酞由红色变为无色时,酸、碱不一定恰好完全反应B.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C.烧碱能与酸发生中和反应,所以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D.氢氧化铝可以治疗胃酸过多,因此氢氧化钠也可以治疗胃酸过多【易错点拨】1.酚酞由红色变为无色时,酸、碱不一定恰好完全反应,酸可能过量。2.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
A
【B层
能力练】8.下列各组物质间的反应,需要借助酸碱指示剂才能判断反应发生的是 ()A.铁片和稀盐酸 B.氧化铜和稀硫酸C.烧碱溶液和稀盐酸 D.石灰石与稀盐酸C9.(2023·包头中考改编)常温下向一定量的稀盐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至过量,测得水的质量、氯化钠的质量随氢氧化钠溶液质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乙表示的物质为氯化钠B.加入bgNaOH溶液时,恰好完全反应C.加入cgNaOH溶液时,所得溶液中的阴离子为Cl-D.加入agNaOH溶液时,所得溶液中的溶质种类为两种C10.“宏观-微观-符号”三重表征是化学独特的表示物质及其变化的方法,请结合如图所示的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硫酸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图中C方框内甲、乙两种粒子的符号:甲为________,乙为__________。
(3)从微观的角度分析,上述反应的实质是_______(填粒子符号,下同)和_________结合成H2O。
H2SO4+2NaOH===Na2SO4+2H2O
Na+
H+
OH-
【C层
拓展练】11.
【核心素养·科学思维】(2023·广州中考)通过观察和实验等方法获取证据是科学探究的重要环节。(1)向少量Fe(OH)3沉淀中加入稀盐酸,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判断发生了反应。
(2)向Ca(OH)2溶液中通入CO2,观察到_______________,可判断发生了反应。
(3)向氢氧化钙溶液中滴加稀盐酸,无明显现象。两位同学欲获取反应发生的证据。①甲同学向滴有酚酞溶液的氢氧化钙溶液中,逐滴滴加稀盐酸至足量,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证明溶液中___________________,可判断Ca(OH)2与HCl发生了反应。
固体溶解,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溶液变浑浊氢氧化钙消失了②乙同学将氢氧化钙溶液与稀盐酸混合,然后检验了混合液中含有Ca2+和Cl-,他据此认为Ca(OH)2与HCl发生了反应,且生成了CaCl2。你认为乙同学是否找到了反应发生的证据?请说出你的观点并阐述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没有找到反应发生的证据,因为氢氧化钙溶液中有钙离子、稀盐酸中有氯离子,混合后即使不反应也会存在钙离子和氯离子(4)如图a所示,向NaOH稀溶液中缓缓通入HCl气体,测定该过程中溶液导电能力的变化,实验结果如图b。(溶液体积、温度的变化可忽略)①分析A→B段变化,其他条件相同,导电能力:OH-______Cl-。(填“>”“<”或“=”)
②分析B→C段变化,溶液的导电能力除了与离子种类有关,还与_____________
有关。
>
离子的浓度知识点1中和反应【核心速填】☉概念:_______和_______作用生成_______和_______的反应。
☉实质:____________________。
【注意】①中和反应不属于基本反应类型;②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不一定属于中和反应。1(2023·杭州期中)下列物质属于盐的是
()A.Al2O3
B.KOHC.NaClO D.H2CO3练基础向下扎根酸碱盐水
H++OH-===H2O
C2下列反应,属于中和反应的是 ()A.Zn+2HCl===ZnCl2+H2↑B.CuO+2HCl===CuCl2+H2OC.Cu(OH)2+H2SO4===CuSO4+2H2OD.SO2+2NaOH===Na2SO3+H2O【解析】A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不属于中和反应;B反应的反应物是酸和金属氧化物,不属于中和反应;C反应是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属于中和反应;D反应的反应物是碱和非金属氧化物,不属于中和反应。C3从微观视角看物质的变化是化学特有的思维方式。如图描述了NaOH溶液与盐酸反应的微观实质,C处应填入的物质化学式为 ()A.NaCl B.NaOHC.HCl D.H2O【解析】中和反应的实质是碱中的OH-与酸中的H+结合生成H2O,所以C处应填入的物质化学式为H2O。D4在100mL烧杯中加入20g0.4%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加2~3滴酚酞试液,再逐滴滴加0.365%的稀盐酸,关于反应过程中的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B.溶液可能不变色C.产生大量热,烧杯变烫,形成大量水雾D.当溶液为无色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0.3%【解析】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氢氧化钠完全反应后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A不正确;溶液可能不变色,例如氢氧化钠过量时,B正确;反应虽然放热,但是不能形成大量水雾,C不正确;当溶液为无色时,可能恰好完全反应,也可能稀盐酸过量,不能计算溶质的质量分数,D不正确。B5(2022·苏州中考)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盐酸中存在的微粒有水分子和氯化氢分子B.该反应的微观实质是H+和OH-结合生成水分子C.Na+和Cl-在该反应过程中没有被消耗D.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呈中性A【解析】题目考查中和反应的实质。A、盐酸中存在的微粒有水分子、氢离子、氯离子,故选项说法错误。B、由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的微观实质是H+和OH-结合生成水分子,故选项说法正确。C、由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Na+和Cl-在该反应过程中没有被消耗,故选项说法正确。D、恰好完全反应时,溶质是氯化钠,溶液呈中性,故选项说法正确。知识点2中和反应的应用【核心速填】☉熟石灰常用来改良_________土壤,也常用来处理_________废水。
☉医疗上常用氢氧化铝来治疗_____________。
☉人被蚊虫叮咬后,可涂抹___________、_________等碱性物质,以减轻痛痒。
酸性酸性胃酸过多肥皂水牙膏6蚂蚁等昆虫叮咬人时,会向人体注入一种物质R,使皮肤红肿。实验测定物质R呈酸性,由此推断,要消除红肿,可涂抹下列物质中的 ()A.食醋 B.肥皂水C.氢氧化钠溶液 D.稀盐酸【解析】显酸性物质能和显碱性物质反应生成盐和水等物质,物质R呈酸性,应该用显碱性物质中和,食醋和稀盐酸都是显酸性物质,不能用来除去R,氢氧化钠具有较强的腐蚀性,不能用来除去R,肥皂水显碱性,可以用来除去R。B7(2023·北京一模)下列不涉及中和反应原理的是 ()A.用熟石灰处理硫酸厂废水中的硫酸B.用硫酸处理印染厂废水中的氢氧化钠C.用盐酸和大理石制备二氧化碳D.用含氢氧化铝的药物中和过多的胃酸【解析】题目考查中和反应的应用。A、用熟石灰处理硫酸厂废水中的硫酸,该反应是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利用了中和反应原理。B、用硫酸处理印染厂废水中的氢氧化钠,该反应是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利用了中和反应原理。C、用盐酸和大理石制备二氧化碳,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物是盐和酸,不是酸与碱的反应,不是利用了中和反应原理。D、用含氢氧化铝的药物中和过多的胃酸,该反应是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利用了中和反应原理。C8(2023·吉林中考)下列实验,不能证明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发生化学反应的是()A.向滴有酚酞溶液的稀盐酸中逐滴加入稀氢氧化钠溶液B.向滴有酚酞溶液的稀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足量的稀盐酸C.取稀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混合后的溶液,蒸干得到白色固体D.向稀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并不断测定混合溶液的pH练综合向上攀登C【解析】A、向滴有酚酞溶液的稀盐酸中,逐滴加入稀氢氧化钠溶液,一开始显无色,最后显红色,说明滴加的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发生了化学反应,错误。B、滴有酚酞溶液的氢氧化钠溶液显红色,逐滴滴入稀盐酸,至恰好完全反应,溶液显中性,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证明盐酸和氢氧化钠发生了化学反应,错误。C、取稀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混合后的溶液,蒸干得到白色固体,不能证明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发生化学反应,稀氢氧化钠溶液蒸干也会得到白色固体,正确。D、向稀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并不断测定混合溶液的pH,溶液的pH由大于7逐渐减小,说明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发生了化学反应,错误。9小科按图示操作进行酸和碱反应的实验,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①中盛放NaOH溶液的试剂瓶瓶塞甲是玻璃塞B.③中反应的实质是H+和OH-结合生成水C.⑤中稀释浓硫酸时,倒入的乙物质是水D.⑥中酚酞溶液用完后,滴管及时清洗B【解析】氢氧化钠溶液能与玻璃的主要成分反应,①中盛放NaOH溶液的试剂瓶瓶塞甲应使用橡皮塞,不能使用玻璃塞,A错误;氢氧化钠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③中反应的实质是H+和OH-结合生成水,B正确;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⑤中稀释浓硫酸时,倒入的乙物质是浓硫酸,C错误;滴瓶上的滴管使用后直接插回原瓶,不能用水清洗,否则试剂瓶中的溶液将被稀释,D错误。10同学们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完成酸碱中和反应实验。步骤Ⅰ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步骤Ⅱ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用玻璃棒搅拌后发现溶液为无色,此时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得出两者恰好中和的结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不能
NaOH+HCl===NaCl+H2O
【解析】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无色酚酞溶液遇酸性溶液不变色,遇碱性溶液变红,逐滴滴入稀盐酸,至恰好完全反应,溶液显中性,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证明盐酸和氢氧化钠发生了化学反应。步骤Ⅱ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用玻璃棒搅拌后发现溶液为无色,不能得出两者恰好中和的结论,也可能是稀盐酸过量。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OH+HCl===NaCl+H2O。【加固训练】
[教材再开发·P66T5改编]40g溶质质量分数2%的氢氧化钠溶液和40g溶质质量分数2%的稀盐酸混合,向所得溶液中滴加少量紫色石蕊试液,试液显示的颜色是 ()A.红色 B.紫色C.蓝色 D.不确定A【解析】40g溶质质量分数2%的氢氧化钠溶液和40g溶质质量分数2%的稀盐酸中所含溶质的质量相等。反应中消耗盐酸与氢氧化钠的质量比关系如下:HCl+NaOH===NaCl+H2O36.5
40可知,36.5份质量的盐酸与40份质量的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则40g溶质质量分数2%的氢氧化钠溶液和40g溶质质量分数2%的稀盐酸混合,稀盐酸有剩余,溶液显酸性,最终混合后的液体呈红色。11(易错题)(2023·包头中考)常温下向一定量的稀盐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至过量,测得水的质量、氯化钠的质量随氢氧化钠溶液质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乙表示的物质为氯化钠B.加入bgNaOH溶液时,恰好完全反应C.加入cgNaOH溶液时,所得溶液中的阴离子为Cl-D.NaOH溶液由ag递增到bg,所得溶液的酸性逐渐减弱C【解析】A、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随着反应的进行,氯化钠的质量逐渐增加,至完全反应后不再发生改变;水的质量逐渐增加,至完全反应,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TOF的护理幻灯片
- 《急救知识培训》课件
- 《IT项目管理培训》课件
- 商务沟通练习测试题附答案(一)
- 《移动ERP前景》课件
- 信用管理师三级复习试题有答案
- 调查问卷设计指导课参考课件
- 《项目管理作业》课件
- 热点专题 4-1 三角函数概念与诱导公式【10类题型】(解析版)- 2025年高考数学热点题型追踪与重难点专题突破(新高考专用)
- 《酶和维生素》课件
- (2024版)小学语文新课标解读:更加注重阅读与写作
- 半导体行业质量管理与质量控制
- 五年级上册口算练习1000题及答案
- 五年级数学(小数四则混合运算)计算题及答案汇编
- 数学六年级上册《弧长》课件
- 5篇高中生研究项目详细报告
- 个人ip运营策划方案
- 《盛开的紫荆花》课件
- 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
- 我们怎样思维经验与教育
- 北京市丰台区市级名校2024届数学高一第二学期期末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